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先锋小说的发展
1993年后,北村进入新的话语世界之中,语言平实,没有了早期 的华丽、紧张和密不透风;叙事中重新注重故事而没有了前期的 艰涩……总之,新的言说方式是,北村转向选择了大众容易接纳 的明晰式言说方式
北村在他近期的小说话语中,增加了一个新的语意——神的到位。 在北村的小说中,作为审美原则而存在、并被他反复用以结构故 事的是他的对立原则,目的是表现现实拯救的言说姿态。 小说 成为演绎观念的普及读物被大量地制造着,带来了文学体验上的 单调与枯竭,博大的神学与软弱、苍白的文学
代表作家:马原 莫言 残雪
1987—1990年,是先锋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主要代表作家有格非、 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 他们是比马原更年轻的一批 作家,又被称为“马原后”作家、“后新潮”作家
在小说观念上,他们在马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 本体性,进一步否定了功利主义文学的传统。 他们几乎对小说理论的 一切层面都进行了全面彻底坚决而极端的清算、消解和颠覆。并以自己 的创作从不同的层面互补性地丰富、充实和建构了先锋小说的美学准则。 其最大成就体现在小说形式层面上的小说语言、小说故事叙述和小说文 本结构等方面
残雪引人关注的是她的心理小说,同样是以感觉取胜,残雪的感觉则充 满了对女性的歇斯底里的尖刻,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梦幻般的结构,叙事 混乱而毫无逻辑可言。无论是人物、故事,还是场景、对话,都变化无 常、闪烁不定。残雪小说文本构成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噩梦的自然 主义的呈现。她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向的堆积凸现 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 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第一篇论文:作者:李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摘要:余华由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转变为20世纪的“通俗作家”,由创作风格的“冷酷”“残忍”转变为“和风细雨”。
余华这种创作姿态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先锋小说的解体,这其中既包含着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也包含着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也许,还包含着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
但他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小说家的转变与解体并不是在新时代中的“溃不成军”,而是“胜利大逃亡”。
关键词: 解体;转变;超越;世俗;心态;生命;存在价值提纲:前言:对文学的阐释中引出问题,说明自己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二、余华在细雨中无声的呼喊三、先锋小说家的“胜利大逃亡”参考文献:[1]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余华.跋[A].河边的错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3]王蒙、潘凯雄.先锋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A].今日先锋[M].北京:三联书店,1994. [4]张德政主编.“先锋派”条目[A].现代文学辞典[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5]余华、张英.文学不衰的秘密(访谈录)[J].大家,2000,(2). [6]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7]余华.呼喊与细雨[J].收获.1991,(6).[8]陈思和等.余华:中国先锋小说究竟能走多远[A].理解九十年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余华.自序[A].鲜血梅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10]郜元宝.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四种苦难意识[A].拯救大地[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 [11]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12]王万森.新时期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李运抟.九十年代长篇小说:个人言说与历史浮现[ J].文学评论,2001,(4).[14]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 J].当代作家评论,1991,(2) [15]陈晓明.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J].艺术文角,1993,,3). [16]张颐武.“人”的危机[J].读书,1988,(12). [17]马原.马原谈小说[J].大家,2001,(5).[18]马原.跋[A].虚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9]北村.我的十种职业[J].花城,2001,(1).[20]林舟.“靠小说来呈现”――对吕新的书面访谈[J].花城,2001,(6). [21]徐志伟.简论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倾向[J].文学评论,2001,(5). [22]陈晓明.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0,(6).[23]尹国均.先锋实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4]余华.边走边看・前面的话[J].收获,1999,(1).第二篇论文:题目: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再解读作者:胡发龙(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余华小说从冷酷残忍到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从反叛激进执着于艺术创新的先锋性拓展到关注平常人的平常人生,前后变化明显,可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都源自余华对“真实”的看法。
论余华的先锋小说实验
品位•经典文艺评论论余华的先锋小说实验O顾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0)【摘要】余华作为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叙述视角和表达主题上的先锋性实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借鉴与超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余华的作品受到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这使得他的作品偏向一种隐喻性极强的美学风格,在先锋性基础上实现了暴力与荒诞的结合。
【关键词】余华;叙事风格;暴力与荒诞;隐喻美学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界是属于先锋派的小说界,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那些接受了大量新观念影响的作家抛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语言与结构,开始寻求小说创作的新视野。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的余华,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的先锋小说作品,包括《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古典爱情》《世事如烟》等作品。
其实从历史的视域来看,余华的小说之所以具有先锋性,其本质上主要体现为叙述技巧和表达主题上的先锋性。
本文就余华先锋小说的形成及所受的外来思想的影响,和余华先锋小说中所展现出的先锋特征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启蒙思想及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余华创作的影响暴力美学,作为贯穿余华早期先锋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有着对于传统家庭伦理秩序强烈的反叛意识,这种对于传统家庭伦理秩序失位现象的批判与余华幼年时期在“文革”中的相关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童年时期的余华,目睹了周遭社会纷纷扰扰的世象: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不仅让社会失序,更让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长期处于相互猜疑的人际关系中。
余华在自叙中曾说:“那些所谓义正词严的大字报的背后也尽是人身攻击,尽是相互造谣、恶意中伤。
”而这些混乱的社会现象,也使余华对于这个社会产生了一种距离感与不信任感。
“文革”十年,忠孝仁义的优良传统道德遭到破坏,一个个宣扬去其糟粕的口号背后,实则上是隐藏着一个更大的伪善。
“文革”结束后,以1979年周扬发表的《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标志,社会各界开始重新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肯定思想解放这一五四运动的精髓。
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
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在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和寻根思潮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马原、苏童、格非、叶兆言、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为代表的小说创作,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面貌出现,给文坛一个全新的气象。
他们不再重视在小说中“写什么”,而是着力探索“怎么写”,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作家五彩缤纷的叙述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表达。
现在一般把这股小说潮流称为先锋实验小说。
余华就是先锋实验小说创作队伍中的领军人物。
《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它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个作家而且是当代先锋作家正式登上了文坛,并初步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余华风格和他在当代文坛的地位。
小说叙述的是十八岁的“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经历。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
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
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
所有的山和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
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
短短几行文字,表现出余华非凡的叙述才能,这样的叙述,读者应该很少见过。
作者在这个短篇中,讲述了“我”所经历的不可思议的怪事:搭车,满车苹果被抢,“我”保护苹果却挨打,司机不以为然反而哈哈大笑,“我”黑夜里独自躺在劫后的冰凉的汽车里……但作者可能并不很看重故事本身,而主要是想通过它来表达对世界的一种感觉,一种看法。
所以,这里的故事本身仅成了一种媒介,或一种象征。
余华不止一次说过,生活是不真实的,在本质上它“是真假杂乱和鱼目混珠……对于任何个体来说,真实的存在只能是他的精神”,所以他的小说中所讲述的故事,往往不能用现实生活的逻辑来衡量,而总是变形、怪诞、夸张的,但表达的又绝对是一种主观的真实。
余华作品中的世界,是经过人过滤的表达主观真实的世界。
这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即是强烈地表达了“我”对世界的真实印象。
余华《活着》创作缘由
余华《活着》创作缘由摘要:长篇小说《活着》以解放前到文革后这一段时间为时代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人物形象富有张力且个性丰满。
这部小说是余华由先锋作家向写实主义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者用冷眼旁观式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叙述福贵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其中所透露出来的生存哲学不由的让人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早期以残酷冷静的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到了《活着》,余华残酷冷静的叙事风格已不再走极端化的路线,而开始淡化叙事风格的特色,更关注文本本身的意义。
通过冷静质朴地叙写一种在无言抗争中活着的方式,《活着》自始至终蕴含着对人性的礼赞,实现了从注重文本表现形式,到注重文本本身意义的突破,《活着》不仅是余华文学创作的分水岭,也是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活着》;现实意义;人生哲学一、简述《活着》主要内容及作者《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富贵和他的家庭身上。
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富贵塑造成一个存在的英雄。
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富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一个作家甚至因此称《活着》是“中国的《约伯记》。
整部作品的情感节奏像是风中之烛,多舛的命运之风一阵又一阵吹过,忽明忽暗的情感波动中,一个又一个人物的生命之烛被风吹灭。
浅谈余华先锋小说《活着》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
余华也不例外。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
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
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
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
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
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
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
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
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
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
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
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
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暴力与温情——试论余华的先锋小说
国当代 文化 》 提 出 , 现 代 艺 术作 品将 虚 构 和 冷 胡 同口 , 赶 着一 群 少女 就 像赶 着 一群 鸭 子 。2嘴 中 后 他 漠作 为 自己的性 格 特征 。表 面 L看 , 国先 锋 文 学 里 叼 着 烟 走 来 , 不 小 心 滑 了 一 下 , 是 没 有 中 他 但
l 确 实 是从 虚构叙 事 、 言实 验 和 生存 状 态 这 i 方 面 摔倒 。 J 语
齐头并 进 的 : 马原 置身 于 虚构 , 而营 造 出 的 “ 真 进 似
那个被 称作 “ ” 除 了 在这 篇小 说 的开头 部 分 2人
幻 觉 ” 孙 甘露 在文 字 间 往返 周旋 、 ; 拼贴 集 合 得 不 竭 “ 着 炯 ” “ 了 一 下 ” 外 , 再 有 别 的 意 义 。 叼 、滑 之 不
o fYu Hua S Av nt a de No e s ’ a g r v l
JANG R n I og ( eate t f ecigAfi , lc i P w r n ier gSho o A h i H i 2 0 3 , h a D pr n ahn f r Eetc o e g ei col f nu , e 30 9 C i ) m oI a s r E n n n
摘 要: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 , 他在 2 0世纪 9 0年代创作 的小说依 然是读 者和文 学批评家所 津津乐道 的
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 的起承转合 , 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 回顾 了他在先锋 小说 从
创作 时期对文本结构和 内容 的突破 , 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 中彰 显余 华小说写作 的当代魅力。 关键 词 : 余华 ; 先锋 小说 ; 暴办 ; 温情
浅析余华前后期创作的转型
摘要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他并不多产,但是他的每篇文章都能给读者一种特别的感觉。
前期的他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生活环境的压抑,他前期文章的风格都是阴冷、暴力和血腥的。
从创作手法上来说,他这个时期的创作深深刻着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子。
进入后期创作的余华,随着国内形势的大变化,逐步摆脱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将对人性恶性面的展演转变为对人民大众苦难生活的关注,因此他也越来越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共鸣。
总的来说,余华从对大师的模仿走上了自己创作的道路,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余华外国作家环境变迁前后期转型引言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他从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直到04年新作《兄弟》的出版,共有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
余华并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大都是难得的精品。
他的创作主要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代表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主要都是些中短篇小说,篇幅短小,但内容强悍精辟,后期主要是在90年代,典型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和《兄弟》这几篇长篇小说,篇幅较大,将写作重点放在对人民苦难的关注,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余华真正被读者所接受并推崇主要是在后期,其后期的几部作品,几乎每部都堪称经典,比如《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和《兄弟》等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
并且《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还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其作品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还曾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和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还获得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本文将针对余华前后期创作发生转型及其原因进行论述。
一外国作家对余华的影响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小生活在充满血腥和死亡的阴暗的医院,这种生长环境与他性格的形成多少有点关系。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余华的先锋小说余华是一位有着独特生活体验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是中国早期先锋文学的杰出代表。
《十八岁远门出行》、《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都是余华的先锋小说。
在人们的印象中,余华的先锋小说彰显出他理解生活的聪明和敏感,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残忍,世事命运的无常,现实生活的死亡和血腥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世界的荒诞,等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一、小说的先锋性表现(1)先锋话语。
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和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
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语言不在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
在余华前期小说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
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概念化言语的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
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像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
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来代替:频临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十七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
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
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小说的结构---对常识的反叛。
就小说的时空而论,小说处于两种时空关系中:一是艺术家所面对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时空关系,另一个是由艺术家所制造的主观化的时空关系。
论述余华先锋小说《生活》
论述余华先锋小说《生活》《生活》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篇先锋小说。
本文将就该小说的主旨、叙事手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进行论述。
主旨《生活》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进行夸张和夺目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小说围绕着一个废弃的垃圾场展开,以主人公贺函和其他垃圾场的居民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污浊、残酷的环境中如何生活、奋斗和追求自由。
作者通过对极端条件下的日常生活的刻画,探讨了人性、尊严、希望等永恒主题。
叙事手法余华在《生活》中采用了夸张、沉重和悲观的叙事手法。
他通过粗糙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残酷而底层的社会环境。
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快速的节奏和紧凑的句式,增强了叙事的张力和冲击力。
通过这种写作风格,余华成功地将读者带入小说的世界,让人们对生活的贫困、压迫和不平等感到震撼和反思。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生活》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小说中的垃圾场生活象征着社会底层人群的贫困和无助,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尊严和权利。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动刻画,作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关注,并探讨了个体在困境中寻求尊严和自由的意志。
此外,小说还涉及到对人性的探讨。
主人公贺函在极端环境中体现出坚韧和乐观的品质,但也不乏对生活的怀疑和对人性的疑问。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生活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综上所述,余华的先锋小说《生活》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极端环境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这部作品引人深思,探索了人类的尊严、希望和对生活的坚守。
关于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关于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背景介绍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先锋叙事风格而著称。
所谓先锋叙事,即是指不受传统叙事方式约束,打破时间、空间、人物、情节等传统结构,突破小说传统表现形式,创造出新的形式和艺术效果。
余华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是198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世事如烟》,其中的《活着》极具影响力,至今仍被广泛翻译成多国语言。
在《活着》中,余华运用先锋叙事技巧,通过讲述一个男人的一生,叙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
这部小说的成功,吸引了大量读者和研究者对余华的关注。
先锋叙事的特点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手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与传统小说不同,先锋叙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在于它具有以下特点:1.非线性结构先锋叙事的小说往往是非线性的,不按照时间和情节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而是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自由穿梭,通过断章取义、回溯、预示、倒叙等手法构建起来。
通过这种方式,小说不仅展现了人物多维的生活经历,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令人深思在先锋叙事的小说中,作者往往通过小说中的角色和情节,表达对现实世界和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读者在阅读时,会被一些深刻的问题和哲理所吸引,以此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内心的想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3.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先锋叙事的小说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例如,余华的《兄弟》运用了多重叙述手法,让读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通过描写多种人物的生活故事,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
4.对传统文学结构的颠覆和创新先锋叙事的小说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结构形式,打破传统的角色、时间等限制,更多地关注情感和人性。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中,作家突破传统文学,从一个普通人物的视角出发,生动刻画了中国农村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引起了读者对于文学固化的思考。
先锋叙事的转型近年来,余华小说中的先锋叙事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型。
虽然作者仍然继续在小说中运用先锋叙事的手法,但他在创作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对于传统文学的借鉴、评判以及再现。
从先锋回到现实——试探余华90年代小说创作的转变
九五八年一月九 日进行车裂的……对一九六七年十月一 日, 他施与宫刑……”5 [此可见 , 此时的余华对
死亡 , 它是先锋小说中最浓厚的气息。 目的在于揭示“ 知死 , 知生” 不 怎 唤起对生命 的尊重和珍惜。
于人间各种刑罚的叙述的迷恋。
先锋小说中的死亡是一种非正常的、 不能侦破的、 不可解读 的死亡 。在《 世事如烟》 中小说讲述 了司机先
和欣赏十分病态 , 甚至变态。但这一切都是缘于他对成人行为的模仿 。可见成人暴力对于儿童的伤害有 多大!小说写了一个轮回杀戮的故事 , 仅仅从这个结构也可以显示 出余华对人 的残酷本 能的非凡的想像 力, 但它完全拒绝从道德层面上去讨论人类暴行的动机和原因。他仅仅是通过对暴力的冷静描述 , 完成对 人 的阴暗心理的书写 。余华愈是用无动于衷的写出人的凶残 , 愈使人感到 自身的不可救药。 刑罚 , 我们可 以把它看作是暴力的延 伸。在《 往事与刑罚》 余华写 了所谓 的刑罚专家向陌生人介绍 ,
的儿子实施暴力展开 。“ 他用手去摸摸堂弟的脸 , 那脸像 棉花一样松软 。他禁不住使 劲拧 了一下 , 于是 , 堂弟 ‘ ’ 哇 的一声灿烂的哭了起来。这哭声使他感到莫名其妙的喜悦 。他朝堂弟惊奇的看 了一会儿, 随后
对着堂弟的脸打去了一个耳光。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 亲……” 固然作为儿童的皮皮对暴力的迷恋
从 先锋 到现 实 回
— —
试 探余华 9 O年代小说创作 的转变
周 小 旗
( 遵义 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处 , 贵州 遵义 530 ) 600
摘
要: 余华作为先锋 派代表人 物之一 , 自然受到人 们特 别的 关注。本文将 以 19 他 9 0年 为界 , 分别讨论他
余华小说先锋叙事的解读
余华小说先锋叙事的解读摘要:余华的小说叙事以其超凡脱俗的先锋叙事完成了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裸露与颠覆,其这一“个性化叙事”既是余华作为先锋作家的标志,也可以视之为是余华对中国当代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与价值,研究它是我们进入这个作家隐秘文学世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余华小说先锋叙事八十年代后期,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文学思潮潮水般涌入中国,出现了大批惊世骇俗、充满着反叛和颠覆意味的作品,引发了一次艺术内在结构的变异与新生,突破了中国文学艺术叙述方式的稳定系统,被坛称之为“先锋小说”,余华,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作家,其很多作品都成为了先锋小说的典范之作。
“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真正所谓的先锋精神,应该就是一种不断探索与创新,是对内涵与形式的永不厌倦的探索,正如余华本人所谈到的,“我觉得最大的误解是把先锋文学变成了理论的,而不再是把它当成真正的作品”余华的创作正是以建立、颠覆、重构的过程和不懈的探索印证着先锋精神的一个个脚印。
一、虚构:对“真实性”的质疑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
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
”用这段话来解释其早期的作品是再恰切不过了,无论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还是《四月三日事件》’这些小说自始至终充满种种不确定性,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像梦境一样在读者的大脑中浮现,充斥着怪诞和不可思义。
于是在创作时,余华不再忠诚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
对真实性的这种理解决定了余华独特的写作方式,他的写作以虚构为核心,大多沉醉于无边无际的幻觉、没有终结的语词游戏、无法遏止的表达欲望、莫名其妙的暴力行径、失去家园而没有归宿的任意逃亡和随遇而安的死亡。
二、偶然性:作品内在的隐喻结构当代叙事学认为故事即为一种结构。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摘要: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一切的叙事时间已不再是客观意义上的、现实意义上的物理时间,而是作者随意调遣、安排的,并有意制造的一种错位的心理时间,呈现出碎片状态,让试图进入文本和历史的双向线索模糊化,将真实与虚幻相互交织,这里,就像笼罩在这个湿演渡的江边小城上空的死亡气息一样,被注定为是静止,客观时间已没有意义,叙事只能在心理时间中流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共时性、平面化的画面,所有人物的命运都被笼罩在神秘的死亡气息中,世界弥漫着阴惨的恐怖,一切都注定灭亡,命运是不可捉摸的,像碎片一样任凭摆布余华的小说创作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最初发表在1991年第6期《收获》上时名为《细雨与呼喊》)这部作品一经间世,人们便立即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余华对他前期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他的创作发生变化的开始,《活着》的发表标志了先锋叙事的成功转型。
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l1卿36)他的小说前后时期的变化正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必然.叙事时间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余华前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碎传统线性完整的时间链,故意淡化情节和对故事性的消解,整个叙事结构在时间线索上是任意的、零碎的和散乱的,人物的游离性和符号化,时间、结构、人物是跳跃的和错乱的,叙事视角不断地游移和转换,叙事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历史背景。
先锋派 余华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年 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我回想 年的时候 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的小巧, 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的小巧,就像玩 具似的被放在床上。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 具似的被放在床上。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 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应该是在这时候, 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应该是在这时候,在我安全而又平静地进入 睡眠时,仿佛呈现了一条幽静的道路,树木和草丛依次闪开。 睡眠时,仿佛呈现了一条幽静的道路,树木和草丛依次闪开。一个女人 哭泣般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 哭泣般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嘶哑的声音在当初寂静无比的黑夜里突然 响起,使我此刻回想中的童年颤抖不已。 响起,使我此刻回想中的童年颤抖不已。 --开头 开头
余华
•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 余华,浙江海盐人, 年出生于浙江杭 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 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 因父母是医生,余华曾当过牙医, 因父母是医生,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 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 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 此开始文学创作生涯。 此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曾在北京鲁迅文学 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 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是中国先锋派 年开始发表小说。 年开始发表小说 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 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 名。
余华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此前 他发表了二十几篇小说均没有多少影响, 他发表了二十几篇小说均没有多少影响,这篇作品发 李陀等著名评论家的好评 表后,深得李陀等著名评论家的好评, 表后,深得李陀等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余华于是一举 成名。此后,他在《收获》等国内重要刊物上接二连 成名。此后,他在《收获》 三的发表了多篇实验性极强的作品, 三的发表了多篇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令文坛和读者震 在评论家的密切关注下,他很快成为了马原 马原之后 撼,在评论家的密切关注下,他很快成为了马原之后 中国先锋派小说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中国先锋派小说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余华并不是一 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 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 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 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 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 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 怪诞、 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 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
余华与先锋小说
四、余华及其作品评价(一)
(一)余华简介: 余华简介: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 日出生于浙江杭州, 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 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 从文。进入县文化馆,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 1984年短篇小说 年短篇小说《 从文。进入县文化馆,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 1984年短篇小说《星 发表,并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 星》发表,并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 1987年发表 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 年发表《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 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 一九六八年》引起文坛关注,1988年发表 年发表《 》《河边的错误 河边的错误》 《一九六八年》引起文坛关注,1988年发表《现实一种 》《河边的错误》 世事如烟》《死亡叙述》《难逃劫数》《古典爱情》 》《死亡叙述》《难逃劫数》《古典爱情 《世事如烟》《死亡叙述》《难逃劫数》《古典爱情》使他成为中国大陆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叶兆言、格非、孙甘露等人齐名。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叶兆言、格非、孙甘露等人齐名。1989 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爱情故事》《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鲜血梅花》《爱情故事》《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两 年《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爱情故事》《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两 个人的历史》发表并调入嘉兴文联工作。1991年发表 在细雨中呼喊》 年发表《 个人的历史》发表并调入嘉兴文联工作。1991年发表《在细雨中呼喊》, 1992年发表 活着》 1993年辞职到北京 以写作为生。1994年发表 年发表《 年辞职到北京, 年发表《 1992年发表《活着》,1993年辞职到北京,以写作为生。1994年发表《战 1995年发表 许三观卖血记》《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年发表《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栗》,1995年发表《许三观卖血记》《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等 。
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
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惊人的文学才华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先锋,其小说作品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在余华的作品中,有几部被认为是他的先锋小说,这些小说以其独特的主题和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首先,余华的小说《活着》被广泛认可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和苦难。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抓住读者的心灵,引发了对人性、生死和意义的深入思考。
通过主人公福贵的生活经历,作者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苦难时的勇气和坚韧,同时也呼吁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这种先锋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主题使《活着》称为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其次,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他的先锋之作。
这部小说以许三观卖血的故事为核心,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在艰难时期为生存而奋斗的故事。
通过对许三观及其家庭成员的刻画,作者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许三观内心世界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思考,对于社会问题和人性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以个体为表述对象的创作方式是余华先锋小说的典型特点。
此外,余华的另一部先锋小说《让生活回归生活》也值得一提。
这本小说是一个集体创作,由余华和其他五位作家共同完成。
小说以当代生活为背景,以多个角色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以多元的叙述方式揭示了当代人面对现实问题时的心理和行为。
小说的创新性在于采用了多元的叙述视角和交错叙事的方式,通过不同角色的故事呈现了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种对于文学形式和叙事方式的创新使《让生活回归生活》成为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并且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余华的先锋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与众不同。
他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让生活回归生活》等都被广泛认可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余华是一位有着独特生活体验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是中国早期先锋文学的杰出代表。
《十八岁远门出行》、《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都是余华的先锋小说。
在人们的印象中,余华的先锋小说彰显出他理解生活的聪明和敏感,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残忍,世事命运的无常,现实生活的死亡和血腥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世界的荒诞,等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一、先锋时代的价值取向。
(1)血腥和暴力。
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中,似乎对暴力有着特殊的兴趣。
他的笔下的苦难是与生俱来的,而苦难的根源则是暴力,他用暴力和血腥概括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现实。
余华的先锋小说,单看题目就有点让人触目惊心,尽管他有意无意的用偶然、错误、劫数、刑罚、战栗、台风、鲜血、死亡等暗示阅读者不至于被文中随处可见的意外、暴力、血腥和诡异吓着,同时刻意在小说题目中镶嵌了现实、世事、往事、事件、一九八六年、十八岁爱情、夏季之类的字眼,以表明他所写的就是真实生活,往往使阅读者惊异、思考、不寒而栗。
若说被公认为“成人仪式”的先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只是余华对血腥、暴力、尔虞我诈的现实反常解剖的大胆尝试,那么余华中篇小说《现实一种》可谓登峰造极,彰显了一种暴力美学。
小说《现实一种》不仅有最为阴郁、冷酷的血腥场面,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是如何被暴力挟持着往前走,最终又成为暴力的制造者和牺牲者的。
暴力的起源于一个叫皮皮的孩子,他虐待和摔死了自己的堂弟。
堂弟的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就这样不断地去卡堂弟的喉咙又不断松开,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
他抱着堂弟到屋外看太阳,似乎是出于本能,当他觉得手上的孩子越来越沉重时,就松开了手,那一刻,他并没有去注意堂弟摔下去后会怎么样,而是“感到轻松自在”。
就这样,暴力的漩涡在孩子一次无意识的罪恶行动中形成了。
在这个无意识的暴力激发下,山岗和山峰两兄弟及其妻子都被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暴力的漩涡中。
他们个人都用暴力来还击暴力,获得做人的尊严。
见山岗对自己儿子的死有点漠然,妻子立即谴责:“我宁愿你死去,也不愿看你这样活着。
”促使他用暴力惩罚暴力。
结果,每个人都具有了双重角色:他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
他正是以回避的方式揭示了一种人们早已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的现实。
一切都让人难以置信,余华却偏偏称之为“现实一种”。
(2)无时无刻不在的苦难。
苦难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生命之中,他源于人类生命意识的觉醒。
一个人的觉醒意识越强,他的对苦难的感受力就越强。
余华就是这样一个作家,这使得他对人生的苦难特别敏感。
余华的先锋作品对苦难的描写侧重精神方面。
余华式的苦难并不是一些具体的事件,而是以重复、恒久的方式展开,死难的存在是不可抗拒的并且弥漫着宿命的捉摸不定、死亡的威胁,更要命的是,人精神的疲惫已经蔓延成为无尽的荒原。
这在《夏季台风》中得到了有形的表达,地震、梅雨、台风成为困境的象征性显现,任何一种都直接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
(3)对死亡的另一种描述——无望的解脱。
余华是一位受过中国传统思想的作家,有着中国独特的生死观,即死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生存的联合体,但是死亡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是对生的质疑和反面的肯定。
在余华的作品中,由于现实的苦难和无法掌握的命运的折磨,人物的生存时常呈现出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在《往事与惩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都有一个叫“烟”的地方,给人一种缥缈的存在。
生存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时时受到死亡的关注,而死亡却成了现实立即重要的一个事态,是对生命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不乐生而求死的体验是余华的先锋作品中许多人物的心态。
有些作品里面的人物在面对死亡时显示出的都是快乐、安宁。
或者可以这样说,当生存没有了激励和快乐,那就是满眼的血腥和恐惧了,已有死亡才是一种挣脱和超越,他让我们感受到死亡是一张无处无时不在的网,死亡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因为有了死亡,才使生存有了真正的意义。
另一方面,死亡成为对由其本身产生的恐惧与焦虑的解脱,这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构成了荒谬。
(4)捉摸不定的宿命。
余华以一种无可奈何的笔调,写出了每个人在运面前渺小、可怜、命若游丝,毫无反抗之力。
这宿命性的生存在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已崭我没命地奔上去看旅馆,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度,中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弧度。
”不断出现的“弧度”象征着人生是由一个个接踵而来、永无休止的宿命性困境连缀而成,而那些“高处”则是驱使人前行的目标,一经到达便发现实质的空无所有。
象征彼岸和精神停泊地的旅馆始终也没有出现,成为永远无法到达的虚无。
然而人是无法摆脱存在的宿命的,即使人们可以发现命运的暗示,仍然无法幸免,就像在《劫数难逃》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幸免的走向死亡一样。
二、成长经历对先锋小说的影响。
余华的先锋小说迷恋残酷与暴力除了受社会情况的影响,也与他自身成长过程有一定的关系。
余华谈自己如何将暴力、恐惧、死亡、还有血迹写在一张张像布一样柔软的受潮的稿纸上时,特别提到了他的童年记忆:由于在医院里长大,经常坐在手术室的门口等待那位外科医生的父亲。
而父亲每次出来,身上总是血迹斑斑,就是口罩和手术帽上也都沾满了鲜血。
有时候还会有一位护士跟在身后,手提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
难怪有人曾感叹:余华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
所幸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余华的先锋小说里的血腥与暴力又是无处不变处处在变的,换句话说,是正在从早期先锋作品的追求语言等表达形式靠近追求现实存在的艺术本身。
也就是说,余华小说的血腥与暴力一直没有停滞前进的脚步,而是处于动态的变迁之中,说明余华在坚持自己的创作的同时也在创作着创作本身,正在努力诠释先锋小说更深层次的涵义。
三、小说的先锋性表现(1)先锋话语。
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和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
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语言不在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
在余华前期小说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
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概念化言语的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
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像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
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来代替:频临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十七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
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
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小说的结构---对常识的反叛。
就小说的时空而论,小说处于两种时空关系中:一是艺术家所面对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时空关系,另一个是由艺术家所制造的主观化的时空关系。
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区别在于现代小说破除了以往小说时空中陈旧的观念、单调的套路,余华对时间的看法是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一切常识提供的价值都开始摇摇欲坠,一切旧有的事物都将获得新的意义。
在那里,时间固有的意义被取消,十年前的往事可排在五年前的往事之后,然后引出六年前的往事。
同样这三件往事在另一种环境时间里再度回想时,他们又将重新组合,从而展示其新的含义。
这种结构的小说主要表现在《在细雨中呼喊》、《世事如烟》、《献给少女杨柳》等文章中。
前面说到的暴力和死亡等也是余华小说先锋性的体现。
四、余华先锋小说的创作特征(1)循环叙事、时间幻觉等手法的运用。
结构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形式话语,对先锋小说文本的表现形态可以说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先锋小说家们既可以通过借鉴了西方形式主义小说,获得相近似的结构品格和文本魅力,又可以把形式作为展示他们才华及智力的舞台。
余华小说中大量运用了循环叙事。
循环叙事是指小说的叙事序列呈现出一种周而复始的封闭结构,先锋小说家的循环叙事不仅仅在形式上,更是用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重复是对表象正派世界的消解,使存在失去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形式。
最明显的《河边的错误》讲述了疯子在河边连续杀人,由于精神原因,法律对疯子束手无策,刑警队长马哲为民除害,将疯子杀死,而法律却以杀人罪制裁英雄马哲,马哲变成了疯子。
这是一个关于“错误人物命运的循环”。
疯子成了一个神秘的邪恶之洞,人类似乎永远无能为力!当他被除去之后,除去他的人又成了新的疯子,于是形成了疯子的循环,绵延不尽,显示了人类处境的左右为难和荒诞性。
循环叙事对传统小说实现了文类的颠覆与解构。
余华的小说文本从情节与意义的生成两方面构成了对公案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和武侠小说等的解构与反讽,代表作品分别是《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和《鲜血梅花》,仅以对武侠小说的仿作《鲜血梅花》为例,它有着武侠小说的最普通的外在形态,小说主人公一代宗师阮进武之子阮海阔,既无超人的武功,也无除暴安良的大志,在他踏上为父复仇之路后,却发现只是在进行着一次无望的漫游,而漫游的结果是仇人已死,从而复仇不再,于是故事又回到了原点。
比起古代武侠小说以及当代武侠代表作家金庸的作品而言,《鲜血梅花》中根本没有丝毫可称为武侠经典的地方,它将“复仇”变成了“寻找”,剥夺了小说原本应有的因果性动力,人物只是按程式行动,已经不再具有相应的动机,最终小说的悬念(杀父仇人究竟是谁)揭开(己死)之日,也是阮海阔回到原点之时。
从而,余华完成了颠覆性结构的成功冒险。
余华对经典叙述模式的戏仿,使读者无法在认同过程中完成自己的期望,使他们产生间离疏远和困扰,使他们在“回旋”的解读过程中质疑经典,进而达到向已生成的文化观念和挑战。
(2)苦难和“人性恶”之主题八十年代中期先锋小说在中国文坛兴起,先锋作家们在主题上大多都选择了对人生人性的关注,而余华对这种关注似乎显得更惊心动魄,更让人触目惊心。
他把生存苦难作为小说的基本主题,从他八十年代的小说来看,“苦难”就像原罪一样是人类永远挥之不去的阴霾,人类生来就是受苦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忍受隔膜,忍受伤害,忍受亲情的丧失和理想的破灭,暴力、死亡、世界的荒诞性和非理性构成为人类生存困境的表征,构成了这个苦难世界的本质。
余华小说中采用了不介入的方式,把世界的苦难加以冷酷地铺排渲染,使苦难获得了某种纯粹透彻,某种与生俱来性和非意志动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