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道文物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道文物考察报告

综述

太行踞河内之北,挺然高拔,摩天接云。《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孔安国《书传》、孔颖达《正义》,皆谓:“此二山连延,东北接碣石而入沧海。”《元和郡县图志》引郭缘生《述征记》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八陉:第一轵关陉,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第四滏口陉,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第七蒲阴陉,第八军都陉。”《括地志》曰:“太行山连亘河北诸州,凡数千里,为天下之脊。”德清胡渭《禹贡锥指》谓:“天下之山莫大于太行,然必有所止。经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绝无越恒山而仍为太行之理。轵关陉在今济源县,太行陉在今河内县,白陉在今辉县,滏口陉在今武安县。此四陉实太行山也。若井陉在今获鹿县,尚在恒山之南,即以为太行,亦无不可。至飞狐陉在今蔚州,蒲阴陉在今易州,军都陉在今昌平州,此三陉者,皆为恒山所隔,不得为太行。太行虽大,不过千里而止耳。”

戴震《水地记》曰:“发鸠之南,沁水东、丹水西曰太行山,在凤台县南三十里,河内县北二十里。山脉北连发鸠,西以沁水为界,东以丹水为界。昔人谓连亘河北诸州,非也。考河北八陉,起西南,迤而东北。轵关之山,其脉来自太岳,与太行中隔沁水;白陉之山,其脉自发鸠,别而东,与太行中隔丹水;井陉、滏口

之山,其脉自清漳之原沾岭,别而东,与白陉中隔漳水;飞狐、蒲阴之山,其脉来自北岳,与井陉中隔滹沱;军都之山,其脉自大同府之外阴山,别而东,与蒲阴中隔桑干水。特以太行尤著,或称太行八陉耳,非谓轵关以北,军都以南,皆可谓之太行也。核实言之,在今山西凤台县南三十里,河南河内县北二十里。”

清代山西阳城人张贻谷《太行考》一文罗列诸说,界太行为千里之说本于程朱,谬。张文又说:“余素喜批览舆图,访察水道,于诸说皆窃疑之,及壮岁游两河历三晋,知世所指为太行者,自河北诸处望之,陡见连峰叠嶂,巀嶭而起,恍若云之排空。若自晋南诸处观之,固已支分派别,次第就下,只如水之赴壑。世之人不辨山脉所自来,与水道之相隔,但见禹河以北,山势屏列,遂盖以太行目之。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也,岂其然哉!因思太行一山,不得以数千里言之。间与同辈论及,皆溺于旧说,而不余信,反举近人沈用济‘千盘拔河内,一折走辽东’之句以相难,余无以证也。及得休宁戴震《水地记》读之,不禁拍案惊喜,诸说如聚讼,得此书而太行真面目出矣。……戴氏此说,了如指掌。盖其明诸山之根末,晓众水之源流,故能以水界山,而一破千古之臆说。其说虽本于蔡沈《书传》,但蔡氏既知诸山不相连属,而于其间诸川只引沁潞而不及丹水,而戴氏乃独以沁水东、丹水西为太行,此较之蔡氏更为精密也。至胡氏,虽称地理绝学,究不若戴氏之修书四库,亲校郦道元《水经注》,且因修志汾阳,亲历晋省诸山,闻见既真,议论自确耳。”综上所述,既然《列子》有

“方七百里,高万仞”之说,何来“数千里”之遥?我们对张氏所考甚赞,故从其说。

太行之名,顾名思义,言其高大阵列。有太行而后始有道。道者,通行旅以济物困,走车马以伐诸戎。初为征服自然之用,后兼以征服人类,因此有关隘险阻以利兵泽民。太行道之名始见《战国策·秦策三》:“雎复说昭王曰:‘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王不如收韩。’王曰:‘寡人欲收韩,韩不听,为之奈何?’范雎曰:“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睾之路不通;北壍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夫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诸祖耿编撰《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288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注曰:“鲍彪曰:‘太行之道,河内山阳。唐有此山,晋隘也。’”此处“太行之道”非今之专有名词,然后世称之者如是。

《汉书·地理志》曰:“上党郡,秦置,属并州。有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天井关。”

西汉于太行道设立天井关,主要出于战略考虑,意在驻军设防。后世兵家沿用不绝,且随着时代不同,名字屡有更替。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年间写下“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嵬。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名句,开创了此道诗文之端。此后相继者不断。自晋刘琨起,分别有唐李白、白居易、韩愈,宋司马光、苏舜钦,明王国光、王世贞、谢肃,清赵执信、陈廷

敬、李锡麟等一百余位名人留下二百余首诗词。其中,李锡麟《天井关》诗曰:“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四山屯虎气,一径绕羊肠。兵甲雄昭义,威名属晋王。升平今已久,烟落万家荒。”极赞了太行道天井关地理位置的重要。

“古道开天险,危峰拔地形。”两千年来,太行道上兵连祸结,征伐不断,先后有上百起大小战事在此发生。正由于此,这里留下了满载沧桑的断壁残垒。生民被兵向福,又在这里留下许多宗教建筑。历史发展到今天,万古开辟的太行道,依然承载着经济动脉的重担。尤让人感到巧合的是,两千余年后的晋济高速依然穿越其下,正应了清康熙间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太行》所言:“天井关门跨碧空,太行开辟想神功。遥连绝塞羊肠尽,下视中原虎踞雄。……”

历史沿革

太行道形成较早,踞太行南端,当晋豫要冲,颈喉中原,背负上党,是三晋东南门户,古“太行八陉”之一。最高点擎关顶(俗称沿村圪堆),海拔960米。其上之星轺驿古有“晋南屏翰”美誉。

太行道南起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台村,北至晋城市城区司家岭,全长约50余公里。东界丹河西岸,西至追山岭以东三教河(今泽州县晋庙铺镇大山河)河谷,总面积约600余平方公里。

殷商之际,朝歌为都,厘定乾坤,干支计方,此为亥位,因

称天门。秦并六国,中原大统,始有四塞,方奠百陉。刘邦灭秦,定都长安,置关守土,始曰天井。晋代郭缘生《述征记》定其为“太行八陉”之一。东晋十六国始有太行关之称。后燕改名天井关,唐代复称太行关,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改名雄定关,金哀宗正大六年(公元1129年)复名天井关。元称平阳关,明、清又复天井关。

太行道之历史沿革,夏、商时属冀州,春秋(东周)属卫,战国初属韩,后属晋。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复归韩。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白起伐韩,拨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守冯亭以十七邑归赵”,天井关又归赵之上党。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后归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属上党郡高都县。两汉因之。三国时,属曹魏辖地。西晋因之,东晋十六国时始属汉,称太行关;继属前燕、前秦,后属西燕。南北朝时属后燕,改太行关为天井关。后属北魏并州之高都。西燕中兴九年(394年),高都改称建兴郡。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建兴郡改称高都郡,移治今晋城市区。文成帝和平五年(464年),高都郡复称建兴郡。孝昌后分并州置广州、建州等州。建兴郡于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改称建州,移治高都(今泽州县高都镇)。政隶移治不恒,道属高都如故。东魏,太行道属高都郡。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篡夺东魏政权建立北齐,太行道属北齐所有,隶高都郡。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攻灭北齐,占领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