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合集下载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王鹏;王晓冬;马朝晨;陈卓;李伟刚;王镨【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669例,把其中26例严重出血患者设为出血组,随机抽取30例无严重出血患者为未出血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严重出血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患者高龄、男性、2型糖尿病、长期吸烟史、急诊PCI、动脉路径迂曲是严重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男性、2型糖尿病、长期吸烟史、急诊PCI、动脉路径迂曲可以作为预测PCI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4(012)010【总页数】3页(P915-917)【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严重出血;并发症【作者】王鹏;王晓冬;马朝晨;陈卓;李伟刚;王镨【作者单位】065700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065700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065700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065700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065700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065700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目前经桡动脉途径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优越性逐渐被认可,已经得到快速发展。

与股动脉径路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具有穿剌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止血方便、术后无需长时间卧床、恢复快、痛苦小、不影响抗凝或抗栓药物的连续应用、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等优点。

但经桡动脉途径也有相应的并发症,如桡动脉痉挛及闭塞、假性动脉瘤、局部血肿、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颈部血肿和纵隔血肿,还可引起大量出血。

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理

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理

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理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是一种介入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TACE 术后护理的要点:严格卧床休息:术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术后出血和疼痛。

穿刺部位护理:术后需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出血和感染。

穿刺点压迫20分钟后进行加压包扎,并保持患肢伸直并制动12小时,沙袋压迫6小时左右。

同时,保持穿刺点附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饮食护理:术后三天内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之后逐渐给予流质、半流质、固体食物,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呕吐现象,如有需记录并及时处理。

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可采取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法缓解疼痛。

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

发热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

并发症预防:TACE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肝动脉损伤、胆囊炎、顽固性呃逆、脊髓损伤、栓塞后综合征等。

因此,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需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休息、运动、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TACE术后的可能风险和并发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总之,TACE术后护理要点包括严格卧床休息、穿刺部位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出院指导等方面。

通过全面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预后。

介入手术室应急预案

介入手术室应急预案

介入手术室应急预案一.介入手术室危重病人抢救预案1、当介入手术室在检查或治疗时,病人发生晕厥、过敏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查治疗。

由在场的最高职称医务人员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场时,由职称最高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待班人员。

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执行口头医嘱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

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6、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人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必要时请家属或单位再在病历上签字。

7、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业务总值班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

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抢救工作。

8、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后勤工作。

9、介入室须保持急救器材与急救药品的正常,以备急、病人突发疾病治疗、抢救时使用。

10、抢救结束后,除做好相关记录外,还应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原因分析。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破裂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破裂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破裂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剑;葛宁灵;任正刚;张博恒;夏景林;叶胜龙;干育红;陈漪【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09(016)004【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3年12月-2008年2月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后1周内所发生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共入选患者1 546例,行TACE,3 527例1周内发生肝癌破裂出血8例,该并发症发生率为0.2%,破裂出血发生于术后11~103 h,8例均予保守治疗,病死率50%.8例中肿瘤均具有位于肝脏表面、向外突出、最大直径超过5 cm的特点,2例合并有明显的肝动脉-门静脉瘘.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胀、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结论:肿瘤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肿瘤>5 cm,邻近肝包膜下或向外突出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总页数】2页(P551-552)【作者】方剑;葛宁灵;任正刚;张博恒;夏景林;叶胜龙;干育红;陈漪【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中西医临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J], 徐丽林;史大卓;徐浩2.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后发生脑疝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赵兰敏; 薛勇; 赵学俊; 李龙; 王兆斌; 王凤伟; 赵建伍; 尚博达3.针刺至阳八阵穴联合巴氯芬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观察[J], 马俊;于倩;王亚华;李辉;刘志刚4.自拟解毒疏肝方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J], 曹玉鹃;杨元磊;孙韬;艾春健;王爽;张楠5.CT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余肿瘤活性的评估价值比较 [J], 张宝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脑出血并发症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脑出血并发症分析

上 5例 , 平均年龄( 6 1 . 9 ±1 3 . 7 ) 岁, 其中 7 例 合 并 高 血 压 病 。急 性 期 因 脑 出 血 并 发症 死 亡 3例 , 另 外 1例 长 期 昏 迷 4年后 因肺 炎 死 亡 , 基 本痊 愈 3例 , 预后不详 2 例 。 结论 压 病 和 高 龄 可 能 是 其 重 要 的危 险 因素 。
j i n g 1 0 0 7 3 0,C h i n a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S UN Fu — c h e n g, E ma i l :b j f c h s u n @2 6 3 . n e t AB S TRA CT: Ob j e c t i v e To d i s c u s s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wi t h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h e mo r r h a g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a f t e r PC1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B e i j i n g Ho s p i t a l P CI f o l l o w— u p d a t a b a s e
李辉 孙 福成 张 慧平 赵 迎 季福绥
摘 要 : 目的 探讨 经皮 冠 状 动脉 介 入 术 ( P C I ) 后 发 生 急 性 脑 出 血 并 发 症 的 危 险 因素 及 预 后 转 归 。方 法 检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对预后影响以及相关风险评估护理课件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对预后影响以及相关风险评估护理课件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血压、休克等症状,严重时可能 危及生命。
长期影响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02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风险评估
CHAPTER
风险评估方法
01
02
03
风险评估量表
使用专门设计的量表对患 者的病情状况、自身认知 情况进行评估。
干预。
术后预防策略
观察病情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特别是关注手术部 位有无出血、肿胀、疼痛等症状。
制动与体位
指导患者合理制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伸展, 保持适当的体位,以减少出血风险。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使用抗凝、止血药物,预防术后出血。
05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研究展望
CHAPTER
研究方向与重点
临床观察与记录
01
对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出血情况的观察和记录,收集
相关数据。
统计分析方法
02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血
与预后的关系。
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03
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对出血风险的
预测和评估。
研究成果与应用
1 2
出血原因及机制研究成果
为预防和治疗介入治疗术后出血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指导。
预后影响研究成果
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对预后 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3
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将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临床实践,实现对介入治 疗术后出血风险的快速、准确评估,提高医疗质 量和安全性。
谢谢
THANKS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胆道出血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胆道出血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胆道出血护理摘要: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胆道出血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胆道出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监护与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监护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手段,缩短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意义。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入治疗;弹道出血护理我国近年来发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的应用可高效治疗由不同因素造成的梗阻性黄疸及其症状[1]。

但介入治疗无法避免会对肝内血管造成伤害,与胆道形成瘘道、血性胆汁或球囊扩张等引起胆道出血症状,当产生较大的出血量时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

故有效处理术后胆道出血十分关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3±5.4)岁;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6-64岁,平均年龄(55.8±5.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一般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胆道出血护理。

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使用引流管容易产生血性胆汁或血液,加上医生向患者说明并发了胆道出血,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突发性刺激,此时患者相对稳定的情绪形成较大波动,对自身的疾病感到忧虑。

护理人员对情绪起伏变化较大的患者进行安慰,及时为患者更换引流袋,向患者解释出血的原因,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恐惧;鼓励家属陪伴患者,耐心为患者及家属分析疾病的进展情况,为其宣传之前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同时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情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发挥较好的止血作用。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精品课件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原因: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射频消融、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等,各种介入器械如导管、导丝在经股静脉 到心脏过程中,均可因行进方向有误、用力过猛造 成静脉壁破裂造成相应部位出血,如胸腔出血、腹 腔出血、盆腔出血(最常见)。 识别:一旦病人出现胸闷、脉搏减弱、血压下降, 因行胸腔、腹腔、盆腔X线透视及行急诊超声检查。
精品课件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处理:心包填塞者立即心包穿刺,腹腔、胸腔、盆 腔出血者,根据出血量、血流动力学状态决定保守 治疗或外科手术。
精品课件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预后:主要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和处理。及时发现, 及时行心包穿刺术或外科手术,一般可挽救生命。 严重者可很快死亡。 预防:介入诊疗时要轻柔、细心,尤其在盆腔区域、 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等薄壁区域。
➢ 出血除了血液动力学紊乱、致栓状态外,最重要的机制 之一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缺血事件反弹。
➢ 急性期过后ACS患者的出血风险降低,但是双重抗血小 板治疗仍然使患者长期出血的危险增加。CURE研究中, 氯吡格雷治疗患者严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但致命性 出血没有差异。
➢ 一项Meta分析发现,大出血的患者30天死亡风险升高4 倍,再发心肌梗死风险增加5倍,脑卒中风险增加3倍。 而且出血程度越严重,死亡风险越高。
精品课件
颈内静脉
危害:局部血肿一般危害不大。血胸或血气胸可引 起血容量丢失、肺萎陷、纵膈偏移,影响循环及呼 吸功能。 识别:根据出血量、出血速度、病人体质不同而不 同。小量血胸可无症状。中量及大量血胸可引起低 血容量休克症状、胸腔积液征象。
精品课件
颈内静脉 处理: ✓ 非进行性血胸,小量可自然吸收,积血量较多,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相关风险评估

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相关风险评估
普拉格雷(plasugrel)是新一代噻吩吡啶类药物,个体 反应差异小,受肝酶影响较弱。 美国FDA于2009年7月正式批准普拉格雷用于进行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 ACC/AHA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9年更新版和 ACC/AHA/SCA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指南2009年更新版建 议,普拉格雷60mg负荷量和10mg维持量用于直接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这些患者中40.8%出院时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重 抗血小板治疗,50%的患者同时使用华法林和双重抗血 小板治疗。 结果发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很高(36.6%),12.3%的患 者发生大出血,4.2%发生血栓栓塞,全因死亡率高达 22.6%。
目前认为,在预防主要不良事件上,华法林+阿司匹林 (INR目标值2~3)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样有效,但阿 司匹林+华法林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
80%的UGH发生于围术期,常见于术后数日或数月内。 澳大利亚的一项资料观察PCI术后30天内5673例UGH的 平均发生时间是术后2.8天。 UGH的发生主要与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有关。
任何剂量(即使是30mg/d)、以任何方式给药(如隔天 一次),阿司匹林都增加UGH的风险。
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严重出血并非罕见。有报告 老年患者颅内出血年发生率为0.3%。
据估计,约5%接受PCI的患者存在口服抗凝药物 的指征,联合应用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物是一个 非常复杂的临床问题,目前尚没有针对这类患者 不同血栓风险和抗凝指征的具体抗栓治疗方案。
Ruiz-Nodar等报道了426名植入支架超过5年的 房颤患者(70.9%为男性,平均年龄(71.5±8.5) 岁)与抗栓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3
栓塞
栓子堵塞血管会阻碍血液供应部位的灌注,导致缺血和坏死。在PCI治疗中发生 冠状动脉栓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心肌缺血并发症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肌缺血性疾病,由于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长期狭窄和血栓形成,导 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
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急性或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会感觉到胸部疼痛或 不适。
PCI并发症分类
PCI并发症可分为血管并发症、心肌缺血并发症、心律失常和PCI相关器械并发 症四类。
血管并发症
1
出血
出血是介入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穿刺部位的机械损伤和抗凝药 物使用造成血液凝固机制障碍引起。
2
血肿
血肿是穿刺点周围出血血液积聚而成的堆积物,如果无法被机体吸收和排出,将 会限制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严重时可造成器官功能受损。
手术治疗
如心肌梗死患者需 及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急诊冠状动 脉搭桥手术治疗。
PCI并发症的预后
PCI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影响程度各异,严重程度与处理及预后密切相关。严重并发症会影响到患 者的生命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恰当的处理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PCI后的注意事项
1 术后休息
2 饮食保健
3 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 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 方式,但术后仍需要 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 体力劳动等。
心律失常
1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心房的快速而不规则的
心室颤动
2
跳动,由于心房不协调收缩,排出 的血液流动减缓,导致心脏输出量、
心室颤动是心室丧失了有效收缩功
再灌注和氧供降低。

冠心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冠心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冠心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导语】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冠心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共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冠心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冠心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指用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将带有球囊的扩张管插入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然后充气加压,使球囊扩张,通过对冠状动脉壁上粥样斑块的机械挤压及牵张作用,使狭窄血管腔扩张,减少血管狭窄的程度,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局部心肌血液供应,从而使心肌缺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胸痛和/或胸闷减轻或消失,达到治疗的目的。

狭窄血管被扩张后,在病变部位再放置一个支架(stent) 以免被扩张的冠脉血管弹性回缩及减少重新发生狭窄(称再狭窄)。

近年来研制出一种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所谓“药物涂层支架”。

该类支架的表面涂有一种特殊药物,可防止或减少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支架”虽然价格比较昂贵,但由于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且方法较为简便、安全,患者也乐于接受。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稳定;虽心绞痛症状轻微,但有明确大面积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狭窄病变显著;介入治疗或心脏搭桥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管腔再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若超过12小时则1-2周后进行介入治疗。

禁忌证包括缺血性心肌病、极低的心功能EF<20%、肾功能不全及低肾小球滤过率等,介入治疗后部分存在的有焦虑、腹胀、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穿刺部位出血、术后低血压、造影剂反应、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心脏压塞等。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与适应证和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

单支血管病的患者总体来说预后是好的,远期存活率很高(年死亡率<1%),但这些患者同时也存在心绞痛发作活动能力和工作状况下降,而且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等问题。

关于多支血管病的血运重建问题,尤其要考虑的.是患者的伴随疾病,与左室功能状况。

心脏介入术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脏介入术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脏介入术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20例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患者,分析入选病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

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

结论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可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改善护理水平,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心脏介入;切口渗血;原因;对策心脏介入目前在心脏病诊断中广泛应用,属创伤性微创手术,包括支架安置术、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支架安置术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等[1]。

通过球囊,运用导管技术加压扩展、激光气化,取金属支架在血管内入置,扩大狭窄的血管内径,使血液供给得以改善,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缓解的一种手段[2]。

若处理不当,易诱导术后切口渗血风险,为常见并发症类型。

对渗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是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获得理想预后的关键,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20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49~88岁,平均(56.2±2.4)岁,其中假性动脉瘤6例,血栓2例,血肿7例。

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患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1.2 方法1.2.1 原因分析(1)术前准备欠完善:较常见,术前医务人员未引起对凝血功能情况的关注,如肝肾功能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评估、出凝血时间记录等;未对肤温、肢体动脉搏动、术区皮肤观察记录,如术区皮肤在术前有肿块、瘀斑等,与术后血肿极易发生混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分析及处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分析及处理
7 1 8
可 j E 医药 2 0 1 3年 3月 第 3 5卷 第 5 期
H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l, a 2 0 1 3 。 V o l 3 5 Ma r N o .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7 3 8 6 . 2 0 1 3 . 0 5 . 0 4 1
复 能力 低 下 、 胃酸 分 泌 增 多 、 有 幽 门螺 杆 菌 感 染 时 , 氯 吡 格 雷 可
蛋 白 Ⅱb / H I a 受体拮抗剂 、 低分子肝 素等 药物 治疗 , 以改善急性 冠脉综合征的预后 , 减少 血栓 形成 , 预 防支架 内再狭窄 。虽 然
抗血小板 治疗改善 了急 性冠脉 综合 征预后但 也 明显 增加 了患 者消化道 出血 的风 险, 使 消化道 出血成 为急性冠脉综合 征最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已成为 目前 治疗 急性冠 脉综合 征
的主 要 方 法 … 。 术 后 常 规 要 用 阿 司 匹 林 、 氯吡格 雷 、 血 小 板 糖 剂, 在抑制血小板激活 的同时 , 也 抑 制 血 小 板 释 放 血 管 生 长 因
子, 而不利于血管新生 , 延 缓 胃肠 道溃疡 愈合 。当 胃肠黏 膜修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呕血及黑便 , 并 出现血压下 降 、 脉博 细速 、 面 色苍 白、 四肢湿冷等循环衰竭 的表现 。
2 结 果
4 5 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 的患者 中有 1 7例并 发 消化
制 胃酸分泌 , 提高消化道 的 p H值 , 减少 胃酸 对 胃黏膜 的刺激 , 预 防黏膜糜烂性溃疡 , 促进血栓形成 , 稳定血栓 , 达 到止 血和愈 合病灶 的 目的。有研究表 明, 服用 阿司匹林期 间同时使 用质子 泵 抑制 剂 , 可极大降低 胃、 十二指肠溃疡 的风 险 。因此 , 主张 阿司匹林 与质子泵抑 制剂联 合使用 可预 防和治疗 胃肠 道并发 症和消化道 出血 。应 激性 因素或抗 血小板 药物刺 激造成 的弥 漫性微小血管 的渗血 , 这 种缓 慢性 出 血使 胃肠 道容 易产 生适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出血带来死亡,心肌梗塞和卒中的高风险 大出血的死亡率与NSTE-ACS急性期的死亡
高 预防出血与预防缺血事件同等重要,可以
少死亡,心肌梗塞和卒中的风险 对出血风险的评价应该成为治疗决策的一
组成部分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介入术后出Leabharlann 风险、预后及处理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处理:心包填塞者立即心包穿刺,腹腔、胸 腔出血者,根据出血量、血流动力学状态决 治疗或外科手术。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预后:主要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和处理。及 及时行心包穿刺术或外科手术,一般可挽救 严重者可很快死亡。 预防:介入诊疗时要轻柔、细心,尤其在盆 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等薄壁区域。
GRACE出血评分
GRACE出血评分包括6个参数: 年龄、 女性、 肾功能不全病史、 出血史、 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 介入治疗。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CRUSADE出血评分系统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CRUSADE出血评分系统
极低危(计分≤ 20) 低危(计分 21-30) 中危(计分31-40) 高危(计分41-50)
1、局部出血或血肿 危害:一般影响不大。如出血量大可引起血 降、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血肿可压迫导致迷 心动过速或神经麻痹。缓慢增大的血肿较难 识别前有发生明显失血的危险性。肥胖者可 显血肿情况下出血明显失血。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股静脉径路出血
识别:出血量小时可表现为围绕穿刺点的瘀 癜、瘀斑等。围绕穿刺处出现的增大的肿块 最重要的征象。

手术后出现不良预后该如何进行积极干预

手术后出现不良预后该如何进行积极干预

手术后出现不良预后该如何进行积极干预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不良预后。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患者和医疗团队需要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尽可能减轻不良影响,促进康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不良预后。

简单来说,不良预后是指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不如预期,可能包括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出血、器官功能障碍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其心理和生活质量。

一旦发现手术后出现不良预后,及时准确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医疗团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不良预后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例如,如果是伤口愈合不良,要判断是由于伤口感染、营养不良还是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导致的。

只有明确了原因,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对于伤口感染导致的不良预后,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要对伤口进行妥善的处理,包括清创、引流等,以清除感染源,促进伤口愈合。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出血是手术后另一个常见的不良预后。

如果出血量较少,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局部压迫等方法止血。

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来止血。

在处理出血问题时,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以及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器官功能障碍也是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预后之一。

例如,心脏手术后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肾脏手术后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

对于这类情况,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器官支持治疗,如透析、使用心脏辅助装置等。

除了医疗方面的干预,患者的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

手术后出现不良预后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脑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脑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2002 年 4 月 至 2012 年 4 月 本 科 行 PCI 的 冠心病患者中 6 例并发脑出血患者,其中男 4 例,女 2 例,年龄 52~76 岁,平均 64.7 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给予阿司匹林 300 mg,氯吡格雷 300 mg, 术后均长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脂等冠心病 2 级预防治疗。 介入治疗采用 Seldinger 技术穿刺股动脉, 放入动脉鞘管;注入普 通肝素 3 000 U,选择指引导管、导引导丝和支架后追加普通肝素 5 000~7 000 U。术后阿司匹林每天 100 mg 长期口服 ,氯吡格雷每 天 75 mg 口 服 维 持 1 年 。根 据 病 情 给 患 者 服 用 倍 他 乐 克 (美 托 洛 尔 )、血 管 紧 张 素 抑 制 剂 、长 效 钙 拮 抗 剂 及 调 脂 药 物 等 。发 现 颅 内 出血后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急诊检查凝血全套及 血常规,适量应用止血药物。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11月15日 第28卷第21期 J Mod Med Health,November 15,2012,Vol.28,No.21
·3307·
畅。男性高龄患者多有前列腺增生,手术前尿管置入可能会加重 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排便困难也是容易导致高血压患者颅内出 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3.4 病情观察及护理 3.4.1 病 情 观 察 在 术 后 护 理 工 作 中 ,仔 细 观 察 、准 确 判 断 可 最 早发现病情变化,能够早发现、早处理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巡视 及观察患者时,患者突然头痛、言语不清、反应差、嗜睡、呼之不 应、鼾声呼吸,家属诉一侧肢体活动减少,突然大小便失禁甚至肢 体抽搐、黑便。心电监测提示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减慢,此类病情 变化均提示 PCI 术后可能已经出现颅内出血,应立即判断患者意 识状态,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立即通知医生尽快 头 部 CT 扫 描,调整抗凝药物使用,脱水、止血药物应用,进行凝血机制监测, 如有手术指征尽快安排转科手术。本组患者中有 3 例及时转入神 经外科手术治疗,2 例恢复良好。 3.4.2 脑 出 血 后 护 理 PCI 术 后 并 发 脑 出 血 患 者 颅 内 出 血 量 较 少(脑叶出血不超过 30 mL,小脑出血不超过 10 mL),多采用药物 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4 周,保持安静,减少不必 要的搬运,以防出血加重。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 吸 、皮 肤 弹 性 、尿 量 变 化 ,记 录 24 h 液 体 出 入 量 。 保 持 患 者 平 卧 位,睡气垫床,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床铺要保持柔软清洁、干燥。 患者要每 2~3 小时翻身 1 次,协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脱、拉、 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对身体受压发红部位定时给予温水热 敷按摩 或 50%乙醇按摩 ,有 破 损 者 局 部 涂 以 抗 菌 药 。红 外 线 照 射 每 天 2 次 。高 热 护 理 中 ,要 及 时 用 50%乙 醇 或 温 水 在 前 额 、头 顶 或颈部、腋下、腹股沟、腋窝等体表大血管处反复多次擦洗或将冰 袋放置在这些部位,也可遵医嘱用药,但降温前后要注意生命体 征的变化并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患者抵抗力 下降,唾液腺分泌功能减弱,口腔黏膜干燥,易于细菌生长繁殖, 为防止黏膜溃疡的发生,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2 次。眼睛因 角膜干燥充血。可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1 次,滴入 0.25%的氯霉素 眼药水,如有闭眼障碍的患者,应涂四环素眼膏,并用湿纱布盖 眼,保护角膜。注意意识改变,如患者由清醒转入昏迷,则提示患

医院介入手术室介入术中紧急情况及处理

医院介入手术室介入术中紧急情况及处理

医院介入手术室介入术中紧急情况及处理一、术中低血压及处理(一)发生血压降低的情况1.迷走神经反射性血压降低精神紧张、局部疼痛、导管刺激、饥饿等均可引起血管迷走反射。

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胸闷、恶心、呕吐、全身大汗。

大多数发作短暂。

由于过度紧张,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突然降低。

多发生于女性、老年患者、术前及射频消融中放电刺激等,同时伴有心动过缓出现。

2.晕针这部分患者在打麻药时,进针刺激即会出现精神高度紧张,脸色苍白,大汗,心率减缓,血压降低。

多发生年轻人和体质弱、女性患者。

3.冠脉开口处病变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近端或前降支近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时容易出现低血压。

患者的主干开口处有较严重狭窄的病变时,使用正常的造影或指引导管直径对比偏大,插入时阻塞了相关血管,直接影响血流灌注,也会造成血压急骤降低。

压力曲线呈单峰或心室化。

4.血管开口异常这种情况日常工作中很多见,因心脏病患者多伴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使主动脉根部增宽,冠状动脉开口随之移位变形,使用常规导管已不能与其开口同轴,术者操作时要反复调整,有时在调整过程中会使导管深插,发生堵塞血管,影响瞬间血流灌注,动脉压力急骤降低,抽出导管便可恢复。

这种情况发生不需给药物治疗,配合术者更换合适导管材料,避免超选即可继续手术。

5.冠脉急性血栓冠脉急性血栓通常是发生在PC1或急诊PC1手术时,靶病变血管或邻近靶病变部位的血管出现急性血栓,使其发生闭塞后,直接影响血管的灌注。

血压急骤降低。

情况发生后快速及时配合使用动脉溶栓、欣维宁、升压药物及血栓抽吸导管。

6.冠状动脉慢血流、无血流国际上已将T1M1o级称为无血流,TnIn称为慢血流;也有将T1M1O〜1称为无血流,而将T1MI2称为慢血流。

明确地说,只要冠脉Pe1术中无血流或慢血流直接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引发血压急骤降低、心动过缓等急症发生。

7.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出现穿孔是PC1术中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后由于部分血液和对比剂流入心包,形成心包填塞,压迫心脏,使其充盈受限,射血减少,血压随之急骤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锁骨下静脉:误穿锁骨下动脉
原因:锁骨下动脉与锁骨下静脉伴行,正常操作即 可误穿锁骨下动脉,如果穿刺点偏差、穿刺方向不 正确或解剖变异等更易误穿。
.
锁骨下静脉:误穿锁骨下动脉
危害:仅穿刺针或钢丝进入锁骨下动脉,很少引起 严重出血,如局部压迫不当可引起局部血肿。如果 血管鞘进入锁骨下动脉,往往需要外科手术。如果 将血管鞘进入锁骨下动脉后又误将鞘管推出,可引 起大量胸腔积血,可危及生命。
.
锁骨下静脉:误穿锁骨下动脉
识别:穿刺针喷出动脉血或注射器回抽处鲜红色动 脉血及置入钢丝后局部小血肿均提示已误穿锁骨下 动脉。透视下如钢丝不能经右心房进入下腔静脉, 而是到达主动脉根部或左心室则证实误穿锁骨下动 脉。
.
锁骨下静脉:误穿锁骨下动脉 处理:误穿锁骨下动脉后,将穿刺针后撤,局部压 迫;如果已误入血管鞘切忌将其拔出,应与外科协 同处理。
➢ 有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口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性应用质子泵 抑制剂。
➢ 选择更加安全的药物及适宜的剂量,尽量减少用药时间和联合用 药。
.
介入术后出血包括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出血和与手术 操作无关的出血。
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出血: 静脉出血: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 动脉出血: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冠状动脉、
.
出血带来死亡,心肌梗塞和卒中的高风险 大出血的死亡率与NSTE-ACS急性期的死亡率一样
高 预防出血与预防缺血事件同等重要,可以明显减
少死亡,心肌梗塞和卒中的风险 对出血风险的评价应该成为治疗决策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
.RACE出血评分包括6个参数: ➢ 年龄、 ➢ 女性、 ➢ 肾功能不全病史、 ➢ 出血史、 ➢ 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 ➢ 介入治疗。
.
股静脉径路出血
识别:出血量小时可表现为围绕穿刺点的瘀点、紫 癜、瘀斑等。围绕穿刺处出现的增大的肿块示血肿 最重要的征象。
.
股静脉径路出血 处理: ➢ 穿刺点少量出血或较小的血肿,经过再次压迫止
血后,不再有活动性出血即可不必特殊处理。 ➢ 手法压迫不能止血时,应检测凝血四项,如ACT
明显延长,应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同时补充 血容量和输血。 ➢ 血肿过大压迫神经的,需清创取出血肿。 ➢ 血管壁裂开过大者需外科修补血管。
➢ 根据严重程度,出血可以分为严重出血、致命性出血、大出血 和轻微出血等,但是因不同定义,其发生率不同。严重出血通 常定义为:重要脏器的出血,如颅内出血;出血导致血流动力 学异常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超过5 g/dL。除外上述标准可定义 为轻微出血。
.
出血的风险
➢ GRACE登记研究显示,出血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住院 死亡率增加,并且与出血严重程度相关。
.
CRUSADE出血评分系统
.
CRUSADE出血评分系统
➢极低危(计分≤ 20) ➢低危(计分 21-30) ➢中危(计分31-40) ➢高危(计分41-50)
➢极高危(计分>50
.
出血风险的评估
➢ 此外,抗栓药物超量,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使出血危险明显增加,肾功能不全可能最重要。
.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处理:心包填塞者立即心包穿刺,腹腔、胸腔、盆 腔出血者,根据出血量、血流动力学状态决定保守 治疗或外科手术。
.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预后:主要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和处理。及时发现, 及时行心包穿刺术或外科手术,一般可挽救生命。 严重者可很快死亡。 预防:介入诊疗时要轻柔、细心,尤其在盆腔区域、 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等薄壁区域。
介入术后出血风险、预后及处理
株洲市人民医院
王成明
.
出血的定义
➢ 出血是介入术后患者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不同定义, 严重出血发生率可以低于2%或高于8%。
➢ 在OASIS-2、PRISM和PURSUIT等随机试验中出血发生率大 于2%。以输血作为大出血的CRUSADE注册研究竟然有15% 的患者接受了输血。GRACE注册研究中,ST段抬高的心肌梗 死(STEMI)患者中大出血的发生率为3.9%,非ST段抬高的 ACS为4.7%。
➢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无需根据肾功能调 整剂量,但是静脉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 剂量。
➢ 肾功能不全患者易出血的原因是凝血功能紊乱,对低分子肝素等 抗凝药物排泄减少,且介入治疗后更容易发生造影剂肾病或原有 肾功能衰竭加重等情况。
➢ 出血高危患者在决定治疗策略及抗血小板时应该格外谨慎。
➢ 出血除了血液动力学紊乱、致栓状态外,最重要的机制 之一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缺血事件反弹。
➢ 急性期过后ACS患者的出血风险降低,但是双重抗血小 板治疗仍然使患者长期出血的危险增加。CURE研究中, 氯吡格雷治疗患者严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但致命性 出血没有差异。
➢ 一项Meta分析发现,大出血的患者30天死亡风险升高4 倍,再发心肌梗死风险增加5倍,脑卒中风险增加3倍。 而且出血程度越严重,死亡风险越高。
.
股静脉径路出血 预后:预后大多较好。 预防:术前全面检查,有高血压病等病者充分对症 治疗。术者提高技术,细心、准确操作;肝素用量 不宜过大;拔鞘后充分压迫止血。
.
股静脉径路出血
2、血管或心脏破裂 原因: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射频消融、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等,各种介入器械如导管、导丝在经股静脉 到心脏过程中,均可因行进方向有误、用力过猛造 成静脉壁破裂造成相应部位出血,如胸腔出血、腹 腔出血、盆腔出血(最常见)。 识别:一旦病人出现胸闷、脉搏减弱、血压下降, 因行胸腔、腹腔、盆腔X线透视及行急诊超声检查。
误穿锁骨下动脉
.
股静脉径路出血 1、局部出血或血肿 原因:与抗栓强度过大,手术操作过程(穿刺方法 与方向,穿透股静脉后壁、导管或鞘插入时损伤静 脉、反复穿刺),局部压迫止血不当,临床危险因 素(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不能配合伸腿卧 床休息)等有关。
.
股静脉径路出血
1、局部出血或血肿 危害:一般影响不大。如出血量大可引起血容量下 降、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血肿可压迫导致迷走反应、 心动过速或神经麻痹。缓慢增大的血肿较难发现, 识别前有发生明显失血的危险性。肥胖者可在无明 显血肿情况下出血明显失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