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南宋纸币“会子” 铜版拓片
1、纸币的名称?产生的时间? 地点?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
优点?
方便携带,成本低
3、今天的商品交易除人民币外 还有哪些新的支付方式?
交子
知识拓展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 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 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表明铺号,而且以 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 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 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
休。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从西汉到北宋时期的人口变化图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材料三: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
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③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材料四: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
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二: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 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东京梦华录》
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特点。
打破了唐以来的市坊制度,商业活动经营突破了“市” 的空间限制,而广布于街道坊巷中。 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宋代瓷器
钧 窑
窑
哥
窑
哥窑冰裂纹碗
孩儿枕
景德镇瓷器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 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 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 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 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 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32张
② ?
营出业现西时了市间早:市延和长夜了市东营市、业草的市时间
夜市
? 营业规模:店铺不断增加,街道及宅巷之早内市可开设夜店市铺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篇章二
李泌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 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请问他 可能会装载什么样的货物?商 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进行对 外贸易港口有?商船进出港口, 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李泌 北方 唐朝商人穿越到宋代 临安 经商管理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篇章一
李泌穿越后想去宋代最繁华 的大都市旅游,他可以到哪旅 游呢?在那他可能会发现这些 城市与长安城有哪些不同呢? (可以从城市及其布局等方面 考虑)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宋代商业都市的变化
? 城市布局:
①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45095000 44:56
南宋时最后完成!
南宋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1196 年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指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南移的? 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指的是—— 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为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国家 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南宋后期:
棉
江淮和川蜀一带
花
的
推
广
北宋至南宋初:
广东和福建
二、手工业的兴盛
种植业的发展, 势必会推动手 工业的发展。 请根据左图指 出宋代发达的 手工业部门 有 哪些?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一)纺织业
丝织业 棉纺织业
手工业 发达的部门
(二)制瓷业
瓷都-江西景德镇、五大名窑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授课课件】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幕 逛临安,游夜市
宋人:看大街上多热闹啊!卖书的,卖画 的,卖纸的,商品琳琅满目,目不 暇接!
今人:真的好繁华!那晚上呢?
宋人:晚上店铺都照常开着呢,夜市那叫 一个热闹啊!
夜市
今人:原来人们的夜生活这么丰富啊。
学习任务三
蜀 锦 交 子
泉 州 市 舶 司
第三幕 取商经
今人:怎么发展海外贸易呢? 宋人:要先去四川进货,但那里蜀锦贵,要花好
北宋前期,_四__川___地区出现“__交__子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学习任务三
情景剧《跟着宋人学经商》 第一幕 吃早点
宋人:我们先去吃早点吧!
宋 代
今人:店铺这么早就开张啦?
早 市
宋人:当然,早市规模可大了!
快吃,回头还得去逛临安城。
学习任务三
临安城
学习任务一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
期,南方基本保持政了治和因平安素定:的北环方境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粮仓。
【答案】D
【解析】苏湖地区成为当时丰饶的粮仓
2.《宋史》在那个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南方的人口朝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答案】D
纺织业
制瓷业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公元12-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人)
140万
2万
4万 伦敦 巴黎 10万
威尼斯
50万
124万
大马士革
东京 (开封) 临安
开说封一、说杭,州通市过当比时较的你大发都现市了什么?
1 .都市商贸
西市
东市
夜市 早市
说一说: 宋代都城 与唐代都 城有哪些 不同?
1. 打破“坊”“市”分区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B)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
湖州
重要粮仓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历史的B面
——从经济发展看不一样的宋朝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余秋雨
一、农业的发展——表现
1.宋朝时, 水稻
作物首位。
产量跃居粮食
(①苏引湖入熟越,南天的下优足良)品种:_占__城__稻__。
汝窑 景德镇瓷
3 .造船业
①_广__州___、泉__州_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③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_指__南__针___。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水稻 棉花
?
陶瓷
丝织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 1 .都市商贸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王应奎《柳南续笔》
蝴蝶山茶花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湘绣
南宋棉毯
2 .制瓷业
(1)宋代五大官窑
定窑孩儿枕
(2)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 哥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手工业 的兴盛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篇——都市繁荣贸易旺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繁荣贸易旺——商业篇
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_______
经商时间不再 受限 早市 制,出现_________ 夜市 和_________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新的 商业区叫作__ 草市
探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究 南宋临安则是人口达百万,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 一 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 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 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 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呈 现一派繁忙景象。 下统一关门歇业。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商朝的贝币
秦朝半两钱
古 代 银 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
仔细观 察右图, 看看图中 的农民都 在从事哪 些劳动?
入仓
牛耕 灌溉 收获
扬场
插秧
《耕获图》
千里沃野宜耕作——农业篇
类 别 表 现
占城稻 粮食 ①越南引进________ 苏州和湖州 作物 ②______ 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农 业 水稻 产量居粮食首位 ③___ 的发展 经济 ①_____ 棉花 的种植,由两广、福 作物 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 ②_______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 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 园
对外 ①港口多: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商 业 贸易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的繁荣 ③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课件(市级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实录+说课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就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明我对本节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根据这一要求,把教材分析好、分析透,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二、教材分析首先,我们要通过分析教材,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本课的主题为“宋代经济的发展”。
尽管两宋在政治上没有出现大一统局面,但是在经济方面却在前代基础上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继隋唐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繁荣时期。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使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千年之变。
因此,宋代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明确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之后,我们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教材确定出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解读教材文本和相关历史资料,学生能够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宋代农业南方超过北方的表现、手工业兴盛的表现和南方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与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对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比较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宋代粮食生产状况、植棉特点以及茶叶种植情况,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观看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上关于本节课宋代瓷器的微课片段,培养学生利用网上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通过引领学生探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启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意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宋代经济领先于世界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9985785 5148529 6624296
80.2% 56.8% 37.1%
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 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②经济因素:北方人 口大批南迁带来劳动 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一、农业的发展
2.原因: 阅读材料,分析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唐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
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
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示意图
一、农业的发展
1.表现: ③新的生产工具——秧马
耕作技术提高(秧马、复种)
这是宋朝时长江中下 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 种拔秧工具。秧马底 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 成,两端翘起。拔秧时, 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 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 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 动效率。
秧马
一、农业的发展
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
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
灾害的作用。
—— 教材P42相关史实
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 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作 物生长。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 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④政策倾向:宋朝统治 者重视农业的发展,推 广农业技术。
2.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
你认为下列情景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C )
A.粮店出售占城稻
B.城市“买卖昼夜不绝”
C.买东西不再使用铜钱
D.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畅销
3.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
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
3.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课件
【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 建设有何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概念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 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的 南 移
经 济 重 心
终南 完宋 成最
有哪些证据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宋初南方人 口是北方人 口的两倍。
太湖流域已 成为全国重 要的粮仓。 所谓“苏湖 熟,天下 足”。
经济重心在 唐朝开始南移最终在 南宋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南方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宋代的经济发展
教学课件
一、农业的发展
•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 ①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 ②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 方。(主要原因) • 2、宋代经济区域的开拓: •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 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相同之处 : 人口达百万;商业繁荣。 不同之处 :长安规划整齐,城内分为坊、市。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早市、夜市。
《清明上河图》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
的增长, 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2)时间、地点、地位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宋代时期的经济状况,了解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了解宋代时期的商业贸易状况,掌握其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
3.认识绍兴市场的兴起与特点。
4.了解宋代时期的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概述。
(2)商业贸易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
(3)绍兴市场的兴起和特点。
(4)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方法:(1)探究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反思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
(2)阅读法:教师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思考、阅读、理解中掌握商业贸易和绍兴市场的兴起和发展。
(3)比较法:教师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和理解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猜谜题。
(1)出谜面:·我是一种发现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中央政府一定数量的钱币。
·人人来使用我,可我有重量、大小、资料等不同。
·我的正面上写着圣贤名言和时代吉祥语,背面上刻着我的价值和当权者姓名。
(2)提示:当然,这不是硬币,而是一种古代货币。
(3)解答:这是古代的纸币。
2.阅读活动:分组阅读《宋朝社会经济概述》。
(1)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3-5人,各小组阅读相应章节并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掌握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明确宋代时期商业运作方式和其特点。
3.总结讨论:学生围绕宋代时期商业贸易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进行总结和讨论。
(1)教师提问:·宋代时期商业贸易有哪些特点?·宋代时期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2)学生回答:·宋代时期商业贸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商业贸易集中在市场,市场商人垄断经济。
②富户经商比例高,使得商人阶层得以壮大。
③商业贸易节节发展,保障了商品的流通。
·宋代时期商业贸易发生了以下重要变化:①货物经营范围扩大,网络较片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展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宋代经济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深入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
同时,学生对于经济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宋代经济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资料,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
同时,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的特点和原因。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3.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课堂练习
D 1、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A 2、被誉为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B 3、根据下列表格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C.印度
D.朝鲜
占城稻
秧马 这是宋朝时长江中下 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 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 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 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 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 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 劳动效率。
目标导学1:农业的发展
2、农业发展的表现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品饮之雅上自皇帝,下至民众,举
目标导学3:商业贸易的繁荣
4、纸币出现
合作探讨:宋朝纸币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纸币出现会有什么作用?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纸币 便于携带。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四川)“交子”
南宋纸币“会子”
作用: 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繁荣。
目标导学3:商业贸易的繁荣
5、海外贸易的繁荣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唐朝中期
重心在北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经济重心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开始南移
南宋
经济重心 完成南移
课堂小结
原因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农业
表现
②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③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 代 经 济
手工业
①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江浙、四川),棉织业兴起。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①宋代经济繁荣
②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③宋代出现了早市、夜市 ④商帮出现
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年江苏泰州)宋代经济较前代发达,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
商业繁荣。下列描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城市经商时间不再受到限制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城成为丰饶粮仓
D
C.广州、泉州造船业世界领先
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
结合形势图说出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瓷都和制 瓷业中心分别是哪里?指出宋代瓷器的特点。
五大名窑
①工艺精美; ②种类丰富; ③分布广泛。
北宋兴起的
,发展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瓷器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区域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宋代的汝窑、景德镇 窑等之间有着各式各样的影响与传播。宋代瓷器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少数民 族的瓷器设计与生产,辽瓷中的白瓷源于定窑。宋代瓷器通过泉州等港口 销往世界各地,并影响各国瓷器的设计与生产。
D.河北定窑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瓷都
4.(2022年江苏常州)《宋史》记载:“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
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据此推断,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辽盟约的订立 B.商贸流通的需要
B
C.海外贸易的繁荣D.造纸技术的改进
是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
婺州(今浙江金华)已发展成一个新的丝织业中心,那里“万室鸣机杼,千艘隘舳舻”,号称“衣被天 下”。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南京云锦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植制作之法,骎骎[qīn] 北来,江、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北,被服渐 广,名曰吉布,又曰棉布。——元 王祯《农书·木棉序》
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请在地图上标出进货 地点,完成进货地图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农业、手工业的兴盛推动商业 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观察进货地图,找出宋 代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重心南移
唐中期 安史之乱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两宋税赋南北所占比例表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 比例
北宋 1045
——樊树志《国史概要》
纸质货币出现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1160年时, 市舶司年收入达二百万贯, 为 北宋时的三倍。到1172年, 仅泉州、广州 两市舶司的净收入就达二百万缗, 约占当 时南宋年度财政收人的二十分之一。
——张晋藩, 郭成伟《中国法制通史》
海外贸易活跃
恭喜少东家!由于少东家的市
恭喜少东家!各家商铺的货品 账 已经联系好。但是进货地远在 本 各地,需要联系船只将货品运
输到汴京。
手工业的兴盛
进货船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载货量大 抗沉性强
神宗时,荆湖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船叫 “万石船”,可以载钱20万贯,载米 1.2万石,载重量约为660吨。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 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 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秧马: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 种 拔秧工具 。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 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农业的发展
舂米
耕田
观察图片,思考宋代时插秧和收 获两种步骤是否能同时进行?
自江以南,稻米二种,有早禾,
灌溉
有晚禾。 ——《宋会要·食货》
收获
插秧
宋代《耕获图》
复种技术得到推广:一年两熟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9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A 优良品种占城稻(
)
A、越南
B、朝鲜
C、印度
D、日本
C 2、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美元
B、英镑
C、交子
D、会子
3、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
是(
)
A
宋代针铺商标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C.宋代科技先进
清明上河图
B.民族政权并立 D.东京闻名世界
交子
D 4、两宋时期,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苏湖熟,天下足”
B 5、下列城市是宋代著名港口城市的是( )
A、成都 B、泉州 C、杭州
D、开封
本课小结
新品种:占城稻 新技术:复种、秧马 茶树:南方普遍种植
农业 发展
新高度: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新格局:苏湖(常)熟,天下足 棉花:粤、闽推广至江淮、川蜀
丝织业:南超北 川、江浙有名
宋代经济 的发展
棉纺业:南宋后期 手工业 海南有名 发达
唐朝中期: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重心完成南移
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有名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进一步 发展,开始出现 经济重心南移
至南宋时期
南方经济水平超 过北方,经济重 心南移完成。
思考探究: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今 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
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启示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要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要重视科技、重视人才 要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37张PPT)
兴起发展
别致的美 感 瓷都 发达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一种历史 悠久、传统的地方刺绣系列,在西汉时已有 记载,那时叫作“川绣”。它以彩丝和软缎 为 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构图简洁,讲究 针法,针脚整齐,虚实合度,变化丰富。针 法以套针为主,并有斜滚针、旋针等新法, 增强绣品立体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绣 制品多为被面、枕套、衣服及画屏。
二、学习《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阅读57-58页,根据教材提供的内 容填写下表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种类
丝织业
总体特征
典型城市
城市手工业特点
瓷器业 造船业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种类
丝棉织业
总体特点
南方胜过 北方
典型城市
蜀地 江浙
城市手工业特点
冠天下 产量高
海南岛
瓷器业 造船业 辉煌时代 江南成为 制瓷中心 世界首位 河北定窑 河南汝窑 景德镇
临安 ) 1、商业都市和商品增多,大都市( 开封、 )、( 北宋前期 四川 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 2、
商业
3、政府鼓励,并在重要港口设“ 市舶司 以管理,贸易范围很广(波斯湾、印度洋)
加
谢 谢
(二)宋朝对外贸易 讨论:结合教材说说宋朝的对外 贸易
对外贸易的特点:
①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②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③ 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④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⑤ 外贸收入在南宋财政中占重要地位
(三)宋朝货币的变革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产生的原因:商业繁荣、商品交换更加方便 2、纸币的优点:轻便、大范围使用、利于流通 3、纸币的新发明:考究、精美、防伪技术、科学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3.商业
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文献通考》记载: “(北宋时)初蜀人以 铁钱重,私为券,谓之 交子,以便贸易。”
思考:北宋为什么会出现纸币?
商品经济繁荣,贸易需 要,方便携带,成本低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宋代茶坊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 阅读教材,说一说宋代经济作物有 哪些品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1)茶叶:南方普遍种植茶叶,产 茶州县有所增加。 (2)棉花:种植地区从广东、福建 向北推进到江淮、川蜀一带。
南方经济作物种植超过北方。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2.手工业
王家罗明匹帛铺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2.手工业
结合6、7、8课所学思考, 为什么宋代海外贸易比陆 上贸易发达?
①北方战乱频繁,原有 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 ②造船业发达。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3.商业
1172年,仅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净收入就 达二百万贯,约占当时南宋年度财政收入的1\20。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市舶司
市舶司的外贸所得,在南宋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 地位。
南移速度加快 逐渐超过北方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宋史》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 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阅读材料,归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一: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 、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南
宋①时北期方,战南乱方不基休本上,保南持方了相和对平稳安定定的;
环境。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 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 对安定
要营造安定的社 会环境。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 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要重视科技发展。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要保护生态环境, 爱护自然。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要采取有利于经济发 展的措施。
类别
发展成就
农 粮食作物 水稻:占城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粮仓
业
经济作物
茶树:南方普遍种植; 棉花:由南向北推进。
一、农业的发展(自主学习)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
类别
农 粮食作物 业 经济作物
发展成就
1、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材料一 北方寒冷,而南方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 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破坏较小。 材料二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的 推广;宋真宗曾派人从福建运了3万斛占城稻种,分给江南等 地农民种植,受到农民欢迎。
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自主学习)
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
类别
商业城市
商 业
海外贸易
纸币
发展成就
1、商业城市:_开__封_和_杭__州_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也有限制,宋打破了坊市格局。
①店铺不断增加,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②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③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如乡村的货郎) 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 易区。
万计 。"
——宋高宗
广州 泉州
3、纸币: 故①事北阅宋读前:期宋,朝四皇帝川曾地让区他出的现手的下交一员子大是将世潘界仁上美到 国最库早里的任纸意币取钱;,潘仁美夸下海口要背80贯钱走,但
他只背了40贯,因为80贯钱有两百斤重。80贯钱尚且
如②此南,宋成时千,上万纸的币交发易展需成要与的铜铜钱钱就并更行不的可货想币象;了。
手 纺织业 工 制瓷业 业
造船业
发展成就
1、纺织业的成就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②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 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多。
“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 ---陆游《老学庵笔记》
黄道婆,又名
黄婆或黄母,宋末元
初知名棉纺织家
。由于传授先进的纺 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 的纺织工具,而受到 百姓的敬仰。在清代 的时候,被尊为布业 的始祖。
—— ——
北 宋
生至于今北,宋愈,多做的长越生金成好意属,,货每币天,都怎背么很办重南宋
的 纸
越来越俊。
呢?
纸
币
币
会
交
子
子
朝代
北宋 1045年
南宋 1196年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项目 南方诸路 赋税 35811000 赋税 60000000
苏湖粮仓
商 业 中 心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世
45095000 界 44:56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的重视支持。
2、农业发展的表现
(1)粮食作物的成就:_水__稻__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 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
占城稻俗称“百日黄”,成熟早, 抗旱力强。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
是宝中宝
①引进越南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培育许多优良品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集市与市镇的兴盛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街市繁华的景象。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 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 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商
14319000 港 81:19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南方
北方
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 唐朝中期
南宋
经济重心 南方经济的发展阶段
得到开发 迅速发展 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的南移阶段 为南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基础 开始南移 完成南移 24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今天的经 济建设有何启示?
2、制瓷业的成就 ①北宋时,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②南宋时,江定 窑南地区成为我汝窑国制瓷业中心。
宋代瓷器
钧 窑
官
窑 哥
窑
3、造船业的成就:_广__州_、_泉__州_和_明__州_
①北宋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 先进的指南针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生在山上,卖到山 下,一到水里,就
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 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
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茶树、棉花的推广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北宋:广东 福建
二、手工业的兴盛(自主学习)
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
类别
丝织业 北宋:南方胜过北方;南宋:棉纺织兴起
手 工
制瓷业
北宋:景德镇瓷都;南宋:江南制瓷业中心
业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 北宋:世界最早的船坞;南宋:指南针
商 业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材料一:店铺林立,交易量大。
材料二:商品种类繁多,店铺遍及大街小巷。
2、海外贸易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 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岸。
④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 要地位。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
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 湖州
在宋代,复 种技术也得到推 广,江南种稻普 遍分“早禾”和 “晚禾”两种, 种植和收获的时
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 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 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2、农业发展的表现
(2)经济作物的成就:_茶__树__和_棉__花__
两宋时期尽管宋朝在军事政 治上不是十分强大,确实我国古 代历史上少见的经济高度繁荣和 文化昌盛发达的时代,是我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发 展的史实。 2.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认识宋代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达到空 前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