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_食品营养学2013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1.第1题下列植物性食物中( )富含优质蛋白质。

A.豆类B.蔬菜类C.水果类D.谷类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元素为()。

A.硒B.钙C.铁D.碘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供给机体能量最迅速经济的来源是( )。

A.碳水化合物B.脂肪C.蛋白质D.膳食纤维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是()。

A.钙B.钾C.硫D.氯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5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B1D.维生素E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6题多数食物蛋白质含氮量为( )。

A.12%B.16%C.18%D.26%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7题()在谷类加工中损失最多。

A.碳水化合物B.脂类C.蛋白质D.B族维生素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对于举重、投掷等项目要求较大的力量,含氮物质代谢强,所以食物中()供给量应提高。

A.脂肪B.蛋白质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E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9题下列哪种不是人工合成色素()A.苋菜红B.胡萝卜素C.靛蓝D.胭脂红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10题婴儿膳食中合理的钙磷比例为( )。

A.1∶1B.1∶1.2C.1∶1.4D.2∶1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1.第11题UL是()的水平。

A.日常摄取高限B.建议摄入C.低于RNI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2.第19题下列属于双糖的是( )。

《食品营养学》习题集

《食品营养学》习题集

绪论一、名词解释1、营养2、营养素3、营养价值4、营养不良5、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二、选择题1、以下()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均衡营养观念。

A 五谷为助、五果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B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C 五谷为养、五果为益、五畜为助、五菜为充D 五谷为益、五果为养、五畜为充、五菜为助2、葛洪《肘后方》提出“以海藻酒治疗甲状腺肿”,是因为海藻中()作用。

A 硒B 铁C 锌D 碘3、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提出“以肝明目” ,是因为肝中()的作用。

A维生素B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K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为()。

A 3克B 6克C 9克D 12克5、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食疗本草》C《饮膳正要》D《千金要方》6、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食疗本草》C《饮膳正要》D《千金要方》三、填空1、营养素根据人体需要量可分为()和()。

2、美国提出了膳食和营养状况变迁的阶段,分别是()、()和()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正处在()时期。

3、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或()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4、目前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存在着两个不平衡:一个是(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另一个是(不同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

四、简答1、现代营养学研究可分为哪两个阶段?2、食品营养学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3、目前我国的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我国居民目前的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的措施?第一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名词解释1、消化2、吸收3、被动转运4、主动转运5、胞饮作用二、选择题1、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小肠 B .肝 C .胃 D.大肠2、胃液的pH值大概为()。

A.3-4 B .4-5 C .2-3 D.0.9-1.53、下列不属于小肠消化液的是()。

A.胰液 B .胆汁 C .胃酸 D.小肠液4、唾液对()具有简单的消化作用。

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

实用文档食品营养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第三章产能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2)脂肪(3) 蛋白质第四章非产能营养素(1) 维生素(2) 矿物质第五章烹饪与营养第六章膳食能量与能量支出第七章特定人群营养第八章膳食营养与骨健康第九章膳食营养与非传染性流行病第十章营养评价与监测第十一章健康促进与营养指导绪论一、基本概念1、营养(nutrition) :营养是人体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获得能量和物质的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一些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目前已知的有40一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存在于各类食品种。

3.营养素的分类:从化学性质可以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4.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的一门学科。

5.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6.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指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⑴平均需要量(EAR):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⑵推荐摄入量(RNI):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重量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⑶、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⑷、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第一节人体的消化系统1.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过程: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食品营养学第五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第五章碳水化合物
多糖多糖• 一、淀粉多糖
多糖
• 二、非淀粉多糖
第三节 膳食纤维及其作用
一、膳食纤维的定义
二、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食 物来源
一、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二、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
植物成熟度越高。 纤维含量越多。
谢谢聆 听
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食品营养学第五章碳水化合物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请尽量言 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第五章
碳水食品化营养合与健物康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葡萄糖供能(低血糖 )
1g——17kJ
增加机体能量供给, 减少蛋白质消耗(两 个鸡蛋)
机体重要构成成分,参 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糖脂是细胞膜与神经 组织的组成成分)
第二节
食品中重要的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含量

通常指纯蔗糖 能准确测定的碳水化合物
• 一、单糖
由淀粉水解产生,也可 由蔗糖、乳糖的水解得 到。机体吸收、利用最 好的单糖。除了作为能 量也用于制备其他重要 化合物。
主要存在于蜂蜜和水果 中。整个血液循环中含 量低,肝脏是实际利用 其的唯一器官。代谢不 受胰岛素制约,故糖尿 病人可食用。甜度高。
• 二、双糖
• 三、糖醇
糖的衍生物,代替蔗糖作甜味剂, 有独特的营养作用
广泛存在于海藻 、果实类(苹果 葡萄梨)等植物 中。
在香蕉、草莓、 胡萝卜、洋葱、 花椰菜、茄子等 水果、蔬菜中天 然存在。
双糖糖醇,由麦芽 糖氢化制得。易溶 于水、显著吸湿性 ,可作为各种食品 的保湿剂。
4.乳糖醇
低聚糖
大脑、神经、肺组织只 能以葡萄糖作为能源物 质(饥饿状态不宜活动 ) 肝糖原丰富,对一些细 菌毒素的抵抗力强(疲 劳勿饮酒) 葡萄糖代谢的氧化产物 葡萄糖醛酸,对某些药 物有解毒作用

第五章_食品营养评价

第五章_食品营养评价

附加营养信息: 营养声称、营养素功能声称、健康声称



营养声称是指一个食物营养特性的建议、暗示或 说明。包括:含量声称、比较声称、属性声称。 营养素功能声称是指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 育和生理功能作用的声称。 健康声称是指食物或食物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 建议、暗示活说明。目前多数国家仅允许功能声 称,对减少疾病危险的声称较谨慎。




2、营养质量指数(INQ)评价标准
(1)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与提 供热能的能力相当,二者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相等, 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 (2)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小于 提供热能的能力,长期食用此食物,会发生该项营 养素不足或供能过剩的危险,为“营养价值低的食 物”。 (3)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大于 提供热能的能力,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特别 适合体重超重和肥胖者选择。
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将食物蛋白 质消化率纳入到评分,更加真实的反映了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PDCAAS=AAS ×TD
(五)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
1.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生物价,BV) 表示蛋白质吸收后在体内贮留的程度。 贮留氮 BV= ×100% 吸收氮 贮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 吸收氮= 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尿内源氮:指受试对象在进食无氮膳食 时,尿液中的含氮量。 正常成年人尿内源氮约 2.0~2.5g/d


食品样品收集和保存
样品收集原则: 由于样品个体间存在差异,每次分析获得的 结果也有可能有所差异及抽样误差,收集食 物样品时核心问题就是最大化减少抽样误差, 所以抽样应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进行设计和 执行,不能主观臆断。

食品营养学课件-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课件-碳水化合物
3 . 纖維,指存在於植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糖。我們 通常將存在於食物中的各類纖維稱為膳食纖維。
第四節 碳水化合物
三、多糖
4、膳食纖維
(1)定義:指能抗人體小腸消化吸收的而在人體大腸能部 分或全部發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
碳水化合物及其相類似物質的總和,包括非澱粉多糖及抗 性澱粉、抗性低聚糖、美拉德反應的產物、木質素以及相 關的植物物質。
目前在我國已經批准列入使用衛生標準的食糖替代品 有麥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
第四節 碳水化合物
四、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2、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 糖和脂肪形成的糖脂是細胞膜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 糖與蛋白形成的糖蛋白是抗體、酶、激素、核酸的組 成成分等等。
第四節 碳水化合物
四、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第二節 碳水化合物
[要求]
➢掌握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功能低聚糖、膳食纖維和功能性多 糖的功能特性、食物來源及適宜攝入量。
碳水化合物知識小測試:
1、為什麼木糖醇可以用來做口香糖? 2、你知道大部分東方人喝牛奶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嗎,為什 麼? 3、益生因數是什麼? 4、膳食纖維多多益善? 5、如何為糖尿病患者選擇無糖食品? 6、為什麼過度節食減肥對身體有害? 7、膳食纖維與功能性低聚糖都是對人體腸道有益的成分,其作用 機理有什麼不同?
第四節 碳水化合物
三、多糖 由10個以上單糖組成的大分子糖。
(一)普通多糖
營養學上具有重要作用的三種普通多糖為:澱粉、糖原、纖維
1 . 澱粉以顆粒形式大量存在於植物種子、根莖及乾果中,由 葡萄糖組成的大分子糖,是人類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也是最豐富最廉價的能量營養素。
2 . 糖原,也稱動物澱粉,是人和動物體內貯存的多糖,在肌 肉、肝臟合成並儲存,以動物肝臟和貝殼軟體動物中含量最 多

食品营养学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碳水化合物

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如志贺氏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

防便秘: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并保持
一定的渗透压,从而防止便秘发生。
三、功能性低聚糖
预防龋齿

防龋齿:牙齿龋洞的发生始于有害菌产生的粘附分子葡聚糖,这种粘附
分子帮助细菌驻足于牙齿上, 并形成噬菌斑。噬菌斑中的突变链球菌和
直接参与肝脏解毒。
水溶性膳食纤维提高糖尿病动物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作用比不溶性纤维显著。

肝糖原充足可增强肝脏对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的解毒作用,糖原不足时机体对酒精、砷等有害物质的解毒作用减弱,葡萄糖醛酸
直接参与肝脏解毒。
水溶性膳食纤维提高糖尿病动物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作用比不溶性纤维显著。

生成并改善营养素的吸收
“可利用”的物质;
一、可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均来源于它的两大特性:
小肠消化和结肠发酵。
“可利用和不可利用”表示为“血糖生成或和非血糖生成”可能更
为科学。血糖生成的碳水化合物又指“可消化利用碳水化合物”。
可利用的糖类: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糖原等;
不可利用的糖类:纤维素、果胶、甘露聚糖、部分低聚糖等。
热值低,不引起血糖升高
(三)功能性低聚糖的摄入量
糖类与机体的某些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
防龋齿:牙齿龋洞的发生始于有害菌产生的粘附分子葡聚糖,这种粘附分子帮助细菌驻足于牙齿上, 并形成噬菌斑。
在某些蔬菜、水果中含有天然的低聚糖,如洋葱、大蒜、葡萄、洋姜、芦笋、香蕉等含低聚果糖,大豆及一些豆类含水苏糖,甜菜中
乳果糖
低聚
果糖

食品营养学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碳水化合物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一类多 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是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之一, 其基本结构式为Cm(H2O)n。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界, 多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产生。碳水化合物占植物干 重的50%~80%,占动物体干重的2%左右。在植物组织中碳水 化合物主要以能源物质(如淀粉)和支持结构(如纤维素和 果胶等)的形式存在,在动物组织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肝
(3)半乳糖 由乳糖分解而来,是白色结晶,具有甜味, 在人体内转变成肝糖后被利用。
(4)其他单糖 除了上述三种重要的已糖外,食物中还
有少量的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阿拉伯糖和木糖。前两
种糖动物体内可以合成,后几种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根、茎
类蔬菜之中。
.
12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2.双糖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化合物, 双糖为结晶体,溶于水,但不能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必须经 过酸或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单糖后方能被人体所吸收。
.
9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物,人体总能量的 60%~70%来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 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中国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 主要有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等谷物以及豆类、根茎类富 含淀粉的食品。
.
10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6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五、有益肠道功能
摄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尤其是吸收缓慢和不易 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易产生饱腹感。乳糖可促进肠道中 有益菌的生长,也可加强钙的吸收。非淀粉多糖如纤维素、 半纤维素、果胶、树胶,以及功能性低聚糖等虽不能被消 化吸收,但可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与此同时,它 们还可促进结肠菌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使肠道有益 菌增殖。

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在糖吸收过程中,_________和_________能与载体蛋白结合而被迅速吸收。

2.直链淀粉由葡萄糖经__________糖苷键连接而成,纤维素则由葡萄糖经__________糖苷键连接而成。

3. 需胆盐激活的消化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米和面在蒸煮过程中由于加热而受损失的主要是___________。

5. 鱼的脂肪食有大量的________,可以将动脉粥样硬化斑点上的_______移走,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6.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其蛋白质换算系数为__________。

7._________是指平行测量的各测定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在营养分析中常用__________表示。

8. 一天三餐总热能比较合理的分配是:早餐和午餐各占________和_______。

9. 膳食营养评价中有关优质蛋白质是指__________类食物。

10. 老年人动物性蛋白最好的来源是,而且优质蛋白质要求至少有________以上。

11. 能增强机体耐热能力的重要元素为___________。

12. 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耗能量激增,机体酮体生成___________。

13. 急性肾功能衰竭营养因素改变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4.甲亢营养治疗中应适当补充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矿物质。

15. 肝糖原累积病的营养治疗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

16.绿豆性味甘寒,归经心胃,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保健作用。

17. 除了血浆蛋白水平外,在人体测量指标中,_________和______也能反映机体的蛋白质营养状况。

18. 医院基本膳食管理中,要求半流质饮食全日供热能_______Kcal,蛋白质_________g。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井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食品营养学课件内容汇总

食品营养学课件内容汇总

第一章食品营养学第一节营养学基本概念1、健康(Health): WHO定义:健康是指不但不生病,而且是机体与环境之间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保持相对平衡,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营养(Nutrition):营养是指人们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能满足人体生命运动所需的能量,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的材料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营养素(Nutrient):营养素是一些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营养物质4、营养学(Nutriology): 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A、基础营养学(Human Nutriology):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B、临床营养学(Clinical Nutriology):主要研究营养和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C、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ology):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5、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6、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合理的营养包括:(1) 按照热量和营养素的供给标准选择食物和种类和数量,组成平衡膳食,充分满足机体的需要。

(2) 食物的色、香、味、形、质和多样化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3) 一定的容积和饱腹感(4) 配膳应注意季节变化(5) 照顾饮食习惯7、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8、普通食品第一功能:营养功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基础营养素第二功能:感官功能-满足对色、香、味、形、质嗜好的要求9、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第一功能:营养功能第二功能:感官功能第三功能: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功能。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包括面包、水果和蔬菜以及奶制品。

Elena Schweitzer | Shutterstock)碳水化合物是水果、谷物、蔬菜和奶制品中的糖、淀粉和纤维。

犹他州注册营养师Paige Smathers说,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基本的食物,虽然在流行的饮食中经常受到诟病,但它对健康的饮食很重要。

“碳水化合物是大量营养素,这意味着它们是身体获得能量或卡路里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

”。

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是因为在化学水平上,它们含有碳、氢和氧。

有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Smathers说。

大量营养素是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身体需要大量营养素。

所有的大营养素必须通过饮食获得;身体不能自己产生大营养素。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数据,成人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推荐量(RDA)为135克;然而,NIH也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碳水化合物目标。

大多数人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该在总热量的45%到65%之间。

一克碳水化合物约等于4卡路里,所以每天1800卡路里的饮食,低端约等于202克,高端约等于292克。

然而,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应超过200克,而孕妇至少需要175克。

功能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燃料,为工作肌肉提供能量。

据爱荷华州立大学称,它们还可以防止蛋白质被用作能源,并促进脂肪代谢。

还说,“碳水化合物对大脑功能很重要,”Smathers说。

它们对“情绪、记忆等,以及快速能量来源”都有影响。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的RDA是基于大脑运作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数量。

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两项研究也将碳水化合物与决策联系起来。

在研究中,吃高碳水化合物早餐的人比吃高蛋白早餐的人在玩“最后通牒游戏”时更不愿意分享。

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摄入碳水化合物后多巴胺的基线水平较高所致。

这并不意味着碳水化合物使你的意思,但强调了不同类型的食物摄入如何影响认知和行为。

食品营养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食品营养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表3-2 几种常见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食物
蔗糖 玉米淀粉 葡萄干 小麦面粉 (70%) 空心粉(干) 全麦面包
大米 烤马铃薯
香蕉
碳水化合 物总 量
99.5 87.6 77.4
76.1
75.2 47.7 24.2 21.1 22.2
粗纤维 0 0.1 0.9 0.3 0.3 1.6 0.1 0.6 0.5
(1)谷物摄入减少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乏。根据食物成 分0.34mg,100g特级大米中的含量仅为0.08mg。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2)主食谷物不足造成动物脂肪代谢不完全。当人体碳 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身体不能利用糖时(如糖尿病人), 所需能量大部分要由脂肪供给。脂肪氧化不完全,会产生一 定数量的酮体,酮体过分聚积使血液中酸度偏高,引起酮性 昏迷。另外,由于酮体积聚,造成膳食蛋白质的浪费和组织 中蛋白质的分解加速,钠离子的丢失和脱水,导致代谢紊乱。
动者所需要的15%~20%的热能是由蔗糖提供的。按体重计算,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成年人每日每1kg体重约6~10g,1岁 以下婴儿约12g。
(1)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若不 能被及时消耗掉,多余的糖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脂和胆固醇, 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2)对血脂的影响 进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使糖代谢 增加,细胞内ATP增加,脂肪合成速度加快,多余的脂肪蓄积 在体内,造成血脂异常情况的发生。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一类多 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是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之一, 其基本结构式为Cm(H2O)n。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界, 多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产生。碳水化合物占植物干 重的50%~80%,占动物体干重的2%左右。在植物组织中碳水 化合物主要以能源物质(如淀粉)和支持结构(如纤维素和 果胶等)的形式存在,在动物组织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肝

食品营养学 3.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 3.碳水化合物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第3章 碳水化合物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 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与食物来源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 一、供能及节约蛋白质 ➢ 二、构成体质 ➢ 三、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解毒 ➢ 四、有益肠道功能 ➢ 五、食品加工中重要原、辅材料 ➢ 六、抗生酮作用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4.乳糖醇
➢ 来源:由乳糖催化加氢制得。 ➢ 特点: 甜度为蔗糖的30~40%; 在肠道内几乎不被消化、吸收、能值很低; 不致龋齿。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二、低聚糖(寡糖)
聚合度为4~10的低聚糖。麦芽低聚糖、甘露低 聚糖、低聚木糖。 ➢ 功能性食品
【低热、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 低聚糖(寡糖)和短肽(寡肽)】 ➢ 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低聚糖 低聚果糖、乳果聚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 木糖、低聚氨基葡萄糖
低聚乳果糖的特性
➢ 低聚乳果糖是非还原性低聚糖; ➢ 其甜味味质类似蔗糖,通常为蔗糖的30~50%。 ➢ 低聚乳果糖几乎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可供糖尿
乳酸;在乳糖酶作用下水解;乳糖不耐症。 ➢ 功能: 是婴儿主要食用的碳水化合物。 构成乳糖的D—半乳糖除作为乳糖的构成成分外,
还参与构成许多重要的糖脂(如脑苷脂、神经节 苷酯)和精蛋白,细胞膜中也有含半乳糖的多糖, 故在营养上仍有一定意义。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5.异构乳糖
➢ 组成: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 ➢ 来源:乳糖异构; ➢ 特点: 无天然存在,由乳糖异构而来; 不能被消化吸收,通便作用; 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自行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 甜度约为蔗糖的一半(约50)。

营养学碳水化合物【共27张PPT】

营养学碳水化合物【共27张PPT】

动物多糖
糖原 ( glycogen )
植物多糖
淀粉 (starch )
纤维素 ( fiber粉(α1→4糖苷键)和支链淀粉( 支链为α1→6糖 苷键)
改性淀粉:是利用化学、物理、甚至基因工程的方法改变天然
淀粉的理化性质(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 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用以满足食品加工所需 功能特性。
酶水解
糊精
糊精:常用于增稠、稳定或保水等。
二、淀粉的糊化和老化
❖ 通常将淀粉加水、加热,使之产生半透明、胶状物质称 为糊化作用;
❖ 糊化淀粉为α-淀粉,未糊化的淀粉称为β-淀粉。 ❖ α-淀粉缓慢冷却后可再次回变为难消化的β-淀粉,
这就是淀粉的老化(回生)。
三、沥滤损失 四、焦糖化作用
是糖类在不含氨基化合物时加热到其熔点以上的结果,在高温作用下 糖类形成两类物质,一类是糖的脱水产物,另一类是糖的裂解产物,生 成焦糖等褐色物质,并失去营养价值,但适当控制可使食品呈现诱人的 色泽和风味,这类反应在糖果及烘烤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都会 呈现。
RS1:物理包埋淀粉,指那些因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或蛋白
质的隔离作用而不能被淀粉酶接近的淀粉,如部分研磨的 谷物和豆类中的一些淀粉。
RS2:抗性淀粉颗粒,指那些天然具有抗消化性的淀粉。 主要存在于生的马铃薯、香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中。其抗 酶解的原因是具有致密的结构和部分结晶结构,其抗性随 着糊化完成而消失。
可由葡萄糖氢化制得;
CHO充足可预防蛋白质通过糖异生作用浪费。
树胶(植物分泌胶,如阿拉伯胶和黄原胶) 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半乳糖构成,由乳糖异构而来; 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利于肠道双歧杆菌生长发育,抑制肠中碱性腐败菌的生长,有益健康; 能够保持肠道中最合适的肠菌丛数,并能促进钙吸收。

食品营养学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学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学课程标准1. 引言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饮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食品营养学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的合理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食品营养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估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食品营养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了解食物的基本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掌握合理膳食搭配的原则,包括膳食均衡、多样化、适量、谨慎选择等;•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联,认识到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学会读懂营养标签,合理选择食物;•掌握一些烹饪技巧,能够制作一些健康营养的食品。

3. 内容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食物的基本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了解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分类、摄入量和常见食物来源等;•脂肪:介绍脂肪的作用、分类、建议摄入量和常见食物来源等;•蛋白质:探讨蛋白质的功能、分类、摄入量和常见食物来源等;•维生素:介绍各种维生素的作用、推荐摄入量和主要食物来源等;•矿物质:了解矿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推荐摄入量和常见食物来源等。

3.2 合理膳食搭配原则•膳食均衡:介绍膳食均衡的概念和原则,学习如何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多样化:强调食物的多样性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尝试各类食物;•适量:指导学生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或不足;•谨慎选择: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食物,避免食用过多高热量、高糖分、高盐分或高脂肪的食物。

3.3 饮食与健康关系•营养失衡对健康的影响:讲解不同营养缺乏或过量引发的健康问题,并提供预防和改善的措施;•饮食与慢性病:介绍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关系,并提供预防的方法;•特殊人群饮食:探讨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饮食需求。

3.4 阅读营养标签•解读营养标签:教会学生如何读懂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配料;•合理选择食物:引导学生根据营养标签的信息,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聚果糖在某些谷物(小麦、燕麦)、蔬菜(芦 笋、洋葱)和水果中(香蕉)中存在,但含量很 低。 此外,还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等。 由于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吸收、利用,故又 称为抗性低聚糖。
低聚糖的功能作用:


由于在结肠可被细菌发酵,可以促进有益 菌--双歧杆菌等增殖,抑制有害菌群生长。 降低肠道pH,降低蛋白质腐败产物。 促进结肠蠕动,有利排便。
(2)异构蔗糖(异麦芽酮糖)
来源:蜂蜜、蔗汁中微量存在;
特点: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含能甜味物质;耐酸性强、
甜味约为蔗糖的42%,不致龋。
•异构蔗糖性质与蔗糖相似,但耐酸性强。20%的蔗糖
溶液在pH2.0的条件下,经100°C加热60min,可全部 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而异构蔗糖尚未酸解。 •有还原性。 •甜味品质极似蔗糖,味感纯正,甜度约为蔗糖42%。



FAO/WHO1998按照碳水化合物的聚合度 (DP)将其分为3类,每一类的亚组又可按生 理学或营养学的理解,分为可消化利用与 不可消化利用碳水化合物. 如根据碳水化合物的所有性质均来源于 它的小肠消化和结肠发酵的两大特性,将 “可利用与不可利用”表示为“血糖生 成和非血糖生成”的碳水化合物则更科 学些.
(2)果糖(fructose)
•蜂蜜和许多水果中含有果糖。机体中的果糖主要 由肠道的二糖酶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而来。 •果糖的甜度很高,是糖类中最甜的物质(蔗糖 100,葡萄糖74,果糖173)。 •高果糖浆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特点:代谢不受胰岛素控制;通常是糖类中最甜 的物质,食品工业中重要的甜味物质。

1) 可利用碳水化合物

能被机体吸收,提供能量的糖类,包括单糖, 双糖, 多糖中的淀粉,糖原,糊精等.
2) 不可利用碳水化合物

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供给能量,如膳食纤维.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一、供能及节约蛋白质
二、构成体质 三、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解毒 四、有益肠道功能 五、食品加工中重要原、辅材料 六、抗生酮作用
一、供能及节约蛋白质


膳食中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最经济、最主要和 最有效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消化后,主要 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人体所有组织细胞都含有直 接利用葡萄糖产热的酶类,葡萄糖最终的代谢产物 为二氧化碳和水,每克葡萄糖可产热16.6KJ(4 kcal). 糖类与机体的某些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正 常代谢关系密切. 摄入充足的糖类,可以节省体内蛋白质或其他代谢 物的消耗,使氮在体内的储备增加,即节约保护蛋白 质的作用.
•有通便作用
二、低聚糖
•也称寡糖,根据1988年FAO/WHO的意见,是由3~9个糖 单位组成。
•在食品中存在含量很少,仅有半乳糖基蔗糖和低聚果
糖比较受关注,如棉籽糖、水苏糖等,在豌豆、菜豆 、 扁豆中的含量占干重的5%~8%。 •在小肠中不被胃肠道中的酶所消化,但入结肠后可被 结肠菌群发酵并产气,有胀气因子之称。
(1)蔗糖




来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内, 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构成。 作用: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含能甜味物质;对人类 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与糖尿病、龋齿、动脉硬化等有关 动物实验表明,大量食用低分子糖有害,应该以 高分子糖类为主满足人体对糖类的需要。 蔗糖易于发酵,并可产生溶解牙齿珐琅质和矿物 质的物质,在牙齿上形成黏着力很强的不溶性葡 萄糖,同时产生作用于牙齿的酸,引起龋齿。
是指从大豆中提取
的可溶性低聚糖的 总称。 •主要成分为棉子糖 和水苏糖,同时还
棉子糖
CH2OH O OH OH OH CH2 O O OH OH OH O O OH OH OH O OH CH2 O CH2OH O OH CH2OH
含有一定量的蔗糖
和其他成分。
水苏糖
2.低聚异麦芽糖
定义: •又称分枝低聚糖,是指由2~5个葡萄糖单位构成, 且至少有一个糖苷键是α (1-6 )糖苷键结合的一

2.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很广泛的一类物质,是绿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多,分布广成份复杂.

从化学的角度可以将碳水化合物分为;糖类,寡糖和多 糖类. 营养学上根据碳水化合物是否提供能量可将它们分 为两大类,即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一、糖
1.单糖(monosacchride)
•食品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半乳糖很少单 独存在,是乳糖的组成成分。其它还有少量的糖、 脱氧核糖、阿拉伯糖和木糖。 •凡不能被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 核糖、葡萄糖)
(1)葡萄糖(glucose)
来源:淀粉、蔗糖、乳糖等的水解; 是机体吸收、利用最好的单糖。 作用:作为燃料及制备一些重要化合物; (如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中的核糖、黏多 糖、糖蛋白、脂类和非必需氨基酸等) 脑细胞的唯一能量来源

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等则具有特殊功能作用, 是功能食品的重要成分.
六、抗生酮作用

脂肪在体内的正常代谢需碳水化合物参与,其 代谢产物乙酰基需与葡萄糖的代谢产物草酰乙 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彻底氧化. 糖类不足,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 (丙酮、乙酰、乙酸等) ,产生酮血症,足量的糖 类具有抗生酮作用.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碳水化和物的生理功能作用
碳水化和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主要内容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
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与食物来源 思考题
碳水化合物概述
1.碳水化合物的定义

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物,构成 我们大部分食物,是人类能量的最经济和最 重要的来源,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 能量的40%~ 80%.

第二节
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
单糖
碳水化合 物分类
双糖
寡糖
多糖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FAO/WHO)
分类(DP) 亚组 单糖 糖(1-2) 双糖 糖醇 异麦芽低聚糖 寡糖(3-9) 其他寡糖 淀粉 多糖(≥10) 非淀粉多糖 纤维素、果胶 棉子糖、水苏糖、 支链淀粉、直链淀粉 组成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蔗糖、乳糖、 山梨醇、甘露糖醇 多种低聚异麦芽糖混合物
四、有益肠道功能

非淀粉多糖类,如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和功 能性低聚糖等,不能在小肠消化吸收,但可刺激 肠道蠕动,诱导结肠正常菌群生长,有助于肠道 健康.
五、食品加工中重要原、辅材料


碳水化合物是食品加工中重要原辅材料之一,并且 对食品的感官性状具有重要作用. 焙烤食品主要是由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原料制成 硬糖主要是由糖(蔗糖)制成.
(2)木糖醇
来源: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工业上用玉米芯
和甘蔗渣等制得。
特点:甜度与蔗糖相等;供能与蔗糖相同;代谢不
受胰岛素调节;
不被口腔细菌发酵,对牙齿无害,可作为止
龋或抑龋作用的甜味剂。
(3)麦芽糖醇
来源:麦芽糖氢化制得。
特点:甜度与蔗糖接近,为蔗糖的75-95% ;
非能源物质;
不升高血糖;
(3)麦芽糖
来源:淀粉水解,由2分子的葡萄糖构成。 一般植物含量很少,发芽的种子(麦芽)由 于酶的作用分解淀粉生成。 特点:食品工业中重要的糖质原料,温和的甜味剂, 甜度约为蔗糖的l/2。
(4)乳糖
•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构成,是哺乳动物乳汁 的主要成分。 •含量根据动物种类不同而异,人乳7%,牛乳5%。 •肠道中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乳糖酶活性 随年龄急剧下降,某些个体可降至0,因此成年人大量 食用乳糖,不易消化,食物中乳糖含量高于15%时可导 致渗透性腹泻。
二、构成体质

糖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加细胞的多种活动. 糖和脂肪形成的糖脂是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重要 成分,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的抗体、酶、 激素、核酸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三、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解毒



碳水化合物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大多数细胞可由脂肪和蛋白质代替糖作为能 源.但是,脑、神经和肺组织却需要葡萄糖作为能 源. 葡萄糖是一切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最主要的能量 来源,大脑活动靠糖的有氧氧化供热,血糖的2/3被 大脑消耗.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是碳水化合物贮 能的形式,满足机体肌肉活动、红细胞、脑和神经 组织的能量需要. 肝糖原充足可增强肝脏对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毒 素的解毒作用,糖原不足时机体对酒精、砷等有害 物质的解毒的作用减弱,葡萄糖醛酸直接参与肝脏 解毒.
不良反应:

大量食用而出现恶心、上腹部疼痛,以及不同血 管区的血管扩张现象。


大量给予果糖还可引起肝脏中三酰甘油酯合成增 多,导致高三酰甘油酯血症 血清胆固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2.双糖(oligosacchride)
•双糖由二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凡能被水解成少数(2-10 个)单糖分子的糖。 •天然存在的双糖主要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麦芽糖主要来自淀粉水解。 •食品中还有少量异构蔗糖(异麦芽酮糖)和异构乳糖。 •异构蔗糖在食品中作为甜味剂应用,异构乳糖由乳糖异 构而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异构乳糖的主要功能作用: 1)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 2)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自行合成维生素族。 3)不被消化、吸收,有整肠、通便作用。

3.糖醇
(1)山梨糖醇(又称葡萄糖醇)
来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海藻和果实类如苹果、
梨、葡萄等中多有存在;工业上由葡萄糖氢
化制得。
特点:甜度为蔗糖一半;代谢时可转化成果糖而不 变成葡萄糖,不受胰岛素控制,因而适用于 糖尿病等患者的甜味剂。 具有吸湿性,可做糕点等的保湿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