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
降雨量径流量计算公式
![降雨量径流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896ba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b.png)
降雨量径流量计算公式降雨量和径流量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咱们先来说说降雨量。
降雨量呢,简单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落到地面上的雨水的深度。
这就好比天上像是有个巨大的水龙头,哗啦啦地往下倒水,而我们要算一算到底倒了多少水到地上。
那径流量又是啥呢?它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比如说一条河,在一段时间内流过的水的多少就是径流量。
要计算降雨量,常用的公式是:降雨量(mm)= 雨量筒中雨水的深度(mm)。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但实际测量可没那么容易。
想象一下,下雨天,我们拿着雨量筒放在外面,眼巴巴地等着雨水落进去。
有时候风一吹,雨水可能就飘到别的地方去了,或者雨量筒放的位置不太对,得到的数据就不准确啦。
再来说说径流量的计算。
常见的公式有:径流量 = 过水断面面积 ×流速 ×时间。
这就像是在算一条河在一段时间内运输了多少“货物”(水)。
不过要准确测量过水断面面积和流速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小山区考察水情。
那天下着小雨,我们带着各种测量工具,想要弄清楚当地的降雨量和径流量。
我们把雨量筒小心翼翼地放在空旷的地方,还得时刻盯着,怕有什么东西干扰了测量。
到了测量河流径流量的时候,更是费了好大的劲。
有人拿着流速仪在河边小心翼翼地测量,生怕一不小心掉进水里,还有人在计算过水断面面积,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得到了数据。
可是在计算的时候发现,因为一些小小的误差,结果和预期的不太一样。
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哪怕是一点点的偏差,在计算降雨量和径流量时都可能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降雨量和径流量的计算可重要啦。
比如说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要根据降雨量来规划水库的容量,要是算少了,水库可能装不下雨水,造成洪涝灾害;算多了,又浪费资源。
径流量的计算能帮助我们了解河流的水情,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利用。
而且,对于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降雨量的计算也是关键。
要是算少了,下大雨的时候,街道可能就变成“小河”啦,给大家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河流径流对洪水灾害的影响
![河流径流对洪水灾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f1ef3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1.png)
河流径流对洪水灾害的影响洪水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而河流的径流是洪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河流径流对洪水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河流的径流量是洪水灾害发生与否和程度的重要指标。
河流的水量过大或水位过高时,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当河流的水量超过河道的容纳能力时,河流的流量会溢出河床,形成洪水。
而降雨量是影响河流的径流量的最主要因素,降雨的多少和强度直接决定了河流的流量。
当降雨过多时,地面很难通过蒸发和渗透来吸收水分,水量就会迅速汇集成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急剧增加,从而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其次,河流的流速和梯度对洪水灾害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河流的流速越快,水流的冲击力就越大。
当河流的流速超过一定限度时,流体的冲击力会对周围的土地和建筑物产生破坏性影响,从而加剧洪水灾害的程度。
另外,河流的梯度也决定了河道的深度和宽度。
当河流的梯度较大时,水流下降的速度会加快,容易产生急流和涌浪,破坏力也会增强,引发洪水灾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另外,河流底质的情况也会影响洪水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如果河床的底质含有大量的沙石或泥沙等颗粒物质,当河流受到强大的冲击力时,这些颗粒物质容易被卷起形成悬浮物,并随着水流的推动扩大洪水范围,加剧洪水的危害。
而如果河床的底质由于沉积和湿地的形成已经稳定,能够保持较好的排水能力,就可以减缓洪水的扩大程度,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
此外,河流的汇流能力也对洪水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
当多条河流汇集成一条主要河流时,主要河流的汇流能力就非常重要。
如果主要河流的汇流能力较弱,无法及时将汇集而来的水量排出,就会产生堰塞现象,加剧洪水的泛滥程度,造成更大的灾害。
因此,提高河流的汇流能力,加强河道的治理和排水管理是减轻洪水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河流径流对洪水灾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径流量、流速和梯度、底质情况以及汇流能力等。
研究和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我们预防和减轻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中降雨径流变化的影响识别
![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中降雨径流变化的影响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222e896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e.png)
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中降雨径流变化的影响识别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郑文萍摘要:水质评价是当前水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撑。
水质综合评价方法逐渐由断面评价向流域综合评价转变。
因此,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域内降雨与径流的关系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流域内降雨和径流的关系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必要对其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降雨径流;影响识别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146-0002人类活动和自然水循环过程都会影响地表水的质量,地表水按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水产养殖污染源等)和地表污染源(土壤侵蚀、农业耕作、农村污水等)。
其中,自然降雨的非点源污染相对更为复杂。
降雨通过植物、建筑物和下垫面坑洼的截流过程产生径流。
径流越大,地表污染物的侵蚀越强烈,对水质的影响越大。
气候变化将对降水和蒸发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减少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造成的影响,提高水文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水平,以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现状(一)降雨量的变化不太明显,但径流量变化较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部分流域年平均降雨量呈现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但径流系数和径流量呈现明显地减少趋势。
这导致降雨与径流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在相同的条件和年降水量条件下,径流量减少。
(二)径流峰谷值的出现和降雨之间不同步,变化幅度有所不同通过对历年平均降雨量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盆地降水的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呈现出轻微下降的特征。
年平均径流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性大于降雨量的变化。
即使平均降雨量相似或同一年,相应的年平均径流量也不同,甚至有的年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三)流域内各段之间的降雨径流关系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根据流域丰产段和枯水段的统计和年代学变化,流域上游年降雨-径流关系不同步,而中游年降雨-径流关系同步,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存在明显差异。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3.1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d2a40fae71fe910ef12df8fc.png)
B
C
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以永久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下列河流中,径流年际变化较大的是( D )
A.泰晤士河 B.亚马孙河 C.刚果河 D.黄河
* 读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汛期和流量变化, 可判断该河流三种补给类 型中,A为 雨水 补给,B 为 积雪融水 补给,C为 地下水 补给。 (2)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雨水 ,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 源是 地下水 。 (3) 根据图分析,该河分布在我国的 东北 地区,一年两次汛 期分别在 春 季和 夏 季。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地下水补给河流流量的关系是 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 (5)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② 是修筑大坝后测到的。
(5)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辐射 (6)在CFG环节中,目前人类对
。 环节几乎没有影响,对
环
节影响最大。
跨流域引水
补给类型
我国主要分 布地区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 水补给
以东部季风 区最为典型
东北地区
夏秋为主
春季
随降雨量的 变化而变化
形成春汛
降水量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 地球上,水以哪几种相态存在? 2. 地球上水体空间分布类型有哪些? 最主要的水体是什么? 陆地水包括哪些?
气态水 气态 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大气水
固态水:主要存在于高纬、高山——冰川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地表水、地下水
径流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径流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5b50f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5.png)
径流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在水文学中,径流量是指河流或河川流域中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水量。
径流是由降雨或融雪引起的地表和地下水流向河流的过程。
径流量的计算对于水资源管理、防洪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径流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影响径流量的因素。
一、径流量的定义。
径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水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量来表示。
径流量的计算通常以立方米每秒(m³/s)或毫米(mm)为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径流量是指在一个流域内所有径流过程的总和,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是指降雨或融雪后,未被土壤吸收和植被蒸发的水流向河流的过程。
地下径流是指降雨或融雪后,被土壤吸收并渗入地下水层,最终流向河流的过程。
径流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总和。
二、径流量的计算公式。
径流量的计算通常使用流域水文模型来进行。
流域水文模型是通过对降雨、蒸发、渗漏和地表径流等过程进行模拟,来估算径流量的工具。
常用的径流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水文比例法、水文模拟法等。
1. 经验公式法。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历史水文数据和流域特征,通过经验公式来估算径流量。
常用的经验公式包括Nash模型、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CS)模型等。
这些经验公式是根据实测数据和统计分析得出的,可以用于不同流域的径流量估算。
2. 水文比例法。
水文比例法是根据流域的降雨量和蒸发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估算径流量。
通常使用水文平衡方程来表示,即降雨量减去蒸发量和渗漏量,即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总和。
3. 水文模拟法。
水文模拟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流域内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来估算径流量。
常用的水文模型包括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HSPF)模型等。
这些水文模型可以考虑降雨、蒸发、渗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过程,对径流量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
0.6的产流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0.6的产流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d153e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d.png)
0.6的产流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产流系数是水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降雨的一部分如何通过径流途径流进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
它是指降雨过程中,最终以径流形式流入河流的比例,即降雨量与径流量之间的比值。
在水资源管理、水文预测和水灾风险评估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产流系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实地观测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
在实地观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流量测量、雨量观测和土壤含水量监测等。
而在模型模拟中,常用的模型包括单位线模型、水动力模型和水文模型等。
产流系数不仅受降雨量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土壤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情况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分的入渗和径流过程,从而进一步影响产流系数的大小。
因此,准确地评估和预测产流系数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展水文预测和防洪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产流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然后探讨影响产流系数的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对产流系数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产流系数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水文过程,提高水资源管理和水文预测的准确性,为水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随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明确定义产流系数,并探讨它的作用和意义。
接着,我们将深入分析影响产流系数的因素,包括地形、土壤类型、降雨特征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产流系数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我们将有条不紊地阐述产流系数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易懂的逻辑框架,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主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探讨0.6的产流系数在水文学和环境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产流系数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向的深入讨论,旨在增进人们对产流过程的认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水循环(重要)详解
![水循环(重要)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fdc89ba763231126edb11c1.png)
水循环和水运动
高考考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的类型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2.陆地上的水体
河流水 湖泊水 沼泽水 土壤水 地下水 冰川水 生物水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3.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水源互补关系 ----水的来源
例: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①大气降水
A.雨水:河流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
B.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流径流量随气温变化,有春汛。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曲线示意图,读 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②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融水:河流径流量与 气温正相关
径 流 量
4月
7月
月份
读图,甲地平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 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
(1)丙河的汛期在
夏 季。其主要补给水
源为 冰雪融水、雨。水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
4月
7月
月份
④地下水——稳定可靠
径 流 量
4月
7月
月份
地下水与河流水的互补关系
二.水循环
1.水循环过程和环节
▪ 【解析】第1题甲地为天山山脉,丙河位山地北麓,故冰 雪融水和雨水是丙河主要补给。第2题由于天山北侧降水 较多,主要是由于北冰洋水汽能到达。图中甲地降水主 要为地形雨。第3题中乙湖是巴尔喀什湖,位于干旱的沙 漠地区,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湖水补给水源短缺, 故盐度较高;西部盐度相对较低,是因为丙河大量河水 注入,起了稀释作用,同时该湖中间狭窄,也影响了东 西部湖水的交换。
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8f12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0.png)
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分析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河流径流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文循环、气候因素、人类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水文循环是决定河流径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去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对水文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降水量在某些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例如,热带地区的夏季降雨量不断增加,导致河流的径流量也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导致了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例如干旱地区的降雨量呈现下降趋势,河流径流量也相应减少。
因此,水文循环的变化是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其次,气候因素也对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温度的变化对河流径流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冰川融化加快,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增加。
特别是位于高山地区的河流,其径流量的变化更为明显。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引起降雨模式的变化,例如频繁的极端降水事件可能会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剧烈波动。
因此,气候因素的变化对河流径流量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另外,人类活动也对河流径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随着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断增加,例如水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
这些人类活动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状况,从而影响了河流的径流量。
一方面,水资源的大量利用导致了河流径流量的减少,例如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的水量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湿地退化等问题,进而影响河流的径流量。
因此,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量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水文循环的变化、气候因素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是其重要原因。
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发展,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将不断加剧。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带来的挑战。
降雨量对河流水位的影响规律
![降雨量对河流水位的影响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7481f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降雨量对河流水位的影响规律降雨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地点的降水量,它对河流水位有着直接的影响。
河流水位的变化是由降雨量、流域面积、土地覆盖、土壤水分以及河道通畅程度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降雨量对河流水位的影响规律。
首先,降雨量是河流水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降雨量的增加会使得流域内的径流增多,进而导致河流水位上升。
多年来的观测数据显示,降雨量与河流水位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当降雨量大于流域内水土流失和蒸发所导致的河道水量减少时,河流水位将出现上涨的趋势;相反,如果降雨量小于这些损失,河流水位将下降或保持稳定。
其次,降雨量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也会对河流水位产生影响。
降雨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流入河道的水量就越多,河流水位上涨的速度也越快。
而降雨的持续时间则决定了流域内的土壤和地下水的饱和程度,进而影响降雨后的径流生成和径流的衰减过程。
长时间的持续降雨将导致土壤饱和,使得雨水无法渗入土壤,而直接形成径流进入河道,从而推高河流水位。
此外,河流的规模和河道特征也会对降雨量和河流水位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大型河流的水位受到降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这是因为大型河流具有较大的流域面积和更大的储水能力,能够接纳更多的径流,因此降雨量的变化对其水位的影响更为明显。
同时,河道的横截面形态、纵坡以及水草覆盖情况等也会对水位的变化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例如,河道横截面较宽而平坦的河流,由于具有较大的容积,能够更快地稀释和平均流入的径流,因此其水位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最后,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气候变化对降雨量与河流水位关系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降雨模式也将发生改变,未来降雨分布和强度可能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一方面,降雨强度的增加可能导致更频繁的洪水事件和河流水位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由于气温升高引发的蒸发增加和降雨在短时间内的集中情况可能导致河流水位的反常变化,如突然的上涨或下降。
因此,在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降雨量对河流水位的影响规律,以制定相应的防洪措施和水资源管理方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https://img.taocdn.com/s3/m/d75b5644e518964bcf847cc7.png)
A. 水量:丰富 成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B. 水位变化:较小 成因:河流补给多样 C. 汛期:汛期较短、季变较小 成因: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 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D. 含沙量:小 成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E. 结冰期:长 成因:纬度位置高,冬季长,气温低
中国的河流 和湖泊
本节高考考点
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
主要的湖泊 长江黄河珠江的水文状况及水系特征; 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整治
水体相互补给
以河流水补给方式为例
雨水补给
思考: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何关系?
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相一致
冰川融水补给
思考:河流流量与温度之间有何关系? 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 而变化
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秦岭—淮河以北
A. 水量:较小 成因: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B. 水位变化:大 成因: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份的降水 C. 汛期:短、季变大 成因:降水季节短 D. 含沙量:大 成因: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E. 结冰期:较短 成因:冬季较短
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秦岭—淮河以南
自然原因:
长江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富,干流 汛期长、水量大,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人为原因:
①近年来,人们为了多生产粮食,人为地围 湖造田,使长江中上游的湖泊面积缩小了; ②为了赚钱,在长江中上游乱砍滥伐,使得 森林和草地遭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淤 塞河道。
为什么这里没 有画呢?可能 因为什么原因 ?
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规律
河流流速变化原因
![河流流速变化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c5a0a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d.png)
河流流速变化原因河流的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河水通过某一截面的水流量。
河流的流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之间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河流流速变化原因。
1. 降水量降水量是影响河流流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降雨量较大时,地表径流会增加,导致水流量的增加和流速的提高。
丰沛的降雨可以使河流水位上升,使得水量占据更大的截面面积,从而增加了流速。
2. 地形和水势河流经过的地形和地势特征也会对其流速产生影响。
例如,当河流经过陡峭的山地或峡谷时,其流速会增加,因为水流受到阻碍并被迫向下流动。
相比之下,当河流流经较为平坦的地区时,其流速则较为缓慢。
3. 水源供给河流的水源供给也会影响其流速的变化。
如果河流的水源来自于长时间的降雨或融雪,那么其流速往往较快。
相反,如果水源供给不足,河流的流速可能会减慢或甚至干涸。
4. 水流阻力水流阻力是河流流速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流在河床和河岸之间流动时会遇到阻力,这会减缓水流的速度。
河流流速的变化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水流阻力来调节。
例如,当河流的截面面积减小或河道变窄时,水流阻力会增加,导致流速的增加。
相反,当河流的截面面积增大或河道变宽时,水流阻力减小,流速会减慢。
5. 河水的流量河水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的水流总量,是影响河流流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水的流量受到河流的宽度和深度的影响。
当河水的流量增加时,河流的流速也会随之增加。
相反,当河水的流量减少时,河流的流速也会相应减缓。
6. 季节和气温季节和气温的变化也会对河流流速产生影响。
在夏季和春季,由于降水量增加和融雪,河流的流速往往较快。
而在干燥的秋季和冬季,河流的流速往往较慢。
此外,气温的变化也会引起冰雪的融化,从而影响河流的流速。
结论河流流速的变化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降水量、地形和水势、水源供给、水流阻力、河水的流量以及季节和气温都会对河流流速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对河流流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河流的水资源。
2021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1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24b39d02768e9950e7381d.png)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讲复习脉络:考纲: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开展的意义—⎪⎪⎪⎪⎪⎪⎪ 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向1 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考向2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考点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考向1 陆地水体的补给 考向2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考点三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考点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向1 水资源的分布及成因 考向2 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读水循环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⑨蒸腾。
2.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
(填序号)3.写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图文助记1.当前人类能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水循环过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以及径流。
目前,人类能干预的主要是水分下渗和径流两个环节。
2.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渗不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也不能被蒸发上来,对自然界水循环影响很大。
1.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及特点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类型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例证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降雨径流关系法
![降雨径流关系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290d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6.png)
降雨径流关系法降雨径流关系法是一种研究水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分析降雨与径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地表水的生成与转化过程。
该方法对水资源管理、洪水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降雨径流关系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降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降雨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
当降雨发生时,一部分降水通过蒸发和渗漏回归大气层,而另一部分则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
通过分析降雨与径流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量化降雨对地表径流的贡献,了解地表水的供给与消耗情况,从而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降雨径流关系法还可以用于洪水预测。
洪水是降雨过程中的一种极端水文现象,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通过建立降雨径流关系模型,我们可以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等指标,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洪水情况,为防洪工作提供参考。
这对于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降雨径流关系法还可以应用于水资源评价与规划。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其合理利用与管理则需要准确的水资源评价和规划。
通过分析降雨径流关系,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流域的水资源量与质量,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对水资源的影响,从而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在城市规划中,降雨径流关系法还可以帮助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和排水效率。
综上所述,降雨径流关系法在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降雨与径流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表水的生成与转化过程,为水资源管理、洪水预测和城市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降雨径流关系法的研究和应用,以促进水文科学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变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614ed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8.png)
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现象,对河流径流变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一、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模式变化对河流流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了降水模式的改变,例如,降雨量的增加或减少、降雨时段的改变等,都会对河流流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降水量的增加会导致河流水位上升,从而增加河流的洪水风险。
相反,降水量的减少则会导致河流水位下降,甚至干涸,对农业灌溉和水资源供应造成影响。
二、气候变化引起的蒸发率增加对河流径流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了蒸发率的增加,这会削弱河流的水量供应。
随着蒸发率的增加,水分从土壤、湖泊和河流中蒸发,使得河流的径流量减少。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蒸发率的增加对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尤为严重。
三、冰川的融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冰川是重要的淡水储存库,它们的融化对河流的径流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而冰川融水是支撑许多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水资源。
因此,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增加,增加洪水风险,同时也会导致冰川消失,使一些地区的河流干涸。
四、气候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河流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对河流的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水温的增加导致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减少,造成物种灭绝或迁移。
温度的变化也影响了河流的氧含量和水化学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洪水和干旱的频率和强度的变化,也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面对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变化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首先,加强气候观测和研究,更好地预测和监测河流径流的变化。
其次,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系统的需求。
第三,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其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
最后,推动国际合作,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的全球合作,共同努力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地表径流的类型
![地表径流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f6155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a.png)
地表径流的类型地表径流是指降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地表径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局地降雨径流:局地降雨径流是指降雨水分在降雨区域内形成的径流。
当降雨量超过地表的渗透能力时,降雨水分无法迅速渗入地下,而形成地表径流。
局地降雨径流主要取决于降雨的强度和时间,以及土壤的渗透能力和地形等因素。
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地表径流的产生量较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2. 河流径流:河流径流是指降雨水分通过地表流向河流的过程。
当降雨量超过地表的渗透能力时,降雨水分会形成地表径流并汇入河流。
河流径流的形成受到降雨的强度、土壤的渗透能力、地形的起伏等因素的影响。
河流径流对于水资源的调控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 湖泊径流:湖泊径流是指降雨水分通过地表流向湖泊的过程。
当降雨量超过地表的渗透能力时,降雨水分会形成地表径流并流入湖泊。
湖泊径流的形成受到降雨的强度、土壤的渗透能力、地形的起伏等因素的影响。
湖泊径流对于湖泊的水量和水质有着重要影响,也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4. 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是指降雨水分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层的过程。
当降雨量超过地表的渗透能力时,降雨水分会进入土壤中,并在土壤孔隙中向下流动,最终进入地下水层。
地下径流的形成受到土壤的渗透性、地下水位和地表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径流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维持地下水位有着重要作用。
5. 蒸发蒸腾径流:蒸发蒸腾径流是指地表水在受热作用下蒸发和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的径流。
在地表水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下,水分会蒸发到大气中。
同时,植物根系通过吸水作用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
这些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的水分可以看作是地表径流的一部分。
地表径流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降雨强度、土壤渗透性、地形起伏、植被覆盖等。
合理利用和管理地表径流资源,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
![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c13669043323968001c9282.png)
河流的补给类型
1.雨水补给——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注: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有以下特点:
①影响径流变化因素是降水量——径流变化与降雨
量变化一致;
②补给时间多在夏秋季,但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以冬
汛为主;
③河流径流往往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变化小。
如亚马孙河、泰晤士河。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影响径流变化因素是气温——补给时间:春季
注:我国东北的河流(如松花江),一年有两次汛期:
①春汛——时间4、5月;补给水源:季节性积雪融水。
②夏汛——时间7、8月;补给水源:雨水。
3.冰川融水补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塔里木河)——影响径流变化因素是气温——补给时间:夏季
4.湖水补给
①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取决于湖面与河面的水位高低:一般汛期时河水补给湖泊,枯水期时湖水补给河流。
②湖泊对其下游河段的径流起调节作用(洪水期削减河川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使河流径流变化趋于平缓。
人工水库也有同样作用。
5.地下水补给
①河流最稳定的补给形式,往往成为河流的“基流”。
任何一条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
②地下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取决于地下水位与河面的高低: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
但地上河的河段,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如黄河下游、荆江河段。
注:单一补给的河流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
河流径流量大的原因
![河流径流量大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75242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3.png)
河流径流量大的原因
河流径流量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降雨量大:雨水是河流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降雨量大会增加河流的水量。
2. 雨水集中:雨水的分布和集中也会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如果降雨集中在河流流域内,河流径流量将会增加。
3. 表土蒸发少:表土蒸发少会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并促进径流的形成和增加。
4. 降雪量大:在寒冷地区,降雪量大也会增加河流径流量。
5. 山地地貌:山地地貌的河流径流量通常较大,因为山地的地形导致水流速度快,河流的弯曲程度较大,水流量增加。
6. 季节变化:季节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很大,例如雨季和旱季的差异会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
径流概念与计算
![径流概念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48178acdd3383c4bb4cd2e3.png)
LAI为叶面积指数。 为叶面积指数。
× CINT = SMAX×[1-e-(1-p)×PCUM/SMAX] ×
式中: 为累积截留量( 式中:CINT为累积截留量(mm); 为累积截留量 ); PCUM为累积降雨量(mm); 为累积降雨量( ); 为累积降雨量 p为系数(1-0.046*LAI)。 为系数( 为系数 )。
1/2
水流流态的判别--雷诺数(Reynolds) 水流流态的判别--雷诺数(Reynolds) --雷诺数
Re = V×R/υ 式中: 为流速, 为水力半径, 式中: v为流速,R为水力半径, υ 为运动粘滞系数。 为运动粘滞系数。
对于明渠流而言,当Re<=500时为层流, 对于明渠流而言, Re<=500时为层流, 时为层流 大于500时为紊流。 500时为紊流 大于500时为紊流。
2 某流域内有 个雨量站,流域附近有 个雨量站, 某流域内有1个雨量站 流域附近有3个雨量站 个雨量站, 个雨量站, 各站次降雨量及面积权重如下表。 各站次降雨量及面积权重如下表。试用算术平均和 泰森多边形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泰森多边形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雨量站
A
B
C
D
雨量( 雨量(mm) 10.2 20.8 30.4 40.6 ) 面积权重 0.28 0.19 0.39 0.14
第6节 河川径流 节
一、基本概念 河系:河流水系的简称, 河系 河流水系的简称,它由干流和大大小小的支
流交汇而成。 流交汇而成。
河网密度: 河网密度:流域内河流的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 比值。单位: 比值。单位:km/km2。 流域形状系数: 流域形状系数: A Rf = 2 L
式中: 为流域面积( );L 式中:A为流域面积(km2);L为自流域出口至 最长河流的河源附近分水线按直线量取的流域 长度(km)。 长度(km)。
《3.5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
![《3.5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fc9bcfd0a79563d1e7206.png)
《3.5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2.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图解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 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德育目标:1. 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相互转化的规律以及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各种水体相互转化规律。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式、引导式、图示分析法。
教学手段:板书。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在学习《3.3海水温度和盐度》这一课时,用一个长方形表示世界水储量。
其中,海洋水占了96.53%;阴影部分约占3.5%,却包含有湖泊咸水、地下咸水和淡水。
我们可以将这一小部分的水体统称为什么呢?(板书)(学生)陆地水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5陆地水与水循环》(讲授新课)3.5 陆地水与水循环(板书)(教师)陆地水虽然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但它与海洋水、大气水共同组成水圈,在自然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几乎全部来自陆地水。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一、 陆地水的类型(板书)(10分钟)陆地水:分布在陆地的各种水体的总称。
(板书)1、按照其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板书)(板书)(教师)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
降水降落到地面,除一部分蒸发和下渗外,其余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径流。
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在地表洼地滞流蓄水形成湖泊和沼泽水。
一部分固体降水常年积存在地表,形成永久积雪;固体降水长期积累演化就变成冰川。
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
还有少量地下水是由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的。
地下水按照地表水 地下水冰川 江河水 湖沼水 埋藏深度埋藏条件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潜水 承压水 易利用其埋藏深度,可以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如果按照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种?下面我们读图 3.33,思考此问题,并比较图中三口井的水情,说明自流井的成因。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094fd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1.png)
[经典例题]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域、西北内陆地域、南 部沿海地域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毕16~18题。
17. 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旳原因是( B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 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4)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水源互补 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下
[经典例题]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28~29 题。
28.甲代表旳水体是( C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生物水
29.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造成箭头a、b流
西北内陆地域
(2)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河流径流变化随气温 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 0℃下列,河流出现断流)。如:塔里木河
东北地域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 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变化较大
河流和湖泊旳补给关系 (互补)
丰水期
枯水期
河
河
湖
湖
丰水期:
枯水期:
河流补给湖泊
湖泊补给河流
l河流与地下水旳补给关系——互补
a
b
(4)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水源互补 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下
特例 探讨一下黄河水和地下水旳补给情况?
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总结: 陆地水体旳相互联络
(1)大气降水补给河流——河流径流变化随降雨 量旳季节变化而变化
(2)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河流径流变化随气 温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 温在0℃下列,河流出现断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並影 響地表形態。
阿塔卡馬----地球上唯一没有生命 的地方?
“這是唯一我們沒發現生命的地方,包括極限生 命,是名副其實的死亡之地。”美國國家宇航 局(NASA)研究阿塔卡馬多年的地理學家克裡斯 ‧馬凱說。“無論在南極,北極或者地球上任 何其他的沙漠,鏟起一塊土,總能在裡面發現 細菌,只有在這裡,你什麼都找不到。”其中 一部分是因为缺水。这里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 方,每十年的降雨量,只能用毫米来度量,而 在沙漠的某些部分,已经数百年都没有出现过 丝毫的降水迹象。
“水球”何 以缺水?
“水”都是水資源嗎?
陸地上各種可被人利用 的淡水資源,就是水資源。
澳門的生活用水來源?
一. 陸地水的類型
江湖地河沼下水
打 井
若過渡抽取地下水會如何?
打井
•……東方市板橋鎮橋 北村村民王水芬請工 人來自己家中打井, 孰料6月22日晚當鑽機 鑽到大約36米的深度 時,夾著碎石、砂礫 和不知名氣體的地下 水突然噴涌而出,水 柱最高時竟達30余米。 截至今日下午3時半, 已連續噴了兩天的地 下水仍間歇性噴出, 水柱仍有四五米左 右……
人類面臨空前的水資源危機
21 世紀,世界人口將增長3.6 倍,農業 用水將增加5 倍,工業用水將增加26 倍, 城鄉各地生活用水將增加18 倍。在非 洲有12 個國家常年缺水,四億多人飲 水不足,而在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等 國,許多大河滔滔入海,水資源還未得到 有效地利用。
世界缺水情況
伊朗,60%的農村人口因為乾旱可能不得不遷移到城 市去生活。 印度嚴重缺水20年後11條河流可能乾涸
河流徑流與降雨量的關係
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的關係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間的相互補給
地下 水位
河水和潛水補給示意圖
湖泊的調節作用
湖泊可蓄 洪?
三. 水循環
水汽輸送
降水 蒸發
植物蒸騰 陸地水循環
地表徑流
地下徑流 下滲
降水
蒸 發
海陸水循環
海陸間的水的大循環
水環的意義︰
1、維護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陸地 淡水資源更新;
一. 水資源 陸地上各種可被人利用的淡水資源
二. 水體的分類
空間分佈 循環週期
地表水
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
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 水或潛水、承壓水
静態水資源
冰川、內陸湖泊水、 深層地下水等
動態水資源
江河水、湖泊淡水、 淺層地下水等
三.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間的相互補給
四. 水循環 五. 水循環的意義
(來源︰海南日報)
承 壓 井 湖
地下水示意圖
潛
自 噴
水 井
井
潛水
隔水層
承壓水
隔水層
冰川水
水體的分類
空間分佈 循環週期
地表水
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
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 水或潛水、承壓水
静態水資源
冰川、內陸湖泊水、 深層地下水等
動態水資源
江河水、湖泊淡水、 淺層地下水等
二. 陸地水體的相亙關係
英倫敦缺水情況嚴重為解水荒考慮拖運冰山到倫敦
2025年世界總人口的1/4,近14億人將嚴重缺水。 在西非和中非有六個國家2千萬人口依賴乍得湖水生 存。但是在過去的38年中,乍得湖縮小了95%。 在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嚴重缺水。
世界水日
1992 年6 月參加聯合國環境與發 展大會的一百多個國家元首和政 府首腦聯筆寫下這樣的警句: 水 不僅為維護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須, 而且對一切社會經濟部門都有生 死攸關的重要意義。繼之聯合國 大會決定,自1993 年起,確定每年 的3 月22 日為世界水日各國根據 自已的國情,在這一天就水資源保 護和開發開展活動,以提升公眾意 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