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3411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3.png)
《感叹句语法教学》微课程设计方案基本信息 县(市、区) 学校 姓名 学科 英语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 √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教学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课题名称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4 ,Unit 1 Do you like meat?选题意图 七年级学生尚未接触感叹句相关的语法知识;虽然学生对学习感叹句的语法很有兴趣,但感叹句的语法知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让学生学习由what和how引导的感叹句语法构成,以及区分what和how在感叹句中的用法,难度就更大了。
选择《感叹句语法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自信心。
为进一步学习难度较大的语法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学习食物名称 rice, meat, noodles,milk, fish以及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 I don’t.2、听、说、认、读新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 I don’t.并能用以上句型询问他人所喜欢的食物以及表达自己所喜欢的食物。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教学用途课前预习 √ 课中教学 课后巩固 其他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规范操作,更好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技能训练型 实践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其他录制方式 拍摄 √ 录屏 √ 剪辑 动画 其他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的所有环节,包括操作的每个步骤)设计意图(从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单、互动设计、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说明)Step 1、Greetings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What’s yourfavourite toy?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etc Step 2、Chant 1. 教学方法说明:本节课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为学生讲授了有关食物的单词,同时以练习法为辅,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感叹句在现实情境中的运用,加深印象。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小学数学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小学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a74db1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2.png)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一、目标与需求分析本文档旨在设计和制作一门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 B2 级别微课程。
通过这门微课程,学生将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档将分析目标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1.1 目标提供一门互动性强、生动有趣的数学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需求分析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设计简洁明了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数学题目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图形、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提供直观的数学概念解释和举例考虑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渐进性,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与测试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辅助工具二、设计方案基于目标和需求的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设计方案。
2.1 教学内容本微课程将涵盖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数的概念与运算几何图形与空间思维初步统计与概率式子与方程实际问题的解决2.2 教学模式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数字和图形的交互演示与讲解数学题目的解答示范与操练游戏和趣味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资源的提供与引导2.3 技术支持为了实现设计目标和需求,需要使用以下技术工具和支持:微课程平台的开发与运维多媒体资源的制作与应用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的使用学习辅助工具的研发与使用2.4 课程特色本微课程的特色包括:手绘风格的界面和图形展示,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个性化学习路径和推荐系统,提高学习效果及时的学习反馈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线互动活动和社群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三、总结与展望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门符合小学数学教学需求的 B2 级别的微课程。
通过使用互动教学模式、多媒体资源和个性化学习路径等方法,我们期待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体验和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希望能不断完善和调整本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制作)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afe2c4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0.png)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制作)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微课程是一种以简洁、直接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的教学形式。
在设计和制作微课程时,我们应该遵循简单的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做出决策。
设计原则在设计微课程时,以下原则应当被遵循:1. 研究目标明确:确保每个微课程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2. 简洁明了:微课程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度冗长的内容和复杂的概念,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3. 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设计有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研究动力。
4. 多媒体应用:结合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微课程更具吸引力和生动性。
5. 评估与反馈:设计适当的评估方式,确保学生能够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获得及时反馈。
制作步骤以下是制作微课程的基本步骤: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微课程的研究目标和重点。
2. 策划课程内容:根据研究目标,策划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顺序。
3. 创作教学材料: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材料,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
4. 设计研究活动: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应的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5. 制作微课程视频:根据教学材料和研究活动,制作微课程视频。
6. 评估与反馈:设计适当的评估方式,为学生提供反馈和评估机会。
7. 发布和分享:将制作完成的微课程发布和分享给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基本指导,实际制作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结论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需要我们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同时确保学习目标明确、互动参与,并应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正确的设计和制作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地创建出高质量的微课程。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2](https://img.taocdn.com/s3/m/6b2da1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d.png)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2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新媒体时代教育领域的应用。
2. 了解微课程制作流程,包括选题、教案设计、素材准备、拍摄剪辑等关键环节。
3. 学习微课程中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微课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操作水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特长,共同完成微课程制作任务。
3. 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通过微课程展示,使观众能够理解并接受所传达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特点为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科知识,对新媒体教育感兴趣,希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的概念与特点- 微课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流程- 选题与目标设定- 教案设计与编写- 素材搜集与处理- 拍摄与剪辑技巧3. 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微课程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结合课本知识,创新教学设计4. 微课程制作实践- 分组协作,明确角色职责- 制作工具的使用(如:PPT、视频剪辑软件等)- 微课程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5. 微课程评价与优化- 评价标准与方法的制定- 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优化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涵盖微课程的概述、设计与制作流程、教学策略方法、制作实践以及评价与优化等方面。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初中科学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a85d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9.png)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初中科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
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制作一门微课程,目标对象为初中科学学生。
通过微课程的形式,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二、项目目标- 设计和制作一门适合初中科学学生的微课程。
- 符合教育学原理,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 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三、项目内容1. 需要包括的教学内容- 根据初中科学课程标准,选取合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 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 引入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提供练题和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方式和手段- 采用图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研究兴趣。
- 运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互相讨论。
- 利用虚拟实验和模拟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观察。
- 配备在线答疑和辅导服务,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3. 研究评估方式- 设计在线测验,用于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设计实践任务,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 提供研究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情况和进步空间。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阶段1:需求分析和教学设计(2周)- 研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和教学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形式。
- 设计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明确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收集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为制作提供支持。
2. 阶段2:微课程制作(4周)- 制定微课程制作流程和标准,确保质量和效果。
- 制作课程讲解视频、实验演示视频和多媒体素材。
- 设计和制作练题和实践任务,完善课程内容。
3. 阶段3:测试和改进(1周)- 进行内部测试,确保课程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进行改进和优化。
B2微课课程设计与制作(上传)
![B2微课课程设计与制作(上传)](https://img.taocdn.com/s3/m/43ded50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3.png)
2.这些图形中都有角,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认识角)
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在生活中找角
生来说,师根据生的回答给与合适的评价
2.初步感受角
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出角,摸一摸,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
4.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画角:先画一个点……
5.认识角的大小
看看附页3中的两个角
问:哪个角大?
生说
问:怎样才能快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
追问:能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三角板上两个角大小吗?
引导学生得出:开口大的角大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生独立画角,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画法
2.辨角。练一练第2题
3.课件出示两个角(差别较大的角),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我们学到了角哪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含有角,下节课我们来与大家交流。
实施思路
一.从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发现角的特点(顶点,边),鼓励学生创造“角”等活动,理解角的特征。
二.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学过新知后,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和同伴们分享发现,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角的实物,如“剪刀,三角尺等”,对角有了实物的支撑,因此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经验引入新知,这样学习会事半功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是本节课的起点,亦是本节课的终点。
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
一.引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品。
小学科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小学科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cd3812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e.png)
小学科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浮力教学目标: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能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系统人类改变地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科学知识目标: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四、教学准备: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听说过沧海桑田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就验证了这个事实。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影片)2、同学们猜想一下,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3、你们的这些猜想都是有可能的,都是自然力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力量以外,还有一种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是什么呢?4、学生试着回答4、引出课题:你真是了不起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改变地表》(二)科学探究1、我们是有生命的会思考能活动的动物,为了生存,人类在地球上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呢?A、组内交流B、全班交流C、老师总结了一些活动(出示课件)2、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变化,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将他们进行分类A、组内交流B、全班交流C、出示课件3、人类的有些活动对地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看一个记录片(出示纪录片)A、看了之后,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B、总结:是啊,人类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周围的自然,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开发这些宝贵资源,应该保护它爱护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表不受破坏呢?自己思考C、学生回答(三)辩论会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老师很是感动,我知道了我们人类和自然应和谐相处。
B2 微课程编写与制作(教学设计)
![B2 微课程编写与制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cc8e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2.png)
B2 微课程编写与制作(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B2微课程编写与制作的教学设计指导。
微课程是一种短小精练、内容紧凑的在线教学形式,适合于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微课程的基本要素和步骤,并提供一些设计和制作微课程的简单策略。
微课程设计要素为了编写和制作高质量的B2微课程,以下是一些设计要素需要考虑:1. 目标设定:明确课程的研究目标和预期结果。
2. 教学内容选择:选择与目标相关的核心知识或技能,并排除次要内容。
3. 课程结构:安排好课程的整体结构,包括导入、教学主体和总结部分。
4. 研究活动:设计有效的互动研究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实践所学内容。
5. 多媒体素材:选择适当的多媒体素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以增强教学效果。
6. 评估方式:确定合适的评估方式,以检查学生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微课程编写与制作步骤以下是编写与制作B2微课程的步骤: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特定主题或教学点。
2. 制定目标:明确所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达到的研究目标。
3. 设计课程结构:确定导入、教学主体和总结部分,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4. 编写教学内容:根据所选主题和目标,编写简明扼要的教学内容,确保逻辑清晰、易于理解。
5. 设计研究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互动研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应用所学。
6. 选择多媒体素材: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需求,选择适当的多媒体素材来支持教学。
7. 制作微课程: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如幻灯片制作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制作微课程。
8. 评估效果: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微课程编写的简单策略为了简化微课程编写过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简明扼要:精炼教学内容,避免冗长和重复。
2. 重点突出:将重要知识点或技能突出展示,引起学生的注意。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4.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117d0302768e9951e73889.png)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能力描述●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1. 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优秀合格☐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学重难点;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律,逻辑性强,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习者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内容呈现形式恰当支持内容表达;晰、重点突出;☐将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做了关☐实施思路清晰合理,具有一定的联思考;操作性。
☐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生能力做了充分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提交指南和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性强。
评价标准2. 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10分钟。
优秀合格☐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深入浅出,☐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启发引导性强;力;☐内容呈现形式与讲解新颖;☐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使用文字、标注、变焦等提示性信息促进学生表达;理解重难点;☐注重使用提问、测验等交互方式;☐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3. 学生体会:两位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以录音或视频形式提交。
微课程能够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在课前、课中或课后灵活使用。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成熟的微课程,也可以设计、制作或修改微课程。
如需自主开发,教师应掌握拍摄、录屏、PPT 合成等必要的微课程制作方法和技术工具,根据内容特点及应用目的选用不同的制作方法。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小学语文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小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23d3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7.png)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小学语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微课程的设计理念,掌握微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流程。
2. 学生能结合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点进行微课程设计。
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整合文本、图片、声音等多媒体资源,制作出富有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微课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共同优化微课程设计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制作的微课程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培养对语文知识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3. 学生通过微课程的教学实践,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知识传播的能力,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课程针对小学生特点,结合语文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微课程设计原理:介绍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及设计原则,使学生了解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 微课程制作流程:讲解微课程制作的步骤,包括选题、教学设计、素材搜集、制作与编辑、评估与反馈等环节。
3. 语文知识点选取: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指导学生如何从教材中选取适合制作微课程的教学点,确保微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教学设计方法:教授学生运用教学设计方法,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提高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5. 多媒体素材制作: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并学会整合到微课程中。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微课程设计原理学习,了解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及设计原则。
第二周:学习微课程制作流程,进行选题和教学设计。
第三周:搜集和整理多媒体素材,学习制作与编辑方法。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1797f7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e.png)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制作小学数学B2微课程,以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研究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项目的背景信息:目的和意义:该微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研究体验。
相关背景知识和前提条件:在设计和制作该微课程之前,需要了解小学数学B2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需要熟悉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工具,以确保微课程的制作质量和可交付性。
该微课程设计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专业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流程,创建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B2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要求。
该微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涵盖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目标。
具体包括:知识目标:通过本微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数字、计算、几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技能目标:学生将通过本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培养和提升一些数学技能,如观察、分析、推理、计算等,以便能够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微课程,学生将培养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增强数学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上是该微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该微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不同单元或主题的内容安排以及所选取的教材、教具和资源。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单元1: 加减法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小学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教具和资源: 数学研究机、数字卡片等单元2: 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小学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小学数学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小学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277169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c.png)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小学数学1. 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决定设计和制作一款 B2 微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成绩。
2. 设计目标- 提供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精心设计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和测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供个性化研究功能,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课程结构3.1 主题选择我们将根据小学数学 curriculum 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主题来设计微课程。
主题的选择应既能涵盖重要的数学概念,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课程模块我们计划将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数学知识点。
每个模块将包括以下内容:- 课程引入: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兴趣;- 核心概念讲解: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核心概念,配以图表和示例;-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例子演示如何应用该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练与巩固:提供一系列与知识点相关的练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图像与动画:使用图像和动画来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 游戏与互动:设计一些小游戏和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乐趣;- 个性化研究: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例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研究效果。
5. 制作计划我们将按以下步骤进行微课程的制作:1. 确定主题和课程结构;2. 撰写课程脚本,包括课程引入、核心概念讲解、实例演示和练题;3. 制作课程的图像、动画和多媒体资源;4. 制作课程的互动环节和小游戏;5. 设计个性化研究功能;6. 进行内部测试和修改;7. 上线发布。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219c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7.png)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教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微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其简洁高效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B2微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微课程,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学科特点。
因此,设计和制作一门高质量的B2微课程教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B2微课程的特点、设计原则、教学内容及制作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B2微课程的特点B2微课程是一种针对高级学习者的微课程,通常被用于提供更加深入和专业的知识内容。
相比于一般微课程,B2微课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个性化:B2微课程需要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科特点进行设计。
2. 深度拓展:B2微课程通常包含更加深入和专业的知识内容,适合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学习者。
3. 多样化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B2微课程通常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讨论等。
二、B2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在设计B2微课程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以下是设计B2微课程的几个原则:1. 明确学习目标:在设计B2微课程时,首先要明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强调互动性:B2微课程需要注重互动性,鼓励学习者参与讨论、思考和互动,以促进学习效果。
3. 突出实践性:B2微课程应该突出实践性,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着重评估反馈:设计B2微课程时需要着重考虑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学习成果。
三、B2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设计B2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需求进行具体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B2微课程教学内容:1. 理论讲解:B2微课程可以包括一些专业理论的讲解,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框架和理解基础概念。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265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b.png)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 使学员了解B2水平的语言要求和能力- 增强学员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 帮助学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员对不同主题和话题的理解和讨论能力2. 教学内容:- 词汇:扩大学员的词汇量,学习高频词汇和常用短语- 语法:巩固和扩展学员的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句型转换等方面- 口语:提高学员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对话和演讲技巧- 听力:提高学员的听力理解能力,包括听取对话、讲座、访谈等形式的练习- 阅读:培养学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读取文章、短文和报告等材料- 写作:提高学员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文章、报告、短文等3. 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员分配任务,激发学员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员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合作学习:鼓励学员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增强学员的交际和合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为学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练习材料- 个性化学习:针对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支持4.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阶段,通过引入话题或问题,激发学员的兴趣,准备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阶段,通过听、说、读、写等不同方式,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第三步:练习阶段,通过与学员的练习和互动,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员的应用能力- 第四步:总结阶段,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员巩固和回顾所学内容- 第五步:评估阶段,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和能力5.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适合B2水平的教材,包括课本、练习题和配套材料- 多媒体资源:准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网络资源: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学习网站和应用程序,为学员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材料6. 教学评估:- 日常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作业等形式,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定期评估:设置阶段性考试或测试,检验学员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反馈评估:及时给学员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方法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为B2水平的微课程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员有效地提高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案教案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bf9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7.png)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案教案一、课程背景B2微课程是一种结合在线教育和移动学习的新型课程形式,旨在提供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
该微课程适用于各类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都能够轻松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B2微课程的特点和优势;2. 掌握设计B2微课程的基本原则;3. 学会运用相关工具制作B2微课程;4. 能够有效评估和改进B2微课程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1. B2微课程概述B2微课程是指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课程,通过结合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技能。
其特点包括内容简洁明了、学习时间短暂和交互性强。
2. B2微课程设计原则- 简洁明了:避免内容过多、复杂,注重主题的突出;- 互动性强:通过小测验、讨论等方式增加学习者参与度;- 多媒体结合:视频、图片等形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 B2微课程制作工具- 视频制作:使用专业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制作高质量的微课程视频;- 图片编辑:借助工具如Photoshop、Canva等,制作精美的图片素材;- 课件制作:PowerPoint等工具可以用来设计PPT课件,增强课程的可视化效果。
4. B2微课程评估与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反馈意见、学习效果的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升B2微课程的质量和实用性。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讲授B2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设计原则,帮助学习者了解其基本知识;- 实践操作:指导学习者使用相关工具,制作自己的B2微课程,并实际运用到教学场景中;- 讨论交流:鼓励学习者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提升对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 课程资料:提供相关的教学文档、视频教程等资料,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与实践;- 在线支持:设置在线问答、讨论平台,方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获取帮助和解答问题。
b2微视课程设计与制作
![b2微视课程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d1922d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e.png)
b2微视课程设计与制作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b2微视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微视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微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等环节。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设备,进行微视课程的拍摄和制作,包括镜头运用、剪辑技巧、音效处理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微视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对媒体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与策划: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并进行课程的策划和规划。
2.拍摄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镜头和摄影技巧,拍摄出高质量的微视作品。
3.剪辑与后期制作:学生需要掌握剪辑软件的使用,学会如何进行剪辑、特效制作和音效处理等。
4.团队合作与创新: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法、实践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微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拍摄和剪辑技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微视作品的策划和制作,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我们将使用《b2微视课程设计与制作》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多媒体资料:我们将提供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包括视频、图片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验设备:我们将提供一定的实验设备,如相机、剪辑软件等,以支持学生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a54fb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c.png)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微课程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数学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减法的认识与应用”、“减法与加法的关系”两个部分。
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加减法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2.掌握减法与加法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数学成绩。
三、教学内容1.减法的认识与应用(1)认识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和方法。
(2)学习减法运算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减法的基本操作。
(3)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减法与加法的关系(1)分析减法与加法的关系,理解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2)加深对减法和加法的认识,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3)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趣味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如比赛、游戏、练习等。
2.多种手段相结合,既用教师讲解、板书、示范,也通过图片、PPT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1.引入利用小故事、动画片等引入减法的认识与应用。
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作用和意义。
2.讲解在引入后,通过讲解减法的定义、运算方法和技巧等,使学生对减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减法概念和应用的认知。
3.练习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减法练习,包括口算和书写练习。
同时,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减法进行计算。
4.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同时,巩固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减法与加法的关系,通过示例讲解转化过程,并提供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应用减法和加法进行运算。
小学科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小学科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b75c24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6.png)
谈话:同学们做了这么多推测,要想验证自己的猜想是
为研究茎的作用做铺垫
培养逻辑推理水平
否准确我们必须要实行实验,在实验前要有一个实验方
案(看幻灯片中的实验方案),我们已经知道了根有吸收
水分的作用,实验中植物需不需要带根了?在实验时我
们通常选用芹菜、白色的月季花等容易观察容易找到的植物,实验完成之后我们必须要看到茎确实能够运输水分(茎的变化、水的变化等),实验材料填写齐全了实验方法步骤我们能够写也能够画实验现象可实行一下口头预测,结论先不填。小组讨论,不明白的能够举手问
老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分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点评,评选出优秀实验方案。谈话:为了让同学们在这节课上看到实验现象老师提前做了实验,现在老师把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出示玉簪
花幻灯片。
提问:玉簪花变红说明了什么?(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植物的茎内有运输水分的导管,水分就是通过导
管向上运输的。
谈话:下面老师发给每组一段芹菜的茎,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茎的横切面,那一个一个的小红点就是导管所在的
根和茎呢?请大家看15页科学在线。
学生读科学在线
找生说如何区分根和茎,先带学生看书。
出示幻灯片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植物的根和茎,看看
大家能不能区分?
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茎。
让生说本节课的收获,看小视频结束本节课程。
观看视频进一步巩固梳理茎
的作用。
板书设计
研究茎的作用
输导、支持、繁殖植物、贮藏营养
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植物,谁能到前面指出茎所
在的位置。
学生到台前指,让学生说说这三种茎在形态上的共同特
点
提问:你还见过哪种形态的茎?(学生发言)
道德与法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道德与法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383252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8.png)
道德与法治微课程制作与设计一.活动设计1.活动目的①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体验亲情,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
②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内涵,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把这种爱上升到对集体、对祖国的爱,使学生有一种博爱的胸襟。
2.活动准备①搜集亲情体验的资料②视频,音乐准备③准备纸笔3.活动步骤①出一些有关父母话题的抢答题,请同学们回答。
②观看一段名为《父亲》的视频,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③做一个艰难的选择,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五样东西包括人,其中包含自己和父母。
然后从这五件地东西中删除3样东西。
让同学们感受到失去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痛苦。
从而学会珍惜拥有。
④学生谈谈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或者说说自己对父亲的感情。
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让同学和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染其他的同学从而达到一种感情的共鸣。
⑤为父亲制作爱心卡。
希望心灵的震撼能够落实到行动上,为了让这种震撼能够得到持久,用一面父亲墙来见证孩子们的内心的颤动。
⑥主持人的总结,我们不仅要感谢父亲,我们要学会感激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从而达到一种主题的升华。
⑦请领导讲话。
二.活动实录(上课之前,播放《酒干倘卖无》)女:父爱如山男:母爱似海女: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永远,那么这个永远一定是父母对子女的呵护。
男: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无限,那么一定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激。
女:父亲节到来之际,爸爸,我们有话对你说,齐:父爱如山,真情告白,主题班会正式开始!男:下面我们进行第一项议程:问题抢答(第一位举手答对的同学将会获得一份手语卡)女: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感恩,人类的许多节日就是表达感恩的,第一道题目是:请大家认真听题。
(1)母亲节在什么时候?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男:请听题:(2)父亲节在什么时候?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女:请听题(3)感恩节原自哪个国家? 源于美国男:请听题:(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略)女:请听题:(5)我国重阳节在什么时候? 阴历9月初9男:今天是父亲节,我们以一曲《父亲》送给我们敬爱的父亲,请大家一起欣赏:(播放视频)女:同学们,你们能够理解父母的这份爱吗?尤其是在面临痛苦抉择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美术学科—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美术学科—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889220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8.png)
《遮遮挡挡》微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遮遮挡挡》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绘画中的遮挡体现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是绘画空间表现的重要方法。
也是训练小学生由平面思维逐渐向立体空间思维过渡的重要方法。
在本课的内容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遮挡现象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以表现生活中简单的事物为载体,通过剪贴素材的拼摆进行遮挡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对象,发现它们的遮挡关系,并且能轻松的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生活中的遮挡现象,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已有的素材,完成一幅有遮挡关系的剪贴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物体遮挡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难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已有的素材,完成一幅有遮挡关系的剪贴画。
四、教学材料准备师:课件、剪贴画素材、画纸五、教学设计导入1.动画导入,引出课题学生观察三条小鱼的位置关系,引出《遮遮挡挡》课题。
(二)讲授1、观察生活中的遮挡现象。
2、感受遮挡效果。
3、通过一段微课视频来学习剪贴画的遮挡拼贴方法。
打开材料包,根据现有的材料确定画面的主题内容,蓝色想象成天空,不同形状的绿色想象成丛林和草地,还有很多彩色房子,可以确定画面的主题内容为田野里的房子。
从上到下开始拼摆背景,先放蓝色天空,然后远处的丛林,再放上草地,深绿、浅绿搭配拼摆,可以多试几次,一层层草坪互相叠加、互相遮挡,注意纸不能超出边框。
拼摆好背景后,开始由近到远拼摆彩色房子,大房子摆在前面,小房子摆在后面,大房子挡住了小房子,同时也挡住了草地。
相同的方法,把彩色房子依次拼摆在后面的草地和远处的丛林里。
拼摆时要注意相同颜色的房子不要摆在一起,要有高有低、有梳有密、错落有致。
拼摆好位置后,从后往前一层层进行粘贴,先粘背景,再粘房子,粘胶不要太多,要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看,一层层的遮挡构成了一幅空间感强、画面效果丰富生动的剪贴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
●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能力描述●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
●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1. 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
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优秀合格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学重难点;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律,逻辑性强,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习者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内容呈现形式恰当支持内容表达;晰、重点突出;
☐将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做了关☐实施思路清晰合理,具有一定的联思考;操作性。
☐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生能
力做了充分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
提交指南和
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性强。
评价标准
2. 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10分钟。
优秀合格
☐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深入浅出,☐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启发引导性强;力;
☐内容呈现形式与讲解新颖;
☐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
☐使用文字、标注、变焦等提示性信息促进学生表达;
理解重难点;
☐注重使用提问、测验等交互方式;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3. 学生体会:两位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以录音或视频形式提交。
微课程能够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在课前、课中或课后灵活使用。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成熟的微课程,也可以设计、制作或修改微课程。
如需自
主开发,教师应掌握拍摄、录屏、PPT 合成等必要的微课程制作方法和技术工具,根据内
容特点及应用目的选用不同的制作方法。
制作微课程时,教师需要明确微课程的用途是什么,该知识点适合何种媒体表达方式,实践建议通过该微课程能否将知识点讲清楚。
同时,应把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几个要点,如微视频时间一般不超过10 分钟;一个微视频中只讲一个知识点或实用策略;不要轻易跳过任
何一个教学步骤,提供完整的讲解或文字;选择合适的内容结构序列;通过标注、放大关
键点、拉近拉远、镜头快慢、字幕等方式突出重点、难点;注重过程中与学习者的交互;
结束时要有简短的回顾和总结;注重一对一学习氛围;课程教学情景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在微课程实施时,常常需要配合使用学习任务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