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新版第一单元第2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课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33张幻灯片)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 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 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 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 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鸦片战争后的十多 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 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 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 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 “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 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1689年中俄规定的待议地区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 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平方公里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 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 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 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800万两白银
平方公里
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借口: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时间: 1856年—1858年—1860年 侵略者: 侵华 罪行 英法、美俄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150万平方公里土地 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结果: 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目的) 战争性质 侵略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侵略中国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英国 1840——1842 历时两年 沿海城市 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英法、俄美 1856——1860年 历时四年 从沿海深入内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这些条约缔结以来,因为我 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据此推断,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为“亚罗号”船员申冤 C.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D.获得更多的赔款
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与下图相关的史实是( B)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见证和诉说着历史。下图中的“废墟”是西方列强 在哪次侵华战争后造成的B(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丧失更多的领土 ④ 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 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 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 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材料二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 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 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等。
4.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 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B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1-第1课鸦片战争
新界
九龙半岛
香港岛
割地对中国有 什么危害?
1个银元约合0.73两白银
2100万银元约合 1533万两白银
相 当 于
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
赔款加重谁 的负担?
置五 上处 有通
何商 特口 点岸
?在 地 理
位
北京
营口
危害:黄 我国天东津 南沿海门户大开!
烟台
河
运
黄海
河
汉口 九江
南京
长 江
镇江
上上海海
外交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统治危机四伏
迅速崛起
右图是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清 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的产物。
思考: 1、在闭关锁国政策下,外国人进华经商容易吗? 2、猜想:在当时,中国的丝绸、茶叶在外国贸易中有优 势吗?而英国的呢绒、布匹等卖到中国,受欢迎吗?
工业革命所激起的巨大生产力要求 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经济上:白危银机外;人流民,清负政担府加财重政 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军队战斗力 下降 生活上:毒害中国人身心健康
林则徐(1785年-1850年),福建侯官(今 福州)人。1838年底,受命钦差大臣赴
广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 人员翻译外文书报,了解 各国的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等情况,被誉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有着直接的关系( A.林则徐
A)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
2.右图的雕塑是某地广场的一个爱国 主义教育景点。据此判断,与该雕塑有
关的历史事件是( A)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课件 新人教版
青海出土舞蹈纹彩陶盆
3.原始舞蹈
鸟形象牙圆雕
山顶洞人的项链——装饰品
4.装饰品---原始的审美意识
小资料
项链的起源
一种看法认为项链是“抢婚”习俗的演变,项链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 父系氏族转变的时期。当时,人类以狩猎和种植为生,男子在经济上已处于 支配地位,私有观念开始产生,这导致女子从氏族核心地位退下来,成为男 子的附庸。在氏族或部落战争中,胜者把对方部落的女子做为战利品掳来。 为防止她们逃走,常用一根链子或绳子捆住他们的脖子和手。后来,便逐渐 演变成了一些地方的习俗,即在男女正式成婚时,以“抢”的方式把女方接 到男方处,同时以金属饰物套在女子脖子或手上,以示束缚。如今抢婚早已 被淘汰,而为了防止女人逃跑的链子却演变成为用金、银、珠宝制成的装饰 品,成为今天的项链(项圈)和手镯(手链)。 另一种看法认为人们戴项链最初是为了显示力量和勇敢。因为考古发现, 几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经使用串饰。那时的串饰是用兽 骨、兽牙、贝壳等串成,并用染料染成红色。在与猛兽的搏斗中,人们发现, 失去鲜红的血就失去了生命,同时也深感猛兽的牙齿、四肢和利爪的力量。 人们在捕猎获胜后,把吃胜的兽骨、兽牙、兽爪串在一起,并染成红色,一 来显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二来也企望由此而吸收猛兽的力量和生命力。项 链应运而生。
骨耜是用动物肩胛骨加工制成,用于翻地掘土用的复合工
具。 河姆渡遗址大量骨耜的出土,说明当时的人类已开始在 农业生产中推行耜耕技术;经过耜耕的土地,土质结构疏松、 肥沃,可以增强耕作效果,提高产量。
这是根据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水井遗迹复原而成的。河姆渡 水井遗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水井遗迹,说明河姆渡的远古 居民已经知道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他们对水的饮用要比以 前方便多了。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 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 (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 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借口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 披着宗教外衣,为非作歹,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 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 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 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
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
之中。”
维克多•雨果 (l802~1885)
1860年10月,震撼世界的大抢劫开始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 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 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 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 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 授课时间:第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4. 教学时数:45分钟
本节课将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及影响展开,结合新人教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分析能力。通过讲解、讨论和互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形成深刻的历史认识。
5.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的教材。
2. 辅助材料:准备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视频片段,以及战争过程的动态演示文稿。
1. 案例一:火烧圆明园
让学生分析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案例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让学生了解条约的内容,分析条约对我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七环节: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我国历史发展。
第八环节:课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约( C )
A.100多万平方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12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首方页 千米 末页
过关训练
12.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年代尺。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两股列强势 力的钳制。南方列强势力强调扩展商务与经济 特权,北方列强势力更注重领土扩张。其中北 方列强势力主要是指( D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10.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最深刻的影
响是( C ) A.大量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中国的市场被进一步占领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损失大量珍宝
11.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
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 300千米的边界线全
部确定。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曾通过一
夏宫:圆明园;强盗:英国、法国;态度: 反对和愤怒的态度。
过关训练
(3)材料三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 园的主人”又是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 什么角色?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 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树上的伙伴”:英国和法国; “主人”:中国; 角色:英法联军的帮凶;影响: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
拓展阅读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一支舰队进京换约。 清政府指定英法换约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进京。 英法公使却依仗武力,率舰队蛮横闯入大沽口。 防守大沽口的清军开炮阻击。英法联军狼狈退 出大沽口。 ——《中国历史》(200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_ 图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案_ 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重点难点】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17张PPT)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 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二 次 时间:1856—1860年
鸦 经过: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
片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战 列强侵华罪行
争
俄国侵略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60.8月,英法联军第三次攻陷大沽; 1860.10月,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北京条约》
讲授新课
(二)天津条约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公开航行 签订国家: 俄美英法
(1)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侵占中国外兴安岭,黑龙江 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 土最多的条约。 (2)通过《北京条约》侵占中国西北和东北44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 (3)沙俄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材料研读
雨果的愤怒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 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 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 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兰西,另一个则叫作英格兰……我相信解放 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 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 大片领土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问题思考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 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2张PPT)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课件第1课至第3课共3课时
中 国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贸易逆差)
正常贸易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40200
35445
20331 4000
1799年
7889
12576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 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 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 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 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 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中国禁烟运动给 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 会……可以使我们终于 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 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 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 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 易放过的。 (英国.《安得鲁· 韩德 森致拉本特函》)
林则徐 (1785 年 -1850 年 ) ,福 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 1838 年底,受命钦差大臣赴广 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 织人员翻译外文书报,了解 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等情况,被誉为近代中 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1.明察暗访,缉拿烟贩。 2.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交出鸦片110多万千克。 3.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 运动,英国是否会发动 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 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 开始。
2020部编版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八年级上册
总理衙门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 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相当于英法本土面积 的二倍,四个日本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
这是圆明园今昔的图景,这座宫殿为何这般模样?这场战 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 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授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 “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 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 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 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 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 特权太少。于是他们又向中国发动了一次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
有(B )
①《天津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六百 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宫后, 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 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议一议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 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 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 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1.3.2《罗马帝国的兴衰》课件(共66张PPT)
③贸易发达。
罗马帝国
(4)罗马帝国的分裂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了全面的危机,395年,罗马帝 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部分。
(5)西罗马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 继续发展,一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 约一千年(1453年灭亡),称为拜占廷帝国。
把共和国变成帝国:执政官的野心
屋大维
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
屋大维是凯撒妹妹的孙子。凯 撒曾经把他收为义子(干儿子)并指 定为继承人。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 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为了遮人耳目, 也为了避免遭到和凯撒同样的命运, 屋大维并不急于称帝,而是以“元首” (即第一公民)的身份进行统治。
元老院觉得屋大维有能力镇压奴隶 和保卫奴隶主的利益,赠给他“奥古 斯都”称号,意为神圣、庄严、伟大。
元老院
执政官
人民大会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 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 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 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罗马执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
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由
贵族选举产生,2人担任,任期一年,两 个执政官权位相等,当国家遇到危急情况 时,由元老院提名其中1人为独裁官,有 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任期不能超过6个月。 执政官有12名扈从,每人配有象征权力的 “束棒”即“法西斯”。
罗马共和国扩张的影响: 扩张过程中,罗马掠夺了大量奴隶和广袤土地。 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遍布各个角落。
(3)罗马共和国的衰弱: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3年,角斗奴隶不堪忍受,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结果和影响:影响起义虽然失败,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1:04:2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42021/8/242021/8/24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4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历史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第2次鸦片战争(课件1)(共23张PPT)
①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外 ②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1842年中英《南京 条约》割占 1860年中英《北京 条约》割占
九龙
高 岛
大屿岛
香港岛 南 丫 岛
九龙司 地方一区
蒲岛
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 适应形势的变化, 设立了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简称“总理 衙门”。它负责办理 对外交涉以及通商、 海关等事务,是清 政府一个权力很大 的中枢机构。
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外 国商品仍在中国 市场滞销
西方列强认为: “中国开放的口 岸太少,他们享 受的权益太少”
“修约”
①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②鸦片大量输入削弱购买力
清政府 拒绝 “修约”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借口
×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发动目的:
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 对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圆明 园进行大肆抢劫,并放火烧 毁(火烧圆明园)
咸丰帝
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
海晏堂—著名的“十二生肖铜像”
大水法
大水法复原图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经过
⑦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北京条约》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勘44
瑷60
北40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 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面 积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精品PPT课件
算是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只为圆一场童话梦。 穿梭回到童年,就为简单、不知所谓的快乐一番。
我选择了一家名叫“花筑“的客栈,热情友善体贴的老板会在上海地铁11号线的终点站迪士尼和客栈之间,往返接送你的整个行程。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 千米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条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约 主 ②协定关税 要 ③五口通商 内 ④领事裁判权 容
①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沙 俄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 米的领土
②十一口通商 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影 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结 封建社会。 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请问,你怎么选择?真实情况是,好多人嘴上会说选A,但最终大都会选B。因为人们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当然选B,只有傻子才会选A。
谁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到头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似乎快速获取、及时行乐是人们的天性,人们的很多心理状态是由几万年基因的进化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就等于理解,就是温情,就是关心。 带着对自己思考后肯定的回答,我安稳的睡去。
当心平和了,睡眠也就踏实了,也就能为第二天的童话镇“漫游”提供力量了。
第二天早八点,民宿老板娘准时敲门,在简单收拾过后,就出发前往迪士尼乐园了。
迪士尼乐园,在这片最神奇而真实的土地上,总有一些属于你自己的magic moment,我们虽然知道它不是生活的避难所,但总还是想让这份美好永驻。
材料二:
年代
1837——1839年
英输华货物总值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咸丰皇帝
Hale Waihona Puke 火烧圆明园• 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 他们就砸碎。他们丧心病狂,抢掠了以后 又纵火焚烧了这座闻名中外的圆明园!大 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的辉煌宫殿、参天 古树都化作了灰烬!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 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领土!!!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 面积
1858年 《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 60多万平方 南、黑龙江以北 千米
1860年 《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 约40万平方 包括库页岛在内 千米
44万多平方 千米 7万多平方 米
1860年 《北京条约》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 1864年 《勘分西北界约 以南 记》 19世纪 中俄《改订条约》中国西北部 80年代 以及以后五个勘 界议定书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 平军”。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 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 权。
• 1860年,太平军连克常州、苏州、松江, 逼近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 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 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 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 队。
火烧圆明园
•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 清朝咸丰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一路烧 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 时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 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 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 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 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园最北边 有一组西式宫 殿建筑——西 洋楼,是乾隆 时期根据西方 传教士朗世宁 的设计,由中 国匠师精心建 造的。
西洋风格的大 理石和上面雕 刻的中国传统 图案,显露出 中西合璧的风 格。
“据估计,被掠夺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 镑,在场的每个军队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 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而把 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首饰和宝石,又把金 子丢了;物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大得不能运走, 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850年,时年19 岁的咸丰帝继 位。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英法
提出 扩大特权
拒绝 修 矛盾 中国 约 担心危及统治
战争 战争爆发的根源在哪?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英法
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抵制商品倾销
中国
(自然经济占主体)
(资本主义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 50万(件)。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 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1860年,恭亲王 奕䜣被迫与英、 法、俄签订 《北京条约》。
侵华暴行之二:
沙俄侵占我国大量领土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40多万平方公里。
1864年中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44万平方公里。
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割 占7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兵一卒,强占中国领土最 多的国家,共达150多万平方千米,侵害中国利益最多 的国家
英国人认为根源在哪?
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 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 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 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 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 享受的特权太少。
你认为英国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 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 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 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 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 享受的特权太少。
英国人的目的达到了吗?
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 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 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 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 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 享受的特权太少。
矛盾 约
拒绝 担心危及统治
中国
战争
北京 天津
定海
广州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
爱新觉罗·奕訢,号乐道堂主 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 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 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 帝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遗诏 封“恭亲王”。
侵华暴行之一: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 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
圆 明 园
它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凿湖泊,堆积土山,再 点缀些亭台楼榭,形成许多秀丽的景点。
乾隆先后六下江南,每见美景名胜便命人在圆明园中仿造。
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类似庐山飞流直下的瀑布,类似杭州西湖 的波光水色,也可以领略神话传说中仙人出没的海岛宫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