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导致鱼病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导致鱼病与防治

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叫水产动物病毒病

病毒及病毒病

病毒(virus): 是一类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含一种类型核酸(DNA or RNA),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病毒的主要特点:

1)个体徽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2)病毒颗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3)以寄主活细胞内寄生,寄主死亡,病毒扩散或死亡

4)病毒对水产动物养殖危害较大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2)传播快,难控制;

3)防治困难,无特效药

水产动物病毒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草鱼出血病

1.1 病原体:草鱼呼肠弧轮状病毒,病毒的个体极小,呈颗粒状,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所以难以用药物治疗。

1.2 流行情况:草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发病率高,5-9月主要危害草鱼种,5-7月主要危害2龄草鱼种,8-9月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

1.3症状:病鱼各种器官组织伴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体色发暗,微带红色。病症主要有三种类型:红鳍红鳃盖型:鳍条,鳃和口腔发红;“红肌肉”型:撕开病鱼的皮肤或对准阳光或灯光透视鱼体,可见皮下肌肉充血;“肠炎”型:病鱼肠道充血,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1.4病理变化:病鱼严重贫血,血量减少;骨骼肌出现红血胞浸润,肠上皮细胞脱落

1.5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进行初步诊断

诊断时务须仔细观察病鱼体外和体内肠道等器官。首先检查病鱼口腔、头部、鳍条基部有无充血现象,然后用镊子剥开皮肤观察肌肉是否有充血现象,最后解剖鱼体,观察肠道是否有充血症状。如果充血症状明显,或者有几种症状同时表现,可诊断为草鱼出血病。(注意区分:肠炎型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

2)根据病理变化诊断

3)免疫学诊断

1.6 防治:草鱼出血病的病毒活细胞内寄生;病鱼和死鱼不断释放出病毒,通过水体传播;并且该病毒抗药性强。这样就造成药物治疗的困难,

目前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

1)注射灭活疫苗。对草鱼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当年鱼种注射时间是6月中下旬,当鱼种规格在6-6.6厘米时即可注射。每尾注射百分比浓度疫苗0.2毫升,1冬龄鱼种每尾注射1毫升左右。经注射免疫后的鱼种,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同时还可用浸泡疫苗进行浸泡免疫。

2)每100kg鱼每天用克列奥-鱼复康100克或鱼复药2号2.5-5g拌饲投喂,

连喂3-5天。

3)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混用),再加食盐0.5kg伴饲投喂,连喂7天。

4)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刺槐子,0.5kg 苍生2号,0.5kg食盐伴饲投喂,连喂2天。

2鲤痘疮病

2.1病原体:疱疹病毒,颗粒近球形,20面体,

2.2流行:主要危害鲤鱼、鲫鱼及圆腹雅罗鱼;流行于冬季及早春(10-16℃);在发病期间,同池的草、青、鲢、鳙、鳊鱼都不感染,此病流行不广,水库网箱养的鲤鱼此病较常见。

2鲤痘疮病

2.3 症状:患痘疮病的病鱼在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逐渐扩大并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据了鱼体表面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2.4 病理: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乳头状小突起,分层混乱;有些上皮细胞内含有包涵体

2.5 诊断:

1) 根据症状初步诊断;

2) 观察增生物的组织切片为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异常增生;

3) 超溥切片观察疱疹病毒。

2.6 防治方法:

1) 流行地区换养对此病不敏感的鱼类

2) 升高温度或稀养有预防作用

3) 将病鱼放到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

4) 注射左旋体氯霉素:25mg/尾鱼,结合0.225ppm药浴,7d后见效。用0.4-1 ppm 红霉素全池遍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3淋巴囊肿病

3.1病原:淋巴囊肿病毒,DNA病毒,呈正二十面体,直径130~330nm。

3.2流行情况:最早发现的病毒病,已发生于包括鲆和鲽等100余种海淡水鱼类,多发生于高温季节。

3.3症状:属慢性皮肤瘤,在皮肤、鳍及鳃部有水泡状肿胀物,其大小随部位不同而异,大多分布于血管附近。

3.4病理变化:淋巴囊肿细胞独一无二地肥大鱼体细胞,成群细胞由于压迫而呈多角形;细胞具有透明厚膜

3.5诊断:依外观初诊,以电镜观察确诊

3.6防治:无有效方法

4真鲷虹彩病毒病

1.病原:真鲷虹彩病毒(Iridouirus): 病毒粒子正六角形,大小为200 ~ 240 nm;感染部位为鲷科鱼类的脾脏,其次为肾脏。

2.症状和病理变化:身体发黑、体表和鳍条出血、脾脏肥大,肾脏肥大。[光镜] 病鱼脾脏有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电镜] 脾脏细胞内有许多的六角形的病毒粒子。

3.诊断方法:[初诊] 脾脏异常肥大[确诊] LM下有异常肥大细胞、EM下脾脏细

胞内有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鲷科鱼类的幼鱼发病死亡高,发病高峰水温22~26 ℃

5.防治:无有效方法

5.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

1、病原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

双RNA病毒科

病毒为正20面体,无囊膜,直径55-75nm

2、症状

食欲丧失,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肛门多数拖着线状粪便,还可见到原地转圈游泳等异常的活动现象。

病理组织检查为胰腺广泛坏死。

主要发病鱼类:鲑鳟鱼类(鱼苗-3月龄鱼)

IPNV宿主范围很广,如鲆、鲽、鳎、鳕

流行季节:春季,一般发病水温10~15℃

4、诊断方法

根据外观症状初步诊断,取病鱼胰脏组织作切片、HE染色可诊断。免疫学、ELISA 诊断。

预防

1.加强检疫工作,不将带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入或输出。

2.发现疫情首先要封锁、销毁病鱼。被污染鱼池用浓度为200毫克/千克的有效氯消毒;被污染的工具用2%福尔马林或pH为12.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10分钟。

3.已有眼点鱼卵用浓度为50毫克/千克的10%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如水的pH较高时,则需用浓度为60~100毫克/千克的10%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

治疗:

1.疾病早期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剂(PVP-1)拌饵投喂,每天每千克鱼1.64~1.91克有效碘,连用15天,可降低死亡率。

2.大黄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以每万尾鱼0.25~0.5千克的剂量拌饵投喂,同时全池遍洒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病毒灵,对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有一定疗效。

3.水温在10℃以下可降低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死亡率,因此,可将病鱼放在低温水中饲养,以控制疾病的发展。

6、虹彩病毒病

(一)淋巴囊肿病

1、病原:

虹彩病毒科,淋巴囊肿病毒(LCD)

dsDNA病毒

呈正20面体,直径200~260nm

2、症状:病鱼的皮肤上、鳍上和眼球等处出现许多小疱状肿胀物。肿胀物大的直径3cm的白色细胞团块,这些肿胀物有各个分散的,也有聚集成团或联成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