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庄画家村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画家村落更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画家村落更新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a55f5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3.png)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画家村落更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近年来,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成为了城乡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更新与现代化改造,成为了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将村落更新与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相结合,从而推进城乡建设的和谐发展,在保护乡村文化的前提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创造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小堡画家村则是一个融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化建设为一体的典型示范村落。
该村依托宋庄文化与宋庄艺术,以其众多画家村落而闻名。
当前,小堡画家村落正逐渐面临近代历史文化的消失和乡村经济萎缩的困境,如何将小堡画家村落进行合理的更新与发展,既保护历史与文化遗产,也满足居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现状分析小堡画家村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东南角,距离北京市中心区域约35公里。
小堡村坐落在河北平原上,周围还有许多村庄,总面积大约为1.76平方千米。
村内许多居民均是从事绘画创作工作的画家,在绘画艺术方面颇具特色。
小堡村落曾经是一个载汉文化、数艺文化、书法文化、音乐文化、绘画文化等人文文化的大村庄。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堡画家村落也面临种种困境。
1. 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小堡画家村落内部雕梁画栋、建筑布局、门厅设施等都蕴含着浓郁的文化艺术特色,但是却缺少有效的保护与利用。
现今的村落在临街的地方仅保留了传统建筑样式,而居住楼房存在着不规划、不保护、太过时新等问题。
同时,如东房式、马踏飞花式装饰等传统雕刻文化艺术,由于制作难度大、耗费时间多、成本较高等原因,致使其得不到有效传承。
2. 乡村经济萎缩,居民生活质量亟待提高乡村经济萎缩是小堡画家村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小堡画家村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导致村内缺少知名商店,以及各种娱乐休闲设施,生活水平较低。
村内靠绘画为主要收入的画家,也面临着画作难以销售等问题。
因此,为了满足居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小堡画家村落进行更新和发展尤为重要。
“画家村”的房产纠纷
![“画家村”的房产纠纷](https://img.taocdn.com/s3/m/196dd928aaea998fcc220ebe.png)
当然 , 具体过错 的认定不能“ 一刀 《 房屋买卖协议书》 系违反法律规定 的 切” 还应在个案 中予以衡量 。 , 现在 , 有 情形 , 当属 无 效 。 的买房人明知 “ 小产权房”交 易不合
诈、 胁迫 的手段订立合 同, 损害 国家利 纠纷案件的会议纪要 》的相关规定 中 益 ;、 2 恶意 串通 , 害国 家 、 损 集体 或者 可 以 找到 缘 由 。这个 纪 要 明确 , 民将 农 第三人利益 ;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 建盖在农村宅基地上 的住房卖给城市 3
目的 ; 、 害 社 会 公 共 利 益 ;、 反 法 居 民又 起诉 要求 收 回 的 ,法 院原 则 上 4损 5违 律、 行政 法 规 的强 制 性 规定 。 将判决双方合 同无效 ,但是考虑到农
签订了《 房屋买卖协议 书》 。李某对房 独就损失赔偿 问题 向通州区法院提起 要求马某赔偿4 万元 。通州法院 8 屋进行 了改造 , 之后就在这里安 了家 。 诉讼 , 对 20 年 , 0 7 据说宋庄要开通地铁 , 这里 的 经 过 审理认 为 , 于李 某作 为买 受人 利
应 房价将随之大幅度上涨 ,村 民还能分 益 损失 的赔 偿 , 当全 面考 虑 出卖人 因 补偿所获利益 , 以及 到巨额的拆迁补偿款。村 民马某很后 土地升值或拆迁 、
悔 当初卖掉房屋 ,于是他一纸诉状将 买受人 因房屋现值和原买卖价格的差 判 画家李某告上法庭 ,要求李某返还房 异所造成损失两方面因素予以确定 ,
屋。
决马某赔偿李某损失 l. 8 万余元 。 5
2008年中国十大法制案件
![2008年中国十大法制案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ddd319b7360b4c2e3f642b.png)
2008年中国十大案件1、“华南虎照”案(5435606票)2008年11月17日,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旬阳县法院对“华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龙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
周正龙因犯诈骗罪、非法持有弹药罪,法院决定对其执行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
2007年10月3日,周正龙宣称拍摄到濒危动物野生华南虎的照片引发轰动。
法院认定周正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拍摄假华南虎照片的手段骗取奖金2万元。
网络评论:持续了一年多的“华南虎事件”似乎尘埃落定了。
然而,由此案引发的辩论和争议却在持续进行着。
接近2008年年尾,周正龙突然抛出一份声明为自己喊冤翻案,让这一事件更显扑朔迷离。
正所谓:打不死的“周老虎”,说不得的真相。
2、杨佳袭警案(3593239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11月底对“杨佳袭警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杨佳上诉请求,维持原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杨佳于2008年11月26日上午在上海被执行死刑。
杨佳于2008年7月1日上午闯入闸北公安分局办公大楼,持刀行凶,致6名民警死亡、2名民警轻伤、1名民警和1名保安员轻微伤。
网络评论:杨佳案之所以具有标本意义,不仅仅在于其血刃十人、六死四伤的惨烈,而是透过此案,警民关系已经成了当下社会一个不得不揭开的疮疤。
杨佳案以死刑判决终结,这个结果可以告慰无辜的逝者和伤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有人是无辜者,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而且这种状态不会随着审判的结束而终结。
3、陈良宇腐败案(3357438票)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项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现判决已生效。
1988年至2006年,陈良宇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39万余元。
此外,他在违规动用社会保险基金、股权转让、土地征用等方面滥用职权,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北京宋庄画家村农宅交易案终审宣判
![北京宋庄画家村农宅交易案终审宣判](https://img.taocdn.com/s3/m/46f5838d6529647d26285200.png)
北京宋庄画家村农宅交易案终审宣判宅基地流转困境未破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张小梅北京报道北京宋庄艺术家与农民的宅基地房系列纠纷第一例案件尘埃落定。
12月17日,惟一一例进入审判程序的李玉兰案二审终审判决,法庭裁定画家李玉兰与农民马海涛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裁定李玉兰于判决生效90日内腾出住房。
同时,法庭认定合同无效的主要责任在于农民马海涛反悔,画家李玉兰可另行要求赔偿。
这是北京著名的国际艺术区宋庄画家村系列农房买卖案中一例,其他13起诉讼也已进入司法程序,而当地至少有200多名来自全国甚至国外的艺术家在这里购买了农民房屋安家,进行创作。
随着宋庄艺术区声名日盛,当地的房价同步飙升,一些早先出售农房的农民和购买农宅的画家的纠纷层出不穷。
剥离国际画家村的艺术光环,近些年,以宅基地为核心的农房和集体产权住房(“小产权”)交易从未停止,而因此引发的纠纷和诉讼也屡见不鲜。
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宅基地交易,但如何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解决城市化日益紧迫的土地需求,不仅仅是土地节约利用的问题,更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法院判决在李玉兰案中,原告马海涛原系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辛店村农民。
李玉兰为城市居民,户籍地为河北省邯郸市。
2002年7月1日,马海涛与李玉兰签订《买卖房协议书》,李玉兰以4.5万元的价格购得诉争房屋及院落,买后花费十几万元进行整修和布置。
同时,李玉兰拿到了房屋买卖协议和土地使用证。
但因宅基地土地使用证无法“过户”,只是在变更栏注明,“房屋出售给李玉兰使用”。
2006年年底,马海涛要求原价收回住房,遭到李玉兰拒绝。
2006年2月,马海涛夫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购买合同无效,撤销合同、收回房子。
北京市通州区法院一审认为,李玉兰系城市居民,依法不得买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判决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判决李玉兰将诉争房屋及院落腾退给马海涛,原房主按照评估价给李玉兰9.3万元补偿款。
李玉兰不服,上诉至北京市二中院。
通州区宋庄:承载两个文化创意聚集区的镇
![通州区宋庄:承载两个文化创意聚集区的镇](https://img.taocdn.com/s3/m/f08f313983c4bb4cf7ecd129.png)
团正在跟进产业发展趋势 , 抓住机遇 ,
力 ;通过 文化 氛围的营造 为宋庄创造 和文化出版发行基地 等。
聚焦原创 , 把握核心竞 争力 , “ 以 创新 开发模式 、 搭建 自主平台、 培育创意阶
良 投资 好的 环境, 过 展文 产 通 发 化 业
三辰卡独 厚 的 地 理 位 置 , 利 的 交通 网络 构 成 了宋庄 镇 独 有 的 区位 公 得 便
优势 。目前 , 全镇 15 1 方公里的 面积上兴起 了两个 北京 市文化创意产业集 在 .平 1
群— — “ 画家村”和三辰卡通动漫 网游产业基地 。
维普资讯
以上 。
“ 画家村 ” 的出现推动 了宋庄镇产
业结构 的调整 。 胡介报说 , 原来的宋庄
地 区是 以农业为主 ,后来发展到 以工 业制造 业为主 ,现在 由于文化资源 的
通州 区宋庄 刊 光 _ 者治 ■ 记陈 本 承载两个文化创意 聚集区的镇
宋庄镇位于首都 东部通州 区,地处湖 白河 与温榆河之 问,西北镇 界距首都
维普资讯
本 特稿 期
通州区宋庄 “ 画家村 ”
通州 区宋 庄镇 的 “ 画家村” 已经 被 列为 已经形 成的北京 十大创意产业
聚 集地之一 。宋庄镇党 委书记胡介报
说, 宋庄镇的产业 、 文化资源的积累 已 有1 0多年 的历程 ,文化 的积累主要表 现在 艺术家 的集 聚 ,所 以宋庄 作为艺 术 家群 落的聚集 区是名 副其 实的 。宋 庄现在有 10 多名 艺术家。这是一个 20 巨大 的文化创意产 业聚集 的不可多得 的 资源 ,这个资源 的形成是靠 自然的 凝聚力 , 而不是政府 的号 召, 以它的 所 爆发力 和产 业的凝聚力非 常大 。2 0 05 年, 宋庄的创意作 品成交额在2 5 . 亿元
中国宋庄
![中国宋庄](https://img.taocdn.com/s3/m/6a5b9719b7360b4c2e3f64b1.png)
中国宋庄一、宋庄的发展历程宋庄位于北京通州区北部,百里长街东延长线上,距天安门24公里,总面积115.929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近10万人。
这个原本普通的小村庄现在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90年代初期一个群体的介入,这个群体就叫做“画家”。
20世纪90年代初,大批艺术家从全国各地投奔圆明园,聚居在福缘门村一带,圆明园遭清理后,原居那里的艺术家们便流离失所散居各处。
一些艺术家开始寻求其他更为安全、安静,有利于创作的环境,于是他们发现了宋庄,这里有良好的环境和低廉的租金。
最先进驻宋庄的艺术家几乎都是当年圆明园的第一代,他们很像是一群拓荒者,寻求埋藏宝藏的地方。
经过几年的发展,附近的村舍都成为了艺术家的摇篮。
美术馆、艺术园、美术基地、工作室比比皆是,画廊也是不计其数。
到2006年,宋庄的艺术家已经达到1000人左右。
可以说画家是宋庄的花朵,为宋庄招蜂引蝶。
随着艺术家逐渐形成规模,宋庄开始被称为“画家村”,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原创艺术家的聚居群落。
经过13年的发展,宋庄已经形成了一个产值2.5亿元以上,集现代艺术作品创作、展示、交易和服务为一体的艺术品市场体系,相关的配套产业和服务行业以及基础设施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宋庄从单纯的艺术家居住性聚集形式,成为以画家、创意为主,拥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多功能艺术聚集区。
包括建筑外观整体显示艺术村与众不同的文化风貌。
2006年,中国最大的动漫企业“三辰卡通集团”北京总部和制作基地正式入驻宋庄镇,标志着宋庄迎来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阶段。
北京市目前将宋庄定名为“原创艺术集聚区”,是抓住了宋庄艺术家聚居区的本质特点。
何为原创,原创是传统的挑战者,原创质疑传统,并悬置传统;原创的目标是制造新的传统。
原创是宋庄与大芬村等其他艺术园区最大的区别,是宋庄艺术发展的根本。
同时,宋庄也是最具“艺术性”的艺术园区,因为聚集于此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人和机构基本上是围绕艺术品开发的。
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17.4%,并与英国的21.3%和美国的27.9%迅速拉近了距离。
北京宋庄画家村农宅交易案终审宣判
![北京宋庄画家村农宅交易案终审宣判](https://img.taocdn.com/s3/m/e00230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1.png)
北京宋庄画家村农宅交易案终审宣判前言北京宋庄画家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和人文历史积淀。
近年来,该区域的多处农宅逐渐被开发商买下并改建为民宅,而这些农宅多数是由宋庄画家用来居住和创作的。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这些农宅价格节节攀升,但开发商往往采用不正当手段并强行收购,引起业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最近一起在北京宋庄画家村发生的农宅交易案进行分析,并介绍案件终审宣判的情况,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和社会大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背景在北京宋庄画家村附近,有一处由96岁老人郭某所有的农宅。
这处农宅建于2005年,共有6间房,占地1500多平方米。
2019年初,郭某的儿子与一名房地产销售人员联系,对外表示这处农宅可以进行交易,并承诺将房屋交由该地产销售人员负责。
该销售人员随后联系了开发商,开发商以高价购买了这处农宅。
但此事引发了宋庄画家村内多名艺术家的不满和抗议,认为这一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艺术家们随后聚集在郭某的门前抗议,要求开发商退还郭某的农宅。
案件审理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护宋庄艺术家的合法利益,北京市通州区法院于2019年7月对该案进行了立案审理。
经过多次开庭审理,法院查明,该开发商在收购农宅时采用了不正当手段,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最终,法院做出了终审宣判:撤销该交易,并要求开发商退还这处农宅。
终审宣判意味着该案的判决结果已经正式生效,法院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在终审宣判之后,开发商和相应的责任人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行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的审理过程中,法院高度重视维护宋庄艺术家的合法权益,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维护了画家村的文化底蕴。
此外,法院还通过这一案例向全社会发出了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群众权益的明确信号。
该案件的最终判决表明了法律是公正、客观的,也充分证明了法院保护公正和公共利益的坚定态度。
农宅交易事件虽然看似只是一起普通的经济争端案件,但在此案中,相关当局应当更加重视宋庄画家村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加强管理和监管,妥善处理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
北京“画家村”小产权房风波
![北京“画家村”小产权房风波](https://img.taocdn.com/s3/m/286ab193bb4cf7ec4afed0b4.png)
北京“画家村”小产权房风波作者:刘刚来源:《记者观察》2008年第03期李玉兰被告上法庭时,她还没有想到5年前花费4.5万元购买的一座院子会惹上大麻烦。
终审判决下来了,李玉兰一家必须离开自己精心经营了多年的辛店村284号小院。
和她一样成为被告的13位画家购买的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子,而这类房子在法律和制度意义上是这些城里人不能拥有的。
法庭终审判决印证了这一点,也印证了建设部关于“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障的警示。
北京通州宋庄,这个“画家村”第一次不是因为艺术聚集了世人的目光,而是因为一个在2007年颇有热度的词——小产权房。
宋庄镇必须接受小产权房风暴可能带给她的改变,甚至可能迷失文化创意的方向。
尽管宋庄已把建立文化创意园写进了这里的“十一五”规划,但房子争端已成了不得不面对的坎。
老房东马海涛夫妇拒绝和媒体接触,他们已被画家李玉兰反诉要求赔偿,赔偿数额会让他们自己衡量讨回房子是值的还是不值。
而被告李玉兰和谭小勋却把自己生活了5年的家丢了。
在这次判决中,似乎没有胜者。
正如媒体追逐的原因一样,这次判例的示范效应会从宋庄传到全国吗?因高房价而追逐着小产权房来到乡村的城里人似乎应该明白了:乡村并不属于自己,而很多小产权房的命运在这个判例后更显得曲折。
辛店村284号2007年12月26日上午,小堡村art9号工作室,尖利的切割金属的声音和敲打声从一间工作室里传了出来。
“暖气冻坏了,有点闹。
”李玉兰的大女儿在门口等候。
这是一间空旷的工作室,零星的东西杂乱地散在地上,墙上挂着很多油画。
室外温度在零度左右,工作室显得很阴冷。
李玉兰说,他们一家四口要在工作室里过冬。
工作室一隅,布毡搭成了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窝棚。
窝棚里,修暖气的巨大噪音让李玉兰10个月大的小女儿葵葵有些烦躁,在李玉兰怀里哭个不停。
这个窝棚是李玉兰母女三人住的地方,住在窝棚外的丈夫谭小勋仍用大被子蒙着头,快11点了,谭小勋把头从被子里钻了出来。
“这么大的声音,能睡着吗?”“唉,这狗日的生活。
北京宋庄画家村小产权房纠纷案件
![北京宋庄画家村小产权房纠纷案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7187a4172ded630a1cb600.png)
北京宋庄画家村小产权房纠纷案件关键词:农村房屋买卖农村宅基地买卖小产权房买卖律师点评:通州画家村农村房屋买卖无效案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被媒体关注,这个案例也让我们深刻反省现在的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制度。
宋庄农民和艺术家之间关于房屋买卖的诉讼,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这件看似普通的民事诉讼,它的来龙去脉其实也十分简单――艺术家当初低价购房,而随着房价升值,农民又要求夺回自己的房屋,正好相关的法规成为农民夺回房屋的依据。
在这个简单的事件中,见证了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历史背景,见证了房地产业土地变黄金的好时光,见证了城市化浪潮下城乡人口的对流,也见证了文化产业在中国萌芽成长并承载了神话般期待的进程。
北京宋庄画家村案再调查:小产权房买主看到希望一起农民房买卖纠纷,因为地处宋庄——一个蜚声中外的北京郊区画家村,牵涉到大批画家的去留和画家村的存亡而分外引人注目。
官司一打数年的背后,是农村宅基地尚不能自由流转带来的利益困境。
小产权房一天难以放开,类似的案件就还将继续,但北京市二中院留了“伏笔”的判决,也让小产权房的买主们看到了希望时隔一年,宋庄画家李玉兰和卖房农民马海涛之妻董秀梅再次走进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法院。
这一次,他们在原被告席上换了个位置。
6年前,农民马海涛以4.5万元将自家宅院卖给了李玉兰,两年前马海涛则“依照法律精神”决定将其要回来。
经过2007年的一审二审,北京市二中院依据“农村居民不得出售宅基地给城市居民”的有关规定,判定房产买卖无效。
李玉兰败诉失房,而马海涛则被判返还李玉兰总计9.3万元的卖房款与补偿款。
因为地处宋庄这个蜚声中外的画家聚居村镇,李玉兰案成为2007年农民房买卖纠纷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例。
它的走向,影响着有同样遭遇的其他12位画家,甚至或将改写画家村的未来。
画家们没有放弃。
3月3日,以“信赖利益损失”为主要诉讼理由,李玉兰反诉马海涛,要求赔偿48万元。
二十几位画家、几位其他区镇的购买农民房的旁听者、二十几位记者和长枪短炮,将仅容三四十人的宋庄镇法庭挤得水泄不通、异常热闹。
北京宋庄艺术家聚落空间演变发展探析
![北京宋庄艺术家聚落空间演变发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4b1e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e.png)
北京宋庄艺术家聚落空间演变发展探析王小斌;李宝山【摘要】北京宋庄小堡村是由政府和艺术家共同改造的艺术聚落.为能在保护艺术生态及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艺术聚落,本文分析了宋庄画家艺术聚落的改造原则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总结宋庄画家村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未来相关的艺术乡镇发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创意设计源》【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宋庄;艺术聚落;空间结构【作者】王小斌;李宝山【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山东金润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当代的艺术先驱来到自然宁静的宋庄,这些艺术家有当时的世界级艺术大师黄永玉,有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的艺术策展人和批评家栗宪庭,也有方力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等当时还未成名的青年艺术家。
1993年至今,宋庄艺术家的数量由最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目前的五千余人,包括来自美国、意大利、韩国、法国、英国等国的200多名国外艺术家。
其人员构成由原来单纯的架上画家、艺术评论家开始扩展到雕塑家、摄影家、表演艺术家、观念艺术家、独立制片人、音乐人、诗人、职业作家等众多艺术门类。
宋庄原创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发现北方的艺术聚落主要有三类:第一种艺术聚落是自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当代艺术兴起之后,原始的自然聚落因为艺术家的到来,转变成为艺术聚落,聚落的建设主要由政府投资,其建筑多数是新建的,艺术家主要进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代表性的艺术聚落主要有宋庄的小堡村画家村;第二种类型是具有民间艺术传承的聚落,这种聚落具有久远的历史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它往往由政府投资统一保护修建,最大可能地保护聚落原始的面貌,其艺术家主要进行民俗艺术创作,如潍坊杨家埠年画村以及天津杨柳青年画村;第三种类型艺术聚落是由艺术家自发进行改建的艺术聚落,是艺术家对艺术与乡村碰撞的一种尝试,在最大限度保护聚落生态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介入来改变乡村的风貌,但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艺术家对聚落环境的改造极为有限,主要对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改造,代表性聚落有宋庄的白庙村。
北京宋庄画家村案引发的思考
![北京宋庄画家村案引发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e0e50c5360cba1aa811da95.png)
本案 当中 ,马海涛将 自家房 屋 卖与 本集 体组 织之 外 的李 玉兰数 年 后 ,法 院之所 以如此判定 ,笔者认为基于 以下两个原 因 : ( 1 )根据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土地管 理法 》第 六 十三条 的规定 ,农 民集体所有土地 使用 权不得出让 、转让或者 出租用 于非农业建设 。集 体 经济组织虽然 给农 民分配了农村宅基地并允许在上 面建 房屋 ,但并 未 因 此使宅基地变 为农 民所有 ,农 民马海涛 出售 自家房屋 的同时 ,也将 宅基 地使用权转让 给了本 集体组织之外的李玉兰 ,而此行为却 是与法律 规定 背道而驰 的。根 据 《 合 同法 》第 五十二 条第五项规定 :违反法律 、行政 法规的强制性规 定 的合 同 ,应认 定 为无 效。所 以 ,马海涛 与李 玉兰 的
5、政 府 监 管 不 力
布的 《 关 于加 强土地转让 管 理严 禁 炒卖 土地 的逋 知》 、2 0 0 4年 出台 的
《 国务 院关 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 的决定》 以及 国务 院办公厅颁 布 的 《 关于严格执 行有关农 村 集体 建设 用地 法 律和 政策 的通 知 》 ( 国 办发 [ 2 0 0 7]7 1号) 的规定 都表 明了宅基地使用权只能 向本 集体经 济成 员转
小产权房买卖层出不穷 ,在一定程度上是跟我国的有关法律 不健全 有关 ,目前主要依靠 《民法通则 》 、《 土地管 理法》 和 《 土地管 理法实 施 条例》及 《 物权法》 来 调整宅 基地使 用权 的相关 问题 。我国现 行的 法律对宅基地使 用权转让的规定不够清晰 ,从而阻碍了农 村宅基地 使用 权的有序转让。
《 买 卖房协议书》 违反 了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土地管理法 》 第六十三条 的
宋庄
![宋庄](https://img.taocdn.com/s3/m/7256eff404a1b0717fd5ddc0.png)
48
六部分组成,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
宋
宋庄,一个从圆明园画家村“移民” 的艺术家群落。在艺术领域中,一提起当 代先锋艺术,往往就会想起这个位于远在 北京东郊 20 千米的通州区宋庄镇。在十多 年前,宋庄镇还是典型的农村小镇,谁也没 有想到,它今天能成为全国引人注目且颇具 规模的艺术区域,中国的当代美术馆会如此 大量的集中在一个村镇里。这个号称“画家 村”的宋庄小镇有十三大美术馆之多,并且 名声大噪随之带来了画廊资本的注入,现已 有画廊近百家,宋庄逐渐成为先锋艺术家的 精神家园。丰富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 造就了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大本 营——宋庄艺术家群落。 宋庄,代表了中国乡镇向城市转化的一种 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动荡” ,它所容 纳的是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吸引着来自各地、 有着不同职业和知识背景的画家、雕刻家、摄 影家、音乐人、自由作家、策划师等艺术家们 聚集于此。
画家村农民房买卖第一案终审判决 画家获赔28万
![画家村农民房买卖第一案终审判决 画家获赔28万](https://img.taocdn.com/s3/m/b630f2c689eb172ded63b71e.png)
画家村农民房买卖第一案终审判决画家获赔28万腾房画家获赔28万元历时近3年的通州宋庄画家村农民房买卖第一案终于画上句号,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今天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法院作出农民马海涛应当按照过错程度赔偿画家李玉兰经济损失18.5万元的判决。
加上二中院原先判赔的房屋补偿9.4万余元,李玉兰总共将获赔28万元。
依据判决,李玉兰在得到赔款的同时,也将搬出居住了7年之久的农家院。
记者了解到,此案一审判决后,画家李玉兰不服,认为评估时间点有误,应该按照房屋的使用性质(艺术创作)重新鉴定,且一审遗漏了搬家费及其他损失,她上诉要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
二中院经审理认为,本案原审过程中,经李玉兰申请,对涉案土地进行了价格评估。
现李玉兰认为评估结论采用的估价时间点有误、诉争房屋定性有误,导致土地评估价格过低,提出应按其使用性质重新进行鉴定。
因双方签订买卖合同时并未约定该房屋的用途,且评估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作出的评估结论并无不当,故对李玉兰主张重新评估的请求不予支持。
对于李玉兰上诉主张由马海涛赔偿其搬家费及其不能与他人继续合作的经济损失一节,因该损失并非马海涛签订合同时所能够预见,且在原审法院确定马海涛应承担造成李玉兰损失的因素时已予以考虑,故李玉兰的该项主张,缺乏依据,不予支持。
原审判决中对当事人过错的分析正确,酌定马海涛应赔偿李玉兰的经济损失数额合理。
此案在一审宣判时,法官曾指出,农民马海涛作为出卖人,当年明知国家禁止买卖宅基地,依然将自己的8间房屋及院落以4.5万元的价格卖给画家李玉兰。
但是在卖房多年后,马又以违法出售房屋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因此应对合同无效承担主要责任。
此案中,马海涛和李玉兰都存在过错,应按七三开承担过错责任。
一审法院委托有关部门对涉案房屋宅基地区位价值进行了评估,涉案房屋宅基地总价为26.47万元,法院按照这一价格的70%计算,确定了18.5万元的赔偿数额。
今天宣判之后,农民马海涛的妻子告诉记者“难以支付这么多赔偿款”,而李玉兰也对维持原判的结果表示了“遗憾”,她仍希望双方在案件执行阶段达成调解。
北漂画家的“新长征”宋庄北漂画家最后的乌托邦
![北漂画家的“新长征”宋庄北漂画家最后的乌托邦](https://img.taocdn.com/s3/m/9e219d14c5da50e2524d7f87.png)
群 艺 术 家远 离 故土 来 到 北京 淘 金 ,其 浮 沉轨 迹 不 仅 让 我们 看 到 了艺 术 家们 的人 生坎 坷 、艰 辛 、机
遇 和 对 未 来 的 迷 茫 。 也 让 我 们 感 受 到 了 在 市 场 经
济 大 潮 中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涅 柴 和 变 异 … … 文 中所 描述 的 艺术 家 实 际上 只定 格 为 画家 ,
构 ,是 不被 承认 的 ,与当年 的 圆
明园 如 出一 辙 。
段 . 准 确 地 说 是 从 19  ̄ 开 90
李放 告 诉记 者 ,按 照官方 说
法 ,他 们 “ 在 农 业 用地 上 建设 的 是 艺 术 区 ,都 属 于 违 章 建 筑 ” 。所 以 ,之 前 与农 户 签 订 的租 赁 协 议都
等 如 今 声 名 显 赫 的 艺 术 家 ,那 时 候 还 是 刚 刚 踏 上 寻 梦 之 途 的 小 愤 青 。他 们 把 寻梦 的 起点 设 在 了圆 明
园 的福 缘 门村 和 圆 明 园村 ,来 自大
能 用 个 四 五 年 , 但 是 ,往 往 在 两 年 ,甚 至 更短 的时 间 内就 遭 遇 了拆 迁 ,最 后 , 连 剩 余 的 租 金 都 拿 不 到 ,而建 工 作 室 所 花 的费 用更 是 分 文 补偿 都 没 有 。
一
定 的 圈 子 。甚 至 形 成 一 个 又 一 个 的 小 群 体 和 部
落 。 这 就 是 北 漂 艺 术 家 最 后 汇 聚 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宋 庄  ̄19 艺 1 8 : 7
活 离不开 艺术 。我们 需要 艺术 家 ! 圜
REP0 RTERS 一08—
宋 庄 画 家 村 :在 北 京 通 州 区 ,是 中 国 最 大 的原 创 艺 术 家 的 聚 居 群 落 。 目前 居 住 着 约3 0 多 名 书 法 家 、 画 家 。 00 7 8 术 园 区 : 位 于 北 京 东 北 方 向朝 阳 区 大 山 子 地 区 ,是 原 国 营 7 8 等 9艺 9厂
宋庄艺术现象反思
![宋庄艺术现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39485ee89eb172ded63b7ed.png)
宋庄艺术现象反思作者:黄丹麾来源:《中国美术》2012年第04期一提起宋庄画家村,业内人士很快就会想到前卫艺术,画家一旦进入宋庄,就意味着他(她)进入了中国先锋艺术阵地。
由于宋庄已经成为一张艺术名片、一个艺术标志和一个艺术品牌,所以它吸引着不同地域、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艺术家们慕名而来。
同时,很多旅游者也把宋庄当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到了北京不在宋庄拍个照片留念似乎就会觉得缺了什么;尤其是搞艺术的人,只有到了宋庄才会觉得不虚此行。
宋庄与艺术牵手始于1994年。
当时,栗宪庭、方力钧、岳敏君、杨少斌、刘炜等人作为首批“拓荒者”来到这个环境清静、租金低廉的小村镇。
2005年,在宋庄落脚的艺术家增加到300余位,主要是从事架上艺术,宋庄因此被称为“画家村”。
2008年以后,宋庄的艺术家群体迅速膨胀,尤其是2009年,大批艺术家到宋庄落脚,人员也由最初的架上画家扩展到现在的雕塑家、观念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摄影家、独立制片人、音乐家、诗人、自由作家等等。
据知情者透露,目前宋庄有近5000位艺术家,堪称国内规模最大的艺术家群落。
宋庄之所以吸引大众眼球,是因为那里有极富轰动效应的艺术新闻之始作俑者,宋庄总是能产生惊世骇俗的艺术资讯。
2011年3月20日下午,一个叫成力(原籍甘肃兰州)的57岁行为艺术家,因为在宋庄表演了一场名为“艺术卖比”的性爱(性交)行为艺术,被公安机关处以劳教一年!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当代艺术评论家及网友讨论这个问题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唐宋、肖鲁1989年的“枪击事件”(中国美术馆)以及朱昱2000年的“食死婴表演”(北京通州区家中)。
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宋庄艺术家之所以闻名遐迩,就是因为他(她)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么宋庄艺术家又为什么要如此敢为天下先呢?在我看来,宋庄的艺术家之所以如此,在于他(她)们信奉艺术就像人们信奉科学是一种发明与创造一样(刘国松就持这种艺术主张),既然是发明与创造,那么“原创”就成为艺术的全部;而架上艺术在语言与风格的原创上已经鲜有作为,因此许多宋庄艺术家选择了行为艺术,但是行为艺术与架上艺术一样所谓的原创亦难有作为,所以采用极端的手法(食粪便、植皮、钻牛肚、食死婴、甚至自杀)就成为行为艺术家的首选。
通州区宋庄“画家村” 文化造镇
![通州区宋庄“画家村” 文化造镇](https://img.taocdn.com/s3/m/5c5f000079563c1ec5da71ea.png)
艺术家文化创意区 、 画廊一条街 、 东方
艺术馆 、 当代艺术学院 、 创意农业观光 园 、万荷塘小镇等新名称。 谈到宋庄创意产业规划的依据时 , 中国宋庄的始作 俑者—— 宋庄镇党委 书记胡介报 表示 , 0 4 2 0 年他就任 以后 ,
N w Eo o el e cn my We k y/新经济导刊 /4 3
的半地 下罔际 当代艺术馆 。在美术馆 的另一侧 , 几栋二层小楼正在建设 中 , “ 那是艺术家工 作室 ,几百万元 ,都是 艺术 家 自已投 资建的。 ”在北京通州 北 1 部的一个小 村庄 ,能看到这样 的美术
J
馆 、艺术 家工作室 ,还是让 人颇 感意
外。
第二 站是画家集 中营—— 小堡村 艺术家大院。画家集中营是三层小楼 , 这 里原来是 一家服装加工 厂 ,后经过 改造成 为艺术 家们的工 作室。这里有 很多画家 工作宰 ,他 们在 这里创作和
三 辰 动 漫 集 团 , 北 京 移 动 、 美 国 A K Y等机构也纷纷与其合作。 RT E
[ 档】 醯案
她 主 攻 抽 象 画 ,颜 料 是 一 种 她 所 谓 的
秘密液体 。 陈同时也是位诗人 , 1己 有 ] 的博 客。 她说太忙 r, 部十 几天没 【北 旦 l 京 了,小孩子上学 ,她也管不了。 来 自江苏的 吕顺 ,擅 长在景色 中 画一些小动物 , 如猪 、 。 猫 两个 月完成
一 一
这 里原来是一座仓库 ,面积约在 60 00
平米。
限公 司总经理洪峰等宋庄 的主要人马 全都亮 相北京 昆仑饭店 ,举行 了声势 浩 大的宣传攻 势。 据介 绍 , 次艺 术节是 以打 开宋 本 庄 为主 题 。分 三大部 分 ,其一 ,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宋庄画家村紧盯李谭夫妇一案的最终判决结果村民与画家“两大阵营”各怀心思——镇政府拟搜集房源“廉租”宋庄被逐画家昨天,记者从宋庄镇党委书记胡介报处证实,宋庄镇已经着手搜集几十套闲置房源,一旦有画家因讨房官司败诉而被驱逐,镇政府将出资廉租给被逐画家居住。
从去年10月开始,宋庄陆续有12名画家成为被告,而李谭夫妇成为败诉的第一个案例。
这一案件的最终判决将具有示范效应。
宋庄200多名画家都在观望,他们的普遍看法是,如果李谭夫妇的案子终审败诉,农民“讨房”的第一张多米诺随即被推倒,而最后推倒的可能是宋庄——这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名片。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批批画家开始落户宋庄,画家的落户给宋庄带来了知名度,也带来了经济上的商机与繁荣,宋庄成为通州乃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窗口,而通州新城规划中也把宋庄当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一个试点。
宋庄艺术促进会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与画家沟通的社团组织,该促进会助理律师饶云峰告诉记者,宋庄镇政府以前确实一直支持画家购买农民房。
因为镇政府觉得农民房和宅基地是两码事,国家法律说宅基地不许流转,但从没说地上的房子不许交易。
宋庄艺术促进会在半个月前曾经召集在宋庄买房的200多位艺术家开会,会上保证“讨房”官司不会判退,还保证不会有新的“讨房”官司重新立案。
但随着李玉兰和谭小勋夫妇一审败诉以及画家王庆松被诉案开庭,镇政府当初的意愿没有实现。
“但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出现了,镇政府和法院做了很多次沟通,但还是不理想。
”饶云峰说,镇政府为了留住画家,正在搜集闲置房源。
此举在宋庄镇党委书记胡介报处得到证实。
本报记者刘砥砺报道昨天上午,画家夫妇李玉兰和谭小勋正在起草二审的上诉材料,10天前,他们收到了通州法院宋庄法庭的一纸判决——判决他们5年前购买的农民房无效,并责令在90天内搬出目前唯一的居住地。
■接到“讨房”判决90天内搬出唯一住房“当时这所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我们夫妻俩把这里当成了北京唯一的家,进行了好几次的装修和布置。
”记者在李玉兰家看到,李玉兰的家虽然简单,但院子里挖出的小荷花池、房屋内手工刨出的柱子、自备的水暖系统——很多细节上流露出夫妻俩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李玉兰和谭小勋算是来宋庄较晚的艺术工作者。
2002年,他俩看上了宋庄村民马海涛父亲留下的一套闲置院落,双方约定以4.5万元的价格将通州区宋庄镇辛店村有北房5间、西厢房3间及院落进行转让。
据妻子李玉兰回忆,当时他们也觉得买农民院有风险,但马海涛找来了辛店村村主任康文宝作为公证人,于是双方签订了买卖协议。
去年底,正在怀孕待产的李玉兰突然收到了原房主马海涛托人捎来的口信,称要原价收回住房,如果李谭夫妇不接受条件,他将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几次沟通无效后,李谭夫妇真的成了被告。
经过两次开庭,7月10日,他们收到了通州法院宋庄法庭的一纸判决——判决他们5年前购买的农民房无效,并责令在90天内搬出目前唯一的居住地。
■当年村委会主任做公证如今矢口否认昨天上午,记者找到曾经为李玉兰和谭小勋夫妇做公证人的辛店村村委会主任康文宝,想向他探讨一下对此事的看法,但康文宝矢口否认自己曾经在这次房产转让中做过公证人,也否认了辛店村村委会曾经支持过为画家买房。
康文宝是2001年开始任辛店村村委会主任的,面对记者的访问,这位瘦高的老人显得一脸无辜。
“那都是村民个人的行为,我们村从来没给画家和村民做过中间人,要是有也不是我这一任的行为。
宅基地不能转让,这个我知道,我上任之后从来没给这种事盖过章。
”但是,记者随后在李玉兰那里,看到了这张2002年的房屋买卖合同,上面盖着辛店村村委会的印章,而公证人一栏也签着康文宝的名字。
■“房子没被要吧?”成了画家见面问候语被要求退房的不仅仅是李玉兰和谭小勋夫妇。
从去年10月开始,宋庄陆续有12名画家被原来的房主告上法庭,而更多的画家收到了房主要求讨房的“口信”。
不管在宋庄买房的200多名画家,还是准备讨房的村民都在观望,看着李谭夫妇的终审结果。
现在宋庄几个画家集中的村庄气氛有些诡异。
每隔一两天,被告的画家们就会举行碰头会,互相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即便没惹官司的画家见面的口头语也发生了改变——“作品画得怎么样了”变成了“房子没被要吧?”农民们讨房的理由完全相同:因为购房艺术家本人不是通州区宋庄镇辛店村农民,故双方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
一般来讲,农民会提出原价退还当年的房款,而法院则倾向于让被告画家申请房产评估,按照评估的价格让农民收回宅基地。
从去年10月开始,法院对宋庄农民讨房没有做出判决,直到7月10日,李玉兰和谭小勋夫妇成了第一个被判败诉的画家。
■卖了房的农民开始“串联”村里出现“讨房经纪人”“画家”杨大味一家也是遭遇讨房官司的人之一,他家1997年在这里买了农民房,属于进入较早的艺术家,回忆起当年的岁月,杨大味语气里充满了感伤。
他说当时村里朴实而和睦。
画家们出钱和农民一起安装路灯,看着灯亮起来大家都很高兴。
村周边是菜地,画家买菜都到地里随便摘,给一点儿钱农民就很满足。
随着画家村名气越来越大,宋庄的小堡、辛店等几个村的一个农民院转让费从过去的四五万变成了20多万。
三四间房的租金,也由3年前的3000元至4000元攀升到了1.5万元左右。
另外,朝阳北路的延长线也要经过宋庄,很多农民希望政府会按宋庄现在的房价给予补偿。
现在,曾经卖了房的农民开始“串联”,甚至出现了一些专业的“讨房经纪人”。
这些“经纪人”找到一些不好意思讨房的村民,表示愿意帮助对方讨房,讨房成功后获得一定的提成。
前期这些人主要负责为讨房者传递“口信”。
对话原告妻子“我们现在沉默是金”昨天下午,记者电话联系到李玉兰和谭小勋一案的原告方,马海涛的妻子,在近20分钟的谈话中,马妻一直回避“当初卖房,现在讨房”的原因。
记者:您先生当初为什么要卖房,现在却要收房?马妻:这你不用管了。
我们就相信法律,原因你问法院去吧。
记者:听说您在城里买房了,收回这房是不是为了拆迁能再赚一笔?马妻:这你也不用问了,我们现在沉默是金。
记者:您觉得您是遵守诚信吗?这么做厚道吗?马妻:什么诚信?我们就是尊重法律,我们过去卖房就是不懂法。
画家观点作为画家村,宋庄并非不可取代,“很可能像圆明园画家村一样消失”“宋庄画家村不是不可替代的,北京五环周边有的是农村的廉价房屋,如果多米诺骨牌推倒,很可能大批画家迁出,宋庄这张文化牌可能就像当年的圆明园画家村一样消失。
”画家岳敏君算是宋庄的成名人物之一,也是在宋庄最早购买农民院的人,在谈到“讨房”事件时,他如是推断。
1994年,方力钧、岳敏君、刘炜、杨少斌等人决定在宋庄买房,此后宋庄成为艺术家的一大聚集地。
“当时考虑落户宋庄,主要考虑这里是安静开阔的乡村,同时交通也较便利,当地的政府也支持我们在这里买房。
”岳敏君回忆。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在宋庄买房的画家都有当地村级政府的公证,而画家们也一致认为是政府当初的鼓励措施才让他们决定在这里安家。
很多正在打官司的画家都表示:“如果这个官司画家最后打输了,我们很难再接受在这里继续生活,最后只能选择迁出。
”一段时间以来,居住在北京通州宋庄的多名艺术家接连被当地村民告上法庭,要求认定原来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请求按照原价收回房屋。
就在几天前,当地法院在第一起有关案件的审判中支持了原告的部分请求,责令画家李玉兰和谭小勋夫妇在90天内搬出所居住的房屋,他们在5年前与原房主所签订的购房合同也被判定为无效。
至此,宋庄当地村民“逼宫”外来艺术家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
宋庄村民之所以要收回房屋,原因再简单不过,那就是宋庄的房价如今涨了很多,相比之下,当年卖房的价格看上去有点不划算。
当然,他们之所以敢于和画家对簿公堂,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懂法了,他们知道农村宅基地不允许在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流转,他们当年的卖房行为本身就不合法。
当地法院支持村民的诉讼请求,从法理上看也无可厚非。
尽管农村宅基地流转在全国各地都大面积发生,但是,一旦发生纠纷,法院只能以现行法律为依据进行裁决,缺乏法律依据的买卖合同都无法得到司法支持。
如此看来,在国际上已经享有盛名的宋庄艺术区似乎建立在浮沙之上,聚居在那里的数百名画家再次面临着迁徙之困。
宋庄从一个藉藉无名的郊区小镇,发展成北京的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创意名片,缘于艺术家与当地政府的“情投意合”。
艺术家看中了这里的地理环境和低廉的房价,而地方政府则从艺术家的聚集中看到了区域发展的难得机遇,于是,宋庄人对外来的画家们张开了怀抱。
在10年多的时间里,投奔宋庄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宋庄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座重镇,大量艺术展览在这里开办,国际热钱也悄悄地流向了这里,众多的国内外游人都把宋庄当作游览北京的必经之地。
宋庄镇政府在文化兴镇这个大命题上,更是体现出前瞻性的眼光,不仅成立了文化艺术促进会,当地官员甚至开始为一个更大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做出规划。
而在北京市的总体发展蓝图上,宋庄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如果没有“逼宫”事件的发生,宋庄毫无疑问会成长为北京的艺术大本营,与798一道,成为带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双翅膀。
面对当地村民苏醒的法律意识和强烈的逐利冲动,宋庄要想不让多米诺骨牌依次倒下去,就必须采取干预措施。
一种办法是由镇政府做当地村民的工作,劝说他们不要起诉艺术家,也不要收回房屋。
另一种办法是由政府居间协调,艺术家给予卖房村民一定数额的补偿。
不过,就算这些办法能够暂时管用,仍然不能解决艺术家的财产权合法性问题,宋庄的长期繁荣仍然得不到保障。
要想切实解开这一难题,只有从法律环境的改变着眼。
众所周知,围绕着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问题,从立法到实践都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如《物权法》在审议过程中,就删去了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条款,为宅基地的流转预留了一个“口子”。
广东省有关部门在今年2月曾起草过一个文件,规定农民合法的宅基地可以上市流转,虽然这个文件尚未批准生效,但它已被看作宅基地流转的破题之作。
从长远看来,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合理使用土地、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宅基地的上市流转会成为必然趋势。
那么,北京有没有可能在这个题目上先做一些文章呢?在经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宋庄能否成为宅基地流转的实验区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目前看来,这可能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宋庄艺术区的兴起殊为不易,保住这片艺术的热土更需要智慧和魄力。
除了在行政、财政、规划等方面要做更多的工作之外,建设一个有利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法律环境,似乎是更为急迫的任务。
而这一点,是曾经被我们所忽略的。
小产权房背后的风险在宋庄,农民私有房屋的交易,从1994年第一批艺术家到来就开始了,方力钧、刘炜、张惠平等人是最早一批买房的艺术家。
王立则说,这些人多数是2000年以前购买的。
2000年以后,卖房的农民就越来越少了,一般都是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