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简介

合集下载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的简介和历史背景介绍如下:
1、万里长城的简介: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长城的历史背景: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万里长城的介绍资料

万里长城的介绍资料

万里长城的介绍资料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的一道军事防线,是世界上最长、最具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

长城修筑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抵御侵略者的进攻而修建的。

万里长城的最早修建者是战国时期的燕国,他们修筑了一部分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的长城。

随着历代朝代的更迭,长城也进行了不断的修建和扩展。

秦朝时,秦始皇下令将北方各小段长城连接成一道完整的大长城,成为了后世所称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起点位于中国东部、山海关,终点位于中国西部的嘉峪关,总长度约为21,196.18千米(13,171.7英里)。

长城蜿
蜒曲折,穿越了山脉、河流和平原等地理条件复杂的区域。

建造长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修筑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牺牲。

万里长城的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入侵。

长城由砖石、土石、木材等材料建造而成,高度和宽度不一,最高处可达到8米,最宽处可达7.5米。

长城上还有城墙、烽
火台、哨塔等建筑,用于观察和报警。

长城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现存的部分是明朝时期修建的。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壮丽景观的象征。

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研究。

长城的介绍

长城的介绍

长城的介绍(一):中国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

中国长城在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其工程之浩繁,堪称世界奇迹。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000公里。

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了50000公里;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1厚、5米高的大墙,这道墙能够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我的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但这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

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用心作用。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

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城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城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城介绍《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防御工程之一。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长城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这篇文章将向读者介绍长城及其重要性。

长城是中国古代为抵御北方侵略而修建的一系列石头和土木结构的防御工事。

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其修建工程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直到明代完成。

长城横跨中国北方,总长超过13,000英里(21,19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结构。

长城的建造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但在此之前已有一些类似的防御建筑。

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对其进行了扩建和修复,每一个朝代都为长城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设计。

长城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和工程技术的巅峰,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传承。

长城不仅是中国的军事防线,更是一部涵盖丰富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国家统一和对外交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和旅游景点之一。

长城通过规模宏伟的石头和土堆结构,以及精心设计的城堡和观察塔,保护了中国的国土并提供了可观的交通通道。

长城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与勇气的象征。

这项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需要无数人民的付出和牺牲。

长城的建造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民族团结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对家园的深厚情感。

今天,长城仍然在中国北方的山脉中傲然屹立,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世界遗产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赞赏其历史、文化和地理价值。

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慕名而来,感受长城的壮丽和气势。

总之,长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其作为中国的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勇气。

同时,长城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工程和文化遗产的杰作。

作为《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这个书名所示,长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人类文明重要的遗产之一。

长城的资料简介

长城的资料简介

长城的资料简介•相关推荐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

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

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

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长城的地形“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

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够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

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

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

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各朝的贡献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许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

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辽宁虎山,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万里长城介绍简介

万里长城介绍简介

万里长城介绍简介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汉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南北之间的军事防御能力,将长城向南北延长到了1500多公里,在全国各地相继修建,形成了一道“长”达1万多公里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它东起辽宁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绵延万里。

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全长约一万三千里,有一万三千多里长的城墙都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砌成的。

万里长城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保护它。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它东起鸭绿江边的旅顺口,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多公里。

长城工程浩大,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它被称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万里长城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筑长城,但当时并不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而建。

—— 1 —1 —。

长城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长城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长城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1. 什么是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道巨大防御工程,是以城墙和城阙为主要组成形式的土木工程。

它地理位置非常广泛,在中国的北方、东北、西北三个地区,沿山丘、黄土梁峦蜿蜒起伏,形成了横贯我国北方的万里长城。

2.历史背景
早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防范对方的入侵,就开始在边疆修建一些简单的城墙。

至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征服六国,统一中国,修建了长城。

而后,各朝代历经兴衰、分合,都对长城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一道宏伟的防线。

特别是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大规模修筑了长城。

3.长城的主要构造和特点
长城由城垣、烽火台、墓道等多个构造组成。

城墙全部采用砖、石、泥等材料建造,宽度在3至4米之间,厚度在2至3米之间,将土堆打成阶梯状,使其看上去更加稳固。

4.长城的形成和继承
长城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巨墙城市营造技艺的传统。

但是,
由于长城历时漫长,考古发掘常常会发现它的新旧部分,在一些地方
甚至会出现早期的长城与后期很不相称的情况。

5.长城防御的作用
长城的防御作用,在于保护中原文明不受游牧民族的侵蚀和侵略。

它是中国古代文明与游牧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较量,是长期以来的一种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的产物。

6.长城的保护和维护
长城的保护和维护是一项全球性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了长城保护规划和保护工作。

保护和修缮长城,并将其与文化
旅游业发展联系起来,使之达到文化、旅游、生态多个目的,同时也
为后代留下了一件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它位置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横贯中国北部数省。

始建于公元前3 世纪。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长城史话长城位于中国北部,因其长约一万两千多华里,故而得名“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它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祖先的血汗。

长城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大部分在崇山峻岭之上建造,气势磅礴,宛如巨龙盘旋。

各地的长城中,以北京八达岭长城保存得最完好,此外还有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古北口长城等。

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天津黄崖关长城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公元前7世纪左右,战国时代的楚国,率先将西北、北、东北方向的烽火台和城堡用防御城墙串连起来,总长约500千米,称为“方城”。

公元前5、6世纪,齐国又修筑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墙。

到了公元前4世纪,秦、燕、韩、赵、魏等国,也各自在领土上修筑了长达几百千米的城墙,作为相互防御的工事。

大约在同一时间,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等,经常南下侵犯燕、赵、秦的领土,抢夺牲畜和粮食,甚至将人民抓去作奴隶,因此这三国除了在与邻国的边境上筑城墙,另外又在北方建城墙,这便是以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基础。

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后,根据《史记·蒙恬传》的记载:“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秦长城的西段是沿秦昭王的旧城修缮而成,北面、东面则是连接赵、燕的旧城,西起高阙,东到造阳,再东行,抵达辽东。

修筑时间从秦始皇三十年伐匈奴开始,以八年时间筑成。

当时的长城长一万余华里,等于5000多千米,因此这一时代的长城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呼。

秦始皇时代的长城虽已达万里规模,可是汉朝的长城更加宏伟,长度达10000多千米,是历史上将长城修筑到最长的时代。

长城简介

长城简介

长城(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同义词万里长城(中国古代军事工程)一般指长城(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2月1,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文名长城外文名Great Wall地理位置中国北方总长度21196.18千米建造时间西周至清文保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价值世界文化遗产荣誉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适宜游玩季节春夏秋为宜所属国家中国所属城市华北,西北,华中等名称由来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烽火戏诸侯——骊山烽火台长城: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

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长城简介介绍

长城简介介绍

文化传承
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有助于弘扬中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 感和凝聚力。
旅游发展
合理利用长城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 ,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
国际交流
通过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加强国际 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舞 台上的文化影响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以长城为主题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 登高、清明节祭祖等,不仅弘扬了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传承了长城文化 。
民间传说
长城沿线流传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 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丰富了长城的文 化内涵,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间文 化。
长城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历史价值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 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
长城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长城的历史背景 • 长城的地理位置与分布 • 长城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 长城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01
长城的历史背景
长城的起源与修建
防御外敌
长城作为古代中国的重要防御工 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 各诸侯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 侵扰而修建。
长城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北部边界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界,沿线穿越多个省份和自治区。
东西横跨数千公里
长城东西横跨数千公里,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
长城的分布情况
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
长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修建和扩展。
明长城与清长城
明长城和清长城是现存的主要部分,其中明长城是最为完整 和著名的部分。
旅游意义
长城的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

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

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一、长城的基本信息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由多个时期、多个朝代修建而成的,全长超过20000公里。

现存最长的是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

长城有不同的名称,如“万里长城”、“中国之墙”等。

二、长城的历史背景1. 长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防御外敌而修建了许多墙垣。

2.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建万里长城。

3. 汉朝修筑边塞长城:汉武帝时期开始修筑边塞长城,旨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4. 北魏修筑燕山长城:北魏时期为了防御南方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而修筑燕山长城。

5. 明朝重修万里长城:明朝时期重修了万里长城,并将其扩展到今天的规模。

三、不同地区的长城特色1. 京西段:以八达岭为代表,是最著名也是最完整的明代部分。

2. 河北段:以山海关为代表,是明代长城最东端的部分,也是长城的起点。

3. 山西段:以嘉峪关为代表,是明代长城最西端的部分,也是长城的终点。

4. 陕西段:以华山为代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之一。

四、长城的建筑特色1. 基本结构:由墙体、瞭望塔、箭楼等构成。

2. 墙体:采用夯土、石灰和砖石等材料建造,有不同形式和高度。

3. 瞭望塔:用于监视敌情和传递信息,有多种形式和高度。

4. 箭楼:用于防御敌人攻击,有不同形式和高度。

五、长城的文化价值1. 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民间传说:有许多与长城相关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3. 文学作品: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写长城的情节和意象。

4. 国际知名度:长城已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之一。

六、长城的保护和修复1. 保护措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限制开发、加强监管等。

2. 修复工作:对长城进行了多次修复和整治,以保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旅游开发:长城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旅游开发也是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七、总结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古长城简介

古长城简介

古长城简介
长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古代防御工程之一。

是一种以砖、石、土混合结构为基础,用夯土、灰浆等填塞砌筑,在关城、烽火台上铺筑的防敌士兵通行的道路,是古代最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

长城修筑于战国时期,是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侵犯而修筑的。

它东起辽东虎山,西至甘肃临洮,绵延万余里,是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的军事工程之一。

长城,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秦汉时期,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民族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长城墙体呈长方形,全长约101500米,墙高12至18米不等。

城墙顶宽8至12米,底部宽4至6米。

墙体外包砖或夯土,内填土或石渣、黄土等。

墙外有2至3米宽的护坡包砖。

在中国北方有许多关口、隘口、长城。

如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等;在南方有山海关、居庸关等;在中部地区还有嘉峪关、阳关等。

长城依山就势,建在高山峻岭之上。

古代人建造长城时没有现代的机械设备,完全是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

—— 1 —1 —。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简介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简介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简介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防御工事,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展,直到明代才基本成型。

长城全长达到了21196.18公里,横跨了中国的北方边境地带。

下面将对万里长城的历史、地理位置、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

最初的长城是由各个诸侯国所修建的边境防线,目的是用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而真正形成规模的长城修建始于秦朝。

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下令将各个诸侯国所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城系统。

随后的汉朝、唐朝、明朝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了修建和扩展,使得长城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里长城地理位置上主要位于中国的北方边境地带,横跨了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它起始于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向西南穿过了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地,最终到达中国西部的甘肃省。

长城的地理位置选择非常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可以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还可以保护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

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构造和设计上。

长城采用了高大的石块和土坯相结合的建筑材料,结构牢固,能够抵御外来侵略。

长城的平均高度约为6至7米,宽度约为4至5米,顶部建有防御墙和烽火台。

长城沿线还修建了众多的城堡、关隘和瞭望塔,以便于守军观察敌情并进行通讯。

此外,长城还采用了蜿蜒曲折的设计,以增加其防御效果。

万里长城除了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长城的修建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意志。

长城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2007年,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彰显了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古代工程,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还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介绍长城ppt课件

介绍长城ppt课件

长城的艺术价值
雕刻与绘画
长城上的雕刻和绘画精美绝伦, 反映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 美水平,也是研究古代艺术的重 要资料。
诗词歌赋
许多文人墨客在游览长城时留下 了诗词歌赋,这些作品不仅描绘 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也表达了作 者对长城的敬仰和感慨。
PART 03
长城的历史与文化
REPORTING
长城的历史意义
PART 02
长城的结构与特点
REPORTING
长城的建筑结构
砖石结构
长城的建筑结构主要由巨型砖石 构成,这种材料具有坚固耐用的 特点,能够抵御风化侵蚀和战争
破坏。
墙体结构
长城的墙体结构分为单墙和双墙 两种,单墙用于地势险要的地方 ,双墙用于地势平坦的地方,以
确保防御效果。
城门与关隘
长城沿线设有许多城门和关隘, 用于人员和物资的通行,同时也
1 2 3
建筑艺术的典范
长城的建筑风格和工艺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 术精髓,对后世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艺术的源泉
长城作为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重要题材,激发了无 数诗人、画家、作家的创作灵感,留下了大量的 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民俗文化的载体
长城沿线的民间传说、故事、风俗习惯等民俗文 化,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宝库,为研究中国民 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长城的国际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
01
长城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国际认可的文化价值。
旅游胜地
02
长城是全球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
来参观游览,对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交流的纽带

中国长城详解

中国长城详解
文化融合
长城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和发展,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
文化传承
长城作为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和 文化财富,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
04
长城的旅游资源
长城的旅游景点
八达岭长城
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明 长城的一段,地势险要, 被誉为“万里长城,八达 岭段最雄伟”。
05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
长城的保护措施
文物修缮
对长城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缮,包括加固、修复和清理工作,以 保护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长城进行法律保护,对破坏和盗窃行为进 行严厉打击。
公众教育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长城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长城的传承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代表了中国 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民族精神 。
对未来保护和开发的建议和展望
保护措施
加强长城的保护修缮工 作,防止人为破坏和自 然侵蚀,确保其长期保
存。
旅游开发
合理开发利用长城资源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 发展,同时注重保护和
传承。
教育宣传
加强长城文化教育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 识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
长城的建筑材料

长城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土,土是 就地取材,具有成本低、易获取 的优点。通过夯土技术,将土层
层夯实,形成坚固的墙体。

石也是长城的常用建筑材料之一, 特别是用于修建烽火台和城墙的基 础部分。石材坚固耐久,能够提高 长城的防御能力。

长城的一部分墙体使用砖块砌筑, 砖块经过烧制,质地坚硬,耐久性 更好。主要用于修建城门和城墙的 关键部分。

介绍长城的简介

介绍长城的简介

介绍长城的简介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

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在野外不能横冲直撞,只能列阵行进。

在城市中也是这样,不能乱闯。

如果敌人来了,城墙就会挡住他们,这叫“长城”。

长城包括多段不同的地段,有的地段修在高山上,称为“高山长城”;有的修在平原上,称为“平原长城”;有的修在戈壁沙漠上,称为“沙漠长城”;有的修在海边沙滩上,称为“海防长城”等。

关于长城的修建还有一个故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下令修建了一道巨大的城墙。

这道墙从河北山海关一直延伸到甘肃嘉峪关。

这条城墙共有一万三千里长。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明代初年,为了加强边防,把这条城墙进行了加固和修缮。

到了嘉靖年间,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加固。

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了表示他对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和保卫江山永固的决心,赐名这条城墙为“万里长城”。

到了清代以后,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1 —1 —。

长城简介和历史资料

长城简介和历史资料

长城简介和历史资料一、长城简介1.1 长城的定义和分类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防线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长城的定义是指由古代中国人民修建的以防御敌人入侵为目的的防御工事。

根据地理位置和修建目的的不同,长城可以分为边塞长城和关塞长城两种类型。

•边塞长城: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边境地带,如中国与蒙古、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线上。

边塞长城通常由城墙、烽火台、箭楼等多个防御设施组成,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关塞长城: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陆地区,如河南、陕西等地。

关塞长城是为了防止敌人渗透到中国内地而修建的,常常借助自然地形,如山脉、河流等,形成天然的防线。

1.2 长城的历史长城的修建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规模的长城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他下令修建了连接各边防要地的长城。

这座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鼻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城之一。

在随后的历史时期,不同朝代的统治者都进行了长城的修建和修缮工作。

尤其是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加固,使之成为了今天所见的规模。

长城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防御工事的历史,它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

比如,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长城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明朝时期,长城也成为了边境贸易的通道,极大地促进了中外交流和经济发展。

二、长城的保护与修复2.1 长城的保护重要性长城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具有举世瞩目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代表,也是中国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象征。

因此,保护长城对于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促进国家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2 长城面临的问题尽管长城的历史悠久,但由于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长城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长城墙体的倒塌、城墙表面的饰面磨损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长城穿越高山险岭,地势复杂,对修复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长城沿线的旅游开发也给长城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长城的历史简介

中国长城的历史简介

中国长城的历史简介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的历史有2000多年,古往今来都是一道雄伟的景观。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国长城的历史以及相关资料,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长城的历史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长城是人类历究上持续修筑时间最久的建筑工程。

它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代等10余个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

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长城修建的帷幕。

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

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极盛时期。

历数各个朝代,明长城修筑的刻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

长城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建筑。

据专家研究,秦长城长5000余公里,明长城超过7300多公里,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会计计算,总数应在5万公里,即10万华里以上。

万里长城,何止1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同时,长城沿线还建造了大量敌台与烽火台,有效地提高了长城的防御作战能力和军事通讯能力。

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简介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就开始沿边界修筑烽火台。

敌人来时,在台上举烟,通报敌情。

春秋战国时,各国沿国界也修建了互相防御的烽火台。

公元前七世纪中,为了把与秦国接壤的各个孤立烽火台联结起来,楚国首先建造城墙,就是最早的长城。

以后各国相继建造。

秦始皇统一中国,拆除各国间的长城,只留下北方燕、赵、秦三国的并把它们联结起来,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汉代将长城向西延伸到河西直到新疆,在甘肃敦煌设玉门关和阳关,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汉以后各皇朝大都维修过长城,以明代规模最大,完成了东达辽东,西止甘肃嘉峪关,横贯中国北部长达11300余华里的人类最伟大的工程。

长城有时有内外多重,甚至多达二十余重,将所有城墙相加,有14600余里。

若统计2000年间历代所筑长城,估计总长可以达到10万里,足可围绕地球一圈而有余。

长城在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防范了北方游牧人的侵袭,保证中原的安宁,使得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也促进了边关各民族的和平贸易与交流。

时至今天,长城作为军事工事的实用功能已经不存在了,它的美却长存了下来,成为人的美的观照的对象,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长城城墙多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脊线延伸,常利用山脊外侧为陡崖的地形,山、墙相依,更加险固。

那雄伟的关城,流转若动的城墙,挺然峭拔的城楼、角楼和敌台,孤绝独出的烽火台,它们所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神奇构图,都转化成了美的韵律,美的节奏。

长城逶迤上下,又把自然原本存在的美的节奏明显地点示出来,原来完全自在无情的自然被赋予了人的判断,也就成了和人的感情息息相关的了。

所以,美学家评论说:长城“宛如神奇的巨笔在北国大地上一笔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

城上的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就是这草书的转折,而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中错落的散点,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

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长城的美属于壮美,是一种崇高的美,一种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美,以雄伟、刚强、宏大、粗犷为特征,是中国人追求和平并勇于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民族感情。

所以,长城不仅是美的,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象征。

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本质,不仅是显现出某种美的形式,更要求创造出某种超脱于与物质性的目的性规律性,而与其精神性的目的性规律性相统一的富于意味的形式,以渲染出某种相当强度的情感、情趣,富于表情和感染力,最后喻示出与某种思想观念如自然观、伦理观、宗教观和审美趣味等相关的倾向性,以陶冶和震憾人的心灵。

它的精神文化的意义更强也更深刻。

如果说重在“悦目”的美观之美只是一种浅层的愉悦,而重在“赏心”的艺术之美,则更加追求一种意境,重在心的震动的更丰富更深刻的那些真愫。

所以罗丹才说:“整个我们法国就包涵在我们的大教堂中,如同整个的希腊包涵在一个巴特农神庙中一样。

”西方当代艺术史家简森也说:“当我们想起过去伟大的文明时,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应用看得见,有纪念性的建筑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

”雨果定义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人民的思想就象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

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他还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如果我们把“思想”二字,改成为既包含精神文明又包含物质文明的“文化”,即“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或许会表述得更加完整。

那么,也可以说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纪念碑了。

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依托,中国建筑取得过独特的伟大成就,深刻体现了中国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长城——嘉峪关甘肃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终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

关城在一座平坦高地上,平面近方而略呈梯形,西墙较长,周长733米。

城墙土筑,高11.7米,墙顶有砖砌雉蝶。

关城只开东、西二门,各有三层城楼,高高突起在城墙上,气势雄壮。

门外各有瓮城。

城四角有角台角楼,南北城墙正中有敌台敌楼。

角台敌台均包砖,角楼敌楼均砖砌。

关城外面侧加筑一道高大的砖墙,城门上原也有城楼,悬“天下第一雄关”巨匾。

城外南北两侧另筑较矮土墙,称罗城。

整个嘉峪关城垣围护,城楼碉楼林立,南望祁连皑皑白雪,北可遥见龙首山,四周都是茫茫戈壁,形势险要,气象肃穆威壮,十分动人长城——金山岭金山岭长城地处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地区的燕山山脉,因修建在大小金山上而得名。

全长余公里,有敌楼100多座,其密集程度为长城其他地段所罕见。

长城——慕田裕慕田峪长城地处北京怀柔县境内,西接居庸关,东接古北口。

因整段长城处于温湿地区,植被茂盛,四季景致万千,是长城沿线的一处佳景胜地。

长城——八达岭八达岭长城在北京北,修筑于明,属居庸关。

居庸关是明代京师重要孔道,沿长达25公里的峡谷由北而南设岔道城、居庸外镇、居庸关城和南口四道防线。

八达岭就是居庸外镇。

八达岭长城用城砖包砌墙身,内填土和碎石,条石作基,底宽6、7米,高约7、8米,顶宽5米。

墙顶用方砖铺砌,外侧有高2米的雉堞,内侧砌女墙。

每隔不远在墙体内有登城的寺门道。

每隔约百米依墙筑敌台,内外突出墙体,高出城墙,方形,上下两层,下层驻军卒和贮藏,上层有垛口和铺房(碉堡)。

“两台相应,左右相救”。

敌台之间还有“墙台”,高与墙平,上面也有铺房。

长城之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或渝关,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与辽宁接界,是万里长城东段的一个重要关口,自古以来一直就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

明朝在此修筑关城、设立卫所以后,更成了防务重镇,经常驻有重兵把守。

关城倚山临海,建筑非常坚固,从前曾有人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词句来形容它的险要。

关的北面万山重迭,气势雄伟,长城从山上蜿蜒而下,与关城相联。

在关城的东面有一段长城,一直伸向渤海,濒临海面。

关城为四方形,周围八里多,有东南西北四个关门:东门叫“镇东”、西门叫“迎恩”,南门叫“望洋”,北门叫“威远”。

在关城的外面,有一道宽五丈、深二丈五尺的护城河。

关城的东门,还有一个延伸出去的用来加强防守的小城圈,叫做罗城。

罗城的外面,还有烟墩、土堡等防御工程。

关城的城墙高四丈一尺,厚二丈,内部土筑,外面用砖包砌。

四个关门上都有城楼,东门城楼上有一块“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字迹浑厚有力,每字高达1.6米,远远即可看见。

城楼有两层,东、南、北三面共有六十八个箭窗。

登上城楼,可以东观大海,北望长城,险要形势,尽在眼底。

解放前,这座天下雄关的城楼已破烂不堪。

解放后,中国人民政府特地拨款加以修缮,并且在城楼上设立了陈列室,供游客参观游览。

过去许多人都以为山海关一向是长城东端的起点,其实不然。

秦朝的时候,长城起点远在更东的碣石山。

明朝初期,山海关外的长城,东端也一直延伸到鸭绿江。

明代的关外长城大多是由土石垒成的,后来逐渐坍塌;因此,到了近代,人们往往就把山海关看作是长城的东端起点了。

山海关附近还有许多古迹,如伸向海中的老龙头、悬阳洞、角山、威远城、臣牛桥、燕塞湖等。

在关城东面十余里的望夫石村,还有一座贞女祠,也称作姜女庙,创建于宋朝以前,到明清时又一再重修,是纪念上面讲到过的孟姜女的中国建筑——长城万里长城,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一项空前雄伟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人类建筑史上举世罕见的伟大奇迹。

千百年来,万里长城一直今华夏儿女自豪,今国际友人赞叹。

长城的雄姿、长城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悠悠岁月,挡不住长城的万古雄风;浩翰空间,隔不断长城的不朽魅力。

“横空出世莽昆仑”。

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龙在中华大地上跨崇山,越峻岭,穿草原,过沙漠,骤然崛起,因她纵横交错绵延起伏10万余里,故称之“万里长城”。

由于万里长城气势雄伟、工程艰巨、历史悠久,不仅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少有,即使在世界建筑工程史上也很罕见。

因此早在见百年前万里长城就被列入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1961年被我国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又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认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另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有人曾做过粗略统计,若用修筑长城的砖石上方修一道高5米宽1米的大墙,或是铺一条宽5米厚30厘米的马路,那么这道大墙可环绕地球十几圈,这条马路可环绕地球三四十圈。

这还只是城墙的本身,如果再加上各种关城、卫、所、烽火台、城堡、墩台、营程等工程用量,这大墙和马路就更长得不得了……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后经隋(七世纪)、元(十三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

1949年以前只有其中一小段勉强维持季节通航,现江苏北段的400多公里河道千吨级驳船可畅驶长江、淮河。

1981年4月,我国新开辟的古运河无锡至扬州、无锡至杭州的旅游线路,引起了国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

公元604年,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

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

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完成了全长176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古老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