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网络档案文献资源概要

合集下载

探析原始档案材料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析原始档案材料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文化探析原始档案材料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王霏皓(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摘 要:国际关系史是讲述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一门学科,整本书以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演变为主线展开,目前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和交流越来越密切,在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应该采用新的思维,引进新的方法,针对性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原始档案材料能够强化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感,将其应用到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从原始档案材料的内涵、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地位以及适用的范围展开论述,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原始档案材料;国际关系史;地位;作用引言将原始档案材料运用到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让学生掌握独立分析和处理原始档案材料的方法,以此来深化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并促进学生对当前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的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活用。

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原始档案材料的重视程度,并掌握灵活的方法和策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一、原始档案材料的内涵原始档案材料是文字材料中最原始的史料,属于第一手文字史料,各种材料、报纸以及文献等文字资料的原始来源都为原始档案材料。

在现当代史的研究中,对于30年以前发生的事情才能成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这也是史学界的一种约定。

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档案的开放和利用是前提,因此在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加强对原始档案材料的运用非常必要。

目前在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各种原始档案材料主要来自于网络,包括各种收费的资源和免费的资源。

例如,对于国家的一些外交档案一般会免费发布到网络上,人们可以自行获取,而关于一些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以及解密文件参考系统则一般是收费的资源,如果在实际的国际关系史中需要运用这些原始档案材料,就需要高校购买,然后由教师分发给学生。

在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运用原始档案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研究和档案的开放与利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两件重要的档案的解密甚至会起到改变历史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dati——袁明0304191629

国际关系史dati——袁明0304191629

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 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 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 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 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 ; (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 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 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 形成了列强争 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6、 《比利牛斯条约》:1659 年法西两国签订,主要内容有:(1)法国波邦王室与西班牙哈 布斯堡王室联姻;(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法西 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之后继续 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 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西班牙衰落了。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7、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主要内容:(1)欧 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 3 个主教区;瑞典则获 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 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 ; 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 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 第一, 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 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 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 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 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 30 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 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 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而该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法则和制度却有久远的意义。 8、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专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1688 年 11 月在英国议员 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取而代之, 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变称之为 “光荣 革命”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光荣革 命后的外交关系发生三种变化 : 一是英法同盟的结束,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 盾;二是由于威廉即使荷兰执政又是英国国王,英国荷兰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三是在争夺海 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了主动姿态。 9、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 年 - 1714 年):西班牙国王于 1700 年 11 月 1 日去世,死 后无嗣。 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 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 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1504 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病逝。由于,她与阿拉贡国王斐迪 南二世所生的儿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贝拉身故以后,女王储胡安娜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 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的儿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分,和岳父费迪南一起监国。 1516 年,费迪南病逝后,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儿子,西班牙兼奥地利王子查理继承西班牙王 位,是为查理一世,其后于 1556 年将西班牙王位让与其子菲利浦二世,并废除了菲利浦及 其后裔继承奥地利爵位的权利,正式揭开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页。 1700 年,西班牙 国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 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 5 代的统治。 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 外甥, 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菲利普。 他们的奥地利表亲不惜发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史殷弘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史殷弘

第一节 国际体系基本环境的变更
• 2.跨国价值取向的变迁和当代意识形态冲 突的萌发 • 王朝性、政治性或帝国性的“国际主义”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3.导致拿破仑帝国败亡的国际政治机理 • 最一般道理 • 国际政治角度看,三大机理:
– 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奋斗 – 海权对陆权的遏制 – 民族主义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4.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 力量格局结果 • 权势向欧洲两翼集聚,国际力量分布构造 依此走向极化,甚至出现了我们时代超级 大国的雏形
• 1.路德维希· 德约:《不牢靠的平衡——四 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
• 兰克对现代国际体系常在机理和运动模式 的首次揭示 • 德约对16世纪开始往后近400年的国际体系 机理和模式:欧陆均势与海外优势,欧陆 均势与侧翼大国 • 本章颇大程度上依据德约的著作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现代国际体系史 的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
4.理论化的基本种类和形式
• 两大种类:对现成理论的连贯的运用;理论性的 创造式宏观思考
• 两种形式:理论棱角显山露水,概念模式晦涩生 硬,“科学”模仿弊病丛生;隐含的而非明示的, 有机的而非教条的,倚重历史—哲理思考为特征 的经典方法而非迷信和滥用社会科学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5.重视和善于从事当代史研究
第三章 19世纪孕育的20世纪基本趋 势
• 重点问题 • 国际体系基本环境的变更
• 欧洲国际体系的急剧扩展和全球国际体系 的真正出现 • 国际权势结构的变更趋势 • 现代大众政治的国际政治效应的萌发 •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世界 政治影响
第一节 国际体系基本环境的变更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东亚封贡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

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

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

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

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

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

各国外交网络档案

各国外交网络档案

英国外交网络档案文献资源目前已经出版的英国外交文件,基本涵盖了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所有时段内容,不仅包括英国外交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反映了世界局势从19世纪以来的巨大变化。

1.英国内阁档案(Cabinet Papers,CAB)/cabinetpapers/简介:内阁记录(CAB)是研究英国内政外交的重要基础史料。

目前,在国内可以从两个渠道利用英国内阁档案,一是利用已经出版的微缩胶卷;二是利用英国国家档案馆提供的网络链接(见上述地址)。

点击该页面的“会议和文件”(Meetings and papers)可以下载部分1915—1978年的内阁文件。

包括:CAB 23、CAB 24、CAB 65、CAB 66、CAB67、CAB 68、CAB 128、CAB 129、CAB 195等几个系列。

2《.英国海外政策文件》数据库(The Documents on British Policy Overseas Database)地址:/marketing/about.jsp简介:《英国海外政策文件》数据库由Proquest公司与英国外交部合作开发,同时收录了以下三套文件:《关于一战起源的英国档案》11卷、《英国外交文件(1919—1939)》共4个系列64卷、《战后英国海外政策文件集》3个系列共19卷。

《英国海外政策文件》数据库不仅包括上述三套纸本丛书中的所有文件,还收录了部分纸本中所没有的内容,因而是研究二十世纪英国外交史的重要档案资源。

3“.档案直接”系列英国档案数据库(Archives Direct)地址:/about-us/Archives-Direct.aspx简介:“档案直接”系列英国档案数据库由英国著名学术出版公司亚当·马修公司开发。

该公司通过与位于伦敦西区的英国国家档案馆合作,将后者所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有如下四个子库与国际关系史研究直接相关:(1)《机密印件:北美(1824—1961)》(Confidential Print: North America,1824—1961)。

王绳祖先生与十卷本《国际关系史》

王绳祖先生与十卷本《国际关系史》

王绳祖先生与十卷本《国际关系史》作者:陆一歌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31期摘要:王绳祖先生(1905-1990)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史学家,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奠基人。

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不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他撰写的《欧洲近代史》打破了中国高等院校世界史教学由外国课本垄断大学讲坛的情况。

先生晚年主持编写的十卷本《国际关系史》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一套最为完备的国际关系史学术著作,它标志着我国学者在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术思想体系。

关键词:王绳祖;历史学家;《国际关系史》一、王绳祖先生的求学之路王绳祖先生1905年12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城焦家巷的一个书香门第。

高邮王氏世家人才辈出,祖父王铭卿在福建任知事,伯父王荫之、叔父王陶民均为清末民初书画家。

他五岁入私塾,七岁入高邮县立第一小学,成绩优异。

1919年,他考入省城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金大附中是一所美国教会所办学校,对英文教学非常重视。

世界历史、地理等课程都用外国课本。

在金大附中的四年学习,给他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

1923年,王绳祖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金陵大学。

不过,受当时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先生最初选读的是化学专业。

不料入学以后染病休学,回家乡修养了一年后于次年9月转入金陵大学历史系。

他以历史为主系、政治为辅系。

主系课有欧洲近代史、断代史、国别史等,辅修政治学通论、法学通论。

国际法和宪法学。

有两门课使他受益最大,一是世界历史综合课,课本为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它以总的人类发展为内容,把低年级所学的东西综合提炼,使学生对世界史有个明确的总构想,并明了历史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另一门课是史学方法,课本为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塞努博斯的《史学原理》,主讲人是美国人贝德士(M·S·Bates)教授。

这门课使王绳祖初步掌握了历史研究方法。

因所学原本是自己兴趣所在,他很快显露出历史研究方面的天赋,尤其得到时任系主任的美国教授贝德士的欣赏。

世界史网络资源利用

世界史网络资源利用

世界史网络资源利用作者:潘迎春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第03期[关键词]世界史,网络资源,门户网络[中图分类号]G64[文献表示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6—0077—04对于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其研究基础就是及时获取国外的相关信息,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掌握基本史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由于条件所限,国内的大多数史学工作者往往无缘亲赴国外查找资料。

但信息化时代为国内的世界史学者弥补了这一遗憾,互联网中储备了大量的数字化的历史资料,提供了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便利条件。

但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可能在茫茫网络世界里迷失方向,空耗时间与精力。

因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通过正确的路径,快速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资源,则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不少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都在大力推进世界史的网络资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建设了一些世界史的网站及相关资料库。

但毋庸讳言,当今绝大多数世界史网络资源集中在国外,用英语或其他语种为载体表现出来的。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国外的资源,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的世界史网络资源。

与世界史有关的网上资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门户类网站、原始资料网站、在线图书网站、专题网站等。

一、世界史资源的门户网站门户网站(portal website)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通俗地说,就是专门对某类信息提供分类导航服务的网站。

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网上搜索工具,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网上资源与服务。

世界史类门户网站都会提供分类目录和链接,即在每一个主题之中包含若干个相关主题的子目录,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相关主题,逐层进入,缩小范围,直至找到搜索的目标。

世界史类门户网站并不多,其中比较权威的世界史门户网站是:1、“万维网虚拟图书馆"The World Wide WebVirtual Library (http://vlib.iue.it/history/index.html)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门户网站,其历史中心目录网(WWW-VL History Central Catalogue)最初是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林恩·纳尔逊教授Lynn H.Nelson)于1993年9月首创,现在属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欧洲大学研究所,由该所的瑟奇·诺里特(Serge Noiret)和英内克·马丁(InakeL.Martin)维护,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各国志愿者加盟参与维护。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档案与文献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档案与文献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档案与文献历史档案与文献是研究世界历史的重要来源和基础。

它们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成为了理解和解读历史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档案与文献的共享与保存,以及它们对历史研究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苏联档案苏联档案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和最庞大的历史档案之一。

它包含了大量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文件和记录。

这些档案记录了苏联建国以来的重要事件和发展历程,为研究苏联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苏联档案的开放与共享,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苏联历史,并为后人传承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是保存和管理美国政府历史档案的机构。

它收藏了大量有关美国历史的文件和记录,包括宪法、独立宣言、总统演讲等重要文献。

这些档案反映了美国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研究美国历史和政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美国国家档案馆致力于将这些档案向公众开放,以促进历史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三、英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是英国政府的档案管理机构,收藏了大量关于英国历史和文化的档案和文献。

其中包括了英国君主和政府的文件、议会记录、法律文书等重要资料。

英国国家档案馆积极与学术界合作,将这些档案数字化并向公众开放,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对英国历史的广泛探索。

四、中国国家档案馆中国国家档案馆是中国政府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国家档案资源。

中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档案材料,包括古代典籍、历史文书、档案、图片、音像资料等。

这些档案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国家档案馆积极推行数字化项目,以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水平。

历史档案与文献的保存和共享对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档案的数字化和向公众开放,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历史,参与到历史的研究和传承中来。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海洋力量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摘要:蔚蓝的深海激流澎湃,里面隐藏着诸多帝国发展的兴衰史。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海洋霸权的争夺从未消停过,海洋不仅是我们资源的丰富来源还是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战略资源。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仍然围绕着海洋进行着无尽的争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海洋国家围绕着海权的争端态势进一步加剧。

而我国是个濒海大国,海洋与国家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

所以,我国也要意识到海洋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海洋力量成为我国当下发展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海洋国家命运发展正文:19世纪末,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权战略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指出:“未来的任何一场战争······完全取决与海上力量的平衡,取决于那些没有归属权的海域上的海洋大国。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谁占据了海上的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由历史也可以看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大国的兴衰,玄机就隐藏在那波涛汹涌之中。

当一国的兴衰与海权紧密相连,那谁会让自己的命运被随波逐流?由此,制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命运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已经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人类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而当其自身文明进化至一定阶段时,又选择了重回海洋的怀抱。

这是人类对利益追逐的天性使然,海洋也变成了一个军事竞逐场所。

海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的军事组织,发展到如今,海军的意义已经达至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不少国家的海军用途已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自古以来,每一次大规模的海战之后都是世界霸权的更迭。

西方文明自古以来就是海洋文明,无论是爱琴海文明、地中海文明,还是大西洋文明,都是随着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经济商贸的快速繁荣而产生发展并壮大舰队的。

据记载,公元前2600多年前,腓尼基人便凭借其发达的航海技术得到埃及法老的赏识并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支舰队。

国际关系史纲要

国际关系史纲要
德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西南北之交,英、法、俄、奥、意等强国环伺。德国地缘政治对外交思想的影响是有延续性的——即竭力维持原状,同东方和西方的大国开展关系,缓解和消除别人对德国的疑惧,来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宽阔的活动天地,稳步地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除了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的“世界政策”外,德国在其余的大部分时期的外交都或多或少地遵循着这样的外交传统——一项东西贯通的外交政策。
定义二
国际关系史是研究国际社会中各地区、各国家、各国际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教育、宗教和民族等领域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结果一门学科。
三、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相关理论
体系和层次由于互动能力(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交通和通信技术、商业金融等社会技术的进步)的作用而形成某种结构和模式——即国际格局 。
《国际关系史》导言
一、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
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科
新兴: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等相比,兴起比较晚。
跨学科: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法学、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基础
与外交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学的联系与区别
定义一
国际关系史,指的是近(现)代以来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关系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它以国家(即主权)行为体之间关系的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把具有国际性质的非国家(即非主权)行为体的发展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4.俄罗斯与海陆扩张
广袤无垠的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处于东西方的结合部。作为一种文明,俄罗斯具有东西混杂的特点。
彼得大帝是斯拉夫扩张主义的奠基人,他被后来的俄罗斯人当作民族英雄和近代俄国的缔造者来称颂、讴歌,他因而也为俄罗斯树立起一个致富致强的传统——陆路蚕食加水域开拓,构成了从彼得大帝起的一贯政策。

国际关系史总结[基本脉络和知识点](王绳祖版)

国际关系史总结[基本脉络和知识点](王绳祖版)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标志。

基础:欧洲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商品货币关系得到普遍的加强,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扩展。

资产阶级通过工商业渠道,加速了资本的积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贸易的乏味不断扩大,工商业利润击虚增长,导致了欧洲国家以及后来的美国、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加剧。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加剧。

由于列强的海外斗争的激化和亚非拉美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加强,各州之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频繁和复杂,改变了古代、中世纪那种地区性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了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三十年战争为契机,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是国际关系转入近代。

既其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其形成的标志是相对模糊的,因为没有历史上的那一个点和事件能够准确地标志其产生,。

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确定一个起点又是必要的,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中所形成的一些国际关系惯例、原则对后世影响甚大,有的至今仍然在沿用。

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原则。

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体系特征:【1】国际关系的行为体由宗教国家转变为民族君主国尽管这只是发展到近代民族国家的一个过渡形态,但毕竟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主权成为了是人所认可的最高国家权力。

【2】欧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

甚至这个中心位置,在此后的三百年间没有转移过。

或许有人说威体系只是欧洲的国际关系体系,事实确实如此,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战争不尽在欧洲本土展开,而且还在海上进行,这正说明了资本扩张性所带来的对海外贸易的需求和国际关系全球化时期的真正到来。

【3】国家权力和财富成为战争的。

这证明了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

【4】大国对均势格局的追求和维护。

【5】开创了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6】民族君主国以及后来的民族国家相继登上了国际舞台。

威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欧洲各国的均势和平。

从国际关系稳定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将威体系作为一段时期的静态。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史总结名词解释:1、凡尔赛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重新分割世界和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理方案,于1919年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

经过三个月的争吵和激烈的讨价还价,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内容包括确定战后德国的新疆界、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限制德国的军备等。

而后战胜国又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等签订了和约。

上述一系列的条约,构成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体系。

该体系包含诸多矛盾,如战胜国帝国主义与苏维埃俄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德国之间以及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

该体系的建立并不能确保世界和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要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新战争。

2、华盛顿体系:美国不甘心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为了打击日本独占中国的政策,削弱英国的海上霸权,拆散英日同盟以及扫清称霸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道路上的障碍,于1921年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有美英日中法等九国参加。

会议主要讨论了限制军备问题和远东及太平洋问题,签订了《耶普岛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以及《九国公约》,此次会议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它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确认了海上力量对比,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分割,由此形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第一次出现的世界性组织,是巴黎和会的产物,于二战结束后解散。

1920年《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同时宣布成立。

国联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真正作用是维持凡尔赛条约所造成的国际“新秩序”,保护战胜国帝国主义的既得利益;敌视和遏制苏维埃俄国势力的发展;适应战后资产阶级和平主义思潮的需要,欺骗世界舆论。

其主要机构有行政院、大会、秘书处和常设国际法院。

它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列强对立和冲突的基础上的。

虽然它是为瓜分世界而形成的你抢我夺的联盟,但它也为以后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某种借鉴。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关系史研究国际关系史研究是国际关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过去国际关系的深入剖析,为当前和未来的国际事务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研究目的、方法、内容以及意义等方面,对国际关系史研究进行全面阐述。

一、研究目的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过去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为当前和未来的国际事务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理论依据。

通过了解过去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国际形势的背景和根源,预测未来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并为解决现实国际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

首先,文献资料分析法是通过对各种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政府报告等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过去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而客观的描述和解读。

其次,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关系进行比较,探究国际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最后,统计分析法是通过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国际关系演变中的趋势和规律。

三、研究内容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内容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国际关系发展历程,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国际事件、重要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国际法的形成与演变等。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古代国际关系:研究古代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探讨不同文明之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

2.近代国际关系:研究近代以来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3.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各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与地缘政治竞争。

4.全球性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威胁和挑战不断增加,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

对这些全球性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四、研究意义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当前和未来的国际事务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理论依据。

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研究

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研究

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研究一、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日益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幼儿相关工作者,我们深知档案信息资源对于幼儿教育与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幼儿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幼儿教育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档案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强幼儿教育档案工作的意见》、《幼儿教育档案管理规定》等,为幼儿教育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2.档案资源建设成果显著在我国幼儿教育档案资源建设方面,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形成了涵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师资培训等多方面的档案资源体系。

同时,部分档案资源已实现数字化,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捷途径。

3.交流与合作逐步深化我国幼儿教育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从单一的学术交流向多元领域拓展,如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幼儿心理健康等方面。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幼儿教育档案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1.促进幼儿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动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更新。

2.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掌握国际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3.培养国际化的幼儿教育人才通过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培养国际化幼儿教育人才奠定基础。

四、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的策略1.建立健全国际合作机制建立国际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明确合作领域、合作方式、责任主体等,确保合作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完善幼儿教育档案资源体系,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坚实基础。

如何检索因特网上的国外档案信息资源

如何检索因特网上的国外档案信息资源

如何检索因特网上的国外档案信息资源
刘静一
【期刊名称】《中国档案》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 因特网(Internet)已悄然步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作为一名走向2l世纪的档案工作者,该如何利用因特网全面、快速、准确地查找因特网上的国外重要档案信息资源呢?本文拟向您介绍因特网上的国外重要档案信息资源、网站名称及其网址概况.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刘静一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因特网档案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J], 李晓玲
2.因特网档案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J], 李晓玲
3.因特网档案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J], 李晓玲
4.因特网上免费检索国外专利文献 [J], 刘传和
5.因特网上国外免费专利数据库比较与检索技巧 [J], 刘静;张明珍;何艳艳;刘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史网络资源的运用

世界史网络资源的运用

EBSCO Elton B. Stephens. Company
EBSCO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期刊、文献定购及出版服务的 专业公司之一。出版60多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包括近 3000种期刊全文。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 术等各类学术领域。1.Academic Search Premier(学术期 Premier( 1.Academic 刊集成全文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数据 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 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 种学术出版物全文, 库,提供近 4000 种学术出版物全文,几乎涉及全部的研 究领域, 究领域,总收录的期刊中经过同行鉴定的期刊有6,553种, 同行鉴定的期刊中提供全文的有3,123种,被lSCI & SSCI 收录的核心期刊为993种(全文有350种)。回溯时间可 回溯时间可 该数据库网上实现日更新。 至 1975 年。该数据库网上实现日更新。 2 . Business SourcePremier(商业资源电子文献全文数据库)包括经 济学、经济管理、金融、会计、劳动人事、银行以及国际 商务等 3300 余种学术期刊的,其中超过 300 种高质量的 学术期刊有 PDF 格式全文,年限回溯到 1922 年。该数 据库网上实现日更新。
Jstor数据库
JSTOR数据库是以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主题为中心,兼有一般科学 性三至五年前过刊都可阅览PDF 格式的全文。有些过刊的回溯年代早至1665 年。 1)Arts & Sciences I Collection:收录人类学、亚洲学、非裔美国人研究、经济学、生态学、 数学、哲学、政治学、教育学、财政、历史、文学、人口统计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人文社 会学科领域学术性期刊全文资料。 2)Arts & Sciences II Collection:JSTOR 另一人文社会主题的资料库,除加强Arts & Sciences I Collection 中所涵盖的历史、经济、亚洲学等主题外,增加了古典文学、考古学、 非洲研究、拉丁美洲研究、中东研究等新主题的期刊。 3)Arts & Sciences III Collection:人文社会主题方面的第三个资料库,收录主题包括语言学、 文学、音乐、艺术和建筑学历史和研究,还将涉及电影、民间传说、表演艺术及宗教等学科 领域。 4)Arts & Sciences IV Collection:人文社会主题方面的第四个资料库,所涵盖学科领域包 括法律、心理学、公共政策和管理学,商业经济及教育学期刊也收录在这个主题内。 5)Arts & Sciences Complement:是对前4 个人文社会主题的补充。收录新增加的期刊,及 交叉学科的期刊。 6)General Science Collection:收录物理、数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一般科学性主题,共 7 种学术性期刊全文资料。包括著名的Science 、PNAS 及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物。 7)Ecology & Botany Collection:收录生态学与植物学主题的29 种期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网络档案文献资源概要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总第591期Sum No.5912009年第2期No.2,2009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摘要]网络的兴起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大量的在线原始外交档案文献资源,更是为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多一手资料,拓展了收集史料的途径。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网络资源,外交档案[中图分类号]K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2-0068-05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必然会波及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历史相关的网络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并逐渐为学者所利用。

本文仅就笔者教学与研究中所经常涉猎的国际关系史网络原始档案文献资源略加介绍,以便推进对这些在线资源的利用。

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历史,政府档案工作的起步也比英法等西欧国家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其中,外交档案的解密与利用工作尤其突出,不少相关档案文献或被制作成专业的数据库,或挂在公共网络上供人利用。

比较重要的有如下几个:1.《美国外交文件集》在线版(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FRUS)[1]《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①是美国官方出版的外交档案集,最早出版于1861年。

最初每年出版1~2卷,后一再扩充,如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就分为1952—1954、1955—1957、1958—1960三个系列共64卷,至今已连续出版了400多卷②。

与其他国家外交档案的出版情况相比,《美国外交关系文件集》是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外交解密档案集,也是研究美国外交史的必备资源之一③。

该套文件的电子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链接获得:(1)威斯康星大学全文影像系统地址:/FRUS/ Browse.html简介:提供1861-1960年的共计373卷文件。

(2)美国国务院网站地址:/r/pa/ho/frus/简介:主要提供1961年以来的卷册。

杜鲁门时期2卷;艾森豪威尔时期2卷;肯尼迪时期21卷;约翰逊时期34卷;尼克松-福特时期17卷,外加12卷补充卷。

2.《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地址:/简介:该数据库是美国托马斯·盖尔公司开发的品牌数据库之一,是研究冷战史、战后美国外交*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应对戴高乐主义:美国对法国政策研究(1958—1969)》(项目批准号:09YJC770055)的前期成果,曾提交2009年11月21-22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的“世界史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

在写作过程中,《英国国会议事录》数据库的相关介绍得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王本涛的帮助,特此感谢。

①1861—1871年卷,标题多次变化;1872-1931年卷,正式名称为Papers R elating to the Foreign R 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32—1945年卷改名为Foreign R elations of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战后各卷才用了现在的名称。

②出版总目见美国国务院网站:/r/pa/ho/frus/c4035.htm。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用网络资源引用日期均为2009年11月17日。

③关于该套文集的详细情况,可参考何迪:《介绍<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8年第10期;任东来:《美国外交史教学研究参考文献综述》,《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0年第5~6期。

*一、美国外交网络档案文献资源【收稿日期】2009-11-10史必不可少的档案资源。

利用《信息自由法》,该数据库已经收录了来自白宫、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北约、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司法部等机构的8万余份解密档案,总数量超过75000页,并在陆续增长当中。

数据库中的文献可选择PDF图形和TXT文本两种文件格式阅读及下载。

3.《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数据库(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DNSA)地址:/简介:《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数据库由Pro-Quest公司和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共同创建,同《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一样,也是利用《信息自由法》广泛搜集美国政府外交档案。

目前已包括31个子库,文件总数约8万余份,超过50万页①。

4.乔治·华盛顿大学国家安全档案电子书(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Electronic Briefing Books,NSAEBB)地址:/~nsarchiv/NSAEBB/ index.html简介:《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数据库位于乔治·华盛顿大学。

研究人员将该数据库的部分文件,结合自己的研究,以专题形式发布到网络上,这样就形成了“国家安全档案电子书”。

这些电子书内容涉及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外交政策、军事史、情报政策等方面,每个电子书都是由专业研究人员撰写导论,并附PDF文件全文。

目前,约300个电子书提供下载。

5.美国国家档案馆档案数据库(Access to Archival Databases,AAD)地址:/aad/简介:该数据库由美国国家档案馆开发维护。

美国国家档案馆为联邦政府机构,负责收集和保管联邦政府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以及自1981年以来的所有总统文件[2]。

ADD为美国国家档案馆向公众提供的档案数据库之一,分为六大类,约150个主题。

其中,与国际关系史研究相关的“战争/国际关系”部分又细分为内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外交记录6个子系列。

可以按专题、时间段检索,也可以进行总体检索,文件为PDF格式。

6.《美国总统计划》数据库(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地址:/ws/简介:1957年,根据国际历史出版委员会的建议,美国政府开始编辑出版美国总统公文系列。

到2007年,已经出版了从胡佛到小布什总统任期所有总统公文(罗斯福除外,因为其任期内的总统公文在1957年以前已经出版[3])。

1997年,加州大学的约翰·伍利和格哈德·彼得斯合作开发了《美国总统计划》数据库,把美国总统公文公布于网站。

但《美国总统计划》数据库的内容十分庞大,不仅包括了《总统咨文和文件,从华盛顿到塔夫脱(1789—1913)》[4]、《总统公文,从胡佛到布什(1929—1993)》《总统每周文献汇编,克林顿到奥巴马(1993—2009)》等历届总统公文,还收入成千上万的其他文件,如党纲、总统候选人言论、选举辩论、行政部门政策文件、新闻秘书办公室发布的文件等等。

《美国总统计划》将这些文件整理、编目并融合进一个可供在线搜索的数据库,该库可按照年月日、关键词进行检索,功能十分强大。

在西方大国中,英国外交档案的开放和出版程度仅次于美国。

目前已经出版的英国外交文件,基本涵盖了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所有时段内容,不仅包括英国外交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反映了世界局势从19世纪以来的巨大变化。

就网络资源而言,虽然没有美国档案文献的电子化资源那么丰富,但也有不少重要的。

1.英国内阁档案(Cabinet Papers,CAB)地址:/cabi-netpapers/简介:内阁记录(CAB)是研究英国内政外交的重要基础史料[5]。

目前,在国内可以从两个渠道利用英国内阁档案,一是利用已经出版的微缩胶卷;二是利用英国国家档案馆提供的网络链接(见上述地址)。

点击该页面的“会议和文件”(M eetings and papers)可以下载部分1915—1978年的内阁文件。

包括:CAB23、CAB24、CAB65、CAB66、CAB 67、CAB68、CAB128、CAB129、CAB195等几个系①关于《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数据库的总体情况,可参阅汪婧:《冷战史研究的互联网资料利用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对其中一个子库“导弹时代的核武器与政治(1955—1968)”详细介绍见侯锐:《导弹时代的核武器与政治1955~1968———互联网上研究美国核历史的重要档案集》,《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二、英国外交网络档案文献资源列。

2.《英国海外政策文件》数据库(The Documents on British Policy Overseas Database)地址:/marketing/ about.jsp简介:《英国海外政策文件》数据库由Proquest 公司与英国外交部合作开发,同时收录了以下三套文件:《关于一战起源的英国档案》11卷[6]、《英国外交文件(1919—1939)》共4个系列64卷[7]、《战后英国海外政策文件集》3个系列共19卷[8]。

《英国海外政策文件》数据库不仅包括上述三套纸本丛书中的所有文件,还收录了部分纸本中所没有的内容,因而是研究二十世纪英国外交史的重要档案资源。

3.“档案直接”系列英国档案数据库(Archives Direct)地址:/about-us/ Archives-Direct.aspx简介:“档案直接”系列英国档案数据库由英国著名学术出版公司亚当·马修公司开发。

该公司通过与位于伦敦西区的英国国家档案馆合作,将后者所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有如下四个子库与国际关系史研究直接相关:(1)《机密印件:北美(1824—1961)》(Confi-dential Print:North America,1824—1961)。

1820年,英国外交部、殖民部、印度部等政府部门为保存该部从驻外使节收到的有关驻在国情况的重要文件而将它们统统复制,除存档外还发给部内高官、内阁以及驻外机构,这些文件通称为“机密印件”[9](p.342)。

现在,“机密印件”已经成为研究英国外交的必不可少的文件系列之一。

《机密印件:北美(1824—1961)》子库收录了CO880/1-32、CO884/1-38、FO 414/1-278、FO461/1-13、FO462/1-10等几个部分,主要涉及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区。

(2)《外交部关于中国的文件(1949—1980)》(Foreign Office Files For China,1949-1980)。

该子库全面收录英国国家档案馆FO371和FCO21两个系列的文件,涉及1949—1980年大陆、港澳台地区发生的重要事件①。

(3)《尼克松年代(1969—1974)》(The Nixon Years,1969-19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