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合集下载

22种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22种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22种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本文根据地质矿产勘查行业标准汇编而成,涵盖22种矿床勘查类型:岩金矿床铜、铅、锌、银、镍、钼矿床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床冶金、化工用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床硫铁矿——硫铁矿和多金属型矿床硫铁矿——煤系沉积型矿床钨、锡、汞、锑矿床盐湖和盐类矿床——固体矿床盐湖和盐类矿床——浅藏卤水矿床深藏卤水矿床磷矿床砂矿床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床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床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煤矿床泥炭矿床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稀有金属矿床稀土内生矿床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铀矿床01岩金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简单型):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厚度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小,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的层状一似层状、板状一似板状的大脉体、大透镜体、大矿柱第II勘查类型(中等型):矿体规模中等,产状变化中等,厚度较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中等,破坏不大,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的脉体、透镜体、矿柱、矿囊第III勘查类型(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脉岩影响大,主要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的脉状体、小脉状体、小矿柱、小矿囊具体类型特征:02铜、铅、锌、银、镍、钼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为简单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2.5-3.0,主矿体规模大到巨大,形态简单到较简单,厚度稳定到较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到较均匀,构造对矿体影响小或中等第II勘查类型:为中等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1.7-2.4,主矿体规模中等到大,形态复杂到较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第III勘查类型:为复杂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1-1.6,主矿体规模小到中等,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到严重具体类型特征:03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床确定因素:I勘查类型:矿体(层)延展规模大型,形态规则,厚度稳定,内部结构、地质构造简单II勘查类型:矿体(层)延展规模中一大型,形态较规则,厚度较稳定,内部结构、地质特征简单至较简单Ill勘查类型:矿体(层)延展规模中一小型,形态较规则至不规则,厚度较稳定至不稳定,内部结构、地质构造较简单至复杂具体类型特征:04冶金、化工用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矿体内部结构简单,厚度稳定,构造简单至中等,岩浆岩与变质岩不发育至较发育,岩溶不发育至较发育第II勘查类型:矿体内部结构中等,厚度较稳定,构造中等至复杂,岩浆岩与变质岩较发育至发育,岩溶较发育至发育第III 勘查类型:矿体内部结构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复杂,岩浆岩与变质岩发育,岩溶发育具体类型特征:05硫铁矿——硫铁矿和多金属型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矿体形状简单-较简单,厚度稳定-较稳定,构造简单-中等的大型矿床第II勘查类型:矿体形状较简单,厚度较稳定-不稳定,构造简单-复杂的大-中型矿床,矿体形状较简单,厚度较稳定,构造中等的中小型矿床第III勘查类型:矿体形状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中等-复杂的中-小型矿床具体类型特征:06硫铁矿——煤系沉积型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矿体形状简单,厚度稳定-较稳定,连续性好,构造简单的大型矿床第II勘查类型:矿体形状简单-较简单,厚度较稳定,连续性较好,构造简单-中等的大-中型矿床第III勘查类型:矿体形状较简单-复杂,厚度不稳定,连续性差,构造中等的中-小型矿床具体类型特征:07钨、锡、汞、锑矿床具体类型特征:08盐湖和盐类矿床——固体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型,矿体稳定,构造简单或岩(盐)溶不发育(或界线规则)第I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中型,矿体较稳定,构造简单-中等或岩(盐)溶中等-发育(或界线较规则)第II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中-小型,矿体不稳定,构造较简单-复杂或岩(盐)溶不发育-发育(或破坏矿体)具体类型特征:09盐湖和盐类矿床——浅藏卤水矿床确定因素:第1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型、矿体稳定、构造简单或岩(盐)溶不发育(或界则)第I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中型,矿体较稳定,构造简单-中等或岩(盐)中等-发育(或界线较规则)第II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中-小型,矿体不稳定,构造较简单-复杂或岩(盐)溶不发育-发育(或破坏矿体)具体类型特征:10深藏卤水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无河流补给,或虽有常年性、季节性河流补给,但补给强度弱:周边地下水及盐下水富水性弱,卤水动态稳定,卤水层结构简单,水化学组分分布均匀-较均匀、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异不明显第II勘查类型:有常年性河流注入并形成湖泊,补给强度中等,周边地下水及盐下水富水性弱-中等,卤水动态较稳定,卤水层结构较简单;水化学组分分布较均匀,但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异较明显第III勘查类型:河流补给较丰富,有常年性湖泊,周边淡水含水层-直延伸到矿层之下,具承压性,水头高,富水性强,卤水动态不稳定,卤水层结构较简单-较复杂,水化学组分变化较大、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异明显具体类型特征:11磷矿床确定因素:第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型、矿体稳定、构造简单或岩(盐)溶不发育(或界线规则)第I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一中型、矿体较稳定、构造简单一中等或岩(盐)溶中等一发育(或界线较规则)第II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中一小型、矿体不稳定、构造较简单一复杂或岩(盐)溶不发育一发育(或破坏矿体)具体类型特征:12砂矿床确定因素:第工类型(简单型):主要矿体延展规模大,宽度较稳定,形态简单-较简单,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第II类型(中等型):主要矿体延展规模大-中等,宽度不稳定-很不稳定,形态较简单-复杂,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很不均匀第III类型(复杂型):主要矿体延展规模中等-小,形态复杂,宽度很不稳定,有用组分分布很不均匀,底板极不平坦,属于此类型的多为规模小的支谷砂矿,残积、坡积、洪积砂矿和以岩溶为基底的砂矿,以及人工堆积的砂具体类型特征:13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床确定因素:矿床勘查类型根据矿体规模、主矿体形态和内部结构、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矿石质量稳定程度及矿床构造、岩浆岩、岩溶对矿体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五个方面划分为三个类型,即:1地质条件简单型,11地质条件中等型,111地质条件复杂型。

19种勘查规范中对钻探质量的要求

19种勘查规范中对钻探质量的要求

19种勘查规范中对钻探质量的要求(一)铁、锰、铬1、探矿孔的矿心采取率(包括顶、底板上和下5 m范围内的岩石)不得低于80 %,当矿心采取率连续5 m低于80%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围岩岩心的分层采取率不得低于65 %。

2、使用的钻探工艺应能保持矿石原有结构特点和完整性,避免矿心粉碎、贫化。

在复脉型和多脉型矿床中要严格控制钻进回次长度及回次采取率,防止钻进中漏矿。

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工艺时,穿矿孔径要满足取样要求。

3、认真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做好孔深校正、原始记录、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和矿、岩心保管工作。

钻孔弯曲度应符合规程和地质设计要求,钻孔偏斜超差时要及时设法补救。

见矿点和厚度大于30 m的矿体的出矿点均应测定钻孔弯曲度。

封孔质量不符合规程或设计要求时应返工重封。

(二)铜铅、锌、银、镍、钼1、矿体及其顶底板3 m—5 m内的矿心、岩心平均采取率不低于80%,厚大矿体内部矿心采取率低于80%的连续长度不能超过5 m,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围岩岩心的分层平均采取率一般不低于65%。

2、使用的钻探工艺应能保持矿石原有结构特点和完整性,避免矿心粉碎贫化。

在复脉型和多脉带型矿床中要严格控制钻进回次长度及回次采取率,防止钻进中漏矿。

采用金刚石钻探工艺时,穿矿孔径要满足取样要求。

加密取样钻孔,允许采用空气反循环(CSR)钻探工艺。

3、认真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做好孔深校正、原始记录、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和岩心保管等工作。

钻孔弯曲度应符合规程和地质设计要求,钻孔偏斜超差时要及时设法补救。

见矿点(及厚度大于30 m的矿体出矿点)应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

封孔质量不符合规程或设计要求时需返工重封。

(三)钨、锡、汞、锑1、岩心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0%;2、矿体及其顶底板3 m—5 m的围岩、近矿围岩蚀变带、控矿构造标志层的采取率不低于80%;若连续有两个回次(或厚大矿体中连续5 m以上)采取率低于80%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3、矿心应尽可能保持原状,特别注意矿心被粉碎后可能造成的贫化或富集的假像,为此,对多脉带矿体及破碎带控制的矿体,应严格控制钻探回次进尺的长度与钻进时间;采用金刚石钻探工艺时,穿矿孔径要满足取样要求;4、必须按有关规程的质量要求,认真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做好钻孔测斜、孔深校正、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记录、封孔及岩心保管等工作。

地质勘查有关规范目录

地质勘查有关规范目录
054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19-98
1998-7-20
1998-9-1
055
水文调查规范
SL196-97
1997-5-16
1997-6-1
056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1:5万)
DZ/T0011-91
1991-6-22
1992-1-1
057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比例尺1:20万)
DZ/T0167-1995
2002-1-1
02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
2002-4-1
2002-5-1
029
煤、泥炭地持勘查规范
DZ/T0215-2002
2002-12-17
2003-3-1
030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DZ/T0205-2002
2002-12-17
2003-3-1
031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2002-12-17
2003-3-1
041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02
2002-12-17
2003-3-1
042
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
DZ/T0210-2002
2002-12-17
2003-3-1
043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0033-2002
2002-12-17
2002-12-17
2003-3-1
035
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
DZ/T0200-2002
2002-12-17
2003-3-1
036
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DZ/T0206-2002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国家标准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行业标准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行业标准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23、《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24.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25.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6.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28.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29.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30.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31.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 32.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水工环地质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1993)2.工程地质术语(GB/T14498-1993)3.岩溶地质术语(GB/T12329-1990)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14158-93)8.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14497-1993)?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10.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1988)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1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5084-1985)13.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1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行业标准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2.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DZ/T0224-2004)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T0225-2004)4.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 5.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0000~1∶1000000)(DZ/T0095-1994) 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200000)(DZ/T0096-1994) 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T0097-1994)8.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100000~1∶500000)(DZ/T0059-1993)9.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0-1993)10.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1 -1993)11.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2 -1993)12.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3 -1993)1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0219-2004)?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布地质环境司工作标准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1∶500000)(试行)15.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032-1992)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17.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18.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19.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2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 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 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41-2004)地球物理勘查。

常见矿种工业指标及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常见矿种工业指标及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附件1:常见矿种工业指标及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备注:1•本表来源于2002-2003年颁布实施的18个勘查规范:《铀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199 —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0 —2002 )、《钨、锡、汞、锑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1 —2002 )、《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2 —2002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3 —2002 )、《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4 —2002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5 —2002)、《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6 —200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7-2002)、《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8 -2002)、《磷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9 -2002)、《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0-2002)、《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1 -2002)、《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2 -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3 -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4 -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5 -2002)、《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行标,DZ/T 0216—2002);2•低品位矿:指矿石品位介于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之间的矿产。

矿石边界品位是矿石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指标,为划分矿石和废石的界限;矿石最低工业品位指工业上可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即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开发利用在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最低品位。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 样品采集
’"& 加工分选
’"# 试验成果
附录 ((资料性附录)中子活化测井原位测定氟化钙含量方法简介
("% 基本原理
("& 技术指标
("# 特点及效果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 !) * + %,,--—%...((固体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和 !) * + %#./0—&//& 《固体 矿 产 地 质 勘 查 规 范 总 则》的 规 定,对 原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 年 发 布 的 !) * + %#-.&—.&《重晶石、毒重石矿地质勘探规范》和原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0- 年、%.0,
系。
!"$"% 大致查明并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对矿床形成与改造的影
响。
!"$"! 大致查明矿体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及分布规律。
!"$"& 大致查明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有用组分及主要有害组分的含量。
!"$"’ 对易选、可选矿石进行类比研究评价,难选矿石和新的矿石类型应作可选性试
第三篇 地质矿产勘查规范选编
· .+( ·
!!!!!!!!!!!!!!!!!!!!!!!!!!!!!!!!!!!!!!!!!!!!!!!!!!!!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 %&’’—&%%&
目次
前言 ’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勘查的目的任务 ()’ 预查 ()& 普查 ()( 详查 ()* 勘探 * 勘查研究程度 *)’ 预查阶段 *)& 普查阶段 *)( 详查阶段 *)* 勘探阶段 + 勘查控制程度 +)’ 勘查类型 +)& 勘查工程间距 +)( 勘查控制程度要求 ,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 ,)& 地质填图 ,)( 物探、化探工作 ,)* 探矿工程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 化学样品的采集、加工及化验分析 ,)- 矿石选矿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Appraision,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等条款,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H、I、J、K、L、M、N、O、P、Q、R、S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邓善德、袁琦、唐正国、邵厥年、徐金芳、雍卫华、万会、余中平、熊军、王炳铨、杨兵、张子光、苗建华、张金带、程永才.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34.1预查阶段. 34。

2普查阶段. 34。

3详查阶段. 34。

4勘探阶段。

34。

5矿山地质工作阶段. 35综合勘查评价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 35。

1共伴生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基本原则. 45。

2共生矿产勘查的工作要求。

45.3综合勘查评价分析测试。

45。

3。

1分析测试及样品采取。

45。

3。

2共伴生组分分析测试的内、外检要求。

55.4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研究。

55。

4.1共伴生矿产的物质组成研究. 55。

4.2矿石加工选冶试验. 55.4。

地质勘查标准规范目录

地质勘查标准规范目录

地质勘查标准规范目录地质勘查标准、规范一、区域地质、物化探类(一)、区域地质调查★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91★2、《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地调)》DZ/T0246-2006★3、《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4、《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14158-93 ★5、《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DD2004-02(二)、地球物理勘查★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2、《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06★3、《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000)》DZ/T0004-1991★4、《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DZ/T0171-19975、《1:500000海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编图规范》DZ/T0237-20066、《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7、《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19978、《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2010★9、《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1994★10、《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199311、《1:500000海区磁力异常△T平面图编图规范》DZ/T0234-2006★12、《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1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14、《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15、《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16、《时间域激发激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1993★17、《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DZ/T01086-1997★18、《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087-1997★19、《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173-1997★20、《井中激发激化法技术规程》DZ/T0204-1999★21、《井中磁测工作规范》DZ/T0153-1995★22、《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217-2006★23、《煤炭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0080-2010★24、《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25、《地面γ能谱测量技术规程》DZ/T0205-199926、《物探化探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DZ/T0169-199727、《核地球物理刻度井标准》DZ/T0083-199328、《石油和天然气、煤田地震勘探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0077-199329、《物探化探遥感技术规程规范编写技术规定》DZ/T0195-199730、《地质仪器术语地质物探资料数据处理设备术语》DZ/T0121.9-199431、《物探化探异常数据文件格式》DZ/T0129-199432、《深层模拟记录地震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086-199333、《深层数字记录地震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087-199334、《数字浅层地震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78-199735、《便携式质子磁力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40-199436、《重力仪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DZ/T0168-199737、《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96-199738、《激电仪通用技术条件总则》DZ0020.1-199139、《激电仪通用技术条件时间域激电仪》DZ0020.1-199140、《激电仪通用技术条件频率域激电仪》DZ0020.3-199141、《甚低频电磁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021-1991★42、《测斜仪通用技术条件》DZ0022-199143、《测斜仪校验台通用技术条件》DZ0023-199144、《井温仪通用技术条件》DZ0024-199145、《井径仪通用技术条件》DZ0025-199146、《数字γ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085-199347、《SDJ-78型数字地震检波器》DZ/T0102-199448、《测井电缆接头》DZ0005-199149、《地质仪器术语重力勘探仪器术语》DZ/T0121.2-199450、《地质仪器术语磁法勘探仪器术语》DZ/T0121.3-199451、《地质仪器术语地震勘探仪器术语》DZ/T0121.4-199452、《地质仪器术语电法勘探仪器术语》DZ/T0121.5-199453、《地质仪器术语放射性勘探仪器术语》DZ/T0121.6-199454、《地质仪器术语地球物理勘探测井仪器术语DZ/T0121.7-199455、《地质仪器术语地质分析仪器及岩石物性测试仪器术语》DZ/T121.8-1994 ★56、《便携式质子磁力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40-199457、《地震检波器通用技术条件》DZ/T0162-199558、《重力仪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DZ/T0168-199759、《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总则》DZ/T0196.1-199760、《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地面仪器(系统)》DZ/T0196.2-199761、《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天然核测井仪》DZ/T0196.3-199762、《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人工核测井仪》DZ/T0196.4-199763、《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传导类电法测井仪》DZ/T0196.5-199764、《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感应类电法测井仪》DZ/T0196.6-199765、《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声波测井仪》DZ/T0196.7-199766、《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测井绞车和控制器》DZ/T0196.8-199767、《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仪器指标分级》DZ/T0196.9-199768、《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14499-1993★69、《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70、《岩矿石物性调查规程发布稿》DD2006-0371、《区域重力数据库标准》DD2010-0272、《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SY/T5772-200273、《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74、《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75、《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76、《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171-2003★77、《物化探测量规范》DZ/T0153-1995(二)、地球化学勘查1、《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GB/T14839-19932、《地球化学勘查术语(1:200000)》GB/T14496-1993★3、《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75-1993★4、《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91★5、《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2006★6、《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248-2006★7、《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8、《汞蒸汽测量规范》DZ/T0003-19919、《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DZ/T0185-19971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标准》DD2010-0411、《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08.11.1412、《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2008.11.14★13、《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D2005-01★14、《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215、《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316《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00000)》DZ/T0167-2006二、固体矿产勘查类★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3、《固体矿产矿点床地质数据文件格式》DZ/T0127-94★4、《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5、《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6、《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7、《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8、《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9、《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10、《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14、《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5、《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6、《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17、《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8、《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9、《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20、《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10★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94★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23、《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4、《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25283-2010★25、《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2011三、煤及煤层气勘查类★1、《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3、《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10★4、《中国煤炭规范》GB/T5751-86★5、《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MT/T1044-2007★6、《煤炭资源勘查煤质评价规范》MT/T1090-2008★7、《煤质资料汇编技术导则》MT/T1072-2008★8、《中国煤质分类》GB/T5751-200★9、《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10、《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T217-200811、《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T6949-199812、《煤的高温高压吸附试验方法》GB/T19560-200813、《煤中磷分分级》MT/T562-199614、《煤中氯含量分级》MT/T597-199615、《煤中砷含量分级》MT/T803-199916、《煤的挥发分产率分级》MT/T849-200017、《煤的热稳定性分级》MT/T560-199618、《烟煤粘结指数分级》MT/T596-199619、《煤灰软化温度分级》MT/T853.1-200020、《煤灰流动温度分级》MT/T853.2-200021、《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GB/T0249-201022、《煤炭质量分类煤炭灰分分级》GB/T15224.1-9423、《煤炭质量分类煤炭硫分分级》GB/T15224.2-9424、《煤炭质量分类煤炭发热量分级》GB/T15224.3-9425、《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GB/T16417-1996四、水工环地质勘查类(一)、水工环地质★1、《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719-1991★2、《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 3、《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 ★4、《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GB50027-20015、《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93★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7、《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8、《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9、《地下水质检验方法》DZ/T0064.1~0064.80~9310、《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2、《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200813、《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1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1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1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0★17、《1:2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04-01 ★18、《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13727-92★1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20、《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44-86★2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22、《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24、《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DZ55-87★25、《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9426、《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9727、《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8828、《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DZ/T0197-1997★29、《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3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3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3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二)地热地质★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2、《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DZ/T0225-20093、《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三)地质灾害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6.10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3、《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标准(1:25000-1:5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1999★4、《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2000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6、《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0)》,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司,19967、《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格式与图式图例标准》,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998★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9、《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154-1995★10、《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D2008-02 ★1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1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1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14、《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五、实验测试类★1、《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0130.1~0130.13-942、有色金属矿石★《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铜)》GB/T14353.1-1993★《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铅)》GB/T14353.2-1993★《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锌)》GB/T14353.3-1993★《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镉)》GB/T14353.4-1993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镍)》GB/T14353.5-1993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钴)》GB/T14353.6-1993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砷)》GB/T14353.7-1993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锑)》GB/T8151-2000★《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铋)》GB/T14353.8-1993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汞)》DZG20.01-1991★《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硫)》GB/T14353.12-19933、稀有金属矿中稀有元素《稀有金属矿中稀有元素分析规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锂量》GB/T17413.1-1998《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铷量》GB/T17413.2-1998《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铯量》GB/T17413.3-1998《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锶量》DZG1993-04.6.24、铁矿石★《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GB/T6730《过氧化氢光度法钛量》GB/T6730.23-1986《三氧化钛还原法(全铁)》GB/T6730.5-2007《硫酸-氢氟酸溶矿-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亚铁量》GB/T6730.8-1986《火焰原子吸收光法测定铬量》GB/T6730.57-2004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锰量》GB/T6730.21-1986《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钴和镍量》GB/T6730.52-2004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GB/T6730.19-1986《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GB/T6730.17-1986《动物胶凝聚重量法》GB/T6730.10-1986《氟化物取代-络合滴定法测定铝量》GB/T6730.11-1986《EDTA络合滴定法(钙、镁)》GB/T6730.15-2007《重量法测定水含量》GB/T6730.2-1986《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GB/T6730.36-19865、金银矿石★《金银矿石分析规程》DZG1993-09★《活性炭吸附-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金量》DZG1993-09.2.4★《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验银量》DZG1993-09.3.16、明矾石★《明矾石矿石分析》DZG1993-08.2《重量法测定吸附水量》DZG1993-08.2.1《重量法测定化合水量》DZG1993-08.2.2《重量法测定灼失量》DZG1993-08.2.3《硫酸钡重量法测定总硫量》DZG1993-08.2.4《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硫量》DZG1993-08.2.5《燃烧碘量法测定硫化物硫量》DZG1993-08.2.6《氟化物取代络合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DZG1993-08.2.7 《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DZG1993-08.2.9《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DZG1993-08.2.11《动物胶凝聚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DZG1993-08.2.12《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铁量》DZG1993-08.2.14《磷钒钼黄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DZG1993-08.2.177、石膏矿石★《石膏矿石分析》DZG1993-08.3《重量法测定吸附水量》DZG1993-08.3.1《重量法测定结晶水量》DZG1993-08.3.2《重量法测定酸不溶物量》DZG1993-08.3.3《硫酸钡重量法测定三氧化硫量》DZG1993-08.3.4《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钙量和氧化镁量》DZG1993-08.3.5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DZG1993-08.3.7《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铁量》DZG1993-08.3.9《过氧化氢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DZG1993-08.3.1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锶量》DZG1993-08.3.148、铝土、高岭土、粘土★《铝土、高岭土、粘土分析》DZG1993-05.1《重量法测定吸附水量》DZG1993-05.1.1《动物胶凝聚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DZG1993-05.1.2.2《氟化物取代锌盐-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DZG1993-05.1.3.1 《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DZG1993-05.1.4.1《过氧化氢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DZG1993-05.1.5.1《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钙量》DZG1993-05.1.6.1《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镁量》DZG1993-05.1.7.1《磷钒钼黄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DZG1993-05.1.8.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锰量》DZG1993-05.1.9.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DZG1993-05.1.10.2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DZG1993-05.1.119、石英岩★《石英岩分析》DZG1993-05.2《重量法测定灼失量》DZG1993-05.2.1《动物胶凝聚重量法测定三氧化硅量》DZG1993-05.2.2.2《邻菲罗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DZG1993-05.2.3《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DZG1993-05.2.4《铬天青S-曲通X-100光度法测定三氧二铝量》DZG1993-05.2.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钙和氧化镁量》DZG1993-05.2.6《磷钼蓝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DZG1993-05.2.7《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锰量》DZG1993-05.2.8.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DZG1993-05.2.9《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铬量》DZG1993-05.2.1010、重晶石★《重晶石分析》DZG1993-05.3《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钡量》DZG1993-05.3.1.3《铬酸钡容量法测定氧化钡量》DZG1993-05.3.2《硫酸钡重量法测定三氧化硫量》DZG1993-05.3.3《重量法测定水溶盐量》DZG1993-05.3.4《硅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DZG1993-05.3.5.2《铝试剂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DZG1993-05.3.6《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DZG1993-05.3.7.1《EG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钙量》DZG1993-05.3.8.1《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镁量》DZG1993-05.3.8.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DZG1993-05.3.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锶量》DZG1993-05.3.1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锰量》DZG1993-05.3.1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DZG1993-05.3.1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量》DZG1993-05.3.13《重量法测定灼失量》DZG1993-05.3.1411、萤石★《萤石分析》DZG1993-05.4《三氯化铝提取-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氟化钙量》DZG1993-05.4.1.1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碳酸钙量》DZG1993-05.4.2.1《硅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DZG1993-05.4.3.3《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DZG1993-05.4.4.1《铝试剂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DZG1993-05.4.5《过氧化氢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DZG1993-05.4.6.1《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镁量》DZG1993-05.4.7.1《磷钒钼黄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DZG1993-05.4.8.2《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钡量》DZG1993-05.4.9《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DZG1993-05.4.1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量》DZG1993-05.4.1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量》DZG1993-05.4.1212、膨润土★《非金属矿物理化学性能测试规程》DZG1993-06.1《氯化铵-乙醇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DZG1993-06.1.1《PH值的测定》DZG1993-06.1.2《吸蓝量的测定》DZG1993-06.1.3《胶质价的测定》DZG1993-06.1.7《膨胀容的测定》DZG1993-06.1.8《脱色力的测定》DZG1993-06.1.1013、硅酸盐岩石★《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GB/T14506-1993《重量法测定吸附水量》GB/T14506.1-1993《重量法测定化合水量》GB/T14506.2-1993《动物胶凝聚重量法》GB/T14506.3-1993《氟化物取代络合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GB/T14506.4-1993 《磺基水杨酸光度法》GB/T14506.5-1993《EGTA络合滴定法(氧化钙)》GB/T14506.6-1993《EDTA络合滴定法(氧化镁)》GB/T14506.7-1993《过氧化氢光度法(二氧化钛)》GB/T14506.8-1993《磷钒钼黄光度法(五氧化二磷)》GB/T14506.9-199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氧化锰)》GB/T14506.10-199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氧化钾、氧化钠)》GB/T14506.11-1993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GB/T14506.13-1993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亚铁量》GB/T14506.14-1993《氯化银比浊法》DZG20-01.3.6.7.2《非水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碳》DZG1993-11.17《重量法测定灼失量》DZG1993-05.2.114、石灰石、白云石★《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GB/T3286-1998《硅钼蓝光度法(二氧化硅)》GB/T3286.2-1998《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三氧化二铁)》GB/T3286.4.2-1998《氧化铝量的测定》GB/T3286.3-1998《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GB/T3286.1-1998《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GB/T3286.1-1998《氧化锰量的测定》GB/T3286.5-1998《磷量的测定》GB/T3286.6-1998《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二氧化钛)》GB/T3286-1998 《二氧化碳量的测定》GB/T3286.9-1998《灼烧减量的测定》GB/T3286.8-1998《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氧化钾、氧化钠)》GB/T14506.11.2-1998《燃烧-碘酸钾滴定法(硫)》GB/T3286.7-1998《氯化银比浊法(氯)》DZG20-01.3.6.7.215、土壤《森林土壤全氮测定法》LY/T1228-1999《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LY/T1213-1999《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LY/T1233-1999《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LY/T1236-1999《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LY/T1237-1999《森林土壤腐植质组成的测定》LY/T1238-1999《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LY/T1239-1999《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LY/T1243-1999《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LY/T1251-1999《森林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LY/T1258-1999《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LY/T1259-1999《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LY/T1260-1999《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LY/T1261-1999《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LY/T1262-199916、地下水★《地下水质检验方法》DZ/T0064-1993《温度的测定》DZ/T0064.3-1993《色度的测定》DZ/T0064.4-1993《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DZ/T0064.5-1993《电导率的测定》DZ/T0064.6-1993《悬浮物的测定》DZ/T0064.8-1993《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测定》DZ/T0064.9-1993《气液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DZ/T0064.11-199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钙》DZ/T0064.13-199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镁》DZ/T0064.14-199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硬度》DZ/T0064.15-1993《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铬》DZ/T0064.17-1993《螯合树脂交换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镉、镍、钴》DZ/T0064.20-199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DZ/T0064.25-1993《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汞》DZ/T0064.26-1993《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钾和钠》DZ/T0064.27-199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锂》DZ/T0064.30-199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DZ/T0064.32-1993《原子荧光法测定硒》DZ/T0064.38-1993《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锶》DZ/T0064.39-1993《滴定法测定酸度》DZ/T0064.43-1993《甘露醇-碱滴定法测定硼》DZ/T0064.44-1993《滴定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碳》DZ/T0064.47-1993《滴定法测定侵蚀性二氧化碳》DZ/T0064.48-1993《滴定法测定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DZ/T0064.49-1993 《银量滴定法测定氯化物》DZ/T0064.50-1993《吡啶-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氰化物》DZ/T0064.52-1993《茜素络合剂比色法测定氟化物》DZ/T0064.53-1993《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铵离子》DZ/T0064.57-199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根》DZ/T0064.59-1993《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DZ/T0064.60-1993《磷铋钼蓝比色法测定磷酸根》DZ/T0064.61-1993《硅钼黄比色法测定硅酸》DZ/T0064.62-199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钡滴定法测定硫酸根》DZ/T0064.64-1993 《酸性高锰酸盐氧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DZ/T0064.68-1993 《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酚》DZ/T0064.73-1993 17、工程岩体★《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含水率试验》GB/T50266-1999.2.1《颗粒密度试验》GB/T50266-99.2.2《块体密度试验》GB/T50266-1999.2.3《吸水率试验》GB/T50266-99.2.4《单轴抗压强度试验》GB/T50266-1999.2.7《抗拉强度试验》GB/T50266-99.2.10《直剪试验》GB/T50266-1999.2.1118、石墨★《石墨化学分析方法》《燃烧法(固定碳)》GB/T3521-2008《燃烧法(硫)》GB/T3521-200819、观赏石★《观赏石鉴评标准》DZ/T0224-2007六、工勘施工类(一)、工程勘查★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山东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11、《工程地质手册》(二)、工程施工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9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11、《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12、《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14-032-20041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DBJ/T14-067-2010(三)、探矿工程1、《钻探用无缝钢管》GB/T98082、《金刚石岩心钻探钻具设备》GB/T169503、《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钻具设备》GB/T16951★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5、《水文水井钻探硬质合金钻头》DZ/T00556、《水文水井钻探三牙轮钻头》DZ/T00567、《地质钻探用钻塔系列》DZ/T0088★8、《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9、《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10、《水文水井钻探用套管、岩芯管、取粉管螺纹》DZ/T010611、《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杆》DZ/T010712、《水文水井钻探用钻铤》DZ/T010913、《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SY/T502514、《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SY/T5964★15、《地质钻探安全标准》DB37/T1811★16、《地热钻探规程》DB37/T1921-201117、《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DZ/T0053-93★18、《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GB/T0210-2010★19、《钻井液材料规范》GB/T5005★20、《钻探工程名词术语》GB/T9151★21、《地质勘查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92★22、《定向钻进技术规范》DZ/T0054★23、《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T0141-94七、测绘遥感类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CECS34-19912、《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3-20113、《影像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4-20114、《数字线划图DLG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5-20115、《海岛礁大地控制测量外业技术规程》CH/T2010-2011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CH/T3006-2011★7、《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3007.1-2011 ★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2部分:1:5000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3007.2-2011 ★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3007.3-2011★10、《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解析测图规范》CH/T3008-2011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CH/T8023-201112、《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CH/T8024-2011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CH/T9012-20111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1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16、《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1007-20011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1008-2001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1009-200119、《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栅格地图》CH/T1010-20012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线划图》CH/T1011-20052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土地覆盖图》CH/T1012-20052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影像地形图》CH/T1013-20052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CH/T1014-20062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1015.1-20072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CH/T1015.2-200726、《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1015.3-20072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数字栅格地图》DRGCH/T1015.4-200728、《导航电子地图检测规范》CH/T1019-201029、《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CH/T2002-9230、《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CH/T2007-20013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T2008-2005★3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3、《地图符号库建立的基本规定》CH/T4015-200134、《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CH/T7001-199935、《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CH/T9003-200936、《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CH/T9004-200937、《1: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更新规范》CH/T9006-201038、《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测试规程》CH/T9007-201039、《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CH/T9008.1-20104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8.2-20104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9008.3-20104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栅格地图》CH/T9008.4-20104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9.2-20104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9009.3-201045、《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9010-201146、《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9011-201147、《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编写基本规定》CH/Z1001-200748、《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9001-2007★49、《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50、《1:50000基础测绘成果质量评定》CH1017-200851、《测绘工程产品合格、困难类别细则CH-2002★52、《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53、《地籍图图式》CH5003-9454、《航测仪器整机精度检定规程》CH8017-199955、《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CJJ/T151-201056、《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57、《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J298-200458、《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59、《市政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CJJ56-199460、《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CJJ57-94★6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62、《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0★63、《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64、《1:50000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DZ/T0190-199765、《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199766、《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DZ/T0203-199967、《l∶20万铀矿遥感地质技术规定》EJ353-1988★68、《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69、《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12340-2008★70、《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12341-2008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12343.1-20087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2部分:1:2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12343.2-20087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1:500000 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12343.3-200974、《地理格网》GB/T12409-2009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7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77、《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B/T12979-2008。

各种矿产资源勘查规范名称

各种矿产资源勘查规范名称

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规范从1959年首次制定至今,有三次大的修改和重新制定颁布。

现行的矿产资源勘查规范是以1999年发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标)为主要依据编制的,包括了规范总则和17个分矿种规范。

《矿业权评估指南》要求矿业权评估,特别是探矿权评估中的分析、判断、评述和测算时,选用作为依据的规范必须是评估基准日时现行的、有效的和最新版本的。

现行的矿产资源勘查规范是2002-2003年发布实施的,具体包括:《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国标,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行标, DZ/T 0033-2002)《铀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199-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0-2002)《钨、锡、汞、锑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1-2002)《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2-2002)《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3-2002)《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4-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5-2002)《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6-200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7-2002)《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8-2002)《磷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9-2002)《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0-2002)《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1-2002)《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2-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3-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4-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5-2002)。

各矿种参考勘查网度汇编

各矿种参考勘查网度汇编

各矿种参考勘查网度汇编(新版规—资料性附录)索引目录一、金属 (1)1、铜矿床 (1)2、铅锌矿床 (1)3、银矿床 (1)4、镍矿床 (1)5、钼矿床 (1)6、铁矿床 (1)7、锰矿床 (2)8、铬矿床 (2)9、钨矿床 (2)10、锡矿床 (2)11、汞矿床 (2)12、锑矿床 (2)13、稀有金属矿床 (3)14、稀土金属矿床 (3)15、岩金矿床 (3)16、砂金矿床 (3)17、铀矿床 (3)二、非金属 (4)18、石灰岩、白云岩矿床 (4)19、粘土质原料、硅质原料矿床 (4)20、高岭土矿床 (4)21、膨润土矿床 (4)22、耐火粘土矿床 (4)23、玻璃硅质原料矿床 (4)24、饰面石材矿床 (5)25、石膏矿床 (5)26、温石棉矿床 (5)27、硅灰石矿床 (5)28、滑石矿床 (5)29、石墨矿床 (5)30、硫铁矿矿床 (6)31、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床 (6)32、盐类矿床 (6)33、盐湖矿产固体矿床 (6)34、表面卤水矿床 (6)35、浅藏卤水矿床 (7)36、铝土矿矿床 (7)37、菱镁矿矿床(沉积变质型) (7)38、磷矿床 (7)三、燃料 (7)39、煤矿床 (7)40、泥炭矿床 (7)41、煤层气矿床 (8)一、金属2、铅锌矿床5、钼矿床9、钨矿床12、锑矿床14、稀土金属矿床17、铀矿床二、非金属18、石灰岩、白云岩矿床19、粘土质原料、硅质原料矿床22、耐火粘土矿床26、温石棉矿床32、盐类矿床38、磷矿床三、燃料39、煤矿床40、泥炭矿床6、铜矿床24、温石棉矿床王传礼2003年5月26日。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forComprehensiveAppraision,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等条款,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H、I、J、K、L、M、N、O、P、Q、R、S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邓善德、袁琦、唐正国、邵厥年、徐金芳、雍卫华、万会、余中平、熊军、王炳铨、杨兵、张子光、苗建华、张金带、程永才。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34.1预查阶段.34.2普查阶段.34.3详查阶段.34.4勘探阶段.34.5矿山地质工作阶段.35综合勘查评价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35.1共伴生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基本原则.45.2共生矿产勘查的工作要求.45.3综合勘查评价分析测试.4455.4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研究.555666矿产资源储量估算.66.1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原则与方法.66.2伴生矿产品位的确定.7776.3综合工业品位的确定.7786.4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86.5低品位矿产资源储量分类.8附?录A(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石矿产.9附?录B(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物矿产.10附?录C(资料性附录)共伴生元素矿产.12附?录D(资料性附录)我国部分矿种各主要矿床类型共伴生矿产.17附?录E(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22附?录F(资料性附录)铀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25附?录G(资料性附录)铁锰铬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26附?录H(资料性附录)钨、锡、汞、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28附?录I(资料性附录)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30附?录J(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产伴生组份综合评价.31附?录K(资料性附录)岩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32附?录L(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钴钼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33附?录M(资料性附录)硫铁矿磷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35附?录N(资料性附录)盐类盐湖热矿水伴生组份综合评价.36附?录O(资料性附录)煤的勘查中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评价.38附?录P(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最低品位参考指标汇总表.39附?录Q(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计算公式.41附?录R(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产综合经济评价计算方法.43附?录S(资料性附录)某银铅锌矿床综合工业品位的应用实例.4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和矿山地质工作中,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和估算等。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Appraision,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等条款,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H、I、J、K、L、M、N、O、P、Q、R、S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邓善德、袁琦、唐正国、邵厥年、徐金芳、雍卫华、万会、余中平、熊军、王炳铨、杨兵、张子光、苗建华、张金带、程永才。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34.1预查阶段. 34.2普查阶段. 34.3详查阶段. 34.4勘探阶段. 34.5矿山地质工作阶段. 35综合勘查评价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 35.1共伴生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基本原则. 45.2共生矿产勘查的工作要求. 45.3综合勘查评价分析测试. 45.3.1分析测试及样品采取. 45.3.2共伴生组分分析测试的内、外检要求. 55.4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研究. 55.4.1共伴生矿产的物质组成研究. 55.4.2矿石加工选冶试验. 55.4.3低品位矿及尾矿的利用研究与评价. 65.4.4零星分散的共伴生矿石矿产评价. 66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66.1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原则与方法. 66.2伴生矿产品位的确定. 76.2.1伴生组分种类与品位确定的原则. 76.2.2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参考指标. 76.3综合工业品位的确定. 76.3.1基本原则. 76.3.2综合品位指标的应用条件. 86.4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6.5低品位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附录A(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石矿产. 9附录B(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物矿产. 10附录C(资料性附录)共伴生元素矿产. 12附录D(资料性附录)我国部分矿种各主要矿床类型共伴生矿产. 17附录E(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22附录F(资料性附录)铀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5附录G(资料性附录)铁锰铬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6附录H(资料性附录)钨、锡、汞、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8附录I(资料性附录)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0附录J(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产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1附录K(资料性附录)岩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2附录L(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钴钼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3附录M(资料性附录)硫铁矿磷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5附录N(资料性附录)盐类盐湖热矿水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6附录O(资料性附录)煤的勘查中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评价. 38附录P(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最低品位参考指标汇总表. 39附录Q(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计算公式. 41附录R(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产综合经济评价计算方法. 43附录S(资料性附录)某银铅锌矿床综合工业品位的应用实例. 4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和矿山地质工作中,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和估算等。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Appraision,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等条款,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H、I、J、K、L、M、N、O、P、Q、R、S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邓善德、袁琦、唐正国、邵厥年、徐金芳、雍卫华、万会、余中平、熊军、王炳铨、杨兵、张子光、苗建华、张金带、程永才。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3预查阶段. 3普查阶段. 3详查阶段. 3勘探阶段. 3矿山地质工作阶段. 35综合勘查评价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 3共伴生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基本原则. 4共生矿产勘查的工作要求. 4综合勘查评价分析测试. 4分析测试及样品采取. 4共伴生组分分析测试的内、外检要求. 5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研究. 5共伴生矿产的物质组成研究. 5矿石加工选冶试验. 5低品位矿及尾矿的利用研究与评价. 6零星分散的共伴生矿石矿产评价. 66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6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原则与方法. 6伴生矿产品位的确定. 7伴生组分种类与品位确定的原则. 7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参考指标. 7综合工业品位的确定. 7基本原则. 7综合品位指标的应用条件. 8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低品位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附录 A(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石矿产. 9附录 B(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物矿产. 10附录 C(资料性附录)共伴生元素矿产. 12附录 D(资料性附录)我国部分矿种各主要矿床类型共伴生矿产. 17附录 E(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22附录 F(资料性附录)铀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5附录 G(资料性附录)铁锰铬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6附录 H(资料性附录)钨、锡、汞、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8附录 I(资料性附录)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0附录 J(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产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1附录 K(资料性附录)岩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2附录 L(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钴钼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3附录 M(资料性附录)硫铁矿磷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5附录 N(资料性附录)盐类盐湖热矿水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6附录 O(资料性附录)煤的勘查中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评价. 38附录 P(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最低品位参考指标汇总表. 39附录 Q(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计算公式. 41附录 R(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产综合经济评价计算方法. 43附录 S(资料性附录)某银铅锌矿床综合工业品位的应用实例. 4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和矿山地质工作中,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和估算等。

地质勘查规范名称汇总

地质勘查规范名称汇总

地质勘查规范名称汇总(2002年——2003年发布)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国标,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行标, DZ/T 0033-2002)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199-2002)
《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0-2002)
《钨、锡、汞、锑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1-2002)
《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2-2002)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3-2002)
《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4-2002)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5-2002)
《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6-2002)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7-2002)
《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8-2002)
《磷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09-2002)
《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0-2002)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1-2002)
《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2-2002)
《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3-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4-200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行标, DZ/T 0215-2002)。

锂、锶、重晶石、石灰岩、菱镁矿和硼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锂、锶、重晶石、石灰岩、菱镁矿和硼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附件锂、锶、重晶石、石灰岩、菱镁矿和硼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是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①,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锂、锶、重晶石、石灰岩、菱镁矿和硼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锂矿(固体)(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大、中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小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2.地下开采。

依据矿山围岩稳固程度和矿体厚度的不同,锂矿地下开采回采率最低指标要求为78~84%(详见表1)。

注:①“三率”指标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参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DZ/T0272-2015)。

表1 锂矿地下开采回采率的最低指标要求(二)选矿回收率。

在保证生产合格锂精矿产品的基础上,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类型、矿石入选品位等影响因素,锂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锂矿选矿回收率最低指标要求(三)综合利用率。

在锂矿中常有铍、钽、铌等共伴生。

当共伴生有用组分矿物达到表3中所列含量时,应对该有用组分进行综合利用。

其中:综合回收2种稀有金属时,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应达到40%以上,综合回收3种以上稀有金属时,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应达到30%以上。

当锂矿为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矿石类型时,钽、铌共伴生矿产综合回收率不低于15%。

表3 伴生铍、钽、铌综合回收参考性工业指标表注:摘自《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二、锶矿(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锶矿露天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85%。

2.地下开采。

依据矿山矿石品位、矿体厚度等的不同,锶矿地下开采回采率最低指标要求分别为65%-80%(详见表4)。

表4 锶矿地下开采回采率的最低指标要求(%)(二)选矿回收率。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Appraision,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等条款,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H、I、J、K、L、M、N、O、P、Q、R、S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邓善德、袁琦、唐正国、邵厥年、徐金芳、雍卫华、万会、余中平、熊军、王炳铨、杨兵、张子光、苗建华、张金带、程永才。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34.1预查阶段. 34.2普查阶段. 34.3详查阶段. 34.4勘探阶段. 34.5矿山地质工作阶段. 35综合勘查评价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 35.1共伴生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基本原则. 45.2共生矿产勘查的工作要求. 45.3综合勘查评价分析测试. 45.3.1分析测试及样品采取. 45.3.2共伴生组分分析测试的内、外检要求. 55.4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研究. 55.4.1共伴生矿产的物质组成研究. 55.4.2矿石加工选冶试验. 55.4.3低品位矿及尾矿的利用研究与评价. 65.4.4零星分散的共伴生矿石矿产评价. 66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66.1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原则与方法. 66.2伴生矿产品位的确定. 76.2.1伴生组分种类与品位确定的原则. 76.2.2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参考指标. 76.3综合工业品位的确定. 76.3.1基本原则. 76.3.2综合品位指标的应用条件. 86.4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6.5低品位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附录A(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石矿产. 9附录B(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物矿产. 10附录C(资料性附录)共伴生元素矿产. 12附录D(资料性附录)我国部分矿种各主要矿床类型共伴生矿产. 17附录E(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22附录F(资料性附录)铀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5附录G(资料性附录)铁锰铬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6附录H(资料性附录)钨、锡、汞、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28附录I(资料性附录)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0附录J(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产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1附录K(资料性附录)岩金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2附录L(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钴钼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3附录M(资料性附录)硫铁矿磷矿床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5附录N(资料性附录)盐类盐湖热矿水伴生组份综合评价. 36附录O(资料性附录)煤的勘查中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评价. 38附录P(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最低品位参考指标汇总表. 39附录Q(资料性附录)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计算公式. 41附录R(资料性附录)共伴生矿产综合经济评价计算方法. 43附录S(资料性附录)某银铅锌矿床综合工业品位的应用实例. 4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和矿山地质工作中,综合勘查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基本原则及工作要求、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和估算等。

8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8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4.2 普查阶段
4.2.1 在预查的基础上,大致查明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和其他矿产的 分布情况。 4.2.2 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主要构造、岩浆岩的产出和分布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4.2.3 大致查明并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对矿床形成与改造的影响。 4.2.4 大致查明矿体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及分布规律。 4.2.5 大致查明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有用组分及主要有害组分的含量。 4.2.6 对易选、可选矿石进行类比研究评价,难选矿石和新的矿石类型应作可选性试验。 4.2.7 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地下水较丰富的矿区应大致了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 地质条件,大致评价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4.2.8 利用勘查主要矿产的工程,大致了解共生、伴生矿产的种类、含量及其综合利用的 可能性。
DZ/T 0211-2002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勘查工作研究程 度;勘查工作控制程度;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类型条 件及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的地质勘查、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 收、评审认定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设计、报告和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 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对预查区已发现的矿点和矿化潜力较大地区,采用地质填图、露头检查、数量有限的取 样工程等有效技术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的地质特征,对已知矿点、矿化区的含矿性做出初 步评价并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提出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工作区范 围,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3.3 详查
对经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各种勘查方法和综合地质研究,比普 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并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的评价或圈出勘探区范围,为进行勘探工作和小型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为矿山开发的总 体规划和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3.4 勘探

19种勘查规范中对钻探质量的要求

19种勘查规范中对钻探质量的要求

19种勘查规范中对钻探质量的要求(一)铁、锰、铬1、探矿孔的矿心采取率(包括顶、底板上和下5 m范围内的岩石)不得低于80 %,当矿心采取率连续5 m低于80%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围岩岩心的分层采取率不得低于65 %。

2、使用的钻探工艺应能保持矿石原有结构特点和完整性,避免矿心粉碎、贫化。

在复脉型和多脉型矿床中要严格控制钻进回次长度及回次采取率,防止钻进中漏矿。

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工艺时,穿矿孔径要满足取样要求。

3、认真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做好孔深校正、原始记录、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和矿、岩心保管工作。

钻孔弯曲度应符合规程和地质设计要求,钻孔偏斜超差时要及时设法补救。

见矿点和厚度大于30 m的矿体的出矿点均应测定钻孔弯曲度。

封孔质量不符合规程或设计要求时应返工重封。

(二)铜铅、锌、银、镍、钼1、矿体及其顶底板3 m—5 m内的矿心、岩心平均采取率不低于80%,厚大矿体内部矿心采取率低于80%的连续长度不能超过5 m,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围岩岩心的分层平均采取率一般不低于65%。

2、使用的钻探工艺应能保持矿石原有结构特点和完整性,避免矿心粉碎贫化。

在复脉型和多脉带型矿床中要严格控制钻进回次长度及回次采取率,防止钻进中漏矿。

采用金刚石钻探工艺时,穿矿孔径要满足取样要求。

加密取样钻孔,允许采用空气反循环(CSR)钻探工艺。

3、认真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做好孔深校正、原始记录、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和岩心保管等工作。

钻孔弯曲度应符合规程和地质设计要求,钻孔偏斜超差时要及时设法补救。

见矿点(及厚度大于30 m的矿体出矿点)应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

封孔质量不符合规程或设计要求时需返工重封。

(三)钨、锡、汞、锑1、岩心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0%;2、矿体及其顶底板3 m—5 m的围岩、近矿围岩蚀变带、控矿构造标志层的采取率不低于80%;若连续有两个回次(或厚大矿体中连续5 m以上)采取率低于80%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3、矿心应尽可能保持原状,特别注意矿心被粉碎后可能造成的贫化或富集的假像,为此,对多脉带矿体及破碎带控制的矿体,应严格控制钻探回次进尺的长度与钻进时间;采用金刚石钻探工艺时,穿矿孔径要满足取样要求;4、必须按有关规程的质量要求,认真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做好钻孔测斜、孔深校正、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记录、封孔及岩心保管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 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或区域矿产成矿预测的基础上,对预查区及已发
现的矿点、矿化点及物探、化探异常区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 证并和已知相同地质背景的同类矿床类比,大致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 的矿点或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为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3.2 普查
DZ/T 0211-2002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 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的规定,对原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 年发布的 GB/T 13692 —92《重晶石、毒重石矿地质勘探规范》和原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1986 年、1987 年制定的 《萤石矿地质勘探规范》、《硼矿地质勘探规范》进行修订、编制而成,并合并为《重晶石 、 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Biblioteka DZ/T 0211-2002
9.3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镁石矿石质量标准 B.1 重晶石矿石质量标准 B.2 化工用毒重石质量标准 B.3 萤石矿质量标准 B.4 硼镁石矿石质量标准 附录 C(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C.1 矿体的延展规模 C.2 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C.3 构造、岩脉发育程度 C.4 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 附录 D(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勘查类型基本控制工程间距参考 附录 E(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床规模划分 附录 F(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F.1 重晶石、毒重石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F.2 萤石矿床——般工业指标 F.3 硼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附录 G(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石类型 G.1 重晶石、毒重石矿石类型 G.2 萤石矿石类型 G.3 硼矿矿石类型 附录 H(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床类型 H.1 重晶石、毒重石矿床类型 H.2 萤石矿床类型 H.3 硼矿床类型 附录 I(资料性附录)萤石块矿手选试验要求 1.1 样品采集 1.2 加工分选 1.3 试验成果 附录 J(资料性附录)中子活化测井原位测定氟化钙含量方法简介 J.1 基本原理 J.2 技术指标 J.3 特点及效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 3.2 普查 3.3 详查 3.4 勘探 4 勘查研究程度 4.1 预查阶段 4.2 普查阶段 4.3 详查阶段 4.4 勘探阶段 5 勘查控制程度 5.1 勘查类型 5.2 勘查工程间距 5.3 勘查控制程度要求 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6.1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 6.2 地质填图 6.3 物探、化探工作 6.4 探矿工程 6.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6.6 化学样品的采集、加工及化验分析 6.7 矿石选矿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8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9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6.10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7 可行性评价 7.1 概略研究 7.2 预可行性研究 7.3 可行性研究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8.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3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见附录 A)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般原则
DZ/T 0211-2002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勘查工作研究程 度;勘查工作控制程度;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类型条 件及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的地质勘查、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 收、评审认定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设计、报告和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 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萤石矿地质勘探规范》、《硼矿地质勘探规范》(不 含盐湖硼矿,下同)。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 I、附录 J 为资料性附 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明达化工地质有限责任公司、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炳铨、杨清堂、王文武、周建民、王吉平。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对经详查圈定的勘探区,通过多种地质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详细 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为矿山设计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 拓方案、矿山选矿加工工艺、矿山总体布置提供依据。
对预查区已发现的矿点和矿化潜力较大地区,采用地质填图、露头检查、数量有限的取 样工程等有效技术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的地质特征,对已知矿点、矿化区的含矿性做出初 步评价并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提出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工作区范 围,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3.3 详查
对经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各种勘查方法和综合地质研究,比普 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并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的评价或圈出勘探区范围,为进行勘探工作和小型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为矿山开发的总 体规划和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3.4 勘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