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与消费心理学课堂笔记讲课讲稿
消费心理学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关系
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 分支,借鉴了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 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 互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与消费心理学有密切联系。消费心 理学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消费者在社会环境中的消费行 为和心理过程。
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主要通过视觉、听觉、 触觉等感知觉来形成。
记忆
消费者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对品牌、广告等信息的 记忆会影响购买决策。
思维
消费者对商品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涉及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
情感过程
80%
情绪
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态度体验 ,如愉快、不满、惊讶等。
100%
情感
决策
消费者在购买前对商品或服务 进行评价和选择的过程,涉及 多个因素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行为
消费者最终采取的购买行动, 是心理过程的外在表现。
03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剖析
文化因素
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受到 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不 同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亚文化
亚文化群体如民族、宗教、地 域等也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深 远影响,塑造独特的消费偏好 。
情感因素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企业 需要更加注重情感营销,通过打动消费者的情感来促进销 售。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企业需 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赢得消费者的信 任和支持。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职业与经济状况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听课笔记(1)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听课笔记(1)第一章绪论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就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求的商品和劳务所表示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消费行为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消费行为可以表述为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商品和劳务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本身都是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它们的目的;2、消费行为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任何一个阶段,即便是最重要的购买阶段,也不能等同于消费行为的全过程。
消费行为必需包罗购买前、购买中和购买后的心理历程;(影响人的消费因素即人的心理和外部因素)3、消费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只充当一种角色;在另一种情形下,一个人则可能充当多种角色。
试述消费者心理学理论来源的依据:消费者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性质,与其关系密切的学科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
1、心理学:有关感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和个性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必然为解释人的消费行为提供帮忙。
多年来心理学积累的研究方法,也为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社会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中信息流传的理论,风俗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社会群体对人的行为和性格的影响,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变化的研究,是消费者心理学关于社会因素对人的消费行为影响的重要理论来源;3、经济学:关于商品生产与流通的理论,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理论,以及效用理论是消费者心理学有关营销心理、价格心理、消费者决策研究的理论来源;4、文化人类学:有关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为探讨社会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为营销心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消费者行为的意义:⒈研究消费行为可以指导设计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⒉研究消费行为可以有效地指导市场策略,包罗市场的细分、广告、商标的设计和价格、零售渠道等的确定。
消费心理学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消费心理学概述
消费心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消费心理学定义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它 涉及到消费者对商品、服务、品牌等方面的认知、情感、动机和决策过程。
消费心理学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 要。通过掌握消费心理学知识,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有效的 营销策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消费心理学专题讲座 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CONTENTS
• 消费心理学概述 •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环境与消费心理 • 消费者心理与营销策略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心理 • 案例分析
REPORT
CATALOG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行为规律等。
研究范围
涵盖了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认知、情感、态度、决策等方面的研究,以及消费 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如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 响。
消费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市场营销
广告策划
企业可以利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制定营销策 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
价格策略与消费心理
价格定位
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 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 价值判断。
心理定价
利用消费者心理,采用特 殊的价格策略,如折扣、 捆绑销售等,促进销售。
价格敏感度
项目九 广告与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PPT课件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广告语消费心理概述 广告媒体与消费心理分析 POP广告与消费心理
任务一 广告语消费心理概述
一、广告概述 二、广告的分类
一、广告概述
(一)什么是广告
指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 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 段。 (二)广告的基本特征 1.资金投入。 2.有目的、有计划的信息传播。 3.以消费者为中心创作。
任务分析
1.任务目的
(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广告媒体的 分类、广告媒体的功能、不同的广告媒体不同 的特性。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探讨,让学生理解 不同的消费心理与广告媒体的关系,并掌握如 何根据针对不同的消费心理选择恰当的广告媒 体。
(2)掌握增强广告效果的心理策略。 。
任务分析
2.任务要求
(一)正确把握发布广告的时机
当消费者焦点集中时, 比如在传统节日、
重大赛事时集中发布广告,可能几天的时间就
会取得在平时花费半年甚至1年起到的宣传效
果。
实例链接9-2
361°品牌的广告营销
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之前,很多国际友人对361°还并不熟悉。 但在亚运会期间, 361°品牌出现在数以亿计的观众眼前,可 谓赚足了眼球。361°是此次亚运会唯一的运动品牌赞助商, 为仁川亚运会提供了约合124亿韩元的服装和其他物品的赞助, 协助仁川亚运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人数超过2万人,在他们 天蓝色的T恤衫上,都印着“361°”的商标。韩国新国家党代 表金武星和党领导层等议员们也在亚运会期间,身穿印有赞助 仁川亚运会的中国运动品牌“361°”商标的T恤衫巡视主赛场。 亚运会期间的各种比赛项目上也到处能见到361°的Logo。这 次体育赞助,不仅增强了国内消费者对361°的信心,更大大 提升了361°在国内外的声誉。
《广告与消费心理》课件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 措施,优化广告策略,提高广 告效果。
06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可口可乐广告
01
详细描述
可口可乐广告通过展示品牌历史和独 特的红色包装,唤起消费者对美好记 忆的联想,从而促进品牌忠诚度和购
买意愿。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词
强调产品创新和设计美学,塑造高端品牌形 象。
05
广告的作用
广告可以提供商品信息,促进消 费者购买;塑造品牌形象,提升 品牌知名度;引导消费者态度, 改变消费观念。
消费心理学的概念与重要性
消费心理学的概念
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 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消费心理学的重要性
消费心理学有助于理解消费者需求, 预测市场趋势;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营 销策略,提高营销效果;有助于提升 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度。
的情感共鸣,促进购买决策。
05
广告效果评估
广告效果评估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
广告效果评估是对广告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分析,是对广告活动效果的测 量与评价。
意义
有助于了解广告投放的效率,优化广告策略,提高广告效果,促进企业营销目 标的实现。
广告效果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方法
直接法、间接法、实验法、历史法等 。
详细描述
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元素,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 合理的色彩搭配、画面构图和动画效果,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运用语言、音
乐等声音元素,营造出适合品牌形象和产品特点的氛围,加深消费者的感知和记忆。
广告媒体选择与心理
总结词
广告媒体选择是影响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目 标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媒体接触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媒体。
消费心理学第十讲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学习要点:
商业广告的功能 商业广告定位与消费心理 商业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 商业广告诉求与消费心理 商业广告选择与实施心理
10.1商业广告概述
案例: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诉求
素朴古雅的小巷,仿佛历史又回到半个多世纪 前,南方的傍晚洋溢着恬静祥和的气息。一位贤 惠的阿嫂还在忙碌着,她温柔的目光落在眼前贪 婪吸食的小男孩的脸上。小男孩身着马褂,整洁 而有灵气。当热腾腾的一碗糊糊被他很快地吃光 后,他又迅速地把碗舔光。那贪吃的模样让人怜 爱。他抬起头捧着舔光的空碗望着阿嫂,其眼神 分明在说:我还想吃,再给我一碗,行吗?
(1)立足消费者的需求。 (2)针对目标人群。 (3)强调相对优势。
10.2.1 广告定位与消费心理
2 .广告定位的心理方法
♂
心理
方法
一
抢先定位
10.2.1 广告定位与消费心理
2 .广告定位的心理方法
不断加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费 者起初形成的
观念
心理
方法
二
强化定位
♂
决不给竞争者 以可乘之机
10.2.1 广告定位与消费心理
2.广告情感诉求因素
诉求因素
(1) 关爱感
(2) 美感
(3) 成就感
10.2.3广告诉求与消费心理
3.广告元素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
(1) 色彩
(2) 图案
(3) 文字
(4) 音乐
10.2.3广告诉求与消费心理
4.广告理性诉求的心理方法
心理方法
10.3广告媒体选择与传播策略
10.3.1 广告媒体选择的心理特点
2 .广告定位的心理方法
♂
心理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培训课件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16
三、商业广告的心理功能
• (一)沟通功能 • (二)诱导功能 • (三)促销功能 • (四)便利功能 • (五)教育功能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17
四、商业广告的基本原则
• (一)真实合法性 • (二)思想性 • (三)宣传指导性 • (四)效益性 • (五)艺术性 • (六)简明性 • (七)科学性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6
二、商业广告的分类
• (一)依据广告目的分类: • 1、产品广告:着重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
,推销商品并加速商品流通。 • 2、企业形象广告:着重树立企业的形象,
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的长期信赖。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7
(二)依据媒体形式划分:
• 电视广告 • 广播广告 • 报纸广告 • 杂志广告 • 网络广告 • 电影广告 • 邮寄广告 • 户外广告 • 灯箱广告 • 空中广告 • 礼品广告 • 综合性POP广告
声,声音悠远而绵长,好像几十年前一直
飘到现在,勾起人们的童心、乡愁和久违
的某种情感,随着黑芝麻糊的浓香和小男
孩的渴望一起弥散开来……整个广告构图
都采用具有怀旧意味的昏黄的色调:街坊
四邻亲密往来的小巷、具有传统工艺的美
食、温柔的女性、可爱的孩子和亲切的叫
卖声,烘托出历史回眸中温馨的南方黑芝
麻糊。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21
宝洁公司旗下品牌:
• 独打造品牌 旗下的品牌
• 顶级品牌:SK-II 、Maxfactor(蜜丝佛陀)
•
二线品牌:Olay(玉兰油)、Illume(伊奈美)、
消费心理学全部讲义完整版

消费心理学讲义第一章消费心理学的概论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一、消费基本概念(一)消费消费是指人们消耗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
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类。
通常,“消费”一词在狭义上专指生活消费。
(二)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消费产品的人,即产品的直接使用者。
二、消费者角色根据消费者心理行为进行的规律,我们可以将消费者角色分为五种:1、首倡者:首先提出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人。
2、影响者:其观点或建议对决策有影响的人3、决策者:对购买决策的某个方面作出决定的人。
4、购买者:实际去购买的人。
5、使用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界定这五种消费者角色,是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四、消费群体和消费个体(一)消费群体具有相同或相近消费特征的消费者称为消费群体。
比如消费者收入水平相近、购物兴趣相同,年龄处于同一阶段,或者职业相同等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消费群体。
(二)消费个体消费个体是指单个个个体以及他们的消费行为。
区别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正确分析消费市场,开发消费市场以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一、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消费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市场活动中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规律。
具体地说,消费心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
这是人人都有的,是消费者的共性。
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是激活消费者的购买目标的导向,使消费者采取某些行为或回避某些行为。
因此,消费者购买活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必须影响购买行为的发生和进行。
(二)研究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能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个性心理特征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表现。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堂笔记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者)行为一、什么是消费行为?消费行为的定义:消费行为就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求的商品和劳务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消费行为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消费行为可以表述为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商品和劳务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本身都是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它们的目的;2.消费行为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因为:(1)消费行为中决策活动的数量多难度大;(2)消费活动受制于个体的心理因素和他所处的环境因素;(3)消费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省时省力而又能较有成效地进行购买活动,消费者会采用哪些手段?(1)把决策目标定在“满意”,而不是尽可能完美上;(2)借助他人的购物经理;(3)对于重复购买的产品形成商标忠诚性。
三、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及其有关变量的框架中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1)消费者的决策过程;(2)外部环境变量;(3)个体要素。
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的一般内容及理论观点一、消费者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与消费者心理学关系密切的学科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以及风俗习惯、信仰、价值观、伦理、艺术等的起源、演进和传播。
二、理论见解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理性的和非理性(情感)的。
属购买行为的理性观点的有:经济人、问题解决或决策、回避风险和学习等。
属购买行为的非理性(情绪)的观点理论见解的有:心理分析、社会活动、冲动和随机挑选等。
心理分析的观点来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五节产品与消费行为一、消费行为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测验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消费者的言语、行动和表情等行为,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以研究消费心理现象的规律。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念等的一种方法。
访谈法分结构式访谈(控制的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无控制的访谈)两种。
消费心理学讲义(

消费心理学讲义(《消费心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消费(一)什么是消费: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二)什么是消费者1、谁是消费者狭义:消耗商品(或劳务)使用价值的人广义:商品(或劳务)的需求者、购买者、使用者。
2、影响者不是消费者3、消费者的分类1、现实的消费者1)商品消费状况2、潜在的消费者3、非消费者1、个人或家庭消费2)消费目的2、集团消费3、企业消费二、什么是心理学(一)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1、心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2、个性心理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三、消费心理学(一)概念: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的一门社会应用学科。
(二)具体研究内容:1、研究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
2、研究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3、研究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双向关系社会因素、商品因素、市场因素第二节学习与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一、消费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历史与现状(二)产生、发展的因由二、学习与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二)有助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三)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四)有助于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联系性、分析—综合二、研究方法:观察法(自然、控制),调查法(问卷、谈话),实验法三、注意事项:目的明确、方案正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加工、深化理论。
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消费心理第一节认识过程与消费心理一、感觉、知觉与商品认知(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3、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2)感觉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适应;对比(同时对比、先后对比)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4、感觉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1)第一印象的感觉作用(直接、间接的第一印象):作用:前摄效应、泛化效应、定势效应2)感觉阈限与产品设计及营销3)营业员的职业对感觉的要求(二)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形象的反映。
《消费心理学》 第九章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理
消费者以充分的感染力,使消费者在接
收商品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或情趣
陶冶。
11
TRANSITION PAGE
了解商品价格 的心理功能
熟悉商业广告 的心理策略
任务一
任务二
过
渡
页
12
项 任务二 熟悉商业广告的心理策略
目 九
商
一 商业广告策划与设计的心理策略
业
广 告
(一)引起注意策略
与
消 费
引起注意策略是指企业在策划与设计商
吸引消费者注意。
进行独特的艺术加工:即采用各种艺术手法对广告中语
言、音乐、文字、画面、色彩和布局等元素进行加工,
以烘托出广告内容的美感,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选用诱人的题材:即选用社会热点题材或大众普遍关心
的题材(如环境保护、养生保健、文化传承等)。
15
项 任务二 熟悉商业广告的心理策略
目 九
心
激发他们购买欲望,从而有效地促进商
理
品的销售。
例如,化妆品、家电产品、药品、
健身用品、食品、酒类等生活用品的销
量都与广告的投放量呈正比关系。
10
项 任务一 了解商业广告的基本知识
目 九
商
业
(五)审美娱乐功能
广
告
与
商业广告表现商品信息的各种方式
消
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它能够在语言、
费 心
文字、音乐、色彩和画面等各个方面给
心 业广告时有意识地增强广告的吸引力,以便
理 引起消费者的无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或者在
引起消费者无意注意后,使其迅速转化为有
意注意,从而增强广告效果。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心理学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广告与广告心理一、广告的含义(一)定义:广义——所有向社会公众发布与传达信息的行为。
狭义——特指商业广告,是指特定的广告主有计划地以付费的方式,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向其潜在的受众传递商品或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以促进销售的宣传活动。
(二)构成要素1.广告主:需要做广告并支付广告费用的组织和个人(广告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2.广告代理部门:以经营广告为盈利手段的专业广告组织和人员。
3.传播媒介:传播广告信息的媒介物,传递信息、刺激受众、以一定方式测定信息接受效果。
4.受众:广告诉求的对象,也就是商业广告潜在的用户消费者。
5.市场: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占有者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
三、广告的形成和发展(一)广告的历史渊源(二)世界广告业的发展简况(三)国际广告团体四、广告的心理功能——广告在满足广告接受者生理需要两方面所起的作用,侧重于对受众心理的宣传和说服作用。
(一)广告宣传的心理功能1.真实性广告宣传的心理作用广告宣传的真实性同广告宣传的功能效果成正比。
2.直观性广告宣传的心理作用(1)可影响受众的潜意识,使接受广告宣传的人在主观上并无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产生某些理性方面的激动情绪形成某种意义或判断。
(2)具有明显的情绪感染力,它所激起的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
(3)象征性广告宣传的心理作用象征——运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
具有特别的宣传功能,能引起人们的联想激发人们的情绪。
(二)广告诱导的心理功能——在广告宣传心理功能的基础上,沟通产销,引导消费,诱使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心理功能。
1.唤起注意;2.引起兴趣;3.启发欲望;4.刺激行为。
(三)广告说服的心理功能1.决定因素:①权威作用;②评定的资料和数据加以说明;③实物样品作用2.两种类型:①产品广告说服的心理功能;②公关广告说服的心理功能。
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广告心理学的含义及特征(一)涵义——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特征既具有广告学的特征,又具有心理学的一般特征,是广告学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广告实务心理广告主心理、广告商心理、广告创作人员心理(二)广告受众心理社会公众心理、顾客心理、消费者心理(三)广告媒体的心理影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对管高手中的心理影响。
三、广告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广告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心理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
它是在引用、吸收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在被观察者未察觉的状态下,有规律地观察并记录其外部行为表现,如表情、动作、谈话等,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一)观察方式1.直接观察;2.仪器观察;3.痕迹测量;4.自我观察(二)优缺点1.优点:不受被观察着文化、理解能力的限制,能得到现场真实直接的材料2.缺点:被动、片面、局限二、实验法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从而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室实验法在严格控制外界条件的情况下,用心理学仪器在实验室中测定广告对消费者影响的客观指标的方法。
优点:控制条件比较容易实现;缺点:有很强的人为性,易干扰实验效果。
(二)现场实验法在实际生活中或在模拟自然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外界条件,有目的地研究某些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方法。
三、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直接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和收集其心理与行为资料的方法。
(一)访谈的形式1.面谈法(1)①结构式访谈;②无结构式访谈(2)优点①反对发现提出更多问题,从而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或对某项问题作深入讨论。
②富有伸缩性,可精确控制。
③也是一种感情投资,一是消费者与企业建立感情联系,同时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3)缺点①访谈员的主观偏见会影响资料的准确性。
②非结构性访谈对访谈技巧的要求较高,难以控制进程。
③结构性访谈的受访者有种被质问的压力。
2.电话访谈法——借助电话这一通讯工具与受访者进行谈话的方法。
(1)优点:①经济、迅速,可在广告出现时进行,及时捕捉受访者的心理反应及变化。
②渗透性强,对难以接触的受访者和家庭,可进行调查。
③可设计一些面谈时不便谈的问题。
(2)缺点:受设备限制;时间短促;限于本地区(话费)。
(二)访谈的技巧1.追问——引导受访者更全面、精确、深入地回答问题。
目的:为了获得更详尽的资料;为探求受访者的内在动机。
2.提问时不应采用暗示性的问题。
四、投射法不是直接对被试明确提出问题以要求回答,而是给被试一些意义不确定的模糊刺激,引起被试的反应,借以考察其所投射出的人格特征的心理测验方法。
(一)自由联想法;(二)购物表法五、问卷法通过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并由其回答,从中了解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一)操作方式邮寄问卷;入户问卷;拦截问卷;集体问卷;网上问卷(二)问卷类型1.瑟斯顿等距量表2.李克特量表3.语义分析量表(奥斯古德)第二讲广告受众心理广告受众心理,即广告接受者心理,包括顾客心理、消费者心理和社会公众心理。
第一节消费心理的发展趋势一、现代人消费心理(一)追求时尚与新颖的心理(二)追求科学与使用的心理(三)追求全面与多功能的心理(四)追求方便与安全的心理(五)追求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心理二、新古典派消费心理(一)古趣心理——用古的情趣来装点现代生活(二)古典美心理——对古朴典雅的追求(三)怀古心理——一种传统心理效应的反应(四)怀旧心理——一种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反思三、大众消费心理分析——追求温饱阶层的消费心理,包括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市民等人的消费心理。
(一)求实心理为了满足那些实实在在的需要产生的消费心理。
(二)求惠心理对消费者有明显好处和实惠的商品与销售活动而刺激购买的一种心理。
(三)求美心理大众消费者在满足生理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为满足审美需要的一种心理。
(四)求新心理大众消费者为满足对新奇事物追求的一种心理。
(五)储备心理——大众消费者所共有第二节消费者的心理效应一、首因效应人们在初次交往中,最先提供的信息对形成第一印象的影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效应。
广告的首因效应——广告通过媒体第一次播放或刊登后,在消费者、顾客或公众心理上产生的反应,即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
二、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对后来的交往发生一定的影响。
广告的近因效应——采取系列广告的形式,发挥“近因效应”的积极作用,不断加深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印象,而达到树立企业形象或产品形象的目的。
三、晕轮效应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广告的晕轮效应——采用明星广告的心理策略,通过名人的魅力,产生积极的晕轮效应。
四、移情效应把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心理现象。
广告的移情效应——以人或以物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事物,从而激发消费者和公众产生某种欲望或购买某种商品的效应。
五、刻板印象对社会上各类人所特有的固定的或概括泛化的一种知觉。
广告的刻板印象——广告宣传从广告受众心理出发,使广告信息成为受众心理的一种积极的刻板印象。
六、逆反心理(一)含义个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与集体意愿相悖的要求和欲望,并产生相应的行为。
(二)产生客观原因:集体的压力——个体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也是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三)逆反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1.从众心理在集体压力之下,自觉与集体多数成员的一年取得一致的心理现象。
2.遵从心理顺从集体意志、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及价值观念的一种心理现象。
3.比较共同之处:都是来自集体的压力不同之处:遵从心里和从众心理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但结果都是以集体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心理,而逆反心理则是以抵制或反抗集体一直的压力为标志的一种反向心理。
(四)广告对逆反心理的利用1.缩短对新产品的认识过程2.促进顾客了解商品质量第三讲广告媒体心理广告媒体是广告构成的要素之一,是进行广告活动的物质技术手段第一节广告媒体及其选择一、广告媒体(一)含义——连接广告与消费者的中介物(二)种类1.大众广告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包括电影)2.新兴广告媒体:交通广告媒体、直邮广告媒体、直销广告媒体、空中广告媒体、科技广告媒体3.户外广告媒体:路牌广告媒体、霓虹灯广告媒体、商品模拟广告媒体4.焦点广告媒体:橱窗广告媒体、商品包装广告媒体、店内现场广告媒体(三)大众广告媒体1.含义: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能项分布广泛而又互不相干的受众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渠道。
2.主要特点(1)可将信息进行大量复制、从而能迅速将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2)广大受众由于同时获得某一信息,易产生从众心理或遵从心理(3)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声誉,在受众心理上易产生影响力和感召力二、影响广告媒体选择的心理因素(一)目标心理因素指广告主做广告时所确立的目标(二)产品心理因素产品本身的性质、特点也是选择广告媒体的重要依据(三)时效心理因素广告媒体选择时必须考虑商品信息时效要求时效要求包括三种情况:①取得市场竞争优势;②争取最佳经济利益;③着眼于长远销售目标(四)费用心理因素指做广告所花费用与选择媒体所产生的心理矛盾1.经济承受能力;2.广告的心理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五)最大效应心理因素指广告媒体在消费者心理上引起反应的程度在做广告时,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接受能力来选择媒体第二节大众广告媒体的心理影响一、报纸广告媒体的心理倾向人们对报纸有长期积淀的信任,比较稳固的信赖性是报纸这一媒体最突出、最鲜明的心理特征。
(一)报纸的适应性心理决定因素:1.报纸的多样性;2.广告信息的多样性(二)报纸的信赖心理决定因素:1.报纸自身的严肃性;2.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三)报纸的实用心理分类广告是报纸广告媒体的特色,也是报纸实用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它有利于报纸读者在广告中找到对自己有用或者急需的广告。
二、杂志广告媒体的心理影响一般特点:专业性、知识性杂志——较强的注意性(最突出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引导读者的购买心理、需要心理、创先心理。
(一)购买心理杂志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二)审美心理1.用纸较好,尤其是广告用纸更为讲究2.制作精美,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3.版面安排灵活多变(三)创先心理分类较细,专业性较强,读者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因此,容易诱发读者的创先心理。
三、广播广告媒体的心理影响特点:娱乐性、廉价性(一)满足广告客户的求廉心理1.广告费用低;2.传播不受限制;3.设备花钱不多;4.覆盖群体广(二)满足广告受众的娱乐心理发展趋向:地方性、选择性、日间/夜间节目四、电视广告媒体的心理影响(一)电视广告媒体的心理特征是无意识性(二)电视广告媒体具有增强观众兴趣的心理功能电视广告媒体可以运用各种表现艺术,使广告内容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