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ATP的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紧贴课程标准强调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探究实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重点指引和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侧重在理解水平,所以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上也应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另外结合“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在选题上应同时侧重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虽然这一届高二的学生在初中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旧教材,初三和高一又没有接触到生物学,在本节课的生物学知识支撑上比较薄弱,不过对于生物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我所教的这个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能够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主探究。
在前年就开始推行“问题—探究—发展”的教学模式,高二的学生对于这种模式十分熟。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内容。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全部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解并描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其次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亲密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对全体同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把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改变的特点。
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力量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育分析问题的力量。
②通过同学自主阅读,培育自学和主动理解新学问的技能技巧。
③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悟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商量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分与联系,培育自我构建学问体系的力量和对相关学问进行分析比较的思索力量。
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育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力量。
3、情感目标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爱好,培育关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关怀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进展改变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进展的、改变的观点来熟悉生命的神秘。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说课稿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与前面所学的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酶和 ATP 等知识密切相关,也为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分别阐述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最后探讨了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逻辑清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酶和 ATP 等知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细胞呼吸奠定了基础。
但是,细胞呼吸的过程较为抽象,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2)阐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3)解释细胞呼吸的实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细胞呼吸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2)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有序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细胞呼吸的实质。
2、教学难点(1)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无氧呼吸的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和原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范文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范文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根据新课改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的四个根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响式、过程和图解③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③学会用化学反响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讨论比照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拟的思考能力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开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开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开展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的本质的根底。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突破策略:1、通过自主阅读、提问、思考、理解反响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破,2、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拟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复原反响,这些反响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三阶段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突破策略:1、利用多媒体形象地说明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响式,使学生清楚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
2.解析: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
2.解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功能与线粒体的结构相适应。
(2)通过比较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通过实例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
三、教学重点及解析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解析: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生物体呼吸的有关知识,对呼吸的气体交换现象、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限于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认识水平,对呼吸作用的过程几乎未涉及。
高中生学习细胞呼吸,重点放在认识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理解细胞呼吸本质上,学生对生物细胞呼吸的认识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
四、教学难点及解析1.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三阶段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解析: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拉瓦锡曾把生物的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新课程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
本节从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角度介绍了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呼吸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②区别有氧呼吸各个阶段及其场所③概述有氧呼吸的过程,说明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特点能力目标:①尝试制作线粒体模型,明确有氧呼吸全过程②运用已有知识及老师的讲解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有氧呼吸的过程情感目标:①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认识生命,关注生命发展②形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确立生命科学价值观。
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学生认识呼吸作用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而学生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不足。
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对其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法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阅读、计算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说学法本堂课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实施教学,学生联系实际体验形象思维,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1、旧知导入(事先让学生预习)上一节学习的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线粒体的结构(PPT图示)引入2、(展示有氧呼吸过程图)由学生先自学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①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2、3)②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葡萄糖、葡萄糖和水)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 从何而来?(O2)③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1、2、和氧结合形成水)④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 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都有 3 )⑤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⑥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再请学生讲述,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处理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既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场所、各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情况及反应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的原因,以解决学生中的疑难。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2种细胞呼吸方式的过程,细胞呼吸的原理以及在生活生产种的应用,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二章所学的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等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 学时安排第一课时:细胞呼吸的概念;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第二课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及过程;细胞呼吸原理的利用;鉴于本节内容比较多,我将本节知识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讲解。
本节课我主要讲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利用。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接触了关于细胞呼吸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本章的第二节已经学习了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氧呼吸;但是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方面的欠缺,且细胞呼吸的过程既复杂又抽象,导致学生对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理解困难。
尤其是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彻底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物质能量变化缺乏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以及本节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并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1、知识目标①、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及过程。
②、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③、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学生通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提升自己的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说课稿 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设计思路:“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 第5章第3节的内容。
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重点在于对此过程的记忆,而高一学生对概念过程等的记忆兴趣不浓,因此需采用学生自主活动学习、教具、改编歌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切身体会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记忆。
二、教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化学反应式。
2、细胞有氧化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
3、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以及适应的特征,逐步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4篇)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4篇)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1一、目标专题:必修课本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更改概况:本章旧人教版内容包括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等八个内容。
新教材内容变更为: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旧知“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设疑“储存在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如何转变为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开篇引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引出细胞呼吸。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__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效果分析”这4个方面进行说课。
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了细胞呼吸的本质,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重点、难点的确定a.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突破策略:1、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促进理解有氧呼吸过程来突出重点。
2、通过列表比较,简明扼要的抓住要点。
b.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突破策略:1、利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有氧呼吸具体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学会写相关的反应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及相关呼吸作用的运算法则来突破难点。
(二)目标分析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②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及适应的特性,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说课稿 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变革学习方式,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本设计主要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个知识点为载体,讲授设计实验的基本流程以及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的区别,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兴趣与欲望。
本案例设计的是“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的内容。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探究活动。
本设计遵循新课程的“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基本理念,充分发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和实践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新课程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建立在学习了ATP 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
另外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分别生成的产物。
这样就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
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掌握细胞呼吸方式及其过程,将其原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并为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奠定基础。
四、学情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新课程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
学生在这之前初步学习了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和对照实验等概念,但对如何设计实验和实验探究的一些基本流程等不甚了解。
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过程、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的区别。
学生应该能够接受并掌握。
课堂中穿插一些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实验,对一些不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的实验辅助以视频的形式播放,并展示实物装置。
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验并能在课后有极大的兴趣与欲望去继续实验。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有氧呼吸的过程,领会其实质;掌握 有氧呼吸的物质能量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相关知识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和 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有氧呼吸的定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及 科学术语的准确而简明的运用。
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 化学知识方面的欠缺,而细胞呼吸的过 程既复杂又抽象,导致学生对呼吸过程 的物质、能量变化理解困难。尤其在有 氧呼吸的过程中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经 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 伴随的物质能量变化缺乏直观教具,使 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1 知识目标
1、识记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及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有氧呼吸过程和图解; 3、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及物质和能量变化。
第二阶段
2C3H4O3+6H2O
酶2
线粒体基质
6CO2+20[H]+能量(少量)
第三阶段
24[H]+6O2
酶3
线粒体内膜
12H2O+能量(大量)
C6H12O6 +6H2O +6O2
酶
思考:
反应方程式两边的H2O为什么没有像化学里面的 反应式一样消去呢?
6CO2+12H2O +能量
下面大家列表来比较下三个阶段的不同
大量能量
提示 1、条件:需氧、多种酶参与
2、场所: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3、物质变化: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 4、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
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 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出 大量能量的过程。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一、教学内容分析:“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本节课需遵循“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生物,从探究走进科学,充分发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实践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2.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
二、学情分析:1.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对于需要记忆的教学内容掌握得都不错。
2.缺乏探究的意识,在探究、质疑方面能力不强。
3.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实验操作往往是纸上谈兵,看似简单的组装不敢动手、错误频出。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呼吸作用与呼吸的区别;2.说出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现实生活中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2.模拟实验装置的连接,学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具;3.掌握酒精、CO2鉴定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协作的愉悦、成就感;2、感悟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实验操作。
3、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生命的热情。
四、教学程序小组合作,实施方案小组交流,汇报结果,得出结论启发思维,再探究明确探究的一般流程明确装置的连接后,各小组动手组装。
由于本实验难度大,花时间多,教师在课前了反复试验和改进。
当堂展示实验结果、试剂检测。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将A、B瓶分别与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D、E相连,图示如丙、丁。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学生暴露连接操作中的手忙脚乱,以及违背了“长进短出”的原则。
学生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发现B瓶中散发浓烈的酒味,观察教师当堂展示。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意义
G. 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为生物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有机物
呼吸作用 ATP 酶
ADP+Pi
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环节三:课后检测
自主归纳本节知识点,完成相
应课后练习,达到巩固效果。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③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汇总讨 论结果。
环节二:课中探究
步骤三
展示点评 质疑探究
题目
1. 将讨论结果展示在规定位置。
2. 没有安排任务的为点评组,点评组同 学注意观察展示结果,做好点评准备。 A B C D E F、G
展示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分值 得分
10
10
10
10
10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学 姓 科: 生 物 名: 刘欣欣
一 二 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四
五 六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位
本课题来自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 呼吸作用是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简要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重点讲述了有氧
细胞质 葡萄糖 丙酮酸 基质 4[H] 线粒体 丙酮酸 基质 H2O 线粒体 内膜 24[H] O2 CO2 20[H]
少量 少量 大量
不需 不需 需要
ATP 细胞呼吸3分钟说课稿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A 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本片段选自高中生物必修1 第5章第3节的内容。
细胞呼吸是以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其结构基础,以酶、A TP、内环境、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为其物质基础,以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为其能量基础,它的知识内容贯穿于本章的各个小节,因此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我拟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运用线粒体、酶、ATP的知识基础上,达成迁移应用、实施探究的能力,探讨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细胞呼吸毕竟是微观化学反应。
由此,我将我的课堂分为以下4个环节。
导入新课、探究新课、重难点讲解、巩固练习
首先,把新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学生对ATP作为能量货币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将以此为切入点,展示一组图片如(心脏的跳动、物质的主动运输、萤火虫发光和蛋白质的合成)。
并提出问题串:(1)屏幕所示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什么?(2)A TP是如何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供能量的?(3)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回答以上问题后,同学们将在我的引导下总结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本节的重难点是完成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建构。
我将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足够大的线粒体简图,两人一组用剪贴图的方式在黑板上演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一人负责讲解,一人负责粘贴。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新课讲授】(一)有氧呼吸本节的重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难点也在此,只要有氧呼吸过程研究透彻,无氧呼吸就很容易接受了,所以预习内容主要是关于有氧呼吸的基础知识,起到熟悉知识的作用,并且在学案上明确要求:记准化合物名称,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有氧呼吸课堂教学过程如下:1、自学与讨论:独立完成如下图片,小组讨论确定答案。
2、知识细化:依据动画细化有氧呼吸过程,明确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去向。
3、书面落实:依据学案独立完成知识小结有氧呼吸过程小结:从反应物和产物的角度落实基础知识有氧呼吸总反应式:依据课件内容独立写出并要求学生板演4、讨论与陈述:(1)本部分中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的问题有:通过对课本P93-94页有氧呼吸的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模拟有氧呼吸全过程,并结合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完成下表。
(2)本节课中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总结的问题有:①为什么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通过分析图片,说明线粒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哪些?②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2870KJ能量,其中储存于ATP中1161KJ,其余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是多大? 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能合成多少ATP ?5、阶段性小结:即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和反应式,又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小结。
6、练一练:(二)无氧呼吸通过剧烈运动后,浑身酸痛的生活经历,引出“无氧呼吸的学习”。
1、依据教材内容自学并总结无氧呼吸过程,并简单描述。
然后给以动画演示,是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
2、书面落实:(学案导学)①无氧呼吸过程小结:从反应物和产物的角度落实基础知识②无氧呼吸总反应式:依据课件内容独立写出并板演3、讨论与陈述:本部分没有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但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相关的问题有:①无氧呼吸的过程;②思考无氧呼吸和发酵是不是等同的概念?4、阶段性小结:总结出无氧呼吸概念,又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小结。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A 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第三节。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只有不断的获取并利用能量,才能正常运行。
细胞的能量获取和利用要经历复杂的物质变化,是在温和的条件下有序地进行的。
这一章就以细胞内能量的变化为主线,先介绍细胞内物质变化都离不开的生物催化剂酶,再介绍能量的通货A TP,紧接着介绍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细胞内利用物质产生能量被自身利用的重要生命活动——细胞呼吸。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 TP、第四节课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新课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力培养为重。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要求以及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
②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化学反应式。
③细胞有氧化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
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自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
②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④通过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实验的学习设计,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的欲望,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以下是一篇关于高中生物《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内容。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③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③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讲课稿
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 个阶段有ATP产生? 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有氧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三阶段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产 物 释能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学生板书
无氧呼吸
瑞典南部哥特堡附近,一头麋鹿吃了许多发酵苹果, 导致醉酒失去平衡,倒在树杈上难以动弹。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H]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不需分子氧、需酶
点 产物
能量 变化
CO2、H2O
释放大量能量, 合成38ATP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少量能量, 合成2ATP
相 联系 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之后不同
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探究交流,汲取新知 课堂升华,巩固提高 回忆拓展,小结作业
概念
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 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
1:葡萄糖 酶 2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2丙酮酸+6H2O 酶 6CO2+20〔H〕+少能量量
细
有氧呼吸 3: 24〔H〕+ 6O2 酶 12H2O + 大量能量
胞 呼
方式
总式:
酶
C6H12O6+6H2O+6O2
酶
能量(少量)
第二阶段:
2丙酮酸( 2C3H4O3 )
酶
酶
2C2H5OH+2CO2+能量(少量) 2C3H6O5+量(少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探究交流,汲取新知 课堂升华,巩固提高 回忆拓展,小结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一、说教材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
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
观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有氧呼吸过程
四、说教法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
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和学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五、说学法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
提问: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有哪些?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ATP在供能过程中起什么作用?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
来源有哪些?
回答:见教案,ATP合成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的。
呼吸作用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讲授新课:
(1)细胞的呼吸方式
提问: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样进行的呢?让学生说出细胞呼吸概念
回答: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学生自学实验,并回答课本92页的问题。
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设问:原料是?在哪里?产物?能量去向?有机物是如何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
引出有氧呼吸
(2)有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
A 反应式:
酶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
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等
D概念
E、特点(与体外燃烧的区别)
列表总结有氧呼吸,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建立表格,教师投影展示部分表格
(3)无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
A反应式:
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
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
D概念
E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评价:欣赏性评价,对学生合作学习及成果表示肯定,指出不足,给出建议。
(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小组为单位,从课本95-96页“资料分析”中选取2-3个实例,讨论并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了细胞呼吸的哪些方面?并再举一两例加以说明。
要求准备简单的发言稿。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做课本96页习题
4、板书设计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三、无氧呼吸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结束:
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