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以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的需求,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的良好水平。
下面简要介绍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1. 数据收集与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城市供水和排水相关的数据,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工业发展情况、现有供水和排水设施的状况、水资源供需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面临的供水和排水问题,为后续的规划提供依据。
2. 规划目标的确定:在基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城市供水和排水的总量、质量和可持续性要求,以及供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3. 需求调研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的供水和排水需求进行调研和预测。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特点和波动情况,为后续的供水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4. 技术方案的制定:根据需求调研和预测结果以及现有的供水排水设施状况,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包括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布局、主要设施的类型和容量、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等。
5. 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制定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投资规模、建设成本、运营费用和收益等指标的综合评估,判断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为决策提供依据。
6. 环境影响评估: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供水排水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质安全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技术方案的优化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7. 社会可行性评估:对规划方案的社会可行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和支持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避免规划方案引发社会反对和争议。
8. 综合评估和决策: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技术方案、经济、环境和社会可行性评估的结果,综合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最适合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方案。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主要包括水资源评价、水需求预测、水资源配置、供水系统规划、排水系统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进行水资源评价,包括对城市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分布、水量以及水质等情况。
通过水资源评价,可以明确城市所能利用的水资源,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进行水需求预测,根据城市的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农业用水等因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供水需求量。
在预测中还需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进行灵活调整。
然后,进行水资源配置,根据城市的水资源评价和水需求预测结果,合理配置已有的水资源,考虑水源地的开发利用、水量的分配以及水质的处理等问题,确保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进行供水系统规划,包括供水工程的设计和布局。
要考虑城市的用水量、用水压力、供水管网的布设等因素,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规划中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给水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方案
给水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方案一、总体概况水工程施工是指为了调节、利用和防治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
水工程施工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经过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水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水库大坝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引水渠、泄洪渠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项目地点位于某省某市,属于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调解当地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和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总体部署方案1. 项目前期准备在项目前期,首先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水文、气象等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工程的可行性。
同时还需进行土地征用、施工许可证申请、环保评估、安全评估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在这个阶段,还需确定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周期和施工预算,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项目安全、高效地进行的基础,应包括施工组织机构的设计、施工步骤的确定、施工工艺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构成、职责、分工进行详细规划。
3. 施工方案确定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开挖、砼浇筑、设备安装等施工工序的安排和管理。
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划,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 安全生产管理在水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方面。
5. 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前提,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包括施工过程的检测、监理的评定、施工成果的验收等方面。
6. 环境保护和治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并且对施工环境进行治理,保证施工周围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7. 施工监理施工监理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监控。
同时要协助管理机构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和规范。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管网系统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
交通设施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管网系 统与交通设施的协同,避免相互
干扰和冲突。
电力设施
管网系统的规划应与电力设施的布 局相协调,确保管网建设和电力设 施的安全运行。
通信设施
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管网系统与 通信设施的协同,为城市信息化建 设提供保障。
管网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规划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 引言 • 给水系统规划 • 排水系统规划 • 管网系统整合规划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是对城市或区 域给水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和设计, 旨在确保供水安全、排水顺畅,促进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涉及水源选择 、水量预测、管网布局、污水处理等 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等因素。
04
管网系统整合规划
给水与排水管网的整合规划
统一规划
将给水与排水管网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规划,确保两 者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分区规划
根据地区特点和水资源条 件,将给水与排水管网划 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有 针对性的规划。
资源共享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 给水与排水管网的共用设 施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化配置。
03
排水系统规划
污水排放与处理需求分析
1 2
污水排放量预测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预测 未来污水排放量,为排水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污水处理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污水处理 后应达到的排放标准,确保水质安全。
3
污染负荷评估
对城市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各类污 染物的排放量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一章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2.城市分区规划阶段 (1)估算分区用水量。 (2)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 用地范围。
(3)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 落实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3.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1)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2)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3)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 (4)选择管材。 (5)进行造价估算。
2.城市排水体制的分类
仅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排除方式 初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排水制度。(合 流制和分流制)
①合流制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 一个管渠内排除
a.直排式合流制(老城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和利用直 接就近排放)
b.截流式合流制(直排式基础上,临河岸边建造一条 截流干管)并设溢流井,并在下流设污水厂)(老城改造)
(3)管线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宜布置成环状, 即按主要流向布置平行干管,其间用连通管连接。干管位 置尽可能布置在两侧水量较大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管数 量。平行的干管间距为500~800m,连通管间距800~ 1000m。
(4)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 或重要道路下建设。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 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设计要求。
(8)管线应遍布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 量和水压。
(9)力求以最短距离建设管线,以降低管线造价和供 水能量费用。
(10)为保证消火栓处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应将消火 栓与干管相连接。
第二节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一、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排水体制 (2)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 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给水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的文件。
本文档旨在提供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以保证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提高供水服务的质量。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模在10万人口以上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城市供水工程。
3. 规划原则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 综合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经济状况和环境因素等,科学合理地确定供水需求,并进行合理布局。
- 安全可靠: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包括水源水质安全、供水设施运行可靠性和供水系统的抗灾能力等。
- 合理经济:在保证供水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运营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节约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规划内容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4.1 供水系统整体规划•确定供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包括水源规划、输水管网规划和供水站规划等。
•综合考虑供水水源的可靠性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源。
•确定供水管网的布局和容量,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供水需求。
•规划供水站的设置和数量,保证供水压力的稳定和供水的可靠性。
4.2 供水设施设计•水源地工程设计,包括水源采取、水源净化和水源保护等。
•输水管网设计,确定管道的材质、直径和布置方式,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流量要求。
•供水站设计,包括泵站和水池的设计,确保供水压力稳定和供水质量符合要求。
•防污染设计,提供对污染的防治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防洪设计,确保供水设施在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安全可靠。
4.3 供水管网管理•管网运行管理制度,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设施的故障和漏损。
•建立管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及时预警和处理问题。
•管网改造和升级计划,根据城市发展和供水需求的变化,适时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升级。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规划涉及城市给水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改造和更新,旨在保障城市供水用量和水质安全,同时保障城市排水管网的畅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此,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一、需求分析首先,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相应的供水和排水量。
2. 城市的地形地势和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地质构造、降雨量、河流湖泊等因素的考虑,以便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
3. 城市水资源供需和节约利用的需要,制定夏季节水和非常时期应急处置措施等。
4. 城市以后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以预留足够的用水和排水量的条件。
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既能保障城市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考虑到未来发展需求,保证规划的长期有效性。
二、布局设计其次,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布局设计是关键。
布局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用地的划分,制定管道的布局方案,避免出现水供排水器管网不配套的情况。
2. 城市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限制,如高山、沿海地区及不同地区的水质和水源的特点等,进行管网的有机布局和选型设计。
3. 新建给排水设施的规划与重点建设,如水库、水厂、泵站等的选址和建设,使得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和城市排水系统的畅通有序。
4. 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考虑,以便运行维护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下,确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并适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最优的工程实现效果。
三、技术指标最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技术指标应该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并应该根据原则进行设计:1. 设计标准应该规范和合理,符合国家和地方各项法规和标准的相关要求。
2. 工程设计要保证给排水设施的安全、可靠、高效和环保,确保城市给水、排水的质量和效率。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阶段,旨在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水源、水厂、输水管网、供水设备等方面。
同时,本规范还适用于城市给水工程的施工和运行管理。
3. 规划原则3.1 安全性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以确保供水安全为首要原则。
规划时要考虑水质保证、水源保护和供水设备的选用等问题,以防止供水出现污染和事故。
3.2 可靠性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确保供水设备的可靠性。
规划时要考虑区域用水需求、设备寿命等因素,以保障供水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3 经济性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
规划时要合理选择工程规模、设备选型和施工方法,以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
3.4 环境友好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
规划时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用,减少用水浪费和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规划内容4.1 水源规划水源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基础。
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和再生水等多种水源,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的安全性。
4.2 水厂规划水厂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核心。
规划时要确定水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等,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的优良性。
4.3 输水管网规划输水管网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时要考虑供水能力、管道布局和管材选用等因素,以满足区域用水需求和减少水输送损失。
4.4 供水设备规划供水设备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关键环节。
规划时要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5. 规划编制要求5.1 规划编制基本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编制。
规划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规模、用水需求、水资源等因素,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和环境评估。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 总则1.0.1 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1.1 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 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2.2.1 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 总则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源选择、水质控制、输水管道设计、水池设计、泵站设计和给水系统设计等。
一、水源选择:
1.优先选择地下水源,避免对地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2.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水源;
3.水源应尽量靠近城市,缩短输水距离。
二、水质控制:
1.对供水水源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2.采取合适的净水工艺,如过滤、消毒等,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严禁直接将非饮用水源纳入供水系统。
三、输水管道设计:
1.根据城市需水量和输水距离,合理选用输水管材;
2.管道设计应考虑输水流量、压力损失等因素,保证供水的稳定性;
3.采用合适的管道防腐措施,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四、水池设计:
1.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供水管网情况,设计合理的水池容量;
2.水池应采用密闭式或半密闭式结构,防止污染和水源浪费;
3.水池应建设在地势高的地方,便于供水时产生压力。
五、泵站设计:
1.泵站应建设在水源附近,避免长距离的输送;
2.根据需水量和输水距离,选择合适的泵站流量和扬程;
3.泵站应采用高效节能的泵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六、给水系统设计:
1.根据城市规模和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供水计划;
2.给水系统应具备供水稳定、供水压力合适、供水能力满足需
求等特点;
3.给水系统应考虑到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备用供水设施。
总之,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为了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和稳定性,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内容与深度
水方案图纸要表达的内容有:水源及水源井、泵房、水厂、贮水池的位置,给水分区和规划供水量,输配水干管走向、管径、主要加压站、高位水池位置。
给水工程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编制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有时另行编制专业规划。
在此基础上,再编制详细规划。
各阶段规划的内容与深度可按下列要求编写:1.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与深度(1)确定用水量标准,估算城市用水总量;(2)根据水源水质j水量情况,选择水源,确定取水位量及取水方式;(3)根据城市发展布局及用地规划、城市地形,选择自来水厂、加压泵站、高位水池(水塔)位置和用地,输配水干管走向,估算干管管径;(4)根据水源水质变化情况,确定自来水水质目标,选择水处理工艺形式;(5)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6)确定城市节约用水目标和计划用水方案图纸要表达的内容有:水源及水源井、泵房、水厂、贮水池的位置,给水分区和规划供水量,输配水干管走向、管径、主要加压站、高位水池位置。
2.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的内容与深度(1)估算分区用水量;(2)根据区域内用水水压要求,进一步确定分区供水设施,确定主要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3)确定输配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管径及服务范围;(4)确定飞分区内计划用水措施及节约用水目标。
主要图纸的表达内容与总体规划基本相同。
3.城市给芬工程详细规划的内容与深度城市给水工程详细规划是在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的规划,并做出较为详细规定,作为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对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作出评价,其主要内容为:(1)计算用水总量,确定规划区供水规模;(2)确定供水水质目标,选定自来水厂大致位置;(3)确定集中供水、分区供水方式,确定加压泵站、高位水池(水塔)位置、标高、容量;(4)确定输配水管走向、管径,进行必 要的管网平差;(5)选择输水管网管材及敷设方法;(6)对详细规划进行工程估算,预测投资效益;(7)对近期规划部分进行规划设计、工程估算、效益分析。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地下水分类: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多年的用水量实测资料,且历年用水量 的递增呈现一定规律;二是历年用水量资料看不出变化规律, 或者资料年份不足,但有其它与用水量紧密相关的资料可以 利用。通常,前者用模式预估未来的用水量,后者有时用分 项估计法预测未来的用水量。
(一) 用水量模式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城市,年用水量有规律性的递增,① 有可能呈现逐年递增率P(%)基本上是平稳的,则可用下列模式表 示: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标准及小时变化系数 表2-3
注:医院,疗养院和休养所的每一病床每日的生活用水量标准均包括了食堂,
洗衣房的用水量。
四、消防用水量标准
城市消防用水量,通常储存在水厂的清水池中,灭火时,由 水厂二级泵站向城市管网供给足够水量和水压。
城市消防用水量的大小按扑灭一处火灾所需消防水量及同 时发生火灾数目而定。扑灭一处火灾所需消防水量及同时发 生的火灾数目取决于城市规模、人口数目、建筑耐火等级、 楼层及性质、风的频率和强度等。城市(或居住区)消防用 水量标准见表2-4。
式中q≥0时,则递增率P逐年上涨;q<0,则递增率P逐年下降。
(二) 用水量分项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一般城市,用水量可划分为生活用水量(人口与生活用
水量标准之积)和生产用水量。如果资料表明人口与生活 用水量标准的递增都有一定规律,则生活用水量可以据此 预估。生产用水量的预估也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预估未来用水量。 用水量的分项可粗可细,视现有统计资料而异。
工程给水方案设计
工程给水方案设计一、前言给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在给水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保给水系统的稳定、可靠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针对给水工程方案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工程规划、水源选址、管网布局、水质安全、节水措施等方面。
二、工程规划1.城市发展规划给水工程的规划应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包括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等因素。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需要明确未来五至十年内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以确定给水系统的扩建和改造需求。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保、节能减排等要求,以确保给水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环境要求。
2.供水范围规划在给水工程规划中,需要明确供水范围,包括城市主城区、郊区和远郊地区。
不同区域的供水需求和水质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区域的供水方案。
同时,还需要考虑城市规划边界的扩建和城市化进程,以确保规划的科学合理。
三、水源选址1.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其开采对地下水位和水质有一定影响。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包括水位、水质、水源储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下水开采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变化等问题。
2.地表水资源地表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水质和水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对地表水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包括水质、水量、水源保护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表水的污染和保护问题,以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四、管网布局1.管网设计原则在给水工程设计中,管网布局是关键环节之一,其设计需要符合城市规划、水源位置和供水范围要求。
在布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管网的运行效率、供水质量和管网维护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网扩建,以确保给水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2.管道材质选择在管网设计中,管道材质的选择是关键一环,其材质直接影响到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水质安全。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一、需求分析首先需要通过统计资料、社会发展趋势等来分析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需求,掌握城市现有及未来人口、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情况、水资源状况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给排水工程。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进行规划前,必须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确定技术方案是否能够实现需求。
在确定工程类型和工程方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确保工程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三、资源评估需要评估城市现有的水源、水质、排水溶液环境、排放标准等资源,确保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可行的范围内。
四、设计原则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程所在地区地形、气候、城市建筑规模、人口密度、用水需求等;全面分析市场竞争、社会需求、环境保护、成本收益等要素;关注运行管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可持续运维和管理。
五、断面设计断面设计考虑到自然条件、生态保护等方面,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不同水源定向、传输和分配的主要管径、分支管径、支管细分等参数,保证分流严密,分级分段精准,实现城市给水管网的高效运行。
六、建设方案综合考虑资源状况、设计原则、断面设计等因素,确定建设方案,按照标准化程序完成选址、勘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工作。
在建设期间需要考虑协调政府、企业、居民家庭等各方的利益,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七、管理制度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必须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升级,同时,完善工程运行和管理体系,保证设备的稳定、安全和效能。
总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规范统一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
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总体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巢湖市城市总规给水工程规划布局说明 巢湖市区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45万人,规划总用 水量达29万m³ /日。 巢湖市城市供水水源为巢湖水。一水厂由于用地所限 无法扩建,规划近期保持其现有4万m³ /日供水规模,改造 落后的水处理工艺,以确保供水水质。规划远期增加的用 水量全部由二水厂分期扩建后供给,二水厂原设计终期规 模为14万m³ /日,根据规划用水量预测,并考虑未预见水 量等因素,规划二水厂终期规模为30万m³ /日,水厂用地 为10万㎡。 规划新增用地集中在东部和北部,规划拟在放王岗山 脚下绿地中建加压泵站,将二水厂供水加压后供北部城区 用水,加压泵站规模按5万m³ /日考虑,占地1.5万㎡。
修建性详细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实例:开化县桥滩新区(二期)详细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图 根据规划区用水需求,布置给水设施和给 水管道并计算管径
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总体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分区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修建性详细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总体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总规给水系统布局: 根据城市布局、用水量预测和水源情 况,确定给水设施的位置、规模、占地面 积。
分区规划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实例
实例 林夕市南坊片区分规给水工程规划布局说明 南方片区位于林夕市南部,目前尚未形成市政供水系 统,现状少量用水主要取用地下水。根据供水部门计划, 南坊作为林夕市区一部分,应实行市政统一供水。规划在 南坊新建一座水厂,水源来自堤岸水库。 南坊主要有堤岸水厂供水,供水量是15.5万m³ /日, 企业自备水0.6万m³ /日。 堤岸水厂输水管进入南坊前需进行加压配水,规划在 外环路南侧经四路东侧设置一个配水厂,配水厂用地4公 顷。 规划区内生活和工业等用水主要有市政管网供给,供 水干管采用环状布置,一般沿道路东南侧建设。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篇一:城市给水规模的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吴兆申皇甫佳群金家明提要: 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十分重要,提出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到工程实施等各规划阶段预测水量规模的依据及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给水排水规划水量规模预测依据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有些城市由于预测规模偏大,建成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又有些项目由于预测规模滞后,影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
如果混淆不同阶段和相应的规范,不作调研,将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1 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和水资源状况,提出各取水水源、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
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1)"给水规范"所提指标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期内(一般为20年)的水量预测,并按此控制水资源和提出总水量规模,由于城市用水有逐步增长的过程,因而近期指标要大幅下降。
(2)"给水范围"所提指标是全国通用指标,选用时不能简单按照城市规模类别和分区进行套用,必须先对城市现状指标进行测算研究,按照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所采用的指标。
由于编制"给水规范"所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规划方案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规划方案一、规划背景城市供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环境的水资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规划旨在对城市供水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综合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规划目标1. 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提高供水设施的运行稳定性和服务水平;2. 提高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可靠性,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3. 加大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工程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4. 加强供水工程的环保建设,减少供水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水质;5. 加强城市供水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规划内容1. 城市水资源调配规划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城市的水资源调配方案。
通过建设跨区域水管网和水库、调蓄设施,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同时,积极开展城市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改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城市供水管网规划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逐步实现供水管网全覆盖。
通过提升供水管网的管网密度和管网总长,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增强和供水可靠性提高。
同时,利用智能监控技术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供水管网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3. 城市供水设施规划对城市供水设施进行规划和布局,包括水厂、水库、供水泵站等。
通过加大供水设施的建设力度和更新改造力度,提高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可靠性。
同时,加强供水设施的环保建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城市供水工程安全管理规划建立健全城市供水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供水工程的安全监测和预警。
通过加强供水工程的安全性改造和技术提升,提高供水工程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城市供水工程环保建设规划加强城市供水工程的环保建设,减少供水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生活用水量指标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L/(人· d)]
地域分区 一 二
日用水量[L/(人·d)] 80~135 85~140
适用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 西、陕西、宁夏、甘肃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 北、湖南、安徽 广西、广东、海南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新疆、西藏、青海
建筑物名称 旅馆:有漱洗室 有漱洗室和浴室 医院、疗养院、休养 所 高等学校(有住宿)
单位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床每日 每学生每日
注:1. 表中平均日和最高日包含气候因素(夏季用水多于冬季)。 2. Kh是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除以平均时用水量)。
4. 工业企业用水量指标
工业企业内职工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指标 用水种类 生活用水 车间性质 一般车间 热车间
三 四 五 六
120~180 150~220 100~140 75~125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L/(人· d)]
区域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一区 二区 三区
300~540 230~400 190~330
290~530 210~380 180~320
280~520 190~360 170~310
区域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一区
二区 三区
0.8~1.2
0.6~1.0 0.5~0.8
0.7~1.1
0.5~0.8 0.4~0.7
0.6~1.0
0.35~0.7 0.3~0.6
0.4~0.8
0.3~0.6 0.25~0.5
注:1.本表指标为规划期最高日用水量指标,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量。 2.一、二、三分区见《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用水量充沛,可满足用水大户 需要,是城市水源的主要选择。 其地形、地质、人防、卫生防 护等方面复杂,水处理工艺复 杂,投资与运营费用较大 取水简单,便于施工与管理;水处 理工艺简单,节省投资与运行费用; 便于就近建立水源,节省传输费用, 提高用水安全性;便于分期修建及 水源保护;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量大
5. 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在计算用水量时通常用系数折算。 总用水量的10-20%。
(一)用水量标准
1、用水量指标
概念:用水量指标是城市规划期内不同供水对象单位人口、单位用地面积 或单位产值、单位产品等所采用的用水量定额,它是给水工程规划 中的一项基本数据。 要求:遵循国家规范、结合当地用水情况、考虑未来发展趋势。 结果:不高不低、保持弹性。 分类: (1)生活用水量指标; (2)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3)工业企业用水量指标; (4)市政用水量指标; (5)消防用水量指标; (6)未预见用水估算。
(2)单位用地指标法 Q=q0F Q=∑qifi
其中:q0——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总和用水量指标[万m3/(km2· d)] F——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面积(km2) qi——不同性质用地的用水量指标[m3/(hm2· d)] fi——不同性质用地面积(hm2)
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万m3/(km2· d)]
(二)深度
1.总规中的给水工程规划 (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 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2)确定给水系统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 (3)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 (4)确定水源地的卫生保护措施。
2、分区规划中的给水工程规划
二.城市用水量预测
◆城市用水分类; ◆用水量标准 ; ◆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总规、详规);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与小结 (一)城市用水分类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自用水和 未预见水量(含管网漏失水量) 1. 生活用水
构成: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压--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于最小水头,一层10m,二层12m, 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加4m)。 注:最小水头就是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水压。
(一)城市水源种类的确定
大类 地表水源 上层滞水 地下水源 潜水 承压水
小类 江河水 湖泊水 水库水 海水
特点
受地面气候及其他因素影响较小, 浑浊度与水温变化幅度较大, 无杂质、无色,水温变化幅度小, 易受污染,矿化度、硬度较低, 不易受污染,径流量较小,矿化度、 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性较强 硬度较高
用水量时变化曲线
(2)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①规划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m3/d) Q1=N1q1/1000 (N1为规划人口数,q1为最高日用水量标准) ②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m3/d) Q2=∑(N2q2/1000) (N2为某类公建生活用水单位的数量,q2为某类公建生活用水量标准) ③工业企业职工日生活用水量(m3/d) Q3=∑(nN3q3/1000) (n为每日班制,N3为每班职工数,q3为工业企业生 活用水量标准[L/(人· 班 )) ④工业企业职工每日淋浴用水量(m3/d) Q4=∑ (nN4q4/1000) (N4为每班职工淋浴人数,q4工业企业职工淋浴用水量标准 [L/(人· 班)]) ⑤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m3/d) Q5同时使用的给累工业企业或车间生产用水量之和
⑥市政用水量(m3/d) Q6= (n6S6q6/1000)+(S`6q`6/1000) (q6、q`6分别为街道洒水和绿地浇水用水量标准[L/(㎡· 次)]和 [L/(㎡· d)],s6、s`6分别为街道洒水面积和绿地浇水面积(㎡), n6每日街道洒水次数) ⑦未预见水量 包括管网漏失水量,城市按15%~25%计算。
2.详规用水量预测总结
(1)把分项用水量分别求出,再相加。(分项一般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 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管网漏 失用水) (2)详规要指导取水工程、水厂与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因此需要在平均 值的基础上考虑用水逐日和逐时的变化。
三、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一)城市水源种类的确定 (二)城市水平衡 (对水量的要求) (三)城市水质标准 (四)城市供水安全保障 (五)城市水源保护 (六)城市水源规划思路 (七)解决城市缺水的规划对策
(5)规划估算法(常用方法) ①生活用水量:规划人口×用水量指标; ②工业生产用水量:按单位产品耗水量等指标计算; ③市政用水量估算:用生活与生产用水量之和乘以5%~10%; ④公共建筑用水量:用生活与生产用水量之和乘以10%~15%; ⑤未预见水量:将以上四项之和乘以10%~20%; ⑥自来水厂自用水量:将以上五项之和乘以5%~10%。 城市总用水量即为以上六项之和
240~450 190~350 170~300
注:综合生活用水量为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之和,不包 括市政用水
3. 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 生活用水量标准 (最高日)(L) 280~520 190~360 170~310 时变化系数 ( K h) 2.4~4.5 1.9~3.5 1.7~3.0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
Qmax=KhQ/24 (m3/测方法小结
1.总规用水量预测总结
(1)找指标(最好是能找到总指标,人口或用地都可以)。 (2)指标×规划期末人口。 (3)若是分项指标,就把分项用水量分别求出,再相加(分项一般包括居 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用水)。 (4)确定水资源供给规模时,要把最高日指标换算成平均日指标后再乘以 天数(365)。
第二部分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一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一)内容
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进行区域水资源与用水量间的供 需平衡分析; 2、研究各种用户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合理选择水源,提出水源保护及其 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3、确定水厂位置和净化方法;确定给水系统组成;布置城市输水管道及给 水管网;比较与选择给水系统方案。
其中:Q——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 Q0——规划基准年实际城市总用水量; r——规划时段内城市总用水量的平均增长率; n——预测年限。
(4)分类求和法 Q=∑Qi
其中:Qi——城市各类用水量预测值。 最基本的分类是: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 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用水。
最高日用水量为
Q=K(Q1+Q2+Q3+Q4+Q5+Q6) K为未预见水量系数,采用1.1~1.2。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Qc= (1.05~1.1)Q/24 (m3/h) 1.05--1.1是考虑水厂自身用水和消防补充水量之后的校核系数。
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取水量和水厂的设计水量:
Qp=(1.05~1.1)Q/24 (m3/h) 1.05~1.1是考虑水厂自身用水和消防补充水量之后的校核系数。
(1)估算分区用水量;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 和用地范围; (2)对总规给水管网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与修改、补充,估算 控制管径。
3、详规中的给水工程规划
(1)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2)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和水压;选择管材;进行 造价估算。 (图中标明给水设施位置、规模、用地,给水管道的平面位置、管径、 主要控制点标高)
2、生产用水
构成:冷却用水、生产蒸汽和用于冷凝的水、生产过程用水、食品加工 用水、交通运输用水等。 由于生产工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生产用水对水质和水压的要求、标准 不同,设计时应深入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合理确定。
3、市政用水
构成:街道洒水、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等。
4、消防用水
从消火栓取水(街道、室内)。 消防给水设备由于使用次数少,可与城市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结合在一 起考虑。对防火要求高的场所,可设立专用的消防给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