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第4讲细胞膜与细胞核
【备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专题知识梳理:第4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高考生物一轮专题知识梳理第4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功能。
提醒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
2.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
答案①—b②—a③—d④—c3.细胞膜的成分。
提醒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
②细胞膜的成分并不是不可变的。
例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
4.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
(2)特点。
5.细胞壁。
提醒不同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而不能水解几丁质,所以溶菌酶能杀死细菌,却对真菌基本没作用。
正误判断(1)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2)在细胞膜的控制下,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3)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4)细胞膜的成分是恒定不变的。
(×)(5)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是物质运输的通道,可进行信息交流。
(√) (6)用台盼蓝染色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7)罗伯特森将电镜下看到的“暗—亮—暗”结构描述为“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
(×) 教材微点1.(必修1 P41“图3-2”)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①受体;②信号分子;③胞间连丝。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提示分别属于图C、图A、图B。
长句突破1.(生命观念)细胞壁不能作为“系统的边界”的原因是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科学思维)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试举例说明:不是,有些小分子物质(如脂溶性的信号分子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讲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中的糖类和
必修1 第一单元第4讲A组基础巩固练1.(2021年江苏适应性考试)细胞含有多种多样的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B.葡萄糖既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C.氨基酸是水溶性小分子,只能在转运蛋白协助下进出细胞D.与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答案】C 【解析】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例如: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氧气与还原氢反应产生水,释放大量能量,A正确;葡萄糖既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参与其他物质的构成,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例如糖蛋白,B正确;氨基酸、离子等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有些氨基酸不需要,例如有些氨基酸可以作为神经递质,以胞吐作用排出细胞,C错误;DNA是双螺旋结构,相对稳定,而RNA是单链,容易产生变异,故与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D正确。
2.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并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的种类及组成其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 )A.8、5、4和8、8、4 B.5、5、4和8、4、4C.5、5、4和4、4、4 D.5、4、4和8、4、8【答案】C 【解析】人类患者和鼠类均为真核生物,其碱基种类有5种,即A、T、G、C、U,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只有4种;汉坦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在它体内只有一种核酸也就是它的遗传物质RNA,其碱基种类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都是4种。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几种重要化合物A、B、C、D的化学组成,X、Y表示构成这些化合物的元素(除C、H、O外),细胞结构Ⅰ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细胞结构Ⅱ具有保护、润滑、识别等功能。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
特点: 相对的。
控 制
物
质
实例:
进
水煮苋菜
出
台盼蓝鉴定
细
胞吞、胞吐
胞
激素
胞间连丝
信 息 交 结合 流
精卵
教材热点拓展 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
(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 ① 信号分子 ;② 受体;④ 胞间连丝 。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 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 提示 分别属于图C、图A、图B。 (3)图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 提示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4)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 提示 不是,有些小分子如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 内部。
胞吞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成分结构功能相关的实验设计规律方法项目设计思路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鉴定提取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占有面积与细胞膜面积对比分析细胞膜流动性的鉴定取ab两种动物细胞分别用红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动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观察在细胞融合过程中两种颜色的荧光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细胞膜识别作用探究将大量的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情况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探究可利用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溶液颜色是否发生变化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考点二0
加快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分析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分子中只有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
C.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D.不同功能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第4讲细胞膜、细胞器与细胞核课件
结果 细胞膜被溶解 细胞膜被破坏 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
紫色 细胞膜被破坏
2.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探究
项目
设计思路
细胞膜磷脂双 分子层的鉴定
提取细胞膜结构中磷脂分子,铺在水面上,测磷脂分子占有面积,与细 胞膜面积对比分析
细胞膜流动性的鉴 取A、B两种动物细胞,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两种动物细胞膜
定
上的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观察在细胞融合过程中两种颜色的荧光在
例 体液 靶 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识 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
细胞受体 靶细胞 别
息交流的作用
4.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及结果
两种美西螈细胞核 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
移植
白色美西螈
去核卵细胞 黑色美西螈
横缢蝾螈受精卵
将变形虫切成两半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3)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A.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
种类 比较 合成场所 作用场所 实例
分泌蛋白
胞内蛋白
附着在 内质网 上的核糖体 游离的核糖体
细胞外
细胞内
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
呼吸酶等
B.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 细胞器膜 和 核膜 构成。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
5.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其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
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 ( √ ) 6.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 )
7.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 )
8.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 ) 9.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 ✕ ) 10.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 ✕ )
第04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训练1】(2021·重庆月考)细胞用不同的方式彼此传递信号。下图是几种动物细胞间信息传导方式,相关叙述<zzd>错误</zzd>的是( )。
图1 内分泌信号转导
图2 旁分泌信号转导
图3 神经元信号转导
图4 依赖接触的信号转导
A.图1中信号分子必须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图2中细胞释放信号至附近的胞外介质中起局部作用的通讯方式是不需要进入血液的C.图3中神经元信号传递的神经递质特异性地把信号传到靶细胞D.图4的传递过程可用来表示精子、卵细胞的结合过程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
镶
嵌入
贯穿
流动
糖蛋白
糖脂
糖被
A
B
C
D
2、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蛋白质分子上的糖链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添加的。
结构特性
具有______________
构成膜的 和 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质壁分离、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细胞质基质细胞骨架细胞器
细胞壁(植物、原核生物(除支原体外)、真菌)
---系统的边界
---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的主要代谢场所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激素、神经递质、
胞间连丝
精卵结合
流动性
大大超过2倍,
肝细胞具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膜
双分子层
两层磷脂分子
磷脂双分子层
融合
胞吞
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吗?每个细胞只有1个核吗?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有拟核;少数真核细胞也没有(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共55张PPT)
考向2细胞膜的功能 2.(2022天津红桥模拟)葡萄糖转运膜蛋白能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下列推 断错误的是( ) A.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该蛋白的结构改变有关 B.胰岛素的作用可以使该蛋白的转运速度加快 C.线粒体膜上不存在该蛋白 D.癌细胞膜上该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要少
答案 D 解析 葡萄糖转运膜蛋白能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而糖尿病病人的葡萄糖转 运出现障碍,故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该蛋白的结构改变有关,A项正确;胰岛 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故胰岛素的作用可以使该蛋白的转运速度 加快,B项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故线粒体膜上不存在该蛋白,C项正 确;癌细胞代谢旺盛,故其膜上该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要多,D项错误。
答案 ACD 解析 由实验可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项正确; 应用该技术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B项错误;降低温度,膜的流动 性降低,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延长,C项正确;由于实验过程中 一部分荧光消失,所以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后,荧光强度仍小于漂白 前,D项正确。
答案 D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并在末期重现,A项正确;核 仁与rRNA的形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 代谢活动旺盛,B项正确;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是在细胞核 中起作用的,细胞核内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的,C 项正确;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合成RNA,D项错误。
①内因: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 类和数量;
细胞膜的流动性越大)
②外因:温度、pH、O2等影响细 胞呼吸的因素
(2)联系
角度二、细胞膜的探究历程
考向探究
考向1细胞膜结构的探究
第4讲细胞膜及细胞核-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学讲义 必修1]第4讲 细胞膜及细胞核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成分及其结构 (1)制备细胞膜①实验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的浓度,如果将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就会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就会流出来,从而得到细饱膜。
即细胞吸水涨破――→离心获得细胞膜。
②实验目的:体验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
③选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①无细胞壁,易吸水涨破,免去除去细胞壁的环节;②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这可使得到的细胞膜更为纯净。
③红细胞数量众多,材料易得。
④过程(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成分 比例在细胞膜中的作用脂质 约50% 主要是磷脂,起支架作用,另外还有糖脂,动物细胞还有胆固醇蛋白质 约40%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糖类 2%~10%糖类与蛋白质或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的作用(3)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②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③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一种新陈代谢现象,包括吸收、分泌、排泄。
物质进出细胞实现了生物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使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得以顺利进行,这种控制作用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如图所示:a.①②③表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具有普遍性: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将抗体或激素分泌到细胞外;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
b.④表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具有相对性:环境中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有可能进入细胞,如某些病毒、病菌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
高考 生物一轮复习-细胞膜和细胞核 课件(共29张PPT)
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因为细胞核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
量由细胞质提供;无核的细胞不能长期生存,因为细胞核的
功能决定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各项
生命活动。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020/6/12
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9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伞 藻 嫁 接 实 验
结构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020/6/12
28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
甲乙
伞
藻
核
移
除掉核
植
实
验
甲乙
乙柄
甲柄
甲乙
移植核
实验结论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2020/6/12
20
实验名称
美西螈核 移植实验 伞藻嫁接与 核移植实验
结论
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变形虫去核及 细胞核控制细胞新陈代谢 核移植实验
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和代谢。
取出核
植入细胞核
因为没有细胞质的营养物 不正常生活 正常生活 质和能量供应 实验结论 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的17 。
成熟的红细胞
精子细胞
以上两种细胞的寿命都较短,为什么?
2020/6/12
18
细胞的完整性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细胞核不能脱
细 胞 核
悬浮 在细 胞质 基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4细胞膜和细胞核(知识点讲解)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专题04 细胞膜和细胞核1、最新考纲1.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Ⅱ)1.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2、最近考情2019·全国卷Ⅱ(1)、2019·全国卷Ⅱ(2)、2018·全国卷Ⅱ(1)、2018·全国卷Ⅱ(1)、2018·全国卷Ⅱ(2)、2017·全国卷Ⅱ(1)、2017·全国卷Ⅱ(2)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和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复习,建立整体观念和结构与功能观科学思维建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科学探究 1.探究细胞膜组成和功能 2.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分析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生命观念】例题:(2020·福建三明期末)生物膜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图所示的过程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说明细胞膜有信息传递功能B.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图中所示细胞膜的识别功能依赖于膜上的载体蛋白D.说明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功能【答案】C【解析】题图中所示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是指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不是载体蛋白。
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排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物质运输功能。
【知识总结】流动镶嵌模型①基本内容②特点细胞膜的功能考点延伸:关于细胞膜的4点说明(1)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没有。
(3)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因为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
(4)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变式训练:(2017·全国卷Ⅱ,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共有三种,分别为通过体液运输、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及植物细胞之间通过“通道”交流信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第4讲细胞膜和细胞核[要求]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1)结构特点:具有一的流动性。
(2)原因: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辨析] 糖蛋白分布在膜的外表面,细胞内外的信息交流主要与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
可根据糖蛋白的分布,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解惑] (1)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含量很少或没有。
(2)细胞在不同时期,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的糖蛋白减少,则在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HFP)和癌胚抗原(CEA)物质。
2.功能(1)细胞膜将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维持了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具有保护作用。
(2)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养料,排出代谢废物,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与糖蛋白有关)。
[思考]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各是什么?二者有何关系?提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二、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判一判]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2.用纤维素酶能破坏植物细胞和细菌的细胞壁( ×)3.植物细胞壁维持着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 [解惑] 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
细胞壁不具有生命活性,而且是全透性的,因此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判一判]1.用特的染液如甲基绿—派染液可将细胞质中的RNA和细胞核中的DNA显现出来( √) 2.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只分布于细胞质中( ×)3.不同类型的真核细胞,其细胞核的形态、大小、位置不同,但数量均为1个 ( ×)4.信使RNA和蛋白质出入细胞核需要穿过两层膜,四层磷脂分子( ×)5.因核糖体RNA来自核仁,所以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常较大( √)6.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易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 ( √)7.细胞核是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场所( √)8.细胞核不仅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考点一分析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的鉴1.磷脂分子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专)生物讲义: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第4讲 含答案
第4讲细胞质与细胞核考试标准必考加试考试标准必考加试1。
主要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a a4.活动:观察叶绿体b b2。
主要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b5。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b b3.细胞溶胶的功能a a6。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b b 考点一细胞质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内质网(2)核糖体(3)高尔基体(4)溶酶体错误!(5)线粒体(6)质体①分类错误!②最重要的有色体——叶绿体(7)液泡(8)中心体2.细胞溶胶的成分和功能3。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1)不同点细胞项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胞壁无有叶绿体无部分细胞(如叶肉细胞)有中心体有低等植物细胞有液泡无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幼嫩的植物细胞无大液泡,有小液泡(2)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中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思考讨论1。
识图——写出下列细胞器的名称a。
液泡,b.叶绿体,c。
线粒体,d.内质网,e。
核糖体,f。
高尔基体,g.中心体,h。
溶酶体。
2.按要求将细胞器归类(填上图中的字母)(1)(2)(3)(4)从功能上分类①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c、e、f、g。
②在生理活动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b、c、e。
③在代谢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b、c、d、e、f等.3.(加试)下图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据图分析:(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3H标记亮氨酸,最先出现在图中①.运输的方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
(3)图中⑤代表分泌蛋白,常考的有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血浆蛋白等,常考的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
(4)⑤物质出细胞的方式——胞吐,该过程需消耗能量,体现了质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5)由上述过程可知,各种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协调配合的。
1.图解法理解各细胞器的协调配合(加试)2。
解读蛋白质分泌的相关模型(加试)图甲表示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图甲不仅表示了相关细胞结构出现放射性元素的先后顺序,而且还表示了某种结构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变化,理解分泌小泡的形成及放射性元素含量变化是个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考纲要求 1.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必考(b)、加试(b)]。
2.质膜组成成分的作用[必考(a)、加试(a)]。
3.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作用[必考(a)、加试(a)]。
4.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必考(b)、加试(b)]。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必考(b)、加试(b)]。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质膜(细胞膜)的成分 质膜→ 脂质约50% + 蛋白质约40% + 糖类2%~10%↑ ↑ ↑主要是磷脂, 质膜功能越 形成糖蛋白或另外还有糖 复杂,其种类 糖脂,与信息交脂、有的还 和数量越多 流有关有胆固醇2.质膜的选择透性 (1)质膜的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细胞控制、细胞通讯等。
(2)质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性。
3.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脂双层:是流动镶嵌模型最基本的部分。
①主要成分——磷脂分子②单位膜a .图示b .特点⎩⎪⎨⎪⎧ “柔性”: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刚性”:质膜中夹杂着胆固醇(2)膜蛋白①位置: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脂双层中。
②组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③特点:可以移动。
④功能:a.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b.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c.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4.细胞壁(1)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②特点: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
③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2)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高等植物的不同,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壳多糖(几丁质)。
5.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加热煮过的玉米种子细胞死亡,质膜失去选择透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大分子物质就可以大量进入胚细胞,从而使胚细胞呈红色,相反,正常玉米种子胚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内,因此胚细胞不会呈红色。
思考诊断1.根据功能识别四种常考“膜蛋白”。
(1)与主动转运、易化扩散有关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2)与激素受体、递质结合的蛋白质是受体蛋白。
(3)与细胞识别、免疫等有关的蛋白质是糖蛋白。
(4)有些膜蛋白可起催化作用,该蛋白质是酶。
2.怎样区分细胞膜的内、外侧?细胞膜组成成分中没有特异性的是什么?提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的内侧。
脂质和糖类。
3.观察下列图示,写出三个图的信息交流类型。
提示图1体现了通过体液运输实现细胞间的间接交流,图2体现了细胞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图3体现了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
4.质膜组成成分的鉴定实验(1)用溶解脂质的溶剂处理细胞膜,细胞膜被溶解;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磷脂酶处理细胞膜,细胞膜被破坏。
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成分。
(2)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膜被破坏;制备细胞膜样液,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结果呈现紫色。
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5.质膜结构及结构特点的分析实验(1)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是细胞膜面积的两倍,此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细胞膜中磷脂分子为双层。
(2)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做如图实验,此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题型一质膜的结构和功能1.(2016·余姚统考)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①有关B.②表示蛋白质分子,其没有亲水部分C.③为脂双层,所以细胞膜为双层膜结构D.①②较③更易移动,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③无关答案 A解析①为糖蛋白,与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A项正确;②表示蛋白质分子,其也分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项错误;③为脂双层,由脂双层构成的膜为单位膜,C项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构成膜的脂双层和蛋白质均有关,D项错误。
2.(2016·金华十校9月高三模拟考试)下列有关真核细胞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识别和控制物质进出功能B.结构上表现为一定的流动性C.是由磷脂分子组成的双层膜D.磷脂分子在膜两侧分布不对称答案 C解析质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单层膜,具有识别和控制物质进出等功能,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在膜两侧分布都不对称。
归纳提升细胞膜的结构决定了细胞膜的功能项目特点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实例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移动的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强)胞吞、胞吐、细胞融合、细胞变形功能特点选择透性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脂双层的特性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细胞代谢水平、温度等细胞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大约20世纪50年代,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和许多新技术的出现,科学家对质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有关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脂双层,由脂双层组成的膜为单位膜B.组成质膜的蛋白质也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C.胆固醇也是质膜的组成成分之一,与磷脂的头部相亲和,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D.多糖也是质膜的成分之一,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与磷脂结合形成脂多糖答案 C解析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均具有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正确;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和少数植物细胞质膜上,在调节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C错误;多糖也是质膜的成分之一,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与磷脂结合形成脂多糖,D正确。
4.(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列生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的是( )A.蚕豆叶表皮细胞B.狗骨骼肌细胞C.牛神经细胞D.人红细胞答案 A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故选A。
题型三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5.(2016·温州校级期末)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浸泡过红墨水并清洗过后,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
该实验及其现象可以说明( )A.玉米胚的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B.各种生物的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C.玉米胚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D.各种生物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答案 C解析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说明玉米胚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说明高温杀死细胞,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
6.(2016·绍兴校级期末)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玉米籽粒先要在温水里浸泡的目的是恢复其活性,并便于切割B.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深,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煮过的和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乳着色都较深,说明成熟的胚乳细胞丧失了选择性D.煮沸使染料分子的活性加大,容易透过细胞膜答案 D解析玉米籽粒先要在温水里浸泡的目的是植物细胞吸水,恢复其活性,并便于切割,A正确;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深,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B 正确;煮过的和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乳着色都较深,说明成熟的胚乳细胞已经死亡,丧失了选择性,C正确;煮沸使得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染料分子进入细胞,D错误。
考点二细胞核1.结构2.功能(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1)伞藻嫁接实验过程(2)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3)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思考诊断1.核糖体和染色体二者在组成上有哪些异同?提示二者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但核糖体的核酸是核糖核酸,染色体的核酸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
2.阅读材料,判断对错:(1)分别将已分裂10次和分裂30次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互换,重组成的“老核新质”和“新核老质”细胞能分别再分裂20次和40次。
(2)鸟类红细胞有核,但不能复制和转录,癌细胞核很活跃,既能复制也能转录,现将鸟的红细胞核移入去核的癌细胞中,鸟的红细胞核开始复制和转录。
判断下述说法:①细胞分裂次数是由细胞核中的物质决定的( √)②细胞质中存在影响细胞分裂的物质( √)③细胞分裂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的( √)④只要有适当的细胞质,细胞核就能表现出全能性( ×)题型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如图是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细胞核携带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A.核孔复合体B.染色质C.核仁D.核被膜答案 B解析核孔复合体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项错误;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DNA是遗传物质,B项正确;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项错误;核被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项错误。
2.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壁B.质膜C.细胞质D.细胞核答案 D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题型二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3.核孔复合体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
如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答案 C解析图示可见放射性的亲核蛋白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中,放射性的尾部也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的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中,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放射性的尾部决定的,A项错误;亲核蛋白需与特定的载体结合后才能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消耗能量,方式类似主动转运,B项错误,C项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D项错误。
4.伞藻是单细胞藻类,由帽、柄、足3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足中。
如图表示伞藻的嫁接实验,该实验结果表明( )A.细胞溶胶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细胞溶胶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质D.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 D解析细胞溶胶是细胞的代谢中心而不是控制中心,A错误;细胞溶胶是细胞的代谢中心而不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B错误;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遗传物质DNA,而不是染色质,C错误;分析图可知,虽然进行了不同伞藻之间柄和足的嫁接,但是生长出来的伞帽的表现型是由足决定的,又因为细胞核位于足中,因此可以确定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做模拟练预测1.(2016·台州期末)关于质膜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双层就是两层膜结构B.质膜中的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C.质膜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脂双层D.流动镶嵌模型体现了质膜的流动性答案 A解析脂双层是指含有2层磷脂分子,不是两层膜,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