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文学教程之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与《比较文学教程》

在全球化趋势越演越烈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交融更加频繁,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比较也更加明显和迫切。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已经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到了这个中西交会的大潮流中,也都必然在中西文化与文明的交汇与比较中生活着。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什么是比较文学,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这一情况。而曹顺庆编撰的《比较文学教程》和乐黛云编撰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中有着对比较文学的概况,然而这两本书也是从不同的方面对比较文学进行概括。

在乐黛云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中,在开篇就讲了文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文学,继而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在本书中主要讲述了十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比较文学的历史,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差别·类同·流变,接受·影响·交流,诠释·理解·翻译,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文学与艺术。而在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中》,开篇就讲述了比较文学的性质,定义,四大研究领域和基本特征。在本书中主要讲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实证性影响研究(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变异研究(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平行研究(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从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到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研究,跨文明阐发研究,跨文明对话研究,比较诗学,文学人类学)。

把乐黛云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与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相对比,又各有其突出的地方。以我自身的角度来看,乐黛云的书更简明易懂,更加贴近于生活,而曹顺庆的书更多地偏向于理论知识。

在比较文学的概念上,乐黛云说比较文学就是把多种文学理论、多种文学批评、多种文学史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即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而曹顺庆认为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和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在比较诗学上,乐黛云在《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第八章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中和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第四章第五节比较诗学中都论述了诗学及比较诗学。乐黛云认为中西诗歌中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别,还显著地表现在同为写爱情题材的诗歌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使爱情受到

道义责任的约束,而不像西方成为至高无上的“绝对”;中国没有宗教神念,因而也不视之为圣灵赋予结合的一种外在标志。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姻之前,因而赞颂人体美、申诉爱慕情的居多;而中国爱情诗则大半写于婚姻之后,而尤以写惜别悼亡的作品为最佳。可以说,西方爱情诗最长于写“慕”而中国爱情诗最善于写“怨”。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与历史传统的不同,使中西诗歌在内容、情趣、美感、主题、题材等各方面,都呈现为各具特点的差别。中西诗歌的语言、形式及其美感等,因语言文字的不同而各有显著的特点。语言文字是文学借以存在的物质材料与手段,大家熟知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等说法,都突出了语言文字对文学的直接作用。而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则对中西诗歌的节奏音律、诗体形式和叙事抒情等特点的形成都有密切关联。中西诗歌,还因语法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特点。而曹顺庆认为比较诗学就是通过各种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曹顺安庆在书中首先讲述了比较诗学与诗学的联系和区别,就联系来看,诗学与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但两者的区别很明显,第一,诗学与比较诗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第二,诗学与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第三,诗学与比较诗学研究方法的不同。其实讲述了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最后讲述了跨文明的比较诗学研究方法,第一,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中西诗学在现代之前基本是两个完全独立而封闭运行的理论体系,很少相互影响,各自都有一套思维模式和话语模式,各有不同的概念、范畴作为其理论基石。第二,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第三,诗学文类比较研究。第四,诗学话语比较研究,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从来就是不透明、单义的,而是具有丰富性、朦胧性和不确定性,而西方诗学则一般采用时政法和条分缕析的归纳演绎法,在表述上有意思地以系统的文章来表达其思想。第五,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给予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

在文化误读方面,曹顺庆认为,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合力的产物,首先是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从翻译过程的译者主题与原著的关系来看,原著在译者之介入中激活自身的结构图示的同时,译者也在自身的开放性中吸纳对方。其实,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一部作品进入另一种文化语言之中,不仅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也意味着跨越历史时空的错位,而错位所导致的偏见,必然对传入的文学发生误读性影响。最后,文学的误读与创新,文学误读缘于文化过滤,文学误读体现于垮异质文明语境中的各个层面,就跨异质文明的文学文本交流与对话而言,其根本的变异还是滋生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性。

乐黛云认为,由于文化的差异,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一般来说,人们只能按照自身的思维模式去认识世界。所以,误读往往在文化发展中起很好的推动作用,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只有一种解读方式,永远不可能让人产生误读,那么,这部作品就不再有生命力。因此对于不同的文化现象的解读如此,对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著述或作品的解读,就更是这样。

在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的第四章中专门讲述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

起,这是在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中是没有的,其中包括了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即从现代意义的比较文学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1897年,林纾和从法国归来的王子仁(号晓斋主人),合译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一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出现及其发展,即“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则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事。当时清华大学研究部课程按教师专长开设,没有固定编制。三四十年代显示比较文学实绩的则是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钱钟书和他的《管锥篇》,即“比较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广阔的、开放的”,是一门“边缘学科”,“如果我们想给比较文学下一个严密的定义,或者把它归纳在一种科学或一种文学研究体系里面,我们必将得不偿失”。六七十年代中国比较文学在港台地区的发展。

在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中分别讲述了差别·类同·流变,接受·影响·交流,诠释·理解·翻译,这些在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中是没有的。在差别·类同·流变中讲述了“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素材—题材—题旨—主题,题材、题旨和主题的比较研究及实例分析,主题和题材的流变及传统继承,引进,独创。在接受·影响·交流中讲述了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传统的影响研究,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接受与影响的多种模式。在诠释·理解·翻译中诠释的多样性,诠释循环与过度诠释,互动认知与双向诠释,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指导思想是尽量符合比较文学学科的动态性及其发展,并更能适合广大学生和一般读者的理解程度。而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一方面继承了国外比较文学既有的理论成果,又汲取了国内同行的新研成果。虽然他们的研究方式和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打破了原有的以学派理论为框架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概括出新的学科理论范式,拓展和更新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