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风俗文化
莆田风俗文化
莆田,福建地级市,隶属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
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
莆田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商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莆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可以从莆田民俗文化,妈祖文化,莆田话,工艺美术,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研。
(立意)民俗文化:莆田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
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
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枫亭游灯最为典型。
沿海人元宵节,举行神祇出巡郊游、摆粽轿、演戏等。
莆田各地宫观寺庙数不胜数,而各个地方的宫观所举行的神祗庙点活动地大大不同。
但其功能或性质是大致相同的,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孙昌盛、万事如意。
民俗不光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影响与制约,民间方言或普通行为习惯,亦产生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明代中后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
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
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镇各村不一。
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大年初五。
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
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袭。
白头春联清军侵入福建时,莆田人和清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1648年,朱继祚克复了兴化府城,但同年七月在清兵大举反攻下失败。
清兵第二次夺下的地方例要屠城示威。
“封刀”之后,幸存的人又受到剃发令的威胁。
结果是每家每户都有人被杀,家家都办丧事贴白联。
到了新年,清军强迫贴红联给“新朝贺岁”,否则死罪。
莆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莆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代表着福建的民俗文化,该地区的信俗和民俗文化中,保存着许多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沉淀,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1. 莆田木偶戏莆田木偶戏,源于明代,有500多年的历史。
莆田木偶戏的演出形式独特,擅长运用音乐、武术、舞蹈等元素,加上幽默风趣、讽刺、夸张、搞笑等表演手法,收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莆田木偶戏还有一些独特的传统剧目,如《赵明诚》、《寻梅》等,取材自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寓意深远。
近年来,莆田木偶戏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 莆田棕编莆田棕编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莆田的独特文化代表之一。
在莆田的民间生产和生活中,棕编制的物品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如篮子、席子、草帽等。
莆田的棕编技艺独具匠心,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工艺精湛。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3. 莆田刺绣莆田刺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术,最早流传于闽南地区。
莆田刺绣以其细密精湛的工艺,被誉为“天下绣品之冠”。
莆田刺绣体现了莆田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莆田刺绣图案以自然界为主题,表现了对人性、人情和生命的感悟和阐扬,深受人们喜爱。
4. 莆田秧歌莆田秧歌是一种流传于莆田地区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
莆田秧歌跳起来自由、活泼,舞姿雄健且豪放,极具地方特色。
在秧歌舞中,舞者们要高举双手,扭曲身体、弹腿、跳跃、扭腰以及踏步,舞姿生动而富有节奏感。
莆田秧歌不仅在本地深受欢迎,还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代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特色,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激发人们保存非遗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莆田节日习俗有什么
莆田节日习俗有什么莆田节日习俗有什么精选莆田民俗是莆田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是莆田人民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洗礼和生活磨练而积累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一种充满智慧和经验,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莆田节日习俗,欢迎阅读。
莆田节日习俗有什么篇1春节是兴化民间最大的节日,远在异乡的亲人大都回乡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活动为时五天,俗称“五日岁”。
其习俗是:午夜过后,家家燃放鞭炮,叫“开正”。
早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
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
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寿面”饷客。
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
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杀者众多,至正月初一贼始退,逃难的人们返家收殓遭难亲友,串门的都是吊丧之人,因此,此日就成为不吉利之日,忌往来。
不过凡初一到过的,不犯此忌。
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
开店铺的生意人于此日早也鸣炮开门营业。
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
在仙游,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
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多少有一定的讲究。
晚上做“大岁”。
此俗同源于倭寇窜犯兴化,百姓逃难,没有在家过“岁”,翌年初一回到家里,收葬遇害亲友后,于初四补过“除夕”,俗称做“大岁”。
在仙游则是初五做“大岁”。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
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也是古时民间社鼓的结束日(社鼓自十二月十六日起)。
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原因是各村的时间不同,最早的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
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
福建莆田文化传统
福建莆田文化传统
福建莆田,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
莆田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深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被誉为“海丝之都”。
莆田的文化传统主要体现在语言、建筑、艺术、宗教、饮食等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闽南语言,它是莆田人民的母语,也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语言清脆悦耳,充满韵味,是莆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莆田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传统的土楼是莆田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些土楼建筑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坚固的结构,成为了莆田文化传统的象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艺术方面,莆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木偶戏、布袋戏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也成为了莆田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宗教信仰在莆田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教、佛教、儒家等信仰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莆田的饮食文化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莆田小吃、海鲜美食等都具有独特的风味,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总的来说,莆田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莆田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希望莆田的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引言: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本研究报告将重点探讨莆田的风俗文化,包括莆田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旨在加深对莆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莆田传统节日1. 清明节:莆田的清明节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样,除了前往祭扫祖先的墓地外,还有举行传统舞蹈表演、绕墓游行等活动。
此外,莆田还有独特的清明包粽子的习俗,人们会将包好的粽子供奉给祖先。
2. 元宵节:莆田的元宵节庆祝活动主要包括灯笼展览和猜灯谜等活动。
莆田人特别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美丽的灯笼挂满了街头巷尾,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祥和的氛围。
二、莆田民俗活动1. 船山花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莆田都会举办盛大的船山花灯活动。
届时,人们会将花灯放置在竹竿上,点亮花灯后举行舞狮、舞龙等表演,同时市民们也会穿上民族服饰,唱歌跳舞。
2. 过年扎蛹:蛹是莆田人过年的传统食品之一,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扎蛹。
蛹制作工艺繁复,需要将米搅碎、蒸熟后,用纱布包好,再进行蒸制。
这种传统食品,不仅有浓厚的乡土味道,还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丰收的希望。
三、莆田饮食文化1. 粉面点心:莆田特色小吃以粉面点心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莆田饼。
莆田饼有许多种类,如苏有庆饼、青红丝饼等,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2. 土鸭炖蛋:莆田的土鸭炖蛋是一道颇具特色的传统名菜。
用细砂锅煮制的土鸭炖蛋,有鸭肉的鲜嫩以及蛋的细腻,汤汁鲜美。
这道菜品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结论:莆田的风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通过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莆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同时,这也为莆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发扬莆田的风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莆田这座美丽的城市。
莆田的风俗
莆田的风俗
莆田位于福建省的西南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莆田的风俗传统主要表现在节日庆典、宗教信仰和家庭传统等方面。
莆田的多样性源于当地的民族和宗教,以及当地的饮食、体育、戏剧和传统节日等方面。
莆田的节日,除了地方节日外,还有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
莆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庆典,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潮汕回音节。
节日期间,莆田按照传统习俗,有烹制特色美食,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灯笼色彩缤纷,烟花绽放。
莆田的宗教信仰主要集中在儒家传统、佛教和道教。
传统上,居民在新春来临前都要去做一次慈善,以祝福自己家人健康平安;佛教信徒则要去庙宇参拜,以便求取福禄;而道教信徒则会利用节日来结合斋戒,相互提醒,巩固信仰。
此外,莆田家庭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
例如,婚礼上宾客会拿着“拱壶”,代表承担婚姻使命的责任;出生几个月就要办“九月九洗头”,习俗中邀请朋友来一起洗头,表达祝福婴儿健康健壮的心愿;十五岁就要办“十五拜”,这是表达对家庭的感激之情;还有每年中秋节,家里面人会给孩子们买水果、豆腐,饮料,一起品尝佳肴,庆祝这个佳节。
莆田的风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又代表着当地社区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当地民众遵循传统习俗,为当地社会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氛围,这些风俗习惯深入人们的生活,因而莆田也拥有了鲜
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莆田的传统风俗,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表达和文化传承,更是莆田居民重要的文化记忆。
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帮助下一代更好地认识和继承自己的历史文化,而这正是莆田人民努力保护和发扬的目标。
莆田的特色
莆田的特色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以下是莆田的一些特色:
1.妈祖文化:妈祖是沿海地区民间尊崇的海神,莆田是妈祖的故乡。
妈祖文化在莆田有着广泛的影响,当地的妈祖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信众前来参观和祭拜。
2.莆田工艺:莆田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这里的传统工艺品包括莆田木雕、莆田玉雕、莆田石雕等,这些工艺品以精细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3.莆田美食:莆田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有许多特色小吃和菜肴,如兴化米粉、莆田卤面、荔汁鸭等。
这些美食口感独特,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
4.莆田民俗:莆田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有许多传统的节庆和习俗,如做春社、妈祖诞辰日等。
这些民俗活动反映了莆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5.湄洲岛:湄洲岛是莆田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岛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天后宫、南海观音等。
总体来说,莆田市以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自然景观和美食等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探索和投资。
莆田春节的十大风俗
莆田春节的十大风俗
一、敬拜祖先:大年初一和初二,百姓们到祖屋祭拜祖先,供奉祭品,祭拜祖先,祈
祷新的一年能够幸福、安康;
二、回娘家:回娘家是当地百姓最重视的传统习俗,到了大年日,就要把家人团聚起来,乡下人回娘家一定要办大年宴,城里人多到家里聚餐,大家一家团聚度过快乐的大年;
三、贴春联: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彩色的春联,以表达其美好祝愿,将希
望犹如附着在墙上;
四、放鞭炮:春节大年夜,家家户户在门外放鞭炮,以表示热闹喜乐,点燃鞭炮,把
幸福快乐带到每一个家庭;
五、拜年:在大年前,老人要到家里去拜年,拜年过程要拜八方,体现莆田人对亲情、拜年、表达祝福的讲究;
六、拜神:到了春节,许多家庭要去拜神,朝拜众神,以求佛祖保佑,安康平安,祈
求大吉大利;
七、扫尘:在春节之前,人们一定要扫尘,扫尘屋子,以便新的一年可以在新鲜的环
境中度过;
八、燃放烟花:烟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大年夜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烟花燃
放寓意着春节带来喜悦和幸福;
九、守岁:大年夜晚上,家家有年贴,小孩子要守岁,看手表甚至一整夜,直到初几
才可以睡觉;
十、贴门神:在每个家家户户的大门口,可以看到贴有门神图像的纸条,这是祈祷家
里一年平安,吉祥如意的除夕里的习俗。
莆田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莆田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莆田是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地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
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莆田的传统民俗文化吧。
莆田最隆重的是春节,因为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间、买年货、贴春联,挂灯笼,还要做各种丰盛的饭菜。
尤其是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丰盛的饭菜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吃过年夜饭后,就可以放鞭炮、吃饺子了。
莆田还有许多传统习俗。
比如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红色来装饰家里,以示红红火火。
另外,莆田还流行给小孩子压岁钱,说这样可以保佑他们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莆田还有“打春牛”“放纸鸢”“打秋千”等风俗习惯。
莆田还有许多民间传统节日和特殊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期间,莆田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挂灯笼、贴年画,还要包粽子、贴窗花等;在清明节时,人们还会去扫墓。
清明节时还会有许多习俗:如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等传统活动。
—— 1 —1 —。
莆田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莆田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莆田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莆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端午节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在莆田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风俗。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热闹喜庆,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和信仰。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莆田端午节的传统风俗都有哪些。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传统的活动之一,也是莆田端午节最为盛大的活动之一。
赛龙舟起源于中国南方,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而在莆田,赛龙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每年端午节,莆田各个区县都会组织赛龙舟比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前来观看。
赛龙舟既是竞技比赛,也是一种文化表达和交流。
二、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传统风俗之一,而在莆田,粽子的种类则更加繁多,有肉粽、豆沙粽、咸蛋黄粽等等。
莆田的粽子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鲜美,让人垂涎三尺。
而吃粽子的习俗,更是与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说屈原曾经投江自尽,百姓在江里投粽子以防鱼虫咬食他的尸体,这个习俗就流传至今。
三、挂艾草挂艾草也是莆田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之一。
艾草在中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祛湿除寒等功效。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将艾草捆成束,挂在门口、床头等地方,以驱邪避疫、保佑平安。
同时,挂艾草也是一种祭祀屈原的仪式之一。
据传,屈原死后,百姓将艾草插在地上,以示悼念和纪念。
莆田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丰富多彩,不仅体现了莆田的文化底蕴,更是表达了人们对祖先文化和传统信仰的尊重。
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让莆田人民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和喜庆,更是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浓重的色彩。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永远保持着它的特别意义和价值。
莆田非遗项目
莆田非遗项目
莆田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遗项目更是莆田文化的瑰宝。
这些非遗项目代表着莆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传承着历史的记忆,体现着莆田的独特魅力。
莆田的非遗项目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民俗表演、传统音乐等多个方面。
其中,莆田剪纸是莆田非遗项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莆田剪纸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莆田剪纸的图案多样丰富,包括花鸟、人物、动物等各种题材,构图精巧,色彩鲜艳,给人以美的享受。
除了莆田剪纸,莆田刺绣也是莆田非遗项目中的一大亮点。
莆田刺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莆田刺绣的图案精美细致,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多样,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莆田刺绣不仅可以用来装饰家居,还可以制作成服饰、饰品等,深受人们喜爱。
莆田木偶戏也是莆田非遗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莆田木偶戏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莆田木偶戏的木偶造型生动传神,表演技艺精湛,被誉为“中国木偶之乡”。
莆田木偶戏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莆田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以上几种非遗项目,莆田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特色的非遗项目,如莆田竹编、莆田泥塑、莆田民歌等,每一项非遗项目都是莆田文
化的瑰宝,值得珍惜和传承。
莆田的非遗项目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通过传承和弘扬非遗项目,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莆田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莆田的非遗项目,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福建省莆田市的风俗优秀作文
福建省莆田市的风俗优秀作文
莆田市是福建省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孕育着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传统美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八桂祭祖"。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莆田各地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
人们会准备丰盛的供品,包括水果、点心、素菜等,摆放在祖坛上,祭奠祖先。
祭祖仪式庄严肃穆,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体现了莆田人对祖先的敬重和孝心。
莆田还有"过小年"的习俗。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就是"小年",人们会举行扫尘、洗头和做年糕等活动,象征着新的一年要"洗去旧运、迎接新运"。
小年期间,还会吃一种叫做"哌儿粥"的特色粥品,寓意着来年能"哌"声连连,喜事不断。
莆田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如今,这些优秀的风俗文化仍在世代相传,成为莆田独特的文化符号,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魅力。
莆田特色文化
城厢区
1、古建筑 • 是莆田城厢区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莆田市文物的精华。城厢区至今保存的数百座 唐、宋、元、明、清古建筑。 2、民间舞蹈 • 城厢区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丰富多彩,有起源于唐宋之间的《棕桥舞》、宋元时代的 《皂隶舞》,明代的《九莲灯》等,它和民间音乐一样,保持百戏许多痕迹,并在民 间传统文化活动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3、莆仙戏 • 城厢区莆仙戏历史悠久,目前设有戏剧研究基地,现有保存戏曲牌和剧目五千多个, 曲目二千个。
莆田特色文化
荔城区
1、中国民间绘画之乡 • 荔城区的民间绘画艺术,承传了原莆田县丰厚的艺术底蕴,以风格独特、技 艺高超而著称。
2、荔城区莆仙戏 3、民间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
明末清初,福建总受倭寇侵犯,当时正好是大年三十。当地村民有些逃到山 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 家里惨不忍睹,于是,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各镇。各各村不一。有些是 大年初四,有些是大年初五,再补过一次年,因此,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 过两次年的习俗。
4、音乐 舞蹈
秀屿区
1、妈祖文化 • 秀屿区妈祖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妈祖信徒有二亿多人。湄洲妈祖祖 庙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的“麦加”,是妈祖信徒的朝拜圣地,同时,港里祖祠是海峡和 平女神妈祖的诞生地,每年前朝拜的海内外妈祖信徒,游客达100多万人次。
一种与剪纸同源而较简单的手工艺术。是用一把小小的“花剪(刀)”在红 纸上剪成各种花的图案,如梅花、桃花、牡丹等,枝叶间套上吉祥字句,如百 年偕老、寿比南山、福禄寿等。其形式方圆大小,花样繁多,惟妙惟肖。这种 花(俗叫红纸花)是人家用于祭祀神明、祖先,或婚筵、寿筵,或送礼时放在礼 品上面的,取平安吉祥之意。至今,涵江街头仍有老年妇女叫卖剪花的 2、灯谜 • 涵江灯谜活动历来群众基础扎实,开展活跃,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每逢元宵或 中秋佳节,许多商店门口都悬挂谜语让人猜射,中者由主人赠送奖品。 3、木雕、根雕 明代,涵江就有手工生产的木雕工艺品,但只注重小型的家具、乐器、摆设、 玩具等。几百年来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石雕也是如此。其间名工巧匠,技 艺世代相传,有些精品流传至今。
莆田的民风民俗
莆田的民风民俗
莆田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部。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莆田市的民风民俗有着浓厚的南闽文化色彩。
以下是莆田市的一些民风民俗:
1.龙船文化:莆田市有着悠久的龙船文化,每年端午节期间,各个乡镇都会举行龙舟比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赛。
2.民间艺术:莆田市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如吴侬软语、快板、地鼓等,其中以吴侬软语最为著名。
3.婚俗:莆田市的婚俗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如兜门、拜堂、喜宴等,其中兜门是莆田市传统的婚俗之一,是新娘到新郎家中的重要仪式之一。
4.风水文化:莆田市的风水文化也很有名,当地有很多经典的风水地标,如“飞来峡”、“万石山”、“大泉山”等。
5.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莆田市最具特色的建筑,是以土坯为材料修建而成的大型建筑群,通常可以容纳整个村庄的居民。
总之,莆田市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欢乐。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莆田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发展动力。
莆田非遗文化知识
莆田非遗文化知识
莆田非遗文化知识
莆田是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的一座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文化表达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
莆田的非遗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为该地区的人民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莆田的非遗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之一,历史悠久。
它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
莆田木雕作品的主要材料是当地的黄杨木,经过世代传承的工艺师傅的巧手雕刻而成。
莆田木雕作品的主题多样,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等,展示了莆田人民对于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创造力。
除了木雕,莆田还有许多其他非遗文化形式。
其中之一是莆田南音,又称为'南音小调'。
莆田南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莆田南音的演唱方式独特,以其柔和、悠扬的声音而闻名。
莆田南音的演唱场景多样,包括庙会、婚礼、祭祀等,为莆田的居民带来了许多欢乐和共同的文化体验。
此外,莆田还有许多其他非遗文化,如莆田剪纸、莆田草编、莆田蚕
丝制作等。
这些非遗文化代代相传,为莆田的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生活乐趣。
莆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保护和弘扬莆田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在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包括设立非遗展览馆、培训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等。
这些努力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莆田的非遗文化,从而推动该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莆田非遗景点
莆田非遗景点
莆田非遗景点主要有:
1. 莆田庙会:莆田庙会是莆田市最具特色的非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一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朝圣者前来观光和参与活动。
2. 台湾街:莆田的台湾街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台湾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街区,这里汇集了大量台湾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和文化产品,是游客感受台湾风情的绝佳去处。
3. 清乾隆宫灯:清乾隆宫灯是莆田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是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游客可以参观制作过程,欣赏精美的宫灯作品。
4. 南音曲艺:莆田的南音曲艺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莆田市的一些剧场和公园,游客可以欣赏到南音曲艺的演出。
5. 四世同堂庙:四世同堂庙是莆田市内最大的庙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而闻名。
游客可以参观庙宇内的建筑群和探索其中的文化故事。
这些非遗景点不仅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还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莆田的历史和传统。
福建莆田的风俗
福建莆田的风俗福建莆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风俗。
下面是莆田的一些风俗:1. 拜关公:莆田的关帝庙是莆田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每年春节期间,不少本地人会到关帝庙拜关公,以祈求平安吉祥。
此外,在莆田市前埔羊城里,还有一个极具特色的关公庙,该庙所有祈福香客在进入庙门前,必须先拜倒在庙门口的巨石上,否则不能进入。
2. 端午节:在莆田,端午节的习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
莆田人不仅吃粽子,还会在端午节期间,互相送礼。
传统的端午节礼物一般是五绸、五彩带等,寓意五福临门,吉祥如意。
3. 书法:莆田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据传莆田唐代的魏徵曾在莆田任官期间,曾挥笔写下“江山如画,人生如梦”的一幅对联,此后便奠定了莆田书法艺术的地位。
莆田书法以行、草书为主,常常在小镇农村的公共场所悬挂,成为人们线下聚会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
4. 宗教风俗:莆田是中国著名的宗教城市之一,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个宗教在此并存。
每年正月初一,莆田的天府水神庙、关帝庙、岱教庙等众多寺庙都会举行隆重的宗教活动,吸引了大批信徒前来参加。
5. 片厝龙舟:莆田片厝镇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的片厝龙舟比赛,是当地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
龙舟比赛不仅是一项传统竞技,也是民间盛大的庆典仪式,展现了莆田人的传统美德和拼搏精神。
6. 民间故事:莆田有许多民间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和尚》。
该故事讲述了三个精神饱满的和尚在路上遭遇小偷,但他们都能克服困难,保住自己的紫金袈裟。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是莆田人一直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范文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范文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一、引言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莆田的风俗文化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和推广莆田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莆田风俗文化的研究,揭示莆田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莆田传统节日莆田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莆田庙会。
莆田庙会是莆田最盛大、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莆田的各个庙宇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民俗表演。
在庙会上,人们可以观赏到舞狮、舞龙和花灯表演等民俗活动,体验到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
三、莆田传统婚礼习俗莆田的传统婚礼习俗独特而丰富多彩。
在莆田,结婚被视为人生重要大事,婚礼前会举行“迎亲”仪式,新郎一行人要穿着传统的红色礼服,手捧花篮,前往新娘家。
在婚礼上,新娘会穿着华丽的婚纱,戴着金银首饰,整个婚礼过程庄重而隆重,体现了莆田人重视婚姻的态度和传统价值观。
四、莆田传统音乐艺术莆田的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莆田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音调、节奏和表演形式上都有独特之处。
莆田的传统音乐包括潮州音乐和南音,潮州音乐以琵琶、二胡和笙等乐器为主要伴奏,南音则以嗓音柔和悠扬为特点,常用作歌仔戏的伴奏。
莆田的传统音乐艺术不仅在地方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五、莆田传统手工艺莆田的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悠久,技艺独特。
莆田特色手工艺品有漳州工艺、潮洲木雕和莆岩彩画等。
漳州工艺以制作陶瓷为主,有着精致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潮洲木雕则以木雕技艺独到而著名;莆岩彩画则以其鲜艳瑰丽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推崇。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富有观赏价值,而且体现了莆田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六、结论通过对莆田风俗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莆田独特的文化魅力。
莆田庙会、传统婚礼习俗、传统音乐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等都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莆田人民朴实勤劳、淳朴热情的精神风貌。
我说莆田非遗
我说莆田非遗
莆田是福建省的一个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福建非遗之都”。
首先,莆田的“龙船文化”非常有名。
龙船是莆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端午节期间,莆田市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
这个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
其次,莆田的“木雕文化”也非常独特。
莆田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雕刻作品而闻名于世。
木雕作品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各种形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此外,莆田还拥有“南音文化”和“剪纸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音是莆田地区特有的音乐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剪纸则是莆田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精细的剪贴技艺和精美的剪纸作品而闻名于世。
总之,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为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希望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福建地级市,隶属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
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
莆田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商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莆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可以从莆田民俗文化,妈祖文化,莆田话,工艺美术,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研。
(立意)
民俗文化:莆田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
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
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枫亭游灯最为典型。
年初二
游县是
等活动,系
各3
“龟印”中,印成龟的形状。
莆田民间传说龟与凤、龙、麟合称为四灵,因此“清明龟”寓含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
“卷”也是用米饭或面粉加工成约三坟长的长方形粉块,在粉块当中压一条小线,然后放入蒸笼里蒸,蒸熟后,粉块中的小线会自然展开,形似书卷。
有的人家还在“卷”上印制红花,寓意一家红火,子孙好学上进。
清明节期间,莆田人上山扫墓,除以祭品对着墓碑“呼神”致祭外,还要修剪墓围的野草,疏通墓周的水沟,并在“墓龟”上培新土,并放上一叠纸钱,用小石头压住,以示此墓的后裔已来祭扫。
祭扫完毕,折下一枝松枝叶带回家,以示枝荣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
另外,莆田一些地方,清明节还有唱清明戏的习俗,所唱剧目多为人们所熟悉的莆仙戏《白蛇传》、《拾玉镯》、《人面桃花》等戏剧中有关清明故事的折子戏片断,用以烘托清明的独特气氛。
妈祖文化
妈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惟一的救苦救难的海神。
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
其他民间崇拜所未曾有过的。
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福建、广东、海南、台湾、东南亚中有广泛的妈祖信仰。
妈祖民俗是源于人们对妈祖景仰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常规化古老民间习俗。
它有别于其他妈祖信俗集体性活动,指信众个体信仰活动,具有个人化鲜明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妈祖游灯
为湄洲岛百姓为祈福、庆丰收举行传统民间活动。
在节日尤其元宵节期间晚上,人们都提着“妈祖灯笼”绕境游乐。
谢恩敬神
这是家族举行感恩苍天仪式,无论男女老少均统一着装列队到妈祖庙恭请妈祖参加,感谢圣恩,表达崇敬之情。
圣杯问卜
当信众家庭、事业遇到困难时,常会到妈祖庙用木质半月形“圣杯”问卜,祈求如何解决疑难问题。
乌丘屿(莆田市500万,
也会讲莆田
莆仙戏、
莆田话和
就等于是放弃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只接受了北方的文化,但普通话那么后来的语言,要怎么去承担接续祖先文化的责任呢?莆田话已没有了那淳朴的氛围!保护莆田话的任务十分严峻!普通话的冲击,莆仙戏的没落和快板的消失,我们究竟还有多少文化值得我们骄傲的呢?要复兴文化,要延续文化,请善待莆田话。
(莆田话正面临普通话的冲击,我们可以通过调研引起社会重视)
工艺美术:莆田市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
现有工艺美术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年产值50多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51家,年产值9.4亿元。
全市工艺美术产品不但外向型程度高,而且内销业务近年来愈呈上升趋势,其中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银饰、宗教雕塑、油画框业和人造宝石的产值、产量均占全国同业首位。
莆田市工艺美术行业包括十大类: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珠宝首饰、宗教雕塑、石雕(含寿山石雕)、工艺编织、油画框业、铜雕、漆器。
其中前七大类是传统工艺美术。
另外,仙游红木家具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