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论
新时期统战理论和政协基本知识 讲稿
![新时期统战理论和政协基本知识 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617d282af90242a895e570.png)
新时期统战理论和政协基本知识(姜文在党训班上的讲稿)2011年6月25日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时期统战理论和政协基本知识。
我想分以下三个专题同大家共同学习:第一个问题:新时期统一战线基本理论一、统一战线的涵义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
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部分,这个统一战线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能为同盟者接受的正确的政治主张、纲领和方针政策,并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
对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毛泽东提出:必须依靠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必须依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并在政治上教育同盟者。
第二,由于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与剥削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根本不同的。
第三,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长期战略,贯穿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始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均有特定的任务、范围和战略目标。
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二、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爱国主义具有团结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
四个统一战线ppt课件
![四个统一战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a006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1.png)
流动人口增加
城市化进程加速,流动人 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统战 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兴群体涌现
新的社会群体如网络意见 领袖、自由职业者等不断 涌现,需要纳入统战工作 范畴。
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挑战
利益诉求多样化
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 益诉求多样化,需要统战 工作更加精细化、个性化。
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 利益冲突不可避免,需要 统战工作发挥协调作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四个统一战 线都围绕这一共同目标,凝聚共 识、汇聚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
共同的奋斗目标使得四个统一战 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坚定的信 念,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个统一战线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注重求同存异、协商民主,尊重各方利益和诉 求。
在处理内部矛盾和分歧时,四个统一战线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统 一战线重新得到落实,明确了新 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进入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被赋予了
新的历史内涵。
合作形式
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 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主要任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而奋斗。
03
四个统一战线的特点与优势
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个统一战线涵盖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 派别、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具有 广泛的代表性。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四个统一战 线都注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致力 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四个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使得统一战线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统战知识理论
![统战知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251796e27d3240c8447ef35.png)
统一战线基本理论1、统一战线的涵义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
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我们现在讲的统一战线,专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
因此,这个统一战线就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第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长期战略,贯穿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始终。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1)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2)无产阶级必须加强自身的团结统一。
(3)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要努力同其他可以参加革命的阶级和社会力量结成联盟。
(4)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列宁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1)无产阶级要尽最大的努力联合同盟军。
(2)无产阶级要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和建立工农联盟。
(3)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4)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
(5)建立党与非党的联盟。
(6)实行多党合作。
(7)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
(2)建立包括两个联盟在内的占全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3)坚持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4)区分中国资产阶级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不同部分。
简析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
![简析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69250128ea81c759f578c7.png)
简析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一、引言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其列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体现了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二、爱国统一战线是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在实质上是一定的阶级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整合社会上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的利益而结成的同盟,它一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了特定的历史任务而结成,并时刻随着这种背景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体现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
国民大革命时期,列强侵略的加剧和军阀压迫的加深,“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了人们的共同呼声。
这种局面下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承担起反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历史重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侵略使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时代的主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承担起抗日救亡的神圣使命。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蓬勃发展最大限度地孤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最终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一个时期的统一战线都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时代主题成为其最为突出的特点,统一战线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威力。
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局面,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实现了由墨守成规到力求变革的转变,建设取代革命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认识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55fa185f0e7cd184253656.png)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认识一.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了解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大联盟三.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意义五.总结指导老师:学号:姓名:□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patrioticunitedfront),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
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根据邓小平理论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5)性质:邓小平强调,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为什么坚持,也就是它的意义,作用,或者目的了。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大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的联盟。
在这个联盟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另一个是同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
![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aab460eef90f76c661371a7b.png)
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法宝,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如何做好统战工作既面临着新的特点、新的挑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推进伟大的事业,需要广泛的团结;实现宏伟的目标,需要制胜的法宝。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需要“法宝”。
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上来。
二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需要“法宝”。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反“独”促统的重要作用,努力求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之同,存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之异,促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合作更深化、感情更融洽。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关键是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特征,明确新任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奋斗纲领、目标和中心工作不同,统一战线的任务、对象或同盟者也有所不同。
统一战线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所以,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关键是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特征,明确新任务。
第一,新阶段面临新形势。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旋律,科学发展成为时代最鲜明的特征。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社会环境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82296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4.png)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的前提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广泛统一战线。
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和内涵。
首先,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基本国情和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这一伟大实践基础上,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
其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总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
在这一伟大征程中,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支持。
再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各种全球性挑战和风险层出不穷。
在这一大变局中,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
最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一项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根本保障。
在这一伟大实践中,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
总之,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的。
对统一战线的理解和认识
![对统一战线的理解和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356bd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d.png)
对统一战线的理解和认识一、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定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形势之下,如何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定位,这是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提条件。
李瑞环同志曾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概括为:“一个领导、两个联盟、三个范围”。
①一个领导就是共产党的领导。
两个联盟就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三个范围就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实现大陆范围人民的团结;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实现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的团结;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实现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
应该说,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和全面的。
首先,它强调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从而表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
其次,它指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即巩固和发展“两大联盟”——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再次,它分析和区别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工作基础,并将此划分为三个基本的工作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统战工作,就是要使大陆范围内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这是当前统战工作的核心层面。
第二层面的统战工作,是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它以实现两岸四地同胞的大团结、大联合为指向。
当前,促进和推动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是这一层面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三层面的统战工作,是要使海内外全体中华女儿团结起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范围最大、眼界更宽的统一战线工作。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有力保障。
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她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完全有能力掌握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是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是](https://img.taocdn.com/s3/m/25ac9c5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b.png)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是什么?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是:党的领导。
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列宁发展了统一战线概念内涵,统一战线概念在中国十分丰富并具中国特色。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共同奋斗。
这标志着我国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的一个根本变化,即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服务的、作为阶级斗争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转变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统一战线,即由革命的统一战线转变为建设的统一战线。
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课件
![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e935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1.png)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统一战线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如 在线会议、电子文档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加强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统一战线提供了强大的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有助于其更加精准地把握形势 和制定策略。
多元化带来的机遇
丰富思想资源
多元化社会为统一战线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各种思潮、观念的 碰撞和交融有助于激发其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促进各领域交流合作
加强各领域各行业的交流合作, 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 推动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 力。
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统一战线的组织建设、制度 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和水平,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提 供有力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 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公平正义、维护 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协助党和政 府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 盾、凝聚人心的工作。
加强统一战线成员法治教育,提高法 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广大成员带 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统一战线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 影响力。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分析
01
社会阶层分化与利益诉求多样化
随着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给统一战
线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02
新兴领域和新兴群体的崛起
新兴领域和新兴群体的崛起,要求统一战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
制度创新与发展
完善统一战线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统一战线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统一战 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统一战线内容论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统一战线内容论要](https://img.taocdn.com/s3/m/c728490ee87101f69e319572.png)
商会 议 第五 届全 国委 员 会 第 二 次 会议 召 开 , 小 邓 平 致开 幕词 , 析 了统一 战线 面 临的形 势 , 出 了 分 提
收 稿 日期 :o 9 _ 8 2 2o _ 0 _ 0
量 。“ ” 台湾同胞 、 港澳 同胞和国外侨胞心 向祖 国,
由此 , 它总结 为战胜 敌人 、 取胜 利 的三大 法 宝 将 夺
之一 。
为社会主义社会 中的 自 食其力的劳动者。……现 在 他们 作 为劳 动者 正在 为社 会 主义 现代 化建设 事 业 贡献 力 量 。 “ 国各 民主 党派 在 民主 革命 中有 ”我 过 光荣 的历史 ,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中也 做 了重 要 贡 在
献 。这 些 都是 中国人 民所 不会 忘记 的 。现在 他们 都 已经成 为各 自所 联 系 的一部 分社 会 主义 劳动者 和一 部分 拥护 社 会 主 义 的爱 国者 的 政 治联 盟 , 都 是在 中国共产 党领 导 下 为社会 主义 服 务 的政治 力
十 一届 三 中全 会 以后 , 行 各 业拨 乱 反 正 工 各 作 深入 开展 , 一 战线 这 个 法 宝 重 新 被 中 国共 产 统
第 3 第 5期 0卷
Vo . 0 No 5 13 .
济 宁 学院 学报
J u n lo iig Unv ri o r a fJnn iest y
20 0 9年 1 0月
Oc . 2 0 t 09
文章编号 :O 4 17 (0 9 0 —0 6 —o 1o — 8 7 2 0 ) 5 o l 4
的集 体农 民。工农 联 盟将 在社 会 主义 现代 化建设 的新 的基 础上 更加 巩 固和 发展 。我 国广大 的知 识 分子 , 括从 旧社 会 过来 的老 知 识 分 子 的绝 大 多 包 数, 已经 成为 工人 阶级 的一部 分 , 正在 努力 自觉 地 为社 会 主义事 业 服务 。 “ 国各 兄 弟 民族 经 过 民 ”我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概念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af4b38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f.png)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概念新时代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个阶级、各个社会集团和各个民族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广泛联盟。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需要广泛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
统一战线的形成,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是广泛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广泛性体现在统一战线的范围之广,不仅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还包括民营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宗教界人士、侨胞、港澳台同胞等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
多样性体现在统一战线的成员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但他们都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稳定性体现在统一战线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关系,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它是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组织力量和领导能力。
中国共产党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广泛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统一战线。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个阶级、各个社会集团和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需要形成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凝聚起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实践是丰富多彩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各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个社会团体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46a51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e.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一、统一战线发展成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新的社会历史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第二,改革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第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第五,“一国两制”成为解决祖国和平统一问题的基本政策;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些问题大体构成了当今中国的时代画卷,是决定和影响国家总体面貌和发展趋势的本质要素,也是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基本线索。
任何一个党派、团体或个人,任何一个方面的工作,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都必然同这些问题密切相关。
统一战线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从研究、把握这几个问题入手,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在推动当代中国的全面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统一战线发展为“四者”联盟。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我国社会各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农民日益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他们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同时出现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需要统一战线在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把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调动起来、发挥出来。
这一变化表明,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爱国统一战线内的两个联盟。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287c1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e.png)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统一战线。
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共产党领导的各族
各界人士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而进行的统
一战线活动。
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
意义和作用。
首先,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族各界人士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
代表了不同的群体利益和诉求,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
己的力量和智慧。
通过统一战线的形式,可以凝聚各方面的力量,
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其次,新时期统一战线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有着众多民族和宗教信仰,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一致对于
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统一战线
的形式,可以加强各族各界人士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再次,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族各界人士的力量和资源是多样
化的,他们在各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通过统一战线的形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新时期统一战线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只有各族各界人士团结一致,共同为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的维护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希望各族各界人士能够认
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讲课稿子
![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讲课稿子](https://img.taocdn.com/s3/m/21b36d65e45c3b3566ec8b09.png)
统一战线基本理论与政策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
下面,我把自己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大家都知道,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
“法宝”这个名称,最早来自于1939年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比喻。
当时,他在欢送一批即将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的青年时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打神鞭三样法宝。
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同年,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正式提出了三大法宝的著名论断。
对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党的第二、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总书记也都有过精辟论述。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国新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1999年,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我们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一大法宝。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
”2006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三个重要法宝”的论断。
即: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既然统一战线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统一战线呢?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汇报的第一个问题。
一、什么是统一战线提起统一战线,可能许多同志感觉经常听到、用到,都已经知道了。
但从我工作、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同志甚至是党内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同志的情况看,他们对统一战线的性质、职能、作用,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本质、特点等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2024版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与政策ppt课件
![2024版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与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2ecb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0.png)
新时代统一战线新使命
01 02
凝聚共识,服务大局
新时代统一战线要更加注重凝聚共识,引导广大成员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
完善统战工作制度机制,制定完善统一战线各领域政策制 度,推动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统战工作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 息技术手段,提高统战工作效能和水平。
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
选优配强统战干部,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 强、热爱统战事业的干部选拔到统战工作岗位 上来。
统一战线在党的事业中地位
党的三大法宝之一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统一战线,可以广泛团结和联合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层、不同 群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
定义
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 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历史发展
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 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等不同阶段,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 理论与政策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统一战线基本概念与内涵 • 统一战线基本原则与方针 • 统一战线工作重点与领域 • 统一战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https://img.taocdn.com/s3/m/9c04d7cfbe1e650e52ea9993.png)
盟
的 范 围
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 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 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 侨胞的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 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 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根本任务 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主要经验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重要法宝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 阶级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而有不同 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以往的统 一战线相比,其阶级结构和内部关系 发生了重大变化。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前提和基础
根本保证
出发点和归宿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2.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处理宗教问题 的基本原则
立足本国国情
遵循客观规律
信教自由原则
政教分离原则
独立自主自办则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新时期爱国统一 战线的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经 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 泛联盟。
新时期爱国统一 战线的两个
两 个 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论摘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发展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945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并且,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对此形成了一致的认识。
1979年3月,李维汉同志重申“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
1985年2月,习仲勋同志再次强调“统一战线包括民族、宗教,是一门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理论界学术界30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了关于统一战线的科学知识体系。
因此,我们党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论。
关键字:统一战线;中国特色;新时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科学阐明了改革开放条件下需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以及如何建设统一战线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系统回答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根本任务、永恒主题等重大理论政策问题,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不断创新又不离其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拓展了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实践发展的新视野,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新要求,为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导。
一、构建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原因(1)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依据,是通过长期实践检验而发展的系统科学。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统一战线始终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2]。
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围绕主要矛盾和各阶段的任务,我国工人阶级可以争取最广大的同盟军,把一切爱国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规模宏大的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根据各个阶段的革命性质、目标和各个阶级、各种人们对革命的态度,先后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争取尽可能多的同盟军,最大限度地壮大革命力量,最大限度地削弱和孤立敌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达到了包括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和其他爱国人士在内的空前广大的规模。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反对国内外敌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建立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如习仲勋同志所说,统一战线理论“是一座大可攀登的科学高峰”[3]。
因此,建立新时期中国特色统一战线,是关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系统一战线工作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2)统一战线理论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的治理科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列宁说得好:“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4]。
理论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邓小平同志指出:“理论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
我们党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到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在这个过程中,统一战线都是重要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把各方面的人心都凝聚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都汇聚起来,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必须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些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
统一战线理论重点研究这五大关系,科学地回答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变迁迅速的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如何既促进全体人民的一致性,又尊重和保持不同政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方面人们的多样性;如何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又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如何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又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何既形成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政治上的团结合作,又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既维护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又照顾新的社会阶层的合理利益,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如何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和平统一,又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运用统一战线正确把握和处理这些重大关系,对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最广泛最有效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科学。
统一战线汇聚了党外各方面代表人士,在反映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诉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民主监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统一战线理论着眼于如何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中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作用;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如何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发挥党外各方面代表人士的作用,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质量和水平。
统一战线理论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维护国体,完善政体,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的重要理论武器。
(4)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6]。
统一战线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科学理论为支点,吸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智慧,广泛借鉴并运用当代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可用的成果,综合研究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错综复杂现象,以独具特色的视角分析解决中国的问题。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和政府要正确处理各阶层关系就要正确认识这种变化。
统一战线理论把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看作一个新的类别,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他们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进而研究如何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再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问题错综复杂。
统一战线理论以民族学和宗教学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从政治联盟的角度,着眼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着眼于协调政府同宗教界的关系,探索如何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各民族人民群众,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统一战线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的生长点。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特征(1)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都要揭示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统一战线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当然要揭示统一战线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从广义上说,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理论就是研究政治联盟这种特殊政治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从狭义上说,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在当代中国,统一战线理论就是要研究如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更加巩固,各民族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更加协调,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更加密切,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共同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概言之,统一战线理论是关于统一战线的科学知识体系,是研究统一战线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一套由概念、范畴、命题、规律组成的逻辑体系,有自己的研究领域。
统一战线理论也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研究领域。
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理论有四个基本概念,两对基本范畴,两个基本规律,五个重点研究领域[7]。
领导者,同盟者,共同利益,政治联盟,是统一战线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集团基于共同利益结成的政治联盟。
组成政治联盟的不同社会集团通常分为领导者和同盟者。
领导者通常是作为先进阶级代表的政党,是统一战线的政治核心。
围绕在领导者周围的其他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则是同盟者,是统一战线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