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第三章 思考题
第三章 思考题 毛概
![第三章 思考题 毛概](https://img.taocdn.com/s3/m/01f04159312b3169a451a428.png)
第三章作业思考题(一)选择题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C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DE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D.保护民族工商业;E.没收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 BCE ) A.群众路线;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 D.独立自主;E.党的建设;(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领导权问题?答:1.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路线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性强;二是高度集中,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三是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易于结成工农联盟。
这些优点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
无产阶级要实现其领导权就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
无产阶级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2.第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第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提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毛概 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 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753193c77da26925c5b0da.png)
问答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
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 开卷考试必备!)》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 开卷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8cdbd806581b6bd97f19ea44.png)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 开卷考试必备!)》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 开卷考试必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义?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7.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毛概复习思考题三
![毛概复习思考题三](https://img.taocdn.com/s3/m/dc26575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6.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思考题三一、单选题(共30 题,每题2 分)1、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难度系数:3)①应对重大挑战②抵御重大风险③克服重大阻力④解决重大矛盾⑤实施重大改革⑥推进重大创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2、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难度系数:3)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民族复兴C.完成祖国统一D.实现全人类解放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
(难度系数:3)A.国家的梦B.民族的梦C.人民的梦D.个人的梦4、中国梦的本质是()。
(难度系数:3)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文化霸权、民族振兴、人民幸福C. 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民幸福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美好生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_____ 和 _____ 之间的矛盾()。
(难度系数:3)A.美好生活需要相对落后生产B.精神文化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C.幸福生活需要物质文化相对落实D.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6、()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难度系数:3)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人民为中心C.宪法至上D.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难度系数:3)A.两步走B.三步走C.四步走D.五步走8、从 _____ 到 _____ ,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难度系数:3)A.2020年2035年B.十九大二十大C.二十大二十一大D.2035五年本世纪中叶9、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毛概第三章课后答案
![毛概第三章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92056ab84ae45c3b358c8e.png)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毛概复习思考题(完成版)
![毛概复习思考题(完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256c4033687e21af45a977.png)
《概论课》复习思考题前言:有两种答案的题目:第五章第一题、第十三章第一题、第十四章第一题;不完全在书上找到依据的题目:第七章第一题、第八章第四题、第六题、第十一章第二题、第十三章第一题。
祝复习愉快。
整理人:曾政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P4-P5)答: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和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促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P13+P22+P27+P33)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背景:世界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实践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表格整理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什么?(P33+P36)答:含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毛概1-10章复习思考题
![毛概1-10章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cfbe290066f5335a812118.png)
毛中特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用实际例证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用实际例证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重要性。 的重要性。 3. 试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 发展过程。
毛中特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 1.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 1.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 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 制度的区别,联系实际说明, 立”制度的区别,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 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 2.试述我国的政党制度与两党制或多党制 2.试述我国的政党制度与两党制或多党制 的区别,联系实际说明, 的区别,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中国不能 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毛中特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 1.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 程和理论成果。 程和理论成果。 2. 试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 史条件和形成过程。 史条件和形成过程。
毛中特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3. 试述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 史条件和形成过程。 4. 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产生和发展过程。 系产生和发展过程。
毛中特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 3.试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3.试述以公有制为主体, 试述以公有制为主体 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客观必 然性。 然性。 • 4.试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4.试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试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021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2021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03b3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8.png)
2021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答: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20世纪初期得到传播。
但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是零散的、肤浅的。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真正得到广泛传播。
正如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大提高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他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积极地投入到人民群众的斗争中去。
正是这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就领导人民求翻身、谋解放,历尽千辛万苦,艰苦奋斗,积累了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遭受了失败的惨痛教训。
这些实践经验激励和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
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
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反复比 较,最终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二、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答: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六大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三、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概第三章思考题和链接
![毛概第三章思考题和链接](https://img.taocdn.com/s3/m/80b882d2240c844769eaeeda.png)
1、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1.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鸦片战争前,中国本是个独立的封建国家,而且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迹,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插入图片:鸦片战争)帝国主义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半封社会的演变;甲戊中日战争,(插入图片:甲戊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新经济)第二,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政治统治状况)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经济政治不平衡(最基本的))。
第三,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外来势力)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中国人民的痛苦)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新经济)第二,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政治统治状况)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毛概思考题及答案
![毛概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b58b9c1a37f111f1855bfb.png)
毛概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82f43eeefdc8d376ee32b7.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重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难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2、怎样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重点: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贡献。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确立和重新确立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把握理论。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难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思考题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思考题: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2.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难点:1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思考题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性质?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改造道路的内容及历史经验?3、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是什么?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重点: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2、“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难点:1、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思考题: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3、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及其形成和变化中贯穿的精神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与联系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4、如何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思考题1、如何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须存在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3、如何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重点难点: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2、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3、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4、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质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3、依法治国的涵义4、发展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难点;1、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2、我国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思考题:1、在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后,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2、依法治国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是什么?3、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点难点:1.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3.关于建设和谐文化4.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考题1、如何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和相互关系?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1、“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3、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难点:1、“社会”的含义2、“和谐”的科学内涵思考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重点: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内容和实践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对维护祖国稳定统一的重大意义难点:1、对台方针政策的转变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的丰富和发展3、台湾问题的实质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重点: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当代中国的外交原则3、关于和谐世界的主张难点:1、时代主题的转换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思考题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我国为什么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如何理解构建和谐世界是我国外交政策思想中一个全新的命题?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重点难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3、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5、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重点: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难点: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途径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试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生成原因和演进路径。
2021年大学毛概各章节习题集: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021年大学毛概各章节习题集: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0653bccc281e53a5902ff03.png)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A)A.过渡性 B.继承性 C.独立性 D.长期性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钱的实质是( C)A.变革经济体制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所有制结构D.恢复国民经济4.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建立的农业互助组的性质是属于(C)A.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 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5.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D )A.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B.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7.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实现( D)A.和平赎买 B.四马分肥 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二、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BCD )A.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B.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D.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D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AD )A.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技术基础D.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条件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而“一化三改”反映的历史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一化三改”是( ABD )A.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B.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C.实现祖国统一的经济保障和政治要求D.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5.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在于( ABD )A.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B.中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D.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6.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CD )A.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C.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D.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有两面性7.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赎买政策有( AB )A.“四马分肥” B.定息 C.公私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8.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ABCD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ABCD )A.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已经被消灭B.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C.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D.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5.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关联?。
03毛概思考题第三章(完)
![03毛概思考题第三章(完)](https://img.taocdn.com/s3/m/4bfb8dec770bf78a652954f2.png)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1.在经济上,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有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主要的经济成分实际上只有三种:一种是社会主义经济,另一种是个体经济,还有一种是资本主义经济。
2.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联合政权。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并将随着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上升,及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总任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要同时并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
“一化”即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要求通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理想和意志,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是毛泽东思想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划时代纲领和历史性宣言。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三讲 毛概 思考题
![第三讲 毛概 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d83c5ca0116c175f0e48d6.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邓小平理论是一个( ABE)
A.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B.开放的理论体系 C.当今世界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D.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体系 E.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
念的是(C )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的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党的十四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标志是( B )
A、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B、南方讲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概括 C、党的基本路线的完整归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第三讲 毛概 思考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 D )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
征是:(
)
A.和平与发展
A
B.战争与革命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第三世界兴起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
()
A.“科教兴国”战略
B.“以德治国” 基本方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概习题库_第三章 思考题
![毛概习题库_第三章 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06c9a5284ac850ad0242c3.png)
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 B )A、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B、帝国主义的侵略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人民的愚昧不觉悟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C)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A、从思想上建设党B、从作风上建设党C、从组织上建设党D、从制度上建设党4、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D、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5、新民主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实行(C)A、没收B、赎买C、保护D、改造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ABCD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D、中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A、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最彻底B、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易于结成工农联盟C、分布集中,便于组织,有利于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D、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ABD)A、政治纲领B、经济纲领C、军事纲领D、文化纲领三、问答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毛概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三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7f14e9ec3d5bbfc0a742f.png)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习题一、单选题: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封建社会B、前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C、封建主义的腐朽D、反动势力的联合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D、北伐战争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地主豪绅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资产阶级领导B、无产阶级领导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开明士绅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武装斗争B、农民问题C、党的建设D、领导权问题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A、民族独立B、人民解放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D、国家统一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B.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农村武装暴动1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合法斗争B. 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D. 经济斗争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毛概各章思考题及答案
![毛概各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e6a0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f.png)
毛概各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答:原因: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需求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个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精简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①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②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③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形成背景和实践基础以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答:形成背景:20实际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科学体系: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此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9章)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9章)](https://img.taocdn.com/s3/m/cd51a88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1.png)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9章)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9章)毛概教研室全称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
以下是店铺给大家分享了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9章) ,仅供参考。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9章)第一章思考习题;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第一章思考习题及答案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C )A、封建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B)A、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B、帝国主义的侵略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人民的愚昧不觉悟3、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C)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C )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B、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C、立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6、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A、从思想上建设党B、从作风上建设党C、从组织上建设党D、从制度上建设党7、新民主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实行(C )A、没收B、赎买C、保护D、改造二、多项选择题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ABD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农民阶级D、官僚资本主义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主要动力包括:(ABC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0、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ABCD)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D、中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11、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D)A、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最彻底B、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易于结成工农联盟C、分布集中,便于组织,有利于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D、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12、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法宝是(ABC)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1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ABD)A、政治纲领B、经济纲领C、军事纲领D、文化纲领三、问答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案要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答案要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案要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战时期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就新在其领导阶级,五·四运动以前,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阶级主要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正式走上了中国革命的舞台。
尽管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参加并在很大程度上领导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资产阶级了,而是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国无产阶级,其革命的理论和主张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支持,成为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使得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方法。
五·四运动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是中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物。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答案要点:(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必要必和可能性?答案要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P80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可能条件。
(2)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方,一般是国民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地方,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
这些地方都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工农群众的组织,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这里的群众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也有一定的斗争经验。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拥有相当规模的正规军队,才能对付各种类型的反革命军队,才能造成革命根据地的长期割据发展的局面。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误。
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7.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答案要点:(1)理论意义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在反对“左”和右的错误,主要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形成的。
它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于坚持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求真务实的态度。
(2)实践意义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它告诉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不能教条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而应该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案要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完成反帝反封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主要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必须同这些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此外,统一战线中还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特定情况下的大资产阶级。
(2)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用革命的暴力反抗反革命的暴力。
中国的社会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3)党的建设十分重要。
中国共产党是掌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处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因而党的建设十分重要。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要在党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