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历史的变迁

11-社会历史的变迁
11-社会历史的变迁

11-社会历史的变迁

教学内容:历史科第二章(单元)第11 课

课题: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人的照相和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

2、知识目标: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3、能力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教学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印发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等部分资料。学生准备: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自学指导(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自学练习: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出现:19世纪30年代末照相术在西方国家诞生。发明:法国 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19世纪____年代后传入中国。影响:拍照留影逐步融入社会生活: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

2.电影出现:1895年诞生于法国。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马房失火》,这是中国近代______放映电影。中国自己拍摄第一部影片:1905年_______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二)剪发辫改称呼①_____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剪辫令。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改为_____或____它体现了资产阶级______的愿望。

(三)服饰的变化①大城市里穿____的人逐渐多了起来。②_____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③在女士服饰方面,______逐渐开始流行。

合作探究安(展示案)

1、师生合作,疑难探究:

导入: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它们对西方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2.近代以来西式新鲜事物屡见不鲜,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从东学西渐之风到西洋风东来,“历史的气候似乎是发生了变化”,你感受到了吗?西洋风带来的新科技这股西洋风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吹进了宫庭,你知道西方的来朝者们给皇帝带来了些什么吗? A、照相出现慈禧是照相的忠实爱好者,末代皇帝溥仪和爱妃婉容也是忠实追求者……B、电影出现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 ,万人空巷。

新课学习、疑难探究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师设计疑难

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发展,说明了什么?

通过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照相与电影的出现”,目的是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家乡的变化相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二)“箭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变化”

探究变迁:

观看一组服装的图片(马褂、旗装、旗袍、中山装和西装),并请学生自由表述,例如:说出图片中服装的名称及其来历;服装反映的是什么时代;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是:中山装与旗袍,具有生命力。看多媒体图片一组,反映出近现代名人都穿民族服装。

观看另一组图片(清末、民初男女头像各一),并请学生观看图片后,让学生自由搭配图片,而且要求反映真实的历史,并能说明理由。从发式的演变过程,突出这种变化的进步性。小组讨论: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发式、服装的变化有什么好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突出社会在发展和历史在不断进步,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美”要符合时代的特征。

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两组,及剪发辫的图片,深入探究。自由提出问题,生生答疑、师生答疑,并及时进行点评,采取生生评价。例如:既然剪辫子有好处,那么当时为什么有人(包括一些留学生在内)不愿意剪辫子呢?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如果观点不一,可以互驳,说明原因。归纳结论:把剪辫子看作是革命的标志。小组探究:从服饰的变化中,反映了历史怎样的变迁呢?再一次突破难点,反映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培养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知识拓展

请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派两名同学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见面怎样打招呼,要求符合历史,并注意称呼与礼节。学生两分钟时间进行准备,同时多媒体出示具体要求。为了体现公平性,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决定选择哪一个历史时期服饰和称呼的变化。请大家看看称呼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除了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的变化外,还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先让学生自由表述,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每一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汇报小组提出问题。汇报小组的成员给以解答。(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指导,进行调控)

老师:

(屏幕显示)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合作探究、拓展提升:

1.说一说……为什么照相和电影为统治者喜欢并很快为百姓接受?它们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2.列举清末民初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中山装与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3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它是西式与中式服装的完美结合;女士高领服装的盛行是由当时的人们吸取了西服洋装的特点,对满族女子的旗袍加以改良而成,按照西方流行的人体曲线加以重新剪裁、演变的。)

3、当堂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

“民国肇兴,五族共和,‘老爷’‘大人’之称久经淘汰,乃不谓公堂会审之时,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曾无一言相告诫。”无独有偶,家中雇用的佣人仍然以“少爷”“老太爷”称呼主人。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民国”建立在哪一年?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

(2)“五族共和”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大人”“老爷”的称呼最为流行是在哪一朝代?(3)民国之后的称呼有什么变化?

(4)你认为上述材料说明了称谓改革中的什么问题?

4、板书设计:

照相与电影出现

剪服

发社会生活的变迁饰

辫的

改称呼化

5、课堂小结:老照片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

使得我们了解到民国初年剪辫、易服饰、该称呼那场沸沸扬扬的历史变革,感受到变革带给人们喜悦和阵痛,体会到随着清王朝灭亡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社会习俗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也要随着时代潮流进步。

反馈训练案

(基础训练---综合训练----能力提升)

社会生活变迁史留给我们的思考:

1.从东学西渐之风到西洋风东来,说明东西方文明在近代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我们怎样看待西方文明与西方的侵略?

3.历史探谜

中国古代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但民国初年却兴起了剪辫的浪潮,请你试分析剪辫令颁布的目的。(去除旧俗,更是向清王朝和封建传统挑战,做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的公民。)

4、右图是《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图》,请完成:

(1)长辫是在_______入关以后强令百姓留起来的,它成为_______子民的象征,也成为_______人嘲笑的对象。

(2)右图中的这一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革命爆发后,当时_______通令全国男子限期剪辫。

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的内容

2、搜集本地在当时历史时期内的一些变化

3、

教学反思:本节课用“照相与电影的出现”、“箭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变化”三

个子目来说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设计,情景再现以及巧妙的过渡,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