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戏剧》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伏娃、布良肖等。 60 年 代 以 后 , 存 在 主
义文学势头逐渐减弱,
但其影响渗透到了
“荒诞派戏剧”、
“黑色幽默”和“新 小说”等文学流派中。
a
7
萨特的存在主义基本理论
• 存在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和中心是人,是人 的存在,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道主义在 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发展。
• 萨特的存在主义基本理论大致可以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a
14
• 存在主义既是悲观失望的(它肯定一切价 值都被摧毁了),又是向希望敞开的(问 题才于重建价值秩序)。
a
15
萨 特(1905-1980)
• 法国文学家、 哲学家和社会 活动家
a
16
生平与创作
• 让-保罗.萨特出身于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很早就有一种“私 生子”的感觉。年轻时曾在柏林攻读哲学, 接受存在主义观点。
a
12
• 萨特说,人的存在就是人的一系列的选择 活动,人的本质不在这些活动之外,而是 在这些活动之中,“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
造成他自身”,人每分种都在创造自身,
创造自我的本质。“人是自由的,人就是 自由”。“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 变成英雄。”
a
13
责任观
• 既然人有选择的自由,因此人就应当对他 自己所选择的行为和本质完全负责。他说 “人……肩负着世界的全部重担,他对世 界负责,对自己(作为一定的存在方式) 负责。”“他一投入世界,就对自己所作 的一切都要负责。”
• 萨特用这一理论否定上帝的存在,既宣传了“世 界并无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又否定了过去 人道主义认为有一般人类本性的理论。他主张 “人之初,性本无”,以此说明人比物高贵,强 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a
11
“自由选择论”
• 虽然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人生下来也 是虚无的,荒谬的,但是既然人的本质、 本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而是人存在以 后才获得的,因此人可以设想,选择和决 定自己的本质、行为,摆脱世界加之于人 的荒谬和黑暗;而这种选择有绝对自由, 无需接受任何关于人的普遍性及社会道德 准则之类的束缚。这里所谓的“绝对自 由”,指的是人在面临各种可能性中进行 选择的自主权。
应关心作为个人的“人”在危机中的存在 问题。
a
5
• 40年代后,法国哲学家萨特(1905-1980) 创立了法国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并有意 识地把他的哲学思想贯穿到小说和戏剧创 作中,从而使存在主义从单纯的哲学领域 走入文学领域,成为二次大战后影响最大 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a
6
• 属于这个流派的除了 萨特外,还有加谬、
a
1
• 存在主义文学是文学的哲学化或哲学的文 学化。要了解这种特殊的文学,首先必须 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a
2
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
• 存在主义的概念首先是丹 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和神学 家克尔凯郭尔提出的。
• 他认为哲学不应研究客观 世界,而应研究个人主观 的存在。个人存在无法摆 脱痛苦、危机和荒诞。唯 一的出路是弃绝理性,皈 依上帝,实现人和神的统 一。
a
21
• 小说没有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结构,许多 章节的描写是主人公的呓语。在这部小说
中,荒谬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既是题材,
也是主题。小说通过一系列荒谬的描写,
反映了荒谬的现实,对现实作了相当彻底 的否定,带有浓重的悲观和虚无主义色彩。
a
22
《墙》
• 《墙》是一篇重要的哲学小说,影响广泛。小说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通过西班牙内战期间一 个名叫伊比埃塔的游击队员一夜之间从生到死, 从死到生的经历,将人生的恐惧和存在的荒谬渲 染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存在主义的生死观。
a
3
9
张德明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
xfxdwylp-y@dlc.zju.edu.cn
来自百度文库
a
4
•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存
在主义哲学在战败的德国获得重大发展。 胡塞尔(1859-1938)、雅斯贝斯(18831969)和海德格尔(1889-1976)发展了存
在主义理论,使之更加系统化了。他们认 为哲学应当从“存在者”——“人”出发,
• 作品题目具有象征意义,“墙”象征了生与死之 间的间隔,也象征了人的存在的偶然性。小说最 后主人公发出的笑声,是对荒谬的现实和存在本 身的嘲笑。
a
23
“境遇剧”
• 萨特创作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的戏剧,其 最大特点在于“境遇”二字。
• 这些戏剧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人物和环 境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给人物提供一 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 动,体现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就是说,要在戏剧舞台上展现人物的境遇,以及 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自由选择”。 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
a
8
世界的荒诞性
• 世界是荒诞的。人所生活的世界是荒谬的, 肮脏的世界,社会的发展全无理性,是混乱 的。人的存在与环境是相敌对的。世界无 法认识,人生没有意义;世界是荒诞的, 人的存在也是荒诞的。
a
9
•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 是被扔到这个陌生而
危险的世界上,被不
可知的无理性无规律
的力量所限制,所逼
a
17
• 1937年因发表《恶心》而一举成名。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曾被德军俘虏。 获释后一面参加地下抵抗运动,一面积极 宣扬存在主义。
a
18
• 1943年发表《存在与虚无》,把存在主义 哲学发展到高峰。战后,他成为存在主义 文学主要的创导人,在法国文学界享有巨 大的声誉。1964年被瑞典科学院授予诺贝 尔文学奖,但被他拒绝,理由是“谢绝一 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a
19
《恶心》
• 《恶心》以日记体形式写成。实际上是萨 特按他自己的方式写成的一本形而上日记。
a
20
• 主人公洛根丁对生命和存在的反思既属于 文学的范畴,又属于哲学的范畴。洛根丁 是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汉,自叙为了人生的 价值,几乎每天去图书馆,埋头写一本关 于18世纪一个冒险家XX侯爵的传记。通过 图书馆内外的见闻和对现实及人生的思考, 他逐渐感到一切存在都是荒谬的。写作是 荒谬的,词语是荒谬的,理性也是荒谬的, 存在本身更是荒谬的。“一切都令人恶 心”。
迫,备受痛苦而又无
能为力,唯一的命运 是一连串的失败。
a
10
“存在先于本质”
• 人生下地来他就存在了,但最初并没有本质,人 的本质是后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和决 定,作出一系列的行为和活动以后才获得的。
• 存在先于本质,用萨特的话说,是指“人首先存 在,露面,然后才能说明……人,不外是由自己 造成的东西,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义文学势头逐渐减弱,
但其影响渗透到了
“荒诞派戏剧”、
“黑色幽默”和“新 小说”等文学流派中。
a
7
萨特的存在主义基本理论
• 存在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和中心是人,是人 的存在,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道主义在 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发展。
• 萨特的存在主义基本理论大致可以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a
14
• 存在主义既是悲观失望的(它肯定一切价 值都被摧毁了),又是向希望敞开的(问 题才于重建价值秩序)。
a
15
萨 特(1905-1980)
• 法国文学家、 哲学家和社会 活动家
a
16
生平与创作
• 让-保罗.萨特出身于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很早就有一种“私 生子”的感觉。年轻时曾在柏林攻读哲学, 接受存在主义观点。
a
12
• 萨特说,人的存在就是人的一系列的选择 活动,人的本质不在这些活动之外,而是 在这些活动之中,“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
造成他自身”,人每分种都在创造自身,
创造自我的本质。“人是自由的,人就是 自由”。“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 变成英雄。”
a
13
责任观
• 既然人有选择的自由,因此人就应当对他 自己所选择的行为和本质完全负责。他说 “人……肩负着世界的全部重担,他对世 界负责,对自己(作为一定的存在方式) 负责。”“他一投入世界,就对自己所作 的一切都要负责。”
• 萨特用这一理论否定上帝的存在,既宣传了“世 界并无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又否定了过去 人道主义认为有一般人类本性的理论。他主张 “人之初,性本无”,以此说明人比物高贵,强 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a
11
“自由选择论”
• 虽然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人生下来也 是虚无的,荒谬的,但是既然人的本质、 本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而是人存在以 后才获得的,因此人可以设想,选择和决 定自己的本质、行为,摆脱世界加之于人 的荒谬和黑暗;而这种选择有绝对自由, 无需接受任何关于人的普遍性及社会道德 准则之类的束缚。这里所谓的“绝对自 由”,指的是人在面临各种可能性中进行 选择的自主权。
应关心作为个人的“人”在危机中的存在 问题。
a
5
• 40年代后,法国哲学家萨特(1905-1980) 创立了法国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并有意 识地把他的哲学思想贯穿到小说和戏剧创 作中,从而使存在主义从单纯的哲学领域 走入文学领域,成为二次大战后影响最大 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a
6
• 属于这个流派的除了 萨特外,还有加谬、
a
1
• 存在主义文学是文学的哲学化或哲学的文 学化。要了解这种特殊的文学,首先必须 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a
2
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
• 存在主义的概念首先是丹 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和神学 家克尔凯郭尔提出的。
• 他认为哲学不应研究客观 世界,而应研究个人主观 的存在。个人存在无法摆 脱痛苦、危机和荒诞。唯 一的出路是弃绝理性,皈 依上帝,实现人和神的统 一。
a
21
• 小说没有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结构,许多 章节的描写是主人公的呓语。在这部小说
中,荒谬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既是题材,
也是主题。小说通过一系列荒谬的描写,
反映了荒谬的现实,对现实作了相当彻底 的否定,带有浓重的悲观和虚无主义色彩。
a
22
《墙》
• 《墙》是一篇重要的哲学小说,影响广泛。小说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通过西班牙内战期间一 个名叫伊比埃塔的游击队员一夜之间从生到死, 从死到生的经历,将人生的恐惧和存在的荒谬渲 染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存在主义的生死观。
a
3
9
张德明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
xfxdwylp-y@dlc.zju.edu.cn
来自百度文库
a
4
•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存
在主义哲学在战败的德国获得重大发展。 胡塞尔(1859-1938)、雅斯贝斯(18831969)和海德格尔(1889-1976)发展了存
在主义理论,使之更加系统化了。他们认 为哲学应当从“存在者”——“人”出发,
• 作品题目具有象征意义,“墙”象征了生与死之 间的间隔,也象征了人的存在的偶然性。小说最 后主人公发出的笑声,是对荒谬的现实和存在本 身的嘲笑。
a
23
“境遇剧”
• 萨特创作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的戏剧,其 最大特点在于“境遇”二字。
• 这些戏剧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人物和环 境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给人物提供一 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 动,体现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就是说,要在戏剧舞台上展现人物的境遇,以及 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自由选择”。 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
a
8
世界的荒诞性
• 世界是荒诞的。人所生活的世界是荒谬的, 肮脏的世界,社会的发展全无理性,是混乱 的。人的存在与环境是相敌对的。世界无 法认识,人生没有意义;世界是荒诞的, 人的存在也是荒诞的。
a
9
•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 是被扔到这个陌生而
危险的世界上,被不
可知的无理性无规律
的力量所限制,所逼
a
17
• 1937年因发表《恶心》而一举成名。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曾被德军俘虏。 获释后一面参加地下抵抗运动,一面积极 宣扬存在主义。
a
18
• 1943年发表《存在与虚无》,把存在主义 哲学发展到高峰。战后,他成为存在主义 文学主要的创导人,在法国文学界享有巨 大的声誉。1964年被瑞典科学院授予诺贝 尔文学奖,但被他拒绝,理由是“谢绝一 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a
19
《恶心》
• 《恶心》以日记体形式写成。实际上是萨 特按他自己的方式写成的一本形而上日记。
a
20
• 主人公洛根丁对生命和存在的反思既属于 文学的范畴,又属于哲学的范畴。洛根丁 是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汉,自叙为了人生的 价值,几乎每天去图书馆,埋头写一本关 于18世纪一个冒险家XX侯爵的传记。通过 图书馆内外的见闻和对现实及人生的思考, 他逐渐感到一切存在都是荒谬的。写作是 荒谬的,词语是荒谬的,理性也是荒谬的, 存在本身更是荒谬的。“一切都令人恶 心”。
迫,备受痛苦而又无
能为力,唯一的命运 是一连串的失败。
a
10
“存在先于本质”
• 人生下地来他就存在了,但最初并没有本质,人 的本质是后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和决 定,作出一系列的行为和活动以后才获得的。
• 存在先于本质,用萨特的话说,是指“人首先存 在,露面,然后才能说明……人,不外是由自己 造成的东西,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