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家庭幸福养老规划白皮书共21页
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
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Chinese Emerging Middle Class Wealth White Paper2018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3在本世纪头十年中期,中国的GDP 呈现了两位数高增长,在此过程中,居民财富实现快速积累,“中产”这一群体逐渐发展壮大,以一个新兴的阶层形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结构的中坚力量。
与其它相继崛起的高净值人群、中高端富裕人群、大众富裕阶层等各富裕阶层群体构建起中国财富的金字塔。
所谓“中产阶级”(middle class ),是以美国“橄榄型”社会结构所演绎出的概念,以其财富状况处于中间部分,是为美国数量最大的群体,也是名副其实的“中间阶层”。
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符合这样财富或资产水平的人群数量也越来越多,在中国以新兴的财富阶层强势崛起,称为“新兴中产阶层”,构成了中国“金字塔”型的财富人群中基数最大的基石部分。
对于“中产阶级” 的概念和界定❶,美国向来被认为是基准国。
按照瑞士信贷集团对于2015年的全球财富报告中的标准划分:在美国,拥有5万到50万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30.65-300.65万人民币)财富的人被认定为中产阶级 2。
按照这样的财富标准划分,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有6亿6400万的成年人属于中产阶级,相当于全球成人总人口的14%。
其中,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达1.09亿,位列第一,美国紧随其后,为9200万。
而高盛集团则在2017年的相关报告中指出11%的中国人口(约1.76亿)被定义为“中产阶级”,他们主导了娱乐、饮食和旅游等非必需品的消费,企业需要加深对中国中产阶级的了解以便根据这个群体的需求来定价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尽管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的年平均增速在10%以上,但对于中国的新兴中产阶层人群,福布斯中国认为该群体是一个新兴的阶层,相对年轻,各方面都处于早期积累过程中。
特别是过去两年,资本市场浮浮沉沉、房地产市场逐渐被冰冻,中产阶层的资产配置也更趋向于收益不那么高的渠道和产品,故该类人群财富保值增值的空间存在一定天花板。
一文了解国家养老体系的三种养老居住模式
一文了解国家养老体系的三种养老居住模式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选择资源。
频繁的背井离乡的人口流动,包括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国际间的人口流动等,这种流动是现代人生活方式改变的表现,是追求个性发展的结果;这种结果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世代同堂的大家庭养老格局逐渐向小型家庭养老格局演变。
从老年人口养老居住形式的角度来看,我国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主要经历着从传统的居家养老向现代居家养老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转变。
养老居住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养老居住模式的变迁“居家养老”并不必然等于“家庭养老”,正如“机构养老”并不必然等于“社会养老”一样。
如果说“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对应的概念,那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也是对应的提法。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只是一个地点的选择问题,在本质上并没有超越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等养老模式,只不过形式更多样、更现代罢了;没有涉及养老资源的实质和反映养老资源的来源。
从养老资源的来源和提供者来看,“居家养老”完全可以是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而“机构养老”,譬如,公寓养老或者敬老院养老,就其实质来看,也完全可以是“家庭养老”。
换句话说,分类标准不同,所强调和突出的内容也就不同。
二、养老居住模式的演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养老保障得以多渠道、多方式的满足,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家庭的强烈依赖,使传统居家养老逐步向现代居家养老转变。
传统居家养老实际上是从老年人口养老场所的角度对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的另一种定义,由于生产力和社会保障的低下,家庭是养老之源,老年人与子孙辈同居一处,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经济赡养、精神慰藉和照料需求等养老资源。
现代居家养老就是以“家”为养老平台,以“居”住在相对固定的社区为养老基础,老年人与子女或共居一处,或各住各处。
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在“家”这个平台上施展各自不同的作用,又以家庭为居家养老的基础,以社区、社会的养老方式将家庭养老得以延续,在居家养老多种力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十大宜居城市:详细介绍和对比
2011中国适合买房养老十大城市昆山为何落榜?(图)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2011-02-22 09:20:00 来源:搜房网综合整理[提要]总体看来昆山的居住环境还是不错的,加上昆山的房价目前水平还有上涨空间,但是为什么昆山没有入榜十大适合养老居住的城市呢?我们来看看其他城市的情况吧……昆山约930平方公里,县级市,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常住人口约210万,全国百强县之首。
历史上有顾炎武、朱柏庐等名人。
风景区主要是周庄、锦溪、千灯等古镇,周庄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有许多明、清时的桥梁和建筑。
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 16.5℃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
按昆山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高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
总体看来昆山的居住环境还是不错的,加上昆山的房价目前水平还有上涨空间,但是为什么昆山没有入榜十大适合养老居住的城市呢?我们来看看其他城市的情况吧……成都:医疗条件较好老年人偶尔生个小病实属正常,医疗条件不容忽视,退休人士的医疗服务需求较高,医疗水平是选择退休城市的重要标准。
而内陆城市医疗水平最高的应该是成都,其拥有以华西医院为代表的近20家三甲医院,医疗水平在国内也堪称一流。
延伸阅读《《《《《《《《苏州限购令呼之欲出昆山房价又该何去何从?限购铺开加息再袭昆山楼市抗压热销楼盘TOP102.21成交分析上周末销203套苏州限购令引恐慌全国房价最具暴涨潜力城市排行昆山是否仍具上涨空间?中国白领最辛苦的六大城市昆山位列第2名(图)昆明:消费最低环境宜人“七彩云之南,悠悠春城梦。
”昆明,是一个让众多追求生活真谛的人圆梦的城市。
云南的气候、水土,加上昆明位于滇中,因此,昆明的鲜花不论季节,在冬天,仍然可以看见娇艳的玫瑰。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一、引言养老产业是指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康复、娱乐以及生活支持等服务服务的产业。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产业发展愈发重要。
本文将全面探讨中国养老产业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养老产业现状2.1 养老服务需求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长。
老年人口增加、家庭结构改变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都导致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加。
2.2 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相对滞后,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养老产业发展挑战3.1 人力资源短缺养老产业专业人才不足,特别是护理人员和医疗人员。
这给养老服务质量带来了一定影响。
3.2 金融支持不足目前,中国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相对薄弱。
银行贷款难度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给投资养老产业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3 养老服务标准不统一由于缺乏统一的养老服务标准,导致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信任度不高。
3.4 养老服务创新不足目前,养老服务创新不足,缺乏针对老年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
这也限制了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养老产业发展策略4.1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为养老服务提供更专业的人力资源支持。
4.2 推动金融支持政策国家应制定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银行提供贷款支持,为养老产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4.3 统一养老服务标准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标准,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可信度。
4.4 鼓励创新发展加大对养老服务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从社区养老、家庭养老等角度出发,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五、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展望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政府已经将养老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应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长寿时代来临,你做准备了吗?
规划/Planning长寿时代来临,你做准备了吗?文/王 硕一、你可能没有做过这样的深度计算我们先来看一组关于养老数据的预测图,假设一名中年人今年40岁,他计划65岁退休,养老需求30年,目前家庭固定支出每月1万元。
在他65岁到95岁之间,按照通货膨胀率4%以及投资收益率3%计算,如果他65岁退休时想要继续维持当下每月1万元的生活标准,在4%的通货膨胀率情况下,在他64岁时,账户必须要有1170万元。
这1170万元,按照每年3%的投资收益率,才能保证他从65岁用到95岁,他那时每月领取的钱数所对应的购买力才能相当于现在1万元钱的购买力。
65岁以后的退休支出 退休后计划每月支出10000元通货膨胀率 4.00%当前年龄40岁领取退休收入年龄65-95岁退休后投资回报率 3.00%年份(年)年龄(岁)每月支出(元)每年支出(元)投资利息(元)退休资产余额(元)204664117000002047652665831990034140311721503204866277253326963416641173047020496728834346004341534117260002050682998735984434098511707140笔者测算了好几档养老金需求额度,比如家庭每月开支1万元、2万元、3万元等。
现在年纪越小,未来实际需要的数额就会越大。
一个人30岁和一个人40岁,同样在65岁退休时,他所需要的养老金储备总金额是不一样的,30岁到65岁退休所需总金额大大超过现在40岁的人到65岁退休时候的总金额。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这中间差了10年的通货膨胀。
我们再来看,这个人40岁,每个月家庭支出1万元,等到他65岁的时候,按4%的通胀率计算,他一个月需要26658元钱才能等同于现在的1万元钱。
他想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准并希望一直保持下去,那在他64岁退休的时候,他就必须有1170万元,在这1170万元当中,我们假设有40%可以通过社保基金解决,其余60%就需要靠他个人去解决。
我国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及对策
我国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及对策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背景概述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思路 (5)2. 我国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分析 (6)2.1 智慧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7)2.1.1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8)2.1.2 智能硬件设备 (9)2.1.3 数据平台及共享机制 (11)2.2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13)2.2.1 远程医疗服务 (14)2.2.2 居家养老服务 (16)2.2.3 在线社交及文化娱乐服务 (18)2.2.4 智能家政服务 (18)2.3 智慧社区养老面临的挑战 (19)3. 智慧社区养老发展对策 (21)3.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22)3.1.1 政策引导 (23)3.1.2 产业扶持 (25)3.1.3 资金投入 (26)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7)3.2.1 广覆盖物联网网络 (28)3.2.2 智能硬件设备升级 (29)3.2.3 完善数据安全体系 (31)3.3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32)3.3.1 个性化定制服务 (33)3.3.2 加强健康管理服务 (35)3.3.3 开发多元化活动 (36)3.3.4 推广共享养老服务 (37)3.4 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9)3.5 加强智慧社区养老宣传教育 (40)1. 内容概览智慧社区在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的关键力量。
本文将从智慧社区养老的当前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在技术应用、服务模式创新、特色案例等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智慧社区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一部分“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分析”将详细介绍目前智慧社区养老的发展趋势,包括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在老年人健康监测、居家安全、医疗服务、娱乐休闲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部分“智慧社区养老面临的挑战”将概述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技术融合的难度、老年人接受度的差异、隐私和安全问题,以及经济投入与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等。
养老白皮书
养老白皮书
"养老白皮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一份政府公开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中国老龄化现状、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养老保险体系、养老服务业发展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该报告每年出版一次,被视为研究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权威性文件。
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老龄化现状分析:包括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等情况,以及老年人口的经济、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分析。
2.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分析:包括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机构的分布、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分析。
3.养老保险体系分析: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分析。
4.养老服务业发展分析:包括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分析。
5.政策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机制、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总体来说,"养老白皮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老龄化现状、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养老保险体系、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旨在为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中国养老行业的分析研究报告(2021年整理)
目录1 中国养老行业概述 (1)1.1中国养老产业分类 (1)1.2 中国主要养老模式 (1)1.3 中国养老需求升级 (3)1.4 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养老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5)1.5 国外养老体系介绍 (9)2.中国不同养老模式发展分析 (14)2.1居家养老模式 (14)2.2社区养老模式 (14)2.3机构养老模式 (17)3.国内外高端机构养老案例分析 (22)4.养老服务行业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29)4.1行业挑战与风险 (31)4.2行业发展趋势 (31)1 中国养老行业概述1.1中国养老产业分类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国家统计局令30号)对养老产业的定义,养老产业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等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养老及相关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
养老产业范围确定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其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等12个大类。
从养老产业链来看,主要涉及养老住宅及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和养老资金来源三个层面,所涉及机构包括政府、地产公司、养老服务机构、保险机构、其他投资者和养老人群。
1.2 中国主要养老模式根据养老场所和服务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将现有养老模式分三类,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指以家庭为核心,老人与成年子女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独自居住在家养老。
该模式因成本更低、老人对环境更熟悉、家人可陪伴时间较长,是大多数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也符合中国以孝为先的传统家庭文化。
社区养老:指依托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或引入专业养老机构服务,如社区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让老年人在所生活的社区范围内,即可快速、便捷地获得相应生活服务。
47岁健身狂魔郑秀文病倒摧毁一个家庭生一次病就够了21页
生病这个词,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它 的厉害,那便是一不小心花费几代 人心血奋斗的战场,在重大疾病面 前,在巨额医药费面前,有多少家 庭能从容面对?为此《人民日报》 发声:10万手术费压垮一个父亲, 悲剧不能重演!
第 11 页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指出:斯人已逝,我们没法了 解这个父亲走向生命终点的心理状态,我们更无法苛 责他的选择。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实中,像这位父亲 一样,身份卑微,并不富裕,却担负养家糊口责任的 父亲,为数不少。这样的家庭,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经济能力是极为脆弱的,对于大额支出往往格外敏感。 一场重病,一笔几万十几万的医疗费用,就可能让这 个家庭陷入危机,给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造成难以 负荷的压力。
第8 页
都说病来如山倒,有时候,
倒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一整个 家庭,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 差距,也就隔着一场病。哪怕 是有车有房的中产,一场不大 不小的病也能让你捉襟见肘, 在疾病面前,我们就是如此脆 弱,一场病压垮一个家庭。
第9 页
几天一个心酸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一位48岁的父亲在被查 出患有冠心病需要10万元手术费时,为了不拖累家人,选择 了轻生离世。
第 12 页
然而,我们的社会对于这样的家庭,所能
提供的支援,仍然不够。诚然,最近几年,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公民个体的抗风 险水平与十多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广 大农村,医保也覆盖大部分人群,农民舍不 得看病,看不起病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毋庸 讳言的是,现有的社会保障,依然处于较低 的层次,大病支出依然是普通家庭沉重的负 担。
第4 页
根据《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表明,我国白领亚 健康比例高达76%,7成人有过劳死危险;每年猝死人口 超过55万,每天有10000人确诊癌症……
被打劫的中产房奴、车奴、卡奴、孩奴……面对一生为奴的宿命,中国中产怎能活得淡定
被打劫的中产房奴、车奴、卡奴、孩奴……面对一生为奴的宿命,中国中产怎能活得淡定于靖园【摘要】“今年过节,回不回家?”途经路旁的售票站点时,李莉在心中无数次问自己这个问题.中午刚去银行交完这个月的房租,发现卡上剩余的钱少得可怜.离过年已经不到一周的时问,李莉所担忧的并不是春运的车票,那句疑问背后的潜台词是:今年过节,钱够花吗?【期刊名称】《小康》【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46-48)【作者】于靖园【作者单位】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今年过节,回不回家?”途经路旁的售票站点时,李莉在心中无数次问自己这个问题。
中午刚去银行交完这个月的房租,发现卡上剩余的钱少得可怜。
离过年已经不到一周的时间,李莉所担忧的并不是春运的车票,那句疑问背后的潜台词是:今年过节,钱够花吗?一个80后白领的年关焦虑2006年,李莉从老家大连来到北京,在一家外企当会计,是个标准的80后白领。
在外人看来,李莉的生活颇为优裕。
“只不过现在大部分的收入都供给了这个房子了。
”北京通州,一套60平米的小房子,首付80万元,银行贷款60万元,这对于工龄仅4年的李莉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特别是为了买房,几乎花光了父母多年的积蓄。
如今,加息了,房贷的按揭款也每月多出了几百块。
税后5000多元的月收入,扣除3000多元的月供,加上物价上涨,剩下的2000元钱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生活,这让李莉倍感压力。
“越来越少聚会,越来越少逛街。
”过冬了,李莉本想给自己换一套新的羽绒服,却发现街上随便一个款式过得去的羽绒服,就要八九百。
可是,即便平时再省吃俭用,生活费也是无可避免地增加。
李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现在一天平均要支出40元,比半年前要多支出15元,而月工资从去年年底才开始涨了300元。
“就相当于每个月要多掏450元生活费。
”而这多掏的450元在春节将至时,即将翻倍。
“那天出去买东西,去年12块钱1斤的新疆大枣,今年已经卖到了18块。
中国居家养老发展趋势白皮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以下简称《养老服务报告》)中指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扩大,未来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 将不断上升。按 2010年价格计算,2017年至 2020年期间,全国老年人口的群体消费总量约为 3.3万亿元至 4.8万亿元;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约为12万亿元至 15.5万 亿元,与全国 GDP的比率将提高至 8.3%至 10.8%;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 约为 40万亿元至 69万亿元,与全国 GDP的比率提高至 12.2%至 20.7%。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已初步形成老龄金融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服务产业等产业领域;其中,金融产业已出现银行储蓄类、证券类、保险类等老龄金融产品;老龄 制造产业中日用品、服饰、辅助生活器具、电子电器、医疗保健器材、康复辅助器具 、 康复护理用品、保健品等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科技含量不断增加。除去消费力提升及相关产业发展,近年来,直接关系老年人生活的养老服务行业同样潜力无限。据《养老服务报告》,仍有近八成受访者在未来更倾向于选择熟悉且舒适的环 境,在“家门口”实现居家及社区养老;同时,有两成受访者表示未来愿意接受机构养 老,选择更专业的康养服务。具体而言,在其覆盖的全国 19个省份 80万城市居民中,有 52.9%受访者表示愿 意选择居家养老,同时提出“居家养老+上门+专业化”的服务需求;26.5%的居民也 愿意选择社区养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社区日托或全托两种形式;亦有 20.6% 的居民愿意选择到发展成熟的机构养老,享受专业化服务。值得一提是,“专业化”已成为所有受访者的共同诉求。如青睐居家养老的受访者提及,希望将家里按照养老院的标准配置进行适老化 改造,同时由专业机构提供上门服务;选择社区养老的受访者也希望社区养老要提 升护理人员专业度,提高智能水平。在养老机构的选择中,受访者则会重点关注医疗设备的完善与先进、医护人员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本白皮书对中国的养老产业现状、发展趋势、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养老产业现状
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市场潜力大: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 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已有许多养老机构和服务提供商,竞争非常激烈。
3. 养老机构不足:尽管中国的养老机构数量已经有所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庞大的养老需求。
4. 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1. 多元化发展:未来养老产业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
2. 服务质量提升: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养老机构和服务提供商将加大服务质量的提升力度。
3. 科技融合:养老产业将会和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融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4. 区域分布更均衡:在未来,养老服务将逐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降低城乡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差距。
三、政策环境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养老机构政策优惠、养老服务业税收优惠、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
结语
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前景较好,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整体构建“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体系
整体构建“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体系作者:黄石松孙书彦伍小兰来源:《前线》2022年第03期[摘要] 作为社会政策和福利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支持政策已由补充性政策逐渐发展为基础性政策,家庭视角的经济社会政策在整个公共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十四五”时期,对“一老一小”的支持政策逐步成为家庭支持政策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构建积极、能动、包容的全方位政策体系,纾解家庭养老之忧、育儿之难,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家庭支持; 家庭生命周期; 政策体系[中图分类号] D616; 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3-0074-03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起基础性保障作用。
家庭的4个功能包括家庭创造(结婚或离婚、生育或收养孩子)、经济支持、育儿和看护、养老。
“十四五”时期,对“一老一小”的支持政策逐步成为家庭支持政策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需要立足家庭视角,纾解家庭养老之忧、育儿之难,完善家庭支持政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逐渐回归家庭视角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分支,家庭政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演变。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生育率下降,欧美等国在支持婴幼儿家庭良性运行,确保家庭育儿功能系统实现,面向妇女、儿童、老人等家庭照顾者支持等方面,展开了有益探索。
20世纪80年代后,家庭政策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以往只被作为私域的家庭问题,被许多国家视为公共领域的问题而加以关注与干预。
进入21世纪后,家庭政策不但被视作社会政策和福利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补充性的政策逐渐发展为基础性政策,家庭视角的经济社会政策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伴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儿童和老人照料需求显著增长,缓解家庭育儿和养老压力,增强代际支持,建立健全家庭友好支持政策,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西方积极老龄化文献研究
中西方积极老龄化文献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与内涵 (7)2.1 积极老龄化的定义 (8)2.2 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10)2.3 积极老龄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1)三、中西方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12)3.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13)3.2 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14)3.3 中西方人口老龄化比较分析 (15)四、中西方积极老龄化政策分析 (17)4.1 中国积极老龄化政策分析 (19)4.2 西方国家积极老龄化政策分析 (21)4.3 中西方积极老龄化政策比较与借鉴 (22)五、中西方积极老龄化实践案例研究 (24)5.1 中国积极老龄化实践案例分析 (25)5.2 西方国家积极老龄化实践案例分析 (27)5.3 中西方积极老龄化实践案例比较与启示 (28)六、中西方积极老龄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9)6.1 中方积极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31)6.2 西方国家积极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32)6.3 中西方应对积极老龄化挑战的对策与建议 (33)七、结论与展望 (34)7.1 研究结论总结 (36)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7)一、内容概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积极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和老年医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中西方在积极老龄化的研究与应用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实践路径。
本文旨在对中西方积极老龄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双方在理念、政策、实践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以期为推动我国积极老龄化进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目标是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健康、参与、保障的友好环境。
分别从西方国家和中国的视角出发,对近年来积极老龄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西方国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政策措施、健康促进、社会支持等方面,强调个体权益的保障和社会参与度的提升;而中国的文献则更侧重于政策倡导、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老龄化中的主导作用。
国寿2014超级鑫尊保——伴您放心地成长 优雅地老去
国寿2014超级鑫尊保——伴您放心地成长优雅地老去放心地成长优雅地老去国寿2014新年钜献“鑫尊保”提供一生的现金流的超级金融工具你感叹林志颖青春不老,却不知道他如何控制饮食;你也想生一个像田雨橙一样漂亮可爱的孩子,却忽略了,她爸是跳水王子她妈是最美超女;你羡慕寇静,嫁给了新好男神张亮,却不知道结婚的时候,张亮只是个穷小子;你感叹别人,可以享受悠然而优雅的生活,却不知道他们,很早就在用金融理财,打理未来;你总想要结果,却总忽略原因。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托付中国人寿,自有鑫尊保帮你安排。
据最新发布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显示,中国大多中产阶级生活得并不幸福。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有车有房,收入可观的人群却显得更为脆弱。
中产阶级家庭中,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成为家庭财务规划中压力最大的三个内容。
尤其是养老,随着通胀、退休延迟、失独老人的增加,人们对于未来20年、30年的生活状况感到不确定因素在不断增加,烦恼挥之不去。
理财专家说,家庭理财的基本原理是:第一,今天的一块钱比明天的一块钱有价值,如果今天的一块钱根本不去做增值计划,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迟,损失的是“增值的机会”;第二,安全的一块钱比面临风险的一块钱有价值,即使你喜欢做进取型的股票或期货投资,也要满足“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的朴素而有效的风险分散原理,将你一部分“一块钱”做一个长期保值增值的安排;第三,掌握“持有时间越长越划算”的时间法则,可以选择保险公司以“小保费、高保额”的财务安排方案,当然,保险产品惟一让你犹豫的就是时间的长度。
第四,了解各种财务工具的特性,有的是高风险高收益,有的是时间短见效快,有的可能会面临高额税收,还有的财富会在你的负债、身体疾病等人生困顿时背叛你、离你远去。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2014年推出的“国寿鑫尊保”是一份两全分红型保险产品,这款两全保险有三大创新功能,一是既有分红功能,又有万能金账户;既有每三年返还的功能,又有特别生存金给付;可以保单双账户借款,且借款不影响万能金账户的资金池的增值计划。
中国中产家庭幸福养老规划白皮书共23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中产家庭幸福养老规划白皮书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