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案 (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奇怪现象的存在。
(2)了解沙漠中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现状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3)掌握如何对待和保护沙漠生态系统。
2.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体验到探索、学习、掌握并保护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和乐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奇怪现象的存在。
(2)了解沙漠中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现状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奇怪现象的存在,掌握一些基本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如模拟沙漠环境,研究不同物种在该环境中的生存方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异构性。
3. 参观法组织学生前往沙漠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亲身感受沙漠生态环境和动植物。
四、教学过程设计1. 课前预习请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沙漠生态系统和沙漠中各种奇怪现象的存在。
2. 课堂讲授指导学生了解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异构性,介绍沙漠中的各种奇怪现象,如沙漠爆气珠、生命胶囊、隐形公路等。
3. 实验活动开展实验活动,如模拟沙漠环境,研究不同物种在该环境中的生存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沙漠生态系统的认识。
4.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前往沙漠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亲身感受沙漠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以及采取保护措施的重要性。
5. 总结评价回到课堂上,让学生整理所掌握的知识,总结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方法,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程设计书及视频资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使学生掌握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及其原因;(3)帮助学生了解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及其原因;(3)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教学难点:(1)沙漠中奇怪现象的科学解释;(2)沙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沙漠中的奇怪现象;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奇怪现象;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奇怪现象和资源开发的相关资料;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3. 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沙漠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沙漠的自然环境;(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沙漠中奇怪现象的好奇心。
2. 探究沙漠中的奇怪现象:(1)引导学生观察沙漠中的奇特景观,如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2)分析沙漠中奇怪现象的原因,如沙尘暴、沙漠化等;(3)让学生通过实验或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沙漠中奇怪现象的科学解释。
3. 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介绍沙漠中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2)分析沙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如水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等;(3)让学生探讨沙漠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4. 课堂小结:(2)强调沙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
5. 课后作业:(2)鼓励学生进行沙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实地调查,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把握文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3、品析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通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知道如光怪陆离、空中楼阁、单枪匹马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除课文介绍的奇怪现象外,还有哪些沙漠的奇怪现象,并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思路】本文叙事生动,用例典型,教学本文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引导完成学习。
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唐代诗人王维笔下,我们感受到沙漠的壮观与雄奇;“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在白居易诗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沙漠的险恶和无情,然而这一切对于地处中原的我们来说,又是那样的陌生而遥远, 今天,我想请大家随着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一起来次沙漠之旅,好不好?二、预习检测:(展示课件)1、齐读目标。
2、检测字词掌握得情况。
三、走进沙漠,感受沙漠(展示课件)1、欣赏沙漠图片。
(播放音频《丝路驼铃》,展示沙漠图片。
)2、学习课文第一段,从文中圈画出古代到过沙漠的人是怎样描述沙漠的?对沙漠有何感受?四、自主学习,揭秘沙漠(展示课件)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向我们列举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2、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3、作者对这一连串的现象归纳出一个什么结论?(学法指导:1、速读课文捕捉相关信息。
2、用圈点勾画法划出相关信息)五、合作学习,品味沙漠(展示课件)请同学们以“魔鬼的海”为例,分析科学小品文融文学性与科学性于一炉,生动准确的特点。
讨论:1、作者在描述“魔鬼的海”时,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词语?2、解释“魔鬼的海”成因时,哪些词语体现了它的准确平实和严谨?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本段?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六、沙漠之旅,我当导游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跋涉途中眼前出现了“魔鬼的海”或“鸣沙”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篇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文章来源工头:“哇!1分钟20棵,太厉害了!你以前在哪里工作的?”工人:“撒哈拉森林。
”工头:“没听说过,我只听过撒哈拉沙漠。
”工人:“对啊,后来改名字啦!”八走出沙漠1、沙漠的形成还有人为的因素。
由于人类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土地,加上局部性的战争又毁坏了干旱地区的水利设施,这些都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
2、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幅员面积,五年新增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总面积,我国每年新增1400万人口,而耕地却在逐年减少……内蒙古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并以每年150万亩的速度在扩展,3、保持土地的湿润,加强土地的保湿,保湿度大于干燥度因是沙漠化逆转的最关键因素。
大量的水分来源与保持应为沙漠化逆转的关键。
土地的保湿最有效法为水分的提供和储水耐风寒植物树木耕种。
4展示沙漠植物图片不要小瞧这些面目丑陋的植物朋友们。
它们可是我们征服沙漠的急先锋。
有一天当它们成为沙漠里的常客,我们就离征服沙漠的日子不远了。
所以就记住这些朋友们的名字和模样。
5、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学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你将关注哪些信息.4.假如你想学习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6、竺可桢先生的夙愿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
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7、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定会更快的成为现实。
我们一定能逐步改造沙漠,使沙漠变成耕地和牧场,为人民服务。
--《向沙漠进军》阅读全文,完成填空与结构分析。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1)沙漠逞强施威的武器是什么?风和沙2)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式是什么?游击战和阵地战3)人类抵御沙漠进攻的方式是什么?培植防护林和植树种草4)人类向沙漠进军的主要武器是什么?水(主要武器是水)5)如何去利用沙漠?风和日光文章来源课件w w上一篇教案:下一篇教案:【篇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②共鸣说。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沙漠气候特点1.1 了解沙漠气候的基本特点,如高温、干燥、日照强烈等。
1.2 探讨沙漠气候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1.3 分析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及其适应性。
第二章:沙漠动植物适应策略2.1 研究沙漠动植物的适应特点,如沙蜥的伪装、沙漠兔的节约水分等。
2.2 观察图片或视频,分析沙漠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2.3 讨论人类如何从沙漠动植物的适应策略中获得启示。
第三章:沙漠里的奇特现象3.1 介绍沙漠中的一些奇特现象,如沙漠雨、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
3.2 分析这些奇特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背后的科学原理。
3.3 探讨这些奇特现象对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沙漠资源开发与利用4.1 了解沙漠资源的种类,如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
4.2 分析沙漠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
4.3 探讨如何在开发沙漠资源的保护沙漠生态环境。
第五章:沙漠旅游与可持续发展5.1 介绍沙漠旅游的特色和吸引力,如沙漠探险、骆驼骑行等。
5.2 分析沙漠旅游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3 讨论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创新等。
第六章:沙漠人文特色6.1 了解沙漠地区的人文背景,包括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
6.2 探讨沙漠人文特色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6.3 分析如何保护和传承沙漠地区的人文特色。
第七章:沙漠环境保护与治理7.1 研究沙漠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如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7.2 介绍沙漠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和技术,如植被恢复、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7.3 讨论我国在沙漠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政策和实践。
第八章:沙漠科技创新与应用8.1 了解沙漠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进展,如沙漠农业、清洁能源等。
8.2 探讨沙漠科技创新对沙漠地区发展的影响和潜力。
8.3 分析如何推动沙漠科技创新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第九章:沙漠地区合作与交流9.1 研究沙漠地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如水资源共享、环境保护等。
《沙漠里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是什么,沙漠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探究沙漠里出现的一些奇怪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沙漠的定义和特点2.沙漠的分布情况3.沙漠里常见的奇怪现象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引入课题,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沙漠是什么吗?有没有听说过沙漠里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沙漠的好奇心。
2. 探究沙漠(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沙漠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沙漠的气候、植被以及缺水的原因。
可以向学生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沙漠的形成和特点。
3. 分析沙漠的分布(15分钟)教师继续向学生介绍沙漠的分布情况,包括世界各地的著名沙漠,如撒哈拉沙漠、蒙古沙漠等。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沙漠的分布范围。
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30分钟)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比如沙漠中的“沙丘音”、“沙盘山”、“沙漠中的绿洲”等。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找寻并收集沙漠中的奇怪现象,包括文字描述和相关图片。
5. 学生展示与讨论(2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沙漠奇怪现象,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天气、气候、地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6. 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向学生强调沙漠是一个神奇而充满奇怪现象的地方。
同时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提问、讨论等。
2.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学生对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展示能力:观察学生的展示和表达能力,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沙漠中的奇怪现象,并写作一篇关于沙漠的科普文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如沙漠绿洲、沙漠湖泊、沙漠风暴等;(2)让学生了解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沙漠的形成与分布(1)让学生了解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沙漠。
2. 沙漠里的奇特现象(1)让学生了解沙漠绿洲、沙漠湖泊、沙漠风暴等奇特现象;(2)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沙漠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2)沙漠中的奇特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 教学难点:(1)沙漠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沙漠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沙漠和沙漠奇特现象;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沙漠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沙漠环境,观察和记录沙漠奇特现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沙漠的特点和形成原因;2. 讲解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详细讲解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3. 展示沙漠奇特现象:展示沙漠绿洲、沙漠湖泊、沙漠风暴等奇特现象的图片;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沙漠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沙漠环境体验,观察和记录沙漠奇特现象;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总结沙漠奇特现象的特点及其对沙漠环境的影响。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沙漠气候的特点1.1 了解沙漠气候的基本特征,如高温、干燥、日照强烈等。
1.2 分析沙漠气候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1.3 探讨沙漠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2.1 介绍沙漠中独特的生物种类,如沙漠狐狸、骆驼等。
2.2 分析这些生物如何适应极端的沙漠环境,如减少水分摄取、储存脂肪等。
2.3 探讨这些适应策略对人类有何启示。
第三章:沙漠中的奇特现象3.1 介绍沙漠中的一些奇特现象,如沙漠海市蜃楼、沙漠风等。
3.2 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如大气折射、温差大等。
3.3 探讨这些现象对探险家和当地居民的影响。
第四章: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1 介绍沙漠中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物等。
4.2 分析沙漠资源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4.3 探讨如何在开发沙漠资源的保护环境。
第五章:沙漠旅游与文化5.1 介绍沙漠中的旅游景点,如沙漠探险、骆驼节等。
5.2 分析沙漠旅游的特点和吸引力。
5.3 探讨沙漠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六章:沙漠生态系统6.1 介绍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如生物多样性、食物链等。
6.2 分析沙漠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如植物与动物的共生。
6.3 探讨沙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保护措施。
第七章:沙漠水文与水资源管理7.1 探讨沙漠地区的水文特点,如降水稀少、蒸发强烈。
7.2 分析沙漠地区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如雨水收集、节水技术。
7.3 讨论水资源管理对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八章: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8.1 介绍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全球性影响。
8.2 分析沙漠化对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居住的影响。
8.3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植被恢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第九章:沙漠研究的方法和技术9.1 介绍沙漠研究的常用方法,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9.2 分析这些方法在沙漠环境监测和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9.3 讨论沙漠研究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苏教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欢迎查看。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2.理解沙漠中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本文叙事生动,用例典型,教学本文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题目引导完成学习。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
(先让学生讲述自己听说过或在网络、书籍中看到过的有关沙漠的奇怪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l。
)明确: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2.开头运用法显、玄奘的例子作用是什么?3.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你读过本文后能解释清楚吗?同桌试一下。
4.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
试从文中找几个句子分析这一特点。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人类认识沙漠,研究沙漠,进而改造沙漠。
你能设想几种改造沙漠的方法吗?说说看。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明确:(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等科学小品)本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2.开头运用法显、玄奘的例子作用是什么?明确:(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出说明对象。
)3.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你读过本文后能解释清楚吗?同桌试一下。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1 引入话题本节课将通过引入一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激发学生对沙漠生态和自然现象的兴趣。
1.1.1 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吗?比如:为什么沙漠里的沙子会唱歌?为什么沙漠里的石头会自己走路?1.1.2 引发思考:让我们一起探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寻找答案。
二、知识点讲解2.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1.1 沙漠的定义:沙漠是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干燥、缺水、高温等特点。
2.1.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介绍一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如沙漠的流沙、沙漠的沙丘、沙漠的蜃景等。
2.1.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原因:解释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沙漠的流沙是由于沙漠中的沙子细腻,水分容易被沙子吸收,形成了流动的沙层;沙漠的沙丘是由于风力作用,沙子被风吹拂形成堆积。
三、教学内容3.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具体案例3.1.1 沙漠的流沙:介绍沙漠的流沙是什么,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1.2 沙漠的蜃景:解释什么是蜃景,它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3.1.3 沙漠的石头自己走路:探讨沙漠中石头自己走路的现象,它的科学解释和原因。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4.1.2 学生能够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4.1.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研究,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科学解释和原因。
5.1.2 学生观察和研究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技巧和方法。
5.1.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5.2.2 学生能够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5.2.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研究,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一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解释。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
这个单元从体裁上看属事理说明文,一般来说,这样的文章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油然而生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享受发现的成功”,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其难易程度可想而知,这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下面课文的学习。
这是本单元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点(1)能说出文章介绍的几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和形成的原因。
(2)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2、能力培养(1)探索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学会从科学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2)善于从网络上搜寻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3、情感体验(1)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明白“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2)体验有些动植物能适应极其恶劣尤其是干旱的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它们能充分地吸收水分,它们能充分节约用水,尽可能减少水的损失。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事理说明文的写作顺序难点:能科学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并能解释生活中和本文原理相同的怪异现象。
疑点:沙漠里的怪异之谜都能揭开吗?四、说教学设想沙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世界。
课文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这正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如何利用这一点引入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应该是不断深层次思索的问题。
为此,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登陆“百度”,点击“图片”,搜索“沙漠”、“沙漠奇怪现象”,想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沙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生态环境特点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正确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沙漠里的生态环境特点;2.沙漠里的奇怪现象;3.生态环境保护。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动画和图片介绍沙漠的特点和沙漠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30分钟):简要介绍沙漠环境及其特点,如干燥,温度高,草原稀少,生物种类单一等。
紧接着讲解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如沙漠植物的储水能力,沙漠的夜晚温度变化等。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答案。
3.讨论环节(20分钟):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探讨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沙漠里的植物只有少数品种?2.为什么沙漠的温度高?3.为什么巴尔米拉古城会在沙漠里建造?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和探究来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其环保意识。
4.展示环节(1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看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的状态,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
5.总结环节(5分钟):通过短暂的总结,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2.讨论式教学法;3.展示式教学法。
五、教学素材1.动画和图片;2.干粮;3.水。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2.提问反应情况;3.交互活动反馈;4.作业表现。
七、教学延伸1.教师可在宿舍楼下摆放环保知识科普宣传展板等相关宣传资料,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师在教学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践,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感受沙漠环境及沙漠的守护。
3.可以随机抽选一些学生来进行同步答题互动,增强学生成果检测效果,加强对沙漠生态环境及保护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中,探究式、讨论式和展示式的教学方式都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加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同时展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的状态,使学生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一些奇特现象,如沙漠雨、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2)让学生掌握沙漠形成的原因及沙漠气候的特点;(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沙漠现象产生的原因;(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事实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沙漠雨的奇特现象:让学生了解沙漠中降雨的奇特现象,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2. 沙漠绿洲的形成:让学生探讨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原因,了解绿洲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沙漠湖泊的奥秘:让学生了解沙漠中湖泊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形成原因。
4. 沙漠风向的变化:让学生观察沙漠中风向的变化,分析其对沙漠景观的影响。
5. 沙漠动植物的适应策略:让学生了解沙漠动植物如何适应恶劣环境,探讨其生存之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沙漠中各种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沙漠生态环境的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沙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沙漠中各种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沙漠生态环境的特点。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沙漠奇特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3. 观察实验法:引导学生观察沙漠景观,进行实验验证,分析沙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沙漠奇特现象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产生原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沙漠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沙漠奇特现象的兴趣。
2. 讲解演示:讲解沙漠中各种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如沙漠雨、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沙漠奇特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一些奇特现象,如沙漠雨、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
2. 使学生掌握沙漠中奇特现象的成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沙漠雨:介绍沙漠中降雨的奇特现象,分析其成因。
2. 沙漠绿洲:讲述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原因,探讨绿洲对人类的意义。
3. 沙漠湖泊:介绍沙漠中湖泊的奇特现象,探讨其形成原因。
4. 沙漠风沙:分析沙漠风沙的成因,讲解如何防治风沙灾害。
5. 沙漠动植物:探讨沙漠中动植物的适应策略,了解生物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沙漠奇特现象的成因。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沙漠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沙漠奇特现象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了解。
2. 实地考察基地:联系沙漠地区,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籍、文章等参考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沙漠奇特现象的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案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沙漠奇特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如沙漠雨、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沙漠奇特现象的成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沙漠实地考察,观察沙漠奇特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学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2.难点:体会说明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掌握并运用说明文的常用方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镜子、植物标本、水碗、筷子、玻璃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今天有很多领导和老师光临我们的课堂,大家不感到高兴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所写的事理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希望大家收获多多!2.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3.学习目标揭示:•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4.过渡: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沙漠的图片,领略一下沙漠风光。
(幻灯片显示图片)过渡性提示:那么,在这茫茫的沙漠里,究竟会发生哪些奇怪的现象呢?请同学们在看书之后,寻找相关的答案。
二、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放声朗读)三、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可自由组合)1.问题讨论:•本文主要介绍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古人为什么把沙漠描述得那么可怕?作者为何引用这些传说?•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说明它们的?•课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师生互动,讨论、提问、明确:•幻灯显示图片:魔鬼的海、海市蜃楼、鸣沙。
•学生回答,后幻灯显示内容略。
•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用几面小镜子做一个理解性的演示实验,演示“魔鬼的海”及“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和理解。
•古人把沙漠描述得可怕,是为了更形象具体地说明沙漠的可怕程度,引出下文科学的解释,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
•幻灯片显示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援用说明等。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沙漠气候的特点1.1 引言:介绍沙漠气候的独特性和神秘性。
1.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沙漠气候的特点,包括高温、干燥、日照强烈等。
1.3 教学内容:1.3.1 沙漠气候的定义和分类1.3.2 沙漠气候的成因和影响因素1.3.3 沙漠气候的特点和特征1.4 教学活动:1.4.1 观看沙漠气候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4.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沙漠气候的理解和感受。
1.4.3 教师讲解沙漠气候的特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1.4.4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沙漠气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5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沙漠地区,调查其气候特点,并制作PPT进行分享。
第二章: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2.1 引言:介绍沙漠生物如何适应极端的沙漠环境。
2.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包括节水、耐热、伪装等。
2.3 教学内容:2.3.1 沙漠生物的分类和特点2.3.2 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和机制2.3.3 沙漠生物的生存挑战和应对策略2.4 教学活动:2.4.1 观看沙漠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4.2 教师讲解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4.3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沙漠生物的生存挑战和应对策略。
2.4.4 小组分享,让学生展示对沙漠生物适应策略的理解。
2.5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沙漠生物,研究其适应策略,并制作PPT进行分享。
第三章:沙漠里的神秘现象3.1 引言:介绍沙漠中出现的神秘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沙漠中的一些神秘现象,并学会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
3.3 教学内容:3.3.1 沙漠中的奇异自然现象,如沙漠雨、沙漠绿洲等。
3.3.2 沙漠中的神秘人类传说,如沙漠幽灵、沙漠之神等。
3.3.3 沙漠中的科学解释和理论,如海市蜃楼、沙漠风等。
3.4 教学活动:3.4.1 观看沙漠神秘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沙漠的基本概念,知道沙漠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如沙漠雨、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
(3)让学生了解我国沙漠的分布和治理情况。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沙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及其原因。
(3)我国沙漠的分布和治理情况。
2. 教学难点:(1)沙漠形成的原因。
(2)沙漠中奇怪现象的科学解释。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沙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沙漠的奥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
2. 教具:图片、视频、PPT等媒体资源。
3.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沙漠的特点。
(2)提问:你们对沙漠有什么了解?沙漠中是否有一些奇怪的现象?2. 学习沙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介绍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布情况。
(2)引导学生了解沙漠的环境特点,如高温、干旱、风大等。
3. 学习沙漠中的奇怪现象(1)展示沙漠雨、沙漠绿洲、沙漠湖泊等奇怪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奇怪现象的原因。
4. 学习我国沙漠的分布和治理情况(1)介绍我国沙漠的分布特点和危害。
(2)讲解我国沙漠治理的方法和成效。
5. 课堂小结(2)强调保护沙漠环境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了解沙漠化现象。
苏教《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3.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1.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2.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科学解释。
2.2文章结构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沙漠的了解。
1.2提问:你们听说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吗?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2学生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3.合作讨论3.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题,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5.课堂小结5.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6.作业布置6.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沙漠里奇怪现象的短文。
6.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一、课文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沙漠的特点,如气候、植被等。
2.引导学生谈谈对沙漠的了解,如沙漠的成因、分布等。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三、合作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2.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
四、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题,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1.沙漠中的海市蜃楼1.1现象描述:在沙漠中,有时会看到远处的景物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虚幻而美丽。
1.2原因分析:沙漠中空气干燥,地表温度高,导致空气密度不均匀,光线发生折射,形成了海市蜃楼。
2.沙漠中的“唱歌沙”2.1现象描述:沙漠中的沙子在风吹拂下,会发出悦耳的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阐明事理的写法。
2、迁移课外文本,拓展知识外延,进行语段阅读、获取信息、解决疑难的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1 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资源,浏览相关网页,合作解决科学疑难的基本方法。
2 指导学生由课本引申出感兴趣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用科学方法解释自然现象规律的求知欲。
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从多种渠道获得资料,经讨论分析后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内容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
1这篇简单的说明文是如何阐释的沙漠现象的基本特征和成因的。
2课内知识的迁移,课外语段的阅读和解题指导
(第二课时)
1根据课文提出的相关问题,使用网络资源,浏览相关网页,合作解决科学疑难。
难点1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分工合作,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专题研究。
2从多种渠道获得资料,经讨论分析后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重难点教学设计分析:
㈠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的制定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个性化和创造性”观点。
1本课文较规范的列举了沙漠的奇怪现象表现及成因,意思浅显,无阅读障碍,教师创设一定情景和疑问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疑难进行思考,利用阅读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
2课外语段阅读,结合课标和中考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利用对沙漠知识的知识积累和阅读体验以及科学正确的阅读习惯解决问题。
㈡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的制定依据课标对“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方式的新探索”的要求,尝试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专题研究,获取并处理相关信息解决科学疑难。
㈢难点的设计考虑在如下方面力求突破
1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的范例较少,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网络媒体的不稳定性和师生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熟练可能制约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因此教学课件力求简单,可操作性
强。
2学生缺乏研究性、综合性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训练,教学设计中专题的确定由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研究问题浅显,学生便于获得科学结论。
3学生认知过程的外显与控制是网络化教学的难点,如何指导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材料完成知识建构,是网络化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及实施
第一课时
一、“事理说明”单元主题词解说
二、音频欣赏,图片展示、链接网络、情景引入
1创设大漠瀚海的氛围:播放音频《丝路驼铃》及沙漠图片
2师生互动:⑴学生谈此时的感受。
⑵老师谈儿时的梦想——“心灵的朝圣”: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位探险家。
3引入课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让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关注神奇的大漠
4课题解说:⑴走近瀚海
A两幅画面给你带来的信息:绿洲和废墟
B思考:先有沙漠,后有湖?先有湖,后有沙漠!
⑵初识大漠(网络链接),沙漠的有关图片展示
A中国沙漠分布图
B展示神奇的塔克拉玛干图片:(大漠鸟瞰、沙海风光、奇景瑰观、生命之泉、大漠生灵等)C沙漠的狞狰一面(沙尘暴)
⑶神奇的瀚海风光:
A发挥想象,试将下面四幅图分别和四个名字对应。
(明月湾、五彩戈壁、大漠夕阳、光影沙丘)
三、学生的文本阅读和讲析(回到语文课本)
㈠文本的整体把握和自我阅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㈡学生再读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2问题落实
⑴课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里的亲身倒过沙漠的人的
故事有何作用?
⑵沙漠里的“鬼怪”为何到了解放后穿越沙漠的人员就没有再碰到类似的事情?(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
㈢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1 请同学朗读课文
2 自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
⑴“魔鬼的海”这一光怪陆离的沙漠现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⑵在课文中找出这一现象的科学解释,并用自己的话回答。
⑶“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现象的成因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⑷“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一句在段落中的作用?
⑸简要概括“鸣沙”现象的表现?
⑹用一句话概括课本对“鸣沙”现象产生的原因。
四、课程的迁移和引申
㈠阅读竺可桢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向沙漠进军》语段
1、提出相关思考问题
⑴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
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文中省略了两种进攻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请结合语段利用你所知道的沙漠知识合理的推断出省略号中所包含的语句。
(同学互相讨论)
⑵给出“游击战”造成的危害的答案,谈谈你的答案和它有何区别。
⑶“阵地战”的危害有以下两种解答,结合上下文揣摩一下,哪个答案更准确,为什么?
五、课后作业与预习
小结:这节课我们对有关沙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想真正了解沙漠还要我们课后用科学的眼光去探求。
1课后自读《向沙漠进军》全文,
2重点阅读《向沙漠进军》第四段,回答问题:按上文所说,沙粒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而整个沙丘却每年才移动不过五米到十米,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请同学结合沙丘的图片思考,并画出示意图)
3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感兴趣的沙漠问题提出疑问,确定研究主题。
第二课时
一、导言
上节课我们对有关沙漠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对沙漠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上一节语文综合课。
二、解答课后作业
三、进行语文活动(教学延伸):根据同学们提供的感兴趣的问题和老师提
出的问题,我们确立了如下几个研究方向(光怪陆离、鸣沙探缘、可怕的沙尘暴和沙漠求生……)
㈠提出研究主题
1法国人孟奇是如何对沙漠中“魔鬼的海”的现象进行解释的?你相信吗?请链接有关网页,查找一下有没有相关的资料。
2课文在分析鸣沙现象产生的原因时用了“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句话,看来竺可桢1961年写作本文时人们对鸣沙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还没有定论,上网查找解决。
3沙漠带给人类的并不总是美好的感觉,他也会以另一面露出他狞狰的脸孔。
近几年来不断袭击人类的沙尘暴正日益困扰着我们……沙尘暴是如何产生的,他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上网了解一下情况。
4大家一定知道探险家余存顺困死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故事,法显《佛国记》中说“沙漠是这样的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
沙漠对人类来说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不尽的危机,沙漠求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阅读下面文字,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独立完成文中问题。
用简练的话说明选择的原因
㈡指导链接网站
1几个较好的搜索引擎: 百度
2供选用的几个关键词“沙漠”、“图片”、“沙漠求生”
3几个较全面收录沙漠相关知识的网站
http:// 甘肃治沙研究所中科院新疆分院http:/新疆沙漠研究所中国沙尘暴网
㈢上网操作
1浏览相关网页,分组解决问题。
2用自己所掌握的Word文字处理技术,将问题的解答表现出来。
布置回家作业
1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我们知道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充满疑惑
和惊恐,请结合课文,以“写给二僧的一封信”为题从科学的角度向他们解释沙漠现象的真正原因。
2 1961年竺可桢在《向沙漠进军》一文的结尾段中讲:“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会更快的成为现实。
我们一定能逐步改造沙漠,使沙漠变成耕地和牧场,为人民服务。
”四十多年过去了沙漠的现状如何,竺可桢生前的愿望实现了吗?上网了解。
3离竺可桢先生写《向沙漠进军》一文已过了四十多年,他当年的征服沙漠的夙愿有没有实现?现在治沙的情况如何?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并结合所学以大组为单位为班级编一份有关沙漠的“半亩方塘”特刊《沙漠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