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第一章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
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猫一田鼠一丸花蜂一三叶草一羊
“猫羊可相及”
联系的特点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 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 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 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
静止的相对性
非静 不者 动动 也也 。,
(王夫之)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 “四方上下曰宇, 往古来今曰宙。”
康德(1724-1804 )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回答世界 是怎样存 在的问题 坚持联系发 展矛盾的观点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坚持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 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 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间和空间的 特性同物质运动速度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随 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物体运动速度 接近光速时,物体沿运动方向的空间长度就会缩 短,而物体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持续性就会延长
爱 因 斯 坦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3、坚持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
• 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科幻小说《西洋》刘慈欣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意识统一于物质。
社会物 质性的 表现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 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 质性的活动。
意识形成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物质在本质上都有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的特性
物质
无机物
反应形式 反应器官
反应特性
举 例
岩石风化 空谷回音 葵花向日 食人草
物质
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 细胞膜 高等动物 感觉心理 人 大脑
警犬破案 马做算术
谈虎色变 苹果与万有引力
意识
人脑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 • • •
原因与结果 现象与本质 内容与形式 必然性和与偶然性 现实性与可能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
Why?
对立统一规律
How?
事物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 形式和状态 事物发展的 方向和道路
质量互变规律
Where?
条件 性 方法论意义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相互作用 事物原有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新事物: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 远大前途的东西。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世界不是现成事物的集 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 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 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 念一样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 断变化之中,在这种变化中, 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 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 发展终究会实现。”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这一共性个 性、绝对相对的 道理,是关于事 物矛盾问题的精 髓,不懂得它,就 等于抛弃了辩证
法。”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含
矛盾无处不
在,无时不有。
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中,存在于一切 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着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
“只要我一息尚 存,我永不停止哲 学的实践。” ——
苏格拉底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解
实践是人 类能动地 改造世界 的客观物 质性活动
实践 具有物 质性、自觉 能动性和社 会历史性 等基本 特征
实践 是人类 所特有的 对象化 活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
自 在 自 然
独立于人 的活动或 未被纳入 人的活动 范围内的 客观世界
朴素唯物主义唯 物主义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个性
物质=原子
部分共性
物质=客观实在性
共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 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 批判了不可知论。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 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们在特定 的物质资料 生产基础上 相交往共同 活动形成的 各种关的有 机系统
人 类 自 然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构成人类 世界的自然基础
人类世界形成后 又反过来影响和 制约自然界,不断 改变自然界。
社会生 活实践性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的主要表现
“天才们无论怎样 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 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 ‘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 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 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 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 二、三尺而已。”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F=GM1M2/R2
第一、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世 界 物 质 的 统 一 性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物质
主观精神
精神 客观精神
物质
二元论 精神
物质世界
多元论 精神世界
客观知识世界
可知论代表 凡以知,人之性; 可以知,物之理也。
—— 求知是人的本性,可以被探 索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
荀 子
不可知论代表
休谟(1711-1776)
矛盾 的特 殊性 有三 种情 形: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 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 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 质、地位和作用 世界上决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2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 特殊性,即矛盾的个 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 性,共性寓于个性之 中;另一方面,矛盾 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 盾的特殊性之中,共
性统摄着个性。
“白马 非马” 吗?
公孙龙
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 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对具体情 况作具体分析。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 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 言、能思维、会制造和 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的高等动物。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 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 趋势。 相互差异 相互排斥 相互克服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3.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 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 盾 的 两 种 基 本 属 性
同 一 性 斗 争 性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 双方互为发展条件;
佛教
尸子
“过去、现在、将来为 世,八方上下为界。”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今 久 旦 , 暮 合 。 ”古 “
过去
现在
将来
墨子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
古人曰“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事不竭。”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狼孩卡玛拉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由低等生 物的刺激感 应性到高等 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
由高等动 物的感觉和 理到人类 的意识
一切物质 所具有的反 应特性到低 等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
“意识一开始 就是社会的产物, 而且只要人类存 在着,它就仍然 是这种产物。”
古人类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 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条件 反射 语言 文字
意识是物质世 界的主观映象
“观念的 东西不外是移 入人的头脑中 改造过的物质 的东西而已。”
想 象wk.baidu.com
万有引力定律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生理活动的作用
苏武牧羊
1、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案例:永动机 拔苗助长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 律。 •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 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物质 = 原子
牛顿
物质 = 客观实在性
马 克 思 主 义 物 质 观
“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 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 抽象出来的。”
“物质是 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 反映。”
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
“全部哲学,特别 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 思 维 和 存 的 关 系 问 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 可知论
思维能否认识 现实世界
不可知论
(一)物质
物质 = 具体的物质形态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物 质 观
德谟克利特
原 子 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 表示的规定性。
100C
汽
50C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 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度两端叫关节点或 临界点。 超出度的范围,此 物就转化为他物。
水
0C
冰
1. 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 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量变的两 种情形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 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德 谟 克 利 特
一切皆 变,无 物常驻。
赫 拉 克 利 特
人不能 两次踏 入同一 条河流。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 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 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 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 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 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 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 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 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 盾的两 种基本 属性
对立属性
斗争性
统一属性
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 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
1/2
1/4
1/8
……
广义相对论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爱 因 斯 坦
时空随着物质运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 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 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 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狭义相对论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神话世界观
宗教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 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
第三,同一性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 的趋势。
3.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 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 盾 的 两 种 基 本 属 性
同 一 性 斗 争 性 第一, 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 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 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 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 事物发展为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