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题库
鲁迅试题
鲁迅[填空题]1鲁迅最早的杂文见于1918年《新青年》的“()”栏,未终篇是(),表现了从“五四”到()整个历史的进程。
参考答案:随感录;《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抗日战争爆发前[填空题]2比较明显地反映鲁迅思想发生质的飞跃的杂文主要写于1927年至()年,这些杂文大多收在1929;而已集;三闲集和()里。
参考答案:1929;《而已集》;《三闲集》[填空题]3鲁迅的前期杂文主要收集在()、()和()中。
参考答案:《坟》,《热风》,《华盖集》[填空题]4鲁迅在谈到中外作家创作艺术时,称道了“()”和“()”的方法,说自己杂文的特点之一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
”参考答案:画眼睛;勾灵魂;常取类型[填空题]5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入作者()年至()年间所写的散文诗23篇。
参考答案:《野草》;1924;1926[填空题]6《野草》中表现作者韧的战斗精神及对光明未来向往追求的作品有()、()、()等篇。
参考答案:《秋夜》;《过客》;《这样的战士》[填空题]7文学形象赵贵翁、赵七爷、老拱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参考答案:《狂人日记》;《风波》;《明天》[填空题]8鲁迅历史小说中着重批判的人物形象有()、()、()等。
参考答案:伯夷;叔齐;老子[填空题]9鲁迅现实题材小说中不觉悟的愚昧的底层群众的典型形象有()、()、()等。
参考答案:华老栓;闰土;阿Q[填空题]10鲁迅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有()、()、()等篇。
参考答案:《药》;《头发的故事》;《风波》[填空题]11鲁迅以封建卫道士为主人公的小说有()、()和()。
参考答案:《高老夫子》;《肥皂》;《举人》[填空题]12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说它“比果戈理的(),也不如尼采的()。
”答案:参考答案:《阿Q正传》;忧愤深广;超人的渺茫[填空题]13鲁迅第一部小说集的命名意在给()助阵作战,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小说主要描写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一是()形象,二是()形象。
鲁迅试题及答案
鲁迅试题及答案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森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作品?A.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B. 第一部文言文小说C. 第一部现代诗歌D. 第一部现代戏剧答案:A3. 鲁迅的《呐喊》集中体现了哪些文学特点?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象征主义D. 未来主义答案:A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平等D. 共产主义的自由答案:A5. 鲁迅的《药》一文中,主人公华老栓的悲剧命运象征了什么?A. 封建社会的残酷B. 资本主义的冷漠C. 社会主义的矛盾D. 共产主义的挑战答案:A6.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代表了什么?A.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B. 资本主义的商人C. 社会主义的工人D. 共产主义的农民答案:A7.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的“我”对故乡的怀念体现了什么情感?A. 怀旧B. 憧憬C. 失望D. 愤怒答案:A8. 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平等D. 共产主义的自由答案:A9. 鲁迅的《伤逝》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什么社会现实?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矛盾D. 共产主义的挑战答案:A10. 鲁迅的文学创作主要关注了哪些主题?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平等D. 共产主义的自由答案:A。
鲁迅作品复习题
鲁迅作品复习题1.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
原名(),字(),与其弟()和()一起并称“周氏三雄”。
2.<<朝花夕拾>>原名(),是作者鲁迅的回忆性()集。
其共收10篇回忆文章,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3.鲁迅作品被选入初中阶段课本的除《朝花夕拾》中的有关篇目外还有()集《野草》中的()(),()集《呐喊》中的()()和《孔乙己》;而本学期学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则选自杂文集()。
4.《朝花夕拾》中,作者写到自己的两位老师:一是儿时在()受教的(),二是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授其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和()的藤野先生。
5.《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
它们是()和(),说明了()。
6.鲁迅作品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社戏》、C《故乡》、D《藤野先生》、E《孔乙己》、F、《风筝》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按照作品的体裁分,小说是_____ __;散文是____ __ 杂文是__ ____。
从作品的出处看,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是___ __ __,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是______ __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看,表达敬重、怀念老师的感情,以及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的是7.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我的老师》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小说。
自考鲁迅试题及答案
自考鲁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声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发表于哪一年?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19年答案:C3. 鲁迅的《呐喊》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A. 诗歌集B. 散文集C. 小说集D. 戏剧集答案:C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阿Q正传》B. 《孔乙己》C. 《药》D. 《边城》答案:D5.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A. 散文B. 小说C. 诗歌D. 戏剧答案:A6.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哪一篇作品是关于古代神话的?A. 《补天》B. 《铸剑》C. 《出关》D. 《非攻》答案:A7. 鲁迅的《彷徨》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2年B. 1923年C. 1924年D. 1925年答案:C8.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A. 散文诗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9. 鲁迅的《热风》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5年B. 1926年C. 1927年D. 1928年答案:B10. 鲁迅的《坟》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呐喊》中,以农民为主人公的作品是________。
答案:《阿Q正传》2.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主人公认为自己的家族都患有________。
答案:“吃人”的病3. 鲁迅的《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治疗儿子的病,买了一种叫做________的药。
答案:人血馒头4.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喜欢喝酒,喜欢卖弄学问5.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故事《铸剑》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
答案:干将莫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鲁迅《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鲁迅测试题
鲁迅测试题
1. 鲁迅的本名是什么?
A. 周树人
B. 周作人
C. 周建人
D. 周立人
2. 鲁迅的代表作有哪些?
A. 《红楼梦》
B. 《呐喊》
C. 《家》
D. 《子夜》
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重要作品?
A. 第一部长篇小说
B. 第一部现代诗集
C. 第一部现代戏剧
D.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典型性格是什么?
A. 革命英雄
B. 封建顽固
C. 自卑与自大
D. 乐观积极
5.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描绘了什么内容?
A. 童年回忆
B. 爱情故事
D. 历史记载
6. 鲁迅的《药》一文中,主人公为了治疗什么疾病而购买“人血馒头”?
A. 肺痨
B. 心脏病
C. 癌症
D. 糖尿病
7.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特点是?
A. 富有且慷慨
B. 贫穷且善良
C. 聪明且狡猾
D. 懒惰且自私
8. 鲁迅在《祝福》中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
A. 封建迷信
B. 家庭暴力
C. 性别歧视
D. 社会不公
9.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的改变感到怎样?
A. 欣喜
B. 失望
C. 怀念
D. 无动于衷
10. 鲁迅的文学创作风格主要有哪些特点?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A
6. A
7. B
8. D
9. B
10. B。
初中鲁迅作品试题及答案
初中鲁迅作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强答案:A2.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哪部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A3.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什么?A.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B.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弱C. 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D. 总是认为自己是错误的答案:A4. 鲁迅的《呐喊》中,哪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因反抗封建礼教而遭受悲惨命运的故事?A. 《药》B. 《明天》C. 《孔乙己》D. 《祝福》答案:A5.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类作品?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6. 鲁迅在《故乡》中,通过哪个人物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A. 闰土B. 祥子C. 许三观D. 阿Q答案:A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哪篇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B8.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哪篇作品以古代神话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A. 《女娲补天》B. 《精卫填海》C. 《后羿射日》D. 《夸父追日》答案:C9.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集?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10.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迷信B. 封建礼教C. 封建压迫D. 封建剥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祥子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答案:《骆驼祥子》2. 《______》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等作品。
答案:《呐喊》3.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阿Q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陋习。
答案:《阿Q正传》4. 《______》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
答案:《朝花夕拾》5.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闰土的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鲁迅自考试题及答案
鲁迅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作人B. 周树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药》答案:C3.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哪一篇?A. 《祝福》B. 《孔乙己》C. 《一件小事》D. 《狂人日记》答案:D4.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哪一篇作品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A. 《风筝》B. 《秋夜》C. 《影的告别》D. 《过客》答案:C5.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铁屋子”寓言,意在说明什么?A. 传统文化的束缚B. 革命的艰难C. 社会的冷漠D. 个人的无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_________。
答案:阿桂7. 鲁迅在《药》中通过_________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答案:华老栓8.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_________。
答案:回忆性散文9. 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形象,是一个_________的典型。
答案:被封建礼教压迫10. 鲁迅的《社戏》中,孩子们去看的戏是_________。
答案:目连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答案: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日记体的叙述方式,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紧迫感。
同时,利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如“吃人”象征着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吃人的社会现实,以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象征着封建传统的根深蒂固。
这些艺术手法有效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即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探讨。
12. 阐述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Q形象的塑造及其社会意义。
答案: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一形象,他是一个贫穷、无知、自大且具有“精神胜利法”的乡村流浪汉。
小学生鲁迅读本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生鲁迅读本练习题有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请问,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2.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写阿Q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
请问,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总是自我安慰,逃避现实B. 总是幻想自己很富有C. 总是幻想自己很有权势D. 总是幻想自己很受人尊敬二、填空题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他求学的地方。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向往和对______的厌倦。
2.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他常被人嘲笑。
文章通过孔乙己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______。
三、判断题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对/错)2. 鲁迅的作品《药》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的愚昧和无知。
(对/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 周树人2. 答案:A. 总是自我安慰,逃避现实二、填空题1. 答案:自由,束缚2. 答案:黑暗三、判断题1. 答案:对2. 答案:对四、简答题1.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是一个患有妄想症的人,他怀疑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这种“吃人”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隐喻。
狂人的形象和行为,象征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2. 《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有着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他怀念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童年时光;另一方面,他感到故乡的落后和封闭,对故乡的现实感到失望。
这种复杂的感情,反映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2. 以下哪篇散文不属于《朝花夕拾》?()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藤野先生》C. 《社戏》D. 《狗·猫·鼠》答案:C3.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童年时代的老师是()A. 谢觉哉B. 蔡元培C. 陈独秀D. 胡适答案:A二、填空题1.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_______里的童年生活。
答案:百草园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为“_______”。
答案:先生3. 《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一篇,描述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答案:藤野先生三、判断题1. 《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对狗和猫的喜爱。
()答案:错误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私塾里的学习生活,对老师寿镜吾充满敬意。
()答案:正确3. 《朝花夕拾》中的《社戏》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情景。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生活,以及后来进入三味书屋学习的过程。
这篇文章寓意着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以及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请简要分析《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答案:在《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认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请谈谈你对《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篇的理解。
答案:《狗·猫·鼠》一篇通过讲述狗和猫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
鲁迅先生以狗和猫为象征,批判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小学生鲁迅读本测试题
小学生鲁迅读本测试题题目一:选择题1.鲁迅是中国的哪位伟大作家? A. 杨绛 B. 郭沫若 C. 鲁迅 D. 莫言2.鲁迅的代表作品是哪本小说? A. 《狂人日记》 B. 《红楼梦》 C. 《围城》 D. 《平凡的世界》3.鲁迅的小说以揭露社会的什么问题而著名? A. 家庭矛盾 B. 教育问题C. 社会不公D. 贫富差距4.鲁迅是哪个时期的作家? A. 明代 B. 清代 C. 民国时期 D. 当代5.鲁迅以哪种文体闻名?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题目二: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2.请简要介绍一下鲁迅的《狂人日记》。
3.鲁迅的作品中常常批判的是哪些社会现象?4.鲁迅为何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参考答案选择题1. C2. A3. C4. C5. B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对封建礼教、旧文化、官僚腐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激发了许多后来作家的创作灵感。
鲁迅的作品使中国文学迈入现代,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一部揭示旧文化和封建礼教的犀利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主人公通过记录自己的日记来表达自己对官僚主义、封建婚姻制度、旧教育等问题的不满和批判。
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格局,对作者之后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3.鲁迅的作品常常批判社会现象,特别是旧文化、封建礼教和官僚腐败等问题。
他通过小说、散文等形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封建家庭枷锁、旧教育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呼吁人们要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的生活。
4.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鲁迅的作品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束缚,创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使中国文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
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森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在哪一年发表的?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答案:C3. 鲁迅的《呐喊》是哪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集?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答案:C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什么?A. 阿贵B. 阿强C. 阿QD. 阿福答案:C5.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以下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__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2. 鲁迅的《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治疗儿子的病,购买了一种名为________的药。
答案:人血馒头3. 鲁迅的《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________篇短篇小说。
答案:十一4.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他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其中不包括________。
答案:《红楼梦》5. 鲁迅的《热风》是他的第一部杂文集,其中包含了多篇关于________的评论。
答案:社会和文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包括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独特的讽刺手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礼教和唤醒民众意识为己任,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2.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意义?答案:《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小说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考鲁迅试题及答案
自考鲁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哪一部?A. 《呐喊》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故事新编》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所著?A. 《朝花夕拾》B. 《彷徨》C. 《边城》D. 《野草》答案:C3. 鲁迅的笔名除了鲁迅之外,他还使用过哪些笔名?A. 周树人B. 豫才C. 雪峰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_________。
答案:阿桂5.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_________的实质。
答案:吃人三、简答题6.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批判精神、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为主,语言简洁有力,形式上不拘一格,既有短篇小说,也有杂文、散文诗等。
7.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了哪些自己的文学观念?答案: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到了文学应该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以及文学应该具有启蒙和唤醒民众的作用。
他还强调了文学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反对将文学作为政治的工具。
四、论述题8. 论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他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先河,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语言更加接近民众,增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其次,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性,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思想启示。
再次,鲁迅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如短篇小说、杂文等,为现代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范例。
最后,鲁迅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活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阅读理解题9. 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回答问题:“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一个姓朱的读书人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鲁迅专题综合练习
鲁迅专题综合练习鲁迅专题综合练习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鲁迅题库
精品文档1.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下述哪种学说的影响(进化论)。
在《摩罗诗力说》,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浪漫主义)。
2.(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斯巴达之魂》是一篇有着浓厚浪漫主义情调的小说。
4.《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作品,其体裁属于下面哪一种(文言小说) 5.下列关于《呐喊》的说法正确的是:和《彷徨》一起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6.集结了鲁迅1918年——1922年的15篇小说;1923年集结出版;《孔乙己》出自《呐喊》7.关于《伤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是男主公涓生的“手记”;人们通常用《娜拉走后怎样》来阐释《伤逝》有一定道理。
8.吕纬甫是哪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酒楼上》9.鲁迅同果戈里创作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是关心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敢于揭露社会黑暗,批判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
10.鲁迅的小说《药》受俄国安特莱夫的影响很大。
11.《啊Q正传》与显克微支《胜利者巴尔代克》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相似。
12.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下列哪一篇《补天》13.《铸剑》的故事相传出自《搜神记》《列异传》14.《铸剑》的主人公是:眉间尺,晏之敖者15.《气死》对鼓吹“无是非观”的庄子(虚无主义)哲学进行了小说化和戏剧化。
16.鲁迅说《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17.下列选项中出自《故事新编》的作品有:《奔月》《理水》《非攻》《出关》18.下列选项中对《不周山》的理解正确,表述正确的有:是作者从“古代”采集题材创作小说的开端;是开始使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是鲁迅有意识的尝试用精神分析进行创作的开端;是以“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为题材。
19.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实际上指的是(钱玄同)20.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指的是(南京求学期间)21.鲁迅认为“失学”无知的原因是:摹古、伪智、泥于习、惑于常。
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
填空题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_》。
2、鲁迅曾以“宴之敖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周令飞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
_沈从文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鲁迅_。
6、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7、鲁迅曾评论他自己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药》。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说《肥皂》。
9、“这一定不是的。
”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
”“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
”女辛说。
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奔月》 10、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闲话_”的散文与“_独语_”的散文。
11、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过客》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3、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杜戏》。
(请注意,以下14至23题为完成句子。
) 14、“_绝望之为虚妄,正与_希望_相同!”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难见真的人!”16、“孔乙己是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_的唯一的人。
”17、“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
”18、“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_,我欢喜谁就是谁。
”19、“大家仍然叫她_祥林嫂_。
” 2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鲁迅习题答案
1.【答案】C
【解析】A.喘.息(chuān)-(chuǎn);B.弄.堂(nòng)-(lòng);D.校.样(xiào)-(jiào)。
故选C。
2【答案】A
【解析】B项,应是“角落”和“稀奇”;C项,应是“详细”和“吩咐”;D项,应是“藤椅”。
3.【答案】B
【解析】A.“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此处应该用“不以为意”;C.“络绎不绝”指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用来形容讨论不断不合适;D.加点词是褒义词,指只要专心一致肯下决心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事,不能用于贬义的语境。
4.【答案】C
【解析】C项中“一、二下”表概数,应删掉句中的顿号。
5.【答案】A
【解析】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语序不当,应将“解决”和“发现”调换位置;D.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
6.【答案】B
【解析】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7.【答案】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解析】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鲁迅与萧红是师生关系,鲁迅称萧红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8.【答案】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小说试题及答案
鲁迅小说试题及答案1.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哪一部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C. 诗歌D. 戏剧答案:B2.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对待失败的态度B. 对待贫穷的态度C. 对待爱情的态度D. 所有选项答案:D3. 在《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茴香豆”事件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A. 倔强B. 迂腐C. 善良D. 懦弱答案:B4. 《药》中,鲁迅通过“人血馒头”这一情节,批判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迷信B. 官僚腐败C. 农民愚昧D. 社会不公答案:A5.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封建礼教B. 家庭暴力C. 社会歧视D. 所有选项答案:D6. 《社戏》中,鲁迅通过描述农村的社戏活动,揭示了哪些社会问题?A. 农民的贫困B. 封建迷信C. 农村的落后D. 所有选项答案:D7.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哪些作品是对传统故事的重新诠释?A. 《补天》B. 《铸剑》C. 《奔月》D. 所有选项答案:D8.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到了“铁屋”的比喻,这个比喻的含义是什么?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知识分子的困境C. 社会的黑暗D. 人民的觉醒答案:A9. 《彷徨》中的《在酒楼上》一文,鲁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哪些社会现象?A. 知识分子的迷茫B. 社会的冷漠C. 人性的复杂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一部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
鲁迅习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一、填空题1.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浙江绍兴人,生于_____________年于_____________年逝世,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赞赏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和伟大的_____________”。
2.鲁迅的第_____________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于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月发表在《_____________》杂志上,使用笔名是_____________。
3.鲁迅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收历史小说8篇,多数是在“_____________”基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今融合之作。
4.鲁迅“五四”时期的杂文多收在《_____________》中,部分篇幅较长的文章则收在《_____________》里。
他前期的杂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本。
5.鲁迅后期杂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十本。
6.“五四”时期是鲁迅战斗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高峰期。
7.1924—1926年是鲁迅_____________的时期,也是他战斗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8.上海十年,特别是“左联”时期是鲁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第三个高峰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鲁迅作品赏析综合练习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鲁迅作品赏析综合练习试卷(练习题库)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2、四铭和陈士成分别是鲁迅小说《肥皂》和()中的主人公。
3、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4、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6、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o7、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写的()8、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小说集:《》、《》、O o9、鲁迅一生共创作三部小说集,它们是O10、鲁迅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O11、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是O12、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13、《铸剑》是鲁迅小说集《》中的一篇。
14、《在酒楼上》后收入小说集()。
15、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16、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17、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18、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19、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20、《狂人日记》发表于()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21、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22、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
23、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24、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
25、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
26、《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
27、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下述哪种学说的影响(进化论)。
2.在《摩罗诗力说》,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浪漫主义)。
3.(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4.《斯巴达之魂》是一篇有着浓厚浪漫主义情调的小说。
5.《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作品,其体裁属于下面哪一种(文言小说)6.下列关于《呐喊》的说法正确的是:和《彷徨》一起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集结了鲁迅1918年——1922年的15篇小说;1923年集结出版;《孔乙己》出自《呐喊》7.关于《伤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是男主公涓生的“手记”;人们通常用《娜拉走后怎样》来阐释《伤逝》有一定道理。
8.吕纬甫是哪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酒楼上》9.鲁迅同果戈里创作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是关心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敢于揭露社会黑暗,批判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
10.鲁迅的小说《药》受俄国安特莱夫的影响很大。
11.《啊Q正传》与显克微支《胜利者巴尔代克》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相似。
12.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下列哪一篇《补天》13.《铸剑》的故事相传出自《搜神记》《列异传》14.《铸剑》的主人公是:眉间尺,晏之敖者15.《气死》对鼓吹“无是非观”的庄子(虚无主义)哲学进行了小说化和戏剧化。
16.鲁迅说《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17.下列选项中出自《故事新编》的作品有:《奔月》《理水》《非攻》《出关》18.下列选项中对《不周山》的理解正确,表述正确的有:是作者从“古代”采集题材创作小说的开端;是开始使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是鲁迅有意识的尝试用精神分析进行创作的开端;是以“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为题材。
19.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实际上指的是(钱玄同)20.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指的是(南京求学期间)21.鲁迅认为“失学”无知的原因是:摹古、伪智、泥于习、惑于常。
22.鲁迅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23.(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形成。
24.鲁迅最早对“科学”进行系统论述的文章是(《科学史教篇》)25.《鲁迅全集》里收录了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朝花夕拾》中26.鲁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采取“杂取种种人”的方式27.《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28.“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怀鲁迅》29.《故事新编》中“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的代表作是(《起死》)30.《故事新编》中史料的“铺排,没有改动”的代表作是(《铸剑》)31.鲁迅的小说《不周山》《补天》《肥皂》《白光》《弟兄》中蕴含着精神分析学内容。
32.“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话出自鲁迅的《华盖集续编》中的《学界的三魂》33.《阿Q正传》《白光》《孔乙己》《狂人日记》《祝福》《孤独者》是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环绕人物性格的发展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34.以(1927)年为界,鲁迅的思想分为前、后期35.《摩罗诗力说》是鲁迅1907年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36.鲁迅自叙《不周山》的愿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是取了弗洛伊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一一缘起。
37.解剖民族心里、挖掘社会病根是鲁迅杂文创作的一大特点。
38.留学将“吃白相饭”的特点归纳为三点:“欺骗”“溜走”“威压”39.《在酒楼上》是对漂泊者、坚守者两种生命形态的审视。
40.散文诗《野草》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其特点主要是:追求表现上的蕴藉含蓄;追求生活的真实。
41.“文坛三户”指:破落户、暴发户、破落暴发户。
42.对《示众》的理解正确的是:打破既定小说规范,创作新的小说范式;将小说中人物“符号化”;吸取绘画、摄影等艺术的方法;给读者以强烈的画面感。
43.(反对瞒和骗)是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所表现的重要思想。
44.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写于留学日本时期,后收入作品《坟》中45.“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的评价。
46.主要收录“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而已集》)47.鲁迅认为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发展)的问题48.鲁迅的小说富有幽默感有多方面的原因,而语言的(多义)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49.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是《呐喊》50.在《呐喊》《彷徨》中,鲁迅着重描写的对象有两类,即一类是农民和农村生活,另一类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命运。
51.谈到文学翻译的信达不可兼得时,鲁迅早年主张(宁信而不达)52.鲁迅的杂文向来有形象与逻辑相统一、思想与逻辑相统一。
53.鲁迅用白话创作小说开始于1918年5月,所写的取材于历史、神话和传说的作品集结为《故事新编》54.反映鲁迅对知识分子人生态度和人生道路最早关注的小说,是他写于1922年的(《白光》)55.鲁迅认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56.“四铭”出自鲁迅的小说《肥皂》57.“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意义全盘疏忽了”出自《伤逝》58.“药”这一题目具有象征性,“华”“夏”象征着整个旧中国社会。
59.鲁迅的小说创作对我国“五四”以来的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乡土文学”的形成、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60.鲁迅的小说《幸福的家庭》是用幻想与现实对比、名与实对比形成强烈的喜剧性的一个代表。
61.当1906年鲁迅的思想受到日俄战争影片事件的冲击后,便迅速做出了弃医学文的抉择。
62.“其实,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污蔑而已”出自《且介亭杂文二章·论讽刺》63.一群体面的地主绅士围在一起用鼻子闻“屁塞”的场面出自鲁迅的小说《离婚》64.鲁迅认为文艺的性能与其它科学不同,它是以触动人的情感为特征。
65.鲁迅在《两地书》中曾经讲到人生的两大难关是:穷途、歧路66.在外国那些反抗和复仇诗人中,鲁迅读了“心神俱旺”、“敬仰的诗人”是:拜伦、裴多菲67.以下作品出自鲁迅《朝花夕拾》的是:《无偿》、《五猖会》68.以下作品中体现作者对妇女问题关注的有:《祝福》、《离婚》、《伤逝》69.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为我们塑造了(看客、庸众、独异的个人)的形象。
70.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杂文形式对中国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最广泛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的是(鲁迅)7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杂文形式进行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是(鲁迅)72.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制敌死命,这是(鲁迅)的杂文风格。
73.《新青年》最初创始人是:陈独秀74.晚清倡导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是:梁启超75.《热风》是(鲁迅)的杂文集。
76.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77.鲁迅在杂文中创作了许多形象,这些形象是(类型形象)78.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主张的是(胡适)79.《阿Q正传》中阿Q心中的革命就是“我要什么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同时,阿Q也许小D的革命,由此可见,阿Q是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80.鲁迅小说采用“横断面”手法,截取生活的片段,来显示现实的全貌,而不是传统小说从头道来的流水账式的结构方式。
81.“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这段话是出自鲁迅的杂文《华盖集·忽然想到〈七〉》82.“多乎哉,不多也”、“君子固穷”、“窃书不能算偷……读书的是,能算偷么!”这里写的是孔乙己83.《故事新编》中《非攻》、《采薇》、《出关》基本上是史实的演义84.《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概括:发扬民族正气,刨坏种的主坟。
85.与《呐喊》、《彷徨》比较起来,《故事新编》的突出特色是塑造了一批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的形象。
86.“苟奴隶立其前,必哀悲而疾视,哀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摩罗诗力说》87.“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出自鲁迅《亥年残秋偶作》88.关于《孔乙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鲁迅曾说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以一个既是在场者又是旁观者的小伙计当做叙述对象;孔乙己身上体现了旧知识分子的形象。
89.小说《兔和猫》表现出的主题是:复仇、无辜的生命被吞噬浮夸。
90.鲁迅小说与《红楼梦》的相似性在于:敢于写出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悲剧;打破了古典小说以传奇性故事情节取胜的写法;打破了“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人物性格复杂多样;敢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寻写作素材。
91.对鲁迅小说理解正确的是:《呐喊》与《彷徨》开创了现代小说启蒙主义的精神传统;农民是鲁迅小说中常出现的形象,象征“被侮辱被损害者”;鲁迅小说具有乡土品格;鲁迅眼中“中国式脊梁”人物是大禹和墨翟。
92.鲁迅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包括:原创性、先锋性、经典性93.阿Q性格的核心特点包括:麻木健忘、欺软怕硬、化丑为美94.鲁迅《白光》中的主人公(陈士成)95.《彷徨》收录了鲁迅写于1924——1926年的11篇小说96.《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属于鲁迅的文言论文97.鲁迅早期与其弟合办却未果的杂志是:《新生》98.鲁迅最后十年间,共创作了十本杂文集,其中《三闲集》表现了作家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
到《二心集》,可以说完成了这个过渡。
99.鲁迅的《起死》和他翻译的巴罗哈的《少年别》都是“用戏剧式的形式来写的新形式的小说”100.《域外小说集》介绍的是东欧弱小民族文学,有波兰的显克微支,芬兰的阿霍,希腊的霭夫达利阿帝斯101.“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出自鲁迅的《奔月》102.美国的史沫特莱认为,在鲁迅的杂文中,“畅流着中国和西方的两支文化巨流”103.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闲话”的散文与“独语”的散文104.《摩罗诗力说》介绍英国的两位浪漫主义诗人是拜伦和雪莱105.鲁迅认为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额差异,首先表现在文学的真实性上。
106.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要点有:逻辑性、形象性、讽刺性、抒情性、常用曲笔107.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思想变化的特点有: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歌颂韧性战斗精神;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108.鲁迅在“五四”时期写的“随感录”的特点有: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109.鲁迅小说的题材有:农民题材、知识分子题材110.鲁迅对左翼文学阵营内部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错误)进行反驳、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