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走月亮》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走月亮》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4.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注意发音、书写。
通过游戏、情景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生字词。
5.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生字词学习方面有所收获,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导入、课文朗读、问题讨论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堂活动设计合理,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3.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生字词学习部分,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4.改进措施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以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生字词学习部分,可以加强课后辅导,让学生在课后多读、多写、多用,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教学设计

2走月亮(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2.摘抄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作者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和她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5个字。
(重点)2.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描写月光下景象的句子。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教具准备】(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重点)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重点)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重点)4.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教具准备】板书设计2 走月亮月盘明亮月光柔和“我”和阿妈看到: 山树草花星星闪烁……美好景色浓浓亲情闻到:阿妈的气息想到: 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精选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走月亮》。
全文以作者童年时与阿妈走月亮为线索,描绘了美丽的月夜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22页至第24页,包括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内容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体验等方法,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夜景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体验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月夜视频,让学生感受月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并指导书写。
3.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指导。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夜景色。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分享感受,培养珍惜亲情的情感。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走月亮》2. 主要内容:生字词、课文朗读、内容理解、情感体验3. 板书:课文段落划分、关键词、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模仿课文,写一段话描述自己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走月亮》。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生词学习、句子分析、文章结构把握等。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第七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描绘的美丽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 分析课文中的句子,提高句子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分析。
难点:课文意境的体会,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看月亮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你看过月亮吗?什么时候?b. 你觉得月亮有什么特点?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章描绘的美丽景色。
3. 生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4. 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讲解修辞手法。
5. 课文讲解: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6.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走月亮2. 生字词:列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3. 句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4. 课文结构:分段概括文章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课文填空题。
c.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次看月亮的经历。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填空题:略c. 描述看月亮经历: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观察月亮的任务,记录月亮的变化。
b.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月亮的文章,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 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与应用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二、重点和难点细节补充与说明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生字词的选择:挑选本节课出现频率较高、难度较大的生字词进行教学。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四单元《走月亮》。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自然美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月亮的形态、颜色及动态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月亮的描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体会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学习月亮的描绘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及对亲情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态、颜色,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同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精讲课文:分析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月亮的描绘,体会其动态变化。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描绘月亮,并进行随堂练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月亮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重点内容:a. 生字词b. 月亮的描绘方法c. 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晚的月亮,写一篇描绘月亮的短文。
2. 答案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描绘方法,注意月亮的形态、颜色和动态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句,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月亮的描绘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202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2023教学内容《走月亮》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创作的一首儿童诗,通过描绘夜晚月亮下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欣赏、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诗歌意境深远,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诗歌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需要学会并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音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夜晚月亮下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所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3. 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内容,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4.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表现手法,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创作:学生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关于自然的小诗。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1. 《走月亮》2. 诗歌内容:夜晚月亮下的自然景色3. 诗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4. 学生活动:朗读、理解、讨论、创作、展示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诗歌,搜集更多关于自然的小诗,进行欣赏和分享。
2. 课堂作业:完成一首关于自然的小诗,下节课进行展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走月亮》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诗歌内容,感受到了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讨论和创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课程是《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第二课,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爱看月亮的小女孩和她的外公,为了分享月亮一起愉快的走路的故事。
2. 教材内容1.文字学习:课文内容学习及抄写训练。
2.语言运用:学习口语表达及用语技巧。
3.文学鉴赏:欣赏走月亮的情景,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3. 教学目标1.了解以月亮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2.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3.学习口语表达及用语技巧。
4.提高抄写能力。
二、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设计1.教师让学生暂时放下书本,告诉学生一个故事,让学生尽好地想象。
2.教师让学生描述故事中的环境和人物,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总结一下这个故事大致的内容。
4.教师指导学生去书本上找一些有关月亮的图片,并展示给大家看。
2. 正文教学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意义,提高口语表达及抄写能力。
活动设计1.教师点名一位学生并让他/她快速浏览一下课文,之后询问其内容。
2.教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
3.教师让学生自己写一篇关于自己走月亮的情景,并互相交流讨论。
4.教师布置抄写作业,提高学生抄写能力。
3. 课后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想象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活动设计1.教师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朗读一首月亮相关的诗句,并介绍这首诗的作者。
2.教师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以下讲述月亮的各种文化故事和典故,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3.教师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想象力。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和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教学效果,并作出下一步的教学调整。
1. 效果评估方法1.考试、测验和作业。
2.分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和交流。
3.教师进行课堂展演,收集学生反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
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
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
那请同学们将文章默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作者和阿妈“走月亮”的意思是他们在月色下做什么?预设:我和阿妈手拉手在月光下散步还可以怎么说?2.你从哪里知道的?预设①:我从书上的第三小节中的这句话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观察的真仔细啊!)预设②:书上说的——书上哪里告诉你的?——哪句话告诉你的?(追问)师:你能把这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ppt出示)——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语文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语文教案(优秀5篇)《走月亮》课文教学反思篇一《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课文最主要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交错呢;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自然而新颖;多用断句,节奏欢快。
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感情都通过“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写出来。
一、以读悟情基于文章抒情性极强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把朗读感悟作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去突破,因此在教学目标中我提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的美景,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在课堂上力求设置一个优美的,与课文描绘相似的学习情境,因此我设计文辞优美的过渡语。
(例如:是啊,美丽的云南大理入夜了!这时,树啊,草啊,鸟儿啊都渐渐地安静下来,只有那活泼的小溪依旧不知疲倦,欢快地流淌着,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在过渡语的熏陶下,学生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能切身去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温暖的亲情,并在之后的环节设置“在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么多地方你最喜欢哪里?”以及“你觉得今晚的月色怎么样?”等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以致融入课文,我认为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和理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设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可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这个最能激发学生个体情感体验的朗读方式。
我想这也是我作为新教师对课堂全局的把握不到家,不能很好的关注每个学生,缺少关注学生个体的能力以及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还不能融会贯通所致。
这一方面,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更加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管是在朗读还是其他各个方面发展学生自己的个性。
二、以练促学在这堂课中我基于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初衷,设计了美文赏析这一个环节,以课文中的“月盘是那样明亮,……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为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过程与方法】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2.阅读和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绘的画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难点1.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2.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月亮船》的歌曲。
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进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3.板书课题:走月亮。
4.教师简介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第1篇】《走月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
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呀?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作答。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
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精选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走月亮》。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表达。
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的主旨大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夜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月亮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组词造句。
4. 课文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走月亮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5. 例题讲解:讲解拟人修辞手法,结合课文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走月亮2. 生字词:明月、皎洁、静谧、悠闲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教学难点:拟人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我眼中的月亮》的作文。
答案:例文《我眼中的月亮》。
2. 课后练习:熟读课文,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月夜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拟人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作文的完成情况。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观察夜晚的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 对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课文主旨大意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课件出示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
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较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部编人教四年级上语文《2 走月亮》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四年级上语文《2 走月亮》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走月亮》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在一个月夜下的漫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散文的阅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这篇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较为丰富,需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
此外,文中的一些字词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生僻,需要提前做好词义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3.能够学习并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
3.对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
通过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体会课文的魅力。
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僻字词的解释。
3.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图片或视频。
4.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月夜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适时提示生僻字词的解释。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师适时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如果你在月夜中漫步,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发挥想象。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作者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月亮走我也走学生们从小就是听着月亮的故事、童谣、歌曲长大的,月亮婆婆、嫦娥、玉兔……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亲切的形象,他们对月亮充满了无尽的退想。
本课月亮走我也走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5课月亮走我也走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月亮走我也走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创作。
本课绘画采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让学生将自己融入进去,画出人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故事,创作生动活泼的画面。
由于教学内容月亮走我也走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经验,所以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作业效果颇佳。
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教学设计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谈话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以达到交流情感、想法,启发、开拓思路,引导他们想象,激发表现欲望的目的。
教师在课前要查找资料,尽可能多掌握一些关于月亮的故事、传说、歌曲。
在教学中虽然对形、色不作更高的要求,但还是要将这些知识自然地融入到极具情意性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长。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激情入境——启发构思——欣赏感受——自主表现——交流评述在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中,可采用录音播放学生熟知的有关月亮的童谣或歌曲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学习氛围,从而为交流讨论、启发构思作准备。
在启发构思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想象,注意到个人与月亮可能存在或是甚至假定的关联,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地交流、互相启发。
欣赏感受活动中,借助教材中的学生作品,拓宽学生的思路,并渗透构图、形、色知识教育。
学生的表现活动采用自主方式,让他们尽情宣泄情感,表现出人和月亮之间的美好关系。
本课可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创作感受,评价作业效果。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走月亮》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欣赏
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朗读《走月亮》古诗。
2.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1.课文《走月亮》。
2.课堂黑板及彩色粉笔。
3.相关图片或PPT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月亮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月亮相关的音乐来引入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和向往。
2. 学习课文
1.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走月亮》。
2.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表达的主题。
3. 欣赏诗歌
让学生自由发挥,分组展示他们对《走月亮》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 创作活动
请学生在课后以《走月亮》为题目,写下一篇自己想象的故事或诗歌,并分享给同学。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诗《走月亮》,学生们也通过朗读、分析和创作活动,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六、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背诵《走月亮》。
2.完成课后创作活动,写下自己的《走月亮》故事或诗歌。
3.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复习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走月亮》。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并能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文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运用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
•教具:课文PPT、录音机、黑板、故事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利用PPT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快速回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课堂呈现《走月亮》第二节课的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重要句子,鼓励学生跟读。
3.课文理解:–分段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4.语言表达:–设计口语练习活动,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情景表演:–将课文改编成小话剧,分组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巩固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口语练习、情景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巩固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让他们真正领会课文的内涵,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热爱。
以上教案是针对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
走月亮四年级上册教案(通用6篇)

走月亮四年级上册教案(通用6篇)走月亮四年级上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二)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走月亮的意境,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古诗,引入新课。
(课件)1、同学们好,学习新课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几首和明月有关的诗。
(播放课件:《暮江吟》《鸟鸣涧》《月夜忆舍弟》《春江花月夜》)读着这些优美的诗句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将月夜的清幽空寂,月色的绚丽多彩,月下的淡淡情愁之中。
(播放课件:四张图片)2、一轮明月,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明月有关的散文《走月亮》,作者是吴然。
(播放课件:吴然)吴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走月亮》、《火把花》、《一碗水》、《天使的花房》《我的小马》等十多部。
40余篇作品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我国当代作品入选教科书最多的作家之一。
3、我们今天要学他的,走月亮,读一读题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播放课件:走月亮)(生: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
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文中写的是谁又是怎么走月亮的呢?说得好,我和妈妈手拉着手在洒满月光的田间小路上散步。
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乡村迷人的月色之中。
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欢呢!那好,让我们来学习课文,一起和作者去体验《走月亮》的快乐吧。
(二)自学检查课文。
(课件3)1.请你读几边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正确,标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播放课件:请你自由读几遍课文)2.同学们读完了,请你读一读生字词(播放课件:词语)运载泼剌汩汩淘洗柔和风俗香甜浇灌蚕豆稻穗银毯月盘牵着低垂气息闪烁坑坑洼洼闪闪烁烁月影团团注意“运载”的“载”在这里读第四声,运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实现了走到月亮上的梦想的故事。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勇气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3.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描述小女孩对月亮的梦想和决心•第二部分:讲述小女孩如何通过勇气和智慧实现梦想•第三部分:总结故事,强调勇敢追求梦想的重要性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月亮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讨论月亮的形状和特点,引出课文主题。
2. 阅读训练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课文,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并标记生词和关键句子。
3. 课堂讨论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课文中小女孩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勇敢和智慧的重要性。
4. 语言表达学生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口头表达,并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造句。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怎样实现走月亮的梦想?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6. 默写练习学生进行《走月亮》课文的默写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和语言表达。
7. 情感教育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勇敢追求梦想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
三、课后作业1. 听写听写生词和课文中的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作文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梦想和如何实现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阅读阅读其他有关勇气和梦想的故事或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走月亮》这篇语文课文展开,通过阅读、讨论、表达和写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
但教学中也需要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识字,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识记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一)识字1.自主识字。
①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2.交流记字方法。
①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形近字比较的识字方法,如“兔”和“免”,“俗”和“裕”。
)3.指名读生字。
4.齐读生字。
(二)学词1.出示词语。
淘洗柔和坑坑洼洼浇灌银毯闪闪烁烁风俗运载低垂气息沟水汩汩2.学生自由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
“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得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吴然,1945 年生,云南宣武人。
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天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项。
代表作品有《珍珠雨》《和花朵说悄悄话》《雪人胖胖》《太阳鸟》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
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
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
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吴地:指江苏、浙江、安徽省的某些区域。
课后作业闻到了()。
六、重点段落品析。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水塘()的鹅卵石()的花瓣2.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3.想象一下“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画面?思维创新大拓展七、写几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
2.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鹅卵石葡萄风俗二、1.明亮柔和2.洒满3.运载三、1.坑坑洼洼2.闪闪烁烁四、1.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2.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五、小溪村道秋虫唱歌夜鸟、鱼儿果香六、1.可爱灰白色新鲜2.溪水鹅卵石小水塘3.每个小水塘里都倒映着一个月亮,就像水塘抱着一个月亮。
七、1.疑是地上霜 2.呼作白玉盘2.走月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2、走月亮)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
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④引导学生想象第六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八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
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八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3、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已经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第四自然段。
五、小练笔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六、板书设计:2、走月亮月盘明亮月光柔和走过:溪岸桥果园(“我”和阿妈) 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美好景色浓浓亲情听到:秋虫唱鸟拍翅膀……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