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学考试重点Word版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复习资料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复习资料草地:具有一定面积和牧用价值的植被及其生长地的总体。
草原:半干旱区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体组成的一种植被类型。
草地资源:经过人类利用经营的草地,是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源,是有数、质量和分布区域的草地经营实体,使草地蕴藏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生产力。
畜产品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的草地可以放牧的家畜头数。
中国采用羊单位。
载畜量:一定的草地面积,在一定的利用时间内所承受饲养的家畜的头数和时间。
草地基况:草原发育和发展健康状况。
沼泽草地:排水不良的平原洼地、山间谷地,河流源头,湖泊边缘等地形部位,在季节性积水或常年积水的条件下,形成以多年生湿生或沼生植物为优势种的隐域性草地类型。
高寒草地:处于海拔较高的寒冷地区,生态极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的草地类型。
草地分类:划分草地类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分类依据原则系统和标准。
草地区划:对草地资源空间分布进行的一种科学的现实的分区划片。
非地带性草地:受地表水与潜水、地形、土壤、土壤盐分、地表组成物质等生态环境因素制约而形成的不具显著气候地带性特征的天然草地。
地带性草地:主要受地带性气候和植被影响而形成的具有显著自然气候地带性特征的天然草地。
草产业:以草地为基础,利用光能,通过生物,再通关化工,机械手段,创造财富的产业。
草地等级:对草地的质量、数量和生产力现状进行等级评价。
一级可利用牧草占产量的75%-100%,二级可利用牧草占产量的50%-75%,三级可利用牧草占产量的25%-50%,四级可利用牧草占产量的25%以下。
中国草地分类法内容:第一级类高级分类单位(成因一致,类间草地自然、经济特征具质的区别)第二级组中级分类单位(生态经济特性基本一致,组间生境与经济价值区别明显)第三级型低级分类单位(主要是量的差异)大气,土地,生物生产劳动因素说内容:生物因素居于核心地位,大气因素与土地因素构成草原生物群落的立地条件,生产劳动因素则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手段及生物活动。
草地学考试大纲
《草地学》考试大纲绪论1.主要内容一、草地的概念二、草地的重要性及功能三、我国草地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草地学》的学科性质、内容和任务2.重点难点重点:草地的概念;草地的功能;草地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难点:国内外不同时期草地的概念与意义。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4.教学要求了解草地的相关用语,掌握草地的概念及草地的功能;理解《草地学》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和任务;了解我国草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第一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1.主要内容第一节草地主要植物及其特征一、禾本科草类二、豆科草类三、莎草科草类四、杂类草第二节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繁殖一、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二、植株的营养生长三、牧草的生殖生长四、牧草的营养繁殖第三节草地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物质动态一、生长季内牧草干物质的变化二、牧草生长季内化学物质的动态变化三、多年生草类的贮藏物质第四节多年生牧草的寿命及再生性一、多年生牧草的寿命二、多年生牧草的再生2.重点难点重点:草地植物的经济类群;禾本科、豆科牧草的生长发育;多年生牧草贮藏营养物质和干物质动态;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繁殖、更新与再生。
难点:禾本科、豆科牧草的生长发育;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繁殖、更新与再生。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4.教学要求掌握草地饲用植物各经济类群的主要饲用特点及其特征;全面了解和理解禾本科草类、豆科草类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多年生草类的物候期;掌握牧草生长发育时期的物质动态;掌握牧草的分蘖(分枝)和营养繁殖方式;理解多年生牧草的寿命及再生性。
第二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1.主要内容第一节草地植物与环境一、草地植物与光照二、草地植物与水分三、草地植物与温度第二节草地植物的生活型一、乔木二、灌木三、半灌木四、多年生草类五、一年生草类六、苔鲜类七、地衣类第三节草地植物群落与演替一、植物群落的概念二、植物群落的形成三、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四、草地植物群落演替第四节草地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二、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三、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五、草地生态平衡2.重点难点重点:草地植物与五种生态因子的关系;草地植物的生活型;草地植物群落;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
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农大)草地培育学:是以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为理论来利用和培育改良天然草地、建设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及其经营管理、组织和技术方法的综合措施与理论的一门学科。
生活型:是植物有机体(营养器官)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形式,是自然地区特定生物气候作用下的产物,是指植物长期适应外界环境而表现出的外貌特征。
分蘖:指地表或地下分蘖节、茎节、根茎、根蘖上的芽形成枝条并产生不定根的现象。
草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由非生物因素(大气、土地)、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产劳动因素(人类经济活动)所组成的开放系统。
草地演替:草地上一种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所代替的变化发展过程。
超补偿生长:放牧后许多植物光合面积减少,但由于改善了未被采食部分的光照、水分和营养供给,或由于单位面积光合速率的提高、休眠芽的激活及光合产物地上地下比例分配的改变而加快生长的现象。
季节性畜牧业:在草地植物大量生长,牧草供给充足,营养价值高的时期,饲养比较多的家畜,而在饲草数量少,品质差的时期,大大减少饲养的家畜数量,其核心是组织肥羔生产,秋季屠宰肥羔和淘汰其它不必要过冬的牲畜。
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
通常用hm2/头·日表示。
放牧:家畜在草地的一种牧食行为,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放牧地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
放牧强度:放牧草地表现出来的放牧轻重程度。
划区轮牧:又叫计划放牧,首先把放牧地分成若干个季节放牧地,再在每个季节放牧地内分成若干轮牧分区,按照一定次序逐区轮回利用的一种放牧制度。
牧草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
再生强度: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牧草增加的干物质重量。
再生速度: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速度。
再生次数: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刈割或放牧利用的次数。
草地学 复习题一
1、植物群落:(1)解释一:在一定地段上,与环境条件紧密相关全部植物有规律的组合,在这个群落中,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存在着彼此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有其种类组合,一定外貌,各种植物在数量比例与空间分布上有着一定结构。
(2)解释二:植物群落是由植物群聚按一定规律演变而来的,它是由多种植物,包括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同位复合体,具有较稳定的性质。
2、植物群聚:若干植物由于偶然因素(风力、水力)被搬移到一定地点,在着里繁衍、生存,它们可能是一种或多种植物,但它们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3、植被:指一定地区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总体,也就是由植物组成的有生命的地表覆盖物。
4、建群种:植物群落的建造者。
在决定群落的基本特征有重要作用。
其个体数量不一定最多。
一般是主要层次的优势种。
一个群落中有几个建群种时,称为共建种。
5、优势种和次优势种: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占据空间最大的种类成分为优势种。
6、伴生种:群落中常见,具有一定数量,常和主要成分伴生的个体。
7、偶见种:在群落中数量少、不稳定的个体。
8、层片结构:层片是又同一生活型的植物所构成。
一个群落中有多个层片,但只有一个主要层片。
层片与层不同,后者是根据形态学来划分。
9、垂直结构:又群落中高度(地下部的深度)不同的植物组成不同的层次。
称为成层现象。
10、镶嵌性:指群落内往往局部(数米或数分米)由一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占优势,伴生一定的植物种,组成了特定的小气候环境,其内部具有群落的某些特点,成为一种“小群落”。
由于它们散布于群落之中,构成群落的镶嵌性。
11、复合性:几种群落在不大的面积上(数平方米或数十平方米)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称为群落的复合性,或称复合群丛12、茂密程度:指群落成员个体发育的程度和彼此间的疏密程度,反映出群落本身的外貌特点和当年降水量的多少.13、群集性:表示各种植物在群落中水平方向的群集特性,可分为单独星散状生长、成小丛状生长、成小班状生长、成大斑块状生长、成整片状生长等类型。
草学考试参考资料
一、草地放牧的优越性a.放牧是经济有效的家畜饲养方式,青草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b. 放牧促进家畜的健康;c. 放牧是草地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适度放牧—正效应牧草繁殖的影响(种子繁殖、营养繁殖有利方面—适度放牧刺激生长;不利方面—过度放牧影响繁殖)牧对草群成分的影响( 草群中高大草类将消失,同时为下繁草类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借种子繁殖的草类数量会大大减少或完全消失。
适口性好的牧草数量减少或衰退而适口性差的牧草或家畜不吃的牧草数量增加。
草群中出现莲座状植物、根出叶植物及匍匐植物,不易被家畜采食,适应强度放牧的结果。
)放牧对土壤的影响(有利方面:畜蹄的践踏具有耙、压作用;不利方面: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影响土壤水土保持的能力:地表径流、土壤水分蒸发)三、草地对放牧的响应不同草地类型、草地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植物种类组成的草地对放牧的响应各不相同。
草地植物的补偿生长:试验证明适当放牧可以提高草地植物生产能力。
McNaughton(1979,1983)提出放牧优化理论,认为食草动物和牧草的进化是同时进行的,适度放牧对草地植被是有益的。
放牧优化理论中草地植物对放牧的响应:第一种,植物对放牧特别敏感,家畜采食即使是轻牧,都会造成植物伤害甚至死亡,属于欠补偿性生长(Under Compensatory Growth);第二种,植物开始对放牧没有响应或不受放牧影响,当放牧达到一定强度时才会受到伤害,属于等补偿性生长;第三种,植物在放牧作用下快速生长,当放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植物生长也会达到一个最优化水平,但如果放牧超过这一强度,植物的生长将减速直至死亡,属于超补偿性生长。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影响:a.过度放牧(光合作用降低、碳水化合物储藏减少、根生长缓慢、种子产量降低、竞争力降低、草地覆盖物积累减少、水土流失);b.轻度或中度放牧( 光合作用增强、分蘖增加、遮阳减少、呼吸损失减少、促进植物生长因子活动、减少多余的地表覆盖物、刺激植物生长)四、放牧地的合理利用合理放牧:草地在正确的管理下能长期保持稳定的生产力、相对稳定的草地群落结构,土壤不出现沙化、盐碱化或水土流失,放牧家畜的各项生产指标(生长、泌乳、繁殖、产毛)处于良好状态。
草地资源学的试题与参考题答案
草地资源学一、草业科学:是研究以维持系统健康和获得草地农业系统持续服务功能为目的,从草地资源到草地农业系统的科学。
它由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组成〔任继周,2004栽培草地:利用综合农业技术,在完全破坏天然草地的基础上,通过人为的播种建植的新的人工草本群落。
畜产品单位〔APU:用于评价草地最终生产力的一种指标,1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的增重,其畜产品形态为1kg中等肥度的牛、羊胴体,其平均能量消耗相当于110.8MJ消化能、94.14MJ 代谢能或58.15MJ 增重净能。
生态系统服务: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和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直接福利。
荒漠: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肉质刺灌丛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
分布于热、亚热、温和寒带以及冷洋流海岸荒漠等。
以植被稀疏和大部分为裸露或不毛之地为显著外貌特征。
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二、3草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步骤与内容?准备工作:调查任务与成果要求;组织准备;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计划和技术规程制定;物质准备。
外业工作概查:对调查区的自然、经济、社会、草地资源总貌的全面概括了解;携带地形图、遥感影象图,确定调查路线,记载草地类型-建立影象与草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解译标志和预判成图的分类系统,优势植物标本采集,实地观察和访问;日记、阶段总结和全面总结。
详查:概查基础上,对调查区草地资源全面系统详细地调查、测定过程;对预判图进行现场检查验证,解决判读疑难问题、现场查漏补缺及修正;草地类型样方测定,样品、标本采集;了解利用现状和基本建设布局;日总结,当场解决问题。
访谈:访谈提纲、访谈内容、规划建议、访问区域等内业工作资料整理、分析与总结;图件的编制4载畜量的估测方法载畜量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指标。
草地资源复习题
草地资源复习题草地资源复习题草地资源是指由草本植物组成的地表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与草地资源相关的问题。
一、草地资源的分类草地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植被类型,可以分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分为草原、草甸和沼泽等;按照气候条件,可以分为温带草地、寒温带草地和热带草地等。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草地资源。
二、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草地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草地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的发生。
其次,草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许多动植物依赖于草地进行生活和繁衍。
此外,草地还能够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草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草地资源对于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草地是牧草的重要来源,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同时,草地还可以作为农田的休耕地,促进土壤的恢复和农作物的轮作。
此外,草地还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观赏和休闲。
四、草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首先,需要加强对草地的保护,禁止非法砍伐和过度放牧。
其次,应该加强草地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通过人工种植和草种改良等措施,提高草地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五、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草地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需要加强对草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应该加强草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安排放牧和种植计划,避免资源过度利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草地资源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草地保护意识。
六、草地资源的国际合作草地资源是全球共有的自然资源,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加强保护和管理。
国际间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研究解决草地资源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草地资源管理
草地资源管理草地资源调查与管理复习要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20*1 填空30*1 简答5*6 论述20*1中国植被(名词解释占多数)《中国植被》将全国的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有的植被型下又进行了亚型和群系组的划分,最后划分了群系(共560个);(一)针叶林(二)阔叶林(三)灌丛和灌草丛(四)草原和稀树草原(五)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六)冻原(七)高山稀树植被(八)草甸(九)沼泽(十)水生植被(一)灌丛和灌草丛(两者的区别)(简答)灌草丛:是森林或灌丛反复砍伐或火烧,导致水土流失、生境旱化后形成的以热带、亚热带禾草为主,混生有较显著的灌木的次生植被,在一些群落中尚有稀树孤立生长的乔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大都可通过灌丛阶段而逐渐恢复成林。
本质是暖温带、热带、亚热带的次生草甸型植被;灌丛:以灌木占优势的植被类型,高度<5m,盖度30-40%。
分布广,温带-热带,低海拔-高海拔;(二)草原(斯太普)和稀树草原(萨王纳)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草原分布在温带和高寒带,稀树草原分布在热带草原1、草甸草原:是草原植被中较湿润的类型,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植物,主要是杂草类;2、典型草原:真草原、干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其中以丛生禾草为主。
如建群种—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羊茅、长芒草、冷蒿、百里香、铁杆蒿等;3、荒漠草原:这是草原植被中更偏干的类型,建群种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经常混生大量强旱生小半灌木;4、高寒草原:是草原植被中的耐寒类型,是在高山和青藏高原寒冷条件下,由非常耐寒的旱生矮草本或小半灌木植物为主组成,经常混生一些垫状植物;5、稀树草原:即热带草原,也称萨王纳,是热带半干旱地区有干湿季交替,以阳性、高温、多年生旱生禾草为主降雨量500-1500mm,年均温>22℃;(三)荒漠是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干旱。
草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欧州,亚州,斯太普,Steppe 南部非洲,维尔德,Veld 南美洲,潘帕斯,Pampas 北美州,普列里,Prairie 非洲,澳洲,萨王那,Savanna 中北美州,卡帕拉,Chaprral2.中国羊单位:1头40kg的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日需青草3.载畜量: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的家畜头数。
4.畜产品单位(APU):1个畜产品单位规定,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的增重.5.草地游憩的类别: 观光浏览旅游科学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6.产业化原则: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商品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7.可持续利用原则:1.生产性原则 2.稳定性原则3.保护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可承受性原则8.牧用草地:草地生长的饲用植物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后饲养牲畜。
9.三向地带地带性学说:在地球表面,热量随所在纬度位置而变化;水分随经度位置而变化,构成草地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在山地,水、热状况在基带的基础上,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构成草地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10.草地资源:某一区域的草地类型、面积及其蕴藏的生产能力,是有数量、质量和空间概念的草地,是可更新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生产和生态等多种功能。
11.草食动物:指以植物有机物为食料,维持其生命并形成动物有机物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通称为次级生产者或初级消费者。
12.家畜单位:为了换算的目的,根据某一特定家畜的放牧压或饲料消耗量为标准,将其他家畜的同类项目与之比较而得出的比值。
13.牛单位:l头体重454kg的成年母牛或与此相当的家畜,平均每日消耗牧草干物质 12kg。
14.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某一特定范围;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15.草地的发生:草地属性的形成过程,从原生裸地(没有植被和植物繁殖体)到稳定的草地植物群落的形成16.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是指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地、植被、水和空气及其他生态学过程的课维持程度。
(完整)草地资源学
草地资源学一、名词解释1。
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农学范畴)2.草地生态经济类群:不仅能反映牧草数量、质量等具体的经济属性,而且能反映出它们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饲用价值的基本一致性的植物类群.3.植被型:为分类系统的最重要的高级分类单位。
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一级或二级)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如温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等。
4.典型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其中以丛生禾草为主。
伴生不同数量的中旱生杂类草及旱生根茎苔草,有时还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
(中生,中旱生,根茎疏丛型禾草为主)5。
草甸草原:是草原植被中较湿润的类型,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植物。
6.荒漠:是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干旱.(无全年生长的多年生草本)7。
草地分类学:以草地植被为对象,研究草地发生发展的原理,研究草地类型特征分布,分布演替规律,确定划分草地的原则、系统、标准、命名原则的理论方法的科学.8。
类:成因一致,反映以水热条件为中心的气候和植被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或反映大范围内生态环境条件的隐域性特征,类与类之间具有质的差异。
9.组:以植物群落的建群终或共建种的生态经济类群为依据进行划分。
10草地型:具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特征的地段.11。
载畜量:指一定草地的面积,一定的利用时间内,草地所承载饲养的家畜头数。
12.家畜单位(牛):1头健康的体重454kg的成年母牛携带一头犊牛,一天采食优质牧草的量。
12kg(DM)13.畜产品单位(APU):1头家畜在中等营养条件下生产1kg肉,叫1个畜产品单位。
14。
草地区划:就是对草地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的划分工作。
15.生态系统服务:草地生态系统及物种能够满足维持人类生产活动的条件和过程。
草地学的复习资料(doc 6页)
草地学复习资料版权:G2409解释1附生植物:有些植物附着在其他植物的茎叶、树杈或其他部分称为附生植物。
2共生现象:在生活过程中,有些植物能够相互结合,共同生长,称为共生现象。
3疏丛型草类:其分蘖节处于不深的土层中(1-5cm),侧枝与主枝成锐角方向发出,发育完全的侧枝又形成新的侧枝,因而地表形成不很紧密的株丛。
4分蘖:指枝条地表或地下茎节、根茎、根蘖上的芽形成枝条现象。
5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叫牧草的再生性6再生强度:是指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干物质重量。
7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
8产草量:单位面积所生产的可食牧草数量。
9适口性:牧草的适口性是指家畜对某种牧草的喜食程度、也是反映牧草饲用品质好坏的一种较为准确的定性指标。
10绵羊单位:体重40kg的母羊及其哺乳的羊羔为一个标准单位,其它家畜可根据算标准折算成羊单位。
牛单位:美国用1头成年奶牛(活重454kg)平均每天消耗牧草干物质12kg为一个牛单位。
11划破草皮:所谓划破草皮是在不破坏天然草地植被的情况下,对草皮进行划缝的一种草地培育措施。
12草地封育:草地封育也就是封滩育草或称划管草原。
所谓封滩育草,就是把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积累足够的贮藏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籽或营养繁殖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新。
13青贮料:青贮料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14多度:指群落组成中各种植物个体数量的多少。
15盖度:指草地植物地上部覆盖地面的程度。
16草业生产规划是对在草业总体规划地区内的农牧场、联户、户等生产实体,规定在一定时限内的生产内容和规模;提出各类资源和生产结构的组合与合理经营的实施方案,规划投人、产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指标。
草地资源学复习题
复习题:1 高寒草甸:发育于高山(或高原)亚寒带、寒带,湿润度大于1.0,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寒冷湿润地区,由耐寒、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或有中生高寒灌丛参与组成的草地类型。
2 热性草丛:发育于亚热带,热带,湿润度大于1.0,年降水量大于700mm的森林区,森林破坏后由次生热性多年生中生或旱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其间散生少量阳性乔、灌木,植被基本稳定的草地类型,其乔、灌木郁闭度之和小于0.1。
3 家畜单位:根据家畜对饲料的需求量将各种家畜折合成一种标准家畜,便于描述家畜--草地系统的生产能力。
4 大气窗口: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5 草地载畜量:用家畜单位表示,即某一地域范围内的草地,在某个利用时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负载的家畜数量。
6 畜群结构:由畜群中各畜组的比例所反映的畜群组成状况7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和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直接福利。
8热带稀树草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其特点是在高大禾草的背景上常散生一些不高的乔木。
在具有较长期干旱季节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并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或灌木的植物群落。
9 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禾草和中生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
10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植物从南向北,依次是热带雨林,阔叶林,落叶林针叶林它就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适应环境的种类。
11 草地资源:是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以及由他们所产生的物质的蕴藏量,它是一项农业自然资源。
12 草地等级评价:?草地资源是既反映草地质量又有数量概念的草地。
以草地型为评价基本单元,对草地资源进行等级确定和统计,予以评价。
13 草地分类:在认识与明确草地类型的基础上,人们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对体现草地的自然和经济特征不同的草地组成单元,以一定的原则,系统和标准进行类型区别的过程。
草地资源学复习题
草地资源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
2、灌丛:指的是荒漠以外的中生或中旱生灌木所组成的植被。
3、荒漠: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肉质刺灌丛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
分布于热、亚热、温和寒带以及冷洋流海岸荒漠等。
以植被稀疏和大部分为裸露或不毛之地为显著外貌特征。
4、家畜单位指标,一定时间内、一定草地面积上能承载饲养的家畜头数。
5、时间单位指标,一定草地面积上,可供一定家畜放牧的时间,家畜单位天。
6、面积单位指标,一定时间内,放牧单位家畜所需要的草地面积。
7、第一性生产能力:也有称之为基础生产能力,用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可食牧草的产量、营养物质含量来表示。
8、第二性生产能力:用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期内由牧草转化为家畜的头数和畜产品数量表示。
9、大气窗口: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
10、畜群结构:由畜群中各畜组的比例所反映的畜群组成状况。
11、草地分类:在认识与明确草地类型的基础上,人们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对体现草地的自然和经济特征不同的草地组成单元,以一定的原则,系统和标准进行类型区别的过程。
12、草地基况:是指草地目前或近期生产状况与原先或前一时期草地生产状况的比较,是草地当前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
13、草地类型:根据草地的发生发展和表现出的自然、经济特性的趋同与趋异,以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草地进行划分的结果。
14、草甸:中度湿润条件下,以具中生特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
15、草地退化:是指草地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改变所导致的生产力、经济潜力、服务性能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或丧失。
16、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
17、建群种: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
18、次生草地:原有的自然或人工植被包括草地植被遭受破坏消失后或人为清除后,经自然恢复演替重新生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
草地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光补偿点:一种植物在某种光强度下,叶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所放出的CO2量,这种光强度即为该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所需光强度的“补偿点”。
2.光饱和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愈大,光合能力愈大,但超过一定范围,光合强度不再增加。
强光对叶绿体有破坏作用,因而光合强度反而降低。
3.种子用价:种子用价也叫种子利用率,是指供检验品种真正有利用价值的种子数占供试样品的百分率。
4.田间持水量当土壤含水百分率达到毛管悬着水最大量时。
植物的有效水分调萎系数到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土壤水分。
田间持水量可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有效利用水资源。
5.木质化:随植物的成长成熟,细胞壁上生成木质素,并和纤维素、半纤维素紧密结合,使植物组织变地牢固结实,这种现象称为木质化。
6.牧草出现率:指植物出现的频度,即一种草在草地分布的广泛程度。
7.牧草丰富度:指一种草在草群中产量的大小,可以用各种草占总产草量的百分数表示。
8.忌牧期:春季牧草萌发,完全依靠贮藏的营养物质,直到草类开始发育15~18天后,消耗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到补充,这段时间称为牧草发育的临界期,放牧上称为“忌牧期”。
9.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0-25℃,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所占的百分率就是发芽率。
10.有害植物:本身不含有对家畜有毒的物质,可以为家畜所采食,但在植株上具有芒刺,能造成家畜的机械伤害,或体内含有某些化学成分,虽对家畜无毒害,但能使畜产品变质的,都属有害植物。
填空1.在生育期中,消化率由高到低明显下降的转折点,在禾草为抽穗期、其他牧草多在盛花期,这是由于牧草细胞壁部分从此时开始木质化而引起。
2.牧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水分的变化:第一阶段散失游离水,迅速、匀速;第二阶段散失结合水,豆科50-55%,禾本科40-45%,速度慢。
营养物质的变化:饥饿代谢时期;自体溶解时期。
3.植物的有效水分指调萎系数到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土壤水分。
(完整)草地资源学资料
草地资源学资料名词解释1.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类型。
2.草地资源:经过人类利用,经营的草地,是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源,是有数量、质量和分布区域的草地经营实体,使草地蕴藏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生产能力。
3.次生草地:是有原生草地演替而成的草地。
4.显域性草地:受地带性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相应地带性分布的草地。
5.隐域性草地:在气候带内,由于地行,水文,土壤的变化,局部地区出现不同于地带性的气候。
6.层片:植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
7.载畜量:指一定面积的草地在放牧季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时间和放牧的家畜头数。
8.家畜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的草地可以放牧的的家畜头数.9.畜产品单位:根据草地可用畜产品的产量评定草地最终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
10.畜群周转系数:指同一畜种或品种的畜群在一年中出栏畜占存栏畜的比率.11.品种: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同、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栽培植物群体.12.草地区划:对草地资源生产空间分布进行科学的分区划片13.草地分级:是对草地质量、数量和生产能力现状进行等级的评价14.草地等级评价法:是以牧草质量指标评等,以牧草产量指标评级,然后将两者结合成等级用以草地资源评价的一种方法。
15.草地封育:将一定面积的草地采用围栏或其他方式封闭起来,防止人类或动物进入,让其更好的生长。
16.草地净营养物质生产力:单位面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各种净营养物质的能力17.第一性生产力:系统中植物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总有机物的能力。
18.生物力能学:研究生物体或生物系统在无人为干扰下能量流动或能量转化的科学。
19.草地牧草经济产量:是单位面积的草地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可供动物放牧采食或刈割后采食的牧草量。
20.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草地农业系统是一个满足现代人的食物结构,生态和生产两者兼顾而且能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系统。
草地学考试复习资料
1.草地(Grassland)简单定义:草地是草及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主要对象。
现代草地定义: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或稀疏树木,可以为家畜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活场所,并可以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三、草地学1.定义:研究从草地上获得高产、优质饲草进行畜牧业生产,而草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得以维持的科学。
2.内容:生物学基础、生态学基础、饲用价值、草地类型及分布规律、草地资源、草地利用、草地培育、人工草地的建植、牧草加工、草地经营等。
3.任务:研究和应用现代草业科学理论和技术,为草地畜牧业和草地农业的发展建立巩固的饲草料基地,提供充足的优质饲草料,提高草畜转化效率,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高质量的畜产品,并通过技术措施有效保护草地,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服务。
草地主要植物及其特征根据草地植物的经济价值分为4种经济类群:禾本科草类豆科草类莎草科草类杂类草类(外部形态、生物学特征、经济价值)禾本科草类的经济价值(1)从营养的成分来说,富含无氮浸出物(NFE)(2)适口性好,大多数禾本科草无论放牧或调制干草,家畜都很喜欢吃;(3)在天然草地上的出现率和丰富度较高;(4)禾本科特别有价值的特性是调制干草或运输时叶子不易脱落,长期贮存产生的草末很少,也不易霉烂,是最好的调制干草的原料;(5)禾本科草有很强的耐牧性,再生力强。
因此,禾本科草的经济价值居首位。
豆科草类的经济价值(1)从营养的成分来说,蛋白质量高(18~24%),含钙丰富(>0.9%);(2)适口性好,家畜都很喜欢吃;(3)豆科草开花期长,营养成分下降没有禾本科迅速;(4)豆科草的根部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中氮含量;(5)豆科草叶片干燥时容易脱落,调制干草时养分容易损失。
因此,豆科草的经济价值居第二位。
多年生草类的生长发育时期(物候期)1.萌发(返青期):鉴别萌发再生的标准是50%的植株返青为萌发返青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农大)草地资源:是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以及由他们所产生的物质的蕴藏量,它是一项农业自然资源。
植被指数(绿度值):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草地类型:根据草地的发生发展和表现出的自然、经济特性的趋同与趋异,以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草地进行划分的结果。
草甸:中度湿润条件下,以具中生特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
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荒漠: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肉质刺灌丛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
草地退化:是指草地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改变所导致的生产力、经济潜力、服务性能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或丧失。
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
高寒草甸:多分布于高山和高原的湿润寒冷生境,湿冷中生草本植物组成,植物大都具有低矮、被毛茸和营养繁殖力强等适应高寒气候的习性。
典型草原:以典型旱生丛生禾草为主,伴有中旱生杂类草及根茎苔草的草原类型。
荒漠草原:草原中最旱生类型主要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常混有旱生小半灌木。
建群种: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
草地退化表现:低矮化、稀疏化、劣质化、土壤退化容重增加,有机质减少、动物生产性能下降。
草地退化因素:超载过牧、滥垦滥挖滥采、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地建设管理水平低、草地利用不合理。
草地植被恢复措施:封育、补播、灌溉施肥、划区轮牧。
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荒漠草原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暖性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干热稀树灌草丛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沼泽类。
中国南方草地资源的特点:①草地零散分布,林用地少;②草群组成复杂化,草地类型多样化;③牧草生长季较长,草群中可食部分比例较低,灌木比较多;④草地退化现象普遍存在;⑤草质容易老化,饲用价值低;⑥环境资源比较优越,但人工草地相对发展缓慢,生产潜力巨大。
草地类型分布的规律:①水平地带性(经向地带性,水分的变化;纬向地带性,热量的变化)②垂直地带性:在山体上草地类型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
草地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体现:①经济功能(草地畜牧业、饲草种植业、草产品加工业、草种业、草坪业、草原旅游业、其他经济功能);②生态功能(调节功能:气候调节、空气质量调节、水资源调节、侵蚀调节、土壤碳固定、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支持功能:提供初级生产和维持物质循环、土壤形成和维持土壤功能、提供生境、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③社会功能(草地的历史演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草原孕育了多样的民族文化、草地资源是国家食物安全的保障基础、草地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资源)。
草地资源经营区域的划分: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草地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和草业生产的特性,按照区别各地区之间的资源差异性,归纳一个地区内资源共同性,把草地资源划分为具有不同经营特征的草地资源区域。
意义:①促进草地资源的调查工作②保护草地资源,使草地生态系统获得良性循环,避免草地资源遭到破坏或枯竭,进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③为菜地建设生产,畜牧业生产区域专业化提供科学资料④根据自然特点和草地资源条件,在一定的经济和科学基础上,合理改造自然使草地生产能够符合我们的要求。
世界草地四大类型及特点:①完全依靠天然草地,投入很少,管理粗放,生产力低下,完全靠天吃饭;突出特点是草畜供求不平衡,矛盾突出,家畜数量不稳定,畜产品商品率也很低,管理方式原始,草地过牧,APU<1。
②以天然草地为主要的饲养基地,管理技术先进,有资金投入;特点:资金投入非常多,重视法制管理,具有先进的草地监测系统,APU:10-20。
③以天然草地为主,配合相当数量的人工草地栽培饲料作物,如青贮玉米;特点:APU=45-175,十分重视人工草地建植利用,草畜供求不平衡。
④以人工草地为主,天热草地为辅;特点:国土面积小,APU>300 ,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形成良种牧草+良种家畜+先进的管理的模式。
影响草地资源生产潜力价值:草地基础设施(围栏、供水系统、道路、机械化、青贮窖、管理利用、私人和国家投入),周边环境(道路交通、水利工程、电力供应、旅游景点),社会需求(面积是有限的、用途日益多元化),利用方式集体化,生态环境意识增强。
影响草地资源因素:①气候组分(光照-太阳辐射,光照指标;热量-热量带,温度;降水-降水,蒸发)②生物组成(植物,动物,微生物)③地学组分(地形-坡向,坡度,土皮面和坡面,平原和低地;土壤-土壤基质和性质;水文-地表和地下水)④人文组分(人文环境,人类活动)。
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应用:草地面积检测,草地植被覆盖度检测,草地植被生物量,草地载畜量,草地生态环境变化,草地灾害。
草地资源的功能:放牧、刈割、饲养大量野生动物、养鱼、养蜂、家禽、狩猎场所、生产野生药材、野生果实、生产菌类、野生花卉、野生植物造纸、野生油籽、能源植物、种质资源库、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美化绿化环境、消除污染、净化水源、提供新鲜空气、运动场草坪、景观农业的一部分、人文景观、民族文化的载体。
生活型:是植物对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
生态型:是同一种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环境而发生的变异性和分化性的个体群,这些个体群在形态、生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均有稳定性并有遗传性。
草地的非地带性:是在地带性的气候下,由于地质构造、地形、土壤基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地带内水、热、土壤矿物营养的差异,在地带性草地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隐域性草地。
区域草地资源:占有地球表面一定空间的,具有一定范围和界线,具有数量与质量、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有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范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经营的客观存在的草地地域,是特定区域的草原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源。
次生草地:原有的自然或人工植被包括草地植被遭受破坏消失后或人为清除后,经自然恢复演替重新生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
划区轮牧:根据草原生产力和放牧畜群的需要,将放牧场划分为若干分区,规定放牧顺序、放牧周期和分区放牧时间的放牧方式。
地带性植被:即显域植被,分布在“显域地境”,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类型。
非地带性植被:即隐域植被,在一定的气候带或大气候区内,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类型。
生态位: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在时间、空间、营养梯度等序列上所占据的位置。
稀树草原: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地散布着乔木和灌木的热带草地。
高寒草原:海拔3000m上、寒冷、干旱高山上特有草原类型。
由耐寒抗旱的多年丛生禾草、根茎苔草组成。
典型草甸:主要由典型中生植物组成,优势植物以宽叶杂类草为主。
草原化草甸:以旱中生植物为主,集中于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
以羊草-杂类草草甸为代表,混有中生杂类草.沼泽化草甸:多由湿生草本植物组成,是草甸向沼泽过渡的类型。
植物种类相对贫乏,喜湿的莎草科植物占居优势地位。
草地畜牧业:草地畜牧业是以草地牧场为核心和重要载体的,包括草地牧草生产、草地畜禽生产、畜产品加工与流通、草地牧场景观及文化经营等环节在内的产业,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畜牧业经济类型。
1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的增重,其能量消耗相当于110.8MJ消化能,或94.14MJ代谢能,或58.15MJ 增重净能,或10个原苏联饲料单位。
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禾草和中生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
世界主要草地类型:①斯太普草原(stppe)也称干草原,是亚欧大陆的温带草原各类型(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构成的植物总称,植物群落由耐寒的旱生多年草本植物为主构成的。
西起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一直分布到我国,总面积1.5亿公顷。
②普列里草原(prairie)北美草原,分布于N30度-60度,W89度-107度,广大平的草原植被,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性禾草草原。
③潘帕斯草原(pampas)南美温带草原,分布于南美洲南纬32度-38度之间,亚马逊河以南的广大冲击平原上,面积约8000万公顷,主要分布阿根廷和乌拉圭境内,年降水800~1200,黑土,排水不良,盐碱土分布广泛。
优势植物为早熟禾属。
④维尔德(veldt)南非稀树草原,分布于南非德兰士瓦高地,面积约3500万公顷,它代表了非洲的温带和亚热带草原。
⑤莎瓦纳热带稀树草原,是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由多年生草本为主构成的,地带性植被,混生有落木和稀疏孤立树。
主要分布在非洲,在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也有分布,位于非洲、赤道热带雨林两侧的热带稀树草原。
草地类型分类指标依据:①类:成因一致,反映以水热为中心的气候和植被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或反映大范围内生境条件的隐域性特征,各类之间在自然和经济特征上具有质的差异。
②组:在草地类的亚类范围内,以组成建群层片的草地植物的生态经济类群进行划分。
各组之间具有生境条件的经济价值上的差异,是草地经营的基本单位。
③型:在草地组的范围内,以具有饲用价值的主要层的主要优势种(1-2个)相同,生境条件相似,利用方式一致来划分。
型是草地分类的基本单位。
草地评价三个层次:初级生产力(牧草),中间生产力(载畜量),最终生产力(可用畜产品)。
草地调控:在草地健康评价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用可行的政策或技术措施(单项或综合),实现预期目的。
划区轮牧特点:减少牧草浪费,节约草地面积;改进制备成分,提高牧草质量产量;增加畜产品;有利于放牧草地管理;防止家畜寄生蠕虫病的传播。
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主要特点是:荒漠草原:降水稀少,蒸发力极强的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下形成的稀疏植被,平均降水量在250mm以下。
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禾草和中生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
丛生禾草、根茎性禾草及杂类草等。
年降水量350~450毫米。
典型草原: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
以丛生禾草为主,伴有中旱生杂类草及根茎苔草,有时还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
降水量约为250至450毫米。
草地资源属性包括:组分构成属性、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功能多样性与开发多层次性。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