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公开课教案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2858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e.png)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金色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2.品读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花”和“妈妈”这两个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近作者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泰戈尔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有诗集《吉檀(tán)伽(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三.品读《金色花》1.齐读,教师指出朗读要求:准确流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同学评价齐读情况,并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朗读基调:欢快、舒缓、深情。
3.请一位同学朗读,再次感受诗歌美的意蕴。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用“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的句式来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引导。
多媒体显示: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爱孩子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活泼、调皮、爱妈妈的孩子。
5.诗中这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是怎样与妈妈嬉戏逗乐的?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的句式来说话。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79b4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6.png)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
)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
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
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二、听读感知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1、好,课文朗诵完了。
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
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明确:舒缓、深情三、朗读品析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3efb5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7.png)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教学难点: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
”“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大家背)“恩,很好。
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
”“对,母爱。
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二、作者介绍: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识积累,解决生字词:匿(nì)笑:偷偷地笑嗅(xiù):用鼻子闻。
动词。
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
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
也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四、朗读诗歌,感受意境:1、学生自由朗读。
金色花的公开课教案
![金色花的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1758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b.png)
金色花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印度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剖析作品,使学生了解印度文化,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理解《金色花》的故事情节,掌握作品中的关键角色,并了解印度的风俗习惯。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故事梗概《金色花》讲述了小男孩阿试验身变成金色花,陪伴母亲度过三个星期,还原人身,母子相认的故事。
2.2 人物分析阿试:调皮、善良、热爱母亲母亲:慈爱、温柔、宽容2.3 文化背景印度:印度教、家庭观念、母子关系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3.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3 情景模拟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4.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台词记忆等。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课程介绍故事梗概讲解人物分析5.2 第二课时印度文化背景介绍课文详细解析讨论:母亲的角色5.3 第三课时教学方法介绍情景模拟练习课堂问答5.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教学评价第六章:课堂活动设计6.1 课前游戏名称:猜谜语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材料:自制的谜语卡片步骤:教师出示谜语,学生抢答,答对者奖励小礼品6.2 课后拓展名称:母亲节特别活动目的: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步骤:学生制作母亲节卡片,写上对母亲的祝福,下节课在全班面前展示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原文《金色花》全文注音版《金色花》7.2 相关文章泰戈尔的其他作品关于印度文化的文章7.3 视频资源《金色花》故事动画印度风光宣传片第八章:作业布置8.1 课后作业课文朗读录音写一篇关于《金色花》的读后感8.2 家庭作业调查母亲的一天,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尝试写作一篇观察日记第九章:教学反馈与改进9.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9.2 教师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不断调整教学方法9.3 课程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师反思,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0.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10.3 展望未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制定目标,提前做好准备重点解析教案《金色花的公开课教案》涵盖了课程介绍、课文解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计划、课堂活动设计、教学资源、作业布置、教学反馈与改进以及课程总结与展望等十个章节。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版)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c550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9.png)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色花》的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2.分析《金色花》的艺术特色,包括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意象运用等。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背景介绍:介绍《金色花》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时代背景。
2.作品分析:分析《金色花》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意象运用等。
3.主题探讨:探讨《金色花》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4.比较阅读:将《金色花》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金色花》的兴趣。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金色花》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时代背景。
3.作品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金色花》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意象运用等。
4.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金色花》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5.比较阅读:将《金色花》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作品的共性与个性。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7.总结: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色花》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金色花》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学生对《金色花》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4.学生对《金色花》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金色花》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2.与《金色花》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与《金色花》主题相关的社会现实案例。
4.其他与《金色花》进行比较的作品。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所反映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024版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公开课教案
![2024版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3b0c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a.png)
学生知识储备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 识和学习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 学体裁的认知和理解可能还不够深 入。
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金色花》这篇 散文,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教学目标设定
2024/2/2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掌握《金色花》的基本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了解作者泰戈
教学难点
把握散文的形散神聚特点,体会作 者通过具体景物表达抽象情感的手 法。
7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2024/2/2
8
课文内容解读
引导学生理解《金色 花》的主题,即母爱 的伟大和无私。
通过讨论和提问,引 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 母爱的感悟和理解。
2024/2/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情 节和人物形象,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 公开课教案
2024/2/2
1
contents
目录
2024/2/2
• 教学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堂互动与练习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201 教学背景与目标来自2024/2/23
课程背景介绍
学科背景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 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 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亲人相处的点滴,分享感悟,加深对亲情的理解和珍惜。
2024/2/2
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和感激,如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24
激发学生珍惜时光意识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时 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激发学
金色花的公开课教案
![金色花的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495a2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6.png)
金色花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金色花》一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运用感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母子情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爱的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金色花》一文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母子情深。
2.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母子关系的微妙变化。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回报父母、珍惜亲情的价值。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金色花》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歌曲《母亲》,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2)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悟,导入新课《金色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母子情深。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2)教师分析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母子关系的微妙变化。
5. 情感体验(1)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悟亲情。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学生熟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母子关系的感悟和亲情价值观的认同。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母子关系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母爱的认识。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f50d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3.png)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亲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之前先做一个智力小游戏,激发一下大家的想象力,热热身。
给你们两组词,请发挥想象,说一句话,把二者联系起来。
(出示多媒体)学生,蜜蜂;妈妈,花。
过渡语: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而奇妙,有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玩起了捉迷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看看吧。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一生创作丰富。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此外,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对中国诗歌(尤其是散文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本质属于诗。
它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三、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出示要求:扫除字词障碍;有节奏;有感情。
(指明男女读,比比谁最棒)2、学生点评,并明确本文朗读时应用的感情,语调。
3、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并用“我读出了一位xx的妈妈(孩子)”交流读书感受,并找到文章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金色花教案最新7篇
![金色花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137c3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7.png)
金色花教案最新7篇七年级课文《金色花》教案篇一一、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四、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
教师朗读课文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尝一番3、聊一聊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运用画笔将一点一滴的感受画下来。
如果你怕画不好,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集体讨论。
4、内容归纳要求学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归纳: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过渡: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我真想听听他们对话的声音。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精彩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107c3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0.png)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母爱。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会仿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金色花吗?(2)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对金色花有什么特别的情感。
2.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让学生正确掌握字音。
3.理解课文a.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b.这个人与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c.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分组讨论,分享答案。
4.感悟母爱(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母爱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5.仿写练习(1)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题,写一篇短文。
(2)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1)请同学们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抄写并默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仿写练习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创作能力,但仍有个别学生需要加强指导。
3.课后作业的布置较为合理,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课文《金色花》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感谢母亲,我就悄悄地开放,在枝头上随风摇摆。
母亲早晨去牧场,我悄悄地开放,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母亲在祷告,我悄悄地开放,给她一个甜蜜的微笑。
母亲在牛棚里挤奶,我悄悄地开放,给她一个温馨的拥抱。
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感谢母亲,我就悄悄地开放,在枝头上随风摇摆。
我知道母亲会很快回家,我要给她一个惊喜,我要给她一个微笑,我要给她一个拥抱。
母亲,您知道吗?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在您的世界里,永远为您开放。
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a720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0.png)
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7《金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初步感知散文诗形式的美。
2.品味语言,深情诵读,体会散文诗形象之美,意境之美。
3.知人论世,感悟泰戈尔的伟大,体悟文章立意之美。
4.积累竞背,学做一个让他人因为我而感到幸福的人。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语言,深情诵读,体会散文诗形象之美,意境之美。
2.知人论世,感悟泰戈尔的伟大,体悟文章立意之美。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过渡语)这些我们耳熟能详,充满哲理正能量的句子都是出自于著名诗人泰戈尔,他用文字治愈了一个民族的痛,他被尊为印度诗圣。
他是全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人。
他的文章打上了印度民族的鲜明特色。
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他写的金色花,进一步去走近这位伟大的诗人。
二、初步诵读,感知文意1.思考:从题目你的想到了什么?(或者会提出怎样的疑问?)2.带着问题自由诵读。
(注意以下字音字形)祈祷嗅罗摩衍那匿笑沐浴3.诵读感受问题:诵读的感情基调与《秋天的怀念》《散步》一样吗?说说你的感悟。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主要写了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好玩的事情。
思考:它是怎么与妈妈嬉戏,好玩在哪里的?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诵读:孩子:调皮可爱(变成金色花、笑嘻嘻、跳舞、匿笑、突然再落到地上)天真纯洁(充满童真、一切围绕妈妈、悄悄开放花瓣,看妈妈工作)懂事幸福(散发花香、投下影子遮阳)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要读出孩子的可爱调皮、天真、懂事,用可爱的语气读。
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7616d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懂得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对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描绘。
(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想象与联想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欣赏文学作品。
4. 推理判断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金色花》,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细节。
(2)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作用。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
(2)强调作业要求,布置课后任务。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一下自己变成了一棵金色花,会给家人带来怎样的惊喜?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90148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e.png)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金色花》公开课教案亿库教育网好!你来。
好请坐声音比较响亮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三点信息1他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最高文学奖项 2多才多艺3获奖的代表作是吉檀迦利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一部《新月集》的代表作金色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朵特殊的金色花想一想脑海中浮现怎么样得一朵花2.初听诗文,说印象①一是注意重点字音、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是诗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教师配乐范读诗文。
(本文朗读要求较高,教师的范读能给学生起到指导作用,要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及脸部表情)嗅(xiù)闻(气味)花瓣(bàn)罗摩衍那(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mùyù)----------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师:当我第一次读完这篇散文诗时,我笑了,因为孩子的调皮与可爱。
我想每读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些东西给我们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或是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或是震撼人心的情感,或是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请你说说当你听完、看完诗文后,诗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生1:孩子的调皮、可爱、天真。
生2:孩子与母亲间亲密的爱。
生3:诗人神奇的想象,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3.品读诗文,感悟美亿库教育网师:是啊,多调皮的一个小孩,诗人又是把他描写得多少生动呀。
这样美的一篇诗文,如果仅是默读,怕是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文语言的流畅及情感的美丽。
诗歌,还是得读出声音来的。
就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去品读《金色花》,体会诗文中母子间的那份亲密、甜美。
你们有4分钟时间,一遍读完可读第二遍,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及脸部表情。
4分钟后请同学来念你最感兴趣的诗节。
本文朗读要求较高,教师的范读能给学生起到指导作用,要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及脸部表情①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师:从同学们的声音及表情中我看出你们是被这首诗打动了,因为打动,我相信你们能把这首散文诗念好,学好!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诗节念给我们听。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e854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5.png)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详细内容为课文《金色花》。
课文以描绘秋天的金色菊花为主线,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与生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菊花实物或图片。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 课文学习(20分钟)(1)自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片金色花,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像……一样”造句。
(2)布置作业,提示学生注意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色花》2. 生字、新词:金、菊、绽放、热烈、傲霜、芬芳、翩翩起舞等。
3. 课文结构:描绘菊花的美丽与生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用“像……一样”造三个句子,描述你喜欢的季节或事物。
2. 答案:(1)菊花特点:金色、美丽、生命力顽强。
象征:秋天的丰收、坚韧不拔的精神。
(2)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一样;夏天的夜晚,星空像无数颗闪烁的宝石一样;冬天的雪花,像轻盈的舞者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ae53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6.png)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金色花》;(2)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背景,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评价;(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2)引导学生感悟家庭的亲情,增强家庭观念;(3)树立学生回报父母、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2. 生词学习: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4. 文化背景:介绍印度宗教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5. 象征意义: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金色花》的作者和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解决问题;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评估掌握程度;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互相学习。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打印或投影课文《金色花》;2. 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3. 相关视频或图片:展示印度宗教文化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亲情;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培养家庭观念;5. 多元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表现。
《金色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金色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5db0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4.png)
《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金色花》的作者,讨论这个小说的主要思想和主旨。
2. 通过阅读和理解小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人类家庭、亲情、友谊的重要性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表达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5. 能够写出有逻辑和条理的文章。
二. 教学重点1. 教导学生如何分析小说,了解作者的意图。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撰写有条理的文章。
三. 教学难点1. 阅读并理解小说的思想和主旨。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具有逻辑和条理的文章。
四. 教学内容1. 教师简介《金色花》的作者,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主要思想。
2. 通过阅读小说,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对小说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如何书写有逻辑的文章。
五.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堂导入1. 教师让学生阅读小说《金色花》的简介。
2. 教师让学生讨论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主人公和主题思想。
第二步:深入学习1. 解读小说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2. 分析小说中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
3.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的相关章节,探究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意图。
4. 通过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分享他们的见解和观点。
第三步:写作训练1. 教师教授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有逻辑的文章。
2. 给学生写作练习,鼓励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估学生的作文,指出写作中的不足,并提供改进方法。
第四步:结课1.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指出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和建议,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资源1. 书籍:《金色花》2. 物品:黑板、白板、笔和本子。
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最新3篇)
![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最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43db3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e.png)
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最新3篇)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你都能感受到她的温暖;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你都能感受到她的心跳;有一种爱,它让你任意的索取、享用,她都无怨无悔。
你快乐,她幸福;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永远不需要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
这个人就是母亲,母亲的爱是天底下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金色花》,一起来感受一下母亲和子女之间的那种亲密情感吧!二、简介作者泰戈尔和金色花。
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发音,朗读的停顿、语气等。
嗅( xiù )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0c99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3.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教学目的: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初步尝试用诗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语设计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
二、学生朗读诗,教师给予必要的朗读指导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2、要求学生美读课文,读出语调、语速、重音、节拍,读出情感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
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
根据诗歌意境,确立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根据语境的关系,确立诗句的停顿3、教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三、师生共同研读1、学生齐读《金色花》,整体感知诗意2、学生谈读诗的整体感受,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1)、把学生分成六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谈读诗的整体感受(2)、各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概说诗意全诗展现了一副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3、选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象诗歌描绘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4、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意境(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江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呢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可以想象,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嗔怪中透露出的是至真的母爱,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5、悟读诗歌,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6、品读全诗,学习借鉴本诗的手法这首诗诗人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诗的独特手法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当你沐浴后,当你吃过午饭,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四、课堂小节《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亲情的散文诗,全诗想象丰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鲜活而深刻的印象。
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909be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f.png)
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金色花》,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金色花》,让学生体会母子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金色花》是一篇描写母子之间深厚感情的散文,讲述了“我”变成了一棵金色的花,陪伴母亲度过快乐时光的故事。
2.2 生字词学习飘落、玩耍、消失、芳香、金色、鲜花、消失、蒸发、办法、终于、密切、家务、雨季、苍老。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之间的感情。
3.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体会母子之间的感情。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母子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5.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5.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的故事。
5.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陪伴家人的情景。
(2)学生分享感受,培养热爱家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5.5 课堂小结(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
第六章:课堂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1)让学生带来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分享温馨时刻。
《金色花》优秀教案(通用5篇)
![《金色花》优秀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5cafc943323968001c92a7.png)
《金色花》优秀教案(通用5篇)《金色花》优秀教案1一、学习目标:1、培养吟诵诗歌的能力。
2、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3、学习诗歌借用具体意象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重点:通过朗读在简单清新的语言中感悟至爱亲情三、难点:借具体意象表达感情。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同学们,我想大家大都是歌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吟诵着《游子吟》长大的,今天当我们翻到母爱这一页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深情背诵孟郊的《游子吟》(背诵)。
是啊!母爱是世间最纯洁最真挚的的感情,它如山间的一泓清泉,是那样清澈明亮,在我们身边淙淙流淌,在世界文学史上淙淙流淌。
然而,我觉得已经长大的我们,不仅仅应该享受母爱,更应该懂得怎样热爱母亲,今天就让学习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倾听他对母亲真倾诉?首先让我们走近文学巨匠泰戈尔,了解金色花。
(二)我朗读,我感悟:金色花是美丽而神圣的,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比它更美丽更圣洁,下面让我们朗读这首美丽的散文诗,感悟泰戈尔对母亲的深情。
1、自由朗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用“△”标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用“?”号标出。
2、听录音一边正音一边揣摩诗歌的感情以及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作好学习朗读准备。
3、自由的有感情的大声朗读。
(提示)注意:一首好诗,往往就如一首悠扬的乐曲,比如__的三个“当你”和“我便要”便如一首歌曲每段的起始句一样,唱响了诗歌的主旋律,所以读的时候尤其注意重读与停顿。
4、指名朗读(配乐)、评价。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以上朗读,你能读出以下内容吗?请用以下句式回答。
我读出了一个(调皮淘气、天真纯洁、活泼可爱)的孩子。
你看(你听)……朗读指导:找出能表现儿童调皮淘气的词语,重读,明确语调:儿童特有的调皮,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的妈妈,你看(你听)……我读出了一份(真挚、纯洁的热爱妈妈,依恋妈妈)感情。
朗读指导;明确语气:舒缓、深情;语速:中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花》教学设计温十四中林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
)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
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
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二、听读感知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1、好,课文朗诵完了。
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
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明确:舒缓、深情三、朗读品析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
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A、朗读过程中解决字词:匿(nì)笑罗摩衍(yǎn)那B、例1:我从文中“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我不告诉你,妈妈。
”知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淘气、撒娇、精灵般的孩子)朗读指导:“笑嘻嘻”、“跳舞”读得轻快,活泼;“暗暗”“悄悄”轻声,声音渐弱。
体现“我”兴奋、得意的心情。
例2、我从文中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知道这是一个慈爱的妈妈。
焦急的语气。
3、除了活泼,慈爱。
孩子和妈妈还有没有别的特点?揣摩一个人的特征可以从他的行为和他人的描述入手。
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三幅“我”和妈妈嬉戏的场景,读一读,看看一天中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从中能看出人物什么特点。
a.首先请同学概括稳重描绘了哪三幅场景?明确:清晨,当妈妈沐浴后祷告时,“我”散发出花香;午后,当妈妈在窗前读书时,“我”投影在书页;黄昏,当妈妈执灯去牛棚时,“我”变回了孩子,缠着妈妈讲故事。
b.先看前两个场景,妈妈在做什么?(沐浴补充沐浴常识、祷告)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虔诚)的妈妈,再读一读第4段,想象:清晨,刚沐浴完的妈妈一袭白衣,从金色的花荫下穿过,阳光透过树枝斑驳地照在身上。
湿漉漉的头发细碎地反射着光线,看上去,妈妈好像笼罩着一层金光……你从树上看向妈妈,觉得她是那么……(美丽/圣洁)宁静的午后,妈妈捧着罗摩衍那坐在窗前细细品味,她那么陶醉,我把影子投在她的书页上,不知道她有没有察觉,妈妈十分……(沉静/安详/温柔)在妈妈祈祷、读书的时候“我”做了些什么事?“我”给妈妈送去花香,把影子投在妈妈读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做?表现出“我”的什么特点?(给妈妈带来幸福,体贴、孝顺妈妈)c.第三个场景,黄昏到了,我在树上躲了一天,终于要结束这个游戏,又出现在妈妈面前,求妈妈讲故事给我听,妈妈怎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读出什么语气?(焦急、嗔怪,又惊又喜)我回答“我不告诉你,妈妈。
”语气(撒娇。
得意。
俏皮。
淘气)请同学读一读。
比较,变换了语序和标点符号后,表达上与原句有什么区别?变换语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
”明确: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
这些情味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
变换标点为:“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明确: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
“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他的杰作。
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d、“我”为什么不告诉妈妈“我”到哪里去了?明确:正如妈妈也从未列举过她为我们做过什么奉献一样,“我”也不用特意告诉妈妈我所做的事,默默地为对方付出才是更加真诚和诚恳的爱。
总结:妈妈的焦急、惊喜、嗔怪,“我”的撒娇、得意,俏皮,都体现出了“我”和妈妈的亲密和我们之间纯洁的爱。
一样的意思,换一下语序、改一个标点,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我们以后写作的时候也要所注意这种细节上的精雕细琢。
4、三幅场景刚好是一天的时间,这一整天里,看似“我”在躲着妈妈,其实“我”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妈妈,陪伴着妈妈,依偎在妈妈的身旁。
可以看出“我”对妈妈的(依恋和爱),“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我”的幸福源自哪里?(沐浴母爱)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分别为我们朗读三个场景,这是三幅宁静祥和的图画,徜徉其间,我们可以体会纯洁的爱,要读得舒缓深情,全班女生读第八段,男生读第九段。
老师先起个头,读前面三段。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读出诗的美感来。
四、探讨释疑:这次读得好多了,看来比起刚开始上课时大家对这首散文诗的理解更深了一步,你们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作金色花?明确: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才变作了金色花。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比作金色花,有什么作用?明确: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开的一种金黄色碎花,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作用:借物抒情。
五、拓展训练如果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天使送你一瓶圣水,让你变成有魔法的精灵,你愿意变做什么来陪伴妈妈?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
我要变成水的涟骑,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将学生创作进行交流。
例如:妈妈,我愿意是你的影子,静静陪在你的身边,在你沐浴之后,站在大树下,阳光温暖地照着,你是否能知道,我就在你的身边?六、结束语不管你会变作什么,唯一不变的,是那一颗奉献给妈妈的赤子之心。
这颗心里装满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这颗心里也有妈妈对孩子的关切之情。
让我们带着这颗感恩的心,齐读课文,让诗的语言替我们传达那说不尽的爱意。
【板书】教后反思:《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全诗在宗教般圣洁的氛围中流淌着母子间的深深爱意。
这种爱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过多地分析讲解文字,反而破坏了诗的美感和情感的传达。
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赛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次次朗读水平的提高,正是他们一步步情感体会的深入的体现。
本堂课我用大量描述性的语言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意图渲染圣洁、温馨的氛围,将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近距离接触妈妈和孩子的活动,以期更深刻地体会妈妈与孩子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爱。
并且我将板书设计成一个大大的爱心,突出诗爱的主题。
整堂课下来环环相扣,思路清晰。
当然,初出茅庐的我上课的不足之处还是相当多,如开始时由于紧张以至于示范朗读时有读错与停顿的现象,课堂行进中,也有讲错话表述随意的现象出现。
教态上,无意识保持双手抱胸的防范状态,与学生产生不该有的距离感。
同时怕忘词而利用学生朗读的时间看教案,使得自己游离于课堂之外,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
这一切都表明了我还不够老到和成熟,应该多锻炼。
另外,课堂上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并不十分明显,课堂效果不如预期。
可能是朗读指导未做到位,不应该一概否定性评价学生的示范朗读,并且最后一次个别朗读时应请读得好的学生起带头作用,这一点没有利用好。
当然,也与我过于紧张以至于课堂气氛渲染不够有关系。
这些说明我的课堂经验还远远不够,应该多多学习。
这次开课从设计到磨课到最后正式开课,每一次都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次次的改正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感谢同组帮我磨课的老师,也希望我能在不断实践中成长为一位成熟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