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6.土霉素片1

16.土霉素片1

土霉素片工艺规程山西●上海信谊制药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二OO二年目录1、产品概况2、处方和依据3、生产工艺流程图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6、工艺(环境)卫生、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7、原辅料消耗定额、技经指标及计算方法8、包装要求、说明书、贮藏方法9、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1、支持文件12、附页土霉素片工艺规程1.产品概况1.1产品名称:土霉素片汉语拼音:Tumeisu Pian英文名:Oxytetracycline Tablets1.2规格:0.25g1.3执行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Ws1-C2-0002-89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422剂型:糖衣片1.4含量限度:本品含土霉素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1.5性状:本品为黄色糖衣片。

1.6有效期:二年。

2.处方和依据2.1 处方:原辅料名称用量(g)原材料处理土霉素2500.0 (相当于25亿单位)淀粉150.0 过100目筛15%淀粉浆900.0 (含淀粉135.0g)乙醇(95%)110.0硬脂酸镁30.0 过40目筛(外加)淀粉100. 0 过40目筛制成10000片再包糖衣。

2.2 每片成份及含量:Array2.3 依据:卫生部药品标准:WS1-C2-0002-892.4 制粒处方:3. 生产工艺流程图3.1生产工艺流程总图(另附)3.2制粒生产工艺流程图(20万片/锅)3.3包衣工艺流程图: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 原辅料处理4.1.1 按前处理SOP执行。

4.1.2淀粉过100目筛、硬脂酸镁过40目筛后使用。

4.1.3淀粉浆配成15%用。

4.1.4分锅配料。

4.2配料4.2.1按配料SOP操作。

4.2.2根据工艺处方正确计算每锅(20万片/锅)原辅料用量,双人复查,准确配料。

4.2.3配料结束,及时结算用料、余料,如有出入,停止下一步操作,尽快查出原因。

HPLC测定土霉素片中主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

HPLC测定土霉素片中主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

HPLC测定土霉素片中主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
苑华;高燕霞;张素平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5(20)5
【摘要】目的建立土霉素片主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样品片粉用0.1 mol·L-1盐酸溶解,过滤后,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Luna-C18柱,以0.05 mol·L-1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75∶20∶5)、用氨试液调pH 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土霉素浓度在0.01~0.50 m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 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快速、稳定.
【总页数】2页(P444-445)
【关键词】土霉素片;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关物质
【作者】苑华;高燕霞;张素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药品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HPLC法测定阿法替尼片中主药和有关物质的含量 [J], 李赫宇;赵玲
2.HPLC法测定福辛普利钠片中主药及有关物质A的含量 [J], 邱娟;伍良涌
3.RP-HPLC法测定凡德他尼片中主药和有关物质的含量 [J], 赵玲;赵春才;杨博;刘
艳艳;张露
4.HPLC法测定达沙替尼片中主药和有关物质的含量 [J], 徐家根;赵春才;吴学平;徐康康
5.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和有关物质的含量 [J], 李燕;赵春才;刘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PLC 法测定土霉素片中的土霉素含量

HPLC 法测定土霉素片中的土霉素含量

HPLC 法测定土霉素片中的土霉素含量刘志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土霉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 Agilent -C18(4.6mm ×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醋酸铵溶液-乙腈(85∶1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 /min;柱温:30℃。

结果:土霉素在0.12-9.6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 =0.6%(n =6)。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土霉素片的质量控制。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2页(P10-10,12)【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土霉素;含量测定【作者】刘志会【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药品检验所,天津 3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土霉素是多环并四苯酸基酰胺母核的衍生物,为一种广谱抗菌素,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感染,以及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的治疗.目前土霉素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中国药典规定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抗生素分册(第一册).该方法检验周期长、操作繁琐、影响因素多、易造成误差,且不能满足批量生产质量控制的需要.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取代效价法测定土霉素片的含量,其检验周期短、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稳定性好,现报道如下.1. 1仪器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梅特勒AG-135型电子天平;梅特勒TOLEDO型酸度计(精度: 0.01 pH单位); KQ-5200E型超声波清洗器.1. 2材料土霉素对照品(批号: 130487-200302,含量: 88.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土霉素片(批号: 140113、140118、140105,规格: 0. 25g);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1 色谱条件色谱柱: AgilentTM-C18(4. 6mm× 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醋酸铵溶液[0. 25mol/L醋酸铵溶液-0. 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三乙胺(100∶10∶1),用醋酸调节pH值至7. 5]-乙腈(85∶15);流速: 1. 0ml/min;柱温: 30℃;检测波长: 280nm;进样量: 10μl.理论塔板数按四环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四环素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D 规定(不低于1. 5).2. 2 溶液的制备2. 2.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土霉素对照品30. 31m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0. 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5ml,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0. 01mol/L盐酸溶液稀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2. 2.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土霉素片10片,精密称定,平均片重0. 3578g,研细,精密称取0. 3647g(约相当于土霉素0. 25g),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0. 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ml,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0. 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2. 3色谱测定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约0. 1mg/ml)和供试品溶液(约0.1mg/ml)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见图1、2.2. 4 方法学考察2. 4. 1 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土霉素对照品溶液(0. 1mg/ml)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重复进样6次,RSD为0. 1%,说明精密度良好.2. 4. 2 线性关系考察取上述土霉素对照品溶液(0. 1 mg/ml),分别精取1、3、5、10、20、40、60、8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记录峰面积.以进样量对峰面积进行回归,得回归方程: Y = 213450X-89963,r =0. 9999.2. 4. 3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批号样品(批号: 140118),分别于0、3、5、7、10、12、15、20、24、30h测定,结果RSD为0. 3%,表明样品在30h内稳定.2. 4. 4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号样品(批号: 140118),依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峰面积,计算土霉素含量.结果测得平均含量为95. 7%,RSD为0. 12%(n =6),表明该法重现性良好.2. 4. 5 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670. 34mg/g)的样品6份,配置成所需浓度,和标准品溶液(0. 53447mg/ml),各5ml,置于50ml量瓶中,加0.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99. 2%,RSD =0. 6%.结果见表1. 2. 4. 6样品的含量测定取三批样品,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批号为140113、140118、140105的土霉素样品结果为95. 6%、95. 9%、95. 5%.按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三批样品结果为95. 1%、95. 2%、95. 0%.在实验中如果遇到土霉素主峰与相邻杂质峰分离效果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可以减少乙腈的比例,改变流动相的极性,使土霉素主峰的保留时间延长,达到其与杂质峰分离的目的,具体改变多少,依据实验条件反复摸索而定.由试验结果可知,该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检定法相吻合,并可批量检测,可用于土霉素含量的质量控制.【相关文献】[1]WS1-C2-0007-89,四环素片[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抗生素药品(第一册),1989.[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635-636.。

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霉素⽚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的:为检验⼟霉素⽚中间产品规定⼀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于⼟霉素⽚中间产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1 性状:本品为淡黄⾊⽚。

2 鉴别2.1 试剂与仪器2.1.1 ⼄醇 2.1.2 烧杯2.1.3 ⽔浴锅 2.1.4 量杯2.1.5 电⼦天平(万分之⼀克) 2.1.6 电炉2.1.7 漏⽃2.2 项⽬与步骤2.2.1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霉素25mg),加⼄醇25ml,浸渍20分钟,滤过,滤液置⽔浴上蒸⼲,残渣照⼟霉素的鉴别法(1)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为符合规定。

3 检查3.1 试剂与仪器3.1.1 电⼦天平(万分之⼀克) 3.1.2 AB-2⽚剂脆碎度仪3.1.3 BJ2A⽚剂崩解仪3.2 项⽬与步骤3.2.1 重量差异:照⽚剂重量差异检查法(SOP-QC-334-00)检查,±7.5% 重量差异限度为符合规定。

3.2.2 崩解时限:取本品6⽚,按崩解时限检查法(SOP-QC-330-00)检查,各⽚应在15分钟内全部崩解,如有1⽚崩解不完全,应另取6⽚按同样⽅法复试,全部崩解完全均为符合规定。

3.2.3 脆碎度:取本品约25⽚,⽤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按脆碎度检查法 (SOP-QC-333-00)检查,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

如减失重量超过1%时,可复检2次,3次的平均减失重量不得过1%,并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为符合规定。

4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于⼟霉素0.25g),置250ml量瓶中,加盐酸(0.1mol/L)50ml,振摇,使⼟霉素溶解后,再加灭菌⽔稀释⾄每1ml 中约含1,000单位的悬浮液;摇匀,静置,精密量取悬浮液适量,照抗⽣素微⽣物检定法(SOP-QC-339-00)操作。

4.1 试剂与仪器4.1.1 抗⽣素检定培养基Ⅱ(6.5~6.6) 4.1.2 磷酸盐缓冲液(PH6.0)4.1.3 藤黄微球菌悬液 4.1.4 ⼟霉素标准品4.1.5 容量瓶(50ml,100ml) 4.1.6 灭菌刻度吸管,滴管4.1.7 双碟 4.1.8 陶⽡盖4.1.9 钢管放置器 4.1.10 电热隔⽔培养箱4.1.11 称量瓶 4.1.12 CHB-1抗⽣素效价测量仪4.1.13 电⼦天平(万分这⼀克) 4.1.14 超净⼯作台4.1.15 酒精灯 4.1.16 三⾓烧瓶(50ml,150ml)4.1.17 量筒(100ml) 4.1.18 镊⼦,接种棒4.2 检验步骤4.2.1 培养基的制备:称取抗⽣素检定培养基Ⅱ(PH6.5~6.6)28.5g,加⽔1000ml,加热溶解,分装,121℃⾼压灭菌30分钟,备⽤。

GMP文件总目录

GMP文件总目录

文件编码1技术标准1.1工艺规程1.1.1片剂工艺规程1去痛片工艺规程J-GY-10012土霉素片工艺规程J-GY-10023维生素C 片工艺规程J-GY-10034盐酸小檗碱片工艺规程J-GY-10045异烟肼片工艺规程J-GY-10056吡哌酸片工艺规程J-GY-10067阿普唑仑片工艺规程J-GY-10078阿司匹林片工艺规程J-GY-10089氨茶碱片工艺规程J-GY-100910安乃近片工艺规程J-GY-101011对乙酰氨基酚片工艺规程J-GY-10111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工艺规程J-GY-10121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工艺规程J-GY-101314甲硝唑片工艺规程J-GY-101415曲克芦丁片工艺规程J-GY-101516曲克芦丁羟丙茶碱片工艺规程J-GY-101617盐酸吗啉胍片工艺规程J-GY-101718氧氟沙星片工艺规程J-GY-101819乙酰螺旋霉素片工艺规程J-GY-101920醋酸泼尼松片工艺规程J-GY-10201.1.2胶囊剂工艺规程1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工艺规程J-GY-20012氯霉素胶囊工艺规程J-GY-20023诺氟沙星胶囊工艺规程J-GY-20034阿莫西林胶囊工艺规程J-GY-20045利福平胶囊工艺规程J-GY-20056氨咖黄敏胶囊工艺规程J-GY-20067氨苄西林胶囊工艺规程J-GY-20078头孢氨苄胶囊工艺规程J-GY-20081.1.3颗粒剂工艺规程1复方氨酚那敏颗粒工艺规程J-GY-30011.1.4注射剂工艺规程J-GY-40011.2原料质量标准1氨基比林质量标准J-YL-00012苯巴比妥质量标准J-YL-00023非那西丁质量标准J-YL-0003广生制药GMP文件总目录文件名称4咖啡因质量标准J-YL-0004 5土霉素质量标准J-YL-0005 6维生素C质量标准J-YL-0006 7盐酸小檗碱质量标准J-YL-0007 8异烟肼质量标准J-YL-0008 9吡哌酸质量标准J-YL-0009 10阿普唑仑质量标准J-YL-0010 11阿司匹林质量标准J-YL-0011 12氨茶碱质量标准J-YL-0012 13安乃近质量标准J-YL-0013 14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标准J-YL-0014 15磺胺甲噁唑质量标准J-YL-0015 16甲氧苄啶质量标准J-YL-0016 17乙酰水杨酸质量标准J-YL-0017 18非那西丁质量标准J-YL-0018 19甲硝唑质量标准J-YL-0019 20曲克芦丁质量标准J-YL-0020 21二羟丙茶碱质量标准J-YL-0021 22香豆素质量标准J-YL-0022 23盐酸吗啉胍质量标准J-YL-0023 24氧氟沙星质量标准J-YL-0024 25乙酰螺旋霉素质量标准J-YL-0025 26醋酸泼尼松质量标准J-YL-0026 27人工牛黄质量标准J-YL-0027 28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标准J-YL-0028 29盐酸雷尼替丁质量标准J-YL-0029 30氯霉素质量标准J-YL-0030 31诺氟沙星质量标准J-YL-0031 32阿莫西林质量标准J-YL-0032 33利福平质量标准J-YL-0033 34氨苄西林质量标准J-YL-0034 35头孢氨苄质量标准J-YL-00351.3辅料质量标准1饮用水质量标准J-FL-0001 2纯化水质量标准J-FL-0002 3注射用水质量标准J-FL-0003 4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标准J-FL-0004 5聚山梨脂80质量标准J-FL-0005 6淀粉质量标准J-FL-0006 7羧甲淀粉钠质量标准J-FL-0007 8糊精质量标准J-FL-0008 9硬脂酸镁质量标准J-FL-0009 10乙基纤维素质量标准J-FL-0010 11硬脂酸质量标准J-FL-0011 12预胶化淀粉质量标准J-FL-001213枸橼酸质量标准J-FL-0013 14微粉硅胶质量标准J-FL-0014 15乙醇质量标准J-FL-0015 16蔗糖质量标准J-FL-0016 17滑石粉质量标准J-FL-0017 18食用色素质量标准J-FL-0018 19硅油质量标准J-FL-0019 20虫白蜡质量标准J-FL-0020 21明胶质量标准J-FL-0021 22空心胶囊质量标准J-FL-0022 23红氧化铁质量标准J-FL-0023 24活性炭质量标准J-FL-00241.4中间产品质量标准1.4.1片剂中间产品质量标准1去痛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1 2土霉素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2 3维生素C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3 4盐酸小檗碱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4 5异烟肼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5 6吡哌酸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6 7阿普唑仑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7 8阿司匹林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8 9氨茶碱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09 10安乃近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0 11对乙酰氨基酚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1 1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2 1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3 14甲硝唑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4 15曲克芦丁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5 16曲克芦丁羟丙茶碱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6 17盐酸吗啉胍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7 18氧氟沙星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8 19乙酰螺旋霉素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19 20醋酸泼尼松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10201.4.2胶囊剂中间产品质量标准1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1 2氯霉素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2 3诺氟沙星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3 4阿莫西林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4 5利福平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5 6氨咖黄敏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6 7氨苄西林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7 8头孢氨苄胶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20081.4.3颗粒剂中间产品质量标准1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30011.4.4注射剂中间产品质量标准J-ZC-40011.5成品质量标准1.5.1片剂成品质量标准1去痛片质量标准J-CP-1001 2土霉素片质量标准J-CP-1002 3维生素C片质量标准J-CP-1003 4盐酸小檗碱片质量标准J-CP-1004 5异烟肼片质量标准J-CP-1005 6吡哌酸片质量标准J-CP-1006 7阿普唑仑片质量标准J-CP-1007 8阿司匹林片质量标准J-CP-1008 9氨茶碱片质量标准J-CP-1009 10安乃近片质量标准J-CP-1010 11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标准J-CP-1011 1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质量标准J-CP-1012 1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质量标准J-CP-1013 14甲硝唑片质量标准J-CP-1014 15曲克芦丁片质量标准J-CP-1015 16曲克芦丁羟丙茶碱片质量标准J-CP-1016 17盐酸吗啉胍片质量标准J-CP-1017 18氧氟沙星片质量标准J-CP-1018 19乙酰螺旋霉素片质量标准J-CP-1019 20醋酸泼尼松片质量标准J-CP-10201.5.2胶囊剂成品质量标准1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质量标准J-CP-2001 2氯霉素胶囊质量标准J-CP-2002 3诺氟沙星胶囊质量标准J-CP-2003 4阿莫西林胶囊质量标准J-CP-2004 5利福平胶囊质量标准J-CP-2005 6氨咖黄敏胶囊质量标准J-CP-2006 7氨苄西林胶囊质量标准J-CP-2007 8头孢氨苄胶囊质量标准J-CP-20081.5.3颗粒剂成品质量标准1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质量标准J-CP-30011.5.4注射剂成品质量标准J-CP-40011.6包装材料质量标准1标签质量标准J-BC-0001 2说明书质量标准J-BC-0002 3塞纸质量标准J-BC-00034铝箔(PTP)质量标准J-BC-0004 5聚氯乙烯(PVC)硬片质量标准J-BC-0005 6纸盒质量标准J-BC-0006 7封口签质量标准J-BC-0007 8热合收缩膜质量标准J-BC-0008 9药用塑料瓶质量标准J-BC-0009 10纸箱垫片质量标准J-BC-0010 11纸箱质量标准J-BC-0011 12打包带质量标准J-BC-0012 13封口胶带质量标准J-BC-00131.7质量检验1.7.1原料质量检验1氨基比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1 2苯巴比妥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2 3非那西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3 4咖啡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4 5土霉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5 6维生素C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6 7盐酸小檗碱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7 8异烟肼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8 9吡哌酸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09 10阿普唑仑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0 11阿司匹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1 12氨茶碱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2 13安乃近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3 14对乙酰氨基酚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4 15磺胺甲噁唑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5 16甲氧苄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6 17乙酰水杨酸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7 18非那西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8 19甲硝唑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19 20曲克芦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0 21二羟丙茶碱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1 22香豆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2 23盐酸吗啉胍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3 24氧氟沙星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4 25乙酰螺旋霉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5 26醋酸泼尼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6 27人工牛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7 28马来酸氯苯那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8 29盐酸雷尼替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29 30氯霉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30 31诺氟沙星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31 32阿莫西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3233利福平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33 34氨苄西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34 35头孢氨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10351.7.2辅料质量检验1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1 2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2 3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3 4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4 5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5 6羧甲淀粉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6 7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7 8硬脂酸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8 9乙基纤维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09 10硬脂酸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0 11预胶化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1 12枸橼酸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2 13微粉硅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3 14乙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4 15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5 16滑石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6 17硅油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7 18食用色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8 19虫白蜡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19 20明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20 21空心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21 22聚山梨脂80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22 23红氧化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20231.7.3包装材料质量检验1标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1 2说明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2 3复合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3 4铝箔(PTP)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4 5聚氯乙烯(PVC)硬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5 6药用塑料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6 7小盒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7 8中盒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8 9防伪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09 10热收缩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10 11纸箱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11 12打包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12 13封口胶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30131.7.4中间产品质量检验1去痛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1 2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23维生素C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34盐酸小檗碱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45异烟肼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56吡哌酸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67阿普唑仑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78阿司匹林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89氨茶碱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09 10安乃近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0 11对乙酰氨基酚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1 1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2 1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3 14甲硝唑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4 15曲克芦丁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5 16曲克芦丁羟丙茶碱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6 17盐酸吗啉胍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7 18氧氟沙星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8 19乙酰螺旋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19 20醋酸泼尼松片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0 21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1 22氯霉素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2 23诺氟沙星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3 24阿莫西林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4 25利福平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5 26氨咖黄敏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6 27氨苄西林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7 28头孢氨苄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8 29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40291.7.5成品质量检验1.7.5.1片剂成品质量检验1去痛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12土霉素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23维生素C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34盐酸小檗碱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45异烟肼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56吡哌酸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67阿普唑仑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78阿司匹林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89氨茶碱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09 10安乃近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0 11对乙酰氨基酚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1 1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2 1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3 14甲硝唑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415曲克芦丁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5 16曲克芦丁羟丙茶碱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6 17盐酸吗啉胍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7 18氧氟沙星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8 19乙酰螺旋霉素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19 20醋酸泼尼松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50201.7.4.2胶囊剂成品质量检验1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12氯霉素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23诺氟沙星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34阿莫西林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45利福平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56氨咖黄敏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67氨苄西林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78头孢氨苄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60081.7.4.3颗粒剂成品质量检验1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检验标准操作规程J-ZJ-70011.7.4.4注射剂成品质量检验J-ZJ-80011.8通用检查法1洁净区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J-ZJ-90012洁净区尘粒数测试标准操作规程J-ZJ-90023装量差异检查法J-ZJ-90034含量均匀度检查法J-ZJ-90045黏度检查法J-ZJ-90056红外分光光度法J-ZJ-90067紫外分光光度法J-ZJ-90078高效液相色谱法J-ZJ-90089旋光度测定法J-ZJ-9009 10PH值测定法J-ZJ-9010 11电位滴定法J-ZJ-9011 12乙醇量测定法J-ZJ-9012 13氯化物检查法J-ZJ-9013 14硫酸盐检查法J-ZJ-9014 15铁盐检查法J-ZJ-9015 16重金属检查法J-ZJ-9016 17砷盐检查法J-ZJ-9017 18干燥失重测定法J-ZJ-9018 19炽灼残渣检查法J-ZJ-9019 20易碳化物检查法J-ZJ-9020 21溶液颜色检查法J-ZJ-9021 22澄清度检查法J-ZJ-9022 23粒度测定法J-ZJ-9023 24崩解时限检查法J-ZJ-902425溶出度测定法J-ZJ-9025 26片剂脆碎度检查法J-ZJ-9026 27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J-ZJ-9027 28微生物限度检查法J-ZJ-9028 29薄层色谱法J-ZJ-9029 30熔点测定法J-ZJ-9030 31钠盐鉴别法J-ZJ-9031 32水分测定法J-ZJ-9032 33镁盐检查法J-ZJ-90331.9验证1.9.1工艺验证阿莫西林胶囊工艺验证方案J-YZ-1001头孢氨苄胶囊工艺验证方案J-YZ-10021.9.2设备验证HV-200型V型混合机验证方案J-YZ-2001NJP-400型全自动胶囊填充机验证方案J-YZ-2002DPB-140型多功能自动泡罩机验证方案J-YZ-2003PG-7000A型抛光机(青霉素车间)验证方案J-YZ-2004HV-100型V型混合机验证方案J-YZ-2005NJP-1200型全自动胶囊填充机验证方案J-YZ-2006DPT-140型自动铝塑包装机验证方案J-YZ-2007PG-7000A型抛光机(头孢氨苄车间)验证方案J-YZ-2008 1.9.3清洁验证HV-200型V型混合机清洁验证方案J-YZ-3001NJP-400型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清洁验证方案J-YZ-3002DPB-140型多功能自动泡罩机清洁验证方案J-YZ-3003PG-7000A型抛光机(青霉素车间)清洁验证方案J-YZ-3004HV-100型V型混合机清洁验证方案J-YZ-3005NJP-1200型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清洁验证方案J-YZ-3006DPT-140型自动铝塑包装机清洁验证方案J-YZ-3007PG-7000A型抛光机(头孢氨苄车间)清洁验证方案J-YZ-3008 1.9.4公用系统验证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验证方案J-YZ-4001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J-YZ-4002压缩空气系统验证方案J-YZ-4003储水罐、管道清洗及消毒验证方案J-YZ-4004 2管理标准2.1人员管理1组织机构定岗定编管理规程G-RY-0001 2人员考核聘用管理规程G-RY-0002 3人员定期体检管理规程G-RY-0003 4人员培训教育管理规程G-RY-00045人事劳资管理规程G-RY-0005 6档案管理规程G-RY-0006 7员工主动报告管理规程G-RY-0007 2.2厂房设施管理1厂房设计管理规程G-CF-0001 2厂房施工管理规程G-CF-0002 3厂房验收管理规程G-CF-0003 4洁净厂房管理规程G-CF-0004 5厂房保养、维修管理规程G-CF-0005 6洁净厂房灭菌管理规程G-CF-0006 7一般生产区防火安全管理规程G-CF-0007 8洁净区防火安全管理规程G-CF-0008 9行政管理区防火管理规程G-CF-0009 2.3设备管理1设备选型验收管理规程G-SB-0001 2设备安装运行管理规程G-SB-0002 3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程G-SB-0003 4设备计划检修管理规程G-SB-0004 5设备封存管理规程G-SB-0005 6设备更新报废管理规程G-SB-0006 7设备调拨管理规程G-SB-0007 8设备事故管理规程G-SB-0008 9五金工具与备品备件管理规程G-SB-0009 10计量器具管理规程G-SB-0010 11设备使用管理规程G-SB-0011 12设备润滑管理规程G-SB-0012 13压力容器管理规程G-SB-0013 14锅炉管理规程G-SB-0014 15动火管理规程G-SB-0015 16照明设施管理规程G-SB-0016 17动力管理规程G-SB-0017 18设备管理规程G-SB-0018 19设备日常巡回检查管理规程G-SB-0019 20设备档案管理规程G-SB-0020 21灭火器材存放及使用管理规程G-SB-0021 22设备编号管理规程G-SB-0022 23设备管道状态标志管理规程G-SB-0023 24电器设备管理规程G-SB-0024 25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管理规程G-SB-0025 26计量器具抽检管理规程G-SB-0026 27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管理规程G-SB-0027 28计量单位管理规程G-SB-0028 29计量器具分类编码管理规程G-SB-0029 30计量器具分类管理规程G-SB-00302.4物料管理1物料验收管理规程G-WL-0001 2物料分类编码管理规程G-WL-0002 3包装破损物料管理规程G-WL-0003 4物料入库前清洁管理规程G-WL-0004 5物料入库管理规程G-WL-0005 6标签及类标签管理规程G-WL-0006 7仓储物料状态标志管理规程G-WL-0007 8物料贮存管理规程G-WL-0008 9拆零物料管理规程G-WL-0009 10空心胶囊贮存管理规程G-WL-0010 11物料发放管理规程G-WL-0011 12物料超额发放管理规程G-WL-0012 13退料管理规程G-WL-0013 14物料采购管理规程G-WL-0014 15仓库定置管理规程G-WL-0015 16不合格物料贮存管理规程G-WL-0016 17原辅料称量管理规程G-WL-0017 18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程G-WL-0018 19库存物料盘存管理规程G-WL-0019 20仓库取样室管理规程G-WL-0020 21成品出入库管理规程G-WL-0021 22易燃易爆及危险品管理规程G-WL-0022 23仓库啮齿类、昆虫类动物控制管理规程G-WL-0023 24退回产品接收管理规程G-WL-0024 25库区清洁管理规程G-WL-0025 26特殊药品管理规程G-WL-0026 2.5卫生管理1人员健康管理规程G-WS-0001 2卫生管理规程G-WS-0002 3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G-WS-0003 4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G-WS-0004 5个人卫生管理规程G-WS-0005 6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G-WS-0006 7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G-WS-0007 8工作服管理规程G-WS-0008 9清洁工具管理规程G-WS-0009 10容器清洁管理规程G-WS-0010 11卫生状态标志管理规程G-WS-0011 12特殊清洁管理规程G-WS-0012 13洁净区管理规程G-WS-0013 2.6文件管理1文件编制标准化管理规程G-WJ-0001 2文件起草审核印制保管管理规程G-WJ-00023标准文件颁布与回收管理规程G-WJ-0003 4质量标准编制管理规程G-WJ-0004 5工艺规程编制管理规程G-WJ-0005 6标准操作规程编制管理规程G-WJ-0006 7管理标准编制管理规程G-WJ-0007 8岗位责任制编制管理规程G-WJ-0008 9批记录编制管理规程G-WJ-0009 10状态标志编制管理规程G-WJ-0010 11记录凭证编制管理规程G-WJ-0011 12技术标准编制管理规程G-WJ-0012 2.7生产管理1生产过程管理规程G-SC-0001 2生产、包装指令流转管理规程G-SC-0002 3领料管理规程G-SC-0003 4配料管理规程G-SC-0004 5批号管理规程G-SC-0005 6物料平衡管理规程G-SC-0006 7生产试验管理规程G-SC-0007 8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SC-0008 9灭菌管理规程G-SC-0009 10工艺用水管理规程G-SC-0010 11生产车间结料、退料管理规程G-SC-0011 12产品重新加工管理规程G-SC-0012 13包装材料退库或销毁管理规程G-SC-0013 14批记录管理规程G-SC-0014 15工具柜及工具管理规程G-SC-0015 16工序残料管理规程G-SC-0016 17生产交接班管理规程G-SC-0017 18紧急情况处理管理规程G-SC-0018 19现场试验管理规程G-SC-0019 20中间站管理规程G-SC-0020 21模具管理规程G-SC-0021 22清场管理规程G-SC-0022 23物料进出生产区管理规程G-SC-0023 24工艺查证管理规程G-SC-0024 25车间不合格品管理规程G-SC-0025 26车间包材与类标签管理规程G-SC-0026 27清洁剂、消毒剂管理规程G-SC-0027 28区域状态标志管理规程G-SC-0028 29人员进出一般生产区管理规程G-SC-0029 30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G-SC-0030 31生产事故管理规程G-SC-0031 32安全生产管理规程G-SC-0032 33生产废弃物管理规程G-SC-0033 34生产统计报表管理规程G-SC-003435生产分析会管理规程G-SC-0035 36包装过程管理规程G-SC-0036 37合箱管理规程G-SC-0037 38周转容器管理规程G-SC-0038 39生产原始记录填写管理规程G-SC-0039 40生产用乙醇管理规程G-SC-0040 41生产过程复核管理规程G-SC-0041 42生产定额管理规程G-SC-0042 43精神药品生产复核管理规程G-SC-0043 2.8质量管理1原辅料取样管理规程G-ZL-0001 2包装材料取样管理规程G-ZL-0002 3中间产品取样管理规程G-ZL-0003 4成品取样管理规程G-ZL-0004 5工艺用水取样管理规程G-ZL-0005 6精神药品取样管理规程G-ZL-0006 7产品质量台帐管理规程G-ZL-0007 8包装材料样板管理规程G-ZL-0008 9原辅料、内包装材料超期复验管理规程G-ZL-0009 10物料检验合格放行管理规程G-ZL-0010 11成品放行管理规程G-ZL-0011 12质量责任制管理规程G-ZL-0012 13质量否决权管理规程G-ZL-0013 14质量事故管理规程G-ZL-0014 15产品质量档案管理规程G-ZL-0015 16质量统计月报管理规程G-ZL-0016 17不合格品管理规程G-ZL-0017 18销毁工作管理规程G-ZL-0018 19精神药品销毁管理规程G-ZL-0019 20质量分析会管理规程G-ZL-0020 21成品有效期管理规程G-ZL-0021 22退货管理规程G-ZL-0022 23检验室管理规程G-ZL-0023 24仪器室管理规程G-ZL-0024 25微生物检查室管理规程G-ZL-0025 26取样室、移动取样车管理规程G-ZL-0026 27质量控制点管理规程G-ZL-0027 28留样观察室管理规程G-ZL-0028 29玻璃仪器与器具管理规程G-ZL-0029 30化验室废弃物管理规程G-ZL-0030 31检验管理规程G-ZL-0031 32留样管理规程G-ZL-0032 33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单复核管理规程G-ZL-0033 34检品复检管理规程G-ZL-0034 35检验文件管理规程G-ZL-003536标准品与对照品管理规程G-ZL-0036 37标准溶液(滴定液)管理规程G-ZL-0037 38检定菌管理规程G-ZL-0038 39培养基管理规程G-ZL-0039 40菌检室卫生管理规程G-ZL-0040 41化验试剂配制管理规程G-ZL-0041 42化学试剂使用管理规程G-ZL-0042 43化学试剂贮存发放管理规程G-ZL-0043 44化验室易燃易爆品管理规程G-ZL-0044 45剧毒物品管理规程G-ZL-0045 46检测仪器、设备管理规程G-ZL-0046 47化验室安全管理规程G-ZL-0047 48化验室防火防爆管理规程G-ZL-0048 49取样用具管理规程G-ZL-0049 50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G-ZL-0050 51原辅料、包装材料部分项目免检管理规程G-ZL-0051 52玻璃仪器清洁管理规程G-ZL-0052 53玻璃量器校正管理规程G-ZL-0053 54生产过程监控管理规程G-ZL-0054 55仓库监控管理规程G-ZL-0055 56清场检查管理规程G-ZL-0056 57有效数字修约管理规程G-ZL-0057 58检验记录管理规程G-ZL-0058 59合格证发放粘贴管理规程G-ZL-0059 60物料供应商确认管理规程G-ZL-0060 61验证管理规程G-ZL-0061 62再验证管理规程G-ZL-0062 63验证文件管理规程G-ZL-0063 64《GMP规范》自检管理规程G-ZL-0064 65A类用户投诉处理标准工作程序G-ZL-0065 66B类用户投诉处理标准工作程序G-ZL-0066 67C类用户投诉处理标准工作程序G-ZL-0067 68用户投诉管理规程G-ZL-0068 69药品不良反应监察管理规程G-ZL-0069 70向药监机构报告公司质量情况管理规程G-ZL-0070 2.9销售管理1销售记录管理规程G-XS-0001 2产品销售管理规程G-XS-0002 3用户意见报告管理规程G-XS-0003 4产品召回管理规程G-XS-0004 5经济合同管理规程G-XS-0005 6产品退货管理规程G-XS-0006 7精神药品销售商审核管理规程G-XS-0007 8精神药品销售管理规程G-XS-00083工作标准3.1岗位责任制1总经理岗位责任制Z-GW-0001 2生产副总经理岗位责任制Z-GW-0002 3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Z-GW-0003 4办公室职责Z-GW-0004 5办公室主任岗位责任制Z-GW-0005 6人事劳资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06 7档案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07 8保安负责人岗位责任制Z-GW-0008 9保卫人员岗位责任制Z-GW-0009 10厂区清洁工岗位责任制Z-GW-0010 11炊事员岗位责任制Z-GW-0011 12质量保证部职责Z-GW-0012 13质量保证部部长岗位责任制Z-GW-0013 14生产质量监督员岗位责任制Z-GW-0014 15物料质量监督员岗位责任制Z-GW-0015 16用户投诉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16 17GMP文件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17 18销售质量监督员岗位责任制Z-GW-0018 19中心化验室职责Z-GW-0019 20中心化验室主任岗位责任制Z-GW-0020 21质量检验员岗位责任制Z-GW-0021 22微生物测定员岗位责任制Z-GW-0022 23仪器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23 24留样观察员岗位责任制Z-GW-0024 25标化员岗位责任制Z-GW-0025 26试剂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26 27计划财务部职责Z-GW-0027 28计划财务部部长岗位责任制Z-GW-0028 29主办会计岗位责任制Z-GW-0029 30财务出纳岗位责任制Z-GW-0030 31材料会计岗位责任制Z-GW-0031 32营销副总经理岗位责任制Z-GW-0032 33供应销售部职责Z-GW-0033 34供应销售部部长岗位责任制Z-GW-0034 35销售员岗位责任制Z-GW-0035 36销售内勤员岗位责任制Z-GW-0036 37采购员岗位责任制Z-GW-0037 38库房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38 39设备动力部职责Z-GW-0039 40设备动力部部长岗位责任制Z-GW-0040 41设备管理员岗位责任制Z-GW-0041 42设备维修员岗位责任制Z-GW-0042。

土霉素片生产工艺规程

土霉素片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土霉素片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土霉素片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车间主任、工艺员、班长、操作工、QA。

规程: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1.1通用名称:土霉素片汉语拼音:Tumeisu Pian英文名:Oxytetracycline Tablets1.2剂型:片剂1.3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1.3.1处方(共制成10000片)土霉素 2500g淀粉 200g10%淀粉浆 0.6Kg(相当于干淀粉60g)*干淀粉 240g*硬脂酸镁 50g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药品的生产批文:批准时间:质量标准编号:2.生产工艺流程:←↓→ ↓←↓ ←← →←→一般生产区 三十万级生产区3.生产工艺操作与工艺技术参数中关键的注意事项: 3.1操作过程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1.1配料工序:● 按SOP-MN/G-001-00原辅料处理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对主药、淀粉分别进行粉碎过60目筛处理,硬脂酸镁、干淀粉过80目筛,放备料间备用。

● 按SOP-MN/G-003-00粘合剂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制备粘合剂(10%淀粉浆):以生产50万片计,取淀粉3kg ,先用3kg 纯化水将淀粉搅拌成混悬液,再加入煮沸的纯化水用冲浆法冲至50 kg ,搅拌均匀置冷即可● 将处理好的主药、淀粉准确称量,按SOP-MN/G-004-00湿法制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以每料35 kg 分别置于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锅中,按SOP- EQ/G-005-00 HLSG110型湿法混合颗粒机标准操作规程开动搅拌桨和切碎刀运作两分钟后加入适量粘合剂,将软材切割成均匀的湿颗粒(约七分钟)。

● 按SOP-MN/G-005-00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湿颗粒置于热风循环干燥柜,按SOP-EQ/G-006-00 FL-IIIA热风循环干燥柜标准操作规程,开启蒸汽阀、风机,箱内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约为4.5小时。

干燥过程中每两小时翻粉一次,收粒时水份应控制在3-5%范围内。

GMP质量体系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GMP质量体系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GMP质量体系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GMP质量体系是一种对药品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体系,对于土霉素片的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是指对土霉素片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进行检验的具体操作规范,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GMP质量体系土霉素片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引言】土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药品,其质量安全无可忽视。

中间产品检验是土霉素片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中间产品的检验,可以确保土霉素片的质量符合药典规定和公司标准,保障患者用药效果和安全。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土霉素片中间产品的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一、检验范围与目的】1.检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土霉素片生产中的各个中间产品的检验工作。

2.检验目的:(1)确保中间产品符合药典规定和公司标准;(2)及时掌握中间产品的质量状况,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保证制剂质量。

【二、检验仪器与设备】1.电子天平、显微镜、光谱仪等常规实验室设备。

2.定质管、过滤器等辅助设备。

3.标准物质、参比品、试剂等。

【三、检验操作】1.样品的收取与保存(1)根据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点,收取相应量的中间产品样品,确保样品代表性。

(2)将样品按规定保存,避免受潮、热源辐射等。

2.外观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白色背景下,进行外观观察;(2)观察样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外观特征;(3)记录观察结果。

3.理化指标检验(1)准备符合要求的试剂、标准物质和参比品;(2)根据药典规定和公司标准,进行理化指标的检验,如溶解度、酸度、碱度、水分含量等;(3)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4)对于溶解度等需要检验多个样品的指标,进行重复检验,计算平均值。

4.有效成分检验(1)准备符合要求的试剂、标准物质和参比品;(2)根据药典规定和公司标准,进行有效成分的检验,如土霉素的含量检验;(3)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4)对于含量等需要检验多个样品的指标,进行重复检验,计算平均值。

0.125g土霉素片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0.125g土霉素片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广东美好制药工艺再验证报告报告名称:土霉素片生产工艺验证报告报告编号:VM-PS-129-201验证项目:各个工序的关键工艺参数、质量及收率是不是稳固可控。

验证时刻: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土霉素片生产工艺验证报告1 概述:本报告所执行的验证方案是“土霉素片生产工艺验证方案(VM-PS-129-101)”。

验证的目的是验证本生产工艺进行稳固性和可控性,验证进程进展顺利,实施程序内容均按方案执行。

验证时刻:验证批号:2 验证进程及结果标准成品质量标准土霉素片查验项目及质量指标半成品质量标准土霉素片中间体查验项目及质量指标验证明施年月在口服固体制剂车间进行了三批土霉素片生产。

具体内容见土霉素片批生产记录(批号:、、共三批)3 验证方式及要求工艺流程图:见附录1(土霉素片生产工艺流程图)批量:<550kg。

处方及工艺:物料名称处方土霉素折纯含量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干淀粉10%淀粉浆制粒原辅料重量40%左右制成 10000片验证实验数据记录验证项目制粒工序参数(表1)表1 制粒工序参数操作人:复核人:日期:结论:。

3. 总混3.5.2.1目的:验证按生产操作规程规定的转速和总混时刻是不是合理。

.2 实验条件:设定多项动运三维混合机转速5转/分钟。

3.3 评估项目:含量、均匀性。

3.4 取样方式:混合时刻为30分钟取样;取样方式:每批在多项动运三维混合机物料中,用采样器取不同深度的5个点, 1次取样共获5个样品,按法定标准方式检测含量。

3.5.2.5 同意标准:查验颗粒目测颗粒颜色均匀、水分≤%之间,颗粒含量%~%而且同一混合时刻含量的相对平均标准误差%之内那么混合时刻符合工艺要求。

3.6 验证实验数据记录混合时刻30分钟查验人:复核人:查验日期:复核日期:混合时刻30分钟查验人:复核人:查验日期:复核日期:混合时刻30分钟查验人:复核人:查验日期:复核日期:.7 结论:。

压片3 目的:验证按所设计的参数压片,压出的片子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土霉素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土霉素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 摇匀 , 使成 1 0 0 0 山 l , 精 密量 取 5 m l , 置5 0 m l 量瓶 中 , 加灭 菌磷 酸盐缓 冲液 ( p H 6 . 0 ) 稀释至刻度 , 摇匀( 1 0 0  ̄ / m 1 ) , 分 别吸取上述溶液各 l O m 1 分置 5 0 m l 、 l O O m l 量瓶 中 ,分别加灭 抗生素微生 物测 定法和高效液 相色谱法均能够对 土霉 素 菌磷 酸盐缓 冲液 ( p H 6 . 0 ) 稀释成每 m I 含2 0和 1 0 土霉素单位 片进行定量分析 ,用不 同的方法测 定土霉素含量 的结果 略有 的溶 液 , 作为对照品的高低浓度溶液 。 2 . 1 . 2 样 品溶液 的制备 : 精 密称 取盐 酸土霉素片 l O 片, 研细, 精 不 同, 但对 不合格药 品检 测结果差 异较大。比浊法相对管碟 法 与高效液 相法 更接近。 密称取适 量 ( 约相 当于土霉 素 2 5 0 m g ) 置2 5 0 m l 容 量瓶 中 , 加 可信限率更好 , 4讨 论 0 . 1 m o l / L盐酸溶 液 5 0 m l 使溶解 后 , 加水稀 释至刻 度 , 摇匀 , 使 . 1抗生素微 生物检 定法管 碟法测 定土霉 素片 的含量 检验 周 成1 0 0 0 m l , 精 密量取 5 m l , 置5 0 m l 量瓶 中 , 加灭菌磷 酸盐缓 4 检验步骤烦琐 , 对不合格 检品需要重新调整估计效价 检 冲液( p H 6 . 0 ) 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1 O 0 I x / m ] ) , 分别吸取上述溶液 期长 , 各1 0 m 1 分置 5 0 m l 、 1 0 0 m l 量瓶 中 ,分别 加灭菌磷 酸盐 缓冲液 测 , 引起试 验误差 的因素很多 , 重现性差 。 ( p H 6 . 0 ) 稀释成每 Ⅱ d含 2 O和 1 0土霉素单 位的溶液 , 作 为样 4 . 2抗生素 微生物检 定法 比浊法测 定土霉 素片 的含 量检验周 期较短 , 检验相对快速 , 对不合格检 品也需要重新调整估计效 品的高低浓度溶液 。 检验所 用材料更 经济 , 所得结果更准确。 2 . 1 . 3样品测定 : 按照药 品检 验操作规 程 , 制 备底层 和菌层 , 放 价检测 , . 3高效液相法测定土霉 素片的含量检验周期短 ,检验 快速 、 置钢 管 , 按二剂量法分别加人 高低 浓度 的标准 品和样 品溶液 , 4 3 6 ℃培养 1 8 小时。用 Z Y 一 3 0 0 I V抑菌圈 自 动测量 分析仪计算 准 确 , 重现性 好 。《 美 国药典 》 土 霉素 、 盐 酸土霉 索均 采用 与 含量及可信限率等。 2 0 1 0 年版《 中国药 典》 盐酸 土霉 素基 本一致的高效液相含量测 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已为检验机构基本配置仪器, 现行的 2 . 2 抗生素微 生物 检定法 ( 比浊法 ) 嘲 2 . 2 . 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取上述标准品溶液( 1 O  ̄ / m 1 ) , 分别吸 土霉素片质量标准应该重新修订。 取上述溶液各 l m 1 分置 5 0 m l 、 1 0 0 m l 量瓶中, 分别加灭菌磷酸 4 . 4 土霉素片作为一 种廉 价的抗生素药 品 , 近年来 出现了不少 盐缓 冲液 ( p H 6 . 0 ) 稀释成 每 r n l 含0 . 2 和0 . 1 土霉素单位 的溶 批 次含量很低 的劣质 药 品 , 快速、 准确 、 重现性好 的含量测 定 液, 作为对照品的高低浓度溶液 。 方法对打击这种违法行为有重要 的意义 。 2 . 2 . 2 样 品溶液 的制备 : 取上述样 品溶液( 1 O m 1 ) , 分别吸取上 参考文献

HPLC法测定土霉素片中土霉素的含量

HPLC法测定土霉素片中土霉素的含量
图 1 HPLC图 a阴性样品溶液;b对照品溶液;c供试品溶液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液各 20、 30、50、60、80mL分别置 25mL量瓶中,加 001mol· L-1 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依次进样 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 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浓度(μg·mL-1)为横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1611x+04119(r= 09999),结果表明土霉素在 7941~16763μg·mL-1浓度范 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进样 10μL,重复进样 6 次,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结果 RSD=04%(n=6), 表明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取批号为 16030224的样品,按 222项 下制备供试品溶液 6份,分别进样 10μL,依上述色谱条件测 定,土霉素的平均含量为 988%,其 RSD为 05%(n=6)。 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 0、2、4、6、8、 12h进样测定,结果土霉素峰面积的 RSD为 08%(n=6),表 明供试品溶液在 12h内稳定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测知含量的土霉素片样品 9份,每 份 0338g,置 500mL量 瓶 中,分 别 精 密 加 入 土 霉 素 对 照 品 8mg、10mg、12mg,每个浓度各 3份,加 001mol·L-1盐酸溶液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土 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982%,RSD为 04%(n= 9)。 29 含 量 测 定 取 土 霉 素 片 样 品 3批 (批 号:16030224,
作者简介:刘 玲,女 (1983-)。 职 称:主 管 药 师。 主 要 从 事 药 品 检 验。Email:liuling198238@sinacom

土霉素片(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土霉素片(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制定土霉素片的内控质量标准,规范公司土霉素片的生产过程。

二、适用范围:土霉素片的生产。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四、正文:土霉素片本品为土霉素(C22H24N2O9)应为标示量的92.0%~108.0%。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片。

【鉴别】(1)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土霉素25mg),加热乙醇25ml,浸渍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取残渣约0.5mg加硫酸2ml,即显深朱红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以0.1mol/L的盐酸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水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ug的溶液;另取土霉素对照品适量,用水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ug的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53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为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PH 值适应范围应大于8.0);以0.05mol/L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75:20:5)(用氨试液调节PH值至8.0±0.2)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8ml;柱温35℃;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土霉素峰计算不低于2500,土霉素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测定法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土霉素250mg),置500ml容量瓶,加0.1mol/L盐酸溶液10ml 使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土霉素对照品25mg,同法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片中间体(颗粒)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片中间体(颗粒)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片中间体(颗粒)的含量
邱广成;高宏艳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07(020)005
【摘要】目的:改进土霉素中间体(颗粒)的检验方法,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替代光电比色法.结果: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结论:此法优于原方法.【总页数】2页(P434-435)
【作者】邱广成;高宏艳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剂厂,150086;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剂厂,15008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2
【相关文献】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中间体的含量 [J], 关成山;孟庆红
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片含量 [J], 白丽;刘国俊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片的含量 [J], 李秀珍;孟庆法
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片含量 [J], 沙明;刘晋荣
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片的含量 [J], 孙宜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为检验土霉素片中间产品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用于土霉素片中间产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1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片。

2 鉴别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乙醇 2.1.2 烧杯
2.1.3 水浴锅 2.1.4 量杯
2.1.5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克) 2.1.6 电炉
2.1.7 漏斗
2.2 项目与步骤
2.2.1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土霉素25mg),加乙醇25ml,浸渍20分钟,滤过,滤
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土霉素的鉴别法(1)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为符合规定。

3 检查
3.1 试剂与仪器
3.1.1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克) 3.1.2 AB-2片剂脆碎度仪
3.1.3 BJ2A片剂崩解仪
3.2 项目与步骤
3.2.1 重量差异:照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SOP-QC-334-00)检查,±7.5% 重量
差异限度为符合规定。

3.2.2 崩解时限:取本品6片,按崩解时限检查法(SOP-QC-330-00)检查,各片应在
15分钟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崩解不完全,应另取6片按同样方法复试,全部崩解完全均为
符合规定。

3.2.3 脆碎度:取本品约25片,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按脆碎度检查法 (SOP-QC-333-00)检查,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如减失重量超过1%时,可复检2次,3次的平均减失重量不得过1%,并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为符合规定。

4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于土霉素0.25g),置250ml量瓶中,加盐酸(0.1mol/L)50ml,振摇,使土霉素溶解后,再加灭菌水稀释至每1ml 中约含1,000单位的悬浮液;摇匀,静置,精密量取悬浮液适量,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SOP-QC-339-00)操作。

4.1 试剂与仪器
4.1.1 抗生素检定培养基Ⅱ(6.5~6.6) 4.1.2 磷酸盐缓冲液(PH6.0)
4.1.3 藤黄微球菌悬液 4.1.4 土霉素标准品
4.1.5 容量瓶(50ml,100ml) 4.1.6 灭菌刻度吸管,滴管
4.1.7 双碟 4.1.8 陶瓦盖
4.1.9 钢管放置器 4.1.10 电热隔水培养箱
4.1.11 称量瓶 4.1.12 CHB-1抗生素效价测量仪
4.1.13 电子天平(万分这一克) 4.1.14 超净工作台
4.1.15 酒精灯 4.1.16 三角烧瓶(50ml,150ml)
4.1.17 量筒(100ml) 4.1.18 镊子,接种棒
4.2 检验步骤
4.2.1 培养基的制备:称取抗生素检定培养基Ⅱ(PH6.5~6.6)28.5g,加水1000ml,加热溶解,分装,121℃高压灭菌30分钟,备用。

4.2.2 磷酸盐缓冲液(PH6.0)制备:称取磷酸氢二钾2g与磷酸二氢钾8g,加水使成1000ml,滤过,经121℃蒸气灭菌30分钟,备用。

4.2.3 藤黄微球菌悬液的制备:取藤黄微球菌(28001)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盛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在26~27℃培养24小时,临用时用培养基Ⅲ将菌苔
洗下,合并菌液至灭菌大试管中,备用。

4.2.4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4.2.4.1 将标准品从冰箱取出,使与室温平衡,准确称取土霉素对照品58mg 置50ml 容量瓶中,加(0.1mol/L) 盐酸溶液5ml 溶解,加灭菌水至刻度,精密吸取10ml 置25ml 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 (PH7.8) 稀释至刻度,备用。

4.2.4.2 高剂量标准品的制备: 精密吸取4.2.4.1制备的标准溶液2ml ,置50ml 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 (PH6.0) 稀释至刻度,备用。

4.2.4.3 低剂量标准品的制备: 精密吸取4.2.4.1制备的标准溶液2ml ,置100ml 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 (PH6.0) 稀释至刻度,备用。

4.2.5 样品溶液的制备:
4.2.
5.1 取本品20片,研细,精密称取重约0.66g 置250ml 容量瓶中,加 (0.1mol/L) 盐酸液100ml ,振摇,使土霉素溶解后,再加灭菌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 置25ml 容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 (PH
6.0) 稀释至刻度,备用。

4.2.
5.2 高剂量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4.2.5.1制备的样品溶液5ml ,置50ml 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 (PH
6.0) 稀释至刻度,备用。

4.2.
5.3 低剂量样品的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4.2.5.1制备的样品溶液5ml ,置100ml 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 (PH
6.0) 稀释至刻度,备用。

4.2.6 双碟的制备 :按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SOP-QC-339-00)操作。

4.2.7 小钢管的放置:按抗生素微生物检法 (SOP-QC-339-00)操作。

4.2.8 滴管、培养与测量:按抗生素微生物检法 (SOP-QC-339-00)操作。

5 记录与计算:
用电脑测试,计算、统计分析的打印纸贴附于记录后。

本品含土霉素 (C 22H 24H 2O 9)为标示量的90.0%~110.0% 为符合规定。

按下列计算土霉素的最终效价:
P T =P ×
%100 T
d ds
PT :为样品的真实效价
P :为样品(相当于标示量或估计效价)的百分数
对照品:
ds=
()
25
/mg u W 红霉素对⨯
ds :为对照品每1ml 中约含1000单位浓度; W 对:为对照品称样量;
样品: dT=
25
标示含量
⨯V
dT :为样品的每1ml 中约含1000单位浓度; V :样品的吸取量;
效价比值(R)的计算值,若低于90%或高于110%均应重新测定,可信限率≤5%。

6
规格: 0.25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