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公开课
第10讲 水循环-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10讲 水循环-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d527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1.png)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0讲水循环【基础知识梳理】一、水循环的种类和环节※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1、水循环含义水循环指水通过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作的过程。
2、三种水循环比较3、水循环按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其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循环,参与环节最多的是海陆间大循环。
4、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其中与人类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有关的环节是地表循环,植树造林会增加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
5、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①风力大小,风力大携带水汽就多②距海远近,距离海洋近携带水汽就多6、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①降水量,短时间降水量大地表径流量会增大②地表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多地表径流变小③流经地区的地貌,流经喀斯特地貌和沙质土壤区,河流易下渗严重地表径流小④人类活动,沿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使得水量变小。
二、水循环的意义(1)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的主要纽带。
(2)环节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塑造了地表的形态。
三、河流的常考知识点1、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1)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2)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长短,流向;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河网密度大小;河道曲折状况;落差2、河流含沙量分析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因素:(1)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差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
(2)土质,土质松则含沙量高,反正则低。
(3)降雨强度,降雨强度大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
(4)地势,地势落差大则含沙量高,地势平缓则含沙量低。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8讲 水循环和洋流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8讲 水循环和洋流](https://img.taocdn.com/s3/m/95eadc1c52d380eb62946d8b.png)
河流特点: (1)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2)冬季封
冻,河水断流;(3)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汛期: 典型分布区:
夏季 我国西北内陆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东北河流的春汛
流量(立方米) 700 季节性积雪 600 融水补给 500 春汛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数字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 加利福尼亚寒流 、 ② 秘鲁寒流 、③ 东澳大利亚暖流 、 ④ 北太平洋暖流 。 (2)洋流①、②从 高纬 (高纬、低纬)流向 低纬 (高纬、低纬) ,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寒流 ;洋流③④从 低纬(高纬、低纬) 流向 高纬 (高纬、低纬),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暖流 。 (3)甲处是 北海道 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 寒暖流交汇形成 。 与该渔场成因相同的另外两个大渔场是 北海渔场 、 纽芬兰渔场。
b
a d
c
23 ° 26 ′ N
(三)洋流的地理意义
1.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输送和交换 ,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90 °N 环流 西风漂流 30°N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60°N
0° 30°S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环流 90°S
40°S 60°S
2.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 的作用。 增温、增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如,西欧的 形成,就得益于暖 湿的北大西洋暖流。也正是受它的影响,位于北极圈内的 俄罗斯西北部的 摩尔曼斯克港 ,终年不冻。
南半球 寒流
北半球 暖流
南半球 暖流
70°
海洋 秘 鲁 寒 寒 流 流 大 洋 东 岸
陆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7ba232738762caaedc33d425.png)
地理班课复习课教案年级科目教师班级日期时段课型复习课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纲要求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利用表格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重难点)教与学过程析考题明考向一、看高考题并思考:高考题考点是什么?用什么的形式考的?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 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 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 坡面B.洪积扇C. 河谷D.湖盆8.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 湖盆蒸发量增多B. 盐湖面积缩小C. 湖水富养化加重D. 湖水盐度增大◎考察过程和主要环节出目标明知点1.利用表格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重难点)目标一:利用表格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一.1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了解水体的分类以及理解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学与练达目标(1)水、水体和水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的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即水(物质)水体(水的分布)水圈(外部圈层)(2)水体的分类(3)陆地水①概括项目内容概念分布在陆地上(包括地上和地下)的各种水体的总称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储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47%意义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来源主体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直接利用不多②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A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主要不给来源。
2024年度-高考地理复习水循环专题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百
![2024年度-高考地理复习水循环专题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百](https://img.taocdn.com/s3/m/5fc7b04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6.png)
一等奖百目录•水循环基本概念与过程•河流地貌与河流作用•海洋水循环与海洋环境•湖泊、沼泽和地下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及应对措施•水循环专题知识拓展与应用水循环基本概念与过程水循环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水循环意义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体不断得到更新,世界海洋平均更新周期为5800年。
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上来看,海洋、陆地和大气中的水量,以及各种水体中的水量基本保持不变。
水循环定义及意义蒸发、降水、径流等过程蒸发蒸发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由蒸发产生的水汽进入大气并随大气活动而运动。
其中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还来自大陆表面的蒸散发。
降水大气层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
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
径流降水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中成为土壤水,其余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
水体更新水循环通过蒸发、降水、径流等过程不断更新地球表面的水体。
这种更新使得水体中的物质和能量得以交换和传输,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同时,水体的更新也有助于调节地球的气候和温度。
地球表面水体分布地球表面的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约71%。
地球表面水体分布与更新河流地貌与河流作用河流地貌类型及特点冲积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河谷地貌特点河谷形态多样,横剖面呈“V”形或“U”形,纵剖面坡度不一,常有急流、瀑布。
河流地貌类型包括河谷、冲积平原、河漫滩、三角洲等。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精讲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精讲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0739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c.png)
拓展提升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 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地下水水位升高, 有 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利 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 影 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响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加,地表 径流减少
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水汽输送,b和g表示降水,c、h表示径流,d表示海上水汽蒸发,e、 f表示陆地上的蒸发。海陆间水循环至少包括海上水汽蒸发(d)、水汽输送(a)、陆地上降水(b)、 径流(c)等这几个环节,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丰沛降水,此时海陆间循环最活跃,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010—2017年,伊塞克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和原
因分别是( A )
A.减小,蒸发耗散 B.减小,入湖径流变少 C.增加,融冰增加 D.增加,入湖径流变多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2010—2017年伊塞克湖水量平衡余项呈负值,故面积呈减小趋势,CD错; 与2010年之前相比,其蒸发量增加,入湖径流量基本不变,说明湖泊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蒸发 耗散,A对,B错。故选A。
针对练习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3.关于图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a环节促进降水的产生②b环节促进水资源更 新③c环节向大气输送水汽④d环节向海洋输送 泥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表示水汽输送,主要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完成,包括包括季风、西风、信风、东风等各 种盛行风,促进降水的产生,①正确;b表示降水、 降水径流等环节,可以促进水资源更新,② 正确;c表示径流,不能向大气输送水汽,③错误;d环节由海面指向空中,应表示海水蒸发,④ 错误。综上,①②正确,故选A,BC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与水循环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与水循环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f15a8402768e9950e738f6.png)
等 温 线 法
规
法
律
法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二)洋流分布(fēnbù)规律
应用
陆
③
陆
(1) 地 ② 30°N ④ 地
①
145°E 120°W
陆 ③
(3)
地 60°N
陆 ②
地
陆里约热内卢①
陆
①
(2)
◎
地②
30°S
④地
③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跟踪(gēnzōng)检测(07江苏 高考)】
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
洋流地 理(dìlǐ)
意义
第十七页,共33页。
二捕
提取有效信息
【07年宁夏高考试题 】读右图,回答(1) ~(2)题。
经纬网
洋流
海陆位置
三思
信息的作用
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第十八页,共33页。
(1)定位置(2)定方向
一.经纬网 作用(zuòyòng()fāngxiàng)(3)定时间
思考:
(4)定距离
(四)等温线判断 (pànduàn)洋流性质
【复习巩固】下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假 定①②为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致,则 ?( ) C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2)图中洋流对相邻 (xiānɡ lín)陆地环境的D影 响是?( )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
5、水循环的意义 (1)使地表物质运动,塑造地表形态。
(2)伴随能量在地理环境中转化和交换。
(3)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水循环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dba368e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1.png)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有 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同时由于水域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利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
影 从而增加降水量。
响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1) 加强宣传教育,实行“梯级 水价”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2) 重视和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培育作物新品种, 种植耐旱作物。 (3)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 用率 ,如工业废水回收利用; 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
地面性质(地质、土壤)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 河流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强
人类活动
沿岸生产、生活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
岩石缝隙 地下水埋藏条件 补给量 地形、地质构造 人类活动
注意: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 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 下暗河众多,储存众多的地下水。 基岩为主,地表水难以存留且下渗少,导致土壤中含水量少。
地形 洋流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少。 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4)影响下渗的因素
第一种情况: 植被
A
B
C
说明:植被条件越好,越_有__利__于___下渗。 植被有_涵__养__水__源__、__保__持__水__土__作用。
4)影响下渗的因素
第二种情况: 坡度
A
B
C
说明:地表坡度越小,越_有__利__于__ 下渗。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湘教版)(62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湘教版)(6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d898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f.png)
东北地区
西北干旱、 永久性积雪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河流
半干旱地区 和冰川融水 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和青藏地区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 ②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 ③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 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 ⑤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 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 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 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 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 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答案】❶碎石 ❷下渗 ❸降水 ❹地下淡水 ❺地下咸水 ❻倒灌 ❼升高 ❽大 ❾集水 (1)B (2)D
[核心归纳]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带海—信陆——风热—带力—、性—西质—风差—带异—、形—极成—的 地——东季—风风—带→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 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多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能加大降水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3689eb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9.png)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
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
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
3.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关键信息点拨
人工岛是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地表物质较疏松,透水性较强,利于 地表水 下渗 。
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接受的大气降水数量较 少 ,蓄水量 有限 。 图中淡、咸水界线是岛屿淡水与海洋咸水相互平衡的结果,岛内地下淡水依靠 大气降水 补充,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利于保持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一 旦降水量少,海水入侵,界线向岛内 退缩 ,甚至导致淡水消失;岛屿宽度不足, 两侧的海水入侵严重,会挤占淡水空间。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影响蒸发
影响下渗
如人工降雨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 少下渗
3.水平衡 (1)原理 ①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 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 ②一个区域长期来看水量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 内,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 出,则水量减少。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蒸发 植物蒸腾
循环水量__少__,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2)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是海陆间联 系的主要纽带;④塑造着 地表形态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0d35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9.png)
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 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 指出图7中地表组成物质和 地形起伏的特点(6分),并 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 (4分)。
海拔(m) 400
300
200
100
0 0
风化物 断裂 基岩裂隙 基岩
地下水开采点
10
20
图7
距离(km) 30
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2分);厚度大(2分);地 形起伏和缓(2分)。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 有利于延缓地下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答案:降水量基本不变化, 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的数 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考向及案例分析
案例四 【2018年全国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直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 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 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知识拓展
(1)有利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修建水库
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 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 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
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 多,从而会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 保护湿地
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 多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公开课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0ec06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2.png)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公开课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保险合同的要素?A.保险人B.保险标的C.保险费率D.保险金额答案:C.保险费率。
2、哪种类型的保险合同不涉及保险标的?A.人寿保险B.财产保险C.健康保险D.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答案:A.人寿保险。
3、在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享有何种权利?A.要求保险人按合同约定赔偿损失B.要求修改或解除保险合同C.要求增加或减少保险金额D.要求中止或终止保险合同答案:A.要求保险人按合同约定赔偿损失。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A.双方有偿合同B.双方要式合同C.单方约束合同D.单方承诺合同答案:D.单方承诺合同。
5、在下列哪个选项中,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A.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B.被保险人自杀、自残、斗殴、酗酒、犯罪等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C.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责条款中的情形D.被保险人故意制造的意外事故答案:D.被保险人故意制造的意外事故。
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研讨会上,我们深入探讨了《课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这一重要课题。
水循环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过程,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我们回顾了水循环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子在不同的状态之间不断转化和流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和植物蒸腾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
然后,我们探讨了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
水循环过程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多样性。
例如,降雨的分布和数量会影响气候和地貌的形成;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而植物蒸腾则可以调节气候和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平衡。
我们还强调了水循环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各个领域的重要资源。
水循环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活动。
例如,气候变化引起的降雨分布变化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城市化引起的地表径流变化可能会影响城市排水系统和生态环境;而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大量消耗可能会引起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与此相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017年9月8日表示,最新卫星监测资料显示,青 海湖面积达4476.06平方千米,较去年同期扩大51.07平方千米,基本逐渐恢复1970年 代原貌。
2021/3/7
❖ 为何有湖泊面积在扩大,有的湖泊却在缩小?
❖ “收入”>“支出”——扩大
❖ “收入”<“支出”——缩小
C. 湖2021水/3/7 富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2016·全国卷Ⅲ·T7~9(12分);
水循环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
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
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
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2021/3/7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全国卷Ⅰ·T1~3(12分);
• 思考该区域为何蒸发量较大?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是多少?
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光照时间长; 210mm 相较于降水量而言,蒸发能力强;但同降水丰富 的地方相比,实际蒸发量小。
2021/3/7
影响因素 举例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下降水不同,如赤道低
大气环流 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
❖ 通常湖泊水分收入途径有哪些?内流湖、外流湖水
分支出的途径分别有哪些? ❖ 降水、径流汇入、地下水补给;
水循环
❖ 内流湖:蒸发、下渗;外流湖:蒸发、下渗、径流。
2021/3/7
2017·全国卷Ⅰ·T6~8(12分);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 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 题。
Hale Waihona Puke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自然因
子
环节 自然因素
蒸发
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裸露的水域表面 积、植被;
降水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水汽输送 信风、西风、季风;
地表径流
补给类型、年降水量、流域面积、植被(沼 泽)、蒸发、下渗;
下渗
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 续时间
可人为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2021/3/7
2021/3/7
围填湖泊、地表硬化之前
下 渗
削减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汇入, “蓄洪”功能
下 渗
下 渗
削减地表径流
围填湖泊、地表硬化之后
硬化增加地表径流; 暴雨等因素抬升地表径流水位
容量减小
下
内涝
2021/3/7
渗
蒸发 蒸腾
降水
地表 径流
2021/3/7
影水响体水循环修(水环库、节退)耕的还人湖为/围因湖造田、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2021/控3/7 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学习目标与课堂结构
掌握水循环的原理及各环节。 探究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子。
探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课前自 主复习
2021/3/7
课堂互 动探究
课后巩 固提升
影响蒸发的自然因子
• 材料一:图为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 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沼泽(植被)拦蓄地表径流,使洪峰 峰值削减、形成时间延迟。
2021/3/7
湖水主要的补给来源是什么?冰川消退后,湖水补给量 如何变化?还有什么因素导致大盐湖盐度升高,变成咸 水湖?
地表径流汇入——冰川融水; 减少;蒸发;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2021/3/7
影响下渗的自然因子
2021/3/7
子水量
跨流域调水、农业旱改水
植被、湿地 保护/破坏湿地、植树造林
改变蒸发量 促进水汽凝结
人工降雨
水量、季节分配、 年际变化
内流河引水、修水 库、跨流域调水
植被湿地
保护/破坏湿地、植树造林
下渗
城市路面硬化/铺透水砖
坡度
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
小结
2021/3/7
高考 典例
•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高三一轮复习研讨会
水循环
2021/3/7
情境导入
近年来世界著名很多湖泊面积都在减少的过程中。譬如建国之 初武汉拥有127个湖泊,但目前却仅存30多个;内蒙古岱海面积 曾经达到200平方千米,而现今仅为78平方千米; 1960年咸海 68000平方千米,2010年咸海面积仅有8739平方千米,50年间咸 海面20积21/3/7一共萎缩87.12%……
水循环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B.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坡面
B.洪积扇 C. 河谷
D.湖盆
8.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降水较少。
海陆位置
近海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远离海 洋,降水少。
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少;
洋流 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2021/3/7
影响地表径流的自然因子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 量柱状图,该河流上游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 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人为因子
降
径流汇入 水
蒸 发
人为引河水灌溉 ,径流汇入少
2021/3/7
下 渗
蒸降 发水 旺稀 盛少
下 渗
(4)岱海面积缩小对该区域的水循环(各环节)产 生怎样的影响?
人为引河水灌溉 ,径流汇入减少
蒸降 发水 减减 弱少
含盐度 上升
下渗减少,地下 水位降低
气候变干,土壤盐碱化加剧,生态恶化 2021/3/7
水循环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来源:学*科*网]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