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方法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2a816b700abb68a982fbc5.png)
精品文档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 50的方法对全新结构的药物或中草药复方,先通过小批量动物的摸索,找出0%和100%估计致死量(即Dmin和Dmax),再求出i值。
(1)用10倍稀释的药物浓度系列,用少量动物(每组2~3只),找出大致死亡范围。
如:上述结果提示,大致死亡范围为:50~500 mg/kg。
(2)再用1、2、4、8……等2倍稀释的药物浓度系列,每组4只,找出Dmin和Dmax。
如:Dmax :当出现4/4死亡时,如其前一组为3/4死亡,则取4/4组的剂量为Dmax ;如前一组为1/4或2/4死亡,考虑到4/4组的剂量在正式实验中可能的死亡率低于70%,为慎重起见,可将4/4组的剂量乘以2作为Dmax。
Dmax=400 X 70% X 2=560 mg/kgDmin :当出现0/4死亡时,如其后一组为1/4死亡,则取0/4组的剂量为Dmin ;如后一组大于1/4,考虑到0/4组的剂量在正式实验中可能的死亡率高于70%,为慎重起见,可将0/4组的剂量除以2作为Dmin。
Dmin=50 十70% 十2~ 35 mg/kg(3)本法用较少的动物和药物,寻找出正式实验时最高死亡率不低于70%,最低死亡率不高于30%点剂量范围在确定了Dmax和Dmin以后,可求得组间距(i值):lg Dmax-lgDmini= ------------------------------n-1(4)以Dmin的对数为起点,向上退出n组动物的各组剂量的对数值,求出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的剂量值。
注意:①LD50测定中剂量组数的设计,除符合统计学要求外,还应根据预试验所提供的药物的毒性情况而定。
②一般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设4~5个剂量组,组距以0.65~0.85为宜。
③小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大鼠不应少于6~8只。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98ffbf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5.png)
试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1
试验设计
2
确定试验物质的给药途径、剂量和
暴露时间,合理设计试验组和对照
组,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比性。
3
数据分析
4
收集和整理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和结果解读,评估化学物质的毒
性潜力和危害等级。
试验准备
准备动物和试验物质,并遵守试验 室安全和伦理规定,保证试验过程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操作
按照设定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严 格控制剂量和暴露时间,记录动物 的毒性反应和不良效应。
试验结果的解读和评价标准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一般以LD50值为指标进行解读,在国际上有一系列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化学物 质的毒性程度和危害等级。
试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1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2 测试方法的改进
动物模型不能完全代 表人类生物反应,因 此在试验结果的解读 和评估时需要谨慎考 虑。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评价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短期毒性潜力的试验方法,通 过暴露一定剂量的物质给实验动物,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反应以及产生的不 良效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程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为了规范评估过程,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常用的试验方法和原理
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 进更精准、准确的试 验方法,以提高试验 结果的预测性和可比 性。
3 替代和替补模型
发展替代和替补模型, 例如体外细胞实验和 计算机模拟,以减少 对动物实验的依赖。
试验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急性毒性试验在化学品安全评估、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LD50试验 通过确定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评估化学物质的毒性,以毫克/ 千克体重作为单位。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通过将一定剂量的物质通过口服给予 动物,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反应,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毒害程度。 急性皮肤 毒性试验 通过将一定剂量的物质涂抹于动物皮肤上,观察皮肤反应和毒性症 状,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皮肤刺激和毒害作用。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LD50测定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LD50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3a0eb2964bcf84b8d57b27.png)
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LD50测定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LD50测定一、试验目的1. 熟悉急性毒性LD50测定的剂量设计2. 掌握小鼠灌胃技术3. 掌握改进寇氏法计算LD50的方法二、试验原理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依据LD50计算的设计原则,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数个染毒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
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实验组受试物后,观察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的特征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
根据受试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求出半数致死剂量(LD50),并根据LD50值将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三、材料和试剂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60只,雌雄各半2. 器材:灌胃针(小鼠适用)、注射器、吸管、容量瓶、烧杯、滴管、分析天平、台秤、外科手术剪、镊子3. 受试物:(敌百虫或克佰威)4. 染色剂:苦味酸酒精饱和溶液、0.5%品红溶液四、实验内容1. 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2. 染毒剂量设计及试剂配制3. 小鼠灌胃染毒技术4. 毒性反应的观察及LD50计算五、试验方法(一)预实验1. 探索剂量范围先找出100%与0%的致死量(或阳性反应的剂量)为实验的上、下限剂量(Dmax和Dmin)。
据经验或文献定出一个估计量,取动物若干,每4只一组,按估计量给药,如出现4/4死亡时,下一组剂量降低,当出现3/4死亡时,则上一剂量为Dmax;如降低一档剂量出现的死亡率2/4或1/4时,应考虑到4/4死亡剂量组在正式实验时可能出现死亡率低于70%,为慎重起见可将4/4死亡剂量乘以1.4倍,作为Dmax。
以次类推,找出Dmin。
2. 剂量分组一般染毒组数(G)以5-8组为宜,组间剂量比值为r。
在确定组数后,按下列公式计算r。
1/(G-1)r = (Dmax/Dmin) 3. 受试物溶液的配制配制等比浓度的敌百虫溶液,并使每只动物在给药容量上相等(如0.5ml/20g)。
剂量按等比级数增减,相邻两剂量比值1:0.6,0.9,设5个剂量组。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f2acb3d10661ed9ad51f315.png)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完整版)急性毒性试验
![(完整版)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2a7c2983844769eae109ed3b.png)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4ae629c9da38376baf1fae89.png)
Sx50=0.0307 logLD50及其95%可信限 =0.6329±1.96×0.0307=0.6329±0.0602 小鼠的经口LD50为4.29g/kg,其95%可信范围 为3.74~4.93g/kg
急性毒性评价
外源化学物相对毒性分级标准
急性毒性分级(WHO)
鱼类急性毒性分级
LD50的局限性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一、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指人或动物一次或24 h
之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
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致死 效应。
一次: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如经
口、经静脉注射染毒。
24 h之内多次:指外源化学物毒性过 低,需给予动物较大剂量。
急性毒性效应出现的快慢和毒性反应的强 度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染毒剂量的大小 有关。
20只动物的完全随机分配
完全随机分配后各组所属动物号
20只动物完全随机分配的结果
20只动物的完全随机分配
动物编号 随即数字 除4后余数 1 54 2 2 83 3 3 80 0 4 53 1 5 90 2 6 75 3 7 53 1 8 78 2 9 93 1 10 47 3 11 72 0 12 09 1 13 54 2 14 66 2 15 95 3 16 44 0 17 68 0 18 67 3 19 67 3 20 86 2
由急性毒性试验可得到两类毒性参数
上限参数 是以死亡为终点的毒性,包 括绝对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 死量、最大耐受量等;
下限参数 是以非致死性急性毒作用 为终点的毒性,包括急性阈剂量和无 作用剂量等。
用小动物试验可求出外源化学物对一种或几种 实验动物的急性LD50或LC50; 用 大 动 物 试 验 可 求 出 近 似 致 死 剂 量 (approximate lethal dose, ALD); 根据LD50 (LC50 )值可进行急性毒性分级,以 初步评价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大小和急 性毒作用的强度。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25a48e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0.png)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通过给实验动物注射、灌胃或其他途径给予高剂量试验物质来评估其致死或严重的毒性反应的试验。
LD50是一种常用的急性毒性指标,表示半数实验动物在接受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后死亡的剂量。
本文将介绍LD50的测定方法和其应用。
一、LD50的测定方法1. 实验动物的选择LD50实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兔子和狗等动物进行。
选用实验动物需要秉持道德原则,并考虑到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毒物代谢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小鼠和大鼠体型较小、代谢能力较低,适合于测定具有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兔子和狗体型较大,代谢能力较强,适合于测定纯化、非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
2. 给药途径和剂量选择通常使用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
对于口服试验,需要注意试验物质的水溶性和毒性,对于毒性高的化合物,通常使用灌胃的方式。
实验的剂量需要考虑到实验动物体型、种类、代谢能力等因素,并进行逐步递增以确定LD50。
3. 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计划设计需要考虑到试验物质的毒性、剂量效应关系和死亡率等因素。
一般采用正反两次递增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评估。
根据试验物质的毒性情况和实验者的安全考虑,同时采取风险预警措施。
4. 数据处理和计算完成实验后,需要统计每个剂量组的死亡率和死亡时间。
按照统计学原理,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LD50值。
LD50值表示使用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对半数实验动物致死的剂量。
该值越小,试验物质的毒性越高。
二、LD50的应用LD50值可以作为急性毒性评估的定量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化合物的毒性。
在化学品、药品等领域里进行LD50测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测和评估一些原料与产品的安全性,以便于过程优化和产品开发,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LD50值的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毒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估。
在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领域里,常用LD50为评估的标准;在某些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要求企业对使用的化学品或产品进行毒性测试,以保证工人和消费者的安全。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3a1a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c.png)
2、 试验动物旳年龄与体重
动物
大鼠 小鼠 豚鼠 兔 犬 猫
成年年龄(周) 3 2 2 3~4 3~4 3~4
体重(克) 150 15 250 1.5kg 7~15kg 1kg
寿命(年) 2~3 2~3 6~8 4~9 15~20 10~12
经过预试,找出受试化学物引起动物死亡 旳大致剂量范围,以此为根据设计正式试验旳剂量和 分组。
按下式设计剂量组:
r n 1 b a
式中:r—相邻两组剂量旳比值,一般为1.2~ 1.5,
b—最低全致死剂量量, a—最高不致死剂量, n—设计旳组数。 分组恰当是否也是确保试验成果精确旳条件之 一。因为组数过多,需要消耗较多旳动物,还可 能出现较大剂量组动物死亡率低于较小剂量组; 组数过少,不能较精确求出LD50。
如:丙烯腈,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丙烯腈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试验目旳
评价丙烯腈旳毒性作用,求出半数致死 量LD50,并根据LD50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掌握试验动物随机分组旳措施和经口灌 胃旳技术。
观察丙烯腈急性中毒症状;为后续试验 提供根据;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器材与试剂
1、试验动物 ICR小鼠(健康成年小鼠) 2、试验器材 灌胃针、注射器、吸管、
完全随机分配后各组所属动物号
组别
动物编号
一4 7 二1 5
9 12 8 13 20 14
三 2 6 10 15 18 19
四 3 11 16 17
20只动物完全随机分配旳成果
组别
动物编号
一 4 7 9 12 19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ba1d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9.png)
实验动物安全
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得 到妥善照顾,避免不必要的痛 苦和伤害。
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如防火、防爆、防 毒等。
废弃物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实验废弃物 ,确保环境安全。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 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推断性统计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如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解释与推论
基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论,探讨可能的机制 和原因。
结果表达与报告
摄食量
记录动物每日摄食量,分析摄食量与药物摄入量 的关系。
观察指标与记录
血液学指标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血液
系统的影响。
生化指标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内脏
器官的影响。
病理学检查
对动物进行尸检,观察 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死亡情况
记录动物的死亡时间和 数量,分析药物的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急性毒性试验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考虑
01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急性毒性试验是在短时间内对实验动物给予一定剂量的受试物,观察受试物对 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和死亡情况,以评价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和安全性的试 验。
02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动物种类
[医药]急性毒性试验
![[医药]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8268c2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0.png)
LD50法
※动物 ●种类:小鼠 ●体重:18∼22 g/只 ●分组:一般6组 ●每组动物数:10∼20只〔每组动物数相
等〕 ●性别:雌、雄各半
LD50法
※剂量组 ●最高剂量:达到或接近使动物100%死亡 ●最低剂量:达到或接近动物0%死亡 ●中间设3个剂量组 ●另设对照组
LD50法
※剂距:0.60∼0.90,常用0.70 ∼0.8 各组间成等比级数
※给药容量:0.2 mL/10gBW 灌胃最大容量可达0.8 mL/只
LD50法
※观察—观察期14天 ●观察重点:死亡 ●体重 ●征状 ※结果:分性别根据各剂量组的死亡率用
Bliss法计算LD50
固定计量法
●动物:首选大鼠
●剂量:5、50、500和2000 mg/kg
●观察终点:明显的毒性反应
●实验:
用2000 mg实 验
2000
用500 mg实 验
无严重急性 毒性危险性
上下法〔阶梯法〕
※主要用于: ●口服化学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死亡发生于给药后1~2天内的药物
※优点:节省动物
上下法
※动物 ●种类:啮齿类,一般选用大鼠 ●性别:单一性别,一般选用雌性 ●周龄:实验时8~12周 ※实验 ●限度实验:适用于毒性可能较小的受试物 ●主实验:适用于估计有明显毒性的受试物
固定剂量法
※正式实验 ●结果判断
剂量
5
50
存活<100%
高毒
有毒或高毒用
(LD50≤ 25) 5 mg实验
存活100%毒 性明显
有毒(LD50 25~ 200)
有害 (LD50 200~
2000)
存活100%无 用50 mg实验 用于500 mg
中国药典ld50方法
![中国药典ld50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2c50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1.png)
中国药典ld50方法摘要:一、引言二、LD50方法的定义和作用三、中国药典LD50方法的具体步骤四、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处理五、剂量设计与给药途径六、观察期与死亡率统计七、结果分析与LD50值的计算八、应用与局限性九、总结正文:一、引言在中国药物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安全性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LD50(Lethal Dose 50)试验是毒性试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药典LD50方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其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二、LD50方法的定义和作用LD50方法是指通过一次性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毒性反应,以半数动物死亡剂量作为评价指标。
该方法有助于了解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程度,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安全性依据。
三、中国药典LD50方法的具体步骤1.实验动物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和品系,一般选用小鼠、大鼠等常见实验动物。
2.动物处理:实验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生理状态良好。
给动物适应环境,消除恐惧感。
3.剂量设计与给药途径: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剂量范围和给药途径。
通常采用口服、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等途径。
4.观察期与死亡率统计:给药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如行为异常、呼吸急促、腹泻等。
记录观察期内动物的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
5.结果分析与LD50值的计算: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剂量-死亡率曲线,计算LD50值。
通常以剂量对数作为横坐标,死亡率作为纵坐标。
四、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处理1.选择健康、年龄相近、体重均匀的动物。
2.实验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生理状态良好。
3.给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持清洁、安静、温暖、通风良好。
4.实验前对动物进行适应性饲养,使其适应实验环境。
5.实验当天,给动物称重,记录体重。
五、剂量设计与给药途径1.设计剂量时,应充分考虑化学物质的毒性、动物种属、给药途径等因素。
第7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实验与评鉴方法
![第7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实验与评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35c6c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6.png)
第7章⼀般毒性作⽤及其实验与评鉴⽅法第六章⼀般毒性作⽤及其试验与评价⽅法⼀般毒性作⽤:是指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的综合毒性效应,也称基本毒性作⽤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将产⽣的毒性作⽤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第⼀节急性毒性作⽤及其试验与评价⽅法⼀、急性毒性试验的概念急性毒性试验是指动物机体⼀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受试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的毒性效应及反应。
观察内容⼀般包括⾏为变化、外观改变以及致死效应。
观察时间⼀般为7d,观察范围可为7~28d(迟发毒性效应)。
凡经⼝或经注射给毒,“⼀次”的含义是指瞬间将受试物输⼊试验动物体内;若经呼吸或⽪肤给毒,“⼀次”则指在⼀个特定的时间内,使试验动物持续接受受试物的过程。
“24h内多次接触受试物”的概念是指当受试物毒性很低,⼀次接触还不能达到充分了解该受试物的毒性作⽤,或⼀次不能导⼊设计剂量的受试物时,需在24h内分次染毒。
⼆、急性毒性试验的⽬的(1)测定和计算出受试物的致死量及其他急性毒试参数,主要获得受试物对某种实验动物以某种接触途径的LD50值;(2)了解受试物对动物机体的急性毒性特征,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3)研究受试物在动物体内的动⼒学变化规律;(4)为下⼀步的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及其他毒理学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三、急性毒性试验⽅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1)品种、品系的选择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是以哺乳动物为主,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包括啮齿类(rodentspecies)和⾮啮齿类(nonrodenl species),其中⾄少有⼀种⾮啮齿类动物。
啮齿类多选⽤⼩⿏和⼤⿏,⾮啮齿类常选⽤⽝或猴。
(2)性别和年龄或体重的要求对于实验动物的性别⼀般要求雌雄(早6)各半。
如果试验仅为某些特殊试验研究⽬标,也可选⽤单⼀性别。
如致畸试验可仅选雌性动物,对精⼦毒性试验可仅选雄性动物。
急性毒性试验通常要求刚成年的动物。
⼀般按体重选购,通常要求⼩⿏18~25g、⼤⿏180~240g、豚⿏.200~250g、家兔2~2.5kg、猫1.5~2kg、⽝4~6kg(⽝⼀般为1岁左右)。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2e5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7.png)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单次或短时间内暴露给动物或人类的某种物质引起的致死或可逆的严重生理或行为异常的试验。
该试验方法是衡量化学物质的毒性的基本方法。
本文将介绍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试验动物的选取、试验总体方案和数据分析。
一、试验动物的选取:一般采用小鼠、大鼠、兔子等常见实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前可选用以体重为基础的随机方法进行面部体检和组织检查,确保被选中的动物状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建议使用健康、年龄相当、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
二、试验总体方案:(一)实验前准备① 确定药物的理论毒性LD50值。
② 检查试验动物的健康状况,重量平均分布。
③ 毒物制备:根据LD50值计算出适量的毒物浓度,制备用于实验的溶液。
(二)实验操作① 实验动物按照体重分组,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 实验组的动物分别接受毒性物质,对照组的动物接受纯水或生理盐水等无害物质。
③ 观察动物在接受测试物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和明显症状。
④ 测试持续时间应不超过14天,每日记录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水分摄入量,并定期检查动物的状态。
(三)数据分析① 研究数据分析应该包括生理指标评价、心理行为表现、体重变化评估等多个方面。
②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摄入量等数据,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三、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② 准备用于实验的试验动物,并确保它们健康、无明显异常。
⑦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并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
四、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物质毒性的基本方法。
选择健康的、年龄相当的、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作为试验对象,并制定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动物情况和记录关键数据。
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并分析毒物的毒性程度。
研究人员应该严格把握实验过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a40542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c.png)
急性毒性试验
第4页
二、试验准备
试验应在符合GLP试验室内进行,试验样品质量和稳定性应符合要求,与药效学及 临床试验一致。
(一)样品液配制
中药材町用浓缩煎剂或浸膏,中药制剂可用不含辅料提取物加水或用o.5%羧基纤 维素钠,0.5%吐温—80,5%阿拉伯胶等混悬剂、增溶剂配成混悬液等,尽可能配成 水溶液,水不溶性成份可用植物汕配成油溶、乳浊液。也有用乙醇、聚乙醇等溶剂配 成样品液者,但溶剂本身急性毒性能干扰试验结果,所以,急性毒性试验汇报中应对 样品液配制方法加以详细说明,必要时设溶剂对照组。
急性毒性试验
第7页
第二节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一、LD50测定
最小致死量是使动物刚好致死药品剂量,但因为药品性质,给药方法和个 体差异,每只动物最小致死量确很大差异,试验和统训学原理表明一群动物 最小致死量平均值相当于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很多,但试验没 计大同小异,所不一样者为算方法不一样,其试验方法以下:
急性毒性试验
第12页
(二)安全性评价
(1)依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判断供试药品毒性强弱、类型。我国尚无统—要求。
(2)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临床研究有指导意义,能够为临床研究时探索安全有 效剂量防止出现急性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不过,鉴于人体与各种动物对各类化合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类 型毒性反应差异,尚无规律可循,现有化学药品统计数据表明,在进行临床研 究时,仍应依据试验结果参考文件资料报道进行由低到高安全治疗剂量探索。
(二)样品液浓度及给药容量
为了求得最低致死且或半数致死量,需要设不一样剂量组,使个别组反应率在50% 以上,个别组反应率在50%以下。不一样剂量设定有两种方式,—是浓度一定不一样 给药容量,另—种是容量一定不一样给药浓度,二者各有所长。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eb855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3.png)
40
长期毒性试验
• 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直肠或阴道反复多 次接触受试药物后产生的毒性反应或死 亡情况。
• 试验材料 • 试验方法
41
局部刺激试验
• 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直肠一次或多次接 触受试药物后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
42
作出恰当的评价 3、通过实验结果确定毒性靶器官和毒性表
现 4、可结合其他试验同时观察
第三节 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
一、静脉注射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 1、血管刺激性试验 目的:观察受试静脉注射制剂经多次给药后对血
管刺激反应情况。 试验方法: 动物:家兔 分组:试验组、空白对照组 给药方法:多次静脉注射 观察指标:肉眼观察
2、试验材料: (1)动物:大鼠、豚鼠或家兔 (2)药物:液体或粉末制剂 3、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3个剂量组 (2)给药途径:滴入或吸入 (3)观察指标:全身状况、体重、呼吸、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变化。 38
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药物一次或多次滴入或吸入后动 物产生的刺激反应。
皮肤。
角质层
表皮 颗粒层
生发层
真皮依附于皮下组织,厚约2mm。
胶原
真皮 弹性硬蛋白
纤维母细胞
31
二、化学物质对皮肤毒性作用的类型 (一)皮肤原发性刺激 指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引起的病理学反应。
原发性刺激的表现:红斑、水肿、水疱 疹、溃疡、荨麻疹等 作用机理:1、直接刺激作用
类型等。
29
第十九章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是根据局部用药部 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设计的。
涂剂、擦剂
皮肤用药 膏剂、凝胶剂
其他透皮吸收制剂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ade40d671ed9ad51f01df2d1.png)
实验一急性毒性试验(Acute Cytotoxicity T est)一、实验目的:了解生物材料急性毒性的含义,掌握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医学上通常指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对药物而言的,并以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来衡量药物急性毒性的大小。
所谓LD50是指某一药物使试验动物总体死亡一半的剂量,由于LD50是剂量反应曲线上最敏感的一点,而且有易测、准确和重复性好的优点,以此作为药物使用的安全指标。
但对于生物材料而言,它与药物在体内的反应机理不同,大多数生物材料不能计算LD50,所以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试验材料或其浸提液来观察实验动物体重在24、48和72h的变化、运动、呼吸状态以及死亡情况作为评价的指标,判定某种生物材料的急性毒性作用。
三、实验对象:小鼠四、实验器材和药品: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蒸馏水,生理盐水(0.9%),注射器(1ml),量筒(10ml),小烧杯(50、100ml),高压消毒器。
五、实验步骤:1.浸提液制备:按评价标准裁剪试样,选择适当浸提温度制备浸提液。
2.将10只体重在17~23g间的健康、未做过其他实验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
3.将浸提液按每公斤小鼠体重注射50ml于实验组小鼠尾静脉(50ml/kg),用生理盐水按同样方法作空白对照。
4.记录试样表面积和使用浸提液的容量;记录注射后24h、48h、72h两组小鼠的体重,观察其各种生物学反应情况。
六、评价方法:1.注射后动物反应观察指标:2.结果判断标准:2.1 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的动物反应不大于对照组动物,则认为该材料符合急性毒性试验要求。
2.2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动物中有2只以上出现轻度毒性症状或仅1只动物出现明显毒性症状死亡,或实验组5只动物的体重均下降,即使无其他中毒症状都要进行重复试验。
急性毒性及其评价方法
![急性毒性及其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30365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9.png)
2、预试验
➢ 以此预期毒性中值为待测化学物的中间剂量组,再上下各推1~2 个剂量组做预试验(每个剂量组间的组距可以大些,有利于找出受试 化学物的致死剂量范围)
➢ 根据确定的剂量组进行染毒
➢ 根据预试验的死亡资料确定组距
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剂量分组:
○ i=(lgLD90-lgLD10)/(n-1) 或:i=(lgLD100-lgLD0)/(n-1) 式中i为组距(相邻的两个剂量组对数剂量之差);
以灌胃器轻轻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条直线,再将灌胃针沿 上腭壁轻轻进入食道,当灌胃针进入约3cm左右时即达胃内。
2. 经呼吸道接触
1
2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或在生产过 程中 和生活过程中以蒸气、气溶胶、 烟、粉尘 状态污染生产与生活环境空 气,此时就有 可能经呼吸道吸入。
吸入接触分为两种方式 : ○ 静式吸入 ○ 动式吸入
观察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生理学、血液学及 其它化验检查所提供的深入细致的毒性信息。
急性毒性替代试验
A
B
固定剂量法
上-下移动法
四、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实验动物选择
性别
➢ 急性毒性试验所用的动物应当是雌、雄各半 ➢ 如果在研究中发现待测化学物对雌、雄动物的 毒性大小有明显差异时,应分别求出雌性与雄性 动物各自的LD 50 值 ➢ 如果试验是为致畸试验作剂量准备,也可仅做 雌性动物的LD 50 试验
实验动物分组和数量
❑在利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化学物LD 50 时,实验设 计中对动物数的要求不同
➢ 霍恩氏法测 LD 50 时要求有 4个剂量组, 每组4 或 5只动物
➢ 改进寇氏法、概率单位法、Bliss法测定则要求5 -7个 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或10只以上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8fcaac3e0b4c2e3f572763d8.png)
试验期限及观察指标
观察期限为7~14d
求LD50时,目前国内外一般要求计算实验动
物接触外源化学物后14 d内的总死亡数
对于速发性死亡的化学物也可只计算24 h的
死亡数,如久效磷24 h与14 d的LD50没有差
别
观察指标
中毒症状:确定靶器官 ① 行动:不安定、多动、发声;
② 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痉挛、运动失 调、姿态异常;
Sx50=0.0307 logLD50及其95%可信限 =0.6329±1.96×0.0307=0.6329±0.0602 小鼠的经口LD50为4.29g/kg,其95%可信范围 为3.74~4.93g/kg
急性毒性评价
外源化学物相对毒性分级标准
急性毒性分级(WHO)
鱼类急性毒性分级
LD50的局限性
实验动物的年龄与体重的关系
动 物 大鼠 小鼠 豚鼠 兔 犬 猫
成年年龄(周) 3
体重(克) 寿命(年) 150 2~3
2
15 2~3
2
250 6~8
3~4
3~4
3~4
1.5kg 7~15kg 1kg 4~9 15~20 10~12
急性毒性试验的动物体重
大鼠 120~150g 小鼠 18~22g 豚鼠 200~250g 家兔 2~2.5 kg 犬 10~15kg(成年) 变异范围不得超过所用动物平均体 重的10%。
i—组距,即相邻两组剂量对数剂量之差 Xm—最大剂量对数 P—各剂量组死亡率(死亡率均用小数表示) Pm—最高死亡率 q—各剂量组存活率,q=1-p Pn—最低死亡率 ∑p—各剂量组死亡率之和 n—各组动物数 Sx50—logLD50的标准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那就用下一个挡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该动物存活,就在此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
每个剂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
每个剂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
给受试药物后的观察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尚应继续再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
每个剂量最少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
根据预试的结果,由前面所述的四种剂量中选择出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死亡的剂量;如预试结果表明,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