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八十七

合集下载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是运动依然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别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别同。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刻内物体经过的路程算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路程的计算公式vt s =,时刻的计算公式v s t =。

4.速度的换算公式:1m/s=3.6 km/h 。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别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具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刻的挑选无关。

别能以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刻值成反比。

6.路程-时刻图像(s-t 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刻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刻图像是一条直线。

7.速度-时刻图像(v-t 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刻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别随时刻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刻轴的一条直线。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要素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9.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10.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mg G =(g 普通取9.8N/k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的方向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公式kx F =。

12.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切记别是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增大摩擦力的办法:(1)增大压力;(2)使接触面变粗糙;(3)变滑动为滚动。

14.减小摩擦力的办法:(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变光滑;(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1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别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6.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跟质量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

华师丸科学入上知帜点填空—、机械运动与力1 •同一肠体旻运动还是铮止取决于所选参照肠•选取的茨照杨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劫状态也不同。

2•速度是态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杨理量,单伐肘间杨体通过的珞程就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 ■珞程的计算公丸 _______________ ,对间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O4•速度的换算公式:Irn/$= _________ km/hO5•物体沿着直线快侵不支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扬体遠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珞程.对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肘间值成反比。

6 •路程•肘间国像(氏图像八它态示路<⅛随射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7 •速度•肘间国像Cwt图像八它表承物体的遠度跟肘间的关糸。

由于匀速直线i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它的图像是o8•力是场体对肠体的作用.三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o9•力的作用数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0 •重力的大小与加量成正比,公式G = ∕"g(g —般取9.8N∕kg)o重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o11.弹力必须在肠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徉力的方向是杨体恢复虑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皮糸數和物体的形变程度冇关,4扎F = kx。

12•摩擦力是一科阻埒 ___________ 的力,切诃不是阻珞运动的力。

弟动岸擦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正比・与而积没有关系。

IM增丸岸擦力的牙法:(1) 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 o14•减小摩擦力的牙法: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5•牛顿笫一走律:场体在不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 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 o16•杨体保特虑冇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 ______________ Φ任何%体却有惯性.惯性只跟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糸。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近代史上,宝岛台湾曾有过和祖国分离50年的历史,台湾是在哪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被割占的(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成立B、公车上书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D、“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

观察下图,英国侵占图中所示的两处地区分别是通过(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虎门条约》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反映了(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B、郑成功收复台湾C、林则徐虎门销烟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马关条约》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危害最严重的一项是( )A、割让中国领土B、赔偿巨额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

最新华师大科学八上各章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最新华师大科学八上各章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最新华师⼤科学⼋上各章知识点填空(含答案)第⼀章声与听觉第⼀节初识声⾳1、⽿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外⽿由和构成;包括和三块等;内⽿由等构成。

2、写出功能。

⽿廓:收集外⽿道:外界声波传⼊中⽿的⿎膜:在声波作⽤下,能产⽣听⼩⾻:将传到内⽿(把放⼤)⽿蜗:分布有,把声⾳转化为听神经:把传送到⼤脑:产⽣3、辨别声⾳的⽅位需要通过⼈的,⽿和的共同作⽤能分辨的声⾳⼤⼩。

第⼆节声⾳的产⽣和传播1、⼈⽿能够听到声⾳是因为声⾳能够引起⿎膜的______ 。

我们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2、声⾳是物体的______ 产⽣的,、、的都能产⽣声⾳。

3、声⾳能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中传播。

所以说声⾳的传播需要。

听诊器是利⽤的原理制成的。

4、声源的振动引起周围空⽓的(即空⽓的变化),并将这种向四周传播从⽽形成声波。

5、声⾳具有,并以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6、声⾳的传播速度与和有关。

⼀般来说:在同种物质中,越⾼,声速越⼤;在温度相同时,声速在中最⼤,中次之,中最⼩。

7、声波遇到障碍物,被障碍物的表⾯反射回来从⽽形成。

第三节声信息1、声⾳的三个特征是:、、。

2、响度指声⾳的。

响度的单位是,符号。

响度与声源的(物体在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的)和距离声源的有关,声源的越⼤、距离声源越,响度越⼤。

3、⾳调指声⾳的。

⾳调与发声体的有关,越,⾳调就越⾼。

频率是指物体在,频率单位:( )。

管乐器发声是由于的振动,空⽓柱越,振动越,⾳调越⾼。

弦乐器发声是由于的振动,弦越(、),振动越,⾳调越⾼。

4、⾳⾊指声⾳的。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不同。

⾳⾊是辨别不同的依据。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5、⼈的听觉频率范围: Hz — Hz。

6、波长指的()和()之间的距离。

7、波速= ×。

(表达式为)。

8、听不见的声⾳包括波(频率⼤于)和波(频率⼩于)。

9、超声波的特点:能被,遇到很⼩的物体也能被。

10、超声波的应⽤: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利⽤超声波辨别有⽆。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

华师大科学八上知识点填空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得参照物不同,所得得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2、速度就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得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得路程就就是速度。

3、速度得计算公式:____________,路程得计算公式____________,时间得计算公式____________。

4、速度得换算公式:1m/s=_________km/h。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得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得物体速度就是一个定值,速度得大小与路程、时间得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6、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得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得路程—时间图像就是。

7、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它表示物体得速度跟时间得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得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得图像就是。

8、力就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三要素有、与。

9、力得作用效果: 与。

G=(g一般取9、8N/kg)。

重力方向。

10、重力得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mg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得方向就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得方向,大小与物体F=。

得劲度系数与物体得形变程度有关,公式kx12、摩擦力就是一种阻碍得力,切记不就是阻碍运动得力。

滑动摩擦力与与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增大摩擦力得方法:(1) ;(2) ;(3) 。

14、减小摩擦力得方法:(1) ;(2) ;(3) ;(4)。

1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或。

16、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得性质叫做。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跟有关,与其她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17、惯性就是物体得属性,不就是力。

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

18、当作用在上得两个力、 ,且时,两个力才能平衡。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专项训练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专项训练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1)这种石料的密度是_2_._8_×__1_0_3 kg/m3。
(2)某地用这种石料做英雄纪念碑的碑体,碑体为高10 m, 横截面积为3 m2的柱体,矗立在2 m高的基座上,如图 所示,求碑体对基座的压强。
解:纪念碑的质量 m=ρV=2.8×103 kg/m3×3 m2×10 m= 8.4×104 kg, 纪念碑对基座的压力 F=G=8.4×104 kg×10 N/kg=8.4×105 N, 纪念碑对基座的压强 p=FS=8.43×1m025 N=2.8×105 Pa。
【点拨】设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A 和 FB,由题意可 知 FA=FB。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A、B 对地 面的压力变为12FA、12FB,受力面积不变,仍为 SA<SB,又 FA =FB,根据 p=FS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A>pB。故 D 正确。
【答案】D
6.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
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A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C<pA<pB
7.小强在一次实验中记录了压强 p 与力 F 的实验数据,如表所
示。根据数据归纳出 p 与 F 的关系式,其中正确的是( A ) A.p=60PNa·F+100 Pa B.F=60PNa·p+100 Pa C.p=60PNa·F D.p=60PNa·F+100 N
8.如图所示,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之比ρA ∶ ρB=9 ∶ 4 ,质量之比mA∶mB=2 ∶ 3,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 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
强之比分别是( ) A.F甲∶ F乙=1 ∶ 1,p甲∶ p乙=2 ∶ 3 B.F甲∶ F乙=1 ∶ 1,p甲∶ p乙=4 ∶ 9 C.F甲∶ F乙=1 ∶ 1,p甲∶ p乙=9 ∶ 4 D.F甲∶ F乙=1 ∶ 3,p甲∶ p乙=2 ∶ 3

华师大科学八上各章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华师大科学八上各章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第一章声及听觉第一节初识声音1、耳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外耳由和构成;包括和三块等;内耳由等构成。

2、写出功能。

耳廓:收集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鼓膜: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听小骨:将传到内耳(把放大)耳蜗:分布有,把声音转化为听神经:把传送到大脑:产生3、辨别声音的方位需要通过人的,耳和的共同作用能分辨的声音大小。

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人耳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引起鼓膜的______ 。

我们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2、声音是物体的______ 产生的,、、的都能产生声音。

3、声音能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中传播。

所以说声音的传播需要。

听诊器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4、声源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即空气的变化),并将这种向四周传播从而形成声波。

5、声音具有,并以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6、声音的传播速度及和有关。

一般来说:在同种物质中,越高,声速越大;在温度相同时,声速在中最大,中次之,中最小。

7、声波遇到障碍物,被障碍物的表面反射回来从而形成。

第三节声信息1、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2、响度指声音的。

响度的单位是,符号。

响度及声源的(物体在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的)和距离声源的有关,声源的越大、距离声源越,响度越大。

3、音调指声音的。

音调及发声体的有关,越,音调就越高。

频率是指物体在,频率单位:( )。

管乐器发声是由于的振动,空气柱越,振动越,音调越高。

弦乐器发声是由于的振动,弦越(、),振动越,音调越高。

4、音色指声音的。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不同。

音色是辨别不同的依据。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5、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Hz — Hz。

6、波长指的()和()之间的距离。

7、波速= ×。

(表达式为)。

8、听不见的声音包括波(频率大于)和波(频率小于)。

9、超声波的特点:能被,遇到很小的物体也能被。

10、超声波的应用: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利用超声波辨别有无。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七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七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七第1题【单选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A、东北地区B、平津地区C、淞沪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指(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共提出了( )A、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主张B、反帝反封建的主张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C、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周年复习法是中考历史复习的常用方法。

为应对2015年中考,我们通常会把发生在尾数为5的年份的事件归类整理一下,如: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doc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doc

华师大科学八上知识点填空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収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収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2.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 ,路程的计算公式 ____________ ,时间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速度的换算公式:lm/s= ___________ k m/h。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7.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要素有、和。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 和o10.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G = mg (g —般取9. 8N/kg) □重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 。

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宁波地区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八上)知识点复习清单填空

宁波地区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八上)知识点复习清单填空

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重要知识点清单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路程的计算公式vt s =,时间的计算公式vs t =。

4.速度的换算公式:1m/s=3.6 km/h 。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6.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7.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要素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9.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10.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mg G =(g 一般取9.8N/k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的方向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公式kx F =。

12.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切记不是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压力;(2)使接触面变粗糙;(3)变滑动为滚动。

1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变光滑;(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1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6.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跟质量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精编文档).doc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华师大科学八上知识点填空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2.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路程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时间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

4.速度的换算公式:1m/s=_________km/h。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6.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

7.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要素有、和。

9.力的作用效果:和。

10.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mgG (g一般取9.8N/kg)。

重力方向。

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的方向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公式F 。

kx12.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的力,切记不是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与和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 ;(2) ;(3) 。

1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 ;(2) ;(3) ;(4)。

1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或。

16.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跟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17.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

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

18.当作用在上的两个力、,且时,两个力才能平衡。

2019-2020年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三篇.docx

2019-2020年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三篇.docx

2019-2020年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三篇4第1题【单选题】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提取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 ,下列关于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分子的质量为282克B、氧元索的质量分数最大C、碳、氢、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 :22 :5【答案】:D【解析】: 【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某元養的质量分数二该元養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除以整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 ;[解答]A、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故A错误;B、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 15+1x22+16x5=282 ;磺元養的质量分数为:12 X 15 282 x 100 %=63.83% ; 氢元養的质量分数为:1 x 22 282 X 100 %=7.80% ;氧元表的质量分数为:5 x 16 282 x 100 %=28.37% ; 故B错误;C、碳、氢、氧元養属于非金属元责;故C错误;D、碳、氢、氧原子偉比为15 : 22 : 5 ;故D正确;舲龛为:D ;4第2题【单选题】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

”、“•”、“ © "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B、D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粒子的示意图r 分鬼子的构成,判断符合氧化物分子构成特点一含两种原子且含氧原子的粒子示意虱【解答】A 、四个分子都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与氧化物的分子构成相同,故A 正确;B 、 四个分子都是由两个相同原子构成f 该物质属于单质,故B 错误;C 、 三个分子都是由三个不同原子构成,不是氧化物r 故C 错误;D 、 四个分子中,其中两个分子是由两个同种原子构成,另夕卜两个分子是由另外的两个同种原子构成r 该物质是由两种单质构 成,属于混合物,故D 错误.故答案为:A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浮力课后练习.docx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浮力课后练习.docx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浮力课后练习 第1题【单选题】10牛的水能产生的浮力()A 、 总是小于10牛B 、 等于10牛C 、 等于0D 、 可以大于10牛【答案】:【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甘艮据浮力公式F 浮二p 裁gV 排液f 可知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 关f 与液体的多少无关.【解答】根据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r 与液体的多少无关可知r 10牛的 水产生的浮力可以小于10牛r 可以等于10牛r 当物体不^开液体时可以等于0牛f 在容积略大于物体的情况下只要少量水就可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B 、 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C 、 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D 、 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走义去分析此题。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有浮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物体的浮沉条件 :等知踰,唸,综锂昨。

【解答】解: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r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故选项A 、B 错误;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弓I 而使物体受到得力,与浮力无关r 故C 错误;铁球浸没在水中缰慢下沉时r 由于此时铁球全部浸没,所以所受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D 正确.故答案为:D第3题【单选题】质量分布均匀的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VA > VB ),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现将A 、B 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A 、B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A 、FB 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 、pB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十七 以起到浸没物体的效果,m 硏的液体体积较大,可以大于io 牛,所以D 正确。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六十九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六十九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植物的茎中运输水、无机盐的结构依次是( )
A、筛管、导管
B、筛管、筛管
C、导管、导管
D、导管、筛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无关的是( )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一部分
B、叶绿素能溶解到酒精中
C、淀粉遇碘液变蓝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植物属于直根系的是( )
A、大麦
B、小麦
C、桃树
D、水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 )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八十七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八十七
D、无法判断
【答案】:
【解析】:
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答案】:
【解析】: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答案】:
【解析】:
实验室中,常用U形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它的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______相同,眼睛要注意观察它的两管液面______的变化情况。
A、深度
B、高度差
【答案】:
【解析】:
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
【答案】:
【解析】:
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km/h~55km/h范围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质量是1.2×10^3kg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m的两个路口,用时180s,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000N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
【答案】:
【解析】:
将2千克水倒入底面积为0.02米^2的容器中,水深30厘米。容器重力为2牛,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已知P=ρ液gh液,求:
工作时擦窗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为28牛,内外气压差达到800帕,求擦窗机器人与玻璃的接触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米?
擦窗机器人的总质量为1.2千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80瓦,它在竖直向上擦窗过程中有0.25%的电能用于克服重力做功。若窗户足够高,持续竖直向上擦窗20分钟,擦窗机器人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取g=10牛/千克)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答案】:
【解析】: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答案】:
【解析】:
实验室中,常用U形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它的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______相同,眼睛要注意观察它的两管液面______的变化情况。
A、深度
B、高度差
【答案】:
【解析】:
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
B、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液体压强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C、大型的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
D、潜水员在水中下潜时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答案】:
【解析】:
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A、呼吸越来越急促
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C、组织细胞内的氧气含量降低
D、山地更加陡峭
【答案】:
【解析】:
下列现象与所应用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______(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
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______(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
若溢水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放入小球前,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小“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_____法.
D、涵洞中的水既可以从甲流向乙,也可以从乙流向甲
【答案】:
【解析】:
2013年12月15日,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顺利抵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玉兔号”的车轮采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铝合金制造,而且轮子数目较多,其目的是为了______;轮的表面有很深的花纹,其目的是为了______。
【答案】:
【解析】:
D、
【答案】:
【解析】:
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内地人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是因为( )
A、海拔高,气压增大
B、海拔高,氧充足
C、海拔高,空气成分改变
D、气压减小,缺氧
【答案】:
【解析】:
徒手登山运动员在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时,特别是在高海拔处,即使经过充足的休息,也还是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公路下面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中水面相平。关于涵洞中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水向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
B、由于甲侧涵洞口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涵洞中的水由甲流向乙
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八十七
小华想用空易拉罐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空易拉罐从高空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
【解析】:
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______的作用.食物也是一种“燃料”,不断地在人体内释放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使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
【答案】:
【解析】:
援藏教师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煮饭不容易熟。请用学过的知识解析原因:______;提出一个把饭煮熟的方法______。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A、
B、
C、
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多少?
筒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
【解析】:
如图为某款擦窗机器人,它凭借其底部的真空泵在机身和玻璃之间形成低气压,牢牢地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请回答:
当它静止在竖直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
擦窗机器人的擦试速度是4分钟/米^2,要擦完总面积为3米^2的窗玻璃需要______分钟。
【答案】:
【解析】:
我国已研造出“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许多。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D、无法判断
【答案】:
【解析】:
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①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
【解析】:
小明在做有关浮力的实验中,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重力为4.8N,空小桶重力为0.2N,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一个质量为400g的小球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小球沉到杯底,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如图乙所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敷如图丙所示.取g=10N/kg,ρ水=1.0×l0^3 kg/m^3.求:
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解析】:
小柯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开展了下列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如图甲,将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里,并不断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U形玻璃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这样做是想研究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km/h~55km/h范围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质量是1.2×10^3kg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m的两个路口,用时180s,问: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如图乙,在直导线下方放置一枚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果导线下方不放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则该通电导线周围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磁场。
如图丙,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水平桌面上的物块,受到2N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F大小变为4N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