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热点话题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与管理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与管理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学术界、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学术研究、教学培训、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国际化加速了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与管理,以期为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有益参考。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体现了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为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开拓国际市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高等教育体系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为各国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促进资源共享: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
3.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增加学生的跨文化经验和交流机会,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就业前景。
4.培养全球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培养具有全球背景和多元文化素养的人才,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学科建设国际化:各国高校可以在学科领域间展开国际合作,共同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人才培养国际化:各国高校可以开展国际化教育和培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交流机会,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3.科研合作国际化:各国高校可以在科研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攻关,提高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4.教师队伍国际化:各国高校可以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开展国际化合作,引进海外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差异: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2.语言障碍:各国之间语言差异较大,语言障碍会制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人才流动。
高等教育热点话题
高等教育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改善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展开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扩大和招生规模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无法满足需求。
很多大学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而招聘合格的教师又面临着困难。
其次,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高水平的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一些普通大学的资源相对有限。
再者,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方法也亟需改善。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创新的教学方法需要被采用。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大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才能。
其次,应加大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和资源配备。
同时,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由于种种因素,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一些地区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一些地区却相对匮乏。
其次,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对于高等教育的机会分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有着良好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学生更容易进入名校,而一些背景较差的学生则在入学机会面前面临困难。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他们享有与城市地区相同的机会。
其次,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
此外,可以建立一套公正的招生制度,减少社会背景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
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改革,我们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是否应该废除高等教育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高等教育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高等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许多家庭难以承担孩子的高等教育费用。
其次,高等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再者,高等教育的制度僵化,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需求,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此外,废除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平等。
当前,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名校,而普通学校的教育质量较低,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废除高等教育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不再受制于学历的束缚。
最后,废除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人才的多样化。
当前,高等教育过于追求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废除高等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不再受制于学校的教育模式。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高等教育。
首先,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社会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废除高等教育会导致国家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
其次,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高等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高等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专业人才,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最后,高等教育是一个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
通过高等教育,可以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资源。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应该废除。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高等教育是培养知识和力量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改进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制度,而不是废除它。
实践教学_时政热点聚焦(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关注时政热点问题,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将从当前我国时政热点问题出发,探讨实践教学中的时政热点聚焦。
二、当前我国时政热点问题1.疫情防控自2019年底以来,新冠病毒疫情对我国及全球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封城、严格管控人员流动、推广疫苗接种等。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疫情防控政策,了解疫情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卫生意识。
2.脱贫攻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脱贫攻坚政策,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3.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4.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
5.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和全球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时政热点聚焦策略1.课程设置(1)开设时政热点课程: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增加时政热点专题课程,如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2)将时政热点融入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时政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实践活动(1)组织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参观贫困地区、环保项目等,亲身感受社会热点问题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创新和实践高等教育,使其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本文将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探讨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培养更多具有适应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创新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及技能培训,但在当今社会,只有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更需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一方面,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他们的视野。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创新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学生的能力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也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就业互动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理解企业的运营方式和文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应企业需求的教育和培训,为社会贡献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推动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伴随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已经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为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推动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可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率,丰富教育形式。
通过在线教育、混合式教育等新模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更加灵活的学习和教学。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教学系统等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需求。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道德培养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时政方向《青年力量》
热点时政方向01 青年力量一、【热点话题】拼搏;永不言弃再探苍穹!最年轻""神十七"乘组领命出征【时事速递】2023年10月末,一张"全家福"全网刷屏!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他们一起拍摄了"全家福",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此次执行任务的"神十七"乘组由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三名航天员组成。
这是我国首个由第二批、第三批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也是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
他们甫一亮相,即受到网友强烈关注。
素材聚焦1唐胜杰:从山沟走向"天宫",中国最年轻的飞天航天员不到34岁的唐胜杰,是目前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航天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1989年12月,唐胜杰出生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
从6岁开始,他每天早上都要走两个小时黄土高原的盘山路才能到达学校。
这条漫长的上学路,唐胜杰一走就是8年。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代表中国人奔向太空的画面,在还是初中生的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蓝天梦"的种子。
2020年9月,唐胜杰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的一员。
"我的家乡甘肃自古以来就有着敦煌飞天的神话传说,而飞天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和追求。
素材聚焦2江新林:坦克、战斗机、飞船,他的"三连跳"太酷啦2006年,江新林被原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
4年军校生活使他成长为一名坚毅的军人。
毕业那年,空军从军校毕业生中选招飞行员。
江新林果断参加选拔,飞向更宽广的天际!就这样,他从开坦克的"贝塔",变成了开飞机的"舒克"。
2020年9月,江新林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看似偶然、幸运的背后,是这个目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青年,30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勤奋与韧劲。
回眸2010:中国高等教育每月热点话题反思(上)
校 住 宿 一 事 时 , 学 校 总 是 拒 绝 甚 至 一 次 次 强 令 杨 母 尽 快 搬 离 。为 了让 学 校 允 许 母 亲 和
自己挤在 学生宿舍 那张狭 窄 的小床上 ,杨 元元和 母亲 曾经苦苦 哀求 院领导 ,得 到 的回 答是 “ 没钱 ,没钱读 什么 书 ”。后来 ,两个宿舍 管理 员勒令她 半小 时 内搬 出母 亲 的全 部 东西 ,这 是杨元 元 自杀 的引 子 。由此 ,折射 出当代 大学管 理的 “ 文缺 失 ”,大学 人
一
、
1 :杨 元 元 之 死 折 射 大 学 管 理 “ 文 缺 失 ” 月 人
( )热 点 话 题 一
上海海 事大 学研究 生杨元 元 自杀身亡 一事 ,在沉寂 了两 个月之 后 ,经 过媒体 的推
波 助 澜 ,于 2 1年 1 再 次 成 为人 们 关 注 的焦 点— — 是 什 么 导 致 杨 元 元 自杀 ?杨 元 元 自 00 月 杀给 人 们 留下 了什 么 启 示 ? ( )事 件 回放 二 据 《 闻 晚 报 》2 0 年 1 月 l 日报 道 , 2 1 年 1 月2 新 09 2 O 0 0 1 6日, 上 海 海 事 大 学研 究 生 杨 元 元 在 宿 舍 自杀 身 亡 。杨 元 元 是 湖 北 宜 昌人 ,6 时 父 亲 因 病 去 世 , 当 时 弟 弟 尚 不 满 4 岁 岁 。 多 年 来 , 母 亲 一 人 含 辛 茹 苦 将 姐 弟 俩 拉 扯 成 人 , 求 学 期 间 杨 元 元 一 直 与 母 亲 同 吃 同住 。在 上 海 海 事 大 学 的 2 多 月 时 间里 , 杨 元 元 与 母 亲共 同挤 在 宿 舍 的 小 床 上 。但 学 个
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育人理念
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育人理念近年来,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
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使其具备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有其独特的育人理念。
首先,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而是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通过实践项目、社团活动等方式深入接触创新创业的实践,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
其次,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跨学科合作。
创新创业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融合,而传统的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较为封闭,学生难以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打破传统学科的限制,鼓励学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和实践。
例如,开设跨学科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跨专业队伍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等,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再次,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实践导向。
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
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实践为核心,通过实践项目、企业实习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通过实践的机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创新创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更新迅速,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挑战。
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业导师制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不断成长的能力。
总之,开放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其独特的育人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2023教育时政必考题100道
2023教育时政必考题100道1.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如何促进教育公平?3.如何提高教育质量?4.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5.高校招生制度有哪些问题?6.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7.如何推进传统文化教育?8.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9.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10.中小学教育应该如何减负?11.如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2.如何加强学校思政工作?13.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14.如何加强职业教育?15.如何打击校园欺凌现象?16.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7.体育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是什么?18.如何促进全民阅读?19.如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20.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21.如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2.如何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23.如何加强幼儿教育?24.如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25.如何推进校本教研工作?26.如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27.如何给予教师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28.如何推动高职教育发展?29.如何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教育?30.如何加强家庭教育?31.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理念?3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3.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4.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力?35.如何推进学前教育改革?36.如何解决城乡教育差距?37.如何发展特殊教育?38.如何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39.学校应该如何开展素质拓展活动?40.如何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41.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2.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兴趣培养?43.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44.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45.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46.如何加强校园暴力的防控?47.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48.如何加强家校合作?49.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评价体系?50.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51.如何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52.如何推进问题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53.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4.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56.如何推进乡村教育改革发展?57.如何加强校园安全教育?58.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59.如何改革高考录取制度?60.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61.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62.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63.如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64.如何推进双语教育的发展?65.如何加强网上课堂建设?66.如何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67.如何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68.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70.如何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71.如何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72.如何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73.如何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74.如何推动中职教育发展?75.如何落实家庭教育责任?76.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77.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78.如何加强师范生培养质量?79.如何推进教育公共投入的公平性?80.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81.如何加强学生个性发展?82.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83.如何推进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度?84.如何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85.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86.如何加强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87.如何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88.如何推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89.如何加强文理融通教育?90.如何落实教师职业发展规划?91.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92.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93.如何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94.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95.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96.如何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97.如何完善教育体制机制?98.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融合发展?99.如何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100.如何加强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以上是2023教育时政必考的100道题目。
高等教育热点话题
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博士)一百年前,美国高等教育界同样讨论过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在任40年校长,1869~1909年)有一句名言,“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敏锐反映本国历史和特性的一面可靠镜子。
美国新型大学不是外国大学的摹本,而是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而逐渐地、自然地结成的硕果;是美国接受优良教育阶层的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的表现;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因而是世界无双的。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界当前十分关注的“双一流”问题也有一些初步思考,愿意通过十问十答的形式谈一谈。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世界水平的中国一流学科”。
一问:如何理解战略意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自然绕不开“211”工程和“985”工程。
起始于1995年的“211”工程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曾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当时在教育外事领域工作,当时接待的外国教育代表团,无一不谈中国的“211”工程。
“985”工程建设于1999年启动。
这两项工程建设使中国的一批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一些大学正在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工程建设的思路,有的工程可能名垂千古,有的工程会褒贬不一。
进入“211”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被社会赋予了重点大学或好大学的标签,众多大学千方百计想进入工程建设行列。
为此又千方百计地按照指定的标准要求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办学模式的趋同现象。
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有望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要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适度超前布局我们的高等教育。
国家是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使我国成为国际学术中心,整体上促进我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而决不仅仅是使个别几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成人高考专升本的社会热点话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的社会热点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终身学习和学历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加,成人高考专升本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不仅帮助了许多想要提高学历和职业发展的成年人,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与讨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成人高考专升本的社会热点话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一、背景介绍成人高考专升本是指成年人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专科或本科学历。
这一制度的兴起受到了多重原因的影响。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学历要求的提升越来越高。
其次,传统教育体系无法满足大部分成年人的学习需求,而成人高考专升本则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机会。
最后,成人高考专升本为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了追求梦想的途径。
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成人高考专升本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人才素质。
通过成人高考专升本,许多人能够获得更高的学历,从而提升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职场上更好地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其次,成人高考专升本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机会。
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接受正规高等教育,成人高考专升本为他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途径,帮助他们在职业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最后,成人高考专升本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成人高考专升本让每个有志于学习的成年人都有了进一步提升学历的机会,减少了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而带来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尽管成人高考专升本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的成人高考资源相对不足,导致考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一些培训机构存在过度营销和虚假宣传的问题,给考生选择和判断带来困扰。
最后,相较于普通高考的招生制度,成人高考专升本的录取标准和流程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2022年十大教育舆情热点及其分析
2022年十大教育舆情热点及其分析田凤姜宇佳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胜利;这一年,教育“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决战决胜教育扶贫,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明方向、划重点、定规则,把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政策实施表和行进路线图,使思政课堂从“一堂课”走向“每堂课”,思政教育从“专人”走向“人人”,为筑牢理想信念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2022年相关讨论量达5万余条。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也是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大视角。
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贯通,是高等教育领域亟待攻关的重大课题。
要找准“主战场”,即专业课程的建设。
专业教材和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性,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的“课程”加“思政”,应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避免生硬揳入德育课程。
要建强“主力军”,教师是成败的关键。
专业课程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
要筑牢“主渠道”,课堂教学是重点。
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大力改革创新思政课,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方案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互联网上相关新闻和评论量高达600万条。
《总体方案》针对不同教育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教育评价上突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吸引和培养各国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国际化合作、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1.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校国际声誉和竞争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合作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学校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教师。
3.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全球视野的形成国际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认知范围,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全球视野的形成,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和措施1.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师生互访、学术合作和联合培养项目。
2.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结合国际化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
3.拓展留学和交流渠道多渠道拓展留学和交流渠道,鼓励学生参与国际项目、交换生计划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增强国际交流和体验。
四、结语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呼声。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和提升教育质量,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挑战,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以上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分享给更多关注教育发展的朋友。
如需了解更多高等教育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网友最关注的十个教育热点话题
网友最关注的十个教育热点话题时下网络里最热门的教育十大热点话题,作为教育者我觉得也可以谈谈!【话题一】减负关注指数★★★★★网友:减负喊了那么多年,但减了什么?【话题二】就业关注指数★★★★★网友:大学生当小贩能解决就业?【话题三】学前教育关注指数★★★★☆网友:幼儿园纳入义教体系挡住高收费“学前教育一直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内,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过度依赖市场,是幼儿园收费近年来猛涨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上有名气、优质的幼儿园,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幼儿园收费也就水涨船高。
”一名家长深刻分析了幼儿园高收费生存的土壤。
【话题四】择校收费关注指数★★★★☆【话题五】教师关注指数★★★★网友:对教师少一些考核多一份关心“从事义务教育工作教师的绩效工资实打实兑现;.对农村教师的提高培训工作力度还要加大;农村初中毕业班的学生不能加班加点,节假**双休**不能补课,不向学生收费的课也不能补;农村教师的办公条件应该改善。
”一位农村教师对教育提出了四点期盼。
【话题六】留守儿童关注指数★★★★网友: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社会网络2009年的春节已经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走远,尽管金融风暴的影响,仍然挡不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脚步,这不禁使我想到年前回到农村老家时遇到的一组农民工子女留守生活的真实情景……【话题七】素质教育关注指数★★★☆网友:办面向未来、回归土地的教育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读书,学校在田园中,教师出身农民,学生都是农民子弟。
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工学农学军。
我们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还要学农事,做农活。
遇到农忙的时候学校就放几天假,老师只布置少量的作业,好让我们多参加劳动,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这种教育使我们学得了书本知识,又亲近了土地。
【话题八】农村教育关注指数★★★☆网友:提高基础设施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目前我国的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设施相当的落后,按照经济生活水平讲,也就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究
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高等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更好地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成为教育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目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发展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一些学科专业供给过剩,一些专业却供不应求,造成了人才供需失衡的现象。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学校存在着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导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高等教育和产业、科研等方面的融合度不够,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产业需求的不匹配。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尚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解决。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进行重点布局和深入推进。
需要加大对高校的综合改革力度,改变高校的办学思路和管理模式。
高校需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高等教育与产业、科研等方面的融合也需要加强。
学校要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也要与产业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和公平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高等教育的福利。
为了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政策保障。
政府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保障高等教育的基本运行和资源配置。
政府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监管和评估,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2024地方两会关注的教育话题
2024地方两会关注的教化话题每年春节前夕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往往被视为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觉,教化议题照旧是地方两会热议的重点之一。
学前教化资源紧缺、中小学生减负、老师队伍建设等地方代表委员们关切的教化词汇,抑或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教化热词。
学前教化接着成关注焦点“入园难入园贵”始终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针对这一民生难题,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回应。
北京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第三期学前教化行动安排,坚持公办民办并重,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
安徽省提出2024年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00所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75%和45%。
如何缓解学前教化资源紧缺问题?重庆市人大代表、綦江区通惠小学校长胡荣裕认为,要通过改、扩建等方式,加快推动街镇小学附设园剥离工作,建成独立建制的街镇中心园,压缩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
北京市政协委员王绯玲建议,相关部门要特殊关注民办学校幼儿老师与公办学校幼儿老师享有同等权利、同等社会待遇的落实状况;完善并落实民办幼儿园老师社会保障机制。
0—3岁儿童早期教化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通市妇联主席秦艳秋曾特地在南通做调研,发觉超过八成家庭希望婴幼儿照护机构能供应相关服务。
秦艳秋建议,江苏可以选择新建小区试点社区办幼托点,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满意0—3岁婴幼儿的照护需求。
为中小学生减负支招儿近年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呼声。
2024年年末,教化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从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四个层面提出30条措施,力图全方位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怎样才能让中小学生欢乐学习、健康成长?地方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云南省政协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召开专题议政协商会聚焦这一社会难点问题。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特色发展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特色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国际化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引擎。
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特色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教育格局,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
这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加容易地跨越国界进行教育交流和学术合作。
同时,全球化也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需要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各国都希望能够在全球教育市场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与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通过国际化,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开拓眼界、提升自身素质。
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减少文化隔阂和误解,增进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此外,国际化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合作空间,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伴随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文化冲突和适应问题,学生在国际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困惑。
其次是语言障碍,母语非英语的学生面临语言学习和沟通的困难。
还有学习成本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机制。
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生和教师具备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和政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三、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性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特色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是指在国际化的基础上,给予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科独特的发展定位和特色培养,使其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优势。
高等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与意义
高等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与意义【摘要】高等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特点、价值、意义、实施方式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开发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相符合的课程。
这种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素质不足、资源匮乏等。
为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教学资源支持等。
展望未来,校本课程开发有望在高等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高等教育、价值、意义、定义、特点、实施方式、挑战、可持续发展、前景展望1. 引言1.1 校本课程开发概述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色,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专业知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自主设计和开发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需要全面调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梳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也可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1.2 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由学校或教育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教学目标的课程。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程设计往往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考量,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
网友最关注的十个教育热点话题
网友最关注的十个教育热点话题【话题一】减负关注指数★★★★★网友:“减负”要改变全民学英语局面我认为全民英语是我国教育的最大浪费,现在中学每周六节英语,学生每天用在英语上的时间比任何科目的时间都要多,更有少数学生,母语都不会用了。
有多少人工作以后还用到英语?是否中学英语教学是为美英等国家输送一级人才服务的?【话题二】就业关注指数★★★★★网友:大学生当小贩能解决就业?在2月5日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召开的交流会上,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建议,政府可为有心做小生意的大学生开一些跳蚤市场,大学生也不妨转变观念——当当“走鬼”。
【话题三】学前教育关注指数★★★★☆网友:幼儿园纳入义教体系挡住高收费“学前教育一直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内,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过度依赖市场,是幼儿园收费近年来猛涨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上有名气、优质的幼儿园,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幼儿园收费也就水涨船高。
”一名家长深刻分析了幼儿园高收费生存的土壤。
【话题四】择校收费关注指数★★★★☆网友:严禁择校让乱收费少些借口建议:教师、校长学校间轮岗,促进教育资源相对均衡;依据学校布局、容量及人口分布情况划分学区;变学校招生行为为政府组织学生入学;严格禁止学校自主接收学生。
” 【话题五】教师关注指数★★★★网友:对教师少一些考核多一份关心“从事义务教育工作教师的绩效工资实打实兑现;.对农村教师的提高培训工作力度还要加大;农村初中毕业班的学生不能加班加点,节假日双休日不能补课,不向学生收费的课也不能补;农村教师的办公条件应该改善。
”一位农村教师对教育提出了四点期盼。
【话题六】留守儿童关注指数★★★★网友: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社会网络2009年的春节已经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走远,尽管金融风暴的影响,仍然挡不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脚步,这不禁使我想到年前回到农村老家时遇到的一组农民工子女留守生活的真实情景……【话题七】素质教育关注指数★★★☆网友:办面向未来、回归土地的教育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读书,学校在田园中,教师出身农民,学生都是农民子弟。
高等教育一流本科课程
高等教育一流本科课程
近年来,高等教育一流本科课程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明确,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次,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需求,注重学科交叉和实践应用。
教学管理方面要强化质量管理、评价和反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则要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不仅需要高校的支持,也需要社会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和参与到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来,共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博士)一百年前,美国高等教育界同样讨论过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在任40年校长,1869~1909年)有一句名言,“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敏锐反映本国历史和特性的一面可靠镜子。
美国新型大学不是外国大学的摹本,而是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而逐渐地、自然地结成的硕果;是美国接受优良教育阶层的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的表现;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因而是世界无双的。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界当前十分关注的“双一流”问题也有一些初步思考,愿意通过十问十答的形式谈一谈。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世界水平的中国一流学科”。
一问:如何理解战略意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自然绕不开“211”工程和“985”工程。
起始于1995年的“211”工程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曾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当时在教育外事领域工作,当时接待的外国教育代表团,无一不谈中国的“211”工程。
“985”工程建设于1999年启动。
这两项工程建设使中国的一批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一些大学正在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工程建设的思路,有的工程可能名垂千古,有的工程会褒贬不一。
进入“211”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被社会赋予了重点大学或好大学的标签,众多大学千方百计想进入工程建设行列。
为此又千方百计地按照指定的标准要求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办学模式的趋同现象。
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有望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要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适度超前布局我们的高等教育。
国家是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使我国成为国际学术中心,整体上促进我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而决不仅仅是使个别几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问:怎么分解建设思路?“世界一流大学”英文通常表达为“World Class University(世界级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比较的概念,其定义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指标设定。
一般来说,世界一流大学体现了举世公认的水平、地位、卓越成就,以及对世界范围的才子的巨大吸引力;它不仅具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实力、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更培养出一批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拥有一批在若干领域引领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在世界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杰出教授。
“双一流”政策同时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突出大学对知识的责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通过分层和分类的建设思路,鼓励高校的“差别化发展”。
与以往的“985”“211”工程建设的思路截然不同,“双一流”将注重体制和机制建设。
建设思路主要有三种:一是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二是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三是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三问:如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的目标,即必须按国际通用的评价准则达到一流,又能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我们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先后建设了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比如我们的地质、矿业、石油、电力、钢铁等独立建制的大学,这些大学在国家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这些学科群特色鲜明的大学,我们中国大学群体最鲜明的特色是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双一流”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这种定义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
今天我们谈起“双一流”,总是有人会拿出《基本科学指标》(ESI)说事儿,这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那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千分之一的学科,且不说ESI的学科划分与我国实际学科设置差别较大,总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
西方的大学把知识的产生(科学研究)排在第一位,例如,大家都知道的哈佛大学,就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其13个主要学院中,只有4个学院招收本科生,其他学院只招研究生。
再比如,北美大学联合会(AAU)中的60所美国大学培养了美国45%的博士研究生,2015年这60所大学获得联邦政府科研经费的比例占全国的59%,而我们全部大学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经费比例还不到10%。
美国的120所左右的研究型大学基本上是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为主,而我们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基础的大学,对国家的主要贡献还是在人才培养上,这就构成了我们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特色的起点。
坚持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立足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活动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
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转变。
这也正是“双一流”保持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
“双一流”建设不能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名次和学术论文的多少,要关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逐步影响和发展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标准。
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高水平论文、高被引作者、自然指数等,主要集中在部分学科领域,仅仅反映基础研究领域的少数几个学科进展情况,与我们国家的学科设置差别较大,用别人现有的评价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大学的科研整体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论文不等于人才,论文不等于国家治理;论文不于技术,技术也不等于产业。
四问:有哪些核心任务?1一流的人才培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继续保持我们人才培养在先的特色,大学教授不能只注重科研指标,还要注重考核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教授不能把教学和科研截然分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大讨论的结论。
大学教师也要一岗双责,既要以良好的科研成就提高教学质量,又要用高质量的教学推升科研水平。
没能力或不愿意从事科研的人往往强调教学的重要性,没能力或不愿从事教学的人往往强调科研的重要性。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而,对任何一类大学的评价,千万别忘了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指标。
大学的教学质量、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自主、真正的学分制等都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要进行改革。
2一流的教师学者队伍一流的学者队伍是打造一流科研和教学的依托。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仅要有大楼,更需要有大师。
中国的教授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以此提高学术水平。
通过教授参与国际上学术团体的活动,逐步提升中国教授在国际上学术活动中的话语权,才有利于快速提升中国大学的影响力,逐步获得国际上对中国大学的认可。
建设一流的学者队伍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充足而灵活的经费,二是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这就要求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一流的育人环境建设一流的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教授,还要有一流的育人环境。
“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和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等。
大学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取得的新发现、新成果可以及时转化到课堂,写进讲义,有利于提高培养人才质量。
在信息经济的现代社会,新型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为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实现提供支撑条件。
现代化校园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水平上,近两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快速发展、小型私人定制课程、大一分类课程、学位系列课程、翻转课堂……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入学生的视野,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五问:有什么关键标志?“双一流”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标志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高水平。
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职责,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其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高校通过在科技创新和为社会服务中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创造大成果,在原始性创新和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做出重大贡献。
在这个意义上说,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既是大学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提高自身综合办学实力的现实需要,因而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战略重点。
六问:学科评估如何进行?在“双一流”目标指引下,未来的学科评估更应该体现对高校办学特色的保护性鼓励,对学科建设的方向性指导。
如果政府部门管得过多过细,强调统一标准,很容易造成“千校一面”的同质化格局,完全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定评价指标,委托第三方实行分类评估。
政府主导的评估只适用于监管类的达标评估,达不到最低标准取消招生资格;政府部门不宜参与排名次优劣的评估,特别是与分配资源挂钩的评估。
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重点评价科研诚信与学风、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
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技术转移推广、科学普及等科技产出在评价中的作用,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评价工作效率和开放程度。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公开数据,引入公开数据占一定比例的权重评价方法。
开放学术界公开参与评价办法,实行网络互动等占比例评价。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对于高校自觉发展和自主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学科评估的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要积极鼓励各高校在特色学科领域的创新努力,要全面反映各高校学科发展的“绩效”。
因此对高校的学科评估也不能简单照抄国际标准,不能过于求“洋”,而要鼓励各高校以中国特色去打造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