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五上-水的三态变化
下雪属于水蒸气变成冰的过程,需要放热,
向空气中释放部分热量,所以人就不感到冷。
化雪属于冰变成水的过程,需要吸热,从空
气中带走部分热量,所以人就感到冷。
2.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 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你
明白其中道理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成小水珠
3.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 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
水在自然界里有冰、水、水蒸气 三种不同的形态,冰融化、水蒸发要吸 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 热量。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 变化
水蒸气
放热 吸热 吸热
水
放热 吸热
冰
放热
水蒸气 (气态)
水 (液态)
(放热) (吸热)
冰 (固态)
水的三态变化
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 说 法有道理吗?
你明白其中道理吗?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 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现象、结论:
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
水的冰点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水的冰点是
0℃
冬天,一 部分雪会 化成看不 见得水蒸 气。
窗上的冰花 直接化成看 不见的水蒸 气。
寒冷的冬天, 放在室外的湿 衣服结了冰也 会慢慢变干。
冰
受热
水蒸气
水的三态变化
霜
冰
雪
露
云
雾
水在自然界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 形态存在。
测定水的冰点实验
实验材料: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内放入冰块,倒入适量浓食盐水。 2、把装有约一小半冷开水(不含杂质)的试管放入大烧杯中。 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每隔一两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4、记录测量的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PPT
可依次循环
可相互循环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水的三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总结:
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呢?
温度的变化
水的三态循环条件
气态
固态
液态
0℃以下凝固
0℃以上融化
遇 冷 凝 结
发 蒸 热 受
受 冷 凝固
液体
液体
液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现在,我们知道了:
水可以从气态
水可以从气态
水可以从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例如:
例如:
例如:
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云、雾、露。
空中的水蒸气凝固成雪、霜。
液态的水凝固成冰。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那么
水可不可以
从
?
?
?
举例说明:
水的三态循环
气态
固态
液态
三态之间可以依次循环
液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云
雾
露
雪
霜
冰
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的小水滴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低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高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水在温度下降到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变化过程
变化的条件
温度下降
但在0℃以上
在0℃以下
雪
霜
冰
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的小水滴。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回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2、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1.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课件)2.表格(课件)四、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直捣主题。
让学生观看动画《可爱的小水人》,了解‘小水人’发生了哪些形态变化,再联系生活说说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明白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板书:固态液态气态)2.视频感知,加深理解。
先让学生回忆一天中什么时候能看见雾和露珠?霜和雪一般又出现在哪个季节呢?通过视频的观看,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转化,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出示课件)3.动手填表,梳理知识。
水的三态是怎样变化的,说说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通过讨论完成57页的表格。
(出示课件)4.理性认识,进行归纳。
我们通过对前面的观察和讨论,你知道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水的三态循环图。
水三态变化资料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 自然界中的云、雨、 露、雾、霜、雪、 雹都是小水滴的 “杰作”。
• 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变换着自己的形 态,从而造就了各 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云的形成
• 江、河、湖、海以及 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蒸发,形成空气中的 水蒸气。
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
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 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这 就是云,当空气温度降到0℃以下时,云里的水滴就会凝 固成冰晶,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 越多,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 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变成 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水 就是这样以不同的形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循环流 动的。
• 含有空气中的水蒸气 升入高空时,遇冷液 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 小冰晶,被上升的热 气流顶起,从而形成 了云。
雨和雪的形成
•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 小水滴不断蒸发然后又 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当 冰晶变大到上升的气流 无法托住时,它就会向 下落。
•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如 果温度高于0℃,就熔化 为雨而落向地面。
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水是生命的之源,是地球 奉献给它的“居民”(包 括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 尽管70%的地球表面被水 所覆盖着,但可供人类使 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
• 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上 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 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声。
霜
冰
雪
云 露
雾
云
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水三态变化的生活例子
水三态变化的生活例子
1. 哎呀呀,冬天的时候,那房檐下挂着的冰溜子不就是水变成固体冰的例子嘛!看到它们亮晶晶的,就像一串串水晶似的。
2. 你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可乐,瓶子外面那一层水珠,不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了嘛,多神奇呀!
3. 咱蒸馒头的时候,锅里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这不就是水的气态嘛,热腾腾的往上冒,跟云雾似的。
4. 早晨起来,草地上那湿漉漉的,可不就是夜里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落在上面了嘛,就像给草地披了一层纱。
5. 烧开水的时候,水“咕嘟咕嘟”地响,那就是液态水在向气态变化呢,这过程多有意思呀!
6. 有时候天上的云飘着飘着就开始下雨了,那云不就是由无数小水滴组成的嘛,这不就是气态水又变回液态啦,多好玩呀!
7. 冬天往冰冷的窗户上哈一口气,就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就是你呼出的气态水变成液态水啦,你说妙不妙?
8. 洗完衣服挂出去晾晒,慢慢的衣服就干啦,这就是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掉啦,这水的三态变化是不是就在咱身边呀!
我的观点结论:水的三态变化真的太常见啦,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呀,太神奇啦!。
水的三态变化
云
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
露 霜 雪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低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高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水的形态 霜 雪 冰 露 云 雾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液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还承载着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当我们谈及水时,首先会想到它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并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其原理和影响。
一、固态:冰的结晶在低温环境下,水分子会减慢运动并形成一种有序的结构,我们所称之为冰。
冰的结晶是由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使得水分子排列成规则的网状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由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大,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要小。
这也是为什么冰能浮在液态水表面的原因。
在冰的结晶过程中,水分子的排列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最为常见的是六角形的冰,也被称为晶体冰。
此外,还有九方体冰、立方冰等不同形态的冰存在。
这些不同形态的冰,有些在自然界中较为常见,有些则需要特定环境下的形成。
二、液态:万物生长的源泉当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成液态水。
与固态相比,液态水的分子运动更加活跃,但整体结构仍然保持流动性。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弱化,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水分子能够相对自由地运动。
液态水是生命得以生长和繁衍的基础,它在地球上广泛存在。
无论是河流、湖泊、海洋,还是生物体内的细胞和体液中,液态水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液态水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够将许多物质溶解其中,从而为生物体提供养分和环境。
同时,液态水的热容量较大,能够稳定环境温度,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三、气态:水的蒸发和水汽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液态水会发生蒸发,转变为气态。
在气态下,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更快,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弱,这使得水分子能够自由地在空气中扩散。
水的蒸发对于地球上的水循环至关重要。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表水时,部分水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表面张力和蒸发热,从而脱离液态水表面进入气态。
这些水分子形成的水汽上升到高空,逐渐冷却凝结成云或水滴,并最终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水蒸发和水汽的形成,使得水能够在地球上实现循环,滋润大地,维持生命的存在。
水的三态及其变化
水的三态及其变化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多样的状态而闻名于世。
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是水分子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讨水的三态及其变化,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首先,我们来讨论水的固态。
当水分子的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时,它们开始凝聚并形成冰晶体结构。
冰的分子排列非常有序,形成规则的晶格。
这种有序排列使冰具有特殊的性质,如膨胀性和浮力。
膨胀性意味着冰的密度比液态水低,因此它会浮在水面上。
这一性质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保护水下生物和维持湖泊的生态平衡。
接下来,我们转向水的液态。
当温度升高到0摄氏度以上时,冰开始融化,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液态水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适应性,这使得它成为生命存在的基础。
水的流动性使得它能够在生物体内传递营养物质和废物,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此外,水的高比热容使其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这种特性使得水成为地球上各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来讨论水的气态。
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液态水开始沸腾,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相互作用力,从而转变为气体状态。
水的气态被称为水蒸气。
水蒸气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和压力,这使得它能够在大气中传播和形成云雾。
水蒸气的存在对气候和天气起着重要的影响。
当水蒸气冷却时,它会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冰,形成云朵或降水。
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当温度下降时,水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或固态;当温度升高时,水从固态或液态转变为气态。
这种相变过程具有独特的热力学特性,如潜热和熔点。
潜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而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除了这些基本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水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状态和变化形式。
例如,水在超过100摄氏度的高温下可以发生汽化,即直接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而无需经过沸腾。
科学探索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探索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但你是否对水的三态变化有所了解呢?本文将科学探索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并探讨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分以下三个部分展开: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1. 液态水液态水是我们最常见的形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
液态水有很多特点和应用。
首先,液态水具有流动性。
无论是我们饮用的水,还是洗涤衣物、清洁物品所使用的水,它都能够自由流动,展现出了液体的性质。
其次,液态水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可变的形状。
无论我们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它都能够适应容器的形状,填满整个容器。
另外,液态水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水可以作为溶剂溶解溶质,参与许多化学反应,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总之,液态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流动性、体积和形状的可变性以及参与化学反应的特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固态水固态水即冰,是水在较低温度下凝固形成的一种物质。
冰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
首先,冰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当水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分子开始减速并逐渐聚集起来,形成了冰的晶体结构。
冰的结构使得它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无法流动。
其次,冰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液态水。
当温度升高到0℃以上时,冰的晶体结构会破坏,分子会开始运动并逐渐转化为液态水。
这一转化过程被称为融化。
另外,冰在保鲜和制冷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经常使用冰箱来储存食物和饮料,冰可以有效地降低物体的温度,延缓其变质速度。
总之,固态水即冰的独特性质以及在保鲜和制冷方面的应用,使得它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气态水气态水即水蒸气,是水在加热后分子运动激增而蒸发形成的一种物质。
水蒸气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
首先,水蒸气具有无形且占据扩散性。
它是无色、无味的,能够充满整个空间,并且具有强大的扩散性。
其次,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度凝结为液态水或固态水。
当水蒸气接触到冷凝器或冷物体时,其分子运动减缓并逐渐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水。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存在于三种不同的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种三态变化的过程被称为相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水的三态变化以及相关的特性和应用。
一、固态固态是指物质的微观结构相对稳定,分子呈规则的结晶排列方式。
对于水来说,在常温下(0摄氏度以下),水分子以固体的形式存在,成为冰。
冰的结构是由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
在低温下,冰晶体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六角形的冰晶、针状冰晶等。
此外,冰在固态下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脆性,可以保持固定的形状。
冰的固态特性使得它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冷冻食品行业中,冰被用作保鲜和储存食品的手段;在实验室中,冰可以用来低温保存实验材料。
二、液态液态是物质的微观结构相对不稳定,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和运动。
对于水来说,在常温下(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水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具有流动性和一定的粘性。
水分子在液态下以不规则的方式互相靠近,在热运动的作用下能够相互碰撞和交换位置。
液态的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它支持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水的高比热和高比容使得它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起到温度调节的作用。
此外,水还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溶解多种物质,使得化学反应可以在其中进行。
三、气态气态是物质的微观结构相对较为稀疏,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具有较高的平均动能。
对于水来说,在高温下(100摄氏度以上),水分子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称为水蒸气。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它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压强,可以充满整个空间。
水蒸气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气流的运动而改变位置和状态。
当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时,会发生凝结过程,并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冰。
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凝结形成了云和雨,是地球上水资源循环的重要环节。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相互转化。
例如,当水受热变热时,液态水会逐渐转化为气态水蒸气;当水受冷时,水蒸气则会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冰。
水的三态变化
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水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坚硬
柔软
霜
云
雾
露
雪
冰
云、雾、露、霜、雪,它们都属于水 的什么状态?
云、雾、露、霜、雪是由什么 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 么情况下形成的?
云是水形成的吗?
水又是怎样跑到天上去的?
地面上的水
云
变成水蒸气上升 到天空中,在高 水蒸气 空中冷却就会变 成小水滴(云)。 地面水
云:
水蒸气(气态) 凝结 水(液态)
变化的条件:
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上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霜 雪 冰 露 云 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蒸气(气态)凝结 水(液态)温度降到0℃以上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霜 雪
水蒸气(气态)凝华 冰晶(固态)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态)凝华 冰晶(固态)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 (气态)
水 (液态)
遇冷
受热
冰 (固态)
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 温度 的变化。 ________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 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 态和气态存在。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 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温度的变化。
思考并解释
为什么海洋中的水总不会溢出,河流 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自然界的水是怎样 进行日夜不息的循环和转换的呢?(水循 环)
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 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在空 中受冷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 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 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 ,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地 循环。
水在三态变化时内能的变化
水在三态变化时内能的变化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当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时,水会发生相变,即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也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以水在三态变化时内能的变化为主题,详细介绍液态水变为固态和气态时内能的变化过程。
我们先来了解液态水变为固态时的内能变化。
当液态水的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分子的热运动逐渐减慢,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增强。
当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几乎停止,开始形成规则的结晶结构,转变为固态冰。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水分子的排列有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固态水的内能较液态水降低。
因此,液态水变为固态时,内能减少。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液态水变为气态时的内能变化。
当液态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剧烈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减弱。
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变得非常激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几乎被完全克服,水分子逐渐脱离液态水形成气态水蒸气。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得气态水的内能较液态水增加。
因此,液态水变为气态时,内能增加。
总结起来,液态水变为固态时内能减少,而液态水变为气态时内能增加。
这是因为水分子在不同的状态下,其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特性不同,导致内能的变化。
这种内能的变化是物质相变的基本特征,也是研究相变过程的重要指标。
除了温度变化外,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水的相变和内能的变化。
当水受到较高的压力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水更容易形成固态。
相反,当水受到较低的压力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得水更容易形成气态。
因此,压力的变化也会引起水的相变和内能的变化。
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相变,从而引起内能的变化。
液态水变为固态时内能减少,液态水变为气态时内能增加。
这种内能的变化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改变所导致的。
了解水在三态变化时内能的变化,对于理解物质相变和研究相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实验探索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实验探索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自然界中,水可以出现三种不同的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三态的变化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在科学实验中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通过实验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固态水实验固态水即冰,它在常温下是固体形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观察固态水的产生和变化:实验材料:1. 矿泉水瓶2. 冰块3. 温水实验步骤:1. 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2. 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冻的矿泉水瓶,将冰块倒出。
观察结果:当我们取出冻结的矿泉水瓶,发现冰块已经形成。
冰块的颜色透明,质地坚硬。
当我们将冰块倒出时,可以看到水开始融化成液体。
实验解释:在实验中,水被冻结成冰块的过程叫做固态水的形成。
冻结的过程是通过降低水的温度使其分子运动减缓,并形成规则的固定结构。
当我们取出冰块并倒出时,水逐渐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加快,从而使冰块融化成液态水。
二、液态水实验液态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状态,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液态水的性质:实验材料:1. 透明玻璃杯2. 自来水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杯放在桌子上。
2. 打开水龙头,用自来水将杯子装满。
观察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水以液态的形式填满了玻璃杯,而且表面是平整且水平。
每当我们摇晃或倾斜杯子,水会随之流动。
实验解释:液态水是由水分子不受限制地运动而成。
水分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可以填满容器的形状,并有较大的流动性。
当杯子倾斜时,液态水的重力会使其在玻璃杯内部流动。
三、气态水实验气态水又称为水蒸气,它在高温下由液态水转化而来。
下面的实验将展示水蒸气的产生和变化:实验材料:1. 烧杯2. 温水3. 镊子4. 火柴实验步骤:1. 将温水倒入烧杯中,填满烧杯的一半。
2. 用火柴点燃,将烧杯加热。
观察结果:随着烧杯的加热,我们可以看到烧杯内部开始产生水蒸气,其颜色是透明的,形状呈现为气体状。
科学上册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是指水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出现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1. 固态:当水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形成固态水,即冰。
在固态下,水分子排列紧密,振动幅度小,并形成规则的晶体结构。
固态的水分子相对稳定,保持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 液态:当水的温度介于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
在液态下,水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可以自由运动和滑动。
水分子的热运动导致液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而是适应容器的形状。
3. 气态:当水的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转化为气态,即水蒸气。
在气态下,水分子具有高速的热运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导致水分子能够自由移动和扩散。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凝结成液态或固态。
这三态之间的变化是由温度和压力的改变所引起的。
当温度
升高或压力降低时,固态的冰可以熔化成液态的水;当温度继续升高或压力继续降低时,液态的水可以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
相反地,当温度降低或压力增加时,气态的水蒸气可以凝结成液态或固态的水。
这种相变过程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也是水循环和天气形成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下面是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 下面是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 请你在箭头的旁边注明变化条件。 请你在箭头的旁边注明变化条件。
在自然界中,水在不停的变化, 在自然界中,水在不停的变化,你知道水 在自然界中会形成什么吗?课后预习24 24课 在自然界中会形成什么吗?课后预习24课, 了解水循环的知识。 了解水循环的知识。
二、当好小法官: 当好小法官: 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 (1)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 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 (2)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但冰不能直接变成 水蒸气。( 水蒸气。( × ) 把一块冰放在那里,只要它不变成水, (3)把一块冰放在那里,只要它不变成水,就 永远不会减少。( 永远不会减少。( × ) 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及以下时就能结冰。 0℃及以下时就能结冰 (4)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及以下时就能结冰。 ( √ ) (5)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 的关系。( 的关系。( √ )
水的三态变化
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三种存在形态, 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三种存在形态, 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呢? 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呢? 水蒸气 气态) (气态)
遇冷
水 液态) (液态)
受热
冰 固态) (固态)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水的冰点 一个大气压力下,水的冰点是0℃ 一个大气压力下,水的冰点是 ℃。
会淹没一些沿海地区,企鹅、北极熊等 极地动物将失去家园,死亡甚至灭绝。
一、填一填: 填一填: 1.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 冰点 。 2.冰变成水或水蒸气时都需要 吸热 。 水有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 3.水有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 态的水。 冰是 固 态的水。水蒸气是 气 态 的水。 的水。 4.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的变化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寒冷的冬季, 寒冷的冬季,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很 快就会结冰,但是冰没有化成水, 快就会结冰,但是冰没有化成水, 衣服却干了。这是怎么回事? 衣服却干了。这是怎么回事?
冰变成了水蒸气
水蒸气 气态) (气态)
遇冷
水 液态) (液态)
受热
冰 (固态) 固态)
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 温度 的变化。 ________的变化 于________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水的三态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பைடு நூலகம்关系?
人 工 降 雪 鱼 冷 冻 保 鲜 水 缸 保 鲜
晒 盐
水的三态变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 害的一面。
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 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
鱼冷冻保鲜、晒盐、蒸馒头、人工降雨
地球的南、北两极到处是厚厚的冰层。 地球的南、北两极到处是厚厚的冰层。目 地球气温逐渐升高, 前,地球气温逐渐升高,使南北两极的冰 雪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雪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如果这种现象 持续下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持续下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自我评价
• 我学会了、、、 • 我还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