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道路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da0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e.png)
道路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方案1. 概述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控制测量环节则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道路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 控制测量施工步骤2.1 前期准备在进行道路工程控制测量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量范围和内容;•制定测量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准备测量仪器、材料等。
2.2 基础测量进行基础测量,包括:•建立控制基准点;•进行图样定位、角度、距离、高程、深度等测量。
2.3 施工测量进行施工测量,包括:•确定工程标高、坡度等;•进行挖、填方验收测量;•进行路基、路面厚度、平整度等检测测量;•进行路基、路面结构检测测量。
2.4 竣工测量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对完成的道路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测量;•记录竣工图样。
3. 控制测量质量控制在控制测量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控制测量质量控制,包括:•控制基准点建立的准确性;•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易损件的更换维护;•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施工管理在控制测量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管理,包括:•与施工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现场的交通管理;•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组织和管理测量工作人员。
5. 安全措施在控制测量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包括:•工作人员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建立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建立应急预案。
6. 结论道路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知道控制测量施工包含的步骤、质量控制、施工管理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也能更好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e95eb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d.png)
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一、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具体实体物体的尺寸、坐标或角度等信息来进行控制的方法。
例如,在土建工程中,可以通过测量基坑的深度、宽度和长度来控制土方开挖的进度;在装饰工程中,可以通过测量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来控制砌体施工的质量。
2.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影响因素的变化来进行控制的方法。
例如,在钢结构施工中,可以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来把握焊接质量的控制。
3.使用仪器设备:如全站仪、经纬仪、电子水平仪等,借助于高精度测量设备实施控制测量。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提高施工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4.基于GPS的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用卫星定位测量地球表面的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和运动,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
二、施工控制测量的要求1.精确性要求:施工控制测量应具备高精度和准确性,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在测量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2.实时性要求:施工控制测量应具备及时反馈和控制的能力,以便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方案。
通过实时的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避免造成不可逆的错误和损失。
3.经济性要求: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应具备经济性,既能满足测量要求,又能降低测量的成本。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应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评估,并进行合理的投资和运维成本分析。
4.环境适应性要求: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
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室内,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的环境中,都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5.数据管理要求:施工控制测量数据应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回顾。
建立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有助于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并为后续的工程管理和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3篇)
![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3fab4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7.png)
第1篇一、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性1. 确保工程精度:土石方工程施工涉及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和运输工作,精确的测量数据可以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施工精度。
2. 优化施工方案:通过测量数据,可以了解工程现场的地形、地质、地貌等基本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3. 控制工程进度:合理的测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进度。
4. 保障工程安全:施工测量控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二、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的主要内容1. 施工前的测量控制(1)地形测量: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地形测量,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
(2)地质勘探: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探,了解土层结构、岩性、地下水等。
(3)坐标系统确定:确定施工场地的坐标系统,为后续测量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
2.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1)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场地进行放样测量,确保施工位置、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施工变更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设计变更,应及时进行测量,确保变更后的施工质量。
3. 施工后的测量控制(1)竣工测量:对施工完成的工程进行竣工测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验收测量:在工程验收阶段,对施工质量进行测量,为验收提供依据。
三、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的关键技术1. 高精度测量技术: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地质勘探技术:利用地质勘探技术,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为施工提供依据。
3. 施工监测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监测技术,实时掌握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情况。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施工决策提供支持。
总之,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测量控制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测量精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3篇)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550b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b.png)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项目,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
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地上建筑及配套设施。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地上一层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地上一层建筑面积XX平方米。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XX度,基础形式为XX。
二、施工测量目的为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本施工方案对施工测量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具体如下:1. 确保工程定位准确,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2. 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 为工程验收提供数据支持;4. 为后期维护提供参考。
三、施工测量范围1. 工程定位测量:包括地下车库、地上建筑及配套设施的平面定位;2.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基础梁、柱、墙等结构尺寸的测量;3. 结构施工测量:包括框架柱、梁、板等结构尺寸的测量;4. 装修施工测量:包括门窗洞口、墙面、地面等尺寸的测量;5. 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施工测量。
四、施工测量方法1. 工程定位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确保工程定位准确;(2)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建筑物轴线,采用钢尺进行放样;(3)对建筑物轴线进行复测,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
2. 基础施工测量(1)采用水准仪进行基础标高测量,确保基础标高符合设计要求;(2)采用全站仪进行基础轴线测量,确保基础轴线与设计图纸一致;(3)对基础梁、柱、墙等结构尺寸进行复测,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结构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结构轴线测量,确保结构轴线与设计图纸一致;(2)采用水准仪进行结构标高测量,确保结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3)对框架柱、梁、板等结构尺寸进行复测,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 装修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门窗洞口、墙面、地面等尺寸测量,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采用水准仪进行装修标高测量,确保装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5. 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平面定位;(2)采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确保配套设施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控制测量方案
![控制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091b55f01dc281e53af0d0.png)
控制测量指导方案(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
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
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b2b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9.png)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该工程施工测量包括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工程等多个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工程的目的是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数据和施工控制数据,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达标。
二、测量准备工作1.了解工程设计图纸,熟悉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2.配置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水平仪、测量杆等。
3.培训测量人员,确保所有参与测量的人员具备相关测量知识和技能。
三、土方工程测量1.建立起点和基准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的测量。
2.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地貌测量,测量工程区域内的地面高度和坡度。
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的测量,确保土方工程满足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工程测量1.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测量,包括柱、梁、墙等的尺寸和位置测量。
2.使用全站仪进行混凝土浇筑前的测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准确位置和尺寸。
3.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的测量,以确保结构的垂直性和水平性。
五、金属结构工程测量1.对金属结构进行测量,包括钢梁、钢柱等的尺寸和位置测量。
2.使用全站仪进行金属结构安装前的测量,确保金属结构的准确安装位置和尺寸。
3.对金属结构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的测量,以确保结构的垂直性和水平性。
六、安全措施1.测量人员必须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2.在使用测量仪器过程中,要确保周围无障碍物,以避免仪器的损坏和人员的伤害。
3.测量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并及时发现和排除测量中的安全隐患。
七、质量控制1.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核,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工作正常。
3.各测量阶段的测量结果需要及时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工作的参考和分析。
八、施工测量报告1.编制施工测量工程报告,包括测量阶段的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的分析。
2.将施工测量报告提交给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依据。
施工测量方案范文
![施工测量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b28f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f.png)
施工测量方案范文在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涉及到测量施工的尺寸和位置,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质量。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测量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应用、测量控制和验收等内容。
一、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法:采用刻度尺、测深尺或其他直接测量工具,直接从测量对象上读取尺寸或深度。
2.间接测量法:采用几何原理和测量工具,通过测量一些与测量对象有固定关系的尺寸,再结合计算方法求得测量对象的尺寸。
二、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应用1.全站仪:适用于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可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并能进行高程测量。
2.水准仪:适用于高程测量和控制,能够测量不同地点的高差。
3.测距仪:适用于线路测量和大地测量,能够快速测量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4.激光测距仪:适用于室内距离测量和放样工作,能够精确测量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三、测量控制1.确定测量基准:在工程测量中,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基准点,用来进行测量控制和计算。
一般选取现场固定的建筑物或地貌特征作为基准点。
2.建立控制网: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方便后续进行测量工作,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布设测量点: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需要测量的点位,并通过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标记,以备后续的施工操作。
4.记录和处理数据: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记录和处理所得的数据,包括水平角、垂直角、斜距和高程等数据,以方便后续的测量和计算。
四、验收1.测量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尽量减小误差。
2.测量结果的检查和核实: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核实,与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比对,确保达到预期的测量结果。
3.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图纸、数据表格和说明,以供相关人员查阅和使用。
施工测量方案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进度。
因此,在制定施工测量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波动因素,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通过验收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测量控制施工方案
![测量控制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915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3.png)
测量控制施工方案
1.立项:
(1)立项目的:明确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施工要求及有关标准,明确测量控制的组织机构、责任人员和其他人员,建立完善的测量控制组织体系。
(2)编制测量控制方案:建立有效的测量控制方案,研究解决测量控制中的具体问题,分层分类编制施工细则,确定测量控制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定义测量控制责任分工及范围,把握施工中的安全、质量、进度要求,把握测量控制的各项施工要求。
2.测量控制:
(1)建立基准网络: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制定基准网络的控制点位置,经过测量精度验收,确定基准网络控制点的坐标及相对关系,形成以控制点为基础的基准控制网络,实现施工中的空间测量控制。
(2)设计控制点连线:根据施工实际,设计控制点连线,以实现施工中的平面测量控制,并检验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检验测量:根据施工要求,定期检验建筑测量控制情况,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管理:
(1)质量管理:按照施工细则编制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实施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c1f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9.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方案1质量过程控制1.1测量经理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1.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1.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
1.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复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1.5为了做到防患于末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
1.6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1.7由于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搭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措施。
2季节性施工测量应采取的措施2.1即时注意天气变化,提前采取应急措施;2.2尽量避免雨中进行测量作业,如确需在雨中进行测量作业时,应打伞遮仪器主机及棱镜等,避免雨淋;2.3雨季测量作业完毕应先将仪器表面水汽擦干,然后放置阴凉处或用电吹风吹干才可放入仪器箱內,才不致造成水汽进入仪器内部导致仪器失准现象;2.4夏季空气潮湿,最好备有防潮箱,以利每次仪器使用完毕后,将主机体及光电配件放入,以防湿气浸入;2.5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等精密测量作业时,应避开地面蒸汽大的时间段,减少地面蒸汽引起的视线误差;2.6高温气候下作业需用遮阳伞遮挡仪器,避免高温影响测量精度;2.7冬季气温低,作业前30分钟,先将仪器置于外界露天中,使仪器温度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2.8作业前测定外界温度,钢尺量距时进行温差改正;2.9冬季多风三级风力以上不利于仪器施工测量,三级风力以下作业时随时观察仪器水准气泡的变化。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3篇)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05e6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d.png)
第1篇一、前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精度、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本方案对工程测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划,旨在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严谨的测量控制体系。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地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涵洞、排水设施等。
工程总长度XX公里,总投资XX亿元。
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三、测量控制原则1. 科学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测量控制体系。
2. 精确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依据。
3. 系统管理: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实现测量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4. 安全保障: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防止测量事故的发生。
四、测量控制内容1. 工程放样(1)放样依据:根据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等资料,确定放样依据。
(2)放样方法:采用全站仪、GPS、水准仪等先进仪器,进行精确放样。
(3)放样精度: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控制放样精度。
2. 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全站仪等仪器,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确保施工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GPS等仪器,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网,确保施工高程精度。
(3)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施工中线,确保中线位置准确。
(4)边坡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边坡坡度、坡向等参数,确保边坡稳定性。
3. 竣工测量(1)竣工平面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竣工平面位置,确保竣工平面精度。
(2)竣工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GPS等仪器,测量竣工高程,确保竣工高程精度。
(3)竣工面积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竣工面积,确保竣工面积准确。
4. 工程变形监测(1)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GPS等仪器,对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进行监测,确保工程安全。
(2)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对施工过程中的位移进行监测,确保工程安全。
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施工测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7af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8.png)
施工测量控制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建筑工程中,测量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并确保各个构件的精确安装。
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二、测量控制目标:1.确保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尺寸和形状。
2.精确控制施工过程中各个构件的安装位置和高度。
3.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误差。
三、测量控制内容:1.建立建筑物的基准点和控制网络,确定整个建筑物的基准。
2.测量建筑物的外形和尺寸,确保建筑物各个面的平直度和垂直度。
3.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确保建筑物符合设计要求。
4.测量建筑物内部构件和设备的位置和高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确安装。
四、测量控制方法:1.传统测量方法: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如经纬仪、水平仪、全站仪等。
2.GPS测量方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3.激光测量方法:利用激光测距仪和激光平面仪进行测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和快速数据采集。
4.无人机测量方法:通过将测量仪器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测量,可以实现高空测量和大范围测量。
五、测量控制步骤:1.制定施工测量控制方案,并明确测量目标和内容。
2.建立建筑物的基准点和控制网络,确定基准。
3.测量建筑物外形和尺寸,确保其平直度和垂直度。
4.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确保建筑物符合设计要求。
5.测量建筑物内部构件和设备的位置和高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确安装。
6.定期检查和校正测量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7.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调整。
六、测量控制要求:1.测量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测量技术和经验,能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测量仪器和设备应经过校正和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量操作应规范,遵循测量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4.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准确、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措施。
5.测量记录和报告应详细、准确,有助于后续施工的进一步控制和调整。
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0eb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d.png)
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方案1. 介绍工程控制测量是指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利用测量技术对工程进行控制和监督的过程。
工程控制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本文将就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传统测量技术、现代测量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2. 传统测量技术2.1 光学测量技术光学测量技术是传统测量技术中常用的一种。
它主要通过光学仪器对地面或建筑物进行测量,如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
光学测量技术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地质测量等领域。
2.2 地面控制点测量地面控制点测量是一种通过固定地面控制点,采用测站或测边方法进行测量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图制图等领域,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工程控制提供基础支持。
2.3 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和定位的技术。
它能够实现快速、高精度的定位,满足工程控制的需求。
GPS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工程等领域。
3. 现代测量技术3.1 激光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器进行测量的技术。
它具有快速、高精度、非接触等特点,适用于大型工程的测量控制。
激光测量技术在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遥感卫星或飞机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它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全方位的地表数据,为工程控制提供全面支持。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3 三维测量技术三维测量技术是一种能够获取物体三维空间信息的测量技术。
它能够为工程控制提供更加真实、直观的数据支持,有利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维测量技术在建筑、地质、测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方案4.1 测量前期准备在进行工程控制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4d26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0.png)
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测量控制技术方案施工测量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保障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精度,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下面给出一个施工测量控制的技术方案。
1.制定测量标准和规范: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制定测量标准和规范,确定测量的基准和参考平面,确保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准确性。
2.确定测量控制点: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结构特点,在施工现场确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并进行标识,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3.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选用和校准、测量时机等内容。
4.进行基本测量:在施工前进行基本测量,包括地面控制点的建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等,以提供后续测量工作的基础数据。
5.进行定位测量: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位测量,包括平面定位测量、高程定位测量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部位的位置准确。
6.进行变形测量:对于需要进行变形观测的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变形测量,包括位移、倾斜、变化率等参数的测量,以及记录和分析变形数据。
7.进行精密测量:对于需要进行精密控制的工程,如大型桥梁、隧道等,要进行精密测量,包括使用高精度仪器和仪器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8.进行复测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复测和监测,对施工进展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其目的是记录土地或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判断变形程度,便于对工程进行调整和控制。
下面给出一个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方案。
1.确定沉降观测点:在工程周围和重要结构部位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分布均匀,并标识清楚,以便进行沉降观测。
2.建立沉降点基准:在每个沉降观测点附近建立基准点,确定起始标高,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基准。
3.安装测点:在沉降观测点上安装测点,可以选用激光测距仪、水平仪等仪器进行安装,确保测点的位置准确。
市政管线施工测量控制方案(详细)
![市政管线施工测量控制方案(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6882d5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1.png)
市政管线施工测量控制方案(详细)背景市政管线施工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本方案旨在为市政管线施工提供详细的测量控制指导。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确保市政管线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降低施工风险并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测量控制策略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测量控制策略:1. 前期调研: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理勘察和管线调研,确定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特征。
2. 施工测量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测量计划,确定测量的方法、工具和频率。
确保所有施工测量工作按计划进行。
3. 管线标识:在施工现场对每条管线进行标识,包括标示管线类型、直径、材质等信息。
标识清晰可见,以避免误操作和损坏。
4. 测量技术:采用准确、先进的测量技术,如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管理: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存储和备份。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6. 质量控制: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检查,验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纠正任何发现的问题。
7. 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测量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工序流程以下是市政管线施工测量的工序流程:1. 前期调研:开展对施工地点的地理勘察和管线调研,确定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特征。
2. 测量计划制定:制定施工测量计划,明确测量的方法、工具和频率,并确定测量的起止时间。
3. 管线标识:在施工现场对每条管线进行标识,包括标示管线类型、直径、材质等信息。
4. 施工测量:根据测量计划,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施工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质量控制检查: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检查,验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纠正任何发现的问题。
7. 报告生成与分发:根据测量结果生成相关报告,并及时分发给相关人员。
8. 数据管理与备份: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记录、存储和备份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8b5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4.png)
施工测量方案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2ppm 的全站仪。
二、平面放样测量1、轴线投测。
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J2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
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控制轴线标识示例:2、圆弧控制线放样。
圆弧线放样根据纵横轴线控制线进行,首先计算圆弧弦点与纵、横轴线的间距和垂距,然后以纵横轴线为依据放样弦点,最后将弦点连成弦线组成近似圆弧。
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 或+1000mm 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2、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四、±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3、施工标高点的测设。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
施工标高点测设在墙、柱外侧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0.00 以上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本工程各建筑物±0.00 以上的轴线传递用激光经纬仪竖向投测法进行。
xx工程控制测量方案
![xx工程控制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603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6.png)
xx工程控制测量方案XX 工程控制测量方案一、工程概述XX 工程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工程占地面积约为占地面积数值平方米,主要包括列举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等。
本工程的建设对于阐述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量目的为了保证XX 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精度要求,需要进行控制测量工作。
其主要目的包括:1、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确保工程各部分的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2、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三、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2020)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 2009)3、 XX 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四、测量仪器及人员配备1、测量仪器(1)全站仪:型号为全站仪型号,精度为精度描述,用于平面控制点的测量。
(2)水准仪:型号为水准仪型号,精度为精度描述,用于高程控制点的测量。
(3)GPS 接收机:型号为GPS 接收机型号,用于控制点的复核和加密。
(4)其他辅助测量工具,如钢尺、棱镜、三脚架等。
2、人员配备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由测量负责人姓名担任组长,组员包括测量员姓名 1、测量员姓名 2等。
测量人员均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处理和分析。
五、平面控制测量1、控制点的布设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地形条件,在工程周边布设平面控制点。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地基稳固、便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
相邻控制点之间应相互通视,且构成的图形应具有良好的几何强度。
控制点的数量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一般不少于 3 个。
2、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
按照规范要求,测量导线的边长和角度,进行严密的平差计算,求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在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测量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控制点的加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加密点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 GPS 静态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施工方案测量工程标高控制
![施工方案测量工程标高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7d6fa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b.png)
施工方案测量工程标高控制一、背景与目的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标高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了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工程的垂直位置和高程,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施工前进行标高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有助于确保工程的垂直适应性和高度精确性。
本文将分享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测量工程标高控制流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标高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施工前期准备1. 确定控制点位置在进行标高控制前,需要首先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控制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地势平坦、稳定的位置;②控制点布设方便;③容易监测的位置。
2. 制定测量方案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和特点,需要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可以采用水准测量、高程测量和地面标高控制等方法,通过测量仪器和设备实现控制点的布设。
3. 编制测量计划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编制测量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测量时间、人员配置、测量方法、控制点布设等内容,以便指导后续的测量工作。
三、测量过程1. 控制点布设根据测量方案和测量计划,对控制点进行布设。
控制点的布设需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进行,以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查仪器和设备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
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测量失误。
3.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控制1. 数据处理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包括数据的整理、筛查、校正等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分析对处理后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结果分析,可以检查和评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3. 定性定量评价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评价结果反映了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五、总结与改进最后,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方案
![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b5e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e.png)
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方案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
在进行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以便为后续的测量方案制定和测量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2.搜集相关资料。
在进行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前,需要搜集相关的地形图、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以便为后续的测量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3.确定控制点位置。
在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后,需要确定控制点的位置,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组织施工人员。
在进行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前,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他们对测量设备的操作和测量原理的理解。
5.检查测量设备。
在进行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精度可靠。
6.编制施工方案。
在进行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前,需要根据以上准备工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测量方案、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内容。
二、测量方案的制定1.确定测量控制点。
在制定测量方案时,需要确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布设方案,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选择测量方法。
在制定测量方案时,需要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经纬仪测量、GPS测量等。
3.制定测量流程。
在制定测量方案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测量流程,包括测量控制点的布设、测量设备的调试和校准、测量数据的采集等内容。
4.确定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
在制定测量方案时,需要确定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编制安全措施。
在制定测量方案时,需要编制详细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设备的安全保障等内容。
6.确定测量数据处理方案。
在制定测量方案时,需要确定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案,包括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数据的存储和备份等内容。
三、测量方法的选择1.全站仪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设备,可以实现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的测量,适用于地形测量、建筑测量等各种工程平面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重点部位测量控制方案
![建筑工程重点部位测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02a2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c.png)
建筑工程重点部位测量控制方案
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
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
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
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主要工程数量 (1)2.编制依据 (2)3.适用范围 (2)4. 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 (2)5.平面控制测量 (3)5.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3)5.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5)6.高程控制测量 (6)6.1.技术设计 (6)6.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的埋设 (6)6.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6)6.4.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7)6.5.精密水准测量实施 (7)7.测量资料管理及上报 (9)8.质量保证措施 (9)1、全站仪、水准仪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在测量作业前也应按《测规》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9)2、作业条件和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标准执行。
(9)3、对外业实测成果,内业计算资料、现场放样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的成果才能采用,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9)4、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GPS点、水准点测量前,已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沉降,以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
一旦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立即对原控制网进行复测。
(10)5、导线测量中,坚持换手复测制度,减少人为误差(看错、读错、记错)的出现。
(10)6、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
(10)9.总结 (10)本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通过平差计算,精度指标各项指标均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有关要求,洞内平面坐标成果和高程成果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可以采用。
(10)根据以上测量方案和本工程特点,各工程公司已组织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程师、测量技工上场进行控制测量、日常施工测量,并配备性能稳定、精度满足本工程需求的整套测量仪器,本着严谨、求精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该工程的测量任务。
(10)施工控制测量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土建工程HFMG-1标段一工区施工范围: DK343+180~DK357+463,线路长14.283公里。
包括五城隧道(出口段)、方思山隧道、桃源隧道、金山顶隧道(进口段)、东溪中桥、桃源中桥、龙尾大桥。
1.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隧道工程本段包括四座隧道,分别五城隧道(出口段)3093延米、方思山隧道2802延米、桃源隧道4479延米、金山顶隧道(进口段)2756延米,合计13131延米。
其中Ⅴ级围岩928延米(含明洞),Ⅳ级围岩1285延米,Ⅲ级围岩8308延米,Ⅱ级围岩2525延米。
(2)桥梁工程本段含桥三座,分别为东溪中桥2(2-24)m、桃源中桥2(2-32)m、2(1-24+3-32+1-(32+48+32)m连续梁+1-32+3-24m)。
合计448延米。
2.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铁四院《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铁路精密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3.铁四院《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铁路精密控制网测量报告》;4.铁四院《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铁路精密控制网测量平面和高程成果》;5. 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以及现场踏勘资料;6. 各工程公司长期从事隧道、桥梁、路基施工中所积累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经验以及测量设备情况(仪器精度、性能状况)。
3.适用范围适用于合福铁路闽赣I标第一项目部标段施工控制测量。
4. 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主要测量人员配置测量设备如下表:5.平面控制测量5.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是在中国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交付的CPI级控制点的基础上,由中铁十一局四公司精测队对管段内控制网进行加密。
加密控制点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
平面控制网按 C级GPS控制的精度要求进行加密。
每个洞口至少保证有三个GPS加密点,且两两通视。
对于长大隧道按照《规范》定期对洞口控制点进行量测。
5.1.1.洞外加密控制点的布设1).图形结构好,边长在200~400米之间。
2).选择制高点,山尖上或高建筑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控制点离线路50~300米之间,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4).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在1.3m以上。
5).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控制点,以提高测量精度。
6).控制点埋设深度及规格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要求。
5.1.2.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线;6-贫混凝土(单位:cm5.1.3.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5.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5.2.1 平面控制测设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保证隧道线路正确的走向,保证贯通误差不超限。
1)、洞口投点测设施工时通过洞外精测点,引进洞内采用双导线布置形成闭合导线,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
洞口导线点位埋设使用Φ20mm螺纹钢(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
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GPS点(已知)作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2个BM点测定导线上各点的高程(并经平差)。
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九个测回中误差≤±2.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100000。
2)、洞内导线测量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
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一般按每250~500米布设一组导线点)。
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
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
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
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
洞内导线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
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
6.高程控制测量6.1.技术设计根据测量任务和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在地形图上拟定出合理的水准网和水准路线布设方案。
6.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的埋设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在设计院移交的高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高程控制网统一采用国家1985基准高程系统。
水准点沿线路两侧布设,点间距不大于300米,以能满足施工要求为准,布设在距线路100米范围内又不受施工干扰的地方,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
实地选点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测区内,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
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土质坚硬、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施工高程控制的水准点的位置应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来确定,应保证每个分布工程部位至少有2个高程点。
按规范要求的规格进行水准标石的制作和埋设。
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
每隔100~150米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
洞内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
并定期进行复测。
6.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检校项目和方法,在测前、测后对水准仪和水准标尺进行检校。
普通水准测量采用DS3型水准仪,精密水准测量采用徕卡精密电子水准仪进行施测。
为满足本项目测量工作,本标段投入了电子水准仪及水准尺1套。
参加本项目作业的所有仪器设备均按有关规范进行了必要的检定或检验,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检验:一是送交计量授权检定单位检定,二是测量作业单位日常检验;仪器检定证书附后。
作业人员对仪器设备检验的项目见下表。
仪器设备检验情况表6.4.普通水准测量实施线下工程施工方样时可采用五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工放样时若一次置镜能进行直接放样,则采用五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放样,否则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先将水准点引至施工放样处,以一次置镜能观测为准,然后进行放样。
施工放样时必须执行测量双检制,确认测量结果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
6.5.精密水准测量实施针对无碴轨道施工及施工沉降观测的要求,建立二等精密水准控制及沉降观测网。
控制网密度按设计要求建立。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按设计要求在桥涵的相关部位埋设,观测频率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确保观测成果真实、可靠。
无碴轨道安装时高程测量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限差进行控制。
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平缓、土质坚硬、车量较少的交通道路施测。
选择标尺分划成像清晰、稳定和气温变化小的时间观测;观测前二十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凉处,晴天观测要打伞,迁站时罩上仪器罩;视线长度、视线高不能超限。
每站的前、后视距差不超过1米,视距满足规范要求。
安置脚架应使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右两侧,观测员绕第三脚于半米外走动。
一测段水准路线上(两个水准点之间)的测站数必须是偶数。
往、返测的前、后标尺必须交换。
各测段应沿同一路线、用同类仪器与尺承进行往返测。
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不同时间段完成。
高程控制测量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要求,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和3米銦瓦条形码水准尺进行二等水准测量,自动观测记录,观测时,视线长度小于或等于50米,前后视距差小于或等于1.5米,前后视距累积差小于或等于3米,下丝视线高度大于或等于0.55米,上丝小于或等于2.8米;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小于或等于0.3毫米,两次所测高差之差小于或等于0.5毫米,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小于或等于1毫米,观测时,往返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
晴天时应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应使水准尺上的气泡居中,水准尺垂直。
高程平差采用Leica Geo office导线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 W(mm)限差(m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mm)测段、路线往返测不符值(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mm)二等水准≤1.0 ≤2.0 ±6L±4L±4L----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 2 ≤400DS1 铟钢条码尺往返往返注:①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