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ppt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 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
2.学者下的“课程”定义 尽管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两个维度来概括“课程”, 但什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却是很难把握,人们意见分 歧更大。 施良方教授归纳课程的六个定义,即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有 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是学习经验;课 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这六个定义,课程是 教学科目/课程是教学活动/课程是学习经验,最值得注意。
《课程与教学论》
3. 形成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群 大分化和大综合的趋势 19世纪单一的教学论学科 20世纪前期分化成了“课程论”和“教学论” 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成了各自的学科群:
–课程领域:一般课程论、课程社会学、教材学、潜在课程论 、课程平价论…… –教学领域:教学认识论、教学社会学、脚学伦理学、教学艺 术论、教学技术学……
《课程与教学论》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和 实际能怎么样三个角度来分类研究。 问题的上述三个角度可以是从同一问题的三个方面来研 究;也可以据此对不同的问题有所角度侧重。这就有了 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包含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范畴。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课程与教学论》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体现时代的变革 ; –教育目的或目标:德性/智慧和笃信;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内容; –遵循万物的顺序;彻底、迅速和愉快的原则; –班级授课教学思想; –局限:宗教基石和比喻论证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的层次定义
美国学者古德莱特课程的层次定义,课程处 于五种状态:
2.学者下的“课程”定义 尽管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两个维度来概括“课程”, 但什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却是很难把握,人们意见分 歧更大。 施良方教授归纳课程的六个定义,即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有 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是学习经验;课 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这六个定义,课程是 教学科目/课程是教学活动/课程是学习经验,最值得注意。
《课程与教学论》
3. 形成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群 大分化和大综合的趋势 19世纪单一的教学论学科 20世纪前期分化成了“课程论”和“教学论” 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成了各自的学科群:
–课程领域:一般课程论、课程社会学、教材学、潜在课程论 、课程平价论…… –教学领域:教学认识论、教学社会学、脚学伦理学、教学艺 术论、教学技术学……
《课程与教学论》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和 实际能怎么样三个角度来分类研究。 问题的上述三个角度可以是从同一问题的三个方面来研 究;也可以据此对不同的问题有所角度侧重。这就有了 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包含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范畴。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课程与教学论》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体现时代的变革 ; –教育目的或目标:德性/智慧和笃信;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内容; –遵循万物的顺序;彻底、迅速和愉快的原则; –班级授课教学思想; –局限:宗教基石和比喻论证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的层次定义
美国学者古德莱特课程的层次定义,课程处 于五种状态: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教案
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
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
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
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
着重要作用。
❖
(五)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 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 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 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 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 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 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 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 心。
❖ 建模思想:简化的思想,量化的思想,函数 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优化的思想,随机的 思想,抽样统计的思想。
对数学建模的认识。
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建立模 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 决的数学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步骤如下:
观察实际情境 发现提出问题
修改
抽象成数学模型
得到数学结果
检验
不合乎实际
合乎实际 可用结果
40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节具有传统意义的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与分数内涵或外延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之后对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而大小不变规律的发现与总结是学生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在分数知识结构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关内容
❖ 一个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三个学段: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 (7~9年级)。
❖ 四个部分(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本ppt课件
有:“六年,教之数与方名。”汉语“课程”出现于唐代,孔颖达在 《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中的“奕奕寝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 时用到:“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治。”,这是我国“课程” 一词的最早出处。宋代朱熹应用课程一词较多,例如“宽着期限,紧着 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但很难说是专用术语,只能大致说 包括了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安排。 近代,我国就把各级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教学顺序、教学时数等的规定, 叫做某级学校的课程,如小学课程。教育学中所说的“课程”,严格地 说是“学校课程”。释义
容。
本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材?
王本陆 男,1967年生,湖南人,教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电子邮箱:
学术领域
1.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认识论,现代教学理论,全资源课程理论 2.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哲学,教学伦理学 3. 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校本研究 主讲课程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
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
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
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
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
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
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
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
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什么是课程
容。
本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材?
王本陆 男,1967年生,湖南人,教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电子邮箱:
学术领域
1.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认识论,现代教学理论,全资源课程理论 2.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哲学,教学伦理学 3. 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校本研究 主讲课程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
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
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
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
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
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
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
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
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什么是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语文课程性质 教学PPT课件
学语文课程结构
(1)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学习领域。它包含了 “识字与写 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语文课外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参 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 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2. “文”即文字、文章、文学与文化
“语文”的“文”分别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 (1) 语文的“文”指文字。 (2) 语文的“文”指文章。 (3) 语文的“文”指文学。 (4) 语文的“文”指文化。
3. “语”和“文”的关系
(1)从渊源关系来看,“文本于语”。语言是从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开始的。书 面语言是记录口头语言的。可见,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
口头语言能力是听和说,书面语言能力是读和写。读和写都要借助于文字(汉字),而 且要包含文章学、文学、文化的知识,所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也都是“语文” 二字的含义。
一、 “语文”辨析
(二) 对“语文”的辨析
1. “语”即语言与言语
“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与言语。1962年我国语言学家已把这两者区分开 来:“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第一章
语文课程性质
一、 “语文”辨析
(一) 对“语文”的解释
(1)“语言文字”说。即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这里的“语言”指口 头言语,这里的“文字”指书面言语。
(2)“语言文章”说。1950年6月出版的《初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中说:“说 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 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二、 语文学科
(1)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学习领域。它包含了 “识字与写 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语文课外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参 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 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2. “文”即文字、文章、文学与文化
“语文”的“文”分别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 (1) 语文的“文”指文字。 (2) 语文的“文”指文章。 (3) 语文的“文”指文学。 (4) 语文的“文”指文化。
3. “语”和“文”的关系
(1)从渊源关系来看,“文本于语”。语言是从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开始的。书 面语言是记录口头语言的。可见,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
口头语言能力是听和说,书面语言能力是读和写。读和写都要借助于文字(汉字),而 且要包含文章学、文学、文化的知识,所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也都是“语文” 二字的含义。
一、 “语文”辨析
(二) 对“语文”的辨析
1. “语”即语言与言语
“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与言语。1962年我国语言学家已把这两者区分开 来:“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第一章
语文课程性质
一、 “语文”辨析
(一) 对“语文”的解释
(1)“语言文字”说。即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这里的“语言”指口 头言语,这里的“文字”指书面言语。
(2)“语言文章”说。1950年6月出版的《初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中说:“说 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 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二、 语文学科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ppt
教育观、哲学观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战略指导思想。
培养新世纪公民和现代人的英语语言素质。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
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Teaching & Learning philosophies
(4)Choose what to say: long-term memory (practice)(素养)
(5)Just say it: say sth. learned, long-term memory. ( 自动化)
(1)&(2) are often omitted by us. (3) is also omitted some times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金学军 2011.2 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和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法的 意义及方法 第三节 小学英语教学法中的相关观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和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意义及
方法 第三节 小学英语教学法中语言观、学习观、
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评 价……);课程原理(社会要求,专业目标, 课程标准,素材选择,课程评价……)
Teaching & Learning philosophies
1.Start with listening & go on speaking (1)Listen: as much as possible, using aural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战略指导思想。
培养新世纪公民和现代人的英语语言素质。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
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Teaching & Learning philosophies
(4)Choose what to say: long-term memory (practice)(素养)
(5)Just say it: say sth. learned, long-term memory. ( 自动化)
(1)&(2) are often omitted by us. (3) is also omitted some times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金学军 2011.2 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和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法的 意义及方法 第三节 小学英语教学法中的相关观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和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意义及
方法 第三节 小学英语教学法中语言观、学习观、
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评 价……);课程原理(社会要求,专业目标, 课程标准,素材选择,课程评价……)
Teaching & Learning philosophies
1.Start with listening & go on speaking (1)Listen: as much as possible, using aural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 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
14
• 由上,我们可以从学段目标中概述出低年级阅读 教学的三个重点:
.
2
绪论
历史变迁 小学语文课程的形象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特点
.
3
A.古代童蒙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 B.两汉唐宋开始重视儿童的识字教学和句读训练。 C. 现代意义上的语文肇始于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 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部经政府正式颁布后并在全国 实行的新型学制,史称“癸卯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设 “中国文字”课,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设“中国文学”课 程,并在全国推行。 D.直到193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课程标准》,规定 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至此,一个完整显示 语文学科自身体系的法定文件正式确定。
.
31
三、教材呈现的理论依据 1.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与生理特点 2.吻合语文自身的特性 (1)汉字本身的特点 (2)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3)实践性的要求 3.遵循教材的编写理论
.
32
四、教材呈现的逻辑思路 1.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螺旋式结构 2.生字的选择与编排追求系统性 3.遵循低年级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结合
E.新课改以来,此类教材的研制又显活跃状态,出现了诸 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小学 语文教学新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论等称谓,意图体现语文教改的新理念、新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 1、学科的含义
• 定义:学科是按照领域性质对知识所划分的门类。
• 存在条件:确定的对象、严密的知识体系、相对稳定的研究者队伍、有标志 性的研究成果
• 层次结构:宏观—— 一级学科(如教育学)
•
中观—— 二级学科(如教育技术学)
•
微观—— 方向(如计算机辅助教育)
2020/10/15
34
• 2、学科与科学 • 学科和科学都是人们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有
•主体与客体、主体性、建构、生成、理解、同化等
• 2、提供思维范式 • 现成论的思维方式:课程建构的目标模式 • 生成论的思维方式:课程建构的批判模式
2020/10/15
41
• 3、提供方法基础 • 方法:一般是指人们为了解决理论的、认识的、实践的、日常生活的等特定
任务或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方式的总和。 •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或学说。又称哲学方法论,
现代课程理论学科建立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家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2020/10/15
24
二、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一)教学词源的释义
在我国,“教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学记》中。 《学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以 论文教学为主的教育专著。 在西方,“教学思想”追溯到古代希腊苏格拉底的雄辩术。 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 教学法论著。
• 2、研究的停滞(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期) • 3、研究的繁荣(7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心理学
• 4、研究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就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备好课
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学习《课程标准》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教学设计
46
一、学习《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 依据,它包括教学目标,教材说明,教学建议等。 二、钻研教材 教材研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泛读各册教材 了解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全貌、框架。 通读本册教材 掌握全册教材各章节的知识点、编排顺序。
58
例
在32、42、45、130、144、147、158、160中
能被2整除的数有:-----, 能被3整除的数有:-----, 能被6整除的数有:-----,
你发现了什么?
59
1×8 +1=9 12×8 + 2=98 123×8 + 3=987 ……
1×9 + 2 =11 12×9+ 3 = 111 123×9+ 4= 1111 ……
42
2. 小学数学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 例——规 例规法 规——例 是指先呈现规则的若干肯定例证,然后从例 证中概括出一般结论。从而获得规则。
规例法 是指先推导出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规 则,运用规则。
43
3. 数学规则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把新规则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用 1、2、3、4、5几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加法、乘法算式, 使其计算结果尽量大。
60
防止偏题怪题,避免科学错误
例 修900米公路,前10天平均每天修50米。剩下的5天修完,
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修900米公路,前10天平均每天修50米,剩下的5天修完。 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例 小明家养了8只母鸡,2只公鸡,一星期一共下了40个 蛋。平均每只鸡下了多少个蛋?
掌握法则
形成技能
题型设计
计算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作图题、应用题等
55
练习的具体目的 (1) 巩固知识模仿练 (2) 强化新知重点练
(3) 突破难点辨析练
(4) 新旧知识结合练
56
9 + 1
3 2
8
+ 3 2 1
9 + 4
8 + 4
25 ×(18 + 24)= 25 × ( ) + 25 × ( ) ( 27+ 62) × 36 =( )× 36 + ( )× 36
38
39
语词相近的概念辨析 数学名词与日常生活用语的辨析
d 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连贯性
e. 建立概念系统
40
二、 数学规则的学习过程 1. 数学规则及其分类
在小学数学中,数学规则的学习主要是数学运算法
则、运算性质、及其数学公式的学习。
上位关系
下位关系
并列关系
41
每份数 × 份数 =
总数
50
难点 是指那些难于被学生理解掌握或易于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 3. 研究练习题 8 ×4 7×3 6×9
32 ÷ 4
32 ÷ 8
21 ÷ 3
21 ÷ 7
54 ÷ 654 ÷ 9源自51三、 了解学生
四、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实践作业课
52
新授课的教学结构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学习新知—巩固练习—作业小结
一(下) 长方形、正方形、圆 二(下) 认识角, 三(上)认识分数
三(下)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分数、认识小数。
四(上)角、 平行。 四(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偶数、奇数;素数、 合数。 五(上)负数,小数,循环小数 五(下)方程,认识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圆 六(上)长方体、体积、百分数、倒数 六(下) 圆柱、圆锥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08 级 数 理 系
学习方法的建议
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2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1.1 数学与数学课程 数学是什么?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
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3
数学知识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数学思维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数学语言 (通用、准确、简洁) 数学文化 数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数学蕴含的科学价值
35
概念的引入 引入的形式 引入的材料 实物、图像、实例。 适量、 典型
杏与呆,昆与皆,旮与旯,音与昱,杲与杳
36
概念的建立 a. 认真理解内涵 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 b. 准确把握外延 外延是指满足本质属性事物的总和
37
c. 加强辨析
肯定事例与否定事例 标准事例与变式事例
好的变式事例应该在非本质属性方面与标准事例差异大, 好的否定事例应该在本质属性上与标准事例尽量相似。
尝试教学法 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53
1. 导入设计 复习旧知 创设情境
知识准备 建立联系 引发矛盾
情绪准备
2. 问题设计
记忆复述性问题
分析说理性问题 探讨发散性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还会怎样 ? 还是什么?
54
3. 练习设计 练习的意义
理解概念
(2) 了解新规则的形成过程
(3) 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44
作业: 1. 在复数范围内,用不同的方式建立数的概念系统。 2. 选取1-2个数学概念,设计相应的标准事例、变式实例和否
定事例。 3. 找出一组相关规则,指出它们的关系(上位、下位、并列)
45
第四章 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4.1 关于备课
客车每小时8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3小时可以走多少千米? 速度 × 时间 = 路程 小麦平均每亩产280,千克,120亩地可以收获多少千米? 水稻平均亩产量500千克,200亩水稻可以收多少千克? 亩产 × 亩数 = 总产 每支铅笔0.2元,买10支要多少钱? 每台电脑3800元,购置5台的费用是多少? 单价 × 数量 = 总价
22
3.3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一、 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 1.数学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1) 数学概念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思
维的一种基本形式。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 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3
(2) 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
用图画的形式表示概念
24
25
14
二、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
按照学习的深度分为 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按照学习的方式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5
规定性知识 接受学习为主
规律性知识 探究发现为主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讲授告之 条件 结论 观察探之 猜想 验证
16
三、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1. 数学认知结构 知识结构
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及其内在的联系,形成这门
实际问题, 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 好奇 探究 乐学 自信 坚韧
10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数学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
空间与图形
实践与综合应用
11
1.3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演变 1. 课程的演变 2. 课程目标的演变 双基 双基 + 能力 双基+ 能力+ 非智力因素 三维 四基
数学承载的人文价值
数学展现的审美价值
4
3
5
5 8 5 3 8 3 3 5
5
5
5
8
数学的显著特征
高度的抽象性
严密的逻辑性 广泛的应用性
6
例
有1万元用于投资,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购买国
家债券,一种是购买股票。 买债券一年后可以稳定收入600元,购买股票,一年后如果 成功可以收获1500元,如果失败将损失1000元,并且还知道成 功的概率为0.8,应该如何决策?
精读本课教材 精心分析仔细推敲 一图、一例、一式、一题。
47
一般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 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 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能力: 数、读、写、算、绘图、测量、制作、记忆、表达等 过程: 经历、体验、探索 方法: 数学方法、一般方法 情感 态度 好奇心、求知欲、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
19
(2)顺 应 如果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 那么就要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使之能接纳新的知识, 这一过程称为顺应。
20
3. 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
(情境引入)
(同化、顺应)
(练习运用)
21
3.2
现代学习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57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650 ÷13 - 650 ÷13
431 × 56 - 431× 56
780+220-780+220
725 -125 +725 -125
125 × ( 80 + 8 ) 720 ÷ ( 20 + 8 )
( 32 + 560 ) ÷ 8 ( 567 + 267 ) - 67
48
本周作业 1. 选一段教材分析制定教学目标。
49
2. 掌握教材的地位及重点、难点 地位 本课知识内容是以哪些旧知识为基础?为后继的
哪些知识做铺垫准备? 重点 是指教材的主要部分,它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每
节课多有自己的相对重点。 一般地,学习概念重点是本质属性 学习运算重点是算理算法 学习技能重点是操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