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路基排水及防护加固汇总
公路施工路基加固方法及防护措施

公路施工路基加固方法及防护措施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路基填料一般都是比较松散的,且没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强度,特别是软土地基路段的填料。
而通过分析交通环境、道路行车荷载要求后,天然条件下的路基填料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因此,必须要对路基填料进行人工压实,选用有效、合理的路基加固方法,使路基变得更为稳定,强度也不断得到提升,进而有效增强路基的使用性能。
在公路路基加固过程中,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强度,应将天然边坡、人工边坡支撑起来。
由于随着水温的变化,容易破坏防护边坡,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公路施工中的路基加固方法1.1换填土层法换填土层法是指将路基基底以下某一深度范围内的湿软土进行挖除,选用稳定性高、强度较大的填料进行置换,如矿渣、砂、碎石等。
在置换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稳定性较高、没有侵蚀作用的土类添加到置换填料中。
换填土层法能够将软弱土层的水分快速排除出去,有效地将膨胀土的胀缩作用予以消除,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路基冻胀、路基沉降过大现象的发生,且有效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
在对暗塘、暗沟等进行加固时,适合采用换填土层法。
1.2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指通过应用堆载对路基进行预压,挤出路基土中过多的水分,进而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增强路基的抗剪能力。
当软弱路基中包含天然沉积层或者人工冲填土层时,选用排水固结法是比较合理的。
一般而言,路基预压荷载大小、路基厚度、路基预压时间等均会影响路基的加固效果。
1.3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法是指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出一定规格的截头圆锥体,在圆锥体作用下,产生夯击效应,从而在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冲击波、动应力,进而加固密实路基土。
湿陷性黄土、砂土、杂填土等,常常会选用重锤夯实法。
1.4机械碾压法在公路路基加固中,机械碾压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如果路基中的大部分填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或者浅层处理杂填土、一般非饱和黏土时,常常会选用这种方法。
选用机械碾压法时,主要运用的机械包括推土机、平碾、压路机等,路基土在机械自重荷载作用下,其压实度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有效减轻路基的沉降量,使路基变得更为紧实。
路基边坡防护总结

路基边坡防护总结路基边坡防护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能保护路基的稳定和安全,还能保护行车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本文将从防护措施的选择、施工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防护措施的选择在路基边坡防护中,常见的防护措施包括挡土墙、护坡、草坪、护栏等。
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土壤类型、边坡高度、坡度等。
一般来说,对于较高的边坡,可以采用挡土墙来进行防护;对于较低的边坡,可以选择护坡或草坪来进行防护;而对于需要保护行车安全的区域,可以设置护栏来防止车辆失控冲出路面。
二、施工方法在进行路基边坡防护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
根据具体的边坡情况和防护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挖掘、填筑、浇筑等。
2.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对于挡土墙等结构,要注意墙体的坚固和稳定性,对于护坡和草坪,要注意土壤的选择和植物的生长情况。
3.加强监测和维护。
在施工完成后,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边坡的变形和裂缝等问题,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路基边坡防护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边坡坡度过大、土壤松散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调整边坡坡度。
如果边坡坡度过大,可以通过梯田状护坡来减小坡度,或者采用挡土墙来加固边坡。
2.加固土壤。
如果土壤松散,可以采取加固土壤的措施,如夯实、加固土壤结构等,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3.加强排水措施。
在边坡防护中,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设置排水管、排水沟等,可以有效减少水分对边坡的侵蚀和破坏。
四、总结路基边坡防护是公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路基和行车人员的安全。
在进行路基边坡防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并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法,可以有效保护路基的稳定和安全,确保行车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第2章 铁路线路《铁路运输设备》

路堤式路基
路堑式路基
(3)不填不挖式路基。指线路标高与天然地面相同,无需填方和挖方的路基。 4 半堤式路基。路基的一侧需在天然地面上填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5 半堑式路基。路基的一侧需在天然地面上挖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6 半堤半堑式路基。路基的一侧需在天然地面上填方修筑,而另一侧则需在天然地面上挖方修筑 而成的路基。
(四)路基排水及防护加固
1.路基排水
为保持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的状态,路基上应设置一套完整的排水设施,包括排地 面水设施和排地下水设施。
(1)地下水: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可采用明沟, 排水槽,渗水暗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当地下水埋藏深或为 固定含水层时,可采用渗水隧洞,渗井,渗管或仰斜式钻孔。渗 水暗沟和渗水隧洞的纵坡不应小于 5‰,条件困难时亦不应小于 2‰。地下排水系统如图所示。
1.隧道的组成
隧道一般由洞身、衬砌、洞门和避车洞、避人洞几部分组成。
隧道洞口及洞身
2.铁道隧道的种类
1 按隧道长度分: ① 特长隧道:全长 10 000 m 以上。 ② 长隧道:全长 3 000 m 以上至 10 000 m,含 10 000 m。 ③ 中隧道:全长 500 m 以上至 3 000 m,含 3 000 m。 ④ 短隧道:全长 500 m 及以下。
狮子洋隧道
函谷关隧道
(三)涵 洞
1.涵洞的结构
涵洞是埋设在路堤下部填土中,用以通过水流或行人的建筑物。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 墙、翼墙和出入口等部分组成其孔径一般为 0.75~6 m。洞身埋在路基中,从进口向出口有一定 的纵向坡度,以利排水。两端进出口处,可砌端墙和翼墙,便于水流进出涵洞,还可以保护路堤 边坡免受水流冲刷。
2.路基防护加固
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第二章 第三节 线路的路基与桥隧建筑物

图2-3-3为渗沟、渗管横断面示意图。
2.路基防护加固 路基坡面长期裸露在自然界中,受自然风化及雨水冲刷的破坏作用,会出现边坡剥落、局部凹陷、 表土溜滑、坡脚被掏空崩塌等不同的坡面变形。 为保证路基的坚固和稳定,路基坡面常用种草、抹面、喷浆、勾缝、砌石和修建挡土墙(如图2-3-4 所示)等方式加以防护加固。
图2-3-4 挡土墙设置示意图
二、铁路桥隧建筑物 铁路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隧道、涵洞、明渠、天桥、地道、跨线桥、调节河流建筑物等。本节主 要介绍桥梁、隧道、涵洞。 (一)铁路桥梁 在修建一条铁路时,常常会碰到江河、山谷、公路及另外一条铁路的阻挡。为了让铁路跨越这些障 碍,就需要修建各种各样的铁路桥梁。因此说铁路桥梁是引导铁路线路跨越障碍的空中建筑物,也 是铁道线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工程节点。 中国最早的铁路桥梁要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修筑的吴淞铁路,因当地河网密布,短短十几公里的铁 路修建了中小桥梁十余座,其中最大的是长50米左右的吴淞蕰藻浜桥。吴淞铁路一年后即被拆除, 那些桥梁也就不在称为铁路桥。1887年,中国人在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向西延伸时, 在茶淀与汉沽间的蓟运河上修建了长173.72米、具有近代建筑水平的铁路钢桥——蓟运河桥。此桥 经过多次改造,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它可以算为中国铁路历史最悠久的钢桥。 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行车密度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特别是结构要求有一定 的竖向横向刚度和动力性能。100多年来,中国铁路的建桥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研究制造出 高强度耐久的新材料,设计出先进合理的桥式结构,拥有科学先进的制造和施工工艺设备。现在, 桥长可达11700米,墩高可达183米,最大跨度可达300多米;另外,多跨连续梁桥、斜腿刚构桥、柔 性拱刚性桁梁桥、栓焊梁桥、平弯桥、双薄壁墩桥、高墩V形支撑桥、斜拉桥、钢拱桥等科技含量很 高的铁路桥,都出现在我国的大江大河上。中国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铁路桥梁组成 铁路桥梁的组成大体分为跨越结构和支撑结构两大部分。其中跨越结构也称作上部结构,包括桥面、 梁、支座等;支撑结构也叫做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如图2-3-5所示。
土质路基的防护加固措施及排水设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土质路基的防护加固措施及排水设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10 页土质路基的防护加固措施及排水设施一,土质路基的防护加固措施路基防护和加固是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工程技术措施,路基防护和加固主要是路基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支挡结构及地基加固等。
(1)路基坡面防护路基坡面防护是防止土质或风化岩石路基边坡的冲刷或剥落采取的措施。
防护类型有植物防护、灰浆防护和砌体防护等。
灰浆常采取抹面、锤面、喷射混凝土、喷浆、圬工铺砌、填缝等措施,以保护路基坡面。
以防止软弱岩石表面进一步风化,破碎和剥落,避免雨水侵蚀坡体,并能增强边坡的整体性,通常用于不宜植物防护的坡面。
在路基坡面上种草植灌木,也是土质路基常用的措施,称为植物防护。
因为铺草植树能使坡面形成良好的保护层,可以加强路基的稳定性,还能保护路基免受风、沙、水、雪的侵蚀,并有改善路容,调节气候的作用。
一般设计原则为在坡度不陡于1:1和坡高不大而坡面径流速度缓慢的边坡种草,而边坡高陡和坡面冲刷较重以及需要迅速绿化的地方铺草皮,在坡度不陡于1:1.5的各种土质边坡和极严重风化的岩石边坡则选择种树。
砌体防护主要用于受自然力影响易发生严重剥落、冲蚀、溜方等坡面变形的路基边坡,采用框格、护坡和护墙等砌体防护形式。
在土质边坡中,框格防护主要用于降雨量大而且集中的地区,以分流排除坡面水,使边坡免受冲蚀。
砌石护坡常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
而护面墙适用于坡度较陡而易分化或较破碎的岩石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
坡面防护措施在设计时应根据路基坡面情况选用。
第 2 页共 10 页(2)路基冲刷防护路基冲刷防护是防止路基遭受冲刷和淘刷所采取的措施。
有称堤岸防护。
主要包括:①护岸工程。
为保护路基边坡或河岸免遭冲刷,常采用植物防护、抛石防护、砌石防护、石笼防护、浸水挡墙等。
路基排水和防护措施

路基地面排水
(6) 急流槽
用片石、混凝土材料筑成的衔接两段高程较大 的排水设施。主槽纵坡大,水流急,出口设有消 力池、消能槛等消能装置,沟底纵坡可达1:2 。 设在路堑边坡上的急流槽又称吊沟。
10
路基地面排水
(4) 跌水、(5)缓流井、(6) 急流槽可作纵向 排水用,也可用于横向排水。 水的落差较大,注意防冲刷。
(3) 天沟
用于排除山坡迎水方向流向路堑的地面水。
6
一、路基地面排水
(1)排水沟、(2) 侧沟、(3) 天沟、边坡中部 平台截水沟 都是纵向排水设备;
要因地制宜,纵坡合理,配合得当。 横向排水坡度一般不易小于 4% (路拱的高度 就是按此横坡确定的),以便迅速排走降水。 纵坡不易小于 2 ‰,但不易大于 8 ‰以免沟底 被冲刷。 形状、尺寸、是否衬砌。
坡面防护
1.植物防护
16
16
有管渗沟
有管渗沟的渗水管是管壁带有渗水孔的陶 管或混凝土管。
a)渗水管
b)有管渗沟出口
有管渗沟示意图(单位:mm)
17
17
路基地下水的降低与排除设备
(2)渗水暗沟
①截水和引水渗沟 按其深度分为浅埋渗沟和深埋渗沟,浅埋渗沟深 度一般为2-6m,深埋渗沟的深度一般大于6 m。18来自18(2)渗水暗沟
截水渗沟
19
19
(2)渗水暗沟
②无砂混凝土渗沟
无砂混凝土用水泥、粗集料(砾石或角砾)及水拌 制而成。 具有透水孔隙。 代替施工困难的反滤层和渗孔设备,具有透水 性能和过渡能力好,施工简便及节省材料等优点。 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省去渗沟内部的填充料。
20
20
无砂混凝土渗沟图
21 21
铁路路基排水及防护结构施工—路基排水设施施工

一、路基地面排水设备施工
④对软弱土、膨胀土和冻胀量大的地基,可采用换填土法 处理。换填砂砾石时,压实度不应小于93%;换填土料时,也 不应小于93%。
⑤膜料、沥青混凝土防渗加固水沟,必要时,应在水沟基 槽土中加入灭草剂进行灭草处理,并回填、夯实、修整成型。
⑥水沟在防渗加固前应对开挖的土沟进行验收,验收合格 并做好临时性排洪、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和施工用水流入开挖 的土沟后,才能进行水沟的防渗加固。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
路基排水设施的作用和分类
一、路基排水概述
设置路基排水系统的目的和作用是拦截路基上方的地面 水和地下水,迅速汇集基身内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并把它 们导入顺畅的排水通道,并通过桥涵将其宣泄到路基下方 。路基排水根据排水设备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地面排水和地 下排水两大类。
一、路基排水概述
路基上方、基身和下方,为完成各自的排水任务,需要 采用不同的排水设备,而要完成整个路基的排水任务,就 必须把各种排水设备组成一个排水系统。
三、路基地下排水设备的类型及技术标准
6.渗水隧洞 渗水隧洞用以截排或引排埋藏较深的地下水,或与立式
渗井(渗管)群配合使用,以排除具有多层含水层的复杂地 层中的地下水。渗水隧洞的断面形式可分为直墙式和曲墙 式。直墙式适用于裂隙岩层、破碎岩层及较密实的碎石类 土层。曲墙式适用于松散的碎石类土层或有少量卵石、碎 石的黏性土层。
,用于截排堑顶上方流向路堑的地表水。天沟距堑顶边缘 的距离不宜过大,否则未被截住的地表水较多,对边坡稳 定不利;但也不宜过小,否则有因渗漏而影响稳定的危险 。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5m。当土质良好、堑坡不高或沟 内铺砌时,不应小于2 m。
二、路基地面排水设备的类型
如有遇水易于溶蚀和形成陷穴特性的土质,天沟距堑 顶边缘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 m,并进行铺砌加固。若 堑顶有弃土堆,天沟一般应设在弃土堆上坡方向以外1~5 m。
第二章 一般路基设计

路堤、 路堑、 路堤 、 路堑 、 填挖结合及不填不 四种形式 形式。 挖四种形式。
路 基 路 面 工 程 授 课 讲 义 第 二 章 一 般 路 基 设 计 -----
2-2 路基横断面设计 一、路堤 图1-2-1是路堤的几种常见横断面形式。 是路堤的几种常见横断面形式。 是路堤的几种常见横断面形式 按路堤的填土高度不同, 划分为矮路堤、 按路堤的填土高度不同 , 划分为矮路堤 、 一般路堤、 高路堤。 填方高度低于lm者属 一般路堤 、 高路堤 。 填方高度低于 者属 于矮路堤;填方边坡高度高于lm、低于20m 于矮路堤;填方边坡高度高于 、低于 者为一般路堤;填方边坡高度高于20m者为 者为一般路堤;填方边坡高度高于 者为 高路堤。 高路堤 。 随其所处的条件和加固类型的不 还有沿河路堤、 护脚路堤、 同 , 还有沿河路堤 、 护脚路堤 、 挖渠填筑 路堤等。 路堤等。
路 基 路 面 工 程 授 课 讲 义 第 二 章 一 般 路 基 设 计 -----
2-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路基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路基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主体工程————路基主体设计包括选择路基横断面 路基主体工程 路基主体设计包括选择路基横断面
形式,确定路基宽度、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度, 形式,确定路基宽度、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度,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 标准等。 标准等。
2-4 路基附属设施 二、护坡道与碎落台
护坡道是保护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措施之一, 护坡道是保护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护 坡道是指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 坡道是指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取土 坑与坡脚之间,或在边坡纵向, 坑与坡脚之间,或在边坡纵向,保留有一定宽度的 平台。设置目的是加宽边坡横距, 平台。设置目的是加宽边坡横距,减缓边坡平均坡 护坡道越宽,越有利于边坡稳定, 度。护坡道越宽,越有利于边坡稳定,但工程量会 随之增加,不经济。根据实践经验, 随之增加,不经济。根据实践经验,护坡道宽度至 少为1 并随填土高度而增加。 少为1.0m,并随填土高度而增加。
项目四路基防护、排水与加固施工技术

项目四 路基防护、排水与加固施工技术学习任务及目标:学习资料: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JTGF10-2006).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C F80/1-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就业导航:任务导入:路基内水分过多,会降低土基的承载力。
地下水会使路基软化,不但降低土基强度,还会造成边坡坍塌,严重时还会造成整个路基滑塌,严重影响公路的运营和使用。
所以掌握路基防护、排水与加固施工技术是该专业的核心任务。
任务一 路基防护设施施工工程知识:一、路基防护设施分类路基防护按作用分有:坡面防护、冲刷防护、防滑防护二、路基坡面防护路基坡面防护主要采取干砌、浆砌骨架防护、种草籽及植树防护等防护方案。
1.干砌片石坡面防护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片石。
一般情况下选厚度为0.3m 的片石,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设碎石垫层,如设垫层,则须选不小于0.1m 的碎石或砂砾作垫层。
施工时,人工挂线分层进行铺砌,上下层竖缝要间错咬接,石块不得有松动,石块间的空隙用小石块填满塞紧,外露面要整齐。
基础应选较大石块砌筑,其埋深至侧沟底(如下图a ),当干砌片石基础与侧沟相联时,其基础应采用浆砌(如下图b )。
2.骨架护坡图2-4-1-1 图2-4-1-2(1)路基边坡整修平整密实,满足设计边坡要求后再在边坡上开挖骨架基坑。
(2)路堑超挖路段,要分层挖台阶回填夯实后,重新整修边坡,边坡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开始骨架的施工。
(3)骨架排水沟平顺畅通,与路基排水沟连通。
骨架施工完成后,及时在骨架内植草或平铺C10细砂砼块板防护。
3.浆砌片石护坡、护墙1)选料:石料要经过挑选,质地均匀,无裂缝,其抗压强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厚度不得小于15cm。
2)砂浆拌制:砂浆采用机械拌和,小推车运输。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

4.2.4.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1)路基成型后及时整平坡面,进行坡面防护,防止雨水冲刷坡面,形成冲沟。
(2)首先进行复测工作,对砌体及防护工程所处位置进行细致测量,以核实图纸上的形状、尺寸和基础标高是否符合实际。
(3)各种防护设施在稳定的基脚和坡体上施工。
须做防护的人工填土应充分夯实,经检查和清除松散土处理后,再做防护,以保证质量。
(4)在设计有挡土墙或排出地下水设施地段,先做好挡土墙或排水设施,再做防护。
在防护坡体施工前先对坡面进行检查处理,保证防护设施能与土石坡面密贴结合和坡面的稳定,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泄水孔。
4.2.4.1.路堤坡面防护(1)干砌片石①在填土压实符合要求或坡体沉降趋于稳定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凹坑并拍实使坡面平整。
②按设计标准测量放样,开挖坡角基槽。
③选择合格片石砌筑,接缝错开,石块间隙用小石块塞紧,铺砌厚度均匀。
砌筑后边缘及小缝隙及时用夹砂卵石回填、夯实。
如设计有垫层,则随垫随砌。
④护坡勾缝于路堤沉降趋于稳定后进行。
⑤勾缝采用自制勾缝器进行,勾缝砂浆嵌入砌缝内2cm深。
(2)浆砌片石①在填土压实符合要求,坡体趋于稳定或填土压实达到要求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清刷坡面浮碴,填补凹坑并拍实、平整。
②按设计标准测量放样,开挖坡角基槽。
基础的开挖符合图纸尺寸和规范规定,并满足基底设计承载力设计要求,才能进行砌体砌筑。
③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
砌筑上层砌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将砌好的表面加以清扫、湿润再坐浆砌筑。
选择合格片石砌筑,拉缝错开至少8cm。
铺砌厚度均匀,水泥砂浆饱满,表面采用凹缝,砌筑后及时回填边缘,夯填密实,防止地表水浸入。
④砌筑要分段进行,按要求,设置沉降缝。
⑤砌体砌出地面后及时回填夯实,并作好基坑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平齐无搭叠。
缝中防水材料按要求深度填塞紧密,按图纸位置及尺寸预留泄水孔。
项目四路基防护、排水与加固施工技术

项目四 路基防护、排水与加固施工技术学习任务及目标: 学习任务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任务一 路基防护设施施工 1、路基防护设施分类2、路基坡面防护3、路基冲刷防护4、路基滑坡防护 1、熟悉路基防护设施分类2、掌握掌握各种防护的施工任务二 路基排水设施施工 1、地表排水施工(边沟、截水沟、排水沟) 2、地下排水施工(暗沟(管)、渗沟、渗井) 1、熟悉地表、地下排水施工类型2.掌握各种类型的施工要点任务三 路基挡土墙施工 1、挡土墙施工类型2、挡土墙施工程序及要点3、挡土墙施工实例。
1、熟悉挡土墙施工类型2.掌握挡土墙施工程序及要点3.挡土墙施工实例。
学习资料:一、《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 033-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S]》 (JTGF10-2006).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工程质量查验评定标准》(JTC F80/1-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就业导航:❖任务导入:路基内水分过量,会降低土基的承载力。
地下水会使路基软化,不但降低土基强度,还会造成边坡坍塌,严峻时还会造成整个路基滑塌,严峻阻碍公路的运营和利用。
因此把握路基防护、排水与加固施工技术是该专业的核心任务。
岗位就业方向 道路工程施工人员 公路工程建设公司 高速公路管理、养护人员 高速公路管理、养护部门 公路工程检测、监理 公路工程咨询公司任务一 路基防护设施施工❖工程知识:一、路基防护设施分类路基防护按作用分有:坡面防护、冲洗防护、防滑防护二、路基坡面防护路基坡面防护要紧采取干砌、浆砌骨架防护、种草籽及植树防护等防护方案。
1.干砌片石坡面防护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片石。
一样情形下选厚度为0.3m 的片石,并依照设计要求确信是不是设碎石垫层,如设垫层,那么须选不小于0.1m 的碎石或砂砾作垫层。
施工时,人工挂线分层进行铺砌,上基层竖缝要间错咬接,石块不得有松动,石块间的间隙用小石块填满塞紧,外露面要整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边坡渗沟
▪ 边坡渗沟适用于坡度不陡于1∶1 潮湿易坍塌的边 坡,用以引排边坡上的上层滞水或出露的泉水,使边 坡稳定。
▪ 渗沟一般成直条形、树枝(岔)形或拱形布置;如图 2—6。以适应排水范围的大小,渗沟通常采用矩形 断面,宽不小于1.3~1.6 m ,深度根据边坡潮湿带的 厚度而定,渗沟底应埋入稳定的土层。
陇海铁路路基被"掏空"
阿里山铁路路基滑落铁轨悬空
为了保证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 定的状态,路基必须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能 迅速排泄最大降雨量时的地面水,并能排除 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或截流降低地下水 位。
一、排除地面水的设备
▪ 排除地面水的设备有: 排水沟、侧沟、天沟、吊沟、跌水等。无论 采用何种方法,均需将路基范围内所有地面 水,尽可能循最短的通路顺畅地排至路基范 围以外,防止其漫流或停积。 排水沟、侧沟、天沟已在路基构造中讲过。
▪ 排水槽的深度大于1 m 时,宜采用斜墙式。
图 2— 5浆砌片石砌筑槽断面
▪ 明沟与排水槽壁均设泄水孔以排除地下水。
▪ 为了不使排水时,由于地下水的流动,使含水地层的 土流失,造成泄水孔的淤塞,以及沟壁被冲空而引起 的沉陷,在壁后应设反滤层。
▪ 当前采用的反滤层材料有两种,一种是用粗砂、砾 石或小卵石。按设计的规定的标准,将不同粒径的 砂、石分成2~3 层,每层厚度不小于10~15 c m , 组成反滤层。另一种是用无砂混凝土预制板作为 反滤层。
(五)渗井与渗管
▪ 渗井(图2—14)与渗管(图 2—15)都是立式排水设 备,半上层渗水层的水通 过渗井或渗管泄入到下 层透水层或隧洞中去,渗 井断面可用1 m ×1.5 m 矩形或直径为1~1.5 m 圆形;渗管的直径一般不 小于0.25 m ,在中间设置 的为不小于0.25 m ,在中 间设置的为不小于5 c m 的圆形滤管。它们的缺 点是产生沉淀物后,会逐 渐失去渗水能力。
▪ 适用于流量 较大,流程较 远的地段。
图2— 10 石排水孔渗水暗沟
图 2— 12
▪ 渗水暗沟的作用是截水和排水,截水部分的水管上 应有眼孔,排水部分的水管上没有眼孔,暗沟的纵坡 应大于5‰,使管内流速不致太低,以免淤塞。
▪ 为了检查渗沟的情况,并便于定期清理,每隔30 m 或在渗水暗沟方向的转折点及纵断面变坡处修筑 检查井。检查井为方形或圆形, 其最小净空为1 m , 检查井底应比水管底低0. 3~0.4 m , 检查井内应 设检查梯以便检查及清理,井口应设井盖。
地下水的排除应根据地下水的类型、 含水层埋藏深度、地层的渗透性等条件,选 用适当的排水设备。 ▪ 一般来说,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 时,可采用明沟、排水槽、渗水暗沟等; ▪ 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为固定含水层时,可采 用渗水隧洞、渗井、渗管等。
(一)明沟与排水槽
▪ 明沟一般用浆砌片石砌筑成梯形断面,沟深通常在 1~2 m 内,底宽0.4~1.0 m ,沟底埋入不透水层。
图2— 1 跌水示意图
跌水
跌水瀑布
(二)急流槽(吊沟)
▪ 急流槽是具有很陡纵坡的水槽(如图2—2、图2— 3),修筑在路堑边坡上的叫吊沟,急流槽的沟底坡度 可达1∶2。用片石、混凝土建造,其作用与跌水相 同。其特点是水流不离槽底。
图2 —2 路堑吊沟
图2 —3 连接路堑侧沟的吊沟
急流槽
二、排除地下水的设备
第二章 路基排水及防护加固
第一节 路基排水工程
水的作用是造成路基病害主要因素。 地面水的危害: ▪ 地面水在路基面上滞流会导致翻浆冒泥; ▪ 在路基面边坡上流动会造成冲刷; ▪ 在寒冷的地区,土质路基被水浸湿,冬天会成
为冻害,路基面隆起,到春融又造成路基翻浆 冒泥。 ▪ 地面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的水源,并会对 某些含易溶盐的土溶蚀而产生陷穴。
▪ 每隔10~15 m 设宽2 c m 的伸缩(沉降)缝,缝内填 塞沥青麻筋。
▪ 明沟适用于地下水埋藏很浅或水沟通过稳定地层 进行较深的明挖地方。
图2 —4 浆砌片石明沟
▪ 排水槽是一种宽度为 0.5~1 m ,深为0.5~2 m 的矩形断面的水沟。 常用浆砌片石砌筑,也有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等材料构筑直墙式及斜 墙式两种型式。
▪ 无管渗水暗沟是用 粗砂、卵石、碎石 或炉渣等渗水材料 充填而成。
▪ 一般多设在流量不 大,渗沟不长, 无需 检查井处。其纵向 坡度通常不小于 10‰,一般为50‰,如 图2—9。
图2— 9 无管渗水暗沟
▪ 有管渗水暗 沟有石砌排 水孔(图2— 10)和陶土 管、混凝土 管和石棉水 泥管等数种 (图2—11 及 图2—12)。
地下水的危害:
▪ 地下水浸入路基部分土体,使其强度降低,在 列车动载及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使路基发生 变形。
▪ 地下水浸泡路基基床, 也能引起翻浆冒泥、 冻胀等不良后果。
▪ 路基边坡在地下水浸蚀下,能引起地表上的 滑动,溜坍等边坡变形。
黑龙江鹤岗铁路路基被冲垮致货车脱轨
山洪冲毁的南昆铁路路基
哈萨克斯坦铁路路基被洪水冲毁
(一)跌水
为了避免土壤受冲刷, 一般土质水沟的纵坡都 不陡于8‰。如因地形关系,无法使水沟的平均纵坡 不超过8‰时,则将水沟分段修筑成跌水或吊沟。
跌水是阶梯形的排 水设备(如图2—1),它有单 级和多级两种,视水头差 而定。每级高度不小于 0.2 m ,不大于2.0 m ,水流 以瀑布的形式通过,利用 台阶跌水消能。一般应用 铺砌防护。
图2 —6 边坡渗沟
(三)渗水暗沟
▪ 当线路附近有破 坏路基稳定的地 下水时,可修筑渗 水暗沟来截排地 下水,降低地下水 位及疏干附近土 体。
▪ 渗水暗沟从构造 上可分为有管渗 水暗沟和无管渗 水暗沟两种。常 用的为有管渗水 暗沟。
图2 — 7 用渗沟拦截路堑边坡流向路堑中心的地下水
图2— 8 用作降低地下水位的渗水暗沟
图2 —11 有管渗水暗沟
(四)渗水隧洞
▪ 渗水隧洞用来截排 或引排深层地下水, 隧洞的施工方法, 大 致与正式隧道相似, 隧洞应埋入稳定地 层,顶部设在滑动面 下,拱顶与边墙设渗 水孔(图2—13),为便 于检查维修,每隔 120 m 左右或平面 转折处及纵坡变换 处也需设置检查井。
图2— 13 隧洞衬砌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