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徐慧丽
某高层办公楼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某高层办公楼结构抗震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3f31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e.p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59某高层办公楼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吴颖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摘 要 以某超限高层办公楼为例,采用两种计算软件进行弹性静力分析,计算结构均满足规范要求。
通过罕遇地震下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与预期塑性化过程吻合,能够达到预定的大震下性能目标,确保该结构达到了抗震性能要求。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静力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抗震性能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Wu Ying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Shanghai 200070, ChinaAbstract Taking an oversized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as an example, elasticity static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two calc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calculated structur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 Through the dynam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under rarely occurred earthquakes, the overal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s good,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cted plasticization process, and can achieve the predetermined performance target under large earthquakes and ensure that the structure meet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Key words oversized high-rise buildings; static analysis; dynam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seismic performance1 工程概况某高层办公楼采用钢框架结构,结构高度为47.1m 。
(2024年)《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优秀课程介绍
![(2024年)《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优秀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7067d4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5.png)
地震波传播原理
地震波的产生
介绍地震的成因、震源机制和地震波的产生原理 。
地震波的类型
阐述地震波的类型,包括体波(纵波和横波)和 面波(勒夫波和瑞利波)等。
地震波的传播
介绍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和地表的传播规律,以及 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散射和干涉等现象。
2024/3/26
9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结构抗震设计目标
17
时程分析法
01
时程分析法的基本 原理
直接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通 过数值积分方法求解结构的地震 反应。
02
时程分析法的应用
03
时程分析法的优势
用于重要结构、复杂结构或需要 考虑非线性行为的结构的抗震设 计。
能够考虑地震动的持时效应、非 线性行为等因素,提供更准确的 抗震设计依据。
2024/3/26
地震灾害频发
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 一,对高层建筑造成严重 威胁,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
2024/3/26
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容纳大量人员和 财产,抗震设计直接关系 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经济影响
地震对高层建筑破坏会导 致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抗震设计有助于减轻灾害 影响。
5
课程目标与要求
掌握高层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详细阐述了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地震动的特性、结构动力 反应分析、抗震设计方法和措施等。
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结合实例,深入探讨了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和难点,包括结构选 型、抗震性能评估、减震隔震技术等。
新型抗震技术与方法
介绍了当前最新的抗震设计技术与方法,如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结 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等。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该方法适用于结构初步设计阶段。
基于构件变形的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基于构件变形的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f8d45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f.png)
工程设计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抗震构件,通过墙体的抗剪承载能力来吸收地震力,同时在地震作用下受到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剪力墙结构容易发生构件的变形和损伤,其抗震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1]。
传统的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使得构件在大震作用下存在一些不足,如墙体开裂、悬臂梁形成等,为了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能力,研究基于构件变形的剪力墙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2]。
曹志伟等人[3]研究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时剪力墙极限位移计算方法,并运用抗震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徐丽丽等人[3]针对剪力墙高层住宅,研究了不同设计阶段的抗震变形控制方法,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某著名地产品牌开发商的高品质住宅项目;王福明等人[4]研究了RC 剪力墙的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并考虑了轴压比和剪跨比的影响,理论分析指出基于提出的简化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可以为抗震构造措施的确定提供依据。
依托福建省龙岩市某高层框架式剪力墙结构住宅楼项目,本文深入研究构件变形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机理,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剪力墙在不同地震抗震设防和不同地震波输入条件下的层间位移角变化特征,以研究以变形控制的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对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水平和保障建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也可为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为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工程概况福建省龙岩市某高层框架式剪力墙结构住宅楼项目拟建10个单体居民楼建筑,工程类别为民用一类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5万m 2,设地下室1层,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4150m 2,其中人防面积为4630m 2,地上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结构层数均为31层,楼层高度为93.8m ,其中首层高度为3.8m ,其余楼层高度为3.0m ,标准层的结构平面大致呈“十字形”,长度方向为35.3m ,宽度方向为31.7m ,标准差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星汇海珠湾(AH050323地块)B4塔楼结构抗震设计
![星汇海珠湾(AH050323地块)B4塔楼结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77571e7f1922791788e831.png)
星汇海珠湾(AH050323地块)B4塔楼结构抗震设计摘要:星汇海珠湾项目B4塔楼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为平面不规则的B级高度建筑。
运用结构设计概念,在设计中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承载力与变形验证不同水准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包括小震弹性计算,中震等效弹性设计,以及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超限设计措施,使结构实现预定的性能目标。
关键词:超限高层;平面不规则;抗震性能化设计1 工程概况星汇海珠湾项目地块位广州市海珠区西部,其中323地块包括B1~B4四幢超高层塔楼,均带一层商业裙房,各栋通过在裙房设防震缝断开连接。
其中B4塔楼为134.7m高的27层商业配套服务用房,首层~2层为架空层,3~27层为5米高的标准层(其中10,20层为3.6米高的避难层);设3层地下室,底板标高-12.500m,地下室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塔楼建筑面积22454m2。
图1 B4塔楼项目效果图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地震动力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控制结构水平位移的基本风压按50年重现期的风压Wo=0.50KN/m2,承载力设计时按基本风压的1.1倍。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体型系数取1.4。
2结构体系及基础B4塔楼总高度为134.7m,平面为41.60×25.4m,高宽比为5.3(Y向),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地下室底板为设计嵌固端。
B4标准层结构布置如图2所示。
图 2 标准层平面图由于结构高度较高,结构抗侧刚度要求较高,结构方案布置时尽量利用建筑条件如核心筒、电梯、楼梯间处设置剪力墙以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同时为保证合理的抗扭刚度,沿建筑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布置剪力墙及设尽可能高的框架梁,同时由于建筑平面为角部重叠导致平面不规则,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在重叠处造成应力集中,因此在核心筒外围均布置剪力墙形成筒体。
罕遇地震下上海中心超高层的性能化抗震设计
![罕遇地震下上海中心超高层的性能化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46dbaa0029bd64783e2c99.png)
位移 的设 计方 法 是 现行 建 筑结 构 性 能抗 震 设 计 的 主 流方法. 在 C 一4 _ 、 01 F j 一2 32和 A C 4 7l J S E 1— 0 [ 中, 63 均将 P S ] B D的分 析方法分 为 四类 , 即线性 静力 分析 、 性动 力分 析 、 线 性静 力 分 析 和非 线 性 动力 线 非 分析 . 性静 力分 析 方 法 引进 了地 震效 应 修 正 系数 , 线 在 结构构 件截 面设计 阶段 较为 实用 ; 线性 动力 分析方 法计 算位 移响应 相对 较为 准确 , 而构件 内力 同样 需要 修正. 实际上 , 罕遇地震 作 用下 , 在 超高层 建 筑结 构表 现 出显著 的非线 性 行为 , 性分 析方法显 然不 能满足 线 计算精 度要 求 . 因而 , 线性 静 力 方 法 和非 线 性 动力 非
c mp t i n l ta e y f r d n mi a a y i o s imi o uat a s r t g o y a c n lss f e s c o
b h v o f t e b i i g i p tf r r i ih t e n n i e r e a ir o h u l n s u o wa d, wh c o l a d n h n s e s s r i ea in h p f tu t r l r t s — ta n r lt s i o sr c u a ma e i I s ie t o t r s i dr c l a y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3—0 5 基 金 项 目 : 海 市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9 z 2 7 0 ) 上 0 d1 0 7 4 .
通 讯 作者 : 王
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eec27da417866fb84a8ec9.png)
值采用 ,故本工 程采用 1 年一 遇 的基本 风压 06K / 2 0 6 .0 N m 。
24 结 构抗震等级 参数 . 根据 ‘ 高规> 中表 482规定 ,本 工程框支 柱 、框架 柱 、框架 .. 梁 、剪力墙 的抗震等 级参数设计 见表 2 。
框支 柱、框架 柱 、框加粱 剪力墙
通时 ,可灵 活考虑 ;当地下水 位很 高 ,出基础 挑板 ,有利 于解决 抗 浮问题 ;从建 筑角度讲 ,取消 挑板 ,可方 便柔 性防水做 法。
53 建筑结构 设计与 暖通 专业设 计的协 调 .
成高层建筑的底部数层出现大量短柱,为 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对于大截面柱, 可以 通过对柱截面开竖槽, 使矩形柱成为田形柱。
3 2 层 —9 2 级 2 级
车库 ,每层层高 35 。工程结构 形式采 用框支 剪力墙结 构 。 .m
2 工程结构设计 参数
2 1 建筑 参数 .
地 下 1 一 上 2层 层 地
地下 2层
1 级
3级
2 级
2级
本 工程建筑 高度 8.m,属 于 < 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构 技 术 规 85 高
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祝 蓉
深圳 5 84 ) 10 8 ( 圳 市 水 木 清 建 筑 设 计 事 务 所 ,广 东 深
摘 要 :由于粱式转换层 结构具有传 力途径 清晰 快捷 、工作 可靠、 结构 简单 、施 工方便 、造 价节 省 以及 受 力性 能好等 优 点 ,是 目前 国 内运
丙类
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 比 5- 为 8的短肢 剪力墙 提高一级 。 按一
级抗震等级采用。如剪力墙厚度不小于3 hm, ( n 且层高与剪力墙截面高 X 度之比大于4的剪力墙 , 仍视为—般剪力 墙,其抗震等级亦按一般剪力 墙的抗震等级采用,连粱抗震等级同与其相连之剪力墙。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及优化策略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及优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7eace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a.png)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及优化策略发布时间:2023-07-27T08:25:56.194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5期作者:苏贺[导读] 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体现在地震来临时对于地震的破坏行为的抵抗程度。
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31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对于住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住宅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了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高层住宅建筑应运而生。
高层建筑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过多,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现象,解决了人们对于住宅的需求问题。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的层数也修建得越来越多。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后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对于建筑的关注度不再局限于外观、环境以及使用等方面,更多地开始重视高层住宅的安全问题,以及面对地震时的抗震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抗震;策略前言: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体现在地震来临时对于地震的破坏行为的抵抗程度。
通过多种设计以及对建筑结构的合理构建,最大化的保护人员安全以及减少财产损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极其迅速。
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土地可利用资源的逐年递减,就要求住宅建筑逐渐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但是高层建筑虽然能有效地缓解住房难等问题,但是高层建筑的建筑隐患也很大,不能像多层建筑一样提供全面有效地保护。
而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问题,部分没有做好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的安全就是一大问题。
所以高层建筑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要规划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从而在面临地震灾害时,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好的保护,以及对人民的财产安全的保护。
一、为什么要在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中进行抗震设计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的位置,受到地震带的活动影响,我国的地震灾害频频发生。
徐汇滨江某200 m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徐汇滨江某200 m高层结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32fe4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1.png)
第36卷第4期2020年8月结构工程师Structural EngineersV ol. 36,N o. 4A ug. 2020徐汇滨江某200 m高层结构抗震设计张朕磊‘杨军(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摘要对抗震超限塔楼采用两种不同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及复核。
补充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寻找结构 薄弱部位,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对塔楼进行中震、大震等效线性化分析,复核核心筒墙肢受拉情况及抗 弯、抗剪承栽力。
对楼板缺失及连接薄弱部位进行楼板应力分析.,对底部外围跃层框架叠合柱进行承 栽力和屈曲分析,复核相关构件计算长度系数补充塔楼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确保其在大震下结构不 倒塌,同时验证结构的关键构件在预估的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屈服,并具有较好的延性。
关键词叠合柱,楼板应力分析,墙肢受拉分析,跃层柱分析,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High-Rise Building ofXuhui Riverside ProjectZHANG Zhenlei'YANG Jun(S h a n g h a i Institute o f Architectural D e s i g n and R e a serch Co., Ltd., S h a n g h a i 200041, Ch i n a)Abstract T h i s p a p e r a i m s to a n a l y z a n d r e c h e c k s e i s m i c d e s i g n o f t h e transfinite t o w e r b u i l d i n g b y u s i n g t w o different s o f t w a r e s.U s i n g elastic t i m e-h i s t o r y a n a l y s i s u n d e r t h e a c t i o n o f f r e q u e n t e a r t h q u a k e as s u p p l e m e n t,w e a k parts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is identrfied to g u a r a n t e e the a c c u r a c y of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P e r f o r m i n g e q u i v a l e n t linear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t o w e r b u i l d i n g u n d e r t h e a c t i o n o f m e d i u m e a r t h q u a k e a n d rare e a r t h q u a k e, tensile c o n d i t i o n, flexural c a p a c i t y a n d s h e a r c a p a c i t y o f c o r e wall a r e e v a t u a t e d.F l o o r s l a b stress a n a l y s i s is p e r f o r m e d for s l a b m i s s i n g a n d w e a k co n n e c t i(3n s p a r t s.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a n d b u c k l i n g a n a l y s i s o f s u p e r p o s e d c o l u m n s at t h e b o t t o mo f o u t e r skip-f l o o r f r a m e is p e r f o r m e d,for r e c h e c k i n g effective l e n g t h coefficient o f r elated c o m p o n e n t s.D y n a m i c elastic-plastic t i m e-h i s t o r y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t o w e r b u i l d i n g is c o n d u c t e d to g u a r a n t e e that t h e s e i s m i c s t a n d a r d of t4n o c o l l a p s e u n d e r rare e a r t h q u a k e c a n b e a c h i e v e d a n d to validate that n o essential c o m p o n e n t o f t h e structure b u c k l e s u n d e r t h e a c t i o n o f rare e a r t h q u a k e w i t h a c c e p t a b l e ductility at t h e s a m e t i m e.Keywords s u p e r p o s e d c o l u m n,stress a n a l y s i s o f floor s l a b,tensile a n a l y s i s o f w a l l,skip-floor a n a l ysis, elastic-plastic t i m e-h i s t o r y a n a l y s i s u n d e r rare e a r t h q u a k e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位于上海徐汇区黄浦江畔的商办楼 项目。
上海中心大厦抗震性能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共3篇
![上海中心大厦抗震性能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6e07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d.png)
上海中心大厦抗震性能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共3篇上海中心大厦抗震性能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1上海中心大厦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代表之一,其结构体系和材料应该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
本次分析将从建筑的结构体系、整体设计以及振动台试验等方面出发,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探讨。
一、结构体系上海中心大厦采用的结构体系为双塔不对称双核蜗壳结构,整座建筑呈现出很强的外观感官和垂直特点。
结构体系主要由两座高达632米和492米的塔楼和中间的裙楼组成,塔楼之间存在40米的空桥。
巨大的高度和不对称的双核结构,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结构体系有效的避免了较大面积的地震破坏。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体系融合了众多革新性考量,该设计减少了结构的重量,并将重量有效地分布到各种不同的支撑架构中,极大地降低了水平荷载对于建筑的影响。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如采用倒向置换技术,可使建筑在地震时出现倾斜而又能回落到原始水平位置。
而在地震后还有辅助钢缆和油压减震控制设备保护整个建筑,从而确保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体系符合了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这也是上海中心大厦能够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整体设计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另人瞩目的同时,其为抗震设计做出的细节处理也不容忽视。
建筑采用的双核结构有利于提高建筑对侧向水平力的抵抗能力,并在多种地震波作用下有效防止建筑变形破坏。
此外,建筑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
例如,采用合理设计分散楼层布置,采用合理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建筑的整体重心分散布置,从而有效地减小地震水平力对建筑的影响。
建筑的抗震性能还受到地基影响的影响。
要确保建筑建立在坚硬的石灰岩上才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深入的地基处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地震运动对于建筑的影响,以此提升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
三、振动台试验为了在实际中保证上海中心大厦的抗震性能,建筑在设计之初进行了振动台试验。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cb1ae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3.png)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探讨发布时间:2023-04-03T06:54:16.275Z 来源:《科技潮》2023年2期作者:徐敏郝纯青[导读] 材料是创建建筑实体必不可少的要素,现阶段的建筑材料类别及性能各不相同,具备的抗震效果也存在差异。
若选择的是加气混凝土板等具有高强度且质地轻的材料,则会显著提高建筑物的强度,明显减轻总体自重,建筑物综合使用性能更为优良。
泓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摘要: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指当地震发生时,设计的多道防线和结构体系最大限度上抵挡地震对建筑的冲击破坏,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产业突飞猛进,土地资源的紧张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促使住宅建筑朝向高层发展,而且建筑高度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高层住宅重心高、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所欠缺,而且容纳的人口更多,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生命财产损失会更加严重。
所以一定要做好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保障高层住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一、影响高层住宅建筑抗震效果的因素1.1材料材料是创建建筑实体必不可少的要素,现阶段的建筑材料类别及性能各不相同,具备的抗震效果也存在差异。
若选择的是加气混凝土板等具有高强度且质地轻的材料,则会显著提高建筑物的强度,明显减轻总体自重,建筑物综合使用性能更为优良。
对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要求其具备强度高、质量轻的特点。
1.2高度现代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成为主流趋势,但在高度增加的同时其重心的高度也随之提高,结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超高现象普遍存在,在爆发高强度地震时极易发生失稳现象,严重时建筑将整体坍塌,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为创造可观的建筑使用价值,需要合理设定建筑高度,避免出现重心过高的情况。
1.3地基选取地基是建筑施工的基础部分,其稳定性也将对建筑的抗震性能带来影响。
高层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探索
![高层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0dc46cf6bd97f192379e9ac.png)
高层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探索发表时间:2019-08-26T08:33:29.7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万丽丽[导读] 顾及关键部位的细节,力求消除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天津 300000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抗震设计作为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让结构工程师格外重视。
地震效果是一个随机性强的循环、反复荷载,建筑物地震损坏机理相对复杂,存有很多模糊与未知因素。
抗震概念设计就是把地震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和规律结合起来,设计时应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反应,依据结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从一开始合理的把握好结构设计的本质问题,顾及关键部位的细节,力求消除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抗震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引言建筑工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执行防震减灾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尽可能降低地震灾害发生时候对房屋建筑所造成的破坏影响,抗震概念设计应用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已势在必行。
本文阐述了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意义,探讨了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 建筑结构设计概况1.1建筑结构设计概述建筑结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和相关专业工程师想表述的内容。
结构语言就是结构工程师依据建筑图及相关图纸所提取简化而来的工程内容(柱、墙、梁、板及楼梯等)。
利用这些内容来确定合理的建筑体系及结构平面布置。
1.2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概述建筑结构设计的阶段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与施工图阶段。
1.2.1方案阶段内容依据建筑重要性,建筑所处的抗震烈度,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建筑场地类型和建筑高度与层数来选定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体系应优先抗震能力强、延性好、耗能能力强、便于施工的具有多道防线的结构体系(如采用设置耗能连梁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注意对承载力和刚度及延性的合理把握。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徐慧丽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徐慧丽](https://img.taocdn.com/s3/m/5c1465b4f242336c1fb95e06.png)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徐慧丽摘要: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结构也比一般建筑复杂。
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避免地震安全隐患,促进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 引言在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方面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不断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层结构的增加,地震分析和结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在地震易发国家,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是工程设计的当务之急。
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仍然是结构安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建筑的抗震设计对于国家财产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地震来临时,建筑抗震设计不仅仅能够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保护了国家财产,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所以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但是,由于地震等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随时性,破坏性等的特点。
房屋的抗震结构设计对于房屋的高层建筑结构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属于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能够在概念设计中清晰的表达。
为了更好的做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在设计之前需要精确的掌控灾害能量的最大输入,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刚度分布等相关问题。
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房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3 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效果的因素3.1高层建筑自身结构设计高层建筑中抗水平力是结构设计主要矛盾,据不同侧力及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从其本质上是悬臂结构,垂直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力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为线性关系;水平荷载使结构产生弯矩。
从受力特性看,垂直荷载方向不变,随建筑物增高仅引起数量增加,而水平荷载来自任何方向,均布荷载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为二次方变化。
一般情况下水平荷载远大于垂直荷载影响。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马丽1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马丽1](https://img.taocdn.com/s3/m/4984e33f941ea76e59fa0441.png)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马丽1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随之进步,高层建筑逐渐得到了认可,但是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得到了的广泛关注,作者分析了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的设计特点,研究了高层混凝土抗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阐述了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引言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是建筑结构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
伴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高层建筑正在成为城市的主体建筑。
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了把握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水平很有必要。
在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后,才能保障建筑的安全,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围绕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1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1.1水平荷载控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效果如何是由水平荷载来决定的。
它包含了风荷载以及水平地震的作用。
水平荷载大小与抗震能力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其原因为:①高层建筑物的重力荷载和高层的水平荷载使建筑产生轴力、剪力和弯矩,其中轴力、剪力与高层建筑物自身高度一次方呈现正比关系。
②水平荷载使高层建筑结构产生的弯矩,在构件中形成的轴力作用将和楼房高度两次方呈现正比关系。
1.2强化抗震放线的设置就现代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而言,要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和满足安全标准,必须结合设计要求,在设计考虑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
有了多道防线的保护,在地震发生时,第一道防线被破坏后,第二、第三道防线依然能够起到作用,支持混凝土结构避免倒塌[2]。
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来对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使用,减少地震灾害对其造成的影响。
2影响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2.1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由于很多技术都是借鉴而来,我国在自主设计高层建筑防震上仍处于摸索阶段。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导则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ff8f869bbb4cf7ec4bfed01e.png)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导则GUIDELINES FOR SEISMIC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根据“高层建筑推进计划”的安排提出发布日期:2009年3月21日重庆大学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傅烜译白绍良校2010年6月导则起草人Dr. Yousef Bozorgnia, PEAssociate Director, Pacific Earthquake James O. Malley, SE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enior PrincipalDegenkolb Engineers, Ine.Dr. C.B. Crouse, GEPrincipal Engineer/Vice President Dr. Jack P. Moehle, PEURS Consultants, Inc. Director, Pacific Earthquake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Ronald O. Hamburger, SESenior Principal Dr. Farzad Naeim, SESimpson Gumperta & Heger, Inc. Vice President & General CounselJohn A. Martin & Associates, Inc. Ronal Klemencic, SEPresident Dr. Jonathan P. Stewart, PE Magnusson-Klemencic Associates, Inc. Professo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Dr. Helmut Krawinkler, PEProfessor EmeritusStanford University术语能力设计(capacity design)——是一种设计方法。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c8d7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6.png)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吕冬梅
【期刊名称】《门窗》
【年(卷),期】2024()4
【摘要】地震具有极强的不可预测性与极大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威胁着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因此,科学与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程度而言十分
必要,可以让建筑物在突发地震时保持一定稳定性,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有力保障。
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增强,还要对结
构所具有的抗震性能进行不断强化,以此来提升建筑整体抗震性能。
基于此,文章从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明确设计要点,力求将建
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总页数】3页(P94-96)
【作者】吕冬梅
【作者单位】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
【相关文献】
1.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2.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延性设计要点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徐慧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徐慧](https://img.taocdn.com/s3/m/621eae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1.png)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徐慧发布时间:2021-04-26T10:38:37.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作者:徐慧[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其和建筑用地的规模限制之间产生了严重矛盾,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来承载更多人口需要不断地促进建筑高度提升,这样就导致了当前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高层建筑工程开始被规划和建造。
身份证号码:45012219900609xxxx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其和建筑用地的规模限制之间产生了严重矛盾,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来承载更多人口需要不断地促进建筑高度提升,这样就导致了当前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高层建筑工程开始被规划和建造。
高层建筑具有土地利用率高、功能更加完备齐全等优点,但是不断增长的高度也必然需要更加先进的建造技术来进行支撑,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和韧度,这样的话才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安全,由此,文章展开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结构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结构体系分析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可以从水平荷载、结构延性、侧向位移、轴向变形等方面分析。
(一)水平荷载。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水平作用是决定因素,因为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而言,需要更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因为高层建筑需要考虑的因素较普通建筑多,如需要考虑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它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
从另一方面考虑,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是定值而水平荷载会随建筑结构而有所不同。
所以,水平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决定因素。
(二)结构延伸。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要在保证高层建筑的足够承载力的基础上,注重刚度的加强,以抵抗侧向力。
因为随着建筑层级的增多,每一层建筑都会在水平力作用下产生的一定的侧向力,从而发生侧向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徐慧丽
发表时间:2019-08-06T15:57:26.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徐慧丽1 于洋2
[导读]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结构也比一般建筑复杂。
1威海时代绿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264200;
2山东玖典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结构也比一般建筑复杂。
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避免地震安全隐患,促进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 引言
在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方面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不断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层结构的增加,地震分析和结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在地震易发国家,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是工程设计的当务之急。
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仍然是结构安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建筑的抗震设计对于国家财产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地震来临时,建筑抗震设计不仅仅能够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保护了国家财产,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所以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但是,由于地震等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随时性,破坏性等的特点。
房屋的抗震结构设计对于房屋的高层建筑结构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属于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能够在概念设计中清晰的表达。
为了更好的做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在设计之前需要精确的掌控灾害能量的最大输入,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刚度分布等相关问题。
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房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3 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效果的因素
3.1高层建筑自身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中抗水平力是结构设计主要矛盾,据不同侧力及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从其本质上是悬臂结构,垂直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力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为线性关系;水平荷载使结构产生弯矩。
从受力特性看,垂直荷载方向不变,随建筑物增高仅引起数量增加,而水平荷载来自任何方向,均布荷载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为二次方变化。
一般情况下水平荷载远大于垂直荷载影响。
应使结构要有较大强度外还要有足够刚度。
高层建筑常用结构类型有钢结构和钢筋砼结构。
钢结构整体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等特点,且截面相对较小,有很好延性,适合柔性方案,其缺点是造价较高。
当场地土特征周期较长时易发生共振。
钢筋砼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能好、造价相对较低及材料来源也较丰富,较适用承载力大,控制塑性变形的刚性方案结构。
不利因素是结构自重大、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差,施工周期较长。
因此高层建筑采取何种形式应取决于结构体系和材料特性,同时取决于场地土类型,避免场地土和建筑发生共振,而使振害更加加重。
3.2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材料和过程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原材料对其抗震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建设中应明确施工材料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建设质量越高,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越小,在同等地震环境下建筑施工中使用性能越好的材料,其受到地震作用力也越小,而如无法保证材料使用性能,就会受到较大地震作用力。
在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选择建筑材料时建议采用塑料板材、空心砖及加气混凝土板等,这些质轻材料对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都十分有利。
高层建筑施工中为较好的保证其抗震效果,还应保证施工中每个环节和每道工序质量,应高度重视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完善施工监管规范制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确保其抗震效果。
3.3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对高层建筑至关重要。
地震造成的破坏除地震直接引起结构破坏外还有场地条件原因。
当地震来临时,其对高层建筑结构破坏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地表滑坡、山体崩塌及岩石断层等导致地表发生运动,使建筑结构受到破坏,而水灾和海啸等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也会破坏建筑物。
因此选择有利抗震建筑场地,是减轻地震灾害的第一道工序,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应选有利地段,应避开不利的地段。
4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对策
4.1场地和地基的选择
建筑的场地以及地基的选择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建筑场地以及地基的选择时,应该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地震活动情况,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的勘察,在收集丰富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场地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评估当地的抗震设计等级。
对于一些不利于抗震设计的场地应该尽可能的进行规避,而实在无法规避的应该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高层建筑地基选择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岩石或者是其它具有较高密实度的基土,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尽可能的避开不利于抗震的软性地基土。
对于一些达不到抗震要求的地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和改造,使其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
4.2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
高层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竖向悬臂结构,垂直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向力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为线性关系;水平荷载使结构产生弯矩。
从受力特性看,垂直荷载方向不变,随建筑物的增高仅引起量的增加;而水平荷载可来自任何方向,当为均布荷载时,弯矩与建筑物高度呈二次方变化。
从侧移特性看,竖向荷载引起的侧移很小,而水平荷载当为均布荷载时,侧移与高度成四次方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在高层结构中,水平荷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垂直荷载的影响,水平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结构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剪力以及拉应力和压应力应有较大的强度外,同时要求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使随着高度增加所引起的侧向变形限制在结构允许范围内。
4.3减轻自重,选择合理结构体系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结构自重问题,在同样地基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层数或者减少地基处理造价以提高建筑
实用性,地震效应与建筑质量成正相关关系,高层建筑界欧股由于其高度高、重心高的特点,当其处于地震作用时其倾覆力矩便增加,容易使高层建筑垮塌,因此应该尽量减轻结构自重,尝试新型轻型高强材料。
其次,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引起结构轴向力,水平荷载引起弯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在满足高层建筑结构自身功能和其抗震要求下选择合理地结构体系,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一方面要选择刚度较大、空间整体型号的结构体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结构体系的自重,综合考虑,选用适合当前建筑建设的结构。
4.4合理匹配建筑结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力较高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体延性的要求。
因此,要综合考虑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和构造等因素来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衡量。
当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将会受到地震作用,其大小与动力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结构的抗侧力刚度的提高一般都需要提高工程造价,因此,使结构中的所有构件都具有较高的延性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最理想的措施,虽然这个理想措施很难在实际中实现。
工程实践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就是有选择的提高结构中的重要构件以及关键杆件的延性。
因此,合理匹配建筑结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4.5采用多级抗震设计思路设计
设计人员首先应该对于建设场地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于场地土质情况、结构类型等进行准确评定,在此基础上应进行设置多级抗震防线。
因为当发生强烈地震时往往会有多次震动,采用多级抗震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结构第一次破坏后损伤积累而使建筑结构内部屈服从而垮塌的情况。
在进行设计时应该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要具有一定的延性,可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反映,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5 结语
建筑工程具有很多环节,而设计这个环节是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这个环节,对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而言,其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抗震设计理论出发,进而给抗震设计提出实践措施。
我国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有很多,这些研究中都一致认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技术政策就是经济与安全的关系。
因此,抗震设计要抓好经济与安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钟银玲.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及趋势[J].江西建材,2013(05):35-36.
[2]卢森,宋臻,汪黄翔等.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J].江西建材,2016(01):12-16.
[3]王菁.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9):1665-1666.
[4]田思铭.试析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理念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