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与政策
图6—15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价格冲击
P AD
AS2
AS1
P1 P0
O
y1 y0
y
Home
案例1
中国投资水平对总供求的影响
据资料计算,在中国投资需求平均占社会总需求的35%左 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出口需求很小,投资 占社会总需求的比例就大。投资与各主要经济部门有着密 切的关系。首先,投资的增加直接带动工业生产、建筑业、 邮电运输业的扩张。其次,经过再生产的循环,投资中有 40%要转化为消费需求,从而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动,对商 业、饮食服务业和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其他部门产生影 响。
第五章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模型
5.1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变动 5.2 需求管理政策效果的理论分析 5.3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及变动 5.4总供求模型
Home
大纲
1. 本章重点: 总需求曲线AD和总供给曲线AS
2. 本章难点: AD—AS模型
Home
5.1.1 需求函数(曲线)的含义及相关效应
• 总需求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Home
5.2.2 货币政策的效果 1.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 LM曲线移动(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所致)对国 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Home
图5-7 货币政策的交果因LM曲线的效率不同而不同 图5-6 货币政策的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不同
r
IS
图5-8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r0
IS` E`
LM LM`
Home
O
y0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数。
联立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就可以求出均衡的产出
和价格。
(二)认识的深化与局限
相对于IS-LM模型,AS-AD模 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还有不足
AE C+I+G
C+I
右图显示了三个宏观
经济模型的关系,总 r 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 r2
Y1 IS1
,是封闭经济的最后
完成模型。但是,产 r1
IS2 Y4
(四)长期 AS-AD Model
上述的萧条、过渡繁荣、滞胀状态 等只是在短期内存在
在长期,价格和工资水平具有伸缩 性,意味着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
扩张的财政和货 币政策只能带来 物价的上涨,对 产量没有任何影 响。注意与古典 区别。
P
P AS
P2 P1
AD’ AD
y*
y
(古典总供求模型)
0
r
则: AD :
y
960 P
3640
A D 曲 线:
y
α P
β
P
y
α
P
β
O
y
(三)AD曲线的移动
y
α P
β
P
y
1. AD曲线的水平移动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 以看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 AD曲线的旋转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
Nd
N
d(
W P
)
N s N s(W)
W W
生产函数: y f (N, K )
短期总供给曲 线具有正斜率, P 即它是一条向 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
2012年11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6.2975元,
1欧元对人民币8.0296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7.7100元,
1港元对人民币0.81241元,
1英镑对人民币10.0096元,
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6.5242元,
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6.2900元,
人民币1元对0.48862林吉特,
这表明:当名义货币既定时,价格水平低,实际货币就多;反之,价格水平高,实际货币就少。经济中,市场均衡利率又取决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则利率下降;反之,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
利率效应表明:在名义货币既定时,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货币增加即货币供给量增多,利率下降,从而投资需求增加;反之,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减少即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上升,进而投资需求减少。所以,物价水平与投资需求有着反方向变动关系。
相关链接
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 ):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为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例:¥6.298/$。 用这种方式标价,外国货币金额固定不变,本国货币金额随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如能用比原来少的本国货币购得同量的外国货币,则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汇率下跌;反之,如要用较原来多的本国货币才能购得同量的外国货币,则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汇率上升。多数国家采取此法。
02
西方经济理论中,分别是用财产效应(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来说明为什么这些需求从而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财产效应。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也被称为庇古财产效应。它是用以说明物价水平是如何通过对财产的影响来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庇古把人们持有的财产分为名义财产(即用货币数量表示的财产)和实际财产(即用货币的购买力表示的财产);这两种财产都与物价水平有关,它们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成新均衡,利率升高, P
收入增加。
P1
E2 E1
LM(P1)
IS2 IS1
y1
y2
y
D2 D1
相同价格下,收入 增加后AD曲线右 移。
y1 y2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收入总量,它描述了经 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达到的产量。
总供给=总收入=GDP。
若价格水平上升,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 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 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 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P()税负() 可支配 收入() 消费C () 总需求量 AD()。
二、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1、方程推导
IS:r=(a+e)/d - (1-b)y/d
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生产要
素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注:四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 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 要素: y=f(N,K)
3、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 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 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B
B
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
E
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
资源都已经就业。
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
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C1 A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AD-AS模型及其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P
AS
短期的宏观经济目
标:充分就业和物 P0 价稳定。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宏观经济学部分三大模型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部分三大模型的关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学科。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三个重要的模型,分别是凯恩斯总需求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这三个模型在不同的层面上解释了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一、凯恩斯总需求模型凯恩斯总需求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该模型主要关注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
他认为,当总需求不足时,会导致产能过剩和失业问题;而当总需求过高时,会引发通货膨胀。
凯恩斯总需求模型主要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组成部分。
其中,消费受到收入水平、利率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受到利率、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出由政府决策确定;净出口受到国际贸易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影响总需求的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影响。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增长理论。
该模型主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主要由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个要素决定。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劳动力供给受到人口增长率、退休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资本积累受到储蓄率、投资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技术进步则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来实现。
通过调整这些要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保持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DSGE模型DSGE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学模型。
该模型结合了凯恩斯总需求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并加入了更多现实约束条件,以更准确地描述经济运行机制。
DSGE模型主要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等部分,与凯恩斯总需求模型类似。
但是,DSGE模型更注重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同时考虑了价格刚性、资产市场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在DSGE模型中,消费受到收入、利率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受到利率、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出由政府决策确定;净出口受到国际贸易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r
亦反是。
r1
结论: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 r0
右移。反之亦反是。
引申: i、g、x使IS右移,y
增加,称为“注入”;相 P 反,s、t、m使IS左移,y P0
减少,称为“漏出”。
E1 E0
IS0 IS1
Y0 Y1
Y
E0
E1
AD0 AD1
20
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r
前提: P不变,M变动
∵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 速或立即自行调剂, 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 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
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 而在长
期中, 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 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
40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0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 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 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 国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 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
便宜 →出口↓,进口↑
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
N0, 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 y
于实际工资, 此时, 利润最
大。
利润
企业就业低于N0时, 劳动
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
工资, 因而存在着增加利 润的机会。反之, 利润会
O N0
减少。
Pf (N,K )
工资 总额WN
N
29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W
Nd Nd (
表示劳动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总供给
4、长期总供给(新古典供给曲线)
在古典经济中,由于价格、工资可以灵活变动,因此所
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即资本不存在闲置,劳动 力达到充分就业,这时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的产出水 平,这就是长期总供给。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ong— 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 ,简称LAS)表现为一条与 横轴垂直的直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一个社会 长期总产出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是由技术进步和资 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数量决定。由于生产要素都得到了 充分利用,因此,在长期总供给水平上失业率等于自然 失业。
1、总需求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相交
2、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
3、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
4、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1、总需求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相交
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增加会使Y增加,而价格水平不
变;总需求减少会使Y减少,而价格水平也不变,即总需
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Y的同方向 变动。 用曲线表示如下:总需求曲线从AD0到AD1,总需求增加, Y增加,而价格不变;总需求曲线从AD0到AD2,总需求减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 二、总供给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
一、总需求
1、总需求的定义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AD曲线
3、AD曲线的经济含义
4、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1、总需求的定义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
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 内生产总值的需求。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 量之间的关系。 AD=C+I+G
图示
CASE
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
总需求曲线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曲线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一、总需求1.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在没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呈反向变动。
2.总需求曲线(名词解释):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以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对支出。
3.总需求曲线上推导(2010简答)。
因此,可以从IS-LM模型得到总需求曲线。
通过在IS-LM模型中消去利息率r,即可得到总需求函数,具体推导如下图所示。
P↑→实际货币供给↓(m=M/P)→利率↑→投资I ↓→收入↓在既定的价格下,如果IS曲线或LM曲线使得均衡的总需求量增加,那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因此,使得IS曲线或LM曲线向外移动的扩张财政政策或扩张性货币政策在这里表现为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二、总供给1.总供给是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在生产技术等因素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的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总量生产函数反映了一定技术水平下,总产量的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函数是几何表示就是总供给曲线。
2.劳动市场的均衡。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厂商使用劳动的数量决定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与劳动工资率相等之点。
实际工资等于货币工资与价格总水平之比,因而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LD:W/P=MP ,这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劳动的供给来源于劳动者在闲暇和收入之间进行的最优选择,一般把劳动的供给函数表示为:LS:W/P=h(L),这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当劳动的需求与供给相等时,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这就是“劳动市场的均衡”。
3.对应于不同价格,劳动市场上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实际工资。
宏观经济学9-1 总需求:建立和应用IS-LM模型
因此,IS曲线向右移动ΔG/(1-MPC)。政府购买的增加既提高了 收入又提高了利率。
26
图11—1 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的增加 政府购买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从A点移动到B点。收入从Y1增加到 Y2,利率从r1上升为r2。
2
1 - 产品市场与IS曲线
利率、投资以及IS曲线
凯恩斯交叉作了一个简化假设:计划投资水平I固 定不变。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关系是计划投资取决于 利率r。
为了把利率与投资之间的这种关系加到我们的模 型中,我们把计划投资水平写为:
I=I(r)
4
图(a)表示投资函数:利率从r1上升 到r2使计划投资从I(r1)减少到I(r2)
M P s
MP
M/P
实际货币余额
14
2、货币需求
(1)对实际货 币余额的需求:
r
利率
M P d L(r )
r:是人们选择持有多少货 币的一个决定因素,持有
货币的机会成本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 更高的利率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量
M P s
L (r )
MP
M/P
实际货币余额
15
利率调整到使货币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 位置: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1 产品市场与IS曲线 2 货币市场与LM曲线 3 结论:短期均衡
在本章建立的总需求模型称为IS—LM模型(IS—LM model),是 对凯恩斯理论的主流解释。这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在任何一种给 定的价格水平下什么因素决定了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第10讲总需求与总供给
04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IS-LM模型简介
• IS-LM模型定义: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 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 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 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 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 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 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 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
宏观经济学第10讲总需求与总供 给
目 录
• 总需求概述 • 总供给概述 •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及调整 • 案例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实践应用
01 总需求概述
总需求的定义与构成
总需求定义
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 价格水平上,全社会对商品和劳 务的需求总量。
预期因素
预期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比 较复杂,包括对未来价格、 收入和利率等因素的预期。
总需求的变动规律
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的关 系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 上升,总需求量减少;价格水 平下降,总需求量增加。
收入水平与总需求量的关 系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水平 提高,总需求量增加;收入水 平下降,总需求量减少。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 影响总需求,如降低存款准备 金率、降息等。
产业政策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 创新等来影响总供给,如扶持 新兴产业、推动技术改造等。
收入政策
宏观经济学重点_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02
总供给曲线特性分析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原因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
长期总供给曲线通常呈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示在充分就业水平下,总产出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原因分析
长期内,生产要素(如劳动 较为缓慢,因此总供给能力相对稳定。此时,价格水平的变化主要影响总需求而非总供给,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 呈现垂直形状。
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因素
生产成本
包括原材料、工资、租金等成本。当这些成本上升时,企业会减少 生产,导致短期总供给减少。
预期价格水平
企业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会影响其当前的生产决策。如果预期未 来价格上升,企业可能会增加当前的生产,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政策制定和执行难度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国内外经 济形势、政治因素等,这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难度, 也考验着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指导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的融合
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微观基础,探索微观主体行为与 宏观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更全面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依 赖这些技术,以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共同的经济问题,未来各国之间的宏观经济学研 究将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稳定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然而,这也增加了金融 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需要各国加强金融监管和合作。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第三节 IS-LM模型
➢IS曲线 ➢LM曲线 ➢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IS曲线
➢(一)IS曲线的推导 ➢(二)可贷资金理论与IS曲线 ➢(三)财政政策与IS曲线
(一)IS曲线的推导
dY
• 可见,边际支出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方向变 化而与税率成反方向变化。
E
45°
E1
C
E0 B
A
0
Y0 Y1
Y
图 8.4 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
假定政府调低税率使边际支出倾向增大,表现为计划支出线的斜率
加大,如图8.4所示。在图中,我们看到,由于税率的降低使边际支 出倾向增加,计划支出曲线由E0沿着与纵轴相交的A点向外旋转至 E1,均衡点也由B变为C,均衡的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Y1。这表明 在自生支出不变的情况下,税率的降低加大了边际支出倾向,从而 导致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
• 在图(a)中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为r1时,图(b)中由投 资函数决定的投资水平为I1=I(r1),图(c)中相应的计划支 出线为E1=C(Y-T)+I(r1)+G,由此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 为Y1。现在,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图(a)中货币供 给曲线由MS1向外移至MS2,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由 r1降至r2。在图(b)中,当利率从r1下降到r2时,投资从I1 上升到I2,I2=I(r2),上升幅度在图中用ΔI来表示。投资增 加使图(c)中的自生支出增加,计划支出线平行向上移动ΔI 的距离,我们得到新的计划支出线E2=C(Y-T)+I(r2)+G, 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时也由Y1上升到Y2。
宏观经济总供给总需求的曲线
宏观经济总供给总需求的曲线一、概述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和总需求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总供给指的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而总需求则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消费者和政府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在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即它们可以用曲线来表示。
二、总供给曲线1. 定义总供给曲线表示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价格水平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反之亦然。
2. 形状一般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呈现出正斜率。
这意味着当价格水平上升时,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会随之增加。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资源紧缺或技术落后),总供给曲线可能会呈现出负斜率。
3. 移动当发生某些变化时(如技术进步、资源丰富等),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也会随之变化。
这时,总供给曲线会发生移动。
如果是技术进步等因素导致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总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反之亦然。
三、总需求曲线1. 定义总需求曲线表示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消费者和政府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者和政府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反之亦然。
2. 形状一般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呈现出负斜率。
这意味着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者和政府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会随之减少。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可能会呈现出正斜率。
3. 移动当发生某些变化时(如收入增加、利率降低等),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消费者和政府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也会随之变化。
这时,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
如果是收入增加等因素导致的提高了购买力,总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反之亦然。
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1. 市场均衡在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存在一种市场均衡的关系。
当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2. 失衡如果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市场就会出现过剩;反之亦然。
宏观经济学__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yf
常规总供给曲线(非线性的)
y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一、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当总供给AS与总需求AD相等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此时国民收入为yf 对应的物价水平为P0 但一国经济体是复杂的, 经济达到均衡是相对的。
P
AS
短期中,现实经济会出现波动, 1.总需求的变动 2.总供给的变动 会偏离充分就业或出现通货膨胀。
所以今天 才像黄金般值得珍惜
P0
AD0 AD1
y1
yf
Y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1.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之间。
P
AA:古典总供给曲线 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A B E C
C B
CC: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AD=C+I+G+NX
P0 E1
E0 AD0
此外, 消费C减少、 政府购买G减少、 净出口NX减少, 都会使AD曲线左移。
P1
AD1
y1
yf
y
总需求的移动(不利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二)
设经济最初取于均衡状态, 若投资I增加, AD右移。
B.经济过热
AS P
P1
E1 E0
• • •
物价水平上涨。 表明:经济过热,物价水平上升。 严重时出现通货膨胀。
P0
AD1
AD0
yf 总需求的移动
y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短期总供给曲线AS产生不利移动:
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AS向左移。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如进口石油价格上升,AS向左移。
总需求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体中所有最终消费支出的总和,也称为消费支出总和。
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衡量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需求由两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购买活动,包括食品、衣物、住宅、娱乐、教育和医疗等方面。
投资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发展或增加收益而进行的购买活动,包括生产、建设、科技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投资需求增加时,会促进经济增长,因为投资会增加生产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投资需求的增加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繁荣。
除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外,总需求还包括净出口需求。
净出口需求是指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货物和服务所产生的需求。
虽然净出口需求不一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但它是国际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对全球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的状况对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总需求增加时,经济增长随之增加,经济繁荣景象出现;而当总需求减少时,经济增长随之减少,经济衰退景象出现。
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总需求的变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除了消费和投资外,总需求还包括净出口需求。
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的状况对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
总需求的变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宏观经济中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之和,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总需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私人需求、公共需求和总需求。
私人需求是指个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公共需求是指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需求是指这三种需求之和。
私人需求是指个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它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私人需求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因此它的增长率取决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
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发展良好、收入水平提高时,人们会更多地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私人需求的增长率会随之提高。
公共需求是指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它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需求是由政府通过政策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如医疗保健、教育、社会保障等。
公共需求的增长率通常比私人需求的增长率低,因为政府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总需求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总需求增长时,宏观经济会出现繁荣景象,人们的收入水平会提高,消费和投资也会相应增长,经济也会随之发展。
相反,当总需求下降时,宏观经济会出现衰退景象,人们的收入水平下降,消费和投资也会相应减少,经济也会随之萎缩。
除了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外,总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等。
技术进步可能会提高某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政府政策可能会影响总需求的增长或下降。
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宏观经济中所有商品
和服务的需求之和。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需求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对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量。
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组成。
个人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它受到个人收入、信心水平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支出是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用于公共项目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受到财政政策的调节。
投资支出是企业购买新设备、建筑物和其他资本品的支出。
这些支出受到利率、税收政策、经济预期和商业信心等因素的影响。
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减去进口。
它受到国际贸易条件、汇率和国内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有着重要影响。
当总需求增加时,企业会增加生产,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如果总需求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相反,当总需求下降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导致经济放缓或衰退。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影响经济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降低税收或降低利率来刺激总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提高税收或加息来抑制总需求。
总需求的变动还可以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
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通常
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时期总需求通常下降。
总之,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量。
了解总需求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发展和制定相应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
消费函数: 政府的政策变量:
C C (Y T ) G G , T T
在这里,假设计划投资是外生的: I I
计划支出:
E C (Y T ) I G
slide 9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 利用计划总支出与实际总支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就是正好等于计划总支出的总产出。
▪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就是:
slide 12想:短期 中,经济中的总收入是 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的 支出愿望决定。想支出 的越多,企业可以卖出 的产品越多。于是,产 出越多。根据这种思想, 凯恩斯认为,出现大萧 条是源于支出不足。
均衡收入
E =Y E =C +I +G
收入,产出,Y
slide 13
第10章 总需求Ⅰ
总需求 I
IS-LM模型
▪ IS曲线代表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均衡。其中
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
▪ 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均衡。其中L代表流
动性,M代表货币供给。
slide 2
IS曲线
▪ IS曲线——表示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利率与
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 为得出IS曲线,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1)政府购买 (2)税收
slide 15
政府购买增加
E
在Y1, 有一非计
划的存货下降 …
B·
E =C +I +G2 E =C +I +G1
G
…因此企业增加 产出, 收入上升 直至达到新的均 衡
E1 = Y1
·A
Y
Y E2 = Y2
slide 16
政府购买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是Y / G 这一比率,即政
(1)凯恩斯交叉图 (2)可贷资金模型
slide 3
8.1 凯恩斯交叉图
▪ 凯恩斯交叉图,是一个收入决定模型。它把财政
政策和计划投资作为外生的,并证明存在一个实 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国民收入水平,还说明财 政政策的变动对收入有乘数效应。
slide 4
8.1 凯恩斯交叉图
▪ 1)假设 ▪ 2)推导 ▪ 3)财政政策与乘数
▪ 这些收入增加的人也是消费者。他们把这
额外收入的MPC部分用于消费,假设MPC =0.8,则消费增加0.8亿美元。
▪ 假设这0.8亿美元用于购买食品,则食品企
业收入增加0.8亿美元,这些收入又分给工 人,工程师,股东……
slide 21
计算出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增加G,导致收入增加G,这引起消费增加 MPC× G,消费的增加导致收入等量的增加,收入增 加引起第二轮消费的增加MPC×(MPC× G)…
▪ 计划支出E是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要支出于物品和
劳务的量。
–实际支出Y与计划支出E之差:非计划存货投资 – 例如,如果生产了1500亿元产品,但实际只销售了
1000亿元产品,则有500亿元产品是非计划投资。
slide 7
▪ 2)推导: ▪ 实际支出往往不同于计划支出,原因是企业会由
于销售量与预期的不一致而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 销售量<计划销售量,存货增加。 销售量>计划销售量,存货减少。
政府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
slide 5
▪ 1)假设: ▪ (1)经济是封闭的; ▪ (2)投资——外生给定; ▪ (3)财政政策(G 、T)外生给定。
slide 6
▪ 2)推导: ▪ (1)区分实际支出Y与计划支出E。 ▪ 实际支出Y是家庭、企业和政府支出于物品和劳务
的量,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府购买增加一美元导致收入增加多少。 政府购买增加导致收入更大的增加,即政府 购买乘数大于1。
slide 17
为什么政府购买乘数大于 1
▪ 初始时,G 增加导致Y 等量的增加:
Y = G。
▪ 但是 Y C
Y C Y
▪ 因此对收入的最终影响远远大于初始时的 G。
slide 18
实例:政府购买增加乘数>1
▪ 这些收入增加的人也是消费者。他们把这
额外收入的MPC部分用于消费,假设MPC =0.8,则消费增加0.8亿美元。
slide 20
实例:政府购买增加乘数>1
▪ 假定政府在国防支出上增加1亿美元。 ▪ 军工企业收入增加1亿美元,这些收入作如
此分配:分给工人,工程师,经理,剩下 的利润作为红利分给股东。
政府购买增加引起收入的初始增加= G
消费第一轮增加引起收入的增加= MPC × G 消费第二轮增加引起收入的增加= MPC 2× G
… Y=(1+ MPC+ MPC 2+…) G
Y 1 G 1 MPC
slide 22
政府购买乘数
例如: MPC = 0.8
Y 1 G
1 MPC
1 G 1 G 5 G
凯恩斯交叉图中向均衡的调整
E
计划支出
假设开始时经济处 Y1 于Y1,计划支出E1< 产出Y1,导致存货 E1 增加,这引起企业
减少生产,这种非
计划的存货增加和
收入下降一直进行 到收入Y下降到均衡 水平时为止。
均衡收入
E =Y E =C +I +G
收入,产出,Y
Y1
slide 14
3)财政政策与乘数
税收乘数
Y 税收乘数:就是 T 这一比率,即税收
变动一美元引起的收入变动量。 同政府购买增加对收入有乘数效应一样,税 收变动也有乘数效应。
slide 25
税收乘数的计算
1 0.8
0.2
G 的增加会导致收入增加5倍
slide 23
初始时,税收增 加降低了消费
税收的增加
E
E =C1 +I +G E =C2 +I +G
C = MPC T
…因此企业降 低产出,收入 下降并达到新 的均衡。
E2 = Y2
在Y1, C变小,企
业的存货增加,导
致E下降
Y
Y
E1 = Y1
slide 24
▪ 假定政府在国防支出上增加1亿美元。 ▪ 军工企业收入增加1亿美元,这些收入作如
此分配:分给工人,工程师,经理,剩下 的利润作为红利分给股东。
slide 19
实例:政府购买增加乘数>1
▪ 假定政府在国防支出上增加1亿美元。 ▪ 军工企业收入增加1亿美元,这些收入作如
此分配:分给工人,工程师,经理,剩下 的利润作为红利分给股东。
▪
实际支出 = 计划支出
▪
Y=
E
slide 10
图1:计划支出
E
计划支出
由于T外生,Y增 加一单位导致可 支配收入增加一 单位,这引起消 费以及计划支出 增加MPC单位。
E C (Y T ) I G
MPC 1
收入, 产出, Y
slide 11
图2:均衡条件
E
计划支出
E =Y
45º
收入,产出,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