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改善对照表及使用方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https://img.taocdn.com/s3/m/432de4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9.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1. 介绍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是一种能够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进行电费计算的仪表。
它通过测量功率因数的值,并根据国家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动态调整电费的计算方式,以实现公平合理的电费计算。
在传统的电费计算中,通常只考虑到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而忽略了无功功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然而,大量的无功功率会引起电流的增加,造成线路过载、电容能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为了鼓励用户改善电力质量,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各国纷纷推出了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2. 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功率因数是描述用电设备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之间关系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角度来表示。
功率因数越接近1,说明无功功率相对较小,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接近,表明用电设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影响较小。
一般来说,功率因数大于0.9的用户,电力系统对其收取正常电费;而功率因数小于0.9的用户,电力系统对其收取惩罚性电费。
这是因为功率因数过低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能效降低,线路损耗增加,电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3.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的原理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通过采集用户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数据,并结合电力部门的电价标准,对电费进行动态调整。
具体的原理如下:•首先,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通过传感器或电流互感器采集用电设备的电流和电压数据。
•然后,计算出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接着,根据电力部门的电价标准和相应的功率因数补偿系数,计算出用电设备的电费。
•最后,将计算结果显示在电费表的显示屏上,供用户查看。
4.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的优势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相比传统的电费表具有以下优势:•公平合理: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进行电费计算,有效鼓励用户改善电力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能效。
•动态调整:根据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实时调整电费计算方式,以适应电力系统的需求变化。
•易于使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提供直观的显示屏,显示用户的电费信息,方便用户了解用电情况。
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1)
![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45430b0376c66137ee0619b8.png)
13.6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1)选择电动机的容量要尽量使其满载:采用降低用电设备无功功率的措施,称为提高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各工业企业所取用的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约占70%以上。
因为异步电动机在轻载或空载时,功率因数很低,空载功率因数只有0.2~0.3,满载时功率因数很高,约为0.85~0.89。
所以,要正确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容量,容量不能过大,尽可能满载运行。
为了避免电机轻载运行(俗称"大马拉小车")不合理的运行方式,现有电机又不能更换小容量的,可以改变电机定子绕组接线来降低电机运行电压,最常用的方法是"Y─Δ"法。
适用于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线,并有六个接线端、平均负荷在40%以下的轻载电动机。
(2)电力变压器不宜长期轻载运行:同理,选择电力变压器容量也不宜太大,因为对高压电网来说,变压器是高压电网的负载,也有提高功率因数的问题。
如果变压器满载运行,变压器一次侧功率因数仅比二次侧降低3%~5%左右,若变压器轻载运行,当负荷率小于0.6时,一次侧的功率因数就显著下降,可达11%~18%。
因此,电力变压器在负荷率为0.6以上时,运行才比较经济。
通常在75%~80%比较合适。
如果变压器负荷率长时间小于30%时,宜更换较小的变压器。
(3)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在建筑工地,用电设备多,而且运行时间安排学问不少。
尤其是应限制一些电器空载运行时间,如采用空载延时断电装置来限制电焊机和机床的空载运行。
(4)异步电动机的同步化运行:如果负荷率不大于0.7及最大负荷不大于90%的绕线式电动机,必要时在绕线式电动机起动完毕后,向转子三相绕组中送入直流电励磁,即产生转矩把异步机牵入同步运行,运行中可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从而改善了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
2.补偿电容法提高功率因数就是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适当容量的电容器,由于电容器是储能元件,利用它的无功功率来补偿用电设备的自感无功功率,故称为补偿法提高功率因数。
改善功率因数的主要措施及其应用实例分析
![改善功率因数的主要措施及其应用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e9e12e482fb4daa58d4bc5.png)
系 统构 架 示 意 图 如 图 1 所示 。
善功率因数 的基本措施 。具体如下 : 1 )合理选择变压器 容量 ,
使其 负载率为 7 5 左 右。2 )合 理 选 择 变 压 器 台数 , 适 当切 除 季 节 性 负 荷所 用 变 压 器 。3 )减少 供 电线 路 感 抗 。4 )条 件 允 许 时, 尽可 能 采 用 同 步 电 动机 。 ( 2 )采 用 电力 电容 器补 偿 , 这是 应 用 较 多 的 补偿 方法 。 电力 系 统 接 人 电 感 性 负 载 , 系 统 的总 电 流 J 则会 滞 后 电压 U 一 个 角 度 , 从 而 降低 了 电 力 系 统 的 功 率 因 数 。 当系 统 并 联 电 容 器 后 , 容 性 无 功 功 率 Q。 可 以 补 偿 感 性 无 功功率 Q , 则 会 使 功 率 因 数 角 变小 , 这样 便可提高功率 因数 。
( 中 国民航机场 建设集 团公 司 , 北京 1 0 0 6 2 1 )
摘
要: 简述 了提 高功率 数 的主要措 施 , 列 举 了长安汽 车北京 基地 车间低 压配 电系统 的无 功补偿方 案 , 并对 补偿 前 后各 电量 参 数作
r 测 量记 录及简要 分析 。
关键 词 : 无 功补偿 ; 功率 数 ; 调谐 滤 波器
的 调谐 滤 波 器 对 原 系 统进 行 改 造 。经 确定 , 2 ≠ } 变 压 器 装 配 调 谐
滤 波器 所 选 用 的 电 容 器 及 电 抗 器 如 下 : ( I )电 容 器 AI 2 D( 7
台) : 1 0 0 k v a r 、 4 8 0 V、 5 O Hz 、 X KI B 7 4 / 4 o o / 6 — 5 0 ; ( 2 )电 抗 器
功率因数调整表
![功率因数调整表](https://img.taocdn.com/s3/m/49a5b7dace2f0066f53322ac.png)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凡装有无功补尝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尝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尝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备,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
降低功率因数标准的用户的实际功率因数,高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不减收电费,但低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应增收电费。
功率因数对照表
![功率因数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f89cff891a37f111f0855b24.png)
+7.5 +10.0 +15.0 +8.0 +11.0 +17.0 +8.5 +12.0 +19.0 +9.0 +13.0 +21.0 +9.5 +14.0 +23.0 +10.0 +15.0 +25.0 +11.0 +17.0 +27.0
83 82 81 80 79 78 77 76
0.658 0.6590.685 0.6860.710 0.7110.737 0.7380.762 0.7630.788 0.7890.815 0.8160.842 0.8430.868
-0.3 -0.2 -0.1 0.00 +0.5 +1.0 +1.5 +2.0
+2.0
+3.5 58 57
+1.5 +4.0 +2.0 +2.5 +3.0 +3.5 +4.0 +4.5
+4.5 56 +5.0 55 +5.0 54 +6.0 53 +6.5 52 +7.0 51
1.386 1.3871.423 1.4241.459 1.4601.498 1.4991.537 1.5381.579 1.5801.620 1.6211.664 1.6651.709
0.85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0.90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实验5改善功率因数实验
![实验5改善功率因数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5bb99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0.png)
实验五 改善功率因数实验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连接方法。
3.通过测量电路功率,进一步掌握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4.掌握改善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如图10—1所示的RC 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U 的激励下,R U 与C U 保持有90°的相位差,即当阻值R改变时,R U 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圆,U ,C U 与RU 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
R 值改变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2.日光灯电路及工作原理日光灯电路主要由日光灯管、镇流器、启辉器等元件组成,电路如图1所示灯管两端有灯丝,管内充有惰性气体(氩气或氪气)及少量水银,管壁有荧光粉。
当管内产生弧光放电时,水银蒸汽受激发,辐射大量紫外线,管壁上的荧光粉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辐射出接近日光的光线, 日光灯的发光效率较白炽灯高一倍多,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光源之一, 日光灯管产生弧光放电的条件,一是灯丝要预热并发射热电子,二是灯管两端需要加一个较高的电压使管内气体击穿放电,通常的日光灯本身不能直接接在220V 电源上使用。
启辉器有两个电极,一个是双金属片,另一个是固定片,二极之间并有一个小容量电容器。
一定数值的电压加在启辉器两端时,启辉器产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因放电而受热伸直,并与静片接触,而后启辉器因动片与静片接触,放电停止,冷却且自动分开。
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
电源接通时,电压同时加到灯管两端和启辉器的两个电极上,对于灯管来说,因电压低不能放电;但对启辉器,此电压则可以起辉,发热,并使双金属片伸直与静片接触,于是有电流流过镇流器、灯丝和启辉器,这样灯丝得到预热并发射电子,经1~3秒后,启辉器因双金属片冷却,使动片与静片分开。
由于电路中的电流突然中断,便在镇流器两端产生一个瞬时高电压,此电压与电源电压迭加后加在灯管两端,将管内气体击穿而产生弧光放电.灯管点燃后,由于镇流器的作用,灯管两端的电压比电源电压低得很多,一般在5 0~1 0 0V ,此电压已不足以使启辉器放电,故双金属片不会再闭合。
强电计量-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强电计量-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c53b8183c4bb4cf6ecd11b.png)
76
0.8685
2
4.5
7
51
1.7091
23
33
0.82
0.81
0.8
0.79
0.78
0.77
0.76
0.75
0.74
4
4.5
5
5.5
6
6.5
7
7.5
8
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0.92 0.8
0.77 4
0.93 0.95 0.76
4.5
0.75 5
0.74 5.5
0.73 6
0.9499
3.5
0.9500-
72
0.9777
4
0.9778-
71
1.0059
4.5
电费增减 0.85 5 5.5 6 6.5 7
0.3106-
1.0060-
95
0.3461
-1.3
-1.1
-0.75
70
1.0365
5
7.5
0.3462-
1.0366-
94
0.3793
-1.3
-1.1
-0.6
69
0.59
0.58
0.57
0.56
0.55
10
11
12
13
14
15
2.4720
49
59
69
2.4721-
21
37
2.5507
51
61
71
2.5508-
23
36
2.6334
53
63
73
2.6335-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对照表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f47de3aab9d528ea81c77961.png)
1.3508~1.3863
0.59
+27.00
+17.00
+11.00
1.3864~1.4228
0.58
+29.00
+19.00
+12.00
1.4229~1.4603
0.57
+31.00
+21.00
+13.00
1.4604~1.4988
0.56
+33.00
+23.00
+14.00
1.4989~1.5384
0.97
-0.75
-1.10
-1.30
0.2718~0.3105
0.96
-0.75
-1.10
-1.30
0.3106~0.3461
0.95
-0.75
-1.10
-1.30
0.3462~0.3793
0.94
-0.60
-1.10
-1.30
0.3794~0.4107
0.93
-0.45
-0.95
-1.30
0.4108~0.4409
0.30
+85.00
+75.00
+65.00
3.2390~3.3632
0.29
+87.00
+77.00
+67.00
3.3633~3.4961
0.28
+89.00
+79.00
+69.00
3.4962~3.6386
0.27
+91.00
+81.00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283e8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8.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第一篇: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1.1 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1.2 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1.3 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2 功率因数的计算2.1 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2.2 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
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使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2.3 在计算转供户用电量、最大需量及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应扣除被转供户、公用线路与变压器消耗的有功、无功电量。
但是被转供户如果不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其有功无功电量都不扣除。
2.4 如该用户需要计算变、线损,计算功率因数的电量应包含变、线损电量。
2.5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如下:实际功率因数=有功电量/((有功电量平方+无功电量平方))开方3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计算3.1 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3.2对于变压器高压一点计量的用电客户,其无功电量考核点应在高压侧计量表计处,对于该变压器所供电的动力及照明用电,均应纳入功率因数计算,对于实行无功电量在变压器低压侧计量的,应对无功考核点以下的所有用电执行功率因数计算。
改善功率因数的计算改善功率因数的效益
![改善功率因数的计算改善功率因数的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c87c761a10661ed9ad51f37a.png)
(a)並聯電容器 – 使電流超 前而改善功因。
(b)串聯電容器 – 使電壓落 後而改善功因。
圖 7.30 並聯及串聯電容器的接線及效應
線路電壓降 e = KI ( Rcosθ+(XL-XC)sinθ)
圖 7.31 串聯電容器降低 電壓調整率的效果
圖 7.32 串聯電容器的保護
圖 7.33 串聯電容器改善電銲機的功因
IR
θ2 θ1
I2
I1
Ic
Ix2 Ix1
Ic
圖 7.21 減少線路電流
改善電壓降
e KI(Rcos Xsin)
三相
e%
kVAR(R cos X sin) 10(kV)2
電容器無載時壓升
e KIX
e%
kVAR X 10(kV)2
減少線路損失 I2 cos 2 I1 cos 1
• 而自冷額定15,000 kVA以上的變壓器,加風扇 冷卻時,可增加容量33%,如再加上泵浦迫油 風冷時,可再增加容量33%。
• 15,000/20,000/25,000 kVA,自冷/風冷/迫油風冷 的變壓器。
(a) Δ接不接地
(b) Y接中性點不接地
圖 7.29 三相電容器接線方式
(c) Y接中性點接地
• 1ψ瞬時功率變化易造成電機的振動。
圖7.2 單相交流系統電壓、電流及功率的相位關係
XL XL
圖7.3 電阻與電感性負載
圖7.4 阻抗三角形
V0
I
I
Z
P VI cos VI R I2RR W
Q
VI
sin
VI X
I
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