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三、《孟子》散文的文学特点 (一)长于论辩
1、对话体论辩文 《孟子》一书,虽然还设有摆脱语录体 的影响,但和《论语》相比,其中一些篇 章已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记载孟子和诸侯或 学者的论辩之辞,是对话体的论辩文。
29
2、巧妙灵活运用逻辑推理 如运用类比推理欲擒故纵、反复诘难、 层层逼问。运用二难推理左右逢源等。 3、把握对方心理巧妙设问,引人入彀 4、用比喻表现抽象的道理,使论辩富 于形象性 其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
7
(二) 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8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礼”,即西 周具有严格等级规范的典章制度。孔子所 说的“仁”的核心是“爱人”,但要有严 格的等级区分。孔子把“仁”用在政治上, 就形成了的“德政”主张。
在“三言”中,寓言运用得是最多的。 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主干结构成篇的。
41
2、其寓言奇幻超常、变化万千,极具 浪漫特色
《庄子》中的寓言多数是非现实或动物 题材,以奇幻超常的想象,超越时空,超越 物我,诡怪无常,变化万千。
影响最大的四家和各家的代表作是: 儒家:《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3
二、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了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至战国初期,主要是以 《论语》为代表的语录体散文,并出现了由 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墨子》和行文韵散 相间的《老子》。
如《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 西华待坐”一章中孔子和四位弟子的形象。
10
3、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风格 《论语》一书的语言主要是当时通俗平 实的口语。书中有许多简约、形象而富有 生活情趣和深刻哲理的语言。 4、出现了个别的结构完整的短小说理 文 如《季氏》篇中的“季氏将伐颛臾”一 章。
11
详,和孔子同时而年岁稍长于孔子。曾任 周守藏史,后见周衰,遂去周而行。过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谷关,应关令尹喜所请,著《道德经》五 千言,莫知所终。
13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其哲学 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 本体,万物的本源。
老子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这种哲学思 想用之于人世社会,便是“无为而治”的 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19
(二)墨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墨子名翟,鲁国(一说宋国或楚国)
人,生卒年不可确考,约在前468至前376 之间,曾为宋国大夫。先秦墨家学派的创 始人。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 攻”。
20
(三) 《墨子》一书的文学特点 1、讲究逻辑,善用具体事例层层推理 如《非攻》(上) 2、语言质实,不重文采 这种语言特点是和墨家的节用、非乐等
34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又有较 大的发展。
1、对现实社会持批判和否定态度,发 展到极端,是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思想
从这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出发,《庄 子》一书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 鞭挞,表现出辛辣尖锐、嬉笑怒骂的批判 讽刺精神。但庄子的否定和批判走向了极 端,他不仅否定社会的黑暗面,而且否定 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 的观点。
对于社会人生,孔子提倡“知其不可 而为之”积极进取的态度。还提出了许多 可贵的为人准则和学习态度、方法。
9
(三)《论语》的文学特征 1、语录体散文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片断,
全书二十篇,每篇若干章不等,形式短小简 约,尚未构成形式完整的单篇文章。
2、在言行片断的记载中表现人物形象和 性格特征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1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一、先秦说理文的繁荣 先秦说理文是当时各个思想派别即先 秦诸子阐述观点和进行论辩的文字。 先秦说理文的繁荣与春秋战国时期 “士”的阶层的兴起和百家争鸣的思想空 气密切相关。
2
西汉刘歆《七略·诸子略》分为儒、道、 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 九流十家。
—第二十三章
17
3、语言凝炼精妙,多格言、警句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
—第七章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
凶年。
—第三十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四章
18
三、《墨子》 (一)《墨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墨子》是一部记载墨子和墨家各派学 说的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墨子的言谈和思想, 由墨子的弟子记录整理而成,也有一部分是 墨家后学的著作。《墨子》一书今本五十三 篇,是先秦墨家学派的代表作。成书约在战 国中期。
不同,它虽然也像语录,三言五语,但文 句大体整齐,有的全是韵语,多数则是韵 散相间的形式,读来朗朗上口,是先秦说 理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16
2、用具体的形象和诗意的语言表现抽 象的哲理
如: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 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第七十七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5
第二节 《论语》、《老子》、《墨子》
一、《论语》 (一)《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在 战国初年编辑成书。《论语》是先秦儒家学 派的代表作。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6
《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 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 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 《论语》在汉代有《古文论语》、《齐 论语》、《鲁论语》三种版本。西汉末张 禹以《鲁论语》为基础,综合《齐论语》 和《古文论语》,为《张侯论》。今本 《论语》基本上就是《张侯论》。
庄子的这种追求,对于人生来说,是一 种艺术化的人生,对于创作来说,是一种纯 以想象为基调的,超现实的浪漫风格。
37
4、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庄子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加以绝对化, 发展成为了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万 物一齐”(《秋水》),所谓齐万物、一 死生、泯是非得丧的观点,就是基于这种 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结果是陷入认识论 的另一个极端,导致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4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和 《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说理文,在 体制有了明显的进步,发展成围绕主题进 行论辩的对话体论辩文。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代表作《荀子》 和《韩非子》。是论题明确、论点鲜明、 结构严整、论述透辟的专题长篇论说文, 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成熟。此后, 专论体成为我国古代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22
第三节 《孟子》
一、《孟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孟子》是一部主要记载孟子言行的书, 书中详细记载了孟子对各国诸侯的游说之 辞和与其他学者的论辩之辞。《孟子》一 书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人共同著述, 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今本《孟 子》七篇。
23
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 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年轻时曾受业 于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人,其学术思想的渊 源与孔子一脉相承,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始而授徒讲学, 继而带着弟子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张,晚年返邹,专心授徒和著述。
—《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夫。 —《滕文公下》
32
第四节 《庄子》
一、《庄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庄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 今本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 分。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自著,外篇 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是庄子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一书虽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但全书 的思想和文风基本一致。
14
老子学说的精髓部分,是它的辩证法思 想。老子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互相 矛盾、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 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体。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 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 十八章)等。
15
(三)《老子》一书的文学特点 1、以韵为主,韵散相间的形式 《老子》的文体与《论语》的纯语录体
27
在士的人格修养方面,孟子提出了著名 的“养气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
孟子的“养气说”对后世知识份子的人 格修养和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孟子还有一些思想在士人中影响 很大,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 也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如“劳心者治人,劳 力者治于人。”(《滕文公上》)等。
主张相适应的。
21
3、在文体上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 《墨子》一书在形式上尚未完全摆脱语 录体的模式,但每篇都有一个明确的标题, 如《兼爱》、《非攻》等,文中各段语录 不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连缀而 成的一个整体。文章中心突出,首尾完整, 其谋篇布局已初具章法。 《墨子》是保留记言模式的专题说理文。
30
(二)感情充沛、气势浩然的风格 形成《孟子》散文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 是: 1、孟子所具有的内在精神、人格修养 上的浩然之气,是《孟子》散文气势充沛 的根本原因。 2、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 来增加文章的气势。
31
(三)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练 准确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 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公孙丑上》
26
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四心”,这 “四心”是“四德”的发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公孙丑上》 只要统治者发扬善心,“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
39
三、《庄子》散文的文学特点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一书的 文学性最强,它是一部富有诗意和浪漫色 彩的哲理散文著作。
40
(一)寓言为主的表现方法 1、寓言十九 《庄子·天下》篇自称其表现方法是: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 广。”
《庄子·寓言》篇又说:“寓言十九, 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二、《老子》 (一)《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先秦 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主要由老子自撰,少 数语句是其后学增补。全书基本保存了老 子本人的主要思想。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 初期。今本《老子》八十一章,上篇《道 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12
(二) 老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老子名李耳,字聃,楚国人,生卒年不
35
2、认为无形的自然之“道”和有形 的自然万物之外,还有一个绝对的精神之 “道”
这个绝对的精神之道在庄子的自我心 灵之中,它是主观的、虚幻的、唯心的。
36
3、追求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与天地 同游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这种思想最集中地表现在其代表作《逍 遥游》之中。庄子所追求的这种境界,在现 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完全是属于主观精神层 面的。
24
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最值得注意 的是仁政思想、性善论和养气说。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认为民贵君轻,他 将孔子的“仁”和“礼”发展成为“仁政” 说,主张统治者施“仁政”、行“王道”, 使黎民百姓不饥不寒,乐岁终身饱,凶年 免于死亡,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25
孟子“仁政”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 善论”。孟子说:
38
5、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在政治思想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认 为现实是不可为的,统治者应任其自然发展, 社会和国家就会得到治理。臣子处于乱世之 中,也应顺乎自然地做事情和保全自己的性 命,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 至也。”(《人间世》)但庄子并不是完全 不问世事的,只是不愿去干预它、改造它, 而是采取一种消极避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 学。
33
二、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 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园 吏,家境比较贫寒。楚威王闻其贤,曾想 以重金聘他为相,庄子鄙弃富贵权势,拒 绝不就。其生平事迹不可详考,略见于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及《庄子》一书 中的有关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