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第一步第9讲民国后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练习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专题二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
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
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发展。
从材料“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体现了人文思想的发展。
故选C项。
2.(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L·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一书中说:“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
”该材料主要强调()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B.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轫于18世纪初期的启蒙运动,是一场重要的“思想革命”运动。
17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使人们意识到可以将“科学革命”的精神运用到人文社会领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
由材料可知科学深深地渗入到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社会科学的思想潮流都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原则。
故选A项。
3.(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某一时期英国家庭逐渐抛弃了执行“直接代表社会”的职能,获得了执行“代表个人”的特殊职能,从一个功能多样的单位变成了相对单一的单位,使得家庭结构简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工厂普遍建立和发展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C.封建制度被彻底摧毁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2021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近代篇 通史讲座2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
通史讲座(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穿宏观视野中外关联(对应学生用书第62页)的春天〞,也经历了抗战时期的“秋天〞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冬天〞(3)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本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并推动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想文化(1)鸦片战争后,林那么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2)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思想,主张开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毛泽东继承并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思想(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逐渐冲破了神学的枷锁,近代人文精神进一步开展(2)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近代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产生并开展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拟明末清初思想批判欧洲启蒙运动政治条件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缓慢,深受封建制度束缚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开展思想条件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根底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内容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底,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开展思想“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主流“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过渡阶段特征通史体系(对应学生用书第63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特征概述]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场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2017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通史专题突破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2-8
解析: 材料说的是“普通民众”没受影响,不能扩大为 “中国民众”,另外“ 没有影响到”不等于“根本不关 心”,故 A项错误; B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提 及清政府,故 C项错误;材料表明了李鸿章主要依赖个人力量 与列强斗争,忽略了中华民族整体的联合,这也体现了民族 国家观念的缺失,故 D项正确。
练习 1
[四川卷] 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 )
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 本题以列强侵华的图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 解读图片信息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从图片上的星条 旗可知美国参与了这次侵华战争,故该战事为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在战争结束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 约》。
高考命题调研
研析真题,探寻规律
[典例 1] [海南卷]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 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作出严格限制。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C.从人治走向法治 ) B.行政服从于司法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第一部分
通史专题突破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8讲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01宏观概览融会贯通 课时作业 02高效课堂合作探究
01 宏观概览融会贯通
构建知识体系,打通知识脉络
[建时空坐标 · 知识定位更准确 ]
[通阶段特征· 发展脉络更清晰]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中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想影 民族资产阶级的维 秩序最终确立,民族危机 响下,积极创办实业,民族 新思想、三民主 空前加剧。民族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 义、民主科学在社 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 战期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主共和等政治方案,开始 的“黄金时期”。社会生活 作用。马克思主义 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 也因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想运 在中国开始传播 的道路 动的推动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主旋律是觉醒与探索。这一 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 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 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异常活跃的时期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工业文明的来临扩张——世界近代史后期(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转变。
这一阶段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和近代化发展与成熟的时期,还是近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时期。
政治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民族解放——殖民体系与独立运动。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使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俄、德、法、日、意等纷纷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文官制度在欧美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爆发。
经济上:工业狂飙——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整体世界——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
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文化上:科技创新——技术革命与重大发明;交流传播——人口迁徙与移民文化。
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三大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推动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民族国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等高涨。
物理和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产生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自由主义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学说也应运而生。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西方文官制度是近代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对西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2)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基层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反映了特定的经济基础的要求(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经济与社会生活】(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引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①城市化加快: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017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通史专题突破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2-9
16.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避免 内战,维护和平。 ( ) )
17.战略决战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
18. 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 治中国长达 22 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
答案 1.× 提示: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不同是领导阶级
的是政府和军队,中国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依靠的是全 民族,两种抗战路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14. × 提示: 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 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 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15.×
提示: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国共的十年对峙 (1)工农武装割据: ①南昌起义: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了一条 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3.×
提示: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在 1922 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 4.√ 提示:国民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
不是由国民党或共产党单独领导的。 5.× 提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
是两党合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要保持共产 党在组织上、思想上的独立性。
4.国民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两党合并。 (
6.大革命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7 . “ 八七会议 ” 上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 8.秋收起义开始时,毛泽东提出向农村进军,逐渐走上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 )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美国对华的鸦片走私的影响 1 鸦片战争后外贸重心的转移 2 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3 近代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4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5 洋务派的企业垄断制度 6 洋务运动的特点7 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8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9“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10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X11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近代饮食习惯的变化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某某某某联考)美国从1805年开始对华输入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年的30多年间,共向中国输入鸦片14 169箱。
为此美国人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大资产的基础”。
这说明美国对华输入鸦片( )A.主要是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B.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C.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积累资本D.为美国黑奴贸易提供资金支持解析:C 鸦片贸易能够给美国带来丰厚的利润,为美国的经济发展积累资本,C项正确。
美国并未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A项错误;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无法打开中国市场,B项错误;早期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的并非美国人,D项错误。
2.(2017·某某某某二模)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某某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某某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解析:D 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某某买办从业地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前活跃于某某,鸦片战争后活跃于某某,说明某某已经超越某某成为外贸的重心,D项正确。
买办是指协助外国人在华经商的中国人,某某的买办与粤商不是一个概念,A项错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通史专题突破模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1.2.9五四运动后的中国中国新民
课时作业
第四页,共108页。
01 宏观概览融会贯通
构建知识体系,打通知识脉络
第五页,共108页。
第六页,共108页。
第七页,共108页。
02 高效课堂合作探究
全程互动导学,活化学科思维
第八页,共108页。
第九页,共108页。
第十页,共108页。
第十一页,共108页。
第十二页,共108页。
第二十六页,共108页。
第二十七页,共108页。
第二十八页,共108页。
第二十九页,共108页。
第三十页,共108页。
第三十一页,共108页。
第三十二页,共108页。
第三十三页,共108页。
第三十四页,共108页。
第三十五页,共108页。
第三十六页,共108页。
第三十七页,共108页。
第七十四页,共108页。
第七十五页,共108页。
第七十六页,共108页。
第七十七页,共108页。
第七十八页,共108页。
第七十九页,共108页。
第八十页,共108页。
第八十一页,共108页。
第八十二页,共108页。
第八十三页,共108页。
第八十四页,共108页。
第八十五页,共108页。
第五十页,共108页。
第五十一页,共108页。
第五十二页,共108页。
第五十三页,共108页。
第五十四页,共108页。
第五十五页,共108页。
第五十六页,共108页。
第五十七页,共108页。
第五十八页,共108页。
第五十九页,共108页。
第六十页,共108页。
第六十一页,共108页。
第八十六页,共108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考历史专题复习:⼯业⽂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综合(三)——中国近代史⼤总结⼀、近代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 1.特征及影响(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如两次鸦⽚战争反映了⾃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输出的需要;甲午中⽇战争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分割世界、⽠分殖民地的需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的上看:最终⽬的是获取最⼤经济利益。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根本⽬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本全⾯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
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了双重影响。
⼀⽅⾯,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冲击⽡解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近代中国⼈民的抗争与探索1.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以“扶清灭洋”为⼝号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粉碎了列强⽠分中国的迷梦,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命运,但具有盲⽬排外的阶级局限性。
评价:农民阶级是近代中国民主⾰命的主⼒军,推动了中国民主⾰命的进程。
但因受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影响,农民阶级只能以传统农耕⽂明对抗先进⼯业⽂明,其提出的⽅案和⼝号具有极⼤的空想性和落后性。
因此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命取得胜利。
2.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开明⼈⼠林则徐、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引发了“向西⽅学习”的新思潮,使中国开始了思想的近代化。
洋务派:主张“⾃强”“求富”,以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主要是⼯业化)的第⼀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第1部分近代篇专题讲座2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
专题讲座(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专题知识整合重组类比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1)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3)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4)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2.美国总统共和制(1)确立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
(2)一个转变: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
(3)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4)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3.法国总统共和制(1)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的颁布。
(2)一项制度:共和制度。
(3)两大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
(4)三种职责: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
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1)一个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2)两种方式:王朝战争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两个核心:在德意志联邦内以普鲁士邦国为核心,在国家政权中以皇帝为核心。
(4)三个特点:主导权掌握在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不彻底、不完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开辟新航路(1)五大因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根本原因;对香料、黄金的追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带来欧洲人的寻金热;商路不畅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重要原因;人文主义的鼓舞和传播宗教的狂热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
(2)三个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
(3)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4)三条航线: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从欧洲前往美洲;环球航行。
【复习必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提升(二)近代中外
板块提升(二) 近代中外文明关联1 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进口货物总值的21.1%;棉纺织品为4 965.3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的35.3%。
而在此之前,进口鸦片的比重要比棉纺织品多。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朝廷不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洋布已成为国人必需品C.列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D.抵制鸦片成为国民共识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了一个变化:1894年之前,中国进口鸦片比进口棉纺织品多;而1894年,中国进口棉纺织品比进口鸦片多。
这说明1894年之前,西方经济侵略中国主要靠出口鸦片,19世纪末期,西方的工业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急需把纺织品出口,进而获得利益,说明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
答案 C关联2 中国近代工业化与近代西方工业化起步的差异( )B.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动力不足C.中外经济水平的差距巨大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解析观察表格材料,中国“人均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不能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故选B项。
工业化“同时”起步,表述错误, A项错误;人均消费需求,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 C项错误;人均消费需求增长快慢,不能直接反映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 D项错误。
答案 B关联3 近代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的比较材料一18世纪的法国学者孔多塞,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十个前后相继的阶段。
其中第七到第九阶段及主要特征如下:第七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反抗教会专制,科学缓慢复苏,欧洲开始逐渐觉醒。
第八阶段是从印刷术发明到科学与哲学摆脱宗教的束缚。
第九阶段是从笛卡尔开创的科学革命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理性和科学的胜利为时代的特征。
材料二在第八阶段里(15~17世纪),孔多塞“把史表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将包括西方,那里的衰落更为急剧并且更为彻底,然而在那里,理性的光芒却会重新出现而永不熄灭;第二部分是东方,那种衰落对她来得更为缓慢,长期以来也更不全面,但她至今还看不到理性可以照亮她并打碎她的枷锁的那个时刻”。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人教通史版,通用)近代篇 第5讲 世界工业文明的序幕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
返回目录
第5讲
世界工业文明的序幕: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通 史 知 识 整 合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1787年宪法: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宪会议于1787 年制定宪法,实行_____ __,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 联邦制 体。 (2)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对世界其他 地区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返回目录
第5讲
世界工业文明的序幕: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通 史 知 识 整 合
二、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_ ____产 资本主义萌芽 生,出现“黄金热”;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 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 ______ 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环球航 行。 (3)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 状态,世界市场 ________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 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返回目录
阶段特征综述
3.文化上:14—16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的 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 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17—18世纪,出现了资产阶 级性质的启蒙运动,它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 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政治设想,同时促进了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返回目录
通 史 知 识 整 合
热 点 考 向 探 究
规 范 解 题 策 略
第5讲 世界工业文明的序幕: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阶段特征综述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世纪前后—18世纪60 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 要求改造世界。 1.政治上:英国和美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 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 了条件。 2.经济上:16世纪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伴随 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资产阶级将 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 进。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二 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 9 第9讲
2.胜利——全民族抗战与解放战争(1937-1949 年) (1)全民族抗战 ①日本的侵华罪行: 制造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等; 组建 “七 三一部队” ,研制、使用化学细菌武器作战;对根据地扫荡, 实行“三光”政策。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两个战场相互配 合为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
遵义会议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 路。 长征途中的__________
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2)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继而制造东 民族危机 。 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__________ (3)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 步形成。
美国和官僚资本 (3)陷入绝境: 解放战争时期, 民族工业遭受________________
双重压迫。
2.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习俗:服饰更加西化;饮食中西结合;婚礼仪式进一步 变革。 (2)交通业: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1920 年
民航业 拉开序幕。 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________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百团大战。 ③重大战役:__________
④境外战场:1942 年,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入缅作战。1945 年, 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⑤抗战胜利的意义: 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 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 时,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 中国的国际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 经济 展,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思想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 文化 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9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课件
3.思想上:近代中国继续向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信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 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生活变化迟缓。
阶段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1927—1949年)
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 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关联主干 抗战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 寻找题眼 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共党员数量及群众组织发展隐含反映的中共力量的增长
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 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 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第一步第8讲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练习
第8讲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一、选择题1.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 )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解析: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结果失败,而其影响并没有深入人心,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结果取得了完全胜利,其影响非常大,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举动,而后者则是全民族抗战,所以群众基础是最关键的,故D项正确。
答案:D2.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
”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A.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B.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C.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解析:材料中孙中山意在使中国强大以建立平等外交,具有一定国家主权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对等条约而非国际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国家主权意识而非侵略本质,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20世纪初的时代要求,故D项错误。
答案:A3.20世纪初《民吁日报》以鲜明的言论表达了对某运动的支持:“自今日以往,凡官吏有查卖我路矿,侮辱我国体者,必号位陈诉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裁判焉。
凡外人有觊觎我主权,侵削我领土者,必反复开导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挽回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强化国人的民权观念和民族意识B.该运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强烈的近代国家观念D.该运动结束后官民矛盾得到有效的缓和解析:材料呼吁民众团结起来与官吏和帝国主义斗争,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全体中国人”,表述绝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官民矛盾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A4.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9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五四
板块9 近代中国某某革命的新发展——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历程五四运动与民族觉醒 1 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 2 蒋介石假革命的虚伪形象 3 日本对华欺骗性宣传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5 某某谈判 6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特点7 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8 中国近代社会环境与民生的关系9近代后期思想领域的新成果抵制“左”倾错误10 近代后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报刊的作用11通讯与社会发展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某某某某一模)据X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A.爱国救亡精神B.自由开放意识C.某某法制观念D.实业救国愿望解析:A 中华民国八年指1919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促使“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故“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指爱国救亡精神,A项符合题意。
2.(2017·某某某某三模)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某某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狠批放弃进攻某某、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这次会议( )A.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B.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C.直接促发了创立苏维埃政权D.反映当时党中央缺乏灵活务实方针解析:D 材料中中共中央的决议实际是一种“左”倾错误思想,机械地照搬苏俄的城市中心革命道路,缺乏灵活务实的方针,D项正确。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瞿秋白,不是王明,A 项错误;材料所体现的是盲目要求跟国民党优势兵力硬打硬拼,B项错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巩固之后的措施,C项错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五四运动后的中国
不缠足运动
综合
题号 1 2 3 4 5 6 7
第十一页,共22页。
一、选择题 1.(2017·河北张家口二模)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shàngnián) 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 理的解释是( ) A.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第十三页,共22页。
2.孙中山在《北上宣言(xuānyán)》中指出,凡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者无不败。反之,与 国民结合以速国民革命之进行者无不胜……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该宣言(xuānyán) 发表的背景是( ) A.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北伐军胜利进军
解析:C 据材料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明确反帝,号召联合发动广大国民(guómín)进行 国民(guómín)革命,这应是在1924年国民(guómín)党“一大”召开,国民(guómín)大革命开 始之后,国民(guómín)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故C项符合题意;依据 所学知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1912年民国成立的时候;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6年 ,当时孙中山均未明确提出反帝的思想,故A、B两项错误;孙中山逝世于1925年,北伐开始是 在1926年,故D项错误。
第十四页,共22页。
3.(2017·山东潍坊二模)1939年,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明令:表示全国团体时绝对禁用 “国共合作”“组织国防政府”“阵线”等字眼,“抗日联军”“统一战线”“联合战 线”等词语应统一替换为“团结抗战”。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防止虚假信息动摇(dòngyáo)民心 B.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C.建立起高效的新闻体系 D.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民国后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一、选择题1.日军侵华的罪行,有制造大屠杀与惨案(如南京大屠杀),有放火与轰炸(如重庆大轰炸),有细菌毒气战(如731部队)等。
现在我国各地建立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就保存了大量真实的史料。
这表明( )A.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罪孽深重B.日本政府承认在华所犯罪行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日军侵华罪行累累不容忘记解析:题干中“南京大屠杀”是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发生的,故A项错误;日本政府目前右翼势力猖獗,且题干未提及日本政府的态度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等抗日势力的精诚合作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针对日军侵华的罪行,“现在我国各地建立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就保存了大量真实的史料”,故D项正确。
答案:D2.1926年8月,中共中央就向全党发出《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强调必须高度警惕腐化分子混入党内的现象,“应该很坚决的(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斗争,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据材料可知( ) A.中国共产党党内腐败现象已经很严重B.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组织更纯洁C.中国共产党党内“左”倾倾向比较突出D.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组织的廉洁性解析:据材料“应该很坚决的(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斗争,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得出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组织的廉洁性,故选D项;党内出现腐败分子,并对他们进行处罚,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内腐败现象已经很严重,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强调我党重视党组织的廉洁性,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组织更纯洁不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强调我党重视党组织的廉洁性,中国共产党党内“左”倾倾向比较突出不合题意,排除C项。
答案:D3.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
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1936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反映了(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B.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C.共和国观念已深入人心D.日本侵华改变了共和国的观念解析:由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政权名称的变化,可知最初称“苏维埃”有照搬俄国经验的特点,后来去掉“苏维埃”一词,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项正确;根据地范围的变化和对民众的影响在材料中未反映,故B、C两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政权名称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与日本侵略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4.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下表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是( )A.B.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C.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D.教育说服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群众解析:红军长征的过程中逐渐纠正了“左”倾错误在军上和思想上的影响,所以材料中的四大会议很有可能是涉及党内的路线、思想和行为,故选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都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5.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取消观念。
”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B.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C.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D.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解析:材料认为中国共产党当时不应该走农村革命的道路,但未提及军事领导权的问题,故A项错误;分散红军躲避围剿是符合当时革命实情的正确方略,故B项错误;材料无从判断国共两党力量的变化,故C项错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内以毛泽东等人为代表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但材料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应当走农村革命道路,说明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故D项正确。
答案:D6.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 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解析:结合所学,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故选D项;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排除A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增大了八路军的力量,不是新四军,排除B项;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项。
答案:D7.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合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这反映了( )A.日本全国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解析:根据题干中“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可以推辞该宣言发布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前,再结合题干中“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可知该宣言为1935年8月1日在长征途中所发表的《八一宣言》,在该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号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全国侵华是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迹之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国民党对抗日的态度,排除B项;在1945年4月所召开的中共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D项。
答案:C8.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
”这场“仗”指的是( )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枣宜会战D.台儿庄战役解析:根据材料“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台儿庄大捷又称鲁南会战,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故选D项;太原会战是中国军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排除A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排除B项;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与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在湖北枣阳和宜昌的一场战斗,排除C项。
答案:D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夫唱妇随赴战场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D.解甲归田喜而泣解析:B对:漫画绘制时间是1940年,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全民族抗战,漫画中妻子送丈夫戎衣,体现了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浓浓情意。
A错:不符合漫画内容,漫画体现的是妻子为丈夫做戎衣,送丈夫去战场,并不是夫妻两人共赴战场。
C错:与题干时间不符,国共北伐的时间是1926—1927年。
D错:1940年正处于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军人解甲归田不符合时代特征和漫画主旨。
答案:B10.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
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
这次会议( )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解析:渡江战役的胜利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故A项错误;这次会议中出席代表及选出的委员中民主人士和其他非党人士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联合政府的倾向,可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表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体现,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故B项正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D项错误。
答案:B11.电视剧《长沙保卫战》(1939.9-1942.1)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战术上未分出胜负,战略上阻止了敌人的进攻;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则对敌军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该电视剧的播出说明( ) A.日军不可战胜神话被打破B.国民党左右了相持阶段抗战C.抗日战争转入了战略反攻D.对国民党抗战的认识更客观解析:依所学,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抗战,而不是强调国民党左右了相持阶段,故B项错误;依所学,战略反攻出现在1944年以后,故C项错误;据材料“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战术上未分出胜负,战略上阻止了敌人的进攻;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则对敌军造成相当大的打击”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旨在肯定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D12.据统计,“民族”一词在1911年年底前,《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而到了1939年,则高达2 369条;“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在1912年,1939年则达到了372条。
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反帝斗争日益高涨B.红军长征宣传了北上抗日主张C.百团大战等捷报鼓舞了民众抗日的信心D.全面抗战激发了空前爱国热情解析:1939年,民族一词显著增加,关键因素是抗日战争,国民革命是在1924年到1927年,故A项错误;红军长征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在1934年到1936年,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故C项错误;抗战激发了民族凝聚力,使得民族一词显著增多,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材料二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
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