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特色介绍

合集下载

信宜特色私房菜

信宜特色私房菜

信宜特色私房菜信宜,坐落在广东省江门市,是一个被自然风光环绕的小城市。

除了风景如画的山水之外,信宜还以其独特的私房菜而闻名。

这些独具特色的美食是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藏,更是吸引着许多游客纷至沓来。

本文将为您介绍信宜的特色私房菜,带您领略其独特的风味。

一、鸡蓉水晶饺鸡蓉水晶饺是信宜私房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

其制作工艺独特,选用新鲜的鸡胸肉,将其剁成鸡蓉,再加入适量的调料,搅拌均匀后包入水晶般晶莹剔透的饺皮中。

每个饺子都如同一个小宝石,色泽明亮,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下锅蒸煮时,饺皮变得更加细腻,鸡蓉更加鲜嫩多汁。

一口咬下,满口的鸡肉香和饺子的韧劲顿时爆发,让人回味无穷。

二、白切鸡白切鸡是信宜传统私房菜的代表之一。

这道菜以选用优质土鸡为主料,严格掌握火候和烹饪时间,使鸡肉保持嫩滑鲜美,肉质饱满,口感极佳。

白切鸡糙制简单,但独特的调料和烹饪技巧使其成为一道令人垂涎的佳肴。

加入姜末、蒜末、香菜等调料调味,鲜香四溢,香气扑鼻。

配以特制秘制酱油蘸料,更是美味无比。

三、蒸笋信宜的蒸笋被誉为江门市最具特色的传统私房菜之一。

蒸笋选用当地生长的新鲜毛竹,剥去外皮,切成片状,再配以优质的猪骨汤,采用传统的蒸煮方法烹制而成。

蒸笋软嫩爽口,口感清脆,汤汁鲜美,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

配以酒酿、蚝油等独特调料,更是增添了一抹特色的风味。

四、香辣鲜螺片香辣鲜螺片是信宜私房菜中的一道经典菜品。

选取新鲜的螺肉,先用温水煮熟,再用刀切成薄片。

螺片入锅炒熟,并加入独特的香辣调料,搅拌均匀,使之入味。

炒制出来的香辣鲜螺片鲜嫩多汁,味道鲜美,辣中带香,令人欲罢不能。

信宜特色私房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烹饪技艺,吸引了无数食客。

这些美食不仅让人们享受口腹之欲,更展现了当地人民丰富的饮食文化。

如果您有机会到信宜游玩,务必尝一尝这里的特色私房菜,您定会留下美好的味蕾回忆。

信宜特色私房菜,让您体验不一样的美食之旅!。

我的家乡信宜

我的家乡信宜

④信宜镇隆鱼古:镇隆鱼古以鲜鱼肉 (去净头骨)为主要原料,普遍佐料为 面粉、生姜、生葱、鸭蛋等,精制品 则加虾肉、蟹肉、香菇等,做成丸状 经油炸而成,是远近驰名的佳肴,其 特点为软、滑、皮脆、鱼味香浓,爽 口不腻。
⑤信宜鲜凉粉:信宜鲜凉粉是广东一 带的风味名点,属于粤菜系,被当地 人直称叫作凉粉草。信宜是凉粉草的 主要野生原产地,生于坡地、沟谷的 小杂草丛中。信宜凉粉草以暑天可防 暑解渴,又能充饥而深受当地农民所 喜爱,大暑小暑家家户户必备,凉粉 草成为当地的一种风味特色食品。
⑮信宜砂糖桔,茶山优良的生态环 境,种出来的砂糖桔果皮呈朱砂颜色、 清红靓丽,无籽、汁多、皮薄,清甜 脆口、气味芳香浓郁,果糖适中、少 渣,富含多种维生素,深受消费者青 睐。茶山砂糖桔成为“抢手货”,每 至成熟上市期,便吸引湛江、深圳等 地的购销商开车来到果园来收购。
⑯信宜灰水古粽,农历4月底,信宜 人就开始忙着包古粽了。古粽的馅料 一般用腩肉或肥肉,加入花生、红蓝 叶、五香料等混合调匀。信宜的古粽 在捆绑时会选用勒古做成的藤,自带 一股清香,比较特别。
舌尖上的信宜-3
⑬信宜米粉已有几百年历史,乡村农户 选用本地纯米,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石 磨蒸制其工艺代代相传,它煮而不易烂、 炒而不易碎,滑嫩爽口。信宜米粉已成 为送礼佳品。
⑭信宜腐竹历史悠久,是一种高蛋白、 低脂肪的传统营养食品,具有浓郁的豆 香味,和独特的口感。选用本地优质农 家黄豆,通过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 色泽金黄、质筋滑爽、香味诱人。不仅 营养丰富,还美味可口,是男女老少四 季皆宜的理想健康食品!
旅游打卡点✷石狗岭or石根山
★石狗岭是广东信宜市名山之一,位于信宜市水口镇,是信宜旧八景 之“龙窖晴烟”。山上有个大石洞,相传有龙伏此,求雨必应,故 又名龙山。该山高783米,因奇峰耸立,轻烟渺渺,故称“龙窖晴 烟”。

信宜特色介绍

信宜特色介绍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文 化 绝 不 落 后
经 济 虽 落 后 , 但 ,
信宜文化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体育馆占地6000多 平方米,结构新颖,外型美观,已 成为该市标志性建筑。该馆可承办多种级别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艺术体 操等项目的正规比赛;还可供大型文艺演出;也可作容纳5000人集会的室内场所。图 书馆占地4.2亩,楼高六层,建设面积6000余平方米;内设书库、阅览室、报告厅、展 览厅等。可藏书45多万册,能容纳1000多人同时 阅览。 信宜市业余文艺创作成绩较佳,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初,本地作者罗本森创作 长篇小说《山稔坳野闻》出版之后,先后有一批作者出版了《青春百合花》、《玉都 之光》、《饮露而歌》、《山魂》、《星星点灯》、《502怪客》、《神秘面纱》、 《镖侠英雄传》等30多部专著。同时有《扶贫媳妇》、《胡士贵当官》等剧本获国家 级戏剧金奖。信宜传统文化也颇具特色,其中采茶歌、木偶戏、舞春牛、飘色最受群 众欢迎。在山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人们就组织“舞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 牛用竹篾扎制,边舞边唱,乡土气息浓郁。飘色艺术主要镇隆、水口、东镇等地,具 有近300年的历史,每年春节至元宵前后或喜庆节日巡回表演。2005年镇隆明珠飘色 团 应邀参加中国第七届民间 艺术节民俗民间艺术大 巡游” 活动,并获得奖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 理 特 征
*以山地为主 *矿产资源丰富 *雨量充沛
信宜被称为“八山 一水一分田”之地, 地势东北高,西南 低,以山地地貌为 主,境内崇山峻岭, 河溪纵横,高度从 海拔50米至1704米。 信宜卫星地形图
天马山
信宜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依然保持着一片净土,蕴藏着丰富 的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 资源有30多种,主 要有:锡、金、铜、 铁、钼、锰、锌、 钨、玉石、高岭土、 稀土、花岗岩等, 其中玉石玉质柔润, 石纹雅致,碧绿如 翠,晶莹如冰,有 黄绿、青绿、黑色 等多种颜色。以它 雕制的工艺美术品 誉满中外。

信宜市合水镇名胜古迹介绍

信宜市合水镇名胜古迹介绍

信宜市合水镇名胜古迹介绍一、概述信宜市合水镇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古镇。

这里有着多处名胜古迹,彰显着古镇的厚重历史和人文景观。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合水镇的五处名胜古迹,包括名称、简介、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方面。

二、详细介绍1.名称:合水镇明清古街简介:合水镇明清古街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商业街,街道两旁保留着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石板路、木栏杆、红灯笼等元素一应俱全。

这条街上曾是当地的商业中心,商铺林立,繁华一时。

如今,古街已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沿街开设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店等。

历史背景:明清时期,合水镇是当地商贸的重要集散地,商业发达,这条街道便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

文化价值:合水镇明清古街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和人文价值。

古街的岭南建筑风格和传统的商业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是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2.名称:合水镇岭南民居简介:合水镇岭南民居是一座典型的岭南风格民居建筑,房屋为砖木结构,青砖黛瓦,屋内布局紧凑,天井、厅堂、卧室等一应俱全。

这座民居建筑体现了岭南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历史背景:这座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代,是当地一户富商的居所。

房屋建筑风格独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居住文化和地方特色。

文化价值:合水镇岭南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见证了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和居住文化的演变过程,为研究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艺术和人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3.名称:合水镇庙宇古树简介:合水镇庙宇古树是一处集庙宇与古树于一体的景观。

庙宇为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红墙绿瓦,飞檐翘角,内供奉着各种神祇。

古树是一棵古老的榕树,树冠遮天蔽日,枝叶繁茂,与庙宇相映成趣。

历史背景:庙宇和古树均建于明代,是当地居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建。

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庙宇和古树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当地历史的见证。

信宜特色作文漂色

信宜特色作文漂色

信宜特色作文漂色在广东的西南部,有一个叫做信宜的美丽地方。

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最让我着迷的,当属那独具特色的信宜飘色。

第一次听说信宜飘色,还是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

只记得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一群孩子在村子里疯跑着,嬉闹着。

突然,一个小伙伴神秘兮兮地说:“你们知道吗?过几天镇上有信宜飘色表演呢!”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信宜飘色是什么,只是从小伙伴那兴奋的眼神和夸张的描述中,感觉到这一定是个特别好玩的东西。

终于盼到了飘色表演的那一天,我和家人早早地就来到了镇上。

街道两旁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翘首以盼,等待着表演的开始。

我个头小,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啥也看不到,急得直跺脚。

爸爸见状,一把将我扛在了肩上,这下,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了阵阵锣鼓声,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来了,来了!”大家兴奋地呼喊着。

只见一支长长的队伍缓缓走来,最前面的是敲锣打鼓的,那锣鼓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小镇都唤醒。

紧接着,就是让人期待已久的信宜飘色了。

我瞪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

哇,那一个个造型奇特的“色板”,就像是从神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一样。

每一个“色板”上都站着几个小孩,他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化着精致的妆容,有的扮成了仙女,有的扮成了武将,还有的扮成了神话中的人物。

他们高高地站在“色板”上,却丝毫不害怕,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做“哪吒闹海”的飘色。

只见哪吒手持乾坤圈,脚踩风火轮,威风凛凛地站在“色板”的最上方。

在他的下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浪花是用蓝色的绸缎和白色的棉花做成的,看上去栩栩如生。

而在“大海”里,还有几条“蛟龙”在翻腾着,那“蛟龙”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还喷出了火焰,真是太逼真了!再看那支撑着“色板”的大人们,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稳稳地向前走着。

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却依然笑容满面。

我想,他们一定为自己能够传承和展示这一独特的文化而感到骄傲吧。

飘色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着,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的人不停地鼓掌叫好。

小寒的发菜传统美食中的佳肴

小寒的发菜传统美食中的佳肴

小寒的发菜传统美食中的佳肴寒冷的冬季,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迎来了一道美食盛宴——发菜。

发菜作为传统的佳肴之一,不仅在信宜市享有盛名,还深受国内外食客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小寒的发菜传统美食中的佳肴,这些美食将带给您独特的味觉体验。

发菜作为粤菜的代表之一,起源于茂名信宜市的小寒地区。

发菜是指在冬季采摘的野生藻类植物,外形细长,质感韧劲。

发菜的煮制过程十分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呈现出诱人的色香味。

现如今,小寒的发菜已经成为信宜市人民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大食客誉为传统美食的瑰宝。

小寒的发菜在传统美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着丰富多样的烹饪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看最经典的发菜炆大闸蟹。

将新鲜的大闸蟹与发菜煮制在一起,使得发菜的鲜香与蟹肉的鲜嫩完美融合,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这道菜肴在信宜市的餐桌上常常出现,成为冬季家庭聚餐或节庆饭局的常客。

除了炆大闸蟹,小寒的发菜还有其他多种烹制方式。

比如发菜煮鸽,采用炖煮的方式,将发菜与新鲜鸽子一同炖煮,使鸽子的鲜嫩味道与发菜的口感相得益彰。

发菜还可以与海鲜搭配,如发菜煮花胶,发菜蒸龙虾等,让人们在品尝发菜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海鲜的鲜美。

此外,小寒的发菜还可以用来烹制传统的火腿菜肴。

将发菜与熟火腿片一同煮制,火腿的咸香与发菜的鲜甜相互交融,烹饪出的菜肴回味无穷。

发菜还可以与瑶柱、干贝等食材搭配,制作成鲍汁发菜、瑶柱发菜等多种美味佳肴,给人们的味蕾带来不同的享受。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烹饪方式,小寒的发菜还可以用于制作火锅、炒菜等多种菜肴。

无论是炖煮还是炒制,发菜都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嚼劲和口感,使得整道菜肴更加丰富多样。

不仅在信宜市,小寒的发菜也逐渐在国内外闻名,并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品尝小寒的发菜,体验其独特的风味。

发菜作为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不仅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代表着小寒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在现代社会,人们注重健康饮食的同时,也更加追求对美食的独特体验。

我的家乡——信宜

我的家乡——信宜

信宜市位于广东的西部,距离广州三百多公里,有19个镇,总人口123多万,其中市区人口18万。

以盛产玉器著名,以被称为“玉都”。

信宜是广东省华侨较多的县市之一,全市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达到538285人。

信宜华侨华人占全茂名市的95.6%,侨属人数占全茂名市的88%,归侨人数占全茂名市的77.6%。

信宜是一个山区城市,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更不用说去过。

但愿我并不激昂的文字能够使你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可能,你会喜欢她,呵呵,真愿如此!信宜市在广东省中的地理位置信宜市区全景锦江河中的标志性建筑——历史悠久的锦江桥市雕飞鹰——志在高志旅游景点信宜的旅游景点也不算太过丰富,我作为一个信宜人也并没有去过信宜的太多地方去旅游,不过作为山区的家乡信宜,旅游景点也是别具一番风味的,起码可以亲近大自然,返璞归真。

下面选几个我熟悉的地方来介绍一下。

大田顶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

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主峰西南侧有一“天湖”,高程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与四周的3000多亩原始森林相映成趣。

1973年开通山脚至山顶公路,广东省电视台在山顶建起差转台,竖起一根高达55米的电视塔。

站在峰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在那里看日出、望云海、观古树古藤别有一番情趣。

[推荐度★★★★☆]广东的第二高峰,粤西的第二峰——大田顶天马山在北界镇旺将村西南边,距城40多公里,被人称为是信宜“香格里拉”。

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

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一片大草原,山下一条长狭谷,四周是蓊郁的森林,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

中间一条幽深溪河,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天马山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

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拥有十万个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置身其中,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

茂名美食介绍

茂名美食介绍

茂名美食介绍全市“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是中国水果生产基地,水产养殖享誉盛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

而且茂名人有吃宵夜的习惯,可想而知,它们的美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几款茂名的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茂名美食介绍:食惯嘴粉皮信宜食惯嘴粉皮是广东茂名信宜市的特色风味美食,是当地的名优特产。

产品特性:食惯嘴粉皮原产于信宜市郊池洞镇食惯嘴(地名),已有百多年历史。

食惯嘴粉皮的主要特点是粉薄、幼嫩、香滑、软韧、细条均匀、美味可口。

因而吃过“食惯嘴粉皮者,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茂名美食介绍:信宜豆饼信宜豆饼是广东茂名信宜市的特色风味美食,是当地的名优特产。

茂名美食介绍:信宜鲜凉粉信宜鲜凉粉是广东一带的汉族风味名点,属于粤菜系。

信宜鲜凉粉制作考究,用料独特,凉粉既能“解渴,也可“下菜。

信宜以山美水美闻名于天下,凉粉草清香鲜芳自然,拌以姜汁红糖浆而食,凉脆爽滑,凉盈盈、冰飕飕、令人置身清凉境界。

碧绿如冻的凉粉草是清热解暑的上等甜品。

信宜鲜凉粉还可以用炒花生、芝麻、葱花、酱油、香油凉拌或以生葱煎炒,成为席上菜肴。

茂名美食介绍:花椒鱼片茂名花椒鱼片是广东茂名的特色美食,其制作工艺讲究,花椒的使用上超常规数十倍,食之麻辣爽口,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是爱辣人士喜爱的美食之一。

产品特性:清蒸花蟹是广东茂名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

电白人吃花蟹,其吃法特别之处是清煮。

方法是将花蟹洗净,整个放于锅中盖好,不下水,慢火煮,闻到香味即可吃。

这样的蟹保持了其本身的风味,因此特别可口。

食花蟹少不了以甜醋作配味,因为蟹中有一种寄生菌,遇醋即死。

电白清煮花蟹完美演绎蟹之鲜美,极大的保存了花蟹的原汁原味,食之鲜嫩,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茂名美食介绍:茂名糯米籺茂名糯米籺堪称一绝,主要种类有煮汤籺、菜包籺、薯包籺、寿桃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灰水棕、艾籺、糯米糍、黄鳝棍、块籺、舂糍粑等;糯香粘稠性与各式馅香融为一体,颊齿留香。

信宜话_精品文档

信宜话_精品文档

信宜话信宜话作为一种方言,是广东省信宜市(古称信帝)及其周边地区所通用的一种语言。

信宜话属于粤语的一支,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信宜话的历史渊源、特点和发展进行介绍。

信宜话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话。

在古代,信宜地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交流广泛,官话成为了社会各层次交流中的主要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话融合了当地的方言,逐渐形成了信宜话这种特殊的语言。

信宜话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它和传统的粤语相比,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首先,在语音方面,信宜话的音调相对平坦,较为缓慢,发音也较为关键。

其次,在词汇方面,信宜话借用了不少于200个汉字,形成了独特的方言词汇系统。

再次,在语法方面,信宜话较为灵活,可以使用独特的词缀和结构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信宜话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信宜市及其周边地区,大家普遍使用信宜话进行日常交流。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区中,信宜话都是最常用的语言之一。

它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要工具,也是传承和弘扬信宜文化的有力途径。

通过使用信宜话,人们能够更好地连接在一起,传递信息和情感,并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信宜话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更多的人开始使用普通话和英语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年轻人离开信宜市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信宜话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了保护和传承信宜话,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首先,信宜市政府将信宜话确定为一种语言资源,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和研究。

其次,学校增加了信宜话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信宜话。

同时,在社区和媒体方面,也推动了信宜话的使用和传播,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信宜文化的机会。

总的来说,信宜话作为广东省信宜市特有的一种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特点。

尽管面临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压力,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在努力保护和传承信宜话。

信宜特色介绍

信宜特色介绍
之乡”、“山地鸡王国”之美称。 信宜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
产资源有30多种,主要有:锡、金、铜、 铁、钼、锰、锌、钨、玉石、高岭土、 稀土、花岗岩等,境内的银岩锡矿是全 国第三大锡矿,东坑金矿为广东省第二 大金矿:花岗岩花色品种多样,总储量 达21亿立方米以上;玉矿是全国唯一的 “南方碧玉”,其玉质柔润,石纹雅致, 碧绿如翠,晶莹如冰,有黄绿、青绿、 黑色等多种颜色。以它雕制的工艺美术
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大仁山 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 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 里,海拔726米。相传古时有个仲 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 山因此得名,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 庙以祀之。古时被列为“信宜八景” 之一,有“高源云涧”之称。近年 群众修复二座寺庙,一间道教“三 清观”,并建有宾馆、门楼、情人
节至元宵前后或喜庆节日巡回表演。2005年镇隆明珠飘色团 应邀参加中国第七届民间 艺术节民俗民间艺术大
巡游” 活动,并获得奖励。
无论家乡是怎 样的,它都是我 出生的地方,是
无可代替的
一,曾多次被评为全国水果百强县 (市)。其中,三华李和山楂是信宜特 色的水果,为此信宜信宜被三评华为李“中国三华 李产业龙头县(市)”。除此之外,信 宜也盛产龙眼、荔枝、芒果和香蕉等热 带地区水果。信宜的水果远销广州,深 圳等城市,甚至外销到新加坡和马拉西
亚等国家地区。
龙眼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信
宜旅游资源丰富,旅游
信宜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477~1941毫米 之间。降雨时空不均,干湿季明显,冬春常旱,夏季 易遭水害。市区年平均气温22.3℃,常年最热是7月, 平均气温32.9℃,极端最高气温37.4℃,常年最冷是
1~2月平均气温11.3℃,极端最低气温0.5℃。

信宜

信宜

怀乡三黄鸡
信宜的传 统名优特产,被列为广东省四大 名鸡之一。这种鸡肉蛋并用,具 有脚黄、嘴黄、皮毛黄的特色, 故又称“三黄鸡”。主产地为怀 乡及洪冠、茶山、贵子、东镇等 镇。其鸡以色泽美观、肌肉丰满、 肉质嫩滑、骨软皮脆、味道清香 甜爽而名扬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用大米制作粉 皮,以形薄、嫩滑、美味远近 闻名。最有特色的“食惯嘴粉” 和“柴枪粉”。都是传统著名 小吃。“食惯嘴粉”因产于池 洞镇食惯嘴村而故名,粉皮以 大米为原料,加水磨浆,然后 用蒸具蒸熟而成。粉皮的主要 特点是:粉薄、幼嫩、香滑、 软韧、细条均匀、美味可口。 “柴枪粉”产于北界镇温泉村, 也是用大米磨浆蒸出粉皮,再 卷成中间大、两头尖,形似柴 枪而得名。柴枪粉用花生油、 沙姜、蒜米、丁香、川椒、韭 菜等多种香料混合作配料,并 以韭菜、芝麻肉粒、豆饼粒、 云耳丝、蛋丝等作馅。信宜的 粉皮以食惯咀和尚文的尤为出 名。
玉船
玉 雕
晶莹剔透的玉镯子
玉佩
山楂
生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是一种别具风味的水果,也是该市较大 宗水果产品之一,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果实酸甘稍甜,具 有消食,生津止渴治疗高血压和胆固醇 血症等功效。以山楂为原料,制作蜂蜜 山楂精、可乐、香梹、汽酒等系列产品, 十分畅销。其中信宜食品厂生产的蜂蜜 山楂精,风味独特,分块状和颗粒状两 种,是国内首创。1984年荣获广东省 优秀旅游产品奖。1985年荣获茂名市 优质产品称号。
• 尚文水库
信宜八景称为文湖晴波,在东镇尚文村黎冲口, 距城5公里。集雨面积43.2平方公里,淹没面积2.4平方公里, 总库容量3016万立方米。山丘环抱,竹木苍翠,一年四季,山 青水绿,鸟语花香。湖中的百果岛,花果满园,人流如梭的渡 口上,樵子挑云摆渡,碧波荡漾的湖里,渔人欢歌唱晚,湖滨 返回 疗养院更是一个寂静清幽的休养胜地。

介绍信宜的家乡文化作文

介绍信宜的家乡文化作文

介绍信宜的家乡文化作文信宜,这是我的家乡,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说起信宜,那首先得聊聊它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信宜的食文化,就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每一道菜都是一个独特的音符。

就拿“杨桃鸭”来说吧,那滋味,啧啧啧,真是让人回味无穷!选上一只肉质鲜嫩的鸭子,切成小块,用各种神秘的调料腌制一番。

杨桃呢,切成星星状的薄片,和鸭肉一起在锅里欢快地跳舞。

起锅时,那香味能把你的魂儿都勾走。

鸭肉吸收了杨桃的酸甜,变得清爽可口,一点也不油腻。

夹一块放进嘴里,先是酸甜的味道刺激着味蕾,接着是鸭肉的鲜香在口中散开,每一口都仿佛在告诉你,这就是信宜独有的味道。

还有那“柴枪粉”,名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趣?它的样子就像一把把小小的柴枪,粗细均匀。

做柴枪粉的手艺那可是代代相传的。

师傅们熟练地把米浆均匀地铺在蒸笼上,蒸熟后切成细条。

吃的时候,配上特制的酱汁、肉末、葱花,一口下去,爽滑细腻,那口感,就像是在舌尖上滑滑梯!信宜的年例文化也是热闹非凡。

每年到了特定的日子,村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来相聚。

舞龙舞狮的队伍在街上欢快地穿梭,锣鼓声震耳欲聋。

小孩子们跟在后面,兴奋地又蹦又跳,手里还拿着糖葫芦或者棉花糖。

那场景,真的比过年还热闹!我还记得有一次去参加年例,刚走到村口,就被那热闹的气氛感染了。

一路上都是欢声笑语,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到了亲戚家,满满一桌的美味佳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那种浓浓的亲情和友情,真的让人心里暖暖的。

信宜的山歌文化也是一绝。

在山间田野,经常能听到那悠扬的歌声。

唱歌的人不需要华丽的舞台,不需要高级的音响设备,大自然就是他们最好的舞台。

他们用质朴的歌声表达着生活的喜怒哀乐,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有时候,路过一片茶园,就能听到茶农们一边采茶一边唱歌。

那歌声伴随着微风,飘过茶园,飘进了人们的心里。

我曾经听过一位阿婆唱山歌,她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感情。

信宜市旅游景点

信宜市旅游景点

信宜市旅游景点
信宜市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个县级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资源。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信宜市的旅游景点吧。

第一站:岭南古村落——鸦岗村
鸦岗村地处龙门江畔,是一座具有岭南民居特色的古村落。

村中保存
着八百多年的民居建筑和石板路,并有着乡村旅游景区的设施,是游
客体验岭南文化的绝佳选择。

第二站:世外桃源——九龙山
九龙山景区位于信宜市黄岗镇,被誉为“信宜最美世外桃源”。

景区
有着葱茏的山林、奇峰怪石、清澈的溪流和野趣横生的动植物,游客
可以在此放飞心情,与自然亲密接触。

第三站:文化大观园——南澳古城
南澳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是信宜市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铜钟等古代建筑
艺术,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潮汕美食。

第四站:自然休闲胜地——官塘水库
官塘水库景区位于信宜市城西十五公里处,是广东省唯一一座滨海山
地森林公园。

游客可以在此观赏到中国红豆杉、樟树王国等运盛景观,还可以钓鱼、避暑、观景等多种休闲活动。

第五站:养生度假胜地——升平温泉
升平温泉位于信宜市升平镇,拥有着丰富的稀有矿物质和温泉水资源,被誉为“天然护肤液”。

游客可以在此享受到温泉泡脚、禅修养生、
食疗养生等完美养生体验。

以上就是信宜市旅游景点的精彩介绍,相信这些优美的景点一定
能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信宜三华李的介绍

信宜三华李的介绍

信宜三华李的介绍
信宜市三华李是著名的农业示范基地之一。

这里的李子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是名副其实的“李子之乡”。

三华李树高且喜日照,果实呈圆球形,个头大,口感甜美,营养丰富。

每年的6月份至7月份是三华李的丰收季节,这时,李林间充满了甜美的李花香气和鸟语花香,让人倍感惬意。

作为信宜市农业产业的重点品种,三华李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也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交流。

市委市政府重视三华李的发展,在产业扶持和品牌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逐渐将其打造成了信宜市特色农业品牌。

近年来,三华李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品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政府支持和农民自发行动,李子种植实现了优质高效、绿色有机的生产方式,不仅保证了品质,更保证了健康。

三华李的推广销售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出口到国内外。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三华李还将持续提升品质,拓展品牌,适应多元化消费需求,坚持绿色有机种植,不断提高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让更多的民众能够品尝到这种优质的特色水果,从而实现从单一农产品到多元农业的转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信宜特色民俗及特色工艺考究

信宜特色民俗及特色工艺考究

信宜特色民俗及特色工艺考究作者: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罗朋非谭余娟来源:《南方论刊》 2019年第1期【摘要】文章通过对信宜特色民俗及特色工艺进行调研,从中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信宜飘色、舞春牛、舞龙船、采茶舞、采茶调、六双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信宜竹编、玉雕等特色工艺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关键词】信宜;民俗;工艺信宜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以及特色工艺。

本人经实地调研后,在此对信宜市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及特色工艺进行介绍,希望有助于这些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信宜飘色飘色又称抬阁、高抬、彩架、扎故事。

飘色中的“飘”指脱离地面,“色”指的是巧妙的着色伪装。

飘色由表演者站在一个长约2 米,宽约1 米,高约0.8 米的色柜(或称色台、色板)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空中手舞足蹈,其工艺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等于一身。

信宜飘色已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镇隆地区,水口镇、北界镇等地。

一般用钢枝制成飘色的支撑“色仔”、“ 色女”的支架——色梗, 飘色的技术核心就是色梗的制作。

广东飘色由安阳抬阁发展而来,比较著名的有信宜飘色、吴川飘色和中山飘色、珠海飘色及番禺飘色等。

信宜飘色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乃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信宜本土艺人刘天一打破飘色的制作传统,制作出高难度飘色。

2005 年,刘天一在广东省首届飘色大赛中,以其设计制作的三板飘色《凤凰展翅》、《普天同庆》、《幡桃仙景》参赛,获一等奖。

2006 年,刘天一再次以长宽至七米、高六米,凌空飞出十八人的大型飘色《欢乐神州》,参加中国首届民间飘色( 抬阁) 艺术展演,夺得最高奖“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

信宜飘色由此进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二、舞春牛舞春牛最早起源于信宜的径口镇,在径口、安莪、朱砂、茶山、洪冠旺沙、贵子等地广为流行。

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迄今仍是信宜民间的传统节目。

广东信宜详细介绍

广东信宜详细介绍

信宜目录[隐藏]基本概述历史沿革地理特征自然气候人口状况教育文化经济概况交通运输基本概述历史沿革地理特征自然气候人口状况教育文化经济概况交通运输•旅游景点•物产名食•历史事件•信宜名人•风土人情•行政区划[编辑本段]基本概述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

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0′36″~111°40′39″、北纬22°11′16″~22°42′26″。

东西长102.719公里,南北宽57.656公里。

全市总面积3101.7平方公里,西距广西容县县城120公里,南距茂名市100公里,东距省会377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690公里。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信宜历史悠久,据本土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信宜地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

晋永和七年(公元346年)信宜地属广州晋康郡端溪县,南朝梁(公元502)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县。

隶属泷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梁德县改为怀德县。

唐武德四年(621)析怀德地置信义、谭峨两县。

并在信义县(今镇隆)设南扶州管辖这三个县。

武德五年又析怀德地置特亮县,也属南扶州,唐贞观八年(634)南扶州改称窦州,管辖范围不变,隶属岭南道容县都督府。

宋开宝五年(972)废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其地并入信义县。

仍隶属窦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信义县改信宜县。

宋熙宁四年(1071)废窦州,信宜归广南西路高州管辖。

元朝属海北海南道高州路,明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高州府。

明万历五年(1577)罗旁战事后,将信宜之定康、信丰、感化、从善、镇南5个都(今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贵子、旺沙、朱砂、安莪、洪冠、茶山、怀乡等镇)池洞部分、高州之马贵、古丁、深镇及罗定之扶合、加益、棼滨、新乐一带,划给新设的西宁县。

介绍信宜,家乡征文

介绍信宜,家乡征文

信宜,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

信宜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壮观的瀑布、清澈的溪流和翠绿的森林。

这里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一个适合居住和旅游的好地方。

在信宜,你可以欣赏到自然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除了自然风光,信宜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寺庙和古迹,如著名的天马山、石根山、大仁山等,都是信宜的代表性景点。

此外,信宜还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如舞龙、舞狮、飘色等民间艺术表演,都是信宜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个在外的游子,我深深地怀念着家乡的美食和文化。

在信宜,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粤菜和地方特色小吃,如白切鸡、糯米鸡、糖水等,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总的来说,信宜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美食和淳朴的民风。

我相信,无论是在信宜生活的人还是在外的游子,都会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并为其发展繁荣而努力奋斗。

信宜有什么旅游景点

信宜有什么旅游景点

信宜有什么旅游景点
信宜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以下是一些信宜市的旅游景点:
1. 南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信宜市南部,是中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这里有古老的南华寺、南华山瀑布等自然景观。

2. 信宜龙母宫:位于南华山南麓,是一座供奉慈母娘娘的宫庙,香火鼎盛。

每年2月19日农历妈祖诞辰时,会举行规模盛大
的庙会活动。

3. 信宜国家农业自然生态园:该园位于城区西南,是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景区,有丰富的农田和自然生态景观。

4. 红岩群雕文化公园:位于信宜市区,是一个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公园,园内有大量的红岩群雕展示,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5. 信宜市博物馆:位于信宜市区,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信宜的历史和文化。

6. 景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信宜市河浦镇,是一个集山水、洞穴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7. 军购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信宜市南陶镇,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以上只是信宜市部分旅游景点的介绍,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值得一游。

前往信宜旅游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适合的景点进行游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览厅等。可藏书45多万册,能容纳1000多人同时 阅览。 信宜市业余文艺创作成绩较佳,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初,本地作者罗本森创作 长篇小说《山稔坳野闻》出版之后,先后有一批作者出版了《青春百合花》、《玉都 之光》、《饮露而歌》、《山魂》、《星星点灯》、《502怪客》、《神秘面纱》、 《镖侠英雄传》等30多部专著。同时有《扶贫媳妇》、《胡士贵当官》等剧本获国家 级戏剧金奖。信宜传统文化也颇具特色,其中采茶歌、木偶戏、舞春牛、飘色最受群 众欢迎。在山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人们就组织“舞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 牛用竹篾扎制,边舞边唱,乡土气息浓郁。飘色艺术主要镇隆、水口、东镇等地,具 有近300年的历史,每年春节至元宵前后或喜庆节日巡回表演。2005年镇隆明珠飘色
梁 德 县 。 唐 武 德 四 年 析 怀 德 地 置 信 义 、 谭 峨 两 县 。 并 在 今 镇 隆
永 和 七 年 地 属 广 州 晋 康 郡 端 溪 县 , 南 朝 梁 始 在 信 宜 地 置 梁 德 郡
, 信 宜 地 属 桂 林 郡 。 汉 元 鼎 六 年 地 属 交 趾 州 史 部 苍 梧 郡 端 溪 县 。
据说已有300多人口。
镇隆建城于公元621年,从那 时起到1952年,它一直是信宜县 城的所在地,在唐贞观到宋熙宁 的 430多年中,它还作过窦州州 府。 虽然它的辉煌时期己经过去,现 在 的它只是一条村——信宜镇隆 镇八 坊村。不过,它却留下了一 份沉甸 甸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 吸引中外
旅客的好去处。 文明门建于清朝嘉庆十八年即 1813年,取“青云路上构杰阁, 献奇纳秀开文明”之意,故名文 明门。后形成世俗,凡官宦履职 调 任和民间婚嫁喜庆都经此门出人, 而丧葬之类事情则要回避此 门。文 明门最初为庙宇式建筑。 民国年间, 城门上还设有土炮, 于每天正午鸣 响报时。现在所见 的文明门,重修 于1947年。建筑 式样为仿宫殿式,
1949 10 22

年 月 日 , 信 宜 县 解 放 。
年 月 日 , 信 宜 、
பைடு நூலகம்
员 公 署 、 “ 八 属 ” 善 后 督 办 公 署 、 第 七 区 行 政 督 察 专 员 公 署 管
之 后 信 宜 先 后 属 高 州 军 政 府 、 高 州 绥 靖 处 、 高 雷 道 、 南 路 绥 靖
称 旧 图 , 镇 南 都 仍 留 西 宁 县 。 清 朝 信 宜 隶 属 广 东 省 高 州 府 。 民
似澳门的建筑标志之一“大三巴牌坊”。 该公祠占地约56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 共有大小房间99间,错落有致,工艺精巧。 围墙外外开有60多处枪眼,内有多处暗道,
遇有战事,围楼内的人可据险防守。 此屋中间为余氏祠堂,两边为附建筑,主要 用作住房,与中间连为一体,规模宏大,气 势非凡。余锡三公当时为朝廷武显大夫,属 于军队后勤财务官职,是大地主,单在广西 容县就拥有100担租田出租。现仍有人居住, 但全部是其他姓人,解放后,政府已将此屋 分给群众并落实房产证。如今每年祭祖时, 余姓人仍会来到该屋门楼前拜祭。余姓主人 解放后已经闻风而走,现在散居到世界各地,
南 道 容 县 都 督 府 唐 乾 封 二 年 , 扶 莱 县 划 归 了 禺 州 。 宋 开 宝 五 年
属 南 扶 州 , 唐 贞 观 八 年 南 扶 州 改 称 窦 州 , 管 辖 范 围 不 变 , 隶 属
南 扶 州 管 辖 这 三 个 县 。 武 德 五 年 又 析 怀 德 地 置 特 亮 、 扶 莱 两 县 ,
秦 以 前 信 宜 属 百 越 之 地 , 秦 平 定 百 越 之 后 , 于 秦 始 皇 三 十 三


*以山地为主
特 征
*矿产资源丰富
*雨量充沛
信宜卫星地形图
信宜被称为“八山 一水一分田”之地, 地势东北高,西南 低,以山地地貌为 主,境内崇山峻岭, 河溪纵横,高度从 海拔50米至1704米。
红墙碧瓦。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文 化 绝 不 落 后
经 济 虽 落 后 , 但

信宜文化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体育馆占地6000多 平方米,结构新颖,外型美观,已 成为该市标志性建筑。该馆可承办多种级别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艺术体 操等项目的正规比赛;还可供大型文艺演出;也可作容纳5000人集会的室内场所。图 书馆占地4.2亩,楼高六层,建设面积6000余平方米;内设书库、阅览室、报告厅、展
誉满中外。
信宜旅游胜景
家乡信宜虽然不是什么繁华地 区,有着豪华奢侈的建筑,但它 有着原生态的最原始的风景,在 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它保持着
那一份淳朴。
信宜朱砂镇典型建筑是被誉为粤西第一大 围楼的锡三公祠大围楼,坐落在信宜市朱砂 镇几公里外的双砥村中它建于清朝光绪二十 年(1894年),从规划、备料到建成历时 28年,堪称粤西围楼之冠。其正门楼其形好
天马山
信宜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依然保持着一片净土,蕴藏着丰富 的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 资源有30多种,主 要有:锡、金、铜、 铁、钼、锰、锌、 钨、玉石、高岭土、 稀土、花岗岩等, 其中玉石玉质柔润, 石纹雅致,碧绿如 翠,晶莹如冰,有 黄绿、青绿、黑色 等多种颜色。以它 雕制的工艺美术品
辖 。 元 朝 属 海 北 海 南 道 高 州 路 , 明 属 广 东 承 宣 布 政 使 司 高 州 府 。
兴 国 元 年 信 义 县 改 信 宜 县 。 宋 熙 宁 四 年 , 信 宜 归 广 南 西 路 高 州
怀 德 、 潭 峨 、 特 亮 三 县 , 其 地 并 入 信 义 县 。 仍 隶 属 窦 州 。 宋 太
随我一起 踏上玉都之乡
历 史 简 介
会处镇市从茂辖委 国沿管平废岭也设及晋年

8
370
1
18
。 现 在 全 市 个 镇 及 个 街 道 办 , 下 辖
个 村 委 会 及 个 居 委
2005
23
、 洪 冠 、 茶 山 、 怀 乡 等 个 镇 。
年 东 镇 镇 改 为 街 道 办 事
1995 9 11

年 月 日 ,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撤 县 建 市 ( 县 级 市 ) 。 辖 东
1958 11 15 1961 4 1 1983 7
高 州 县 分 出 重 设 , 治 所 住 东 镇 ,
年 月 起 , 信 宜 隶 属 茂 名
名 两 县 合 并 为 高 州 县 , 县 治 高 州 城 。
年 月 日 , 信 宜 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