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精彩试题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_-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_-](https://img.taocdn.com/s3/m/0181bc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c.png)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_-环境生态学复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二、问答题1. 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答: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旱灾害加剧;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环境污染问题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排放的有害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城市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等。
2. 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是什么?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科学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3. 从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发展史入手,谈谈你对环境态学的总体认识(包括与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的异同;两者发展的关联点等)。
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 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生态幅:在自然界,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生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
每个种适应生境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于最小量的那种营养物质。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adba15e410661ed9ac51f362.png)
《环境生态学》综合练习、名词解释1. 2. 3. 4. 5. 6. 7. 8. 环境生态学:生态规划(广义): 群落的水平结构: 土壤肥力: r-选择: 能量流动: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K-选择: 须氧污染物: 9.10. 生物种群环境容量: 11. 污染物质环境容量 12. 生态因子: 13. 群落的垂直结构: 14. 物质循环: 15. 酸雨:16. 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规律:17. 生物多样性: 18. 湿地生态系统: 19. 光饱和点: 20. 生态型工业: 21. 间接生态因子: 22. 生态监测: 23. 光补偿点: 24. 群落的交错区: 25. 功能区划: 26. 食物链加环延长: 27. 生物种群: 28.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29. 人为干扰: 30. 平行食物链相接: 31. 限制因子: 32. 协同进化:33.群落:34.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35.光周期性:36.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37.物质循环再生利用规律:38.生态破坏:39.谢尔福德耐性定律:40.动态平衡规律:41.边缘效应:42.温度三基点:43.耐性限度:44.反馈调节规律:45.生态位:46.自然保护:47.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48.温室效应:49.优势种:50.生态工程:5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2.正反馈:53.互利共生:54.负反馈:55.食物链:56.沉积循环:57.生态幅:58.食物网:59.初级生产:60.环境污染:61.主导因子定律:62.生态金字塔:63.系统功能综合性:64.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定律:65.群落的演替:66.生态平衡:82.物候期67.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 83 .限制因子 68.顶级群落: 8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69.生态失调: 85.耐性限度 70.间接生态因子: 86.生态幅 71.次生演替: 87.主导因子 72.能量流动:88.主导因子定律 73.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89.协同作用 74.指示生物 90.不可替代性 75.平行食物链连接 91.综合作用规律 76.食物链加环 92.DO 77.光补偿点 93.COD 78.光饱和点 94.BOD79.光周期性 95.治污生态工程 80.温周期现象 96.81.物候二、选择题1. 红橙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__________ 。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3e773a5e9856a56126094.png)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一、名词解释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内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
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7.干扰的生态学意义包括促进系统的演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和调节生态关系三个方面。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f559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e.png)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A 草原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荒漠生态系统2、生态因子中,对生物起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A 间接因子B 主导因子C 限制因子D 直接因子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A 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B 增长型和衰退型C 稳定型和衰退型D 增长型和稳定型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A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B 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C 食物链和食物网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5、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6、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A 碳循环B 氮循环C 磷循环D 水循环7、生态平衡是一种()A 绝对平衡B 动态平衡C 永久平衡D 相对平衡8、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生产者?()A 牛B 羊C 小麦D 狼9、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循环流动、逐级递减B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 循环流动、逐级递增D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10、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C 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11、群落演替的先锋物种一般是()A 大型乔木B 草本植物C 灌木D 地衣12、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最高?()A 城市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13、生物多样性包括()A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14、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A 指示物种法B 生态足迹法C 能值分析法D 景观生态学方法1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包括()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能量信息16、以下哪种生物属于消费者?()A 水稻B 玉米C 兔子D 大豆17、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指()A 绿色植物和自养微生物B 动物C 微生物D 人类18、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C 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19、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A 农田生态系统B 城市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20、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A 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B 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C 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D 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973ec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f.png)
一、填空题1.______利用和______的共同利用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主要方式。
2.______食物链、______食物链和______食物链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三种主要类型。
3.《寂静的春天》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 描写的是使用___________所产生的种种危害。
4.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5. 3S技术已广泛用于生态学的研究, 3S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 Gaia假说即____________学说, 该假说认为地球自我调节过程中, _________是起主导作用的。
7. r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 K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
8.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 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
9. 按环境的性质, 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三类。
10.按环境的主体分, 目前有两种体系, 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 另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
11. 按年龄锥体的形状, 年龄锥体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2.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______生态系统、______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13. 按生态因子的性质, 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__因子、_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
14. 按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时期, 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5.不同群落的交界区域或者两类环境的相接触部分称为______。
16. 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c90c3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b.png)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By 非带奈何愁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 )A.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北方针叶林D. 热带雨林2、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个营业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A )A. 能量越来越少B. 能量越来越多C. 能量没有变化D. 因生态系统不同而变化不同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 )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水生演替D. 旱生演替4、生态学做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 A )提出并定义的。
A. E.HaeckelB. E.P.odumC. A.G..TansleyD. Darwin5、臭氧层破坏属于( B )A. 地区性环境问题B. 全球性环境问题C. 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 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6、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气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 )A.250kg 左右 B. 350kg 左右C. 500kg 左右D. 大于500kg7、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 C )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8、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3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 )A. 凸型曲线B. 凹型曲线C. 对角线型曲线D. S型曲线9、dN/dt=r N (K-N/K)这一数字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D )A.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B. 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D. 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1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D )A. 原始合作B. 竞争C. 中性作用D. 偏利作用11、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D )A. 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 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C. 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12、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B )A. 种子植物B. 真菌C. 蓝绿藻D. 蕨类植物13、不符合群落演替方向性的特征是( D )A.群落结构从简单到复杂B. 物种组成由少到多C. 群落稳定性越来越高D. 种间竞争越来越激烈14、按logistic方程增长的种群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 D )A. k/2B. k/4C.rk/2D. rk/415、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是( A )A.《寂静的春天》问世B.《只有一个地球》问世C.《人口炸弹》问世D.《增长的极限》问世16、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 )A.通气组织发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17、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如果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有部分重叠,它们之间就会存在潜在的竞争。
2023年环境科学考试《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2023年环境科学考试《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9d3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8.png)
2023年环境科学考试《生态学》试题及
答案
试题一
题目:请简要说明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
构成的一个自然单位。
其主要组成要素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态位、环境条件等。
试题二
题目:请解释生态位的概念以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地位
和角色。
它包括物种的生活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对其他物
种的影响等。
生态位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至关重要。
试题三
题目:请简要论述生态系统服务的意义及其分类。
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对人类社会有益的资源和服务。
它可以分为四类:供给服务(如食物、水资源)、调节服务(如气候调节、水调节)、文化服务(如休闲、文化景观)和支持服务(如土壤形成、养分循环)。
试题四
题目:请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遗传差异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药物等资源,还对恢复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2023年环境科学考试《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多信息,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试题
![环境生态学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ef90fcfab069dc50220182.png)
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探索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与规律,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2环境: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它包括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如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3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
4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5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6微环境:是指区域环境中,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导致的环境差异所形成的小环境。
7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生物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8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法则是指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9物候:生物长期适应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10温周期:温度有日变化,除赤道地区外,还有季节变化,植物对这两种节律性变化反应敏感,并且已经适应,在这样的变温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这一现象称为温周期现象。
1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环境中那些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这一概念被称为“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12耐性定律:是指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限值,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
13光补偿点:植物能够在微弱的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并从外界吸收CO2。
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水平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平衡,表现出气体交换量为零,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14光饱和点:净光合作用增长到一定程度,曲线趋于平缓,最后曲线达到峰值,尽管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也不在增加。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742440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4.png)
简答题1、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
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
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5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的五个生活型。
(每点2分)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地面25cm以上,多为乔木、灌木等。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以下,芽受土表或残留物保护。
多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其地上部分死亡,但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
更新芽位于土表以下或水中。
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植物只能在适宜的季节生长,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
3、简述食物链的三种基本类型。
根据食物链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生物成员取食方式的差异,食物链可分成三种:(1)捕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
从活体绿色植物→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
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草→蝗虫→蛇→鹰;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
(4分)(2)腐食食物链或碎食食物链。
从死的动植物残体开始,食物链上的生物以微生物和小型动物为主。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80a36e3b3567ec102d8af9.png)
环境生态学考点: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名词(15分)、简答题(30分)、分析题(15分)1、“地球之肾”--湿地:地球之肺一热带雨林2、逻辑斯谛增长及其方程(P84)逻辑斯谛增长:逻辑斯谛增长与密度有关,有一个环境容纳量;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
方程:dNdt =rN(1−NK)=rN(K−NK);N t=K1+e a−rt。
3、①贝格曼规律: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②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③高斯假说:高斯假说认为,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越形似,种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④谢尔福特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制时,而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4、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生物多样性。
5、昼伏夜出是动物躲避高温的适应:有效行为适应,因为夜晚温度低,可大大减少蒸发散热失水,特别是在地下巢穴中,这就是所谓夜出加穴居的适应对策。
6,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大量氮、磷等的有机废水进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而引起的二次污染现象。
7、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桌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温度。
8 、在农田弃耕地上发生的群荐演替:次生演替。
10、群落成员型:优势种、建群种、正优种。
群落成员型分类:(1)优势种和建群种:优势种:对群落其他种有很大影响而本身受其他种的影响最小的物种。
(2)亚优势种:亚优势种,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生态过程方面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3)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
11、地带性顶级群落的类型:(1)气候顶级群落。
(2)土壤顶级群落。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81fc4169eae009581bec91.png)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 C.植物的作用 D.植物的功能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 B.空气湿度增加C.土壤湿度增加 D.气温增加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5c4e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8.png)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自然降水现象。
2.人为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
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形成的环境为人为环境。
3.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的变异特点。
4.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布差异的规律性变化。
5.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
6.毒性叠加作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
7.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8.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个体都是由于年老而死亡,此时的死亡率为最低死亡率9.拮抗作用: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0.种群的性比:即种群的雌雄比例。
11.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和愿望。
12.生命表:反映种群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的表格。
13.净化作用: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的过程。
14.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15.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种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16.内禀增长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17.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及分布格局,有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18.热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热污染。
环境生态学基础考试试题
![环境生态学基础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31fa0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a.png)
环境生态学基础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A 草原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荒漠生态系统2、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被称为()A 生境B 生态位C 生态幅D 限制因子3、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模型中,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A 0B 最大C 不确定D 正值4、以下哪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A 狼和羊B 大豆和根瘤菌C 水稻和稗草D 蛔虫和人体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以下特点,除了()A 单向流动B 逐级递减C 循环流动D 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 10% 20% 之间7、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物质?()A 水B 氧气C 碳D 氮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包括()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电磁波信息9、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C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D 人工农田生态系统10、以下哪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严重?()A 适度放牧B 合理砍伐森林C 工业废水排放D 修建梯田11、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1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A 气候调节B 土壤形成与保护C 娱乐文化D 工业产品生产13、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C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D 人工农田生态系统14、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方法?()A 指示物种法B 生态足迹法C 能值分析法D 成本效益分析法15、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指()A 景观的组成要素B 景观的结构特征C 景观的功能特征D 景观的动态变化16、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包括()A 物种分布范围改变B 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C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D 物种灭绝速度减慢17、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最大?()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18、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A 细菌和真菌B 动物C 植物D 病毒19、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顶级消费者20、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A 相对稳定状态B 动态变化状态C 快速发展状态D 退化状态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0f73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3.png)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环境是指:A. 指人类创造的环境B. 指动植物生活的自然环境C. 指全球的大气环境D. 指城市的环境答案:B. 指动植物生活的自然环境2. 以下哪个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生物进化D. 区域气候变化答案:B. 人类活动3. 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它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用水量B. 碳排放量C. 垃圾产生量D. 全部以上答案:D. 全部以上4. 以下哪个行为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A. 减少用电量B. 增加汽车使用C. 多种树木D. 少吃蔬菜答案:C. 多种树木5.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它包括以下哪些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大气层C. 地壳D. 全部以上答案:A. 生物群落二、问答题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首先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如果某个物种数量减少,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影响。
其次,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提供食物、水资源和气候调节等。
最后,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和药物研发等提供收入来源。
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会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推广清洁能源和循环利用技术;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再次,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最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广环保知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三、判断题1. 环境保护只是政府的责任,个人无需参与。
答案:错误2. 生物多样性只包括陆地生物,不包括海洋生物。
环境生态学考试题
![环境生态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b69f2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7.png)
环境生态学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B.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D.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气候因素3. 环境生态学中的“承载力”是指()。
A. 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物种数量B. 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环境压力C. 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资源量D. 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的气候变化范围4.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指()。
A. 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B. 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C. 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D. 物种之间的迁徙路径5. 下列哪个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A. 太阳辐射B. 地壳运动C. 人类活动D. 自然灾害6.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是指()。
A. 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B. 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恢复能力C. 生态系统对内部变化的适应能力D. 生态系统对内部变化的恢复能力7. 在环境生态学中,通常用来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是()。
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能量流动效率D. 水质指标8.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正D. 所有以上选项9.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
A. 生态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B. 生态系统从成熟到衰退的过程C. 生态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过程D. 生态系统内部物种组成的变化过程10.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A. 栖息地破坏B. 气候变化C. 物种过度繁殖D. 外来物种入侵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衡量。
3.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通常不超过________。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89add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8.png)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生物群落:指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食物链: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到衰老期的变化。
同时,在一定地段上,群落有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被称为群落演替。
选择题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B)。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C)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5.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7.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8.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A.季节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平衡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
生态环境基础知识试题库
![生态环境基础知识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2546b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5.png)
生态环境基础知识试题库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活动D. 经济系统2.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本植物B. 浮游植物C. 蘑菇D. 藻类植物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A. 阳光B. 空气C. 水D. 土壤4.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生态平衡?A. 森林中狼群数量减少,导致鹿群数量增加B. 草原上草食动物数量过多,导致植被减少C. 湖泊中鱼类过度捕捞,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殖D. 农田中害虫数量增加,农民使用农药控制害虫5.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生态保护?A. 植树造林B. 过度捕捞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推广绿色能源6. 以下哪种污染不属于水污染?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药化肥过量使用C. 噪音污染D.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7. 以下哪种动物不属于濒危物种?A. 东北虎B. 金丝猴C. 家猫D. 朱鹮8.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极端天气增多D. 物种多样性增加9.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地热能10.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城市绿化的作用?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减少噪音D. 提高能源消耗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生物多样性B. 外来物种入侵C. 自然灾害D. 人类活动1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B. 增加森林覆盖率C. 推广公共交通D. 大量使用空调13. 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C. 保护濒危物种D. 推广有机农业1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A. 水体的流动性B. 水体的污染程度C. 气候条件D. 水体的深度15.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A. 合理施肥B. 过度耕作C. 保持土壤湿润D. 种植覆盖作物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BY 周晓杰一、名词解释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围,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在的调节机制使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 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 一定时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种群的基本特征是遗传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君群落的相对稳定性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包括促进系统的演化维持生态系統的稳定和调节生态关系. 三个方面。
8.种群的分布型或格局表现为三种类型均匀型随机型和_集群型三种9.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__ 三种。
10.在有限环境中,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逻辑斯蒂11.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体现为物种丰度_和均匀度这两个特征。
12.重要值= _相对密度__+ _相对频度___+ _组对优势度___,其数值越大说明该物种在群落中占的地位越重要。
13.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_淡水生态系统_海洋生态系统._陆地生态系统和_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___A__a.气候因子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2.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3.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物种的性比率(雌性:雄性),比如人类,是__A______。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再变小4.种群平衡是指 C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种群的迁入和迁出相等c: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牢相等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b.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d.种群各种生物的关系为斗争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6.血吸虫与丁螺的关系是 D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7.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約,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C.群落可形成部特殊环境,8.下列关于生态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BA生态型是针对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而言的,b.生态型越少的生物种其适应性越强,d.生态型是发生趋异进化的结果。
C 生态型是被固定在基因水平,是可以遗传的,9.下列关于演替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Da.一般来说,演替总向着使群落结构和成分更复杂的方向,b.一般来说,演替总向着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改造环境能力更强的方向,C在一些因素,尤其是人,的影响下,演替会向着自然演替相反的方向进行,d.演替总向着当地气候顶级方向进行1O.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发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DA.群落发生是从物种迁移和定居开始的,首选占有空白生境的生物称为先锋植物。
D.先锋物种一般都具备生长速度快、散布能力强、生殖能力强等特点。
B在稳定的顶级群落中,储备着大量有可能成为先锋物种的潜在定居者。
C 先锋物种在竞争过改造环境来巩固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
1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Cb.开阔大洋 d.冻原C.沼泽与湿地 a.荒漠12.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保持生态平衡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13.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DA.种子植物 C.蓝绿藻 b.蕨类植物D真菌14.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Cd.淡水湖泊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极地冻原15.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BC.菌丝1.菌根b.根瘤d.子实体16.长日照植物是 Aa.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时才开花,b.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时才开花,C只有当昼夜长度的比例接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17.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a.原始合作b.竞争1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 DC.等于K/2 d.大于K2 a.小于K/2 b.等于K19.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 Db.生产量为正值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年龄锥体下宽、上 :窄d.出生事小于死亡率2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D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C.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21.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 Da.苔原 d.常绿阔叶林b.荒漠 C.落叶阔叶林22.以下关于群落交错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a.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不会在群落交错区出现。
b.通常情况下,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往往比相邻的群落小。
C.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 一些种群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如森林边缘交错区。
d.群落交错区是- 一个交叉的地带,其中种群比相邻的群落中竞争紧。
23.以下有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Ca.森林群落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b.水生群落按垂直方向,一般可分为漂浮动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附底动物、底动物。
C.一般来说水热条件越优越,群落的垂直结构越简单,动物的种类也就越单调。
d.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指群落成层现象。
2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BC.不规则波动d 、季节性消长B种群爆发 a.周期性波动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如果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有部分重叠它们之间就会存在潜在的竞争,b.生态位围越大(宽),越倾向于是- 一个特化物种,C.环境变化不会导致生态位发生变化,如生态位压缩、释放.移动等,d.群落中优势种和建群种的生态位最大(宽)26.在一个处于稳定期的森林群落中,其年龄结构应该是 Bb.各龄树木数量从幼龄到老龄成比例减少。
a.幼龄植株百分率非常高。
d.幼龄植株百分率非常低。
b.各龄树木数量大致相等。
27.一个种群,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终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b____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a.稳定性28.才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d.根系发达a.通气组织发 C.叶面积小 b.机械组织发达29.水鸟中DTT 的浓度比水中高几百万倍属于 Cd.以上都不是 b.生物浓缩c 生物放大 a.生物积累30.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____.a.团粒结构b.片状结构 d.柱状结构 C.块状结构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简述稳态的保持机制的容。
答: 稳态机制,即生物控制自身的体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它或多或少能够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
生物的稳态是有其生理和行为基础的,维持体环境的稳定性是生物扩大环境耐受限度的一种主要机制。
高等动物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2.生态系统信息流的点及作用。
答: A)生态系统信息流的特点特点:2)生态系统息的多样性;3)信息通讯的复杂性;4)信息类型多、贮存量大。
B)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和物质流通过个体与个体间、种群与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的信息流而协调。
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其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进行的,决定着生物的取食、居住、社会行为.防御、性行为等过程3.简要回答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
答: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阈限而使其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时,谓之生态失调。
标志:物种数量减少,环境质量降低,生产力衰退,生物量下降。
4.生态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 1) 生态规划的意义:通过生态规划,在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过程中,以及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不至于破坏人和生物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关系,使可更新资源和能源越用越多,越用越好;不可更新资源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生态规划的作用:重规划是开发和发展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
一个科学的生态规划,在理论上保证了资源和能源的合理使用,以及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环境问题。
5.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是什么?答:(1)适合性原则:生态工程的目的和用途要适应实际需要,应能解决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中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而需优化技术组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2 )高效益原则: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活动,生态工程强调社会。
经济- 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率及效益与功能,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融于产业工程及有关生产之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效益高低决定其命运。
(3) 生态学原则:0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3生物种群优化与和谐原则;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生态经济原则。
6.简述Shelford 耐受性定律的容。
答: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与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环境因子的耐受围,称为生态幅。
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围,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