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法

合集下载

饲料学课件实验七、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饲料学课件实验七、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高,豆饼(粕)过生,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不宜接受。
实验五、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沉淀法)
一、原 理: 用比重1.59以上的四氯化碳试剂来处理饲料
样品,使沉淀于底部的矿物质组分与饲料中的 有机质组分分离开来,然后将沉淀的无机物组 分回收、烘干、称重,计算每个原始饲料样品 中沉淀物的含量,以各样品中沉淀物含量的变 异来反映配合的混合均匀度。
二、测定步骤
4. 放置5分钟后观察反应结果:
5分钟后结果判定
a. 无任何红点出现:继续放置25分钟,若仍无红点出 现,说明豆饼(粕)过熟;
b. 少量红点:有少量尿素酶活性,豆饼(粕)可用; c. 样品表面约25%被红点覆盖:有少量尿素酶活性, 豆
饼(粕)可用; d. 样品表面约50%被红点覆盖:有尿素酶活性, 偏高; e. 样品表面有75%-100%被红点覆盖:尿素酶活性很
三、测定步骤
1. 于150ml烧杯中倒入少量尿素–酚红试剂,注意溶液 应呈明亮琥珀色;若溶液已变为深桔红色,应滴入 0.1M稀硫酸、并混匀,直至溶液呈明亮琥珀色;
2. 取一汤匙粉碎好的大豆饼(粕)粉,置于白色瓷皿(白 色调色板或培养皿)中,并平铺样品;
3. 在样品上滴加调好的尿素–酚红试剂,直至样品全 部浸透;
1. 从每份原始饲料样品中准确称取50.0g测试样品,小 心无损地移入500ml梨形分液漏斗中(预先加入少量 四氯化碳),加入四氯化碳试剂100ml(包括预加的量), 充分摇动混匀,静置10min(中间须摇动一次);
2. 将分液漏斗底部的沉淀物慢慢放入100ml小烧杯, 静置5min后将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倒回原分液漏斗 中;然后将分液漏斗摇动并静置5min,再将分液漏 斗底部的少量沉淀物和液体放入上述100ml烧杯中;

饲料混合及饲料混合均匀度

饲料混合及饲料混合均匀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畜牧兽医饲料混合及饲料混合均匀度吕雅诗,李欣摘要: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使饲料的加工工艺成为了饲 料生产的关键步骤。

饲料是由许多的原料配合而成,如果混合不均匀会严重影响饲喂效果。

关键词:饲料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饲料混合机饲料的混合是整个饲料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饲料产品的质量。

饲料混合均匀度是反映饲料加工质量的重要指 标之一,也是评价混合器性能的主要参数。

饲料混合不均匀会影 响饲料产品的质量,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还有可能带来经济损失。

1饲料混合的原理饲料混合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确保动物能够采食到均衡的营养供给。

如果饲料中尤其是微量成分没有 进行充分地混合,会影响动物的生长、生产甚至中毒,有些动物可能造成营养缺乏,还有一些会造成营养过剩,不仅会对畜禽产 品造成影响,还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遥2混合机的类型饲料的混合机理有五种:体积、扩散、剪断、冲击、粉碎。

这五种混合方式在同一混合过程中同时存在,起作用的是前三者遥 各种成分的原料在混合机内经剪切、对流、扩散等作用下进行均匀的混合,以保证畜禽每天能得到合理的营养。

2.1卧式螺带式混合机是饲料厂的主要使用的混合机,有单轴式和双轴式。

单轴式的混合室又分为U 型和0型。

双轴式为 W 型。

其中O 型适用于预混合料的制备,亦可用于小型配合饲料 加工厂;W 型则多用于大型饲料加工厂。

在混合过程中如果料门 关闭不严容易产生漏料现象,这会影响饲料混合的均匀度遥卧式螺带混合机混合速度快,质量好,机内的残留量少,卸料时间短, 但是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动力消耗大。

2.2双轴桨叶式混合机这种是混合精度较高的新型混合机,可进行固固混合、固液混合,混合的精度较高速度快,过程较温和,不会破坏物料的原始状态遥2.3立式螺旋混合机物料由下部的进料口进入混合机内,卸料口大多设在混合机的下部以减少卸料后的机内残留量。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来检测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畜牧兽医论文-农学论文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来检测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畜牧兽医论文-农学论文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来检测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畜牧兽医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0 、引言饲料混合均匀度是衡量饲料加工工艺的重要指标,混合均匀与否关系到动物采食饲料能否获得全面、足够的养分;而对于占据我国饲料产品结构百分之八十(2011 年)以上的配合饲料来说,组分的均匀性更关系到动物发育生长及食用肉质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对于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检测主要依据混合过程中饲料组分变异系数的化学试验值CV 值来确定。

一般的检测方法大多依赖试验室的化学分析,如沉淀法需利用四氯化碳对样本化学分离,甲基紫法需对示踪物甲基紫化学测定,摩尔法需配置碱性溶液、做滴定试验等。

这些方法不仅过程相对繁琐,对操作专业性与试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使得检测的难度与成本上升了很多,导致很多饲料厂只能通过延长混合时间或延缓检测周期来保证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在我国饲料工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有一种准确、简易、无损的新型饲料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来克服传统方法的缺陷。

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采样简单、数据分析快、无损检测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业、食品、药品及石化等多个行业。

就饲料工业而言,近红外检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饲料营养成分的测定、营养价值的评价、饲料矿物质、微量元素及其他次生物物质的测定。

在混合均匀度测定方面,近红外已经有被应用于药物均匀度检测的研究案例。

而关于营养价值评价当中的饲料均匀度检测所做的研究工作还极为有限。

由于配合饲料各组分对光谱反射特性的差异,本研究提出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来检测饲料混合均匀度,通过对配合饲料在混合不同阶段的样本分析,取得了光谱及均匀度变化的信息,并对比了 3 种不同的近红外定性分析法对均匀度判别的效果。

1 、仪器与设备光谱信息收集分析仪器,美国ASD 生产的Quali-tySpec Pro VNIR / SWIR1 5070 型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光纤(垂直测量角度:125)白板;铅蓄电池,CAMO 公司的Unscrambler X 化学计量学软件;仿丹麦4KB 型锤片式饲料粉碎混合机。

b4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快速测定方法

b4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快速测定方法
2.会议论文 刘当慧.王东 用铁比色法测定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3.期刊论文 罗卫红 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 -畜禽业2004(7)
混合均匀度是评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的质量及饲料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指标.国标规定,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应小于 10%,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的变异系数应小于7%.本文就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与甲基紫法和沉淀法作了比较,其准确性高,误差较小,重 现性高,且对含有不同饲料原料(如苜蓿粉)的配合饲料也可采用此法测定.
本法用于生产实践其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
符合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快速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的精密度
竺!
中鸡预混合饲料
大鸡预混合饲料
型鐾盏竺兰奎燮盏! 4.14 4.16 4.15 4.16 4.18 4.61 4.65 4.70
4.81
注:测试样品为广西玉林市今朝饲料厂产品。
本法与GB/T10649--1999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
9.期刊论文 任广跃.王红英.于庆龙.李军国.牛力斌 翻转卸料双轴桨叶饲料混合机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
报2004,20(2)
该文介绍了作者设计并研制的新型翻转式双轴桨叶混合机,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为了提高双轴桨叶混合机的混合性能,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对设计样机进行混合均匀度及机内残留率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其工作参数的合理组合:混合时间为180 s,充满系数为0.75,桨叶轴转速为56 r/min;机内残 留量极小(约为0.015%),满足其作为配合饲料生产,尤其是预混合饲料生产的工艺要求,也为进一步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微量元素预混含饲料混含均匀度的快速测定方法
刘长风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唐连英;李晓珍;吴志艳;郑永凤;王迪;李琦华;鲁琼芬【期刊名称】《饲料研究》【年(卷),期】2024(47)7【摘要】试验旨在对3种(甲基紫法、摩尔法、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饲料企业选择测定方法提供参考。

试验选用仔猪前期配合饲料、乳猪浓缩饲料、中猪配合饲料、肉鸡前期料、肉鸡中期料和肉鸡后期料6种饲料,每种饲料采集两个批次,共计120个样本,采用甲基紫法、摩尔法、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结果显示: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6种饲料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10.00%以下,甲基紫法测定结果除中猪配合饲料以外,其余5种饲料均小于10.00%;摩尔法测定的3种猪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均小于10.00%,3种鸡饲料混合均匀度均大于10.00%。

用甲基紫法测定的中猪配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显著大于氯离子选择电极法(P<0.05);用摩尔法测定的肉鸡前期料和中期料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甲基紫法和氯离子选择电极法(P<0.05);用摩尔法测定肉鸡后期料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显著大于甲基紫法和氯离子选择电极法(P<0.05),甲基紫法测定肉鸡后期料混合均匀度显著大于氯离子选择电极法(P<0.05)。

研究表明,使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6种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效果较好。

【总页数】6页(P110-115)【作者】唐连英;李晓珍;吴志艳;郑永凤;王迪;李琦华;鲁琼芬【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西南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17【相关文献】1.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探讨2.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3.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研究4.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的研究5.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标准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标准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标准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是评估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动物饲养的效果和健康状况。

因此,制定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标准对于确保饲料质量和提高动物饲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是指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各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分布程度。

它反映了饲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混合效果,是评估饲料生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标准要求1.混合均匀度的评估方法评估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方法包括实验室法和现场法。

实验室法是通过取样、粉碎、称重、混合等步骤,对饲料进行实验室内的混合试验,以评估其混合均匀度。

现场法则是通过在生产现场对实际生产的饲料进行取样、混合等操作,以评估其混合效果。

2.混合均匀度的指标混合均匀度的指标包括变异系数、各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分布系数等。

其中,变异系数是指各组分在混合物中的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它反映了各组分在混合物中的离散程度。

分布系数则是指各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分布范围,它反映了各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均匀程度。

3.混合均匀度的标准范围根据不同的饲养品种和生长阶段,对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标准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变异系数应控制在10%以内,分布系数应控制在0.75以内。

对于一些特殊饲养品种或生长阶段,可以适当放宽标准范围。

三、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1.原料因素饲料原料的种类、质量、粒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合均匀度。

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应选择质量稳定、粒度适中的原料,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混合设备因素混合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参数也会影响到混合均匀度。

因此,应选择性能优良、操作简便的混合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3.生产工艺因素生产工艺流程和参数设置也会影响到混合均匀度。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设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人员操作因素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也会影响到混合均匀度。

因此,应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能水平和操作经验。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甲基紫法)1 方法原理本法以甲基紫色素作为示踪物,将其与添加剂一起加入,预先混合于饲料中,然后以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甲基紫含量,以饲料中甲基紫含量的差异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本法主要是适用于混合机和饲料加工工艺中混合均匀度的测试。

2仪器2.1分光光度计:有5 m m比色皿。

2.2标准筛:筛孔基本尺寸100um。

3试剂3.1甲基紫(生物染色剂)3.2无水乙醇(分析纯)4 示踪物的制备与添加将测定用的甲基紫混匀并充分研磨,使其全部过100 um标准筛,按照配合饲料成品量十万分之一的用量,在加入添加剂的工段投入甲基紫。

5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本法所需的样品系配合饲料成品,必须单独采制。

每一批饲料至少抽取10个有代表性的样品,每个样品的数量应以禽畜的平均一日采食量为准,即肉用仔鸡前期饲料取样50克,肉用仔鸡后期与产蛋鸡饲料取样100克,生长肥育猪饲料取样500克,样品的布点必须考虑各方位深度、袋数或料流的代表性,但是,每一个样品的必须由一点集中取样,取样时不得有任何的翻动或混合。

将上述每个样品在化验室充分混匀,以四分法从中分取10克试样进行测定,对颗粒饲料与较粗的粉状饲料需将样品粉碎后再取试样。

6测定步骤称取试样10克(准确至0。

0002克),放在10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不时地加以搅拌,烧杯上盖一表面皿玻璃,30分钟后用滤纸过滤(定性滤纸,中速),以无水乙醇作空白调节零点。

用分光光度计,以5m m比色皿在590nm的波长下测定滤液的吸光度。

以各次测定的吸光度值为X1、X2、X3。

X10,其平均值X,标准差S与变异系数CV按下式计算变异系数CV(%)=S/ X×100式中:S= X12+X22+X32+。

+X102—10 X210—1X1,X2,X3。

、X10——10个试样的测定值(吸光度);X—试样吸光度的平均值;S—试样吸光度的标准差。

7注意事项(1)同一批饲料的10个样品测定时应尽量保持操作的一致性,以保证测定值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混合均匀度——精选推荐

混合均匀度——精选推荐

混合均匀度1、背景饲料工业是用变异系数来衡量饲料混合机混合物料的均匀程度。

根据国家标准,生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的变异系数应控制在10%以下。

若变异系数过高,成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份分布均匀性较差,可导致饲喂动物生长不一,饲料报酬下降,严重时可造成重大损失,给企业带来信誉危机,因此,混合均匀度是饲料加工的重要指标。

通过成品各组分质量差异性的测定,不仅可以反映饲料成品质量,也是用来评价混合设备加工工艺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确定合理的混合时间的依据,被誉为饲料工业的心脏。

2、技术(1)甲基紫法是以甲基紫色素作为示踪物,将其与添加剂一道加入,预先混合于饲料中,然后以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甲基紫含量,作为反映饲料混合均匀度的依据。

(2)沉淀法本法是利用比重为1.59以上的四氯化碳处理样品,使沉于底部的矿物质等成分与饲料中的有机组分分开,然后将沉淀的无机物收回、烘干、称重,以各样品中沉淀物含量的差异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3)粗灰分法饲料中的有机物质在高温下(550±20℃)烧灼或,将所剩残渣冷却后称重,根据各个样品含量差异,得出饲料混合均匀度。

(4)钙测定法饲料经高温灰化或浓酸处理后,其有机物被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离子,用草酸铵定量沉淀,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定钙的含量,从各个样品中钙含量的差异,求出饲料的变异系数。

(5)磷的测定法磷的测定在钙测定的试样中,用钒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NH4)3PO4,NH4VO3 16M0O3,在波长420nm下进行比色测定。

计算出各个样品的含量,根据含量的差异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6)粒度法饲料原料经粉碎后,会形成各种不同规格大小的颗粒,数种原料混合后,各颗粒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及其他作用,各不同成分规律性地分布在各物料堆中。

因此,用某一规格的筛子,对样品进行测定,把筛上残留物进行称重,根据各样品间残留物的重量,可求出混合均匀度。

(7)粗蛋白分析法饲料在催化剂与浓硫酸作用下,其中的氮生成硫酸铵。

3.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课件

3.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课件

饲料样品需粉碎通过1.40 mm筛孔。
• (6)分析步骤 • ①标准曲线绘制 • 精确量取氯离子标准工作液0.1,0.2,0.4,0.6,1.2, 2.0,4.0和5.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硝酸溶液 和10 mL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得到 0.50,1.00,2.00,3.00,6.00,10.00,20.00和 30.00mg/50 mL的氯离子标准系列,将它们倒入100 mL的 干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子一粒,以氯离子选择电极 法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搅拌3 min。在酸 度计或电位计上读取电位值(mV),以溶液的电极值为 纵标,氯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 标准曲线。
• (8)报表填写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检验报告按表5-9格 式填写。 • 表5-9 ×××饲料公司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检验报告单
产品名称 抽样人 测试方法 生产日期 送检时间 批次 检验时间
谢 谢!
• ②试液制备:准确称取试样10.00 g±0.05 g置于250 mL烧杯中,准确加入100 mL搅拌10 min,静止澄清,用 干燥的中速定性滤纸过滤,滤液作为试液备用。 • ③试液的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10 mL,置于50 mL容量瓶 中,加入5 mL硝酸溶液和10 mL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然后倒入100 mL的干燥烧杯中,放入磁 力搅拌子一粒,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 极为参比电极,搅拌3 min,在酸度计或电位计上读取 电位值(mV),从标准曲线上求得氯离子浓度的对应值 X,按此步骤测定出同一批次的10个试液中的氯离子浓 度X1,X2, X3,… X10。
也适用于混合机混合性能的测试。
• (1)原理
通过氯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对溶液中氯

配合饲料 混合均匀度标准

配合饲料 混合均匀度标准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标准
饲料混合均匀度是指饲料中各种成分的混合程度。

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混合均匀度标准。

一般而言,饲料混合均匀度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百分比标准:饲料中各种成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应符合指定的要求。

例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各个成分的含量应符合预定的比例。

2. 颗粒大小分布标准:饲料颗粒的大小应均匀分布,不应有过多的大颗粒或小颗粒,以保证动物摄食的均匀性。

3. 颜色均匀度标准:饲料的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应有明显的色差或斑点。

4. 细胞结构均匀度标准:对于饲料中含有细胞结构的成分(如粉状或颗粒状的酵母、细菌),其分布应均匀,不应有聚集现象。

5. 化学成分分析标准:对饲料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以确定混合的均匀度。

为了确保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专用的饲料混合设备,如混合机或搅拌机,确保各种成分能够充分混合。

2. 控制混合时间和速度,避免过长或过快的混合时间对饲料成分造成不均匀分布。

3. 定期进行混合质量检测,以确保饲料的均匀性符合标准。

4.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结合添加剂或改变饲料成分的形态,增强混合均匀度。

总的来说,饲料混合均匀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品质,确保动物获得合理的营养,提高养殖效益。

3.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3.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氯离子选择电极法,仲裁法)混合质量评定的指标是混合均匀度,目前用统计上的变异系数CV%表示。

把各种组分的混合物完全混合均匀,这好像是要把各种组分的每一个分子均匀地、按比例地镶嵌成有规律的结构体。

也就是说,在混合物的任何一个部位截取一个很小容积的样品,在其中也应该按比例包含每一个组分。

实际上,这种理想的完全混合状态是不存在的。

处在混合物整体中不同部位的各个小容积中所含各组分的比例不可能绝对相等,而往往都是与规定的标准量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对混合物均匀度的评价只能是基于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一般评定混合均匀度的方法是:在混合机内若干指定的位置或在混合机的出口(或成品仓进口)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截取若干个一定数量的样品,每批试验物料的取样数量不得少于10个,每个样本质量为100~150g。

分别测定每个样品的含量。

然后,以统计学上的变异系数作为混合均匀度的一种指标。

GB/T 5918—2008规定了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两种测定方法,即氯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甲基紫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混合均匀度的检测,也适用于混合机混合性能的测试。

(1)原理通过氯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对溶液中氯离子的选择性响应来测定氯离子的含量,以同一批次饲料的不同试样中氯离子含量的差异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2)试剂以下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符合GB/T 6682的三级用水规定。

①硝酸溶液:浓度约为0.5 mol/L,吸取浓硝酸35ml,用水稀释至1 000 mL。

②硝酸钾溶液:浓度约为2.5mol/ L,称取252.75g 硝酸钾于烧杯中,加水微热溶解,用水稀释至 1 000 mL。

③氯离子标准溶液:称取经550℃灼烧1 h冷却后的氯化钠8.2440g于烧杯中,加水微热溶解,转入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中含氯离子5 mg/mL。

(3)仪器①氯离子选择电极。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 双盐桥饱和甘汞 电极为参比电极, 测定时控制 2 * 值为 # $ 9 消除 干扰离子的影响, 离子强度用 >0 ?9 调节, 控制其 浓度为 %@ 3 (A, B ), 搅拌 9 (=4, 在离子 计上读取 (C 数。常采用工作曲线法确定氯离子含量。测 定时称取 #% & 样品, 准确加入 #%% () 水, 搅拌 #% 静置 #% (=4, 过滤, 准确移取 #% () 滤液于 (=4, 加入 3 () %@ 3 (A, B ) *0 ?9 、 3% () 容量瓶中, #% () ’@ 3(A, B ) > 0?9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后测 定。本法具有快速简便、 准确度高、 易于普及等特 点, 可取代沉淀法。 #% 原子吸收法 本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辐射 通过样品蒸气时, 让蒸 气中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吸 收, 由辐射的减弱程度以 求得样品中被测金属元 素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常测定添加剂中的铜、 铁、 锌来确定混合均匀度。本法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 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具有准确、 快速等优 点, 但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较贵, 难以普及。 ## 火焰光度法 饲料中的钠在火焰光度计火焰中燃烧, 钠原 子激发并发出特定谱线的黄光 (波长为 3!<%D) , 这种黄光束滤光选择分离后, 照射在光电池上产 生光电流, 并通过检流计读数。钠含量越多, 这束 光线越强, 检流计读数亦越大, 在一定范 围内, 钠 含量与检流计读数有线性关系。本法的优点是速 度快, 分析过程中耗费低, 不利的是火焰光度仪较 贵, 分析人员需有熟练操作技术。 #’ 其他方法 E+F / -GH 法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测定饲 料特别是矿物质添加剂混合均匀度, 测定时间短、 精确度高, 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但仪器昂贵。铁粉 示踪物测定法是以专用铁粉作示踪物, 在加入添 加剂的工段投入到饲料中, 然后用旋转分离器将 样品中的铁粉 分离出来。作为示踪物的铁粉, 粒 度很细, 用色素 作为包衣, 以便铁粉分离出来, 经 退磁处理, 喷洒酒精后能清晰数出 加入到样品中 的铁粉个数。 (参考文献略) [通讯地址: 重庆市荣昌县, 邮编: 8%’87%]

B01-混合均匀度检测—氯离子选择电极法

B01-混合均匀度检测—氯离子选择电极法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是指同一批饲料各组分间的差异,用变异系数来表示。

一般配合饲料的变异系数要求小于10%,预混料的变异系数要求小于5%。

本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的检测。

检测方法有两种: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甲基紫法。

本试验方法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1 测定方法1.1 测定原理通过氯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对溶液中氯离子的选择性响应来测定氯离子的含量,以同一批次饲料的不同试样中氯离子含量的差异来反应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1.2 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感量0.0001g往复式水浴恒温振荡器或磁力搅拌器pH计氯离子选择电极双盐桥甘汞电极移液管:1mL,5mL,10mL烧杯:100 mL锥形瓶:250mL漏斗:直径90mm容量瓶:50mL滤纸:定性、中速1.3 所需试剂试剂:硝酸:AR,500mL硝酸钾:AR,500mL氯化钠:AR,500mL试剂的配制0.5mol/L硝酸溶液:吸取浓硝酸35mL,用水稀释至1000mL。

2.5mol/L硝酸钾溶液:称取252.75g硝酸钾于烧杯中,加水微热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

5mg/mL氯离子标准溶液:称取经550℃灼烧1h冷却后的氯化钠8.2440g于烧杯中,加水微热溶解,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4 测定步骤1.4.1 取样本法所需样品应单独采取,每一批饲料产品抽取10个有代表性的原始样品,每个样品的采样量约200g,取样点的确定应考虑各方位的深度、袋数或料流的代表性,但每一个样品应由一点集中取样,取样时不允许有任何翻动或混合。

将取得的样品在化验室充分混合,以四分法从中分取10 g(精确到0.0002 g)试样进行测定。

对颗粒料或较粗的粉状饲料需将样品粉碎后再取样,粉碎要求通过1.40mm筛孔。

1.4.2 标准曲线绘制精确两区氯离子标准工作溶液0.1,0.2,0.4,0.6,1.2,2.0,4.0和6.0mL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硝酸溶液和10mL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得到0.50,1.00,2.00,3.00,6.00,10.00,20.00和30.00mg/L的氯离子标准系列,将他们倒入100mL的干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子一粒,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搅拌3min,在酸度计或电位计上读取电位值(mV),以溶液的电位值为纵坐标,氯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标准曲线。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一、引言饲料混合均匀度是指饲料中各种成分的分布情况,它是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对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定方法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方法。

将混合好的饲料放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用肉眼观察其颜色和组织结构是否均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2. 分析化学法分析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分析技术对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根据不同成分的含量比例来评价饲料混合均匀度。

该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成本。

3. 电子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颗粒之间的分布情况来评价饲料混合均匀度。

该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并且操作难度较大。

4. 摇床法摇床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方法。

将混合好的饲料样品放在摇床上,以一定速度和时间进行振荡,然后取样分析各种成分的含量比例。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需要注意摇床的速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5.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检测饲料中不同组分的红外吸收谱来评价饲料混合均匀度。

该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并且操作难度较大。

三、影响因素1. 配料粒径不一致如果配料粒径不一致,会导致不同颗粒之间难以均匀混合,从而影响饲料混合均匀度。

2. 搅拌时间不足搅拌时间不足会导致饲料中各种成分未能充分混合,从而影响饲料混合均匀度。

3. 搅拌设备质量差搅拌设备质量差会导致搅拌效果不佳,从而影响饲料混合均匀度。

4. 配料比例不准确如果配料比例不准确,会导致饲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比例不均,从而影响饲料混合均匀度。

四、结论饲料混合均匀度是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分析化学法、电子显微镜法、摇床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影响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因素包括配料粒径不一致、搅拌时间不足、搅拌设备质量差和配料比例不准确等。

磷含量法与甲基紫法测定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比较

磷含量法与甲基紫法测定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比较

磷含量法与甲基紫法测定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比较摘要同时采用甲基紫法和磷含量法测定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结果表明:甲基紫法和磷含量法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75%和4.237%,差异不显著(P>0.05);而磷含量法测定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显著低于甲基紫法(P<0.05)。

关键词混合均匀度;配合饲料;磷含量法;甲基紫法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是衡量饲料加工工艺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配合饲料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混合均匀度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混合均匀度是评价饲料加工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饲料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而衡量加工工艺是否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混合均匀度[1]。

混合均匀度是指混合物中各组分均匀分布的程度,即混合物中任意单位容积内所含某种组分的粒子数与其平均含量的接近程度,是评价饲料加工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确定加工混合时间及改进工艺流程的重要依据。

混合均匀度不好往往造成同一批料中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不足,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症;而有的部分营养成分过剩,轻者造成营养浪费,重者可能引起中毒[2-3]。

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是混合均匀度的量化指标。

预混料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要求小于7%。

影响均匀度的因素很多,除了机器本身外,还有饲料中各种组分的粒度、质量密度及其所占的比例,搅拌时间等。

此外,投料顺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粒度差异较大的物料。

常用的几种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有国标(GB/T5918—1997)规定的甲基紫法、沉淀法,还有目前也经常使用的氯离子选择电极法,也有部分厂家采用钙测定法、粗蛋白分析法、原子吸收法等,但是都存在有不同的缺点。

甲基紫法主要是以甲基紫色素作为示踪物,与添加剂一起加入,参与饲料混合生产,然后用比色法测定甲基紫的含量,通过甲基紫的含量差异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4]。

此方法的主要缺点:①甲基紫需充分研磨,使其全部通过100目标准筛,需研磨较长时间。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参照GB/T 5918-2008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配合饲料的质量检测,也适用于混合机和饲料加工工艺中混合均匀度的测试。

2 测定原理本方法将示踪物甲基紫法色素与添加剂一起加入,预先混合于饲料中,然后采用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甲基紫含量,以饲料中甲基紫含量的差异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3 试剂和材料3.1 甲基紫(Q/12 HB 4245-2006):分析纯。

3.2 无水乙醇(GB 678-1990):分析纯。

4 仪器设备4.1 实验室用粉碎机。

4.2 分样筛:孔径1.40 mm。

4.3 分析天平:感量 0.000 1 g。

4.4 分光光度计:可在590 nm下测定吸收度。

4.5 比色皿:10 mm。

4.6 具塞锥形瓶:150 mL。

4.7 玻璃漏斗:直径8 cm。

4.8 滤纸:中速定性,直径12.5 cm。

4.9 移液管:10 mL、20 mL。

4.10 具塞比色管:50 mL。

5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每一批饲料产品抽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试样。

取样的应考虑方位、深度、袋数等因素,每取一个试样必须由一点集中取样,取样时不允许翻动及混合。

所取试样使用四分法缩至10 g,粉碎过孔径1.40 mm筛。

6 分析步骤6.1 示踪物的制备与添加将测定用的甲基紫混匀并充分研磨,使其全部通过100 μm 标准筛。

按照配合饲料成品量十万分之一的用量,在加入添剂的工段投入甲基紫。

6.2 测定称取试样10 g ±0.05 g ,准确到0.000 2 g ,放入150 mL 的具塞锥形瓶中,使用移液管精确加入30 mL 乙醇,盖上瓶塞后振荡5 min 后静置,30 min 后使用中速定性滤纸过滤至比色管中,以无水乙醇作空白调节零点,用分光光度计,以10 mm 比色皿在590 nm 的波长下测定同一批次是个试样滤液的吸光度值1X 、2X 、3X ,…,10X 。

7 计算以各次测定的吸光度值为1X 、2X 、3X ,…,10X ,其平均值X 按式(1)计算,标准差S 按式(2),变异系数CV 按式(3)计算,数值以%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法
Determination for mixing homogeneity of formula feed
━━━━━━━━━━━━━━━━━━━━━━━━━━━━━━
━━━━━━━━━━
本测定法是通过配合饲料中示踪物或某一组分含量差异的测定来反映该饲料中各
组分分布的均匀性。

各配合饲料成品的混合均匀度可用甲基紫法或沉淀法进行测定。

1 甲基紫法
本法以甲基紫色素作为示踪物,将其与添加剂一道加入,预先混合于饲料中,然后
以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甲基紫含量,作为反映饲料混合均匀度的依据。

1.1 仪器与试剂
72型分光光度计,150目标准铜丝网筛,甲基紫,无水乙醇。

1.2 示踪物的制备与添加
将测定用的甲基紫混匀并充分研磨,使其全部通过150目标准筛。

按照配合饲料成品量十万之一的用量,在加入添加剂的工段投入甲基紫。

1.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3.1 本法所需的样品系配合饲料成品, 必须单独采制。

1.3.2 每一批饲料至少抽取10个有代表性的原始样品。

每个原始样品的数量应以畜
禽的平均一日采食量为准,即肉用仔鸡前期饲料取样50g;•肉用仔鸡后期与产蛋鸡料取
样100g;生长肥育猪饲料取样500g。

•该10个原始样品的布点必须考虑各方位深
度、袋数或料流的代表性;但是,每一个原始样品必须由一点集中取。

取样前不允许有
任何翻动或混合。

1.3.3 将上述每个原始样品在化验室充分混匀, 以四分法丛中分取10g化验样进行测
定。

1.4 测定步骤
从原始样品中准确称取10g化验样,放在100ml的小烧杯中, 加入30ml乙醇不时地加
以搅动, 烧杯上盖一表面玻璃, 30min后用滤纸过滤(新华定性滤纸, 中速),以乙醇液
作空白调节零点, 用分光光度计, 以5mm比色皿在590nm的波长下测定滤液的光密度。

以各次测定的光密度值为X1、X2、X3……X10, 其平均值X,标准差S与差异
系数CV按式(1)~(4)计算。

X1+X2+X3+………+X10
X=
──────────── (1)
X10
其标准差S为:
┌────────────────────────
│ (X1-X)2+(X
2-X)2+(X
3
-X)2+…+(X
10
-X)2
S=
│─────────────────────── (2)
┘ 10-1
┌─────────────────
│ X
21+X
2
2+X
3
3+……+X2
10
-10X2
或S=│───────────────── (3)
┘ 10-1
由平均值X与标准差S计算变异系数CV:

CV(%)=──×100 (3)

1.5 注意事项
a. 由于出厂的各批甲基紫的甲基化程度的不同,色调可能有差别,因此,测定混
合均匀度所用的甲基紫,必须用同一批次的并加以混匀后才能保持同一批饲料中各样品
测定值的可比性。

b. 配合饲料中若添加有苜蓿粉、槐叶粉等含有叶绿素的组分,则不能用甲基紫法
测定。

2 沉淀法
本法是利用比重为1.59以上的四氯化碳液处理样品,使沉于底部的矿物质等与饲料
的有机组分分开,然后将沉淀的无机物回收、烘干、称重,以各样品中沉淀物含量的
差异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2.1 仪器和试剂
500ml梨形分液漏斗,电吹风或电热板,烘箱,天平,四氯化碳。

2.2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除了化验用的小样取50g以外,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和沉淀法相同。

2.3 测定步骤
称取50g化验样小心地移入500ml梨形分液漏斗中, 加入四氯化碳100ml, 搅混均匀,
静置10min(中间摇动一次),慢慢将分液漏斗部的沉淀物放入100ml的小烧杯,•
•静置
5min后将烧杯中的上层清倒回漏斗中, 将分液漏斗摇动并静置5min, 再将漏斗底部的残
余沉淀物放入烧杯中静置5min。

小心倒去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后加入25ml新鲜的四氯化碳,
摇动后静置5min,•再倒去上层清液(每个样品放出沉淀物及倾倒上层清液时其液体数
量要大致相似)。

用电热吹风或在电热板上烘干小烧杯中的沉淀物,待溶剂挥发后将沉
淀物置90℃烘箱中烘2h后称重,得各化验样品中沉淀物的重量或样品中沉淀物的重量百
分比(X1、X2、X3……X10)。

该批饲料10个样品沉淀物的平均值X、标准差S与变异系数CV等均按甲基紫法
计算。

4 注意事项
4.1 同一批饲料的十个样品测定时应尽量保持操作的一致性,以保证测定值的稳定性
和重复性。

4.2 小烧杯中的沉淀物干燥时应特别小心,严防因残余溶剂沸腾而使沉淀物溅出。

4.3 整个操作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