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

班级:

姓名:

学号:

Email:

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

悲剧历来被看做艺术的高级形式乃至顶峰,因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课题。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悲剧所体现出的伟大和崇高,赋予了悲剧深厚的美学价值。

何谓悲剧美学

悲剧的精髓就在于,人在无限的宇宙和社会客体面前勇敢的接受挑战,不屈不挠的进取,人的价值就是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和社会客体。

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是完全不同的。

人对悲剧美的感知

有时,一个撼动人心的悲剧作品,比那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平庸作品更有力量。正因为这样,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元杂剧《窦娥冤》、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会产生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悲剧美的力量。悲剧是代表进步社会力量的人物在斗争中受到严重的苦难或死亡,从而引起人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情。简言之,先进的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毁灭就是悲剧。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为何悲剧更“美”

悲剧美学的代表希腊神话中,俄普休斯一心想摆脱命运,结果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

悲剧因不完美而更具震撼力,人的内心深处总是被一种本质奴性所支配,潜意识地觉得失去的比得到的珍贵。几乎所有人都不承认这一点,但是很多人都在实践着。所以无论是失去的悲剧,还是死亡的悲剧,都会给人更加震撼的审美体验。而人最大的悲剧就是不知道自己做的错事,一般做错事的时候都不知他错,等日后才明白,正如俄普修斯,自以为摆脱了命运的安排,却一直在命运的摆控之下。所以悲剧一直延续。

尼采的悲剧美学概论

尼采的美学思想都是围绕“为人生而艺术”这一要义而阐发的,这也是尼采面对生命的悲剧性而开出的良方。他认识到生存是充满苦难的,但并未由此而否定生命的意义,悲观厌世。而是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不可改变,主张笑对悲剧性的命运,用艺术来拯救人生,用审美

的眼光来看待人生通过艺术的审美观来提升人的生命强力克服人生的悲剧性。他褒扬希腊悲剧艺术,歌颂酒神精神,发现了潜藏在悲剧艺术中的人的强大生命力量和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希望。并用悲剧艺术解读人生,诠释生命,把人引入神圣的艺术审美境界,使个体生命与本体生命融为一体,在艺术审美中体味真实的生命感并获得了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欢乐。审美快感的界定

尼采对审美快感作了界定。他认为,悲剧的审美快感有两个层次。

其一是悲剧所表现的永远栩栩如生的个性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审美快感。这是对美丽的梦境假象的静观所获得的快感。

其二是悲剧通过现象的毁灭,让我们领略源于艺术之根源———存在深渊的最高快感。这是通过打破个性的隔阂、恢复万物原初给我们带来的超脱的慰籍。

在第一个层次上,人们可以欣赏到现象界中悲剧英雄的史诗般的确定性和美;在第二个层次上,人们对作为现象的悲剧英雄的毁灭感到快慰。

因为他通过悲剧英雄的毁灭超越现象,潜入到沸腾的意志或存在的深处。这两个层次的快感贯穿在悲剧的审美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人们会感到一种奇异的自我分裂。尼采是这样描述这一感觉的:“用洞察的慧眼深入其内部激动人心的动机境界,但是我们仍觉得,仿佛只是一个象征的世界掠过眼前而己。我们自以为已经揣摩到它的最深刻的意义,但愿拉开它,像拉开幛幔,看看幕后的真相。最鲜明如画的地方也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因为它好像显露了,而同时也隐藏了一些东西;正当它似乎以其象征的启示,鼓舞我们去撕破幛幔,以暴露其神秘的背景之际,那完满光辉的景象,却迷住了我们的眼睛,阻止我们去看深一步”。这就是说人们在欣赏悲剧的美丽画景之时感到不满足,同时向往着视眼以外的东西,置身有限之中,却向往着无限的境界。显然,尼采关于审美快感的思想让我们热爱生活、并以一种超迈的乐观精神面对世界,具有积极意义。他把审美快感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美丽的梦境和醉境的忘我,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日神·酒神·悲剧的诞生

受痛苦者渴求美,也产生了美

—尼采《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悲剧世界观的代表作。日神和酒神是尼采为了解释美而寻找出的另一种原则。尼采给日神涵义下的明确界定为:“我们用日神的名字统称美的外观的无数幻觉”。而酒神就是打破外观的幻觉,破除日常生活的一切界限,摆脱个体化的束缚,回归自然之母永恒生命的怀抱的冲动。其本质在于“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基础即天性

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

尼采以日神与酒神的对立统一,从哲理上说明了悲剧诞生的根源。尼采在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东西,这就是古希腊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尼采认为,它不是因为古希腊人是人类的童年,经历的人生痛苦与恐惧太少,不足以感受到人生的悲剧性;也不是因为他们太幼稚,对人生的悲剧缺少敏锐的感受。希腊人之所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因为他们从人生的悲剧性中得到了一种“形而上的慰籍”,这种慰籍最终形成悲剧。

“上帝已死”

尼采所有哲学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对一切价值作重新估价。他在对“一切价值的重估”上所体现的最大勇气和最可贵之处,是提出“上帝死了”的概念。

上帝不死,人是无法实现一切价值的重估的。因此,尼采提出令西方世界发聋震馈的声音“上帝死了”。

只要有上帝的存在,人的价值便无法得到最后的肯定,人们对善与恶的探讨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基督教假定,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对他来说,何为善,何为恶,他信仰唯一知道这一切的上帝。”【1】人把作最终道德判断的责任推给上帝,实际上是不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上帝并不存在,所以最终的道德判断也不存在,假定上帝的存在,只能说明以往道德探讨的虚伪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又多了一种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权威——金钱原则,人不但没有因为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而变得高尚、尊严、坚强,相反,人越来越感到正在失去自我,正在受到强大的异己力量的无法摆脱的控制,人变得更加无卑微、懦弱。20世纪的西方人普遍感到失去自我的痛苦,敏感的尼采在自己的时代就已强烈感受到了,所以他提出:“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

尼采认为,悲剧艺术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道德观,而在于悲剧艺术家传达出自身在可怕可疑事物面前的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状态。

悲剧所表现的个人痛苦和毁灭是一个事实,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一事实的意义,才是悲剧精神关键之所在。

生命意志和本能是对整体生命力量的肯定。尼采说:“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这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毁灭并非对生命意志的否定,而恰恰不断地促生着新的个体生命,使宇宙生命生生不息,永恒运行;肯定生命意志,就要勇敢迎接痛苦与牺牲,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