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的思考
改革社区商业模式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改革社区商业模式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关于苏州工业园“邻里中心”模式的学习和思考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是新时期省委省政府交给珠海的重要改革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珠海的必然要求。
自改革启动以来,我们分别在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资源管理统筹等领域大力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应该看到,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形成先进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能妥善解决社会领域和公共空间内的若干实际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起到根本的提升和保障作用。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和灵魂,是我们在社会这个空间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单位人”的身份正在逐渐淡化和消失,社区越来越成为满足居民物质文化各方面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第一服务平台。
在买房置业等人生重要抉择中,社区生活环境的综合配套完善程度是我们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因此,社区建设应该作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社区建设的好坏应该成为改革成效的关键判别要素,社区建设的成果要在整个改革篇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社区商业是珠海社区建设的薄弱环节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也好,社区建设也好,都是在党委政府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 公权力社会管理与转变自身职能同步进行。
这样的格局,使得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更注重对自身职能的修正,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让社会更多承担原来政府承担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所以,一提到社区建设,往往的着力点就是社区医疗养老、居委会功能强化、社区文化环境建设等。
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往往被我们忽视,就是社区商业,包括社区商业体系的总体规划、社区商业模式的构建、社区商业氛围的培养等。
一个社区,分布多少各类商业网点,提供的商业服务的水平怎样,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的事情,不是政府的责任。
近期参加中青班赴苏州学习考察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园区社区建设中“邻里中心”的概念吸引了我并带给我很多思考。
苏州经验表明,社区商业涉及的都是社区群众生活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决定了社区生活的品质和水准。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PPT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工业园邻里中心的业态组合规律特点 内向型业态比例
四大主要业态(超市,餐 饮,服务配套,美容)比例比 较均衡,经营面积都不会太大。 服务局限区域内居民
需要较多消费群体支撑的 业态比例较小,比如休闲业态。
服装(零售)经营商家个 数占比大(7%),但是平均 经营面积小(4.03%)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新加坡邻里中心——发展历程
3. 21世纪模式
到了21世纪,新加坡开始通过新村模式的新城来发展组屋。这一时期采用的住区模式被称 为“21世纪模式”。榜鹅(Pung901)新镇是新加坡的2l世纪模式代表。
21世纪模式的新城结构看起来与之前 的开放网格结构模式很相似,采用的小规 模的住宅区模式沿袭了”棋盘式”结构中 将区块(Precinct)作为规划单元的做法。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社区商业的规划模式,在人口约6 000~8 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 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
综上所述,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指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 主要功能是 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等,其实质是购物中心。
“棋盘式”结构的特征就是把区块(Precinct)作为规划的单元,区块的用地规模一般为4h㎡或2h ㎡.每个区块内有4~8栋公寓,可容纳400-800户住户。每个区块内有一个含有活动场地或者公园的区块 中心。区块作为新城规划结构的构成元素,通过对区块的组合形成更大的组织结构并联系不同等级的道路。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邻里商业中心——(商业)模式一、邻里商业中心的概述1.邻里中心的概念“邻里中心”这个最早引入新加坡的社区服务概念,指在3000-6000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能够妥善地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关注。
在美国、新加坡、我国苏州地区、南京、北京等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邻里型购物中心。
社区商业业态是不同于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的第五商业业态。
邻里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运作之后的2002年年底被注册为商标专利。
从此邻里中心便成了一种赢利的无形商品,进而被纳入到企业化、专业化的运作之中。
任何想使用“邻里中心”商标的开发企业或社区,都要付费。
相关资料:新加坡XXX将社区规划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每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第二类,每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第三类,每~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
邻里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用品商店和餐厅。
XXX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通俗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央。
XXX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
例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Home by Home),根据社区物业的规模、类型和居住人口,配备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和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含社区文化娱乐、零售餐饮、图书馆、健身精选资料----------------------------体育、就业指导、老龄人举动中央、医疗保健等多种工程,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由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会合经营与管理。
就商业方面,设置35个商店、2个餐厅、1个超市、二个菜场、1~2台自动提款机。
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XXX、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剃头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央。
苏州邻里中心社区商业调研报告
苏州邻里中心社区商业调研报告摘要:泰州中国医药城在进一步推进产城一体,加快城市化背景下,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业形态,选择苏州邻里中心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的考察和面对面的交流,从区位、布置方式、业态组合、运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总结邻里中心在苏州本土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泰州中国医药城社区商业发展办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开发;调研;社区商业;邻里中心;中国医药城引言邻里中心在中国的商业地产界是一个新兴事物,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新加坡引入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继百货、超市、卖场、商业街之后的第五种商业形态,它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今天,在国外发达国家,社区商业早已成为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占社会商业支出总额60%左右;而其在我国的本土化---邻里中心,在苏州也已成功建设了11处。
正是这一新兴商业发展模式的强大活力和邻里中心在苏州业已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一路摸索高端商业形态突破口的我们泰州中国医药城和“邻里中心”不谋而合,促成此次考察苏州邻里中心社区商业的调研行动。
一、实地调研社区商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但在苏州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和积累。
本次医药城领导带队一行十人在苏州用一天时间,参观了四个最典型的苏州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湖东邻里中心、方洲邻里中心以及沧浪新城汇邻中心。
从区位、布置方式、业态组合、运营情况等方面考察如下:1、新城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于1998年5月开业,是苏州市第一代邻里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现代大道和星海街交叉路口。
中心是由一座4层半开放式建筑和一座2层的附楼组成,采用集中式布置方式。
中心建筑之间为交通疏散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北面是网球场、小型足球场等大片体育场地,幼儿园位于体育场地北面滨水临街的独立地段。
新城邻里中心的建筑面积为2万㎡,其中菜场面积为1500㎡,各服务功能采用内包式布置在建筑内部。
居住区商业模式——邻里中心的探讨
邻里中心摈 弃了沿街 为市 的粗放型商业形态 的弊端 ,也不 同于传 统 里 中心成为环境优美 、 设施齐全 、 服务配套 、 管理有序 、 居 民向往 的社 区公
意义上的小 区内的零散商铺 , 而是立足于“ 大社区 、 大组团” 进行功 能定位 共活动 中心 , 这为我国探索新型的居住社区建设 、 服务和管理模 式积累了 和开发建设 。邻里 中心不是“ 社区内的商业” , 而是 “ 服务 于社 区的商业” , 有益的经验。 被业 内人士誉为 ‘ 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开发建设的一个新 的里程碑 ” ’ 。邻 里 中心的定位是“ 服务业为主 , 零售业 为辅 , 服务业 与零售 业相 结合” 。同 时 主要考 虑了其作为“ 中心 ” 的社 区服务职能及商业 配套职能 , 因此 设计
邻里 中心为社区服务类型相似的就是近邻 型购物 中心 ,是一 个 由零 的商业 用地部分 , 此商业用地部分为整块土地 , 便于居住区商业形态 的集
售店及其相应设施组成 的商店群 ,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管 理 , 一般有 中布置 。 邻里 中心位于所服务 的大型居住社区中心位置 , 并临近城市交通 邻里中心最好与地铁 、 公交、 出 个或几个核心商店 , 并有众多小商店围绕 。邻里中心有宽敞的停车场 , 干道和居住 区规划道路。为扩大其辐射力 ,
业” 定义 , 创 立了“ 以房屋租售为经 营基础 、 以市场需求作 功能定位 、 以所 国第五商业业态 。
有者 身份进 行行 业管理” 的特有模式 , 并创新 提出“ 居住 商业 , 品质生 活”
的定位。 苏州工业园在由旧的工业园区转 向建设 苏州新城 的过程 中根 据居民
的需求 , 进 一步优化商用产业组合 , 完善社 区公共服务设施 的配套 , 是邻
新加坡_邻里中心_社区商业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TECHNOLOGY AND MARKETVol.18,No.8,20110引言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它是城市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层次,基本功能是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20世纪50年代,社区商业首先在美国兴起,之后在其它西方国家逐步大规模发展起来。
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到70年代,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来。
虽然,“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早已在美国提出,但并没有很有效地发挥出它的性质。
后来新加坡则采用了“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并且有效地结合了他们的国情,建造出富有新加坡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因此,本文对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该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提出相应建议。
1社区商业模式的内涵1.1社区商业的内涵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对社区概念的定义、解释差不多有100多种,最普遍意义上的社区是介于邻里和区域之间的社会实体。
城市社会学家帕克(1987)认为:“社区一词是指许多个人、家庭、团体以及习俗、制度组合在同一地区之内,并在这种共同组合形式中形成的种种联系”。
国内学者张鸿雁(2000)则认为“社区是由建筑结合起来的并由居住关系构成的现实社会的社会空间发展过程”。
从以上的定义出发,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是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而言的,其在规模大小、提供的商品种类、服务的商圈范围等方面都界于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之间。
社区商业的基本功能包括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社区商业模式选择的思考——以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为例
李 炅之 , 梦珂 , 王 何 丹
( 东师 范大 学 资源 与环 境 科 学 学 院城 市 与 区域 经 济 系 , 海 2 06 ) 华 上 0 0 2 摘 要 :在 城 市 的 旧 社 区商 业 改 造和 新 社 区 商业 开 发 过 程 中 , 立 合 理 的社 区商 业 模 式 对 于保 障 建
出对国 内社 区商业模式选择 的建议。
关 键 词 :苏卅I 业 园 区 ; 工 邻里 中心 ; 区商 业模 式 社
中 图分 类 号 :C 1 . 928 文 献 标识 码 :A
l 前 言
社区商 业有别 于传统 的居住 区商业 。居住 区商业 服务表 达 的是 一个 空间实体 地域 以提
总, 分析其 对 国内社区商业 发展 的启示 ; 萌 萌[、 阳 、 沈 2赖 ] 何骏 Ⅲ 学者 以社 区商业 的 内涵解 等 析为起 点 , 分析社 区商业 现状 的基础上 , 在 探讨 总结 出其理想 模式 ; 李伟娜 、 李秀 [ 王蕾 旧 5 3 、 则 对社 区商业 中心配 置模式进 行分 析 , 出发展 建议 ; 海波 网 叶凌晨 嘲 居住 区空 间入手 分 提 龙 、 从
规 划 研 究 E m i : ea 6  ̄ a c m - a h dn 6 s n . o 1 i
4期
李 炅 之等 : 区 商业 模 式 选 择 的思 考 社
l9 3
邻里 中心 模 式现 状 的第一 手 资料 , 通过 统计 、 单 的数 理 分析 对邻 里 中心 的空 间布 局 、 再 简 内
第 1 9卷 第 4期 2 0 10年 l 2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Vo . 9.No4 11 . De . c ,2 0 10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
定义
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的 先进理念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 建设,不是“社区内的商业”, 而是“服务于社区的商业”。
混合的功能,叠合的姿态,多区联动, 邻里互补,属于大规模社区的配套公
共服务设施。
多个社区联合起来,是面向社区的 便民服务中心,集约服务的商业综
合体。
案例
苏州工业园、杜邦工业园,油 田工业园,大明工业园
铺位差异性影响销售难度的程度比较明显; 未出租的商铺销售难度较大,特别是大铺; 销售难度较大,售价与租金之间产生的收益回报低难以达到 投资者期望; 中、长期收益难以稳定; 后期经营管理难度较大,严重损坏商业形象与公司长期发展; 各类手续复杂,易产生纠纷,影响公司品牌。
诊疗所及牙医、 面包店、文具 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 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 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典 型的邻里中心包含35个商店、 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个 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
普通日用商店和餐厅
5
二、邻里中心的分类
中国邻里中心分类
类型 工业园区邻里中心
花园城郊邻里中心
居住小区邻里中心
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 运营管理:功能定位在先,招商紧随其后,再将单纯的物业管理跨越到“现场管理加物业管理”。 销售模式:三权分离,承诺投资回报的产权式商铺销售模式。 招商政策:主要针对品牌连锁商家。开发成本加物业费的低租金吸引经营者。
4
二、邻里中心的分类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分类
商业分级
新镇中心
邻里中心
邻区商店
配置标准
40000—60000套住户, 6000—8000套住户,按1.27m2 1000—1200套住户,按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是一个社区模式,旨在拉近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促进邻里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在这种模式中,社区成员通常会定期在一起聚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共同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优点之一是,它强调社区之间的互助互利和合作共赢。
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可以分享知识和技能,共同解决困难,为社区的整体利益和福祉做出贡献。
此外,邻里中心社区模式有助于加强社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邻里中心社区中,居民可以相互照顾和保护,建立信任和友谊,从而更好地应对社区中的不良事件和问题。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认识。
由于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他们有机会互相了解和欣赏,增强彼此的文化素养和包容性。
虽然邻里中心社区模式有很多优点,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由于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是自愿的,因此可能存在萎缩的社区和缺乏互动的社区。
此外,由于社区成员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可能存在一些不和谐和冲突的情况,需要适时调解和解决。
在推广和实施邻里中心社区模式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社区成员的需求和兴趣,确保社区活动和活动可以吸引和满足他们的参与。
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社区治理机制,以确保社区活动的规范和顺畅。
最后,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总之,邻里中心社区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社区模式,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强了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未来,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这个模式,以实现更加繁荣和和谐的社区生活。
邻里中心模式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城市不断发展,区域空间不断扩大,新兴居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也意味着其离市级商业中心越来越远。
这种情形,促使了一些零散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出现,这些商业多由底层住宅改造而成,狭义上的社区商业初步形成。
随着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迁移,这类专门为郊区新建居住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商业开始迅猛发展。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社区商业也迅速实现了发展和转型。
一社区商业的几种发展模式从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成熟经验及目前城市发展进程的趋势来看,社区商业应该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在国外社区商业占到60%-70%的比例,是城市商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邻里型商业是国际社区商业模式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在模式上更趋向于邻里型购物中心概念,规模通常在3000-10000平方米,服务3公里半径内的居民日常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的这种邻里购物中心,在服务半径上小于社区商业。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也是国际公认较为成熟的社区商业模式之一。
该模式出现于1970年,新加坡按出于城市扩张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土地按照区域进行开发,并为每6000-8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包含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其他店铺。
该中心因能够妥善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一些问题而引发国际关注。
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我国社区商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
尽管也出现了不少特色商业街,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不过,随着概念的明晰,一些新的社区商业模式和理念开始被不断提出和引入中国。
1997年,苏州成立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参照新加坡发展经验,开始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研究邻里中心模式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材料)“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城市不断发展,区域空间不断扩大,新兴居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也意味着其离市级商业中心越来越远。
这种情形,促使了一些零散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出现,这些商业多由底层住宅改造而成,狭义上的社区商业初步形成。
随着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迁移,这类专门为郊区新建居住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商业开始迅猛发展。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社区商业也迅速实现了发展和转型。
一社区商业的几种发展模式从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成熟经验及目前城市发展进程的趋势来看,社区商业应该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在国外社区商业占到60%-70%的比例,是城市商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邻里型商业是国际社区商业模式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在模式上更趋向于邻里型购物中心概念,规模通常在3000-10000平方米,服务3公里半径内的居民日常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的这种邻里购物中心,在服务半径上小于社区商业。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也是国际公认较为成熟的社区商业模式之一。
该模式出现于1970年,新加坡按出于城市扩张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土地按照区域进行开发,并为每6000-8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包含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其他店铺。
该中心因能够妥善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一些问题而引发国际关注。
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我国社区商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
尽管也出现了不少特色商业街,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不过,随着概念的明晰,一些新的社区商业模式和理念开始被不断提出和引入中国。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是一种兴起于城市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的社区服务模式。
在这
种模式下,社区被视为一个整体,由邻里中心发起,协调和运营。
邻里中心是社区服务和
管理的核心组织,通过提供各种社区活动和服务将各个居民团结在一起。
邻里中心不仅提
供了个人和家庭日常生活文化服务,也促进了社区的多元化和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越来越依赖城市,也让城市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
网络。
尤其是在大型城市,个人之间的交往往受到时间和地域限制。
在这个背景下,邻里
中心社区模式应运而生。
它通过集中社区资源和分散运营模式,将城市中社区居民团结在
一起。
邻里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社区活动、儿童教育、家庭服务、老年照护、家庭咨询、健康咨询等。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邻里中心是一个
区域性的公共空间,能够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设施,也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机会,促进
经济发展。
邻里中心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儿童活动、家庭服务、关爱老人、健康咨询等一系
列社区服务,可以减轻居民的负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和
失业等。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区居民对邻里中心服务的需求不同。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邻里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
其次,邻里中心的运营需要资金,如何平衡邻里中心的财务预算以及社区居民支付能力还需要优化管理。
最后,邻里中心需
要一个高效运营的管理机构来支持邻里中心的发展,如此可以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社区商业发展思考
社区商业发展思考
社区商业发展的思考
社区商业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区商业发展。
本文将尝试从社区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以期得出一些理性的思考结果,为社区商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首先,在开展社区商业发展之前,必须先了解社区商业的背景和未来发展情况。
要知道,社会正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社区商业发展有着不同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进行社区商业发展时,需要在客观上了解相关的历史情况,以期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时期所提供的发展机遇。
其次,在社区商业发展中,需要完善各种相关制度。
这些制度是保障社区商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制定社区商业发展政策时,应当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利益,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同时也要考虑到商业的发展需求,使用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法律来完善社区商业的发展政策。
最后,在社区商业发展中,还要加强技术支持和技术改造。
社会日新月异,科技进步飞速,为了使社区商业的发展能顺利进行,必须加快推动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技术支持和技术改造,为社区人民提供更加先进便捷的服务。
综上所述,社区商业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进行社区商业发展之前,应当考虑到各因素的影响,在客观上了解历史背景,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技术支持和技术改造,以期为社区商业提供有效的发展空间。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二)
引言概述: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是指在城市或社区内设置一个集合商店、娱乐设施、休闲区域和社区服务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作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促进社区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邻里中心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其内部构成和运营模式的特点。
正文内容:
1.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1.1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定义
1.2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1.3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意义
2.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内部构成
2.1商店及租户组成
2.2娱乐设施设置
2.3休闲区域规划
2.4社区服务设施的设置
3.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运营模式
3.1租赁管理模式
3.2运营管理模式
3.3客户服务管理模式
3.4营销策略及推广手段
4.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分析
4.1国内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成功案例
4.2国际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成功案例
5.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5.1优势分析
5.2挑战分析
总结: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内部构成和运营模式的特点,并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未来,随着社区商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有望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邻里中心模式下的社区商业空间形态研究
邻里中心模式下的社区商业空间形态研究作者:韦青来源:《管理学家》2022年第18期[摘要]社区商业,顾名思义是针对社区居民所提供的服务,以求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社区商业最早在美国兴起,由新加坡将邻里中心的概念融入其中,创造出符合新加坡情况并且具有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文章简要分析了邻里中心模式下的社区商业空间形态,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邻里中心;建设方案;商业空间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18-0004-03(一)邻里中心模式定义社区商业服务是不同于我国传统大型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的第五类商业综合核心服务业态。
邻里中心在苏州、杭州工业园区成功投入运作之后被政府注册并作为无形商标申请专利。
之后邻里中心便演变成了一种盈利的无形商品,进而被政府纳入企业化、专业化的经营运作之中。
任何需要使用“邻里中心”无形商标的土地开发商和企业都需要自行付费[1]。
(二)邻里中心模式下的社区商业空间功能社区购物商业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网上购物服务功能、社交互动功能、服务管理功能、文化体育休闲以及娱乐等功能。
按照采购需求对商业基础设施划分为以下三个不同层次。
强度需求商业设施:需求的比重超过50%,此类商业综合设施主要包括大型综合商业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银行等。
中度需求商业设施:需求所占比重在10%~50%,此类综合商业活动服务设施主要有24小时药房、24小时购物店等。
弱需求商业设施:需求比重在10%以下,此类商业综合设施主要包括汽车修理店、彩扩店和冲洗用品店、茶馆、花店、宠物护理店、高尔夫球场等。
(三)邻里中心模式的形成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政府根据新加坡社会文化情况进行长远考虑而构思和制定的。
其实质就是集合了多种新型社区居民生活配套综合服务设施的市场。
新型综合邻里社区服务中心作为集社区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和休闲服务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围绕社区居民居住配套生活“油盐酱醋茶”一并发展扩大到“衣食住行闲”,为社区人民提供“一站式”的新型社区服务[2]。
社区商业模式培训心得体会
社区商业模式培训心得体会我参加了一场关于社区商业模式的培训,这是一次很有收获的经历。
在这场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构建和运营社区商业模式的知识和技巧。
下面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社区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社区商业模式通过创造一个独特的社区,将用户和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了一种共赢的关系。
社区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通过社区商业模式,企业可以建立强大的用户群体,并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进而实现持续发展。
其次,我学到了社区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步骤。
在构建社区商业模式时,企业需要明确社区的目标和定位,确定目标用户群体,并设计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还需要制定有效的用户参与和互动机制,引导用户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升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运营和管理机制,确保社区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这些核心要素和关键步骤对于构建一个成功的社区商业模式至关重要。
另外,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社区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演化。
社区商业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演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社区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和支持。
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创新社区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提升社区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只有不断创新和演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发展。
最后,我学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区商业模式是一种复杂的商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社区商业模式的要点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正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我会积极参与社区商业模式的实践,不断探索和学习,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总的来说,这次社区商业模式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社区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当下社区建设的热点之一。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以其便利性、亲和力和社区凝聚力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邻里中心社区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特点1. 多功能性:邻里中心社区通常包括社区商业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等多种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便利。
2. 便利性:邻里中心社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3. 社交性:邻里中心社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空间和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可持续性:邻里中心社区注重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推崇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邻里中心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用餐、娱乐等服务,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促进城市发展:邻里中心社区的建设为城市创造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吸引了更多人口和商业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发展。
4. 节约资源:邻里中心社区将各种服务设施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们的出行频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1. 多元化: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未来邻里中心社区将更加多元化,包括更多的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智能化:未来邻里中心社区将加大智能科技的应用,提升社区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居民体验。
4. 社区治理:未来邻里中心社区的治理将更加注重居民参与和自治,促进社区自治水平的提高,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正成为当下城市社区建设的主流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不断变化,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也将不断创新和优化,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未来的邻里中心社区能够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可持续化,并且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持续推进,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社区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邻里中心社区模式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社区发展模式。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以“人”为中心,通过建立邻里关系、提供社区服务、创建共享空间等手段,致力于构建一个融洽、温馨、便利的社区生活环境。
本文将对邻里中心社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发展趋势。
一、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特点1. 以“人”为中心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以“人”为中心。
在这种模式下,社区管理者和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置于重要位置。
社区管理者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而是更多地扮演起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积极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居民们也被鼓励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共同建设和管理好社区。
2. 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基本的居住服务,而是更加注重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
除了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外,邻里中心社区也会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如儿童托管、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从而满足居民们多样化的需求。
社区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类文娱活动、文化讲座等,为居民创造更多的社交和学习机会。
3. 创建共享的社区空间邻里中心社区模式还强调了创建共享的社区空间。
这种共享空间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设施,更多的是指在社区内打造出一种开放、包容、互助的氛围,让居民们能够放心地在这里生活、交流、学习、娱乐。
具体的共享空间形式会因地域和社区特点而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1. 提升社区凝聚力邻里中心社区模式通过促进邻里关系的建立和加强,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
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形成了一种稳定、和谐的社区氛围。
居民们更加愿意参与社区事务,愿意与他人分享资源,愿意为社区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材料)
2007年,“优时”连锁社区商业服务品牌亮相南京,在万科光明城市、云河湾、拉德芳斯等小区内践行,其主要特点在于,几乎能想到的社区配套服务,在优时生活中心都可以通过刷卡解决。优时与邻里中心的商业理念类似,但在支撑人口上有所不同,优时主要针对小区内居民,服务范围小于邻里中心。
2009年,一种被称为优购邻里中心的社区商业模式在合肥落地,该模式也是借鉴新加坡经验,将必备生活业态和幼儿教育、娱乐设施、书店等集合,在业态上追求尽可能齐备,使之综合社区商业和大型商业中心的优势因素,成为服务社区的一站式购物中心。
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我国社区商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尽管也出现了不少特色商业街,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不过,随着概念的明晰,一些新的社区商业模式和理念开始被不断提出和引入中国。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邻里中心在苏州园区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认可。除了引进品牌外,苏州邻里中心还发展出了邻里假日酒店、邻里生鲜和邻里1+1等自有品牌,并计划上市。
三 邻里中心模式可复制性思考
苏州邻里中心的发展,使得不少其他地区的社区商业都意欲模仿。而邻里中心方面似乎也很乐于复制,表示要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其他地区。
众所周知,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在区域规划和发展上沿用了新加坡的先进模式,17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邻里中心模式也来源于新加坡,对于邻里中心的成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以看作是在特殊土壤上开出的特殊的花朵。
邻里中心在园区的发展,与园区政府对区域商业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有关,邻里中心尽管走的是市场化道路,但其背后浓厚的政府背景,为其拿地、开发和运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因为园区将社区商业进行了统一规划,邻里中心作为区域内唯一的社区商业品牌才能得以顺利的全面开花。其在宿迁的落地发展,也依然离不开区域的“苏州工业园区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的思考
摘要:“邻里中心”——作为一个从新加坡舶来的概念,首先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被实践并且广泛应用开来。
然而,这种较为新颖的社区商业模式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缺陷与弊端。
本文以苏州园区的贵都邻里中心为例,通过一定的调查与感受,把邻里中心模式与较为传统的沿街底商模式进行一定的对比,在烘托邻里中心优势的同时挖掘苏州邻里中心存在的一些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关于未来苏州邻里中心发展方向的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 社区商业、邻里中心、沿街底商、亲和力、传统文脉
1.邻里中心概述:
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其实质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如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
它摈弃了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的弊端,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区内的零散商铺,而是立足于“大的社区、大的组团”进行统一的功能定位后开发建设的。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正朝着,在集约化、社区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邻里中心必然是未来社区商业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
2.苏州园区邻里中心调查:
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的时候打算在260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规划了17个邻里中心,每个邻里中心承担0.5公里的服务半径,约有0.6——0.8万多户(2——3万居民)。
本文以贵都邻里中心作为对象进行一定的调查。
贵都邻里中心位于园区的中新路,毗邻印象城和中央公园,周围小河萦绕、环境优美。
而且交通极为便捷。
大厦高四层,建筑面积大约一万平方米。
在功能设置上,贵都邻里中心在保证邻里中心基础商业——超市、药店、银行、书店、餐饮、文体等方面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商务办公个性项目。
众多贸易、物流、财务服务等公司都争相入驻。
这使得贵都邻里中心的功能被进一步完善。
(a).优势调查:
我在贵都邻里中心随机问了二十来个消费者几个关于邻里中心的问题,普遍反映出了它功能齐全的特点,有一位大妈说的好,从前出门办几件事要事先筹划好“路线”,以免在几个街区中来回穿梭,多走冤枉路。
现在好了,基本一个地方就搞定。
还有不少人都反映这种集中的模式对于各个商家的管理十分有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卫生条件比传统沿街底商有明显的提高,为大家提供了更好更舒适的购物环境。
还有一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说,邻里中心的这种集中统一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商铺“今天什么赚钱,所有的店面都做什么,明天别的赚钱就换别的”这样一种不科学的商业业态变动。
通过上面的小规模调查,发现大家对这个新的社区商业模式大体还是持肯定的态度的。
的确,邻里中心的出现为城市与居住区规划的集中集约化和规范统一性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同时邻里中心还改变了传统沿街底商“小而散”的形态、“脏乱差”的状况。
而将这些商铺集中到住宅区中心,既解决了沿街底商与小区居民的矛盾,又为小区内外的居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b).劣势调查:
在上面被问的人群中也有几位尤其是老人提出了一些否定的意见。
他们说,邻里中心在方便之余,却没有了往日街道生活的那股人情味。
从前,买东西不光光是买东西,很多时候是走街串巷,还能互相搭搭话。
但现在买东西变成了一个目的,相互之间也没什么话好说,虽然东西多了,全了,但反而有些不习惯。
的确,上大学初到苏州,同学们普遍反映,园区和其它几个区好似两座不同的城市。
尤其是晚上,走在邓蔚路或是古城区的街道上,各式各样的店铺沿街铺开,热闹非凡,感觉整个街道特别有人气。
但是在园区,街道两侧尽是绿化,路灯,安静的住宅,活力不足。
只有走到居住区的公共配套功能部分时人气才旺一点。
苏州,作为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街道生活在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形成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今,苏州有名的历史片区也都是街区。
于此可见,对于由街道形成的商业——沿街底商,虽然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已逐渐不被规划者青睐,但它人气旺,以及消费者可走街串巷的这种动态过程是其他商业模式无法比拟的。
美国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曾说过:“就像人一样,每座城市都应有其各不相同的个性”。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 对城市传统文脉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
邻里中心的这种缺陷,说到底我觉得是一种归属感的缺乏,尤其是实对于那些经历过大半辈子街道商业生活的老人们。
邻里中心的出现,虽然丰富了居民们购物的深度和广度,节约了购物时间,但没有丰富居民们的心灵生活。
虽然当前的规划讲究统一集约,但也同时提出了人性化的规划设计要求。
因此我觉得未来的邻里中心应该更多地往这一方面靠近。
3.未来苏州邻里中心的一些改进建议:
当然,邻里中心是符合大趋势的商业模式,我们不能改变,而且它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对它做一些改进,使得它更加的人性化,适于苏州居民们的生活。
我大致有以下两点想法:
第一,从前可以说是出门就是“街”,但按照邻里中心的定义,它是为几个社区服
务的,有一定的服务半径,不可能出门便是。
因此,我觉得邻里中心的可达性可以结合道路的慢行系统来规划,将慢行系统丰富起来,并结合景观及一些休闲设施,使得人们更加乐意行走,走走聊聊,不经意间就到达了邻里中心。
第二,是关于邻里中心建筑空间布局的。
我觉得不要千篇一律的将其做成大商场的现代形式,很多时候,一个几层通高的大中庭在社区级商业中是缺乏亲切感的。
相反的,我们要要多挖掘苏州的文脉与传统的空间精神。
比如效仿传统的街道商业空间与尺度,以“廊”作为布局的要素,给居民们提供亲切宜人的感觉。
各个店铺也不要一律平齐,可有些错落和收放,放出来的空间我想会自然形成一些逗留与交流的空间。
这样才能使居民们对这里的社区生活有归属的感觉。
邻里中心的人气也因此会旺起来。
4.结语:
邻里中心作为国外城市规划的新成果,也正逐步在中国发展起来。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地域化和人性化的问题。
因此在邻里中心的建设中,除了要注重其外在的功能配置外,更要逐渐认识到作为社区商业中心的它,应当为居民们“提供”一份对社区生活的归属感。
这样,邻里中心的明天才会有所突破!
注:以上是基于个人的一些思考,上面的调查虽不是标准的调查,但也可以反映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