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安全管理管理办法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db54f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c.png)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1. 引言本规定旨在确保企业和个人对于防雷和防静电安全的管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以预防雷击和静电等危险对设备、人员和环境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执行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和完善防雷和防静电安全管理体系。
2. 防雷安全管理2.1 防雷设施(1)根据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特点,合理选址、设计和安装防雷设施,确保建筑物和设备充分接地,并具备良好的防雷性能。
(2)建筑物和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测,保持其良好的接地性能。
2.2 防雷检测(1)定期进行防雷设施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雨季或气象条件变化时,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检测和监控,及时排除隐患。
2.3 防雷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的防雷应急处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2)定期进行防雷应急演练,确保人员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和使用应急设备。
3. 防静电安全管理3.1 静电防护措施(1)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艺,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防止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2)合理选用材料,特别是防静电材料,确保其质量合格。
(3)室内空气湿度的控制应当符合相关标准,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2 防静电设备(1)对于需要防静电的设备,确保其具备防静电功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2)加强对防静电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工作。
(3)定期对防静电设备进行测试和验证,保证其防护效果符合要求。
3.3 静电事故的处理(1)建立静电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发生静电事故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对于静电事故的处理,应当根据事故性质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再次发生。
4. 安全培训与教育4.1 防雷防静电知识培训(1)针对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防雷和防静电安全管理的基础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
4.2 安全教育活动(1)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加人员对防雷和防静电安全管理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f5d5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2.png)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办公、生产设施以及员工的安全,预防雷击和静电产生,制定本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的办公、生产设施,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企业应当确保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依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第四条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第二章防雷安全管理第五条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雷电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可靠运行。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雷电监测系统,确保及时掌握雷电活动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七条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防雷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防雷演练,以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企业应当设置合适的防雷标识,明确标示防雷区域和防雷设备,提醒员工注意防雷安全。
第九条企业应当对于新员工进行防雷安全培训,并对现有员工定期进行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三章防静电安全管理第十条企业应当制定静电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地脚、接地等措施,确保防静电的有效性。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静电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静电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静电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设置防静电标识,明确标示防静电区域和防静电设备,提醒员工注意防静电安全。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对于新员工进行防静电安全培训,并对现有员工定期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定期检查并维护防静电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员工安全责任第十五条所有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增强安全意识,积极参与防雷、防静电安全工作。
第十六条员工在操作各类设备时,应当注意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严禁随意拆卸或擅自修改。
第十七条员工应当按照企业的规定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配戴防静电器具,严禁穿戴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和饰品。
第十八条员工应当积极参与防雷、防静电培训,提高自身的防雷、防静电知识水平。
第十九条员工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任何雷电和静电风险,遇到雷电和静电灾害情况应当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并上报。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4篇)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e7b0d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3.png)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二、任务和原则(一)任务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应当针对不同的设备、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防雷、防静电措施,确保工作的平稳进行。
(二)原则1.安全第一:防雷、防静电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认识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为首要目标,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2.科学合理:防雷、防静电工作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置,确保有效防范雷电和静电危害。
3.全员参与:防雷、防静电工作要实行全员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维护防雷、防静电安全。
4.持续改进:防雷、防静电工作要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组织(一)设立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二)指定专人负责防雷、防静电安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一)工作地点周边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设立合适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加强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接地保护,防止雷电危害。
3.定期进行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设备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设备安装应满足防雷、防静电要求,合理设计设备布局,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2.设备应采取绝缘材料进行包装和保护,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3.设备周围应保持干燥,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4.设备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装,避免静电的传递和积聚。
(三)人员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确保工作安全。
2.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减少经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3.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室外活动,必要时进行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d3910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9.png)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建筑物、设备设施和人员的防雷安全管理,规范防雷安全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和设施,以及涉雷安全管理的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防雷安全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设备设施和人员免受雷电灾害的侵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条防雷安全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科学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布局,多措并举,提高人员的防雷意识和技能。
第五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加强对防雷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防雷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防雷责任第六条建筑物和设备设施的所有者、使用者应当依法承担防雷安全的主体责任,并按照规定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完成防雷安全工作。
第七条防雷工作应由专业的防雷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防雷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维修。
第八条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防雷意识,定期组织防雷知识培训。
第九条防雷工作涉及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履行防雷安全管理的义务。
第十条媒体、社会组织和公民应积极参与防雷安全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防雷工作。
第三章防雷技术第十一条建筑物的雷电防护设施和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十二条建筑物、设备设施的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接地电阻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等特殊建筑物应按照规定配置专业的雷电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十四条建筑物、设备设施的故障电流释放装置应按照规定进行设置和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雷电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六条各单位和个人应做好家庭防雷工作,遵守防雷安全规范,定期检查和维护居民区的防雷设备。
第四章防雷应急管理第十七条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制定防雷安全应急预案,明确防雷工作责任和应急处置措施。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3210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4.png)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1.为了保障安全、保护财产,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并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防雷安全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各单位和个人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2 综合治理:从多个角度对防雷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教育宣传等方面。
2.3 法制管理:依法管理防雷事务,做到依法防雷,依法处置违法行为。
2.4 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防范雷击能力,及时预警、快速反应,并记录防雷过程。
三、防雷安全管理责任3.1 掌握:各单位、个人应对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
3.2 落实: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定要求,制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并落实到位。
3.3 监督:各级防雷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督查和监督,对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并进行处罚。
四、防雷设施建设与维护4.1 设施建设:在必要的地方和设备上安装防雷设施,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2 设施维护: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3 设施更新:根据技术发展和设施老化情况,及时更新防雷设施,保证其有效性。
五、防雷知识教育宣传5.1 教育活动:各单位要定期组织防雷知识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员工及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
5.2 宣传媒介: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大众传递防雷知识。
5.3例会报告:在企事业单位的例会中,报告防雷知识和相关案例,提醒大家关注防雷安全。
六、防雷事故应急处理6.1 预案制定: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雷事故应急预案,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6.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防雷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6.3 处置措施:一旦发生防雷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报警、疏散、救护等,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七、违法行为处理7.1 违法行为: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包括不落实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故意破坏防雷设施、无证施工等。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f503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e.png)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科研机构、公共建筑等。
第三条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原则。
第四条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技术要求。
单位在建设、改造或维护防雷、防静电设施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设计或施工,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第五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
第二章防雷设施安全管理第六条防雷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避雷系统、防雷接地网、防雷装置等。
第七条防雷设施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合理布局:根据危险区域、建筑物结构和设备特点,合理布设防雷设施;(二)系统完整:建设完整的防雷体系,包括接闪器、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三)安全可靠:确保电流不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四)防雷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材料,如耐腐蚀的钢材、避雷针等;(五)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系统不会影响防雷设施的功能;(六)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第八条防静电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静电接地、静电消除、防静电设备等。
第九条防静电设施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合理布局:根据危险区域和设备特点,合理布设防静电设施;(二)静电接地:对设备和设施进行静电接地,确保静电能够安全排除;(三)静电消除:采用合适的静电消除设备,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剂等;(四)防静电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衣等;(五)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条单位应建立健全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防雷防灾安全管理制度
![防雷防灾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8b5c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c.png)
防雷防灾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确保单位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单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总体要求1. 领导重视。
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防雷防灾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2. 人员培训。
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防雷防灾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灾防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设备完善。
单位应做好雷电防护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确保相关设备有效运行。
4. 应急预案。
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防灾应急预案,明确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切实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章防雷工作1. 防雷器材安装。
单位应定期检查并维护防雷器材,确保器材完好有效。
2. 防雷接地。
单位应做好接地网的安装和维护工作,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接地条件。
3. 防雷巡查。
定期进行防雷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4. 防雷演练。
定期组织防雷演练,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防灾工作1. 灾害隐患排查。
单位应定期进行灾害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2. 应急预案制定。
单位应制定完善的防灾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4. 灾害救援。
建立健全灾害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效率,降低灾害影响。
第五章灾害恢复1. 灾后恢复评估。
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灾害影响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2. 灾后重建工作。
按照灾后恢复计划,组织人员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3. 灾后总结。
灾害发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灾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防灾防灾能力。
第六章监督检查1. 防雷防灾安全检查。
单位领导应定期组织防雷防灾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2. 问题反馈整改。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单位领导应及时进行整改,并汇总反馈情况。
3. 监督检查报告。
单位应每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防雷防灾安全监督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
防雷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防雷安全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f724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8.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我单位在雷雨天气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雷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单位防雷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具体落实。
3. 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防雷安全责任人,确保防雷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防雷安全措施1. 人员防雷:(1)加强防雷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防雷意识。
(2)在雷雨天气期间,员工应避免在室外活动,尽量待在室内。
(3)室外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雷服装,使用防雷设备。
2. 设施防雷:(1)对建筑物、设备、线路等可能遭受雷击的设施进行防雷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对易受雷击的设备、线路进行接地处理,降低雷击风险。
3. 信息防雷:(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雷击导致数据丢失。
四、应急响应1. 雷雨天气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雷雨天气预警信息。
(2)接到预警信息后,及时向全体员工通报,做好防雷准备。
2. 雷击事故处理:(1)发现雷击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五、监督检查1. 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检查,确保各项防雷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防雷安全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防雷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学校防雷安全管理制度(4篇)
![学校防雷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966d2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a.png)
学校防雷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及其他工作人员使用校园设施和参与校园活动期间的防雷安全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强调防雷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全校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与当地气象局及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及时掌握降雨、雷电等天气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第五条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章防雷安全管理组织第六条学校设立防雷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
第七条防雷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任组长,组成成员包括安全工作负责人、设备维护人员等,其职责如下:(一)明确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制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防雷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定期组织防雷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四)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并组织应急处理。
第八条学校安全工作负责人是防雷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负责对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学校设立防雷安全值班制度,确保每天24小时有专人负责学校防雷安全工作。
第十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防雷安全咨询服务,及时回答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关防雷安全的问题。
第三章防雷设施建设第十一条学校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合理布置各类防雷设施,以减少雷电对校园设施和人员的危害。
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防雷安全教育第十三条学校应制定和实施防雷安全教育计划,定期进行防雷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四条防雷安全教育要求包括:(一)普及雷电知识,让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二)宣传防雷设施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熟悉和正确使用各类防雷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6f3236a32d7375a417804a.png)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评估等。
第三条 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强防雷标准化工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第六条 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应当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在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接受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监测与预警第七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规划全国雷电监测网,避免重复建设。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监测网建设,以防御雷电灾害。
第八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
第九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开展雷电监测,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雷电预报,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雷电和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理等基础理论和防御技术等应用理论的研究,并加强对防雷减灾技术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4808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0.png)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可能遭受雷电危害的单位和个人。
####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三条成立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防雷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四条各单位应设立防雷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防雷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 第三章防雷设施建设与维护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防雷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安装合格的防雷装置。
第六条各单位应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维护和检测,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七条防雷装置的安装、检测和维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 第四章雷电灾害预防第八条各单位应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九条雷电天气期间,各单位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一)停止户外高空作业,防止人员触电;(二)停止使用电器设备,防止雷击事故;(三)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监控,防止火灾事故;(四)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和救援演练。
第十条各单位应加强对雷电灾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防雷意识。
#### 第五章雷电灾害报告与处理第十一条发生雷电灾害后,各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第十二条雷电灾害发生后,各单位应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
第十三条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专家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鉴定,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造成雷电灾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防雷安全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531ae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2.png)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本规定旨在加强对雷电防护工作的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二、责任1. 各单位应明确雷电防护工作的责任人,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
2. 责任人应制定和落实雷电防护方案,确保雷电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3. 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协助负责雷电防护工作的单位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雷电防护措施1. 建筑物和设备的防护- 对于高层建筑、天然气站等易受雷击的场所,应安装合适的避雷装置。
- 火灾危险较大的场所应设置避雷针。
- 对于雷电防护等级较低的建筑物,应加强室内绝缘保护措施。
- 室内设备应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确保电流及时排除。
2. 人员的防护- 在雷暴天气下,人员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
- 如果必须在室外工作,应尽量避开高大物体和水域。
- 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使用电话、计算机等电气设备,以免引起雷电伤害。
- 当发生雷电事故时,人员应及时采取避雨、躲避等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
3. 动态管理- 定期进行雷电防护设施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不断更新和完善雷电防护技术,提高整体防护水平。
四、救援措施1. 当发生雷电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2. 救援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
3. 在救援过程中,应注意与当地消防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共同应对险情。
五、监督与检查1. 进行定期的雷电防护设备检测,确保其工作正常。
2. 相关部门应定期抽查各单位的雷电防护工作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3.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防雷演练,检验和提升各单位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处罚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
七、附则本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凡涉及雷电防护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并执行。
以上是防雷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每一个规定都对雷电防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各单位和个人能够严格遵守,确保雷电安全。
物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物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a6e3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a.png)
物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物业防雷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业主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物业管理单位及其下属所辖的各类建筑物和设施。
第三条物业防雷安全工作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第四条物业防雷安全工作的目标是预防雷电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五条物业防雷安全工作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业主和使用者的防雷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六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制定完善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的落实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物业管理单位应统一管理建筑物和设施的防雷设备,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检测。
第二章防雷工作组织和责任分工第八条物业管理单位应设立防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物业防雷安全工作。
第九条防雷工作领导小组由物业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条防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雷管理办公室,由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的防雷安全工作。
第十一条防雷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防雷预案和应急预案,组织防雷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好防雷工作的监督检查等。
第十二条各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防雷工作计划,并明确具体负责人和工作内容。
第三章防雷设备的管理第十三条建筑物和设施的防雷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
第十四条防雷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确定,保证其功能和性能的稳定可靠。
第十五条防雷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修和更换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六条防雷设备的检测应定期进行,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检测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第十七条防雷设备的更新改造应根据需要进行,确保其与建筑物的新改造和扩建相适应。
第十八条防雷设备应设有专门的防雷地线,保证建筑物的接地良好。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3篇)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57269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c.png)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防雷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建筑物、工业企业、农村村庄、电力系统等。
第三条防雷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防雷工作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五条防雷工作应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推进防雷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第六条防雷工作应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七条防雷工作应与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防雷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防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防雷工作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任务。
第九条防雷工作应设立专门机构或成立专业团队负责具体实施,定期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防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各项职责。
第十一条防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应加强技术储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第十二条防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雷击事故的情况与防雷措施的效果。
第十三条防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应加强协调,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第三章防雷技术和设施第十四条建筑物和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取相应的防雷技术和设施。
第十五条防雷设施应合理布局,覆盖范围广,保证有效防护。
第十六条高层建筑、大型设施和重要场所应采取特殊防雷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七条防雷设施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第十八条防雷设施的运行状态应保持良好,定期进行运行检查和保养。
第四章防雷宣传和教育第十九条防雷宣传和教育应覆盖全民,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二十条防雷宣传和教育应采用多种形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防雷知识、防雷措施等。
第二十一条防雷宣传和教育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宣传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五章防雷监督和检查第二十二条防雷监督和检查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防雷工作的规范进行。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篇)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3cbc7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5.png)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工作场所雷电安全,确保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制定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下: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工作场所,包括办公楼、生产车间、仓库等各个区域。
第二条本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及配备相应的防雷设备。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防雷工作,监督和检查各个区域的防雷设备的运行情况。
第三条防雷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包括避雷针、接地装置、避雷网等。
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条工作场所应进行雷电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风险评估应包括对建筑物、设备、员工等方面的分析。
第五条建筑物应有稳固的防雷设施,包括安装避雷针、设置避雷网等。
建筑物内部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确保雷电通过接地装置安全释放。
第六条工作场所应建立防雷紧急预案,指导员工在雷电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预案应包括安全疏散路线、避雷位置等。
第七条员工应接受相关的防雷安全培训,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护方法。
员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不得违反防雷安全规定。
第八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防雷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发生雷电事故时,应及时启动紧急预案,采取救援措施并进行事故调查。
第九条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
第十条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企业领导审批后生效。
以上为本企业的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希望各位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雷击灾害的预防,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生产能够正常进行,制定本《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存在雷击风险的区域和设备,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仓库等各个区域。
三、防雷管理责任1. 企业领导层负责制定并落实防雷工作的相关政策、目标和计划。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e1d4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6.png)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防雷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雷电灾害,特制定本制度及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部门及下属单位。
三、防雷安全管理制度1. 成立防雷安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联络办事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防雷安全工作。
2. 制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防雷设施建设、维护、检测、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3. 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有效。
4.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按照防雷设计规范进行防雷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
5. 加强防雷设施维护,发现损坏及时修复,确保防雷设施安全可靠。
6. 对员工进行防雷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防雷安全意识。
7. 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雷暴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雷措施。
8. 建立防雷安全档案,记录防雷设施建设、维护、检测、使用等情况。
四、应急预案1. 预警响应(1)当气象部门发布雷暴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防雷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开展防雷安全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
(3)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雷电活动情况。
2. 应急处置(1)当发生雷电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2)迅速开展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3)对受灾区域进行排查,评估损失情况。
(4)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协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3. 应急结束(1)当雷电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防雷设施恢复正常运行时,宣布应急结束。
(2)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责任追究1. 对未履行防雷安全职责,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对隐瞒、谎报、缓报雷电灾害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
3. 对防雷设施维护不及时,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及应急预案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及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及应急预案的实施,提高公司防雷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雷电灾害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5篇)
![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23f5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1.png)
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范围适用于____公司地表工业场地作业场所、设备、设施。
3职责与分工设备能源部、安全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工区(选厂):为本制度的执行单位。
4工作内容及程序4.1成立防雷安全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和组员,明确防雷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具体的联络办事人员。
4.2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理灾情。
4.3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4.4有专人负责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雷暴预报,并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4.5为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各单位应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检查维护,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的,应及时告知市(区)的防雷检测所,尽快排除防雷安全隐患。
在检测报告、合格证失效前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防雷检测所提出检测申请,积极配合做好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工作。
4.6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必须向市气象主管机构报建,通过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经过防雷验收合格。
4.7要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8对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雷击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了预防和应对雷电灾害,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各类建筑和设备。
2. 法律法规依据:列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为防雷电安全管理的依据。
3. 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防雷电安全管理责任到位。
防雷防震安全管理制度
![防雷防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c817c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b.png)
一、总则为保障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预防雷击和地震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雷安全管理制度1. 防雷设施建设1.1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雷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1.2 防雷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1.3 防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 防雷设施维护2.1 防雷设施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2 雷雨季节来临前,对防雷设施进行特别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雷雨天气期间,加强对防雷设施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3. 防雷知识培训3.1 对员工进行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
3.2 定期组织防雷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防震安全管理制度1. 防震设施建设1.1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必须按照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1.2 防震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1.3 防震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 防震设施维护2.1 防震设施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2 震动季节来临前,对防震设施进行特别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震动天气期间,加强对防震设施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3. 防震知识培训3.1 对员工进行防震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震意识。
3.2 定期组织防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处理1. 雷击灾害应急处理1.1 发现雷击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1.2 对受雷击影响的设施进行紧急抢修,确保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2. 地震灾害应急处理2.1 发现地震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2 对受地震影响的设施进行紧急抢修,确保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五、监督与考核1. 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eb278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1.png)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防雷安全工作,确保人员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的所有建筑物、设施及周边区域的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的主要责任单位为本单位的防雷安全管理部门,由该部门负责具体的防雷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的执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本单位内的建筑物、设施、园区等。
第五条本规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第六条本规定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安全优先,依法依规,全员参与,综合施策。
第二章防雷工作责任第七条任何单位、部门、个人都应当重视并承担防雷工作的责任,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防护,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八条本单位的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防雷工作,加强对防雷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确保防雷工作的有效推进。
第九条本单位的防雷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防雷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十条本单位的防雷安全管理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防雷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单位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一条本单位的各部门、单位及人员要积极参与防雷工作,提高防雷意识和技能,加强雷电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增强自我防雷能力。
第十二条本单位的职工要按照相关规定,配备必要的防雷设备,正确使用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有效性。
第十三条本单位的施工、维修、清洁等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安全,不得违反规定。
第三章预警响应措施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及时准确掌握雷电活动的情况,做好预警工作。
第十五条预警信号应当及时传达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按照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十六条在雷电条件下,本单位的室外活动、施工工地等需要立即停止,人员应当迅速撤离至防护设施内,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七条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如遇到高空作业、室外施工等特殊情况,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天气变化并及时做出决策,确保工人的安全。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d0449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a.png)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确保企业的防雷安全工作,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可能导致的损失,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单位所属项目和宿舍区等相关场所。
第三条管理要求1. 防雷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管理。
2. 防雷安全责任属于企业的整体工作责任,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共同负责,确保防雷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主要职责1. 企业领导班子负责防雷安全的决策与组织实施,确保防雷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2. 防雷工作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防雷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防雷安全管理的组织和落实。
3. 各相关部门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参与和配合防雷安全工作,共同推动防雷安全管理的开展。
4. 各单位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积极主动参与防雷安全工作,共同维护防雷安全。
第五条防雷安全教育培训为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知识水平,企业应定期组织防雷安全教育培训,并及时向员工发布防雷安全相关信息。
第二章防雷安全设施第六条防雷接地装置1. 企业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防雷接地装置。
2. 防雷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第七条防雷导线和避雷针1. 企业建筑物的高处应设置防雷导线和避雷针,有效地引导和分散雷击。
2. 防雷导线和避雷针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具备正常的防雷功能。
第八条防雷装置的维护和保养1. 企业应建立相关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问题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三章防雷安全工作第九条防雷巡查1. 企业应委派专人进行定期的防雷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巡查人员应熟悉相关的防雷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全面、细致、高效地开展工作。
第十条雷电监测1. 企业应安装雷电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和预警雷电天气。
2. 监测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安全管理管理办法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贯彻安全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一、成立防雷安全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和组员,明确防雷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具体的联络办事人员。
二、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理灾情。
三、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四、有专人负责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雷暴预报,并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五、为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各单位应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检查维护,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的,应及时告知所在市(区)的防雷检测所,尽快排除防雷安全隐患。
在检测报告、合格证失效前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防雷检测所提出检测申请,积极配合做好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工作。
六、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必须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建,通过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经过防雷验收合格。
七、要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八、对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雷击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参考
一、成立应急机构,明确负责人、各成员以及各自的职责。
负责人负责指挥整个应急队伍,协调各部门和人员处理进行雷电灾害事件。
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做好相关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雷电的破坏作用在于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可以使建筑物、电器设备受损,信息网络出现故障甚至瘫痪,引起爆炸和火灾,造成人员的伤亡。
所以在成立应急小组时,要考虑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成员的组成和各自的分工。
三、如雷击建筑物致使受损严重的,应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性评估。
四、导致网络故障时,除了检查在线设备的损坏程度以外,对不在工作状态的网络设备和电脑都应做全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五、发生火灾时要启动相应的消防应急预案。
六、如果发生人员伤亡,要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当雷电击倒人致使心脏活动和呼吸停止时,应采取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的方法进行
抢救,同时尽快通知医院前来抢救。
七、在救灾过程中,要考虑是否应切断电、气、水源等,以避免二次灾害。
八、发生雷击事故时,一方面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一方面要向上级领导部门和气象部门报告,保护好现场,协助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取证,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防雷的六大办法十大秘诀
、单位防雷电六大办法
()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
()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应用时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
()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市防雷所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雷击。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